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為政在人 成德法師主講 2020/7/6 英國蘭彼得

 


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

我們能學習到儒釋道的教誨,這是非常有福報的,因為這些教誨它都是非常圓融無礙,放諸四海皆準。小到個人身心修身,大到治國平天下,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比方《大學》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當然這句話首先我們要掌握本跟末,不能捨本逐末,德是根本,財是枝末。而且這句話它也是告訴我們感應的道理,有德才會感應來志同道合的人,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你有人了,就能團隊協作,不管你在哪一個領域、哪一個行業,有德,出發點就是為了利益人、服務人,只要是這樣的存心,不管幹哪一行都會幹得好,所以有人此有土。這個「土」在古代算是你有一個國土可以去發展,可以去生產,用現在的話就是各行各業的創業的機會。你有這樣的機會可以發展,當然就有財,有土此有財。你有錢了,就能夠去發揮作用,有財此有用,用在照顧好自己的家庭,照顧好員工的家庭;甚至於你的心量再大,能夠養老育幼,那你的員工就死心塌地在這個單位裡面;甚至於你帶領家人、員工,一起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多做一些為社會的公益事業。那量大福大,錢財都用在道義上,都用在利益人民眾生上,這個福報就愈來愈大,這個「用」就用在提升自己的福報、德能上面;一般不會用,他就用在享樂、放縱,最後自己身心受損、福報受損,甚至於下一代上行下效,都染上很多不好的習性,這個就富不過三代,甚至連一代都過不了。所以這個財用都用在德行,就是用在根本上了。

尤其財布施得財富,都用在利益人,當然他的財富就愈來愈增長。我們在歷史當中最明顯的,范文正公,你看他死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因為他的俸祿都用在照顧整個家族、照顧困苦的百姓,所以他沒有積攢財富,他就是以這個道義傳給他的子孫。他在世的時候,他的義田是一千畝,從宋朝一直傳到清朝,有四千畝,你看他的子孫都效法他,把他的精神發揚光大。所以你看他後代子孫這麼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我們看到這個財用得對,真的是恩澤後世子孫。

而「有德此有人」這個經句,用在經營事業是這樣,用在經營國家也是這樣,這個國家領導人有德行,他就感來志同道合為國家民族的幹部,所以人存政舉,整個政治風貌就提升得非常快,風行草偃。「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他一上位,他非常廉潔奉公,整個貪污的現象就很快能夠轉變過來。這個是大到國家,再拉回來,小到家庭亦如是,一個人有德,他才能感召到好的另一半,有德此有人,才能組織家庭,最後兩人同心,其利斷金,又教育好下一代,就成為一個積善之家。

所以傳統文化小大都是圓融的。而且這個經句就是告訴我們感應,所以我們會感得怎樣的幹部,都是我們的心起的作用。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龍教龍,鳳教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些俚語其實也都流露人生的哲理所在。所以一個領導人他格局非常大,那什麼人才他都能感召來,而且他知人善任。當然,這個就要會觀察人。觀察人可以從他的家庭,可以從他都看什麼書,他都交什麼朋友,他的孩子教得怎麼樣,都可以看得出來。有見地的公司,他要升一個重要的幹部,他會先家訪,他對父母的態度怎麼樣,跟另外一半感情怎麼樣,下一代教得怎麼樣,其實都是有一些脈絡可尋的、可以觀察的。因為用人是個大事,你用對了,這個事你就不操心了;用得不對,這個內耗嚴重,而且假如他是重要幹部,都有可能因為用錯了他,這個公司團體就顛覆、就滅亡了,這個一點都不誇張。

所以《資治通鑑》,司馬光先生一開始就講了「才德論」,「正直中和之謂德,聰察強毅之謂才」。所以很多我們說這個人好厲害,都是聰,聰明;察,也很會觀察;強,做起事來也很有擔當;毅,他也很能持久,很有毅力,你看這都屬於才。一個人正直無私,處世不偏私,又很柔和,這個是德。司馬光先生就強調,在整個歷史長河當中,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大的家族滅亡,就是因為用了才勝德的小人,或者是寵壞了下一代,然後又把這個家族就交給這個才勝德的子孫,最後這個家族就敗亡了。所以顯然《中庸》說的「人存政舉,人亡政息」,所以為政在人,要把團體管理好、國家治理好,關鍵就是有沒有用對人。就像唐太宗,他有高遠的目標,他有很大的度量,可以用各式各類的人才。當然用也要用對,知人善任,我們要很了解他的才性,讓他去發揮。

所以用人要取其長,教人要責其短,你不只用他,你還得要護念他,因為人非聖賢,他還有他不足的地方。所以為什麼說領導者要作之君,我們要以身作則帶領;作之親,像父母親一樣愛護他們;作之師,你還要教導,你還要引導他們,這樣我們當領導的角色才能扮演得圓滿,君親師的精神都要貫徹。就好像當父母的人,他也不能只作親,他也要作之君,要先以身作則;他也要在孩子出現一些問題點,他也要機會教育,這也是作之師。

所以需要又有德行來感召人,又有智慧去知人、去觀人、去用人。度量要大,假如度量小,只用聽自己話的,這個格局就很狹隘。甚至於都用聽自己話的人,那其實就是喜歡聽順自己意思的,那就有可能底下的人會投其所好,都講你喜歡聽的話。就像《大學》說的,「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你都用聽話的人,你就看不到他的不足。那他跟你是愛緣慈悲,他看不清楚你的問題,他也勸諫不了你。那就變成都是感情在作用,就不能客觀,不能理智了。再來,都用聽自己話的,那也可能是我們自己控制欲強,就是都要照我的去做,給不同意見的我心裡不好受。尤其是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所以一個領導者一定是大公無私,不會太落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面子。尤其假如我們做的是公家的事,做的是弘揚正法佛門的事,還顧及我們的感受跟面子的話,這是以人情在做佛事,那就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習氣障礙了法緣。本來為佛門做事、為公家做事是難得的福報,公門好修行,在佛門應該是捨一得萬報,更何況我們是內財布施,這麼肯來弘護正法。這麼好積功累德的機會,因為我們隨順習氣來做事的話,那就很可能讓人家對正法產生反感,甚至於因為我們的習氣,我們這種領導風格,結果整個弘法護法團隊統統都變成粉飾太平,都是挑你喜歡聽的話,這個表法表錯了,後面的副作用就非常大。所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個應該是我們的初心,我們不管為公家、為正法,一定時時刻刻不能忘了。

假如我們確實度量、德行、智慧不夠,那我們要有自知之明,可以讓賢,讓給別人做,我們隨喜人家功德,這樣功德是平等的;絕不能打腫臉充胖子,這個就可能會障礙了自己,也障礙了法緣,或者障礙他人。所以不得不謹慎依照經教的教誨來觀照自己、來觀照因緣。

好,剛好聊到這個話題,跟大家一起探討。有講得不妥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修行須掌握綱領 成德法師主講 2020/7/2 英國蘭彼得

                                 

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最近感受到「佛經語深」,感覺到祖師大德、佛菩薩、聖賢他們都是大慈大悲,留了很多教誨,都對我們修學是很重要的提醒、叮嚀,因為他們都是過來人。像佛講的,「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非佛弟子,那很可能變魔弟子,很可能變成表錯法的弟子了。因為沒有學小乘,倫理道德、因果、人情事理就不懂了,做出來的行為又讓世間人沒有辦法理解,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那又沒有辦法理解,人家就不敢學佛了。

比方說,印光祖師為什麼這麼強調敦倫盡分?因為我們敦倫常盡本分,人家世間的人看了佩服、感動;假如我們不盡本分、不孝順公婆,跑到廟裡去念佛,那不學佛的人一看,人家反感。我們可能覺得到這些古的佛寺去念佛有功德,功德比較大,那就形成貪功德,執著了,面對自己的至親,生不起那種很自然的應該盡的情義、道義。所以印光祖師大勢至菩薩再來,為什麼一直強調敦倫盡分?非常有道理,敦倫盡分就是小乘很重要的核心教誨,五倫八德要做好。

所以我們今天聽了這句「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我們真聽懂了嗎?聽懂了,那得趕緊回來好好在小乘基礎當中下功夫,這才是聽佛的話,不然其實都是耳朵進,也沒入到心上去。我們學佛,佛就是我們的榜樣,看佛怎麼給我們表演。就像佛他四十九年,他是五時說法,是華嚴,接著講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般若是大乘,講了二十二年。所以我們要善於觀察佛的示現,告訴我們大乘佛法最重要的是般若。可是般若前面小乘阿含講了十二年,介於小乘、大乘之間方等八年,所以學大乘以前扎了二十年的基礎。而且那是佛陀那時代,三千年前的人,他們的根基比我們好。我們現在胎教,三歲以前教育,甚至於是二十歲以前,這個都很缺乏。然後那時候社會環境又單純,我們現在又不知道比三千年前複雜多少,所以那個時候的人他扎基礎要二十年,我們現在是不重視扎基礎,那就變成自己喜歡不喜歡,順自己的意思學了,不是順佛提醒我們的,不是順師父上人教導我們的。所以師父上人一直強調扎三根,其實就是扎做人、扎小乘的基礎。

很多人還去問扎根的重要性,我們看「法音宣流」第十一集,老人家面對這個問題說:「我到現在還在扎根。」這是老人家慈悲,希望我們這一代人,甚至於是這二三代人,因為這一百多年疏忽了儒釋道,再要把它恢復到有儒釋道的家庭教育、社會風氣,那還有一段時間。這二三代人都是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假如再不重視扎根,沒有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那就會展現出來,那真的是會讓大眾誤會大乘佛法了。

而我們看小乘儒道的教誨,其中儒家我們掌握孔子教誨的核心,忠恕之道,我們得檢查自己有沒有不斷在忠恕當中下功夫。《中庸》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我們心裡常常存著忠恕,就離我們的真心、就離道不遠了。只要在忠恕下功夫,慢慢慢慢就入道了,下手處在這裡。可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我們這個也是總持法門,時時在境界當中以這兩個字來觀照自己的心念有沒有偏掉。忠是「盡己之謂忠」,自己能夠盡心盡力,毫無保留去付出,因為你有保留了,那還有自私自利在。當然不能又聽偏了,沒有保留到透支自己,這又偏另外一邊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但是你沒有傷害自己身體,可是遇到事你很有道義,你會盡心盡力,這個就是盡己之謂忠。

我們看這個「忠」字,會意,你心不能偏,你有好樂、你有忿懥、有憂患、有恐懼,都不在忠;有自私自利,不忠了;有名聞,好面子、好虛名,那就不忠了;對五欲六塵有貪著,這個心就偏了,起貪瞋痴慢,就不忠。這個忠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不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會向外指責,這個心就不忠了。對於懂得大乘教理的人,都知道一切法從心想生,都是自己的心變現的,不能往外去責怪境界、責怪他人。所以儒家處世,我們的祖先在四千五百年前一直傳承下來的,立身處世、接物,這個接物就兩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忠;另一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這兩句好!就是整個忠恕的一個詮釋,這兩句講得很透徹。

我們再看恕,恕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夠設身處地,感同身受。而我們修學的人,假如是有福報的人,就要注意了,因為自己有福報,別人都順著我們,那我們就容易做好事強勢,因為這個是為大眾的事情,可是我們就很少回家敦倫盡分。因為家裡人都學佛,所以覺得你為大眾,他們也覺得沒有錯,可是他們總覺得你好像對家裡這些關懷付出不夠,可是你又是為大眾,他又不好說什麼。這個我們就變成沒有辦法體恤家人的感受了,反而覺得自己我是為佛法、為大眾。所以他們是不敢說你,但是不是說心服口服,不是對你心悅誠服。所以這個就變成我們做好事反而理直氣壯,自己不知道了。這是有福報。

假如是家裡的人都沒學佛,然後對你也很多的要求,你是遇到這種逆境,那你反而會被磨得更加懂得委曲求全,懂得修忍辱。結果你有福報,家裡的人又支持你,你反而愈做氣勢愈來愈高,別人都不敢講你,這個又落入另外一個執著點。甚至於還有更誇張的,已經成家了,長期夫妻分居,沒有去體恤到對方,甚至於還跟另一半說,「我現在為大眾忙著,你想找誰找誰去」。這個都偏得太厲害了,敦倫盡分,你說這個該找誰找誰去,真的另一半出了問題,你說人家沒學佛的怎麼看我們學佛的?

「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我們得謹慎,要表好法。而且我們要了解,「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你看每天得吃飯,這些欲望他得慢慢慢慢減輕,你不能一下子要求對方整個要斷掉,其實這個就沒有恕道,沒有設身處地。那是變成什麼?高標準去要求對方,其實那就是求,要求,要求就是貪,要求就是控制,這個都離了忠恕之道。夫妻有他相處的本分,我們應該是不斷提升精神層面,去帶動對方精神生活的提升,自然他這些欲望就愈來愈淡,在我們的護念之下慢慢就放下了。什麼事情要水到渠成,不是要求控制來的。所以我們一學大乘佛法,好像很偉大、很為眾生,但是很可能我們都忽略這種對家人、對身邊人的忠恕之道,都誤以為自己境界很高。連世間聖賢的忠恕之道都沒有,那種大乘的理解、展現往往都是順著自己的意思,自己不知道。所以這一句「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我們得謹慎。

所以現在為什麼人家對佛法不容易愛樂?因為他會看學的人是怎麼樣子,假如學的人他不認可,他這個愛樂就很難提起來。所以忠、恕,這兩個字我們得體會。你說在飲食男女當中,我們要忠,忠是什麼?嚴以律己;恕,寬以待人。自己有貪痴,要嚴格對治;別人有貪痴,要柔軟,不要去苛責,自己帶頭,正己化人,這是恕道。所以面對五欲,我們都是嚴以律己,但對別人是寬以待人,這樣的心境才是跟真心相應。「忠恕違道不遠」,一定是從忠恕才能跟真心相應。這個是做人的基礎,有這個基礎我們才好學大乘。而大乘核心是般若,般若就是不著相,不能執著。可是我們常常容易相信自己的意思,可是自己的領悟可能又不圓,又有偏,又覺得自己很對,別人也講不了我們。所以能夠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執著,我們不要說不起心、不動念,這一點老法師說到極樂世界再修,但是能夠不分別、不執著,就不簡單。

你說不分別,那要不挑境界。我們往往面對境界,「這個我不想幹,那個我不行,那個我不可能」,連做都還沒做,都是自己的想法。就像冉求面對孔夫子,他就跟孔夫子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他面對孔子聖人,還是很容易順自己的意思,說:老師,我不是不仰慕你的道德,我能力不夠。孔子接著跟他說,力不足應該是做到一半停下來,你根本都還沒做,「今女畫」,自己畫地自限,就是自己挑境界,所以一挑境界就有分別、就有執著。

其實師父說,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一切境界來,隨緣順受,他不去分別、不去執著,可以。可是幾個人真正說佛菩薩安排,不挑境界?老法師說,統統都是佛菩薩的安排,他在裡面「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隨順境,處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他老人家這麼修的。可是我們現在面對境界能隨順嗎?想做的,貪求、拼命做,還不讓給別人做;不願意做的,逃避、退縮,不願意承擔,不以大局為重,讓領導人還得哄我們、還得順我們。這個就很難在境界提升了,這樣的心境在境界是鐵定要增長分別執著,不進則退。所以般若要練不分別不執著,要隨時在境界當中練,歷事練心。我們太容易順自己的意思,所以《四十二章經》提醒我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老法師說,還沒有證阿羅漢以前,不要輕易相信自己的意思。

比方我們面對不少人事境緣,那一天跟一個同修,我說:「你給公家辦那麼多事也是很可貴,但是你家裡那些本分,敦倫盡分,你也要好好去面對。」他說:「我事情太多了,你看那麼多事情都是我在承擔。」一般人都沒有他的承擔力,他真肯付出!可是你看他也順自己的想法,「我已經面對那麼多了,你還這麼要求我,我做不到」。假如我的付出不如他,你說我能講他嗎?我得付出比他多,我才講得了他。所以現在的人要溝通不容易,他得服氣你,你才肯聽你講。你看,像有時候我在勸他怎麼跟家裡人好好相處,他說:「老師,法師,你沒結婚,你不知道。」這一句話就給我頂回去了。我們面對的人事境緣也不少,也不見得比他少,但是你看,他就會覺得你不知人間疾苦,你不見得勸得了他。

再來,你面對的境界壓力沒有他大,挑戰沒有他多,你要講他也不簡單。他還覺得我頂的責任還不比他少,所以他這麼一講,我還比較能講他。我說:「不管你面對的人有多少,面對的事有多少,那個都是相上的,從根本上看用的是同一個心,你只要這個心用對了,再多人來,那不是問題。所以你現在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你現在承擔的那些都是你喜歡做的,你比較不願意去面對的,你就說我已經那麼忙了,我已經什麼了,你這些說法,一般的人都被你唬住了。」真正修行是什麼?用心如鏡,不挑境界的,境來不拒,境不分多少,多也是這樣用心,就像鏡子也是這樣照,境去不留。所以在境界當中能夠真正不隨順自己的意思,這個真的是不容易。

你看我們每天角色有很多轉換。一個人到小學去教書,一站上講台,她是老師;一回到家她是太太、她是媳婦。妳說我教小朋友容易,回去面對我那婆婆真是沒辦法。明明都是用心,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妳只要對孩子用的是真心,妳回家對婆婆也是用真心,哪有什麼難?所以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因為那個教書是妳喜歡做的事,所以妳覺得不困難;妳面對婆婆,妳的內心已經產生一些看法、成見,預設立場,妳就不想去面對。有些人又說,「我對小孩有耐性,我對大人不行」。你說假如是用真心,哪還分大人小孩?所以這裡面關鍵在哪?對小孩這個境界他喜歡,所以他是用好惡的心,喜歡、愛好;是大人,討厭、不喜歡了,那個耐性就沒了。所以根本不是大人小孩的問題,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我們的心在境界當中去分別、去執著、去揀擇,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所以根本不是境界的難易,是我們內心的分別執著。只要把這個分別執著放下,那就是到學校去當老師,菩薩道;回來照顧婆婆,菩薩道,用的都是真心,都是隨順性德,都是法喜充滿。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面對每個人、每個境緣,都是落實六度、普賢十願,應該都是有法喜的。假如沒有法喜,一定是我們內心分別執著起來,趕緊「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來調整它,這樣才是歷事練這顆心。所以沒有練事法,只有練心法,都是在練這顆心,都是在觀照不能分別、不能執著。

比方一個人他假如有三個孩子,他面對三個孩子的教育方法都一樣,你說他有沒有執著?你說要平等,那個平等是什麼?平等是不要偏心。可是每個孩子性格都不一樣,怎麼你教的方法都一樣?那就是我執著怎麼教了,不然應該是因材施教。同樣的,一個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都用一樣的,他還是執著了。那個是什麼?那個是要境界來順他,不是他去順境界,是恆順眾生才對。你當領導,面對每個下屬,你用的方法都一樣,還是不對。

所以也要在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世當中,要看到自己有沒有執著。所以因材施教,扮演君親師都要這麼做,只要沒有這麼做,不是境界的問題,不是對方的問題,是我們的心有執著了。所以師長才說,得不到社會大眾的諒解,一定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不能去把責任推給境界。所以現在我們從自己去觀照,再從身邊修學的人來觀察,真的要不分別不執著,不容易。難怪佛陀講般若講多久?二十二年。假如說講一遍,講一個月就聽明白了,佛還講二十二年,那佛不就變多事了嗎?你說要勸二十二年才有人勸明白了,那就顯然沒有這樣去勸、沒有這麼長時去下功夫,要把分別執著能看到,進而把它放下,不可能。而且這講二十二年還是三千年前人的根性,我們現在少於二十二年,挺難的了。所以師父上人有說,他修學有三四十年才慢慢得力,沒有這樣的時間,可不容易。所以我們修學得要有耐性,不能好高騖遠,不能急功近利。

所以我們真的在末法時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在境界當中一起分別執著,又覺得自己很對,這個時候旁觀者看得很清楚,一定要能接受別人的提醒、勸諫。所以得要依眾靠眾,善友為依,因為旁觀者清。就像我們連聽經,你說聽經是好事,問題是我們的態度,假如邊聽又產生自己的認知、分別執著,那不是愈聽愈分別、愈聽愈執著?

所以舉個例子,我們說嚴師出高徒,可能我們一聽,好,我得對我兒子嚴,我得對底下的人嚴。我們得注意,這個嚴師出高徒,得要跟其他的句子都是圓融的、圓解的,不然可能這句話你一看到,嚴師出高徒,馬上我們那種要求控制順著這句話就出來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跟《論語》這一句沒有衝突。我們有沒有以身作則?假如我沒有以身作則,我就去嚴,人家反感,反效果。再來,嚴師出高徒,那也得人家把你當師;人家不把你當師,你給他嚴,你不是跟他結怨了嗎?《論語》說君子「信而後諫」,你要勸諫別人,他都不信任你,你就一直執著在我為他好,愛你沒商量,就一直讓人家很反感,那就一聽又產生執著了。

那旁觀者清,我們都得有善友來互相提醒。大家一起都是照著老法師的教誨去做的,比方說你今天想這麼做,你說,老法師是這麼教的;可能人家從另外一個角度,老法師也講這一句。你這些句子都是圓融起來的,不然你可能聽了一句就偏到另外一個角度去而已,你得圓修圓解,善用心去領會。尤其自己在聽一個東西,自己的心不能有分別執著、不能偏頗,就很重要。

所以佛法一句,真的用在我們立身處世接物太深太廣了,「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句話不能輕易滑過了。

以上分享也請大家批評指正,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人貴自知 成德法師主講2020/7/2英國蘭彼得 

 


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

感覺自己步入中年,時間再過非常的快,都會想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而且感覺不是是日已過,好像一晃,這一週過去了,這個月過去了,這一年過去了,到底自己是進步還是退步,真的要靜下來問問自己,真的要為自己的道業負完全責任。尤其自己是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就是當炎黃子孫才有這麼好的儒釋道教誨可以學習、可以傳承,你生在其他的地方可能就沒這個緣,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沒有緣,沒這個機會了。既然等於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機會,自己能遇到可以當生成佛的法門,假如沒有掌握住這個機緣,那不是無量劫來積累的善根福德因緣自己給糟塌掉了?那這個就是最大的冤枉了。被人家欺負,被人家侮辱,這個不冤枉,這個隨緣消舊業,還消我們的業障,還增長我們的忍辱功夫,這個不冤枉,最冤枉的是誤了這一生脫離輪迴、當生成佛的機會。

所以得很認真對待自己的法身慧命。所以到底一天過去了,一年又過去了,是進步還是退步?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個時候得要自我勘驗,檢查檢查自己,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就是放下了多少習氣;形式就是我學佛多久了、我吃素多久了、我每天念多少佛了,這個都是手段。但是假如不善去自我勘驗,那很可能都被自己這些外在的形式給騙了,「我每天都有做功課,都有念佛」。但是這個勘驗,那得看我自己煩惱有沒有愈來愈輕?我爸爸媽媽一直提醒我的壞習慣,我有沒有改掉?我情緒化的情況少了沒有?我面對食物會不會貪著?我面對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會不會太依賴、貪求?面對境界,我容不容易情緒起伏?這個都是我們真實的功夫。甚至於自我檢查、自我勘驗,還可以去問問身邊的親人,比較熟的朋友,會跟你講真心話的,問問他們,自己有沒有比較柔軟了。以前他們都得看我的臉色,現在有沒有比較能夠體恤他們?等於是他們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尤其一個人有福報的話,就沒有人磨他,每個身邊的人拿他沒辦法,甚至敢怒不敢言,他有福報;他沒福報,人家都磨他。

所以這個自我的檢查非常重要,不能自己騙自己,那就變成自欺了。《了凡四訓》講,「惟從心源隱微處」,就是內心深處,「默默洗滌」,才能有所省察到自己念頭不對的地方。就像《大學》有一句話講,身有所忿懥,不得其正,我們一有情緒上來,這個心已經偏掉了;心有所憂患,不得其正,事情還沒到,我們就擔憂了,那心已經偏了;有所恐懼,不得其正,事情還沒來,我們就有逃避、不敢面對的心情了。所以,假如我們經歷一些事情之後,我們面對這個人事物都是先擔憂、恐懼,那這個心已經不在道中了,這個我們要觀察得到。人是經一事長一智,我們是經一事就增加了煩惱、增加了負擔,所以這個就不叫歷事鍊心。人真的懂得在境界當中去鍊自己的心,那應該是面對境界愈來愈沒情緒,愈來愈不會去貪著,愈來愈沒有恐懼、沒有憂患。

所以這些經句我們讀下來,那跟我們息息相關,我們的心有這些情況,就已經不在道中了。所以我們懂得隨文入觀的人,一看到《大學》這四句話,馬上問自己,我現在還沒遇到即將遇到的這些人事物,我明天要面對了,我現在就擔心了、就恐懼了,那我的心境已經偏了。那我為什麼會擔心、會恐懼?因為我經歷事以後,產生了執著、產生了擔憂。有一些修行的人,說不敢回家了,怕家裡的人增長情執。他那個不敢回家,那個不敢不就是恐懼嗎?但是他愈逃避、不敢回去,那對他有幫助嗎?那他的家裡人會有什麼感受?我們自己的心不是在真心,那我們的家人是我們的依報,我們的心不是真心了,難道這個依報會轉得好嗎?他們就會覺得,我這個親人學了佛以後,對別人可好、可親熱的,只是不願意回家了。那你說他們怎麼理解?

所以人的念頭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這個自我勘驗,都是要自己下功夫,不然我們的心境有偏不知道,而且一偏它會發展,就會愈偏愈嚴重。所以這個時候旁觀者清,但是假如我們又沒有接受別人勸諫的態度,別人也不敢勸我們。所以事實上我們都要勘驗,聽到一句就要觀照觀照,我對事情,有沒有一提到什麼人事物我情緒就上來,這不是忿懥嗎?就會恐懼,就會擔憂,這心都偏掉了。歷事鍊心,經歷這個事了,要把那個忿懥、恐懼、憂患放下,這個就是會鍊心。像我們讀到《了凡四訓》講的,「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那等於是我們因循,每一天、每一個月這樣過去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心偏在哪、習氣增長在哪,又看不到,那歲月就這樣流失掉了。

那包含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那我們也勘驗,身邊的人敢不敢提醒我們的問題。「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弟子規》這句話我們都很熟悉。可是我們善於隨文入觀的人,你就想,「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那現在我的親人朋友對我會直言不諱嗎?他們提醒我、勸諫我,會不會有壓力?還是沒有人敢提醒我?這個我們都可以冷靜下來去觀照自己。

包含檢查,我聽了老法師這麼多教誨,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有把他老人家哪一句話真正去落實了?這個也要我們去檢查的。不能說「我很尊重老人家,我學他的經教二十多年了」,有可能我們這些想法、說法把自己給騙了。我很尊重他老人家,那不是掛在嘴上的,應該是重實質,尊重表現在哪?依教奉行,對他老人家的教誨如貧得寶,聽了放在心上,馬上去做。

所以,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問題、找到自己的不足,都得靠自己自我檢查才行。所以為什麼說師父領進門,修行還得靠個人。尤其師父上人講經的時候說,二十歲以前,可以講;二十歲到四十歲,只能暗示;四十歲以後,不能講了,可能我們的面子太重了。但是,像成德都步入中年了,那怎麼辦?都不知道自己的不足、錯在哪,每一天空過,而且習氣還繼續增長,那真的就冤枉,毀了自己的道業。所以得要自己做一個大的調整才行。聽經的態度,每一句就是講我的,我是當機者。不然,上了年紀,很容易見人家的過,聽個道理也想誰沒做了,這個心又分散到去看別人,自己很難受用。所以聽每一句,就是自己是當機者;讀經,也都是講自己。

那再來,主動請人家來提醒自己,講出自己的不足。這個就得要是自己的態度才能感召,「直諒士,漸相親」。還有,我們能夠「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每天接觸人、事,一想,我可能也是有犯這個,就「有則改,無加警」。那等於是每天所見的、每天所聽的經教,完全都回到自己身上,這個就是內學,就會有自己的受用處了。哪怕他貪吃,我說我沒有貪吃啊,其實他貪吃就是動了妄心、動了貪瞋痴,習氣做主了,那就是隨順習氣,那他也在提醒我不要隨順習氣,我雖然沒有貪吃,問題是我脾氣大。所以看別人習氣動了,馬上提醒自己,我可不能動了妄心,那就每一個人都在提醒自己了。他動了貪吃,可是我動了脾氣,我也沒有資格去看人家過。都是在提醒自己要隨順性德,不能隨順煩惱,那每一個人的錯都可以成為鞭策自己的境緣。

所以我們佛門講對治悉檀,這個對治自己的習氣,得我們自己下功夫,師父領進門,修行得靠個人。我們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樣的這些貪瞋痴的習氣,得要我們自己想辦法來突破。像剛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要用什麼方法、什麼心境,我們才能過這一關,這都得我們自己不斷在境界當中去鍊,去突破,去放下不對的心態。

所以師父常常說,「你會麼?」就是我們會不會修行,我們會不會歷事鍊心?就是「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無瞋恚就是不發脾氣,甚至是沒有情緒的波動。還有情緒波動,那還是有瞋恚在,那業障還沒有消得很徹底。那這個只有自己清楚了,有沒有波動,波動有多大,這個得要真實面對自己,這樣才能業障盡消。其實人業障消的時候,他身心就會輕安。看到境界,脾氣忍不住,這個業障都還重的;還沒面對的事就會緊張,這個都有業障在。那「處順境,隨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我們面對順境、善緣,我們不只不會形成對別人依賴、對別人要求、對別人控制,我們還能在順境善緣中,感恩心不斷增長,對每個人他的付出都放在心上,變成鞭策自己的動力,不產生貪求,這樣才能夠福慧全現。

所以常常我們這樣去觀照、去思惟,深刻感覺佛經語深,這些經教不能聽一下就從嘴巴出去了。就像荀子說的,「小人之學」,小人他求學問,是「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這個是學錯了,耳朵聽進去,嘴巴就說出來了,這個是記問之學。「君子之學」是「入乎耳」要「著乎心」,放在心上,去領受,去觸動自己的心,進而「布乎四體,形乎動靜」。比方說老法師這句經教好,「念念為他人著想」,真的要這麼做,那放在心上了,一遇到境緣就會提醒自己,我怎麼替他考慮、替他設想,這才是君子之學。

今天假如我們常常聽到的每個教理,比方說我們剛剛說歷事鍊心,我們可以講出我是怎麼鍊的,那代表這一句真的放在心上去落實了。自我勘驗,你能談一段自己是怎麼勘驗、怎麼下功夫的,那這個才是真正去做了。假如這一些佛教術語張口就來,但是真正拿一個詞、拿一句經句來分享,講不出來。那等於是我們雖有解,但是沒有把這些句子真正去行,那個體會不深、不廣,因為我們學習都慣性也很強,都是知識性的學習。比方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那個忠是什麼心境,那個恕是什麼心境?我們談談落實的心得,假如能談得出來,那代表一直在落實這一句。所以這個都是屬於勘驗。

所以決定要真實面對自己,不自欺,絕對不能把自己的法身慧命因為自欺而斷送掉了。所以人生最可悲的是把自己給賣了,就很可惜了。

好,那今天跟大家交流分享,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阿彌陀佛!

每個人的罩門都不一樣 成德法師主講 2020/5/27英國蘭彼得

                                              

每個人的罩門不一樣,而且修行有一個重點,從難克處克下去。像《佩玉篇》,你看第一句:「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的盡」,就一個脾氣,花了二十年還沒對治完,「以是知克己最難」。克服自己的習氣不簡單,要下大勇猛心、立決定志,不顧生死、不計成敗,才突破得了。那個不顧生死還是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才能過得去。為什麼不能忘失正念?因為宇宙是念頭變出來的,假如我們調伏不了這個貪瞋痴的念,就要去輪迴了。所以一定要克服這個念頭,強者先牽,一定要克服過去才行。

所以像你這樣工作認真的人,像岳飛那些忠臣,特別認真,你看諸葛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問題是他假如對國家人民他還有情感放不下、情義放不下,那是世間的聖賢,他出不了輪迴。我們現在是要出輪迴,「無情不能修道,情不空不能證道」,得要轉換這個感情,把它化成一種願力。因為你不化成願力,大家都是這種情還在,都在六道裡就出不去了。

剛剛那個舉的是這個大儒,他說二十年對治一個怒字,都不簡單,都還沒有完全克服。每一個人要自知,知過,然後進而去改過。修行就這兩件事,知過、改過。知道自己罩門在哪,然後從最難的、最嚴重的那個下手,其實每個人不大一樣。

無常迅速,面對我們比較嚴重的罩門、習氣,不能常常念頭說「明天再說,以後再說,我又不是佛菩薩,又不可能一下子怎樣」。其實這些念頭都危險,因為無常隨時會來。我們都這樣,每一天都沒有下大功夫去對治,這樣就變成《了凡四訓》講的,「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沒有進步就是退了。習氣要不愈來愈淡,要不就愈來愈重了,所以一定不能因循、不能苟且,就像儒家講格物,要格鬥,要跟習氣格鬥。

而最嚴重的習氣其實每天常常出現,就是讓我們覺得身心不安,都會被它牽過去,你做不了主了。比方說貪某個東西,財色名食睡,他就做不了主了。現在身體都好好的都做不了主,臨終更難講。有的脾氣忍不住,怎麼壓也壓不下;有的就傲慢調不了,懷疑心很重;有的就容易執著,一做事就陷到事裡面去了,不能自拔,控制不住。但這個要找方法,其中一個方法叫阿伽陀藥,什麼病都治,萬病都治,叫阿伽陀藥。所以覺明妙行菩薩說:「阿彌陀一句,萬法之總持。」你任何病,只要肯念佛都能治,貪心要起來了,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瞋恚心一起來,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做事太認真,一下子頻道都轉不開,腦子一直想,用阿彌陀佛把它取代。我們學著會把自己放空,念頭就想著阿彌陀佛,其他的念頭就慢慢慢慢先放下。因為其實上已經忙完的事一直想,耗費身心能量,對自己不會有太大幫助,再來對事、對人不見得有幫助;反而是能放空,人比較容易有靈感,人比較清淨、比較真誠,反而事又來了,去應對的時候身心放鬆更好;甚至於能放空,有時候念念佛、走走路,就把事想通了,靈感就來了。所以這個念佛真的什麼病都治,最重要要老實念,肯念才行。

像你那個一直都想著事,你面對境界就落在前面的事情印象,就像照相機一樣了,你就當下反應不了事了。所以用心要像鏡子,不能像照相機。所以你能從自己走路,前面有一塊木頭,那麼大,還是把它跨過去了,沒能夠「這木頭誰不小心踩了滑倒怎麼辦?假如又是老人呢?」你就很自然,因為你對這個境界一看,自自然然就像鏡子照了個東西,就清楚呈現。人的心假如比較清淨的時候,它也會自然起一些判斷、觀照,它就會有反應。這是隨時可以勘驗自己、勘驗別人。勘驗別人不是要看人家的過,勘驗別人是了解他,進一步才好護念他。不然你身邊的人哪裡不足、哪裡不妥我們都不知道,這一家人或者這個團體不是一起打混仗嗎?每天都不知過,不是一起因循苟且?那怎麼叫善相勸?那就不叫依眾靠眾、善友為依了。

比方說聽經聽了很多年,目標都是要利益眾生,「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聽了師父很多經教。比方說討論到最近大陸開學,某某地區一開學,就有小朋友自殺了。我當時候一聽就很難過,為什麼?人身難得,他幹了這個事,那不知道這個業要在三惡道多久。一般俗話講,他這個橫死都變孤魂野鬼了,怎麼有善緣再讓他脫離三惡道?那不知道多久才能再得人身。還是我們國人,你看怎麼能聽這個話沒有絲毫感受?最起碼我們要憐憫,不只憐憫他,你說那孩子都上小學了,父母家人、愛護他的人都費了多少心血,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個月,這麼多年!我們就想到,那他的父母怎麼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怎麼過……那我們這個憐憫心就起來了。進一步從根本解決問題,根本教孝道,根本可能要調整整個教育的方法,怎麼孩子壓力會這麼大?原因到底出在哪?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我們聽到這個事了,就是我們的緣,也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也在自己的當下本分能盡到什麼力來改善。而且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我們真發這個心,很可能就有因緣去幫助到這樣的家庭也說不定。

假如我們學了很久,聽到這種例子不能馬上生起憐憫心感同身受,然後表情木木的,沒什麼感覺,那就變成學傳統文化學得好像跟這個社會眾生脫節了,變成我們自己好像在另外一個世界生活了,不能感受眾生的苦,那這所有的經到底聽哪裡去了?這些經聽進去應該是性德慢慢慢慢透出來,應該是慈悲心慢慢慢慢恢復。

所以假如成德自己帶動的同學,假如我講這個例子,他們學了很多人沒啥反應,我覺得我這個教學有問題了,有嚴重的問題!所以要自知、知人,自知,才能自己提升自己;知人,才能護得了。不然很多人可能跟團隊、跟自己跟了很多年,自己也帶得不妥、不對,但是都自我感覺良好,都沒有從這些細節、沒有從這些反應去看大家的心境有沒有提升。那其實是稀里糊塗,很多年過去了,看起來背了很多經句,事實上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心有沒有提升,那才是實質的東西,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而且有時候真的沒有從心地下功夫,沒有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的話,就很容易學在相上。看起來很用功,看起來聽了很多經,看起來世間的事好像五欲六塵也沒有去追求,但是當我們學到相上的時候,他還是執著!世間人執著五欲六塵,我們變成執著在一個修行的相,還是執著!所以佛門這一句「重實質不重形式」,也是在怕我們著在表相上的修學、表相上的精進,所以重要!

賢護等十六正士,我們要會護自己,也要會護有緣的人,家人、同事、親友,甚至於是在弘揚傳統文化團體裡,怎麼去珍惜這個緣,互相護念好,重要!這是真正知緣、惜緣,知恩、感恩,去報恩。

阿彌陀佛,以上這一點心得,可能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阿彌陀佛。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不進則退 成德法師主講 2020/4/29 英國蘭彼得

 


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

我們常常聽到:「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個話應該大部分的人都聽過。聽過、聽到,跟悟到是不一樣的,跟做到、跟得到那層次都不一樣。能悟到不一定能做到,能做到不一定就能夠契入境界。今天能做到,不代表明天能做到。完全隨時隨地都做到,那就契入境界了。但是我們決定不能停留在知道而已,一定要感受到這句話跟我關係大了,不進則退,這句話講給我聽的,我到底每天是在進還是退?我每個月在進還是退?我每一年是在進還是退?

為什麼佛陀僧團裡面每一年,尤其到歲末了,鐵定有自我反省,以至於讓大家給提意見。不然都沒有沉澱下來反思,沒有旁觀者清來提醒,那我們可能都稀里糊塗,到底是有沒有提升,還是蹉跎了很多歲月,甚至於愈修愈分別、愈修愈執著,那就把自己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機緣給斷送掉了。所以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人家罵我們、不是人家欺負我們,那是幫我們消業障;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把自己的慧命給毀掉了,這才是最大的悲哀。別人都不會造成我們人生的悲哀,甚至是幫我們消業障,都是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真的能誤了我們、障礙我們的,是我們自己的習氣,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執著。就像我們依然自欺的話,那這個歲月就這樣蹉跎過去了。

所以《了凡四訓》才說:「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就是他不承認自己的問題,因循苟且,再好的善根福德統統都浪費掉了。所以為什麼儒家、佛家都特別強調要打破自欺、毋自欺?不欺騙自己,才能去面對真實的狀況,自己真實的功夫。修行決定是不能好面子,不能打腫臉充胖子。

我們冷靜想一想,不進則退,我的脾氣有沒有少一點?我的貪心有沒有淡一點?我的傲慢有沒有調伏一點?我的心量有沒有擴寬一點?這都得問自己,都得勘驗。就像老法師說的,能不能往生,我們不能問別人,要問自己。我每一天的念頭是分別執著多,還是佛號比較多?是自私自利多,還是為人想多?我們自己檢查了,那不用問別人了,能不能往生自己應該是會愈來愈清楚。

所以每一句法語都很深、很廣,我們不能聽經聽多了聽皮了,我們說聽得變得很油了,佛油子了,都是耍聰明、找藉口,人家要提醒他也講不過他,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們在聽這些法語,那個都是護我們的慧命。所謂法是佛的母親,一切佛就是因為聽了這些法,真正放心上去下功夫,他就成就了。我們對於佛經、對於師父講的法語都要恭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不能因為容易得到了,就把它等閒看待,不重視了,應該都要「如貧得寶,改往修來」,才能得到真實利益。而且要照著做,「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真的依教奉行,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就像我們很熟悉的,「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這一句我們每個人隨口就能念出這句話來,但這句話我們悟到了嗎?悟到它跟我們修道有多重要的關係嗎?進而怎麼消舊業?我們消了嗎?業真的能消,身心會愈來愈輕安。假如我們身心愈來愈不安,或者處理事情煩惱愈來愈多,那也沒有消。不再造新殃,我們真的不造新殃了嗎?不造新殃,那就是積功累德;不能積功累德,那只有造新殃、造業的分。所以我們能隨緣消舊業,那鐵定是深信因果,不再埋怨任何人、任何事了。為什麼?因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就能隨緣順受。過去生的惡業報掉了,無債可以一身輕,不管是錢債還是情債、還是命債。你身體很不舒服,過去生殺業有關,也是還債,早點還,臨終就沒障礙了。那不就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都是來幫我消業障,都是來成就我的,那真的可以隨緣消舊業。面對境界,我們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伏不住,那又是輪迴心造輪迴業,又造新殃了。我們很想去極樂世界,可是念頭都是輪迴心,那不就跟目標背道而馳了。

所以海賢老和尚說:「成佛是大事,其他的啥都是假的。」這句話我們真的聽進去了嗎?我們用心一定又都跟往生西方有關,我們絕不再動輪迴的心。我們真的能體會到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只有成佛是大事,其他的都是過眼雲煙,緣聚緣散,都是虛妄的,都沒有什麼好留戀的,都不要放在心上,一放在心上,遇到境界就借題發揮,我們又造口業了。

所以你看師父講的法語、海賢老法師這些法語,都是救我們的慧命,把我們從輪迴救出來。這些話都不容易聽到,可是我們得珍惜,然後去領悟,然後把它用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

我們真正跟人相處,決定不再自私自利了,不以自我為中心,能替人家設想,不跟人家計較。就像跟人一起相處,共學、共住,可能別人的一些生活習慣,甚至於是念佛的聲音,你聽了都不是很舒服。我們為什麼不舒服?我的感受。那這不是自私自利嗎?那就在境上練,聽了不舒服我能包容,我不跟他計較。那這個包容就心量一擴寬,自私自利就慢慢慢慢放下了。不然我們的念頭裡面還是有太多自私自利,那還是造新殃。包含他很固執,我們不跟他頂,也不跟他對立,恆順眾生。我們不能恆順,還是自我為中心。所以老法師說,感情的污染最嚴重的是自私自利。我們面對境界會生煩惱,都離不開自私自利。因為有我,看得太重了,所以就會有我見;我貪,貪不到;我愛;不順我的意思我脾氣就上來了,我瞋就來了;還有我慢,傲慢,時時都在跟人家爭對錯、爭高下,都是我慢。

 

而且《無量壽經》上特別強調身口意,還把口業擺在前面,「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個口業最影響清淨心,一定要下大功夫我們來對治。心不清淨,要往生西方比較困難,因為經上講心淨佛土淨,這個頻道才能接上。口業很容易造,我們得期許自己,心用對了,講的話應該不會偏差到哪裡去。所以我們開口一定是不跟人對立,不去論對錯,不用愛憎的心去講話,是為每一個人著想去講話,這樣的話就不會造口業了。然後對每個人很恭敬、平等,就不會講出傲慢的話來,也不會講出很主觀的話來。要客觀,不然這都是口業。為什麼?你主觀了就把人家誤導了,甚至把很多的人都牽進這個是非裡面來。要客觀,不能主觀。

《群書治要》裡面講: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他跟我關係好,一講什麼我都相信,其實這個都是不理智的,都是感情用事。一感情用事,我們就被拉進是非裡面去了,跟著一起造口業了。所以看起來大家都知道不要造口業,真正面對境界的時候,能夠不捲進去不簡單。我們平常都還勸別人別造口業,真正遇到事了,能夠立得住,不再造新殃,確實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我們說財色名利,誰都知道要放下,真正財色名利,甚至於是一些享樂、喝酒種種世間的這些欲現前,平常我們能勸人,真正遇到的時候,可能提都提不起來。所以我們不能都是在看別人,「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還得回來看自己才行。所以為什麼孔子、為什麼夏蓮居老居士都講到,根本沒有閒暇去說別人的過錯,因為在自己身上用功夫都覺得這個,尤其師父講的這十六個字,沒有少,可能還增加,那哪還有時間去看別人的過、講別人的閒話?所以真的口業要止住,不然我們不只一天過一天浪費掉了,還造了很多新殃。

比方我們講話要多肯定、鼓勵,少挑毛病,因為現在成就一件事不容易,這個也是客觀的因緣。為什麼?我們都不是從小學的,內有煩惱,外又有那麼多境界誘惑,肯來發心為大眾,很可貴了,我們不能要求太多、太苛刻,這樣有可能把人家的善心都給打擊了。他有不足我們包容,他好的部分肯定,慢慢的把人的潛力給激發出來。結果我們動不動就挑這個毛病、挑那個毛病,甚至於不是我們管的事情、不是我們管的因緣,人家一提到,我們就批評那個事、批評那個因緣,讓人家也對這個事情失去信心,這個口業都造得很大。所以《了凡四訓》為什麼說:「善事常易敗,而善人常得謗。」現在真的事情不容易,真正厚道的話,都是多肯定、多鼓勵,少批評。所以要真的能夠不造,我們不要說身口業,就不要造口業,都要下非常非常大的功夫。

而我們講話都要是真誠、清淨。我們心裡面都把人家的過失放在心上,不清淨了,一講話就是借題發揮,發牢騷、發脾氣,對自己沒好處,對聽的人一點好處都沒有。所以事實上我們是不是真的很夠道義、很有情義?假如我們身邊的同參道友都被我們給污染了,那我們是算有情義、有道義嗎?所以講話要理智,清淨、平等、覺,覺是理智。這個話講下去,對自己、對別人沒好處,不能講。往往都是自己看哪個人、哪件事不認可了,然後站在自己的角度就開始批評那個人、開始批評那件事了,講的話也都不是心平氣和,也不客觀了,那把信任你的人統統拉進是非裡面去,不能幹這個事。而且我們做的事又是佛門的事、又是大眾的事,你是非一產生,對於團體的人殺傷力大,誰也不願意捲入是非。再來,對於剛接觸的人,他被我們嚇壞了,佛門不是清淨的嗎?怎麼也有是非?怎麼這是非還不比世間少?那我們這個口業就變成破壞佛法的形象。

所以真的能守住口業,那往生可能一半的問題就解決得差不多了。所以決定不能逞一時之快去講話。而且縱使別人真的錯,我們也要「於諸眾生,視若自己」,他縱使現在錯得很離譜,他還有佛性,怎麼知道他不會猛然醒悟?怎麼知道他不會臨終念佛?所以決定禮敬每一個人,心裡面效法《無量壽經》「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還是站在怎麼讓他能夠醒過來、能夠回頭的一個考慮,去怎麼去做、怎麼去說,而不是非得逼得他沒路可走,其實這種處理方法鐵定又造成對方要報復了。

所以為什麼說絕交不出惡言?連不跟這個人交往了,決定善始善終,決定不跟他起衝突,也不去罵他,你一罵他,沒完沒了。所以《常禮舉要》這個絕交不出惡言,講得太有道理了。上一句是家醜不可外揚。我們現在好像要爭個對錯,把我們團體裡面的事情去到處講,好像要爭個支持你的選票,站在你這邊,這太愚痴了。家醜不可外揚,你看一傳出去了,接觸佛法還不是很深的人,剛接觸的人怎麼看?不就變成看笑話了嗎?但是我們這個口業一出去,幾秒鐘,很可能破壞佛門形象,幾秒鐘可能結的都是阿鼻地獄的業。就不說什麼能不能往生,那個造的我們都是三惡道的時候,那就麻煩了。

所以能不捲入是非,還是要受持老祖宗教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先不去批判他錯,這件事我們有沒有值得反省,假如我們先做到什麼,可能這件事就不會發生了;還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自己真的有錯的時候,我們希望別人這樣一直批判我們嗎?我們也希望別人能包容我們,能給我們一個改過的機會。所以老祖宗留的這些,真的都是做人處事時時不能忘掉的教誨,時時要能提起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以這些可以考慮到的心得供養大家,假如有不妥當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阿彌陀佛。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理有頓悟 事要漸修 成德法師主講  2020/4/25  英國蘭彼得

 


 阿彌陀佛,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

老人家在講經當中每一句話,我們都得要用心去領會,因為所講的都是真理,所講的都是人生很深的一個歷練、領悟,真的肯聽,少走人生很多彎路,少走修行很多的錯路。像老人家講經的時候有提到,修行非帝王將相所能為。這句話其實就提醒我們,修行人是不簡單的,就是真修的人,那真的就像夏老的法語說的,要發大勇猛心、立決定志,要不顧生死、不計成敗。不顧生死就是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有這個態度去對治念頭的錯誤;不計成敗,就是可能要對治貪瞋痴慢的其中一個習氣,都不知道要多少次的錯誤,然後百折不撓,愈挫愈勇,才能突破得了。所以我們學佛得真正有這種大決心、大勇猛的態度。而且每一句佛法都得要解行相應,這個解還得解得深、解得廣、解得圓,不能解偏掉。那行還得要真幹,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

比方我們舉我們很常提的佛法要隨緣,我們不能把常常聽到的這些佛教的詞語,把它變成是口頭禪。一說話這些詞就來了,但是這些詞有沒有真正領會對,有沒有真正不可須臾離也的時時放在心中去落實。像隨緣兩個字,那跟我們每一天息息相關。隨緣,緣是條件,所以隨著客觀的因緣、條件叫隨緣。跟這個人有三分緣,我們講七分話,就失禮了、就攀緣了;跟這個人有七分緣,我們只講三分話,那這個就對不起他了。

所以《論語》裡面也都有提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你有緣你不盡力幫助他,對不起他;「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時機還沒到急著講,我們自己太浮躁了,講了之後沒有效果,還把緣給弄壞了,那這個就進退失當。所以我們修行人不對不起人,也不講錯話,「不失人,亦不失言」。

所以隨緣幾乎是面對一切人事,我們都很清楚緣分的狀況,緣分不具足,我們很有耐性的去鋪墊、去護持一些緣分的發展;緣分成熟了,我們掌握機會,去利益人、去成就事。不然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等那個機緣過去了,那可能要再有這樣的機會就不容易了。

所以我們是很冷靜無求的去面對每個緣,然後客觀的對待,在其中自行化他,在其中明明德、親民,在其中放下自己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然後去念念為他人著想、去親民。所以確實是道也者不可離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是我們每一天、每一個念頭要落實,一言一行也都要落實,都是自利利他。只要對自己沒有利益,對他人也沒有幫助的,這樣的事我們絕對不做,因為做這種事,一定是輪迴心、輪迴的言行造了輪迴的業。我們隨緣消舊業,不能再造新殃了,造這些新殃,又要把我們拉到三惡道去了。隨緣消舊業,都不計較了,咬緊牙關,此生證無量壽。我是要去西方了,現在這些境界都是逆來順受,因為都是前世造的因,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所以都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們很歡喜的去還這個債,無債一身輕。我們愈歡喜去面對逆境惡緣,我們的業也會消得快,所以都是好事。心態對了,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都是來成就我們的。

所以剛剛提到,隨緣這兩個字可不能變成口頭禪。包含歷事練心,那也不能變成口頭禪。我們經歷每個事情,我們都時時善觀己心,自己的心是正還是邪、是覺還是迷、是淨還是染,非常的重要。有句話講到:「一切皆考驗,看爾怎麼辦?對境若不識,須再從頭練。」我們面對每一件事,每件事都是道場,我們沒有提升,那可能在未來又得要面對這些挑戰。

所以怎樣才能讓我們歷事練心能夠使得上力?其中師父上人常常講經的時候提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特別重要,因為善財童子就是他面對一切境界,只有他是學生,其他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是善知識,都是來成就他,都是來提醒他自己還有什麼不足,他自己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所以因為他有這個態度,他在一切境界當中,他的善根,善財,善是善根,財是福德。所以他心態對了,他在一切境界,他的善根提升、他的福報提升、他的德能提升。所以他能一生成佛,就是這個心態決定了他的成就。

就像我們今天面對固執的人,那就是練我們能不能不跟他頂、能不能恆順他。其實實在講,我們面對固執的人,我們會動心、會動氣,事實上我們也有固執,所以才會跟他頂起來,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我們在境界會動,其實不是他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心動了,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的心動了。而反而是這個對方固執的境界才提醒我們,我們也有固執,所以才會被他轉;我們假如沒有固執,能恆順,那也就不會卡住了。

就像我們面對自私的人,那也是考驗我們能不能不跟他計較、能不能包容他。所以我們會跟自私的人頂起來,其實我們的心量也沒比他大多少。所以古人這個一個巴掌拍不響,還是很有道理。就像《朱子治家格言》說的:「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只要人與人之間會產生摩擦、產生彼此的煩惱,其實嚴格來講半斤八兩,我們不見得比對方高很多。假如是真正我們有修養,不會被他轉,甚至還能轉他。就像二十四孝的舜王,他的父親跟後母都要要他命,這個在家庭的倫理裡面,這樣的情況已經是最嚴重的。可是舜王不只沒有責怪父親跟繼母,還覺得都是自己錯,由這種這麼能反省,然後這麼真誠的態度,最後連這麼惡劣的父親跟後母也是被他感動了。

所以我想善財童子這個心境能保持,我們這句歷事練心才不會變成口頭禪。以上跟大家做供養,有不妥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阿彌陀佛!

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境界沒有問題 「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成德法師主講  2020/4/20  英國蘭彼得

 


諸位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俗話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確實。從個人來講,人生酬業而來,我們沒有業就不會在這裡投胎,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自己本身有業力,跟家裡人聚在一起,家裡人也有業力。佛陀講的,沒有這四種關係不會在一家人,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縱使是好的緣,每一個人畢竟有業力,你要幫助自己的家人,也要很有耐性,他的業現前的時候,你也不能著急、也不能對立,更不能衝突。這個就要學佛菩薩了,佛菩薩很有耐性,「世世生生,隨逐於我,心無暫捨」,他不斷等待機會,給我們種善根,增長我們的善根,真正成熟了,這一生就讓我們成就。其他佛菩薩暫且不提,光是釋迦牟尼佛就第八千次來度化我們,最後一次還講了四十九年。

所以真的了解真相,真的佛菩薩的恩德太大太大,無以回報,只能這一生真正了脫生死,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恩才報得圓滿。當然,我們這一生不求其他的,就求一心,求生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畢竟當下還在這個世間,我們就是隨緣盡分,隨這個緣,盡我們每一個本分、每一個角色應盡的義務。

所以我們要幫別人,別人有業,我們也有業。而這個業,假如我們的理智不夠,想幫別人,最後愈幫愈忙都有可能。所以首先我們得用理智去幫別人,得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去幫別人。假如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分別執著,那鐵定愈幫愈忙。要隨順佛菩薩的教誨,首先要信佛。我們一提信佛,可能大家都覺得我信。那為什麼老人家都受了具足戒,李炳南老師去迎接老人家,老人家來謝恩,遠遠看到,李炳南老師就指著師父上人說:「你要信佛!你要信佛!」這個是抓住一個這麼重要的機會點,因為師父上人當時候已經是出家,又受了具足戒,都已經講佛經講了兩年。老人家自己回想那一刻都說:「我都教佛經教兩年了,怎麼老師還叫我要信佛?」李老抓住這個受戒的機會點,就跟老人家講,很多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到死都不信佛。把它開解開,老人家是終身難忘,印象深刻。真正信佛,都會依照佛講的教誨去自我觀照、自我要求,就不會再順著自己的習慣去走了。

比方,佛勸我們要放下自私自利,我們依教奉行的話,只要起念頭都是先想別人,不能想自己。我們假如還都是先考慮自己,那這個也不信佛。信表現在哪?依教奉行,不是嘴巴講。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要我們能依教奉行才是真正信佛。尤其佛法它是徹法源底的正法,它等於一句話就把道理給講透了,沒有模糊地帶,從根本,講透徹了。

比方,我們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那什麼是依報?我們的身體,我們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人事環境最近的家親眷屬,再延伸開來,親人、朋友、同事,全都是我們的依報,甚至於是整個物質環境也都算是我們的依報。隨著什麼?隨著我們自己的正報,正報是我們的念頭。所以這個就透徹的表達一切法從我們的心想生,都是心念變現的。就像《勸發菩提心文》講的:「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真明白了,一切境界都是自己的心現的,只要覺得外面有問題了,就是我們的心念有問題。假如我們向外,這個人不對,那個人錯,我要去糾正他,我要去指導他,都是看到別人錯、別人過,甚至於產生要求、控制、對立、佔有。我們這個要求、控制、對立、佔有,這個念頭本身就是迷。正報是迷,怎麼可能依報能夠改善?這個理就講不通了。可是我們在境界已經對外太習慣了,都是外面的問題。

所以儒家也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真正要相信每個人都有善根。一個真正完全沒脾氣的人,遇到一個有脾氣的人,他們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這個有脾氣的人跟沒脾氣的人一相處起來,他慢慢就感覺,沒脾氣的話身心輕安,我幹嘛作踐自己?所以我們勸一個人脾氣小一點,勸不動他,鐵定我們自己也有脾氣。我們真正都沒脾氣了,就好像我們也曾經看到態度很凶惡的人,後來見到老人家,一下子這個人的狀態就不一樣了。我們當時候在身邊就覺得功力差太多了,老人家那種慈悲的攝受力還是非常強。

所以老人家也曾經寫墨寶,是蕅益大師的開示,「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所以境界是沒有問題的。其實我們在修學過程,面對每個境界,會真實承認境界沒有問題就不容易了。我們可能一開口,這裡不對、那裡不對,哪個領導有問題,哪個下屬有問題,都會是這個狀態,甚至談的時候可能都帶有情緒在裡面。所以真正要信佛,那就要相信境界沒有問題,問題在我們的念頭上。

就像那一天有個同修,他也挺難得,願意回家盡孝伺候他的父親。他就說道,「要伺候我父親太難了!」其實按照佛經講,一切的境界都是來成就自己的,這個就是善財童子的態度。假如我們真正要效法善財童子,那就是一切境界都是來成就自己,只有自己是學生。保持一個學生的態度很難嗎?說難不難,就是觀心為要,時時看我們的心念有沒有偏頗。也很單純,是我們肯不肯反省,肯不肯都往內,從這個根本,宇宙的根本是這個心變的,我們肯不肯從這個根本去觀照,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是我們肯不肯真幹,真的從這裡下手。假如我們的心態是每一個人都來成就自己,都來提醒我,我的內心還有哪些分別執著,我們就是遇到這個境界這個起現行,認識自己了,有貪、有瞋、有分別、有好惡、有愛憎,就是這個境界提醒我的,趕緊轉念,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自己就歷事練心,心境就有提升了。

所以有善財童子的態度了,那不是在境界當中在那裡產生好醜,好難!其實自己是學生,就是調這個心。動那個念頭「好難」,這個心念已經產生執著了,產生自己預設立場了,甚至是那個難,又深深的讓自己很有壓力。所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自己遇境逢緣,自己動了分別執著。所以蕅益大師講得透徹,「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他一聊起來,「這要伺候我爸爸也很難,那我伺候他就沒有一點我私人的空間」。你看念頭上,他要去伺候他爸爸,他不能全然,他還在那裡考慮,伺候我爸爸,我可能一點自我的空間都沒有,他這個心念裡面都還夾雜自己,自己的私,所以是他的念頭有障礙。假如他有求自己有一個空間,到時候剛好父親身體種種需要他二十四小時陪伴的時候,你說他生不生煩惱?但是問題不在他父親,在他自己已經有他的希求了。希求就是執著,希求是貪求了,貪瞋痴慢疑是思惑,執著。

所以真的,外面是沒有障礙的,障礙都在我們的念頭。要能真正相信這個真相,這個才說得上信佛,因為信佛就是相信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是覺悟。所以《無量壽經》為什麼說「亦無希求不希求想」,這個就是沒有挑境界、沒有自他。我的、他的,這個不就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分別執著就出現了。所以不是境界有問題,是我們的四相四見,是我們的分別執著、念頭產生的這些障礙。所以《無量壽經》說得好,「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捨離一切執著」,他把喜歡、討厭這些分別執著都放下,「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所以執著沒有放下,我們造的都是輪迴業,哪有無量功德?就沒有功德可言。

所以我們還是很難真正效法善財童子,一切都是善知識,只有自己是學生。說不定他父親真的是西方極樂世界派來的,派來就是要考他放下這個執著。所以我們在境界自己在念頭上都起高下,「我學佛,我爸爸沒學佛」,你看這個高下見,不知不覺慢心就增長了。「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印祖這些教誨,真的是我們在念頭當中的護身符,我們不照著做,鐵定生煩惱,鐵定生分別執著。這個是想去做事,但是很容易著在這個境界,抱怨這個,討厭那個,跟誰對立,這些種種。

這是很積極的,有些人的習氣是消極,不干我的事,「不關己,莫閒管」。有一些是本分,那還得敦倫盡分,不能這句《弟子規》變成合法掩護非法,明明是該去積極承擔,我們還給自己台階下。對自己趕盡殺絕,不能常常給自己台階下,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比方同事有需要幫助了,我們馬上動念頭,「他不夠信任我」。有沒有道理?有道理,他不夠信任我。再來,沒我的事了嗎?什麼叫「於諸眾生,視若自己」?他不夠信任我,但是他現在需要幫忙,那可以找他信任的人;再來,他現在不信任我,不代表明天不信任我。我們可以四攝法,佛陀教的人際關係法,你可以布施,你一布施了,這個關係不就慢慢在轉了嗎?不就會成信任了嗎?所以很可能當我們不積極的這一個心態、這個習慣,是因為我們利眾的心並不切。可是我們自己在念頭當中都覺得,他不信任我,他怎麼樣了,甚至於說他也不會接受,有時候我們連試都沒試就先說他不能接受,還是念頭的問題。所以古人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其實這句話可能我們也不常放在心上。

所以蕅益大師這句話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確實是講到根本上了,都不干境界的問題。接著他老人家講:「愚人除境不除心」,愚人那就是迷惑了,不了解真相。他一遇到事情是怎麼樣?哎呀,我換個領導就好了,我換個對象就好了,我怎樣就好了。其實境界都是他自己的心變的。但是只要是這種認知的人,真的順他的意,環境換了、人換了,問題依然出現,因為他的心沒變,怎麼可能境界會好?甚至他沒有覺得是自己問題,只會愈來愈糟,這樣的人一定是愈來愈沒智慧,愈來愈沒福報。不進則退,這個愚人除境不除心,他不覺悟起來,他會愈來愈愚、愈來愈退步。

但是「至人除心不除境」,這個至人好像是莊子,其實就是我們一般講的聖賢人,他是調自己的心,不是把責任推到境界上面去。所以「心既除矣,境豈實有」,就是這個心已經轉過來了,本來那個境界怎麼可能會不變?依報隨著正報轉,所以馬上那個境界就開始轉動了,愈誠心轉動得愈快。所以「達境本空」,那個境界又不是真的,它剎那在變化,當體皆空,你不要把它認真了,一認作真,你就被它障礙了,不可能,沒辦法。所以「達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這個素位而行就是自己盡本分,自己調好自己的心,正己去化人。自己的心調好了,他相信整個宇宙都是我心變的,只要我心調好了,我本分盡好了,自然家庭環境、外在環境都會轉變。他堅信不疑,所以是很堅定的去敦倫盡分,尤其什麼?閑邪存誠,時時觀照自己的念,因為那個才是大根大本。

接著蕅益大師說:「要之皆不為物轉」,這個「要之」就是最關鍵、最重要的在哪?心不要被物轉,不要去著相,不要去對立,不要去挑境界,不要去指責。不為物轉,方能轉物,因為他的心沒有被轉,他的心都是在正念,都用的是真心。境界轉不了我們,那就是我們轉境界了。所以《楞嚴經》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所以我們真的時時善觀己心,心不被物轉,蕅益大師說,「方能轉物也」,我們就能轉境界了,那就「遊步三界,無所罣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我們的心念都正確了,跟我們有緣的家人、有緣的這些親戚朋友,都能因為我們的真心,他們有所感動。因為每個人都有佛性、都有良知,只要我們都是從真實心中作,自然就跟他們結法緣,就能感動他們、利益他們,這個就是方能轉物了。我們能這樣,那就是過佛菩薩的生活,「遊步三界,無所罣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

師父老人家講的,我們一定往這個方向去努力,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境界沒有問題,是我們的念頭變現的境界,是念頭有問題。所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自己的心動。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這個也是章嘉大師教給老法師最重要的修學法語。阿彌陀佛!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大眾需要什麼法藥 成德法師主講 2020/4/14 英國蘭彼得

最近一直跟大家提到《涅槃經》有一句話講:「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就是我們所寫的、所說的都能夠是契現在眾生的根機,能夠解決他我們說修齊治平的問題,從個人的身心到家庭、到社會團體、國家,乃至於天下。所以為什麼師父常常說是要活的《群書治要》?就是儒釋道都是活的,活活潑潑,而且很現實,就當下誰肯學肯用,當下就得利。所以老人家講經也常常比喻,二三歲的小孩,遇到困難不能解決了,他一定找他媽媽、爸爸;一個國家民族遇到困難問題不能解決,要找他的老祖宗。所以俗話也講,其實俗話也是一句話就講到問題了,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能聽老人言,幸福也是在眼前。我們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最關鍵的就是肯不肯回頭、肯不肯聽老祖宗的智慧。

所以師父講經常常說,中國人是最懂教育的,因為所有的問題都是人心,人心靠教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定可以解決的。中國人有五千年的教育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還有效果。所以為什麼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因為老祖宗積累了五千年的法寶、瑰寶可以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但是問題是這五千年的法寶,現在連中國人很多人都看不懂。所以為什麼要辦漢學院?真正有能力讀懂《四庫全書》,深入,進而能夠把裡面跟現代人修齊治平的問題可以深入,然後可以講解,甚至自己能做到,還可以翻譯成英文,甚至是其他國家的語言。我們雖然只是一個漢學院,只是一個和諧博士班,很可能我們一個蘭彼得的校園,只要我們大家的願力是相同,所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二人同心就有這麼大的力量,更何況我們是一群人,鐵定可以把正法弘傳到全世界。最重要是我們的信心很堅定,願心又不退,又堅持去做。這個信願行不只是往生的三資糧,也是我們弘揚漢學最重要的三資糧。四個人見和同解,就能把佛法弘傳到全世界。成德也相信,我們同學們大家一同發願,是超過四個人,一定可以在這個時代、這個世紀,為國家民族跟世界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回到我們這一門課,我們在學的過程,能不能從自身跟眾生的需要,在這麼大一本《彙編》裡面去找出當前最需要的一些法藥,就是這個《彙編》裡面可能有人參,可能也有薑片,就怎麼來配這些藥,大眾能夠利益。就像學長他上一次的複講,講的就是因為《彙編》當中給他啟發這個消費觀,可以給現代人怎樣一個啟示,應該怎麼樣來經營財富,怎樣是真正懂得用財,怎樣是暴財、是奢侈、是張揚。會用財,造福後世子孫,自己也得到助人為樂;暴財,這樣殃及自己跟後代子孫。能把這些理講清楚,有善根的人一被提醒,他就會轉過來。

成德也覺得其實我們師長老人家他整理的科會,其實每一段,自行、化他、隱惡揚善、三善根、布施,甚至於是惡當中整理的背逆大惡、位高者惡,其實這個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是最急迫的提醒。包含世俗之惡、殺生之惡,或者柔弱,就是比較陰險、陰柔這些惡,剛強暴惡,還有不惜物力的惡,現在人都很嚴重。顯橫惡、藏陰惡、忤逆惡、奪志惡、無忌諱惡,甚至於是家庭惡,這個也跟現在的家庭問題都是息息相關。所以它每一個重點可能都可以透過我們深入,然後可以供養這個時代需要的法藥。甚至於只是一句,我們能把它開解清楚,比方「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可以把它講清楚;「是道則進,非道則退」,可以把它講清楚。

甚至於老人家還曾經說過,這個時代被二狼神控制住了,是什麼二狼神?是財狼跟色狼。這一語就已經點出來現在人最大的弊病在哪。我們就可以透過《彙編》裡面的教導,怎麼讓人對財有正確的認識,不要陷在財物的深淵裡面不可自拔。第二個是色狼,《太上感應篇》裡面:「見他色美,起心私之」,其實光是這一句的註解內容就非常非常的多。

所以其實我們很冷靜的去聽老人家的經教,他時時也都是開法藥給眾生,都是像《楞嚴經》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我們跟隨他老人家學習,他老人家是一個非常好的老師,也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好學生,我們都可以透過我們的觀察,學到他老人家這些重要的態度,包含他是怎麼講經的,他都是應機說法。為什麼講《太上感應篇》?為什麼講《十善業道經》?為什麼要倡導《弟子規》?就是看到眾生做人的根基不足。為什麼又要講《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因為看到團體裡面的口業太嚴重,那個未來墮地獄都要很久。都是憐憫眾生,應機在講。包含為什麼講《金剛般若》講了兩百多集?因為看到縱使念佛,對世間還有這麼多的染著,都放不下,看不破就放不下,所以苦口婆心一直透過《金剛經》的經句,透過江味農居士的註解來開解,都講得真的是掰開了、揉碎了,讓我們慢慢去體會諸法實相,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要去計較、貪著自己的身體,也不要去跟人計較,就好像是我們小時候吹的一個肥皂泡,幾秒鐘它就爆掉了。在這個石火電光的人生,有什麼好去計較的?

為什麼後來又八十五歲專講《無量壽經》?當然,幾千個小時講了《華嚴經》,用意何在?八十五歲專講《無量壽經》,一天四個小時,加起來也是將近六千個小時。所以我們「慕賢當慕其心」,我們要首先了解老人家的存心,因為我們的心境跟他老人家相應,他老人家講的經教我們就能夠領納,這個叫法器。所以為什麼老人家一直說要擴寬心量?因為心量夠大,才能接住像大乘佛法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教導。假如心量不相應,甚至於可能會誤會佛菩薩的意思。

剛好想到這些,跟大家先做個交流。成德也想到像《五種遺規》,陳弘謀先生這麼忙,可是他卻留下了這麼多對後世重要的典籍。老人家還曾經說,《五種遺規》的重要性跟《群書治要》是平等的,同樣重要。因為《五種遺規》蒐集的都是根本的問題。《養正遺規》,因為人才一定要從小培養起,習慣成自然,所以得從胎教、從小抓起,這是務本。

第二個,《訓俗遺規》。整個風俗,我們說境教,這個地方的風俗好,自然就能教出好的人,因為他在這裡潛移默化受影響。我們為什麼要到極樂世界?因為那裡好的老師、好的同參道友,又六塵說法,鐵定他不會退。所以這個整個風俗的教化,境教還是很重要,這個是《訓俗遺規》。

再來,《教女遺規》。有好女子才有好妻子、才有好太太、才有好的下一代,所以這個比《養正遺規》還根本。所以印光祖師說:天下之安危,女人家操之一大半。這確實是這樣。所以為什麼中國人稱另一半叫太太?這個就是周朝三太的典故而來的。

第四個是《從政遺規》。因為一個地方的風氣又受到那個父母官的影響,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所以從政者假如他志向遠大,當官的這些心態觀念都建立得好,那他走到哪就利益一方。所以清朝陳弘謀先生他在江西的一個地方當官,結果他後來離開了到其他地方上任。一百多年之後,另外一個官員來,然後非常讚歎說:「這個地方陳弘謀先生已經離開一百多年,這個地方還深深受到他的教化。」所以領導者重要!所以《從政遺規》,還有《在官法戒錄》,都是對從政者重要的護念、叮嚀,匯集了很多很好的道理跟事例。

所以陳弘謀先生也在給我們做表演,老人家也在給我們做表演,他每一個學習,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看了四書,他就有《四書讀本節要》,把最重要的給我們挑出來;看了《新約》、《舊約》,又把《新舊約》的重點挑出來;看了《草堂記》,又把精華挑出來;看了《無量壽經》,又把《無量壽經》的精華挑出來。可能老人家已經洞察未來的人生活很忙碌,不把精髓挑出來,可能他一看分量那麼大就不想學了。都是,老人家表演給我們看的就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們也學到他老人家的精神,進一步跟他老人家同台演出,這樣不亦快哉!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回首如意 成德法師主講 2020/4/11 蘭彼得

 


弘一大師他挑的這個《格言別錄》,都是非常精闢的人生哲理。其中有唐荊川先生說:「須要刻刻檢點自家病痛」,就是自己的毛病、缺點,「蓋所惡於人許多病痛處,若真知反己,則色色有之也」。就是我們看到別人的缺點,我們真的肯反省自己,真的發現我也有。因為我們一發現我也有,一來,看別人就不會那麼犀利了,因為不好意思,自己也有;而且一看到自己又承認了,發現自己過失是開悟,改正自己過失就真修行。所以為什麼《弟子規》說:「見人惡,即內省」,自己就有受用了。而且我真的內省,我真的把這個缺點改過了,那這個親戚朋友就看到我改了這個習性,我更自在、更快樂了,他也會受我影響去改,因為正己化人,依報隨著正報轉。我這個貪的缺點完全去掉了,他又看我更快樂了,也會帶動他也來放下貪。所以自己真的能見人惡即內省,又去改,又會產生自己受用之外,他也會受用。所以佛法講自他不二。

六祖惠能大師也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不能都盯著別人過看,「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我們就在道中了。怎麼自見己過?當然你能時時在自己的起心動念去觀照,這個也很可貴,還有就是當看到別人,馬上不著在別人身上,馬上回過頭來反省,就容易我也有。所以別人像一個鏡子一樣,讓我們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包含《朱子治家格言》說:「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吵起來好像他錯了,你一反省,一個巴掌拍不響,我也有錯。事情做不成了,就像《中庸》講的:「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反求諸己,不要又是著在別人錯,不是自己錯上了。

所以老祖先、祖師、這些讀書人,都把這些道理重複的提醒我們,是我們肯不肯相信、肯不肯理解、肯不肯依教奉行,信解行,我們真幹了,就體證到,真正常常反省自己,然後放下這些習氣,自己的身心愈來愈輕安。假如這個見人過的習慣不轉過來,每天只有煩惱,而且不進則退的話,是愈來愈多。比方我們今天說:「我最討厭人家變心了。」其實你在那氣得牙癢癢的,假如能夠回過頭來說:我也在變心,我對父母的孝有沒變嗎?我對另外一半的愛護有沒變嗎?像我們是教書的,我們對學生的耐性有不變嗎?假如我們自己都有變了,那我們就是一個變心的人,我們還去盯著人家的變心,還罵人家變心幹什麼?

有一天有一個傳統文化的老師,我們一起在交流,他就說:「這些家長太煩人,我不想理他們」。我說:「你看你變心了,你當初發的願,你看一不滿你的願,你的心就變了,你還一直盯著人家這些家長看。」「可是你看他們都問我問題,搞搞搞到我都十二點、一點。」我說:「你還是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安排好時間。」「他一直問。」「那你可以設問他,你回去想一想、沉澱沉澱,你可不可以回去,先老法師的哪塊光碟,或者拿一套《了凡四訓》,你先好好看一下,我們再來討論。」是我們自己沒有應對的智慧,法力、道力不足,怎麼都把責任推給人家這些來學習的人?所以很可能他們是在提醒我們的不足在哪,都在考驗我們懂不懂得怎麼處理事情。我們太習慣把責任都往外面去推了,所以這個都不往自己身上找問題,都是往別人,這個慣性太強了,強者先牽。

比方,我自己比方說找一個東西,找了好一會沒找到,第一個念頭,是不是誰拿了?後來發現自己沒放好的,自己忘了當時候放哪了。所以我就覺得我這個念頭太強,一遇到事都是先想別人有問題,不是自己有問題。所以這個強者先牽挺厲害的,這個不能調伏、反求諸己,修學要提升挺難的。

還有一個佛友他就跟我說,他說:「我跟一個朋友聊,然後我就跟他說,你有沒有聽經?」他說:「有,我每天都聽。」他就跟他講:「那你現在的做法都沒有按照老法師教的做。」那個對方就說:「我哪沒有了?但是世間的事還是要用世間的手段。」當然這個朋友他自己可能覺得自己都在聽老法師講,也在要照老法師的說,可是他真正遇到事的時候,他那個順自己的意思的還是比較強。可是這位佛友他在跟我提的時候,他的專注點也在對方身上。其實我們真的遇到事的時候,也不是拿老法師的經教起來的。所以我就跟他共勉,其實我們跟他一樣,我們現在都:「哎呀,他怎麼學成這樣?怎麼都不照老法師的做?」其實我們真的冷靜看自己,我們看看跟人家打一通電話,老法師的教誨占了多少?有時候沒有靜下心來去觀察不知道,真的沒幾句,還是都是順著自己的說法、順著自己的想法去做。

所以真的,為什麼六祖大師要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因為只要這個見世間過沒有能夠洞察到,一定都在執著、都在煩惱中,就沒有辦法迴光返照來反省,就是看人過的煩惱做主了。唯有回過頭來反省,我們才有自己的受用。然後自己真的看到問題,自己真的肯放下,一個人能夠完全按照經典去做事,他就能夠勸得動別人怎麼去做;假如我們自己還做不到,人家絕對不服氣,你自己也是這樣,你還講我?所以《大學》說:「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你有這個優點,你再去帶動別人也這麼做。我們真正遇到事,都是依照老法師的教導、經典的教導去做,你就能勸得動別人這樣;假如我們自己也不是這樣,那我們縱使勸人,人家心裡也不服。

所以真正我們不能改變別人,還是我們的問題。所以《格言聯璧》裡面講:「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只要我們能真正就像《無量壽經》說的:「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有下這個決心,那我們自我的提升跟利益他人,一定可以愈來愈圓滿、愈來愈做得盡善盡美。阿彌陀佛!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一執成病 成德法師主講  2020/4/11  英國蘭彼得

這半部《論語》治天下,而李炳南老師九十歲又講《論語》。大修行人做什麼事,一定都有他深遠的含義。尤其《論語》裡面講到五倫大道,講到君臣關係。這些君臣關係搞不清楚,那我們只要在團體裡面,不要說可以貢獻,不添亂就不錯了,因為都不明理。怎麼做君、怎麼做臣?所以一定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可是我們自己都還搞不清楚道理,怎麼做出表率來?所以人不學不知道,不學不知道怎麼當領導、怎麼當下屬、怎麼當父親、怎麼當兒子、怎麼當丈夫、怎麼當太太、怎麼當哥哥、怎麼當弟弟、怎麼跟人交朋友。這個《三字經》也說,「人不學,不知義」。所以學《論語》重要!尤其《論語》裡面,很多的部分都是孔子跟弟子之間的交談,所以學《論語》才知道怎麼當學生。這些學生當中的問題我們有沒有?而且這些學生也已經是聖賢君子,他們都有,我們怎麼可能沒有?這個佛法是師道,那《論語》裡面教那麼多師生之道,那不學有時候我們根本就不懂。

所以李炳老用心良苦,他老人家年紀那麼大,還講《常禮舉要》,因為你沒有學禮,你儒家就深入不了。儒家教的道德仁義禮,禮是最低的準繩,你禮再沒有,道德仁義都是空談,根本修不上去。而佛門又告訴我們,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從唐朝中葉,慢慢小乘就勢弱了,因為儒家跟道家的教誨,也教得跟小乘教導的五倫五常都非常相應,甚至於儒家跟道家的心量還有一些都超過小乘。所以把儒道的基礎扎好,對於我們學大乘佛法是非常重要。所以李炳南老師為什麼他那麼大年紀還要幫我們扎這些基礎?為什麼弘一大師還要在《格言聯璧》當中編《格言別錄》?這都是指導我們後世的人,連做人怎麼做都不是很清楚了。人都做不好,怎麼可能當生可以了脫生死去作佛?

《論語》每一句,其實跟我們修行關係也很大。比方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相信這個過猶不及大家比較熟悉。子貢也很會請教問題,他問道:「子張跟子夏誰比較高明?」孔子就說:「子張太過,子夏不及。」子貢自己就認知說:「難道是子張勝過子夏嗎?」孔子接著說:「過猶不及。」這個猶的意思就是兩個差不多,叫半斤八兩。就好像我們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人跟人能打得起來,水平差不多。這是過跟不及,其實都沒有達到目的地,都沒有入中道。可是我們也很容易要不一下過,要不一下不及;要不一下很拼命,要不一下就整個退失信心;要不一下教孩子教得很嚴,要不一下就我不想管他了。所以這個過猶不及,也算我們修行道上很要突破的一個關卡。所以東方持國天王就表這個法,他彈琵琶,太緊了會斷,太鬆了就彈不出曲子來了。

同樣的,我們對自己太嚴格了、太苛刻了,一下子喪失信心了;太鬆了,根本就成不了氣候,都在那怠惰了。所以修身不能過與不及,齊家也不能過與不及。你今天太嚴格,孩子連進家門都害怕,那不妥了;你沒規矩,那這個家就亂套了。包含有時候要節儉,節儉你一下子節儉到大家生活都很痛苦。有一些道場,也是很可貴,它很強調要節約,可是節約到大家每天身心很緊繃,甚至吃了胃都吃壞了,那這個又偏執了。所以過猶不及是執著。今天一個好的教誨,你也不能把它用出執著來。今天節儉很好,節儉跟念念為他人著想,這兩個法是不衝突的。你在節儉當中,也得要體恤到別人他扛不扛得住。你只執著在你要的這個水平,結果大部分的人來到這裡,統統扛不住,那你說他下次還敢來嗎?所以做好事,最後還是出現執著點。

所以中道是什麼?中道就是真心,真正的慈悲,真正的念念為他人著想,真正自己心地也清淨。其實會用到太過,內心裡一定有對人的苛求,不然他就不會用到過,他一定一體恤到了,他就會調整。所以一執成病,一有執著點,他就看不清楚客觀的狀況了,他就會有障礙。

古代有一個笑話,有一個人到人家大戶人家偷金子,大白天的去偷,他真的還很敏感,他找到金子,當場被人家抓起來,押到衙門去了。這個縣太爺一了解就很納悶,說:「你去偷金子,大白天旁邊那麼多人,你都沒看到嗎?」這個小偷說:「有嗎?有人嗎?我只看到金子而已。」這個故事聽起來是挺好笑的,事實上也是提醒我們,不要出現執著。做好事變成強勢,那還是執著。

今天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是佛陀教的,是沒錯,但是法沒有定法,你也得看看大眾的承受度。你一直很強調這個,到最後道場裡大家身體都出問題,那這個也是好心,但是可能對人家不一定有利。這是你處上位的人不能出現執著點。

再來,夫妻之間,太太假如都盯著先生哪個缺點,先生都盯著太太哪個缺點,保證優點都看不到。我們都遇過,一問:「妳先生有沒有優點?」都說:「想不起來。」我說:「妳先生沒有優點,妳還嫁給他?不可能吧。」後來回去真正靜下心來,想了不少。明明有,為什麼都看不到、想不起來?因為她一直執著,他怎麼這個習慣都不改?就一直盯盯盯,盯到最後,就一執成病了。

你能上不能下是執著出現了,你能做領導不能做下屬,那就不能像水一樣隨圓就方,那就是因為我們就像一個器皿一樣,它固定是這個形狀,就不能變了;你能下不能上,你都是做下屬的工作,做著做著,讓你承擔一些大任,你就害怕,不敢。修行人應該是只要為佛法、為眾生,能真實得利益的,再難我都肯去嘗試。所以《無量壽經》說:「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所以是沒有喜歡不喜歡。你能上不能下、能下不能上,不都是有喜歡跟不喜歡嗎?甚至於是要誰在才行,誰不在就不行,這都有依賴了。要單位安排你才能,比方說練字,書法才能練成,就是一定要有外在條件你才肯幹,那你就會依賴這個外在條件;這個外在條件一沒有,你就退了,你就不幹了。所以都容易執著點產生,甚至這個執著點產生的時候還覺得自己很對。

比方在香港有一次,有一個人見到老人家,他就跪下來說:「師父,今天你假如不幫弟子圓頂,弟子就在這裡不走了」。好像看起來很堅定,要出家。但是他的心呢?他執著了,他強求了,甚至於講難聽一點,他在逼師父。在這個境緣當中,他那個強求、逼別人的性格露出來了,所以這個一執就成病了。結果人家老人家沒執著,他這麼一講,師父說:「好,你不走我走」。老人家沒有執著。

所以為什麼說「般若為眼,五度如盲」。大乘佛法的核心是般若,般若是不取於相,不能著相,就是不能出現執著點,不然你所修的五度,五度如盲,你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統統不是波羅蜜。只有有般若才是波羅蜜,才能到彼岸、才能出輪迴;只要沒有般若,只要有執著了,前五度所做一切全部都翻成輪迴的福報,都在輪迴當中。所以為什麼般若要講二十二年?大乘佛法的核心,幾乎佔了四十九年一半。所以真正會不會修,就是老法師常常講的,六根接觸六塵,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會修。禪宗說的,你會麼?那得從不執著開始修起。

所以這個下手處,就是能時時觀照到自己的念頭,然後能夠放下這個執著點,才能客觀的去看自己、客觀的去看別人、客觀的去看一件事情,不然都會偏掉。所以為什麼《大學》裡面說:「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你喜歡他還能知道他的不足,你討厭他還能看到他的優點,這樣的人天下很少了。代表人一喜歡就產生執著,就看不到他問題了;一討厭就他什麼都不好,就只看到他的缺點。所以不容易!

所以我們一般團體裡面說,某某領導只用聽他話的人,其實他也是用他的執著在做那個事情。應該是要用適合的人,有才幹的人,適合那個工作的人,而不是只聽我們話的人。因為只聽我們話,那我們跟他可能是愛緣慈悲,那他不見得能看得清楚我們的問題。再來,真正好的人你不用,這個團體人家就會沒信心,就會覺得不是知人善任,這樣真正要幹事的人,人家也不一定會出來。所以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你能夠用講你不足的人,你還歡喜接受、還重用他,那你整個團體就很敢講真話、講實話。完全在領導者有沒有愛憎,喜歡不喜歡太強了,人家就不敢講話了。

所以家文化是你團體裡面誰心裡話都敢講出來,都沒有罣礙,都不用看我們領導人的臉色,他沒有那個壓力,他都覺得大家都是公而忘私,一心為佛法、為眾生好,都是出來探討,哪有什麼話不敢講的?那這個團體的風氣就非常可貴了。

所以領導人不能有執著,當父母的不能有執著,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反觀。所以般若在哪?隨時隨地。只要沒有執著分別,般若隨時在用,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事事無礙。可是只要執著一起來,就煩惱做主了,那就好像什麼事都有障礙、都行不通了。所以障礙都不在外面,境界沒有問題,障礙都在我們自己的念頭裡面的分別執著。所以蕅益大師才勸勉我們:「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有講得不妥當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當信佛經語深 成德法師主講 2020/4/11英國蘭彼得


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

我們最近一直在探討「當信佛經語深」,佛經確實其深無底、其廣無邊,都有很深的含義在裡面,我們要用心去體會。包含佛法的表法,我們也要用心去體會。比方佛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那等於是說,這一句話就告訴我們,只要信心都不受影響,善根就會一直增長,六根接觸六塵,生智慧不生煩惱。《金剛經》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那這是正向這一面。假如信心動搖了呢?信心動搖就會有懷疑,一懷疑,煩惱就出來了。所以老法師說懷疑是愚痴的核心,一有懷疑就生煩惱,就是著相,愚痴當道,不相信真理了。就像不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會把這些虛幻的東西認真,然後去貪著它。

所以這一句信為道元功德母,我們信心一足了,這個善根福德就一直增長了。所以只要有煩惱,都跟懷疑有關。一發覺有煩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定要把信心再提起來。對什麼懷疑了?對自己懷疑了,對經典懷疑了,對佛菩薩、對善知識懷疑了。所以這個疑是大病,是煩惱的根源所在。所以假如知道信心重要了,他就時時能觀照到,然後把懷疑打掉,把這個信心一直保持下去,他就「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信心都不退的人,他一定當生成就,給眾生表演。所以這一段是《華嚴經》的開示。

信,再來,《華嚴經》整部經就在詮釋四個字,解、行、證。有些人可能過去生有學佛,所以一遇到佛法很有信心。但是第二,信了以後要解,你要解就要深入經藏。可是正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那得要依止一個老師去深入,從明師受戒。一個老師一條路,兩個老師就兩條路,三個老師三岔路,四個老師十字街頭。所以這每一個字意思都很深。

可是你只有解沒有行,有解無行,增長邪見。這都不能領會錯,也不能偏。一偏,偏執偏執,一偏就有執著點,就不是中道。所以佛法講,解行要相應,定慧要等持,福慧要雙修,你都不能偏一邊。所以為什麼東方持國天王,他也是表中道,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可是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很容易要不太過、要不不及。因為我們對於執著太習慣了,我們在六道一直輪迴,輪迴從哪裡來?執著來的。對人容易執著、對事容易執著、對物容易執著。

但是這也很正常,因為修學的過程就是生處令熟、熟處令生。佛號很陌生,要慢慢提得起來,任何一切境界,貪瞋痴還沒起來,還沒有發揮很嚴重的作用,稍有一點症狀,阿彌陀佛,就把它調伏下去。熟處令生,什麼是熟?貪瞋痴慢疑,身見、邊見,這些成見很熟,執著這個身的見解太熟了,這個要慢慢變陌生。

所以你有解無行,增長邪見,不能偏。《弟子規》說的跟這個一模一樣,「不力行,但學文」,就是有解無行,「長浮華,成何人」,浮華傲慢,這個心一起來,當然都是錯誤的知見;「但力行」,只有行,「不學文」,沒有解,「任己見,昧理真」,就任自己見,沒有佛菩薩給我們做引導,我們已經習慣分別執著了,那又照著做,照著自己的感受去做。我們假如照自己感受能解決問題,就不會繼續輪迴了。就是要跟著佛的過來人,他帶領我們回歸我們的不分別不執著,回歸我們的自性。所以不是他牽著我們鼻子走,是他已經恢復了,我們只要跟著他的教誨,就是回歸自性的過程。

所以一定會愈學愈輕鬆、身心愈來愈安樂,這學對了;不能愈學愈分別、愈學愈執著,那又錯了。所以老法師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句話是幫我們檢查我們有沒有學對了。一定是愈學愈有法喜,身心愈來愈能夠安住當下,煩惱輕,智慧長。這個都是可以勘驗我們學的狀況,因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都得要勘驗才行。

所以你看,一個解,信、解、行、證,這每一個字都有很多的含義在其中。你解了幫助你行,尤其你能夠圓解才能圓修,圓解的人修一天,超過沒有圓解的人修一劫。所以為什麼老人家讓我們每一天聽經不要中斷?一來不聽經就打妄想。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我們現在一天不聽經煩惱就伏不住了,我們跟古人比又有一段差距了。

這個行也要我們說真幹,行也不容易,得要真正是所謂發大勇猛心,立決定志。立什麼決定志?不再搞輪迴了,不願再隨波逐流了,這一生就要加入佛菩薩的俱樂部,西方極樂世界俱樂部,立決定志。不顧生死,死都不怕,就怕習氣又上來了。就要有這種決心,死都不怕,寧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這是不顧生死。不計成敗,因為我們看一個貪,財色名利都會貪,哪有說一次就改掉了,不知道來來回回有多少次挑戰。但是縱使沒有過關也不要氣餒,一氣餒,又是懷疑的念頭,又是煩惱相續,安住當下,效法顏回不貳過,一定要把它突破。所以不要計成敗,不要把那些以前失敗的又放心上,障礙自己的信心跟勇氣,自始至終都相信自己有如來智慧德相,去依教奉行。只要真的不顧生死、不計成敗,慢慢慢慢就可以對治調伏嚴重的習氣了。

最後一個是證。真正解行相應,一定會有所領悟,有小悟,慢慢慢慢就積成大悟,大悟就積成大徹大悟,而這個領悟又會幫助我們信心更足。所以這個信解行證是交融在一起。今天假如我們佛經跟老法師的教誨,我們一句領悟都沒有,那真的對佛法還很有信心嗎?真的對老法師還很有信心嗎?那可能保不住。一定是有領悟了,佛經講的真的是真實不虛。所以一定要信解行,最後有所體證,它又會幫助我們信得更深,就會解得又更深、行得又更徹底。

因為我們有一個很強的慣性,就是很難反省自己,一遇到不如意了,就很容易把責任推給別人,就是把責任向外推。比方我們真的有照佛經的教誨去做,做了遇到障礙了,很可能就「佛法不靈了,佛菩薩講得不對了,那個出家法師講得不對」,就很容易把責任推過去了。所以這個解行假如不能盡力、不能徹底,自己又沒有真實的領悟受用,就很容易推卸責任之後,疑心就上來了。所以為什麼說初發心成佛有餘?當時候信心很足,然後也很猛。那為什麼慢慢慢慢會退?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

老法師說,佛法是很現實的,馬上可以用的。他假如用得得力了,很有領悟、很有受用,那他欲罷不能。我們學不能學得欲罷不能,已經不知不覺,因為自己沒有領悟、沒有法喜,很多疑不知不覺已經進來了,只是我們沒有冷靜去洞察而已。事實上我們當下反思一下,你對哪一句信心都沒動?你對哪一句一直在落實?有時候這麼問自己,真的還一句都沒有。對,真的沒有一句印證,很容易親戚朋友慢慢給你講一些負面的話,就退心了。

比方佛法講,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真相信嗎?真理解這個道理嗎?真的去貫徹了嗎?真的體會,確實如此,我的心轉了境界就轉了,他就體證到了,他信心就更足了。這個道理也不難,一切法從心想生,整個宇宙都是自己的心變的,哪有我的心轉了整個宇宙的境界不轉?不可能,可是這個心得真轉過來。所以道家《太上感應篇》說正己可以化人,那我們假如連家裡的人都化不了,我們信心能起來嗎?可是更重要的是,不能印證的時候,一定是我們的心還沒有真正去真幹。所以這個一沒有體證,可能就會懷疑了,真的依報可以隨正報轉嗎?假如我們學習,慢慢旁邊親朋好友都覺得我們變了,都被我們感動了,那我們對正己化人、對依報隨著正報轉有信心了。

而且我們真的影響不了身邊的人,我們有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去檢討嗎?去很客觀的、很虛心的去請教他們嗎?去搞清楚、搞明白問題在哪嗎?其實我們遇到境界的時候,特別容易自己就下定論。而我們下的定論,是依佛經下定論,還是依自己這一生跟過去生的判斷的認知在下定論?這些都很值得我們去觀照。

其實我們不能正己化人,一定還是我們的問題,因為「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古人這些話傳了幾千年,不會有問題,所以問題一定不在境界上,問題也不可能在佛經上,問題在我們自己的念頭。所以障礙都不在境界,障礙在我們的念頭,我們太容易相信自己的想法、看法,不容易隨順佛菩薩的教誨來反省跟要求自己。

事實上愈親的人愈能夠感覺我們的改變,只要我們改變很大,他們沒有不歡喜、佩服的。問題是我們有一個很強的慣性,就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所以一懂道理都是先要求別人,不是要求自己。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說,「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我們只要這個見人過的習慣不拿掉,一見人過就著相,就執著了。所以不能偏、不能著,一執就成病了,一執著就有煩惱了,一執著就有障礙。真相是什麼?事事無礙,任何人事物都不會有障礙。我們一想什麼就覺得這個很困難、那個不容易、那個不可能,都是我們習慣的分別執著。我們很難隨時相信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可是這個卻是真相。

所以今天身邊的人不能感化,一定是我們沒有真正轉變,還在看人家的過。《大學》告訴我們:「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我們有了跟佛經相應的優點,我們再去帶動別人,很好很好帶動。無諸己,我們沒有了這些貪瞋痴慢,甚至是我們減少了很多,無諸己,你再去護念別人、勸別人,人家很容易接受。那我們現在自己也沒改多少,又特別要去要求他,這人之常情,心裡就卡得很厲害:「你的脾氣也不小,幹嘛要叫我改脾氣?你自己不是也很貪嗎?還很多放不下,你還勸我放下」,那當然人家心裡很難服氣。所以為什麼叫化?正己化人,那是自自然然化的。依報隨著正報轉,那是自自然然轉的,不是我們去控制,不是我們去要求來的。所以《無量壽經》才說「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那個就是依報自然在轉。

所以真的,「信為道元功德母」,真的信解行證,整部《華嚴經》就詮釋這四個重點,我們每個環節都要很好的去勘驗。我們決定這一生最後生,要了脫生死輪迴了,所以得非常認真的來學佛,不能拿我們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福報因緣開玩笑,得真認真對待,真碎骨粉身我們都要提起佛號、提起正念,來轉境界,不被境界轉。有煩惱就是被境界轉,沒有煩惱,我們都在正念當中,自然就能正己化人,去轉動身邊的因緣。

祝福大家都能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過上人生最高的享受的生活。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