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證嚴法師:《懂得修福的人》

人應互相幫助、彼此關懷。我們看看這個字,恰好只是兩劃,而且互相倚靠、不能間離,或是少一畫,否則就不像了;還有字劃的長短、上下要配合得好,字才能寫得美。
人生也是一樣,人與人之間能互相幫助,才是美好的人生!佛陀也是如此教育弟子們,並且以身作則教導大家。
佛陀在世時,僧眾共同生活,都是靠群體和敬共同維持僧團教規。當時僧團中有位阿那律尊者,每次聽佛陀講經時,他總是不知不覺地睡著了。當佛陀一開始講,他就打瞌睡;等佛陀宣講完畢,他又醒了,幾乎每次都是如此。 
有一天,佛陀呵斥他,嚴厲地說:阿那律陀!你為何如此懈怠!你知道嗎?若墮入蛤蚌身,一睡就一千年!阿那律陀聽到佛陀的責備,又看到佛陀少見的怒容,他頓時睡意全消。從那時起,他發憤努力,精進用功不懈,甚至於不讓眼皮合上,即使已經非常疲倦,但是他仍然不願意閉眼休息,他覺得這是自己該振作精進的時候了。  
然而人卻不能缺少糧食和睡眠,睡眠可以養神,也能夠保護眼睛,阿那律陀連續幾天不睡覺,導致眼疾,結果失明了。佛陀得知他由於太過用功而致眼盲,即教他訓練天眼。雖然他肉眼已失明,但他依持佛陀教導,用心勤練天眼,終於練成天眼通,一切生活均能自理,不必依賴別人。  
有一天,目犍連尊者邀請阿那律尊者說:我想出去行腳,你是否願意一起去呢?他說:好啊!和你一起行腳是很光榮的事,也是很歡喜的事!目犍連尊者就說:那我們是否現在出發?阿那律尊者說:請等我補好幾件依服之後再出門吧!目犍連尊者問:這是你現在急須要穿的衣服嗎?那就等你補好後我們立刻出發。 
阿那律尊者就拿針引線,用天眼一針針地縫補衣服,但是,因為一時之間沒拿好,結果線和針脫離,針就掉到地上了。他高聲喊道:有沒有要修福德的人呢?當時,佛陀正好經過此處,聽到他的聲音,於是立即彎下身為他撿起針來、並且替他穿線。佛陀一邊穿線,一邊說:我是愛福的人;我是喜愛修福的人!  
阿那律尊者聽到佛陀的聲音,趕緊起身向佛陀頂禮,說:佛陀!我承受不起讓您為我穿線啊!佛陀說:這也是修福的機會,那怕只是輕而易舉的服務;而且我累生累世都是如此,點點滴滴可以幫助別人的動作我都願意做,我很珍惜機會,一點也不輕易放過!就如我今天的福報就是過生中不斷累積所成的啊!所以至今乃至於未來,我仍然要積福修慧!  
阿那律陀聽了,非常感動敬佩。這件事在僧團之間傳開後,大家都非常感動,因此,大家提倡於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幫助。例如眼明的人應説明眼盲的人;行動自如的人應幫助行動不便的人,健康的人應幫助生病的人,每個人都互愛互助,僧團顯得一片和睦。
佛陀總是以身作則在教導弟子們,而福報確實要一點一滴自己去累積,不可小看一點點的善行,若輕視小善不願意做,那就沒有修福的機會了。

證嚴法師:人生有七件事,千萬不要去做

證嚴法師:人生有七件事,千萬不要去做
幾乎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總有數不清的不如意伴隨在你我身邊,所謂愁與恨、悲與苦、煩惱與失望、坎坷與不平,讓我們無法逃避;放眼整個社會,戰爭、饑餓、貧窮、暴力、自然災害、環境污染,也在時時不斷地影響著我們,可以說,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的生命雖然何等短暫又無常,卻都是被痛苦和煩惱包圍的一生……
如果一個人能夠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度過此生,實在是榮幸之極!其實,要想儘量擺脫痛苦和煩惱,讓自己每一天都活得開心自在、了無遺憾,也並不是非常難,只要你相信因果,記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同時,有幾件事你千萬不要做,這些事情對你的一生影響特別大——
1、不孝順父母。父母生我養我,恩情深厚,佛經上說你報答幾億劫都還不了父母的大恩,不孝父母者天地都難容。況且連父母之孝禮都不尊者,又何能領導他人?何能服眾!
2、貪淫好色。貪淫好色之人,心中存邪,缺乏浩然正氣,生活事業會很不順利,所求違願,不能圓滿。而且貪淫之人,身體肯定受損,豈能不得病?
3、愛貪便宜,非常吝嗇,很少做善事。心中貪吝,貧窮常不離左右。不做善事,沒有福德資糧,坐吃山空。這種人沒有博愛救苦之心,沒有人緣,也必定缺少他人幫助,又怎能成就事業?縱然一時快活,可終究會財去財空。
4、經常殺生。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有他特定的因緣,但不是用來供人殺的。經常殺生的人,心中缺少善念,又怎能得到事業、生活上的機遇?
5、不尊敬師長,貢高我慢。既然作為你的老師、你的領導,肯定有比你優秀的地方。如果你毫不謙虛,總是認為他們這裏講的不好、做的不好或者領導無方,那你肯定是會毫無作為,因為你心浮氣躁,沒有王者風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不虛心者,又怎能若穀?
6、偷盜。偷盜的概念非常廣泛,只要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占為己有,哪怕是拿公司裏的一張紙、一支筆都屬於盜,雖然我們有時是光明正大的心理,也很坦然的。但是這種行為,是非常消耗自己的福報的,而且你一定會在某個時候發生同樣的損失。還有一部分人專門從事偷盜,但即使發家致富了,最後終究還是落個悲慘貧窮的惡果。
7、常說假話。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友好相處,貴在相互真誠,忌諱虛情假意。不論是六親眷屬、朋友上司,只要你平時言語誠懇,真心善待,一定會贏得他人的信任。經常編造一些子無虛有的故事,或者養成了說謊心不慌、對任何人都能隨口說假話的習慣性條件反射,有時往往會因一句隨意的謊言而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如果上述7項與你毫不沾邊,恭喜你!你必是有福尊貴之人,即使你現在有什麼困難,也一定會柳暗花明,撥雲見日。合天地之道,神鬼佑之!如果你有幾項和上面一樣,建議你立即改正,真心懺悔,不管你現在如何,你的未來肯定也會有極大的轉變,人生的光明愈強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沈家楨博士的修行經驗


(聖嚴師父所推崇的居士長者-沈家楨博士)

分享  聖嚴師父108自在語---奉獻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
 
    沈博士是美國航業巨子,終其一生護持佛法,非常非常的不餘於力,前年92歲高齡往生,很平實的分享他一生的修行經驗,讀讀看修行中參考不錯:
 
  沈家楨博士六十年修學心得。
 
隨時抓住機會,儘量布施,任何好事,都將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
如是因,如是果,是千真萬確的,不經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在家人如何修行
沈家楨博士六十年修學心得
沈家禎老居士
 
  我從前做船生意,對船很有緣分,因此對《金剛經》中佛說的「如筏喻者」,特別感到有興趣,這裡先以「如筏喻者」作個引子。如筏喻者
  「如筏喻者」是以划船渡大海為譬喻。筏或者船是譬喻佛法,渡大海是譬喻從輪迴生死到解脫成佛的過程。輪迴生死譬喻此岸,解脫成佛乃稱彼岸,此大海茫茫,非有船不得渡。

  各位你們可以說都已經是上了船的人。上了船的人應該說已有希望到彼岸,可是世上也有很多人上了船之後,又改變主意,跳回此岸。有的船老是在此岸港口不離開,有的船雖已劃到海中,但不知劃向何方,有的船則老是在兜圈子。我很盼望大家不但已上了船,而且知道彼岸的方向,正在朝這個方向一直劃去。
  世上已上船的人,如果已經剃度出家的,我們稱之為出家人;如果並未剃度出家的,我們稱之為在家人。因此,我這個題目中的在家人,並不是指世上所有未剃度出家的人,而是指已有緣接觸佛法、已有緣找到一條船、已有緣上了船、已有緣握槳在手、已有緣在划船、或者已有緣認清方向,正在朝這個方向划船前進的這批在家人,正好比如各位。應該如何修行最是有效?如何修行最不浪費時間?是我想和各位討論的題目。
  我十六歲有緣接觸佛法,可以說上了一條小船,六十幾年中劃劃停停,有時候兜圈子,甚至於倒退。近年來,雖然自己覺得好像比較能用得上勁,方向也似乎看準了? 但究竟已離此岸多遠,實在不敢講;會不會又劃回此岸,也不敢講。所可說的,我是一個十足的在家人,從來沒有出過家,凡在家人所有的妻子、子女、貪嗔疑疑慢我都有。雖然現在已逐漸減少,譬如說妻子已先走了,嗔也比從前減少,但六十餘年中多少有一些領會,有一些在酸甜苦辣中提煉出來的經驗,深深感覺到修行的不容易,而在家人修行似乎障礙更多。這裡之所以選這個題目,也是因為覺得在家人修行實在不易,覺得我這多年中得到的一點經驗,應該貢獻出來,以供大家作參考或是借鏡。拋磚引玉,還希望各位不吝指教。
  修行這個名詞,原有廣義狹義之分。這個題目是專指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是廣義的包括了修人天福報的十善道,換句話說,是有相布施及無相布施都包括在內;而布施也包括了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簡稱之,也可以說是指修一切善法。
  在家人要想修行,只有靠自己,要自己訂出一套可行的功課,這是我六十年來所體會出來的最重要經驗。
  出家人過的是寺廟生活,有做功課熒窗有莊嚴的佛菩薩像時時看著他,有一定的時間共同做功課——早課、晚課及參加各種法會,還有師父師長的督促指導及師兄師弟的互相鼓勵。我們在家人沒有這種??報,而且在家人的環境也遠比出家人亂而雜,上事父母,下養子女,不但謀生的負擔重,外境的引誘也多,特別是在美國的中國年輕父母,想到將來子女讀大學的費用,每每覺得壓力很重。因此,在家人要修行,實在不容易,不但錯了方向沒有人糾正您,也極容易感到疲厭,生退心。所以,在家人修行,頂重要的是要嚴格管理自己,訂出一套可行的功課。我願意再強調一次,這是我六十年中體會出來的最重要經驗。自己訂功課
  怎樣訂您自己的功課呢?當然每個人不會相同。我也訂過不少不同的功課,試驗過好幾種法門,我目前的結論共有四點,想貢獻給大家。

  第一點,要決心起早,自己訂一早課。晚上訂的功課,極容易因一天工作的疲勞或者因為有晚間的應酬而鬆懈或放棄。唯有早上提早至少半小時起床,在早餐以前,訂出半小時的功課,這時間最為有用,也不容易受打擾,可以持久。譬如說每天早上念一遍《金剛經》,或者多少遍《大悲咒》,或者一遍《阿彌陀經》及一千聲佛號,或者念多少遍六字大明咒,或者練習四念住,或者修習止觀禪定,看您對那種修法最能相應,都可以,但一經訂後,三、五年內不要更變。
  第二點,要設法一年至少參加一次嚴肅的佛七、禪七或其他修持,不要短過七天。我一生中感覺到跟張澄基教授有三次連續三個星期的修靜最為得力。在參加期內一定要止語,能守八關齋戒最好。止語要真真連續七天,並不是上堂止語,回到宿舍又和人閒談,這樣的中斷,對修持毫無用處,毫不得力。所以,最好甚麼事都不管,在這七天中,將身心完全放在修行上。各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您就抽出七天,將您身心內的一切污染,澈底清除一次,對您一定有好處。
  要細心認識自己。先問一問自己,您活了這麼多年,有沒有認識您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這是在家人修行中的一個重要關鍵。如果您對自己沒有了解,不知道您的嗜好、長處及弱點,不明了自己的個性,很可能盲修瞎練,浪費時間,甚至於走入邪途。
  怎樣去認識您自己呢?先從大處著手,細心體會一下您自己的個性。不要去想這種個性是好呢?還是壞?也不要聽別人這麼說,就以為您是如此,而是要坦白找出您自己的個性是那種典型。下面二個例子是比較偏向於極端的例子,您的個性可能介乎兩者之間,不過也可以找出傾向。
  第一種典型——你是不是常有不安全感?常常為自己著想,將自己的利害看得很重?因為要保護自己,所以怕和人結交,怕找麻煩,也因此不喜歡幫人?所謂獨善其身,個性趨向孤獨。這是一種個性的典型。
  另一種典型——你對自己的事、自己的利害看得很淡,不十分關心,卻喜歡幫別人的忙,喜歡替別人著想,有極強的同情心,有仗義打抱不平的胸懷,不計自己的利害,有時會弄得焦頭爛額,不以為苦。為人慷慨好朋友,雖然有時也會答應了人做不到,反而被人罵。這又是一種個性的典型。
自己細心的觀察一下,您是近乎那一種典型?
  各位,這兩種典型都不壞。您只要自己認清楚了您是近乎那一種典型,運用發揮您的長處,避去您的缺點,一樣可以成功。我的所謂成功,是指走上修行的菩提大道。

  如果您自己觀察下來,您是近乎第一種典型的人,我建議您先從修學原始佛教入手。四念住是一帖對症良藥。如果您對於研讀中國古文的經典沒有問題,四聖諦、八正道等哲理及教法,都是好的,應該細心研究。倘您宿根深厚,一樣可以得果。《金剛經》中說:「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陀洹是修學原始佛教達到的初果。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即是不受外境的影響。第一種典型的人,比較容易修到不受外境的影響,也比第二種典型的人所接觸的外境簡單,因此容易修到初果的境界。
  如果您自己觀察下來,您是近乎第二種典型的人,我建議您讀一讀《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將您的心胸放大。學大乘佛法,頂要緊的是沖淡我相,而擴大心胸是破我相的基礎。第二種典型的人已具有大乘根器,再將心胸放大,則人我之分趨淡,分別計較減輕,自然能迅速走上菩提大道。 
  至於認識您自己的弱點,是貪心重呢?是嗔心重呢?是疑心重呢?或是自慢驕傲? 唯有自己坦白承認您的幻軀有那些弱點,方能設法避免,方能自己提醒,不走上造惡業的因緣,這是想要修行的在家人須時時警惕的重要步驟。

  第四點,要儘量將你的生活和修行打成一片。這初聽好像並不容易,其實並不難,養成習慣之後,效用很大。因為我們所討論的是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最可能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是布施。其要訣是將布施的念頭常常放在心上,留心抓住機會。要記住凡是影響人們愈廣愈大愈久的機會,其作用,也即是功德福報,也愈大。
  我們都已經是上了船的人,應該知道布施並不只是捐錢。布施有法施、財施、無畏施,範圍很廣。讓我簡單的和各位談一談:
  使人增加智慧,教人有用的智識(如做老師),供養法師(使法師能安心將佛法智慧傳給大眾),助印佛書,贈送及流通佛書,都是法施。像台灣的李祖鵠居士,二十年如一日,經他的手送出去的佛書,相信已超過一百萬本。台灣另一位翁仁明居士開了一所維摩詰書屋,大規模的贈送及流通佛書,自己常常到書屋去照料。他們二位都是將生活與法施打成一片的好例子。
  財施也包括了物質,有的宗教,規定教徒要將每個月收入的百分之幾捐給教堂,佛教中一般來講,都沒有這種硬性規? 其實,這種每月得捐若干的辦法,也有它的好處,至少可以每個月提醒您一聲。假定您能自己規定,我每個月一定捐幾塊錢給某一個寺廟或某一種義舉,久而久之,您就養成財施與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習慣。至於隨時隨地助人之急,不論多少,都是財施,都是善因,必得善報。
  無畏施更是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可修的法門。一位善盡其職的護士或警察,即是減除人們恐怖的好例子。無畏施也包括了不要造成對方的恐怖。記得小時候,有一次跟著母親去紹興鄉間一家替我們看管祖墳的人家,偶然間看到一件事,使我留下一個始終磨滅不了的印象。這個人家的主婦為了要請我們吃飯,去殺一只雞。我正好看到那只母雞拚命在前面逃,這位主婦拿著一把菜刀在後面追,後面還有幾只小雞在吱吱呀呀的叫。這天在餐桌上我看了雞肉,實在吃不下去!這即是無畏施的反面,世界上的這種情形,或比這更慘的場面不知有多少。要天下太平,要都市中殺盜的罪犯消除,看上去並不容易!因為有這共業的惡因,必然會生共業的惡果。如果我們能隨時隨地自己行無畏施,也能勸人阻止人不殺不害,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修行。
現在我將上面的四點再歸納一下,這是各位可以自己訂的功課:
  一、訂立一個可行的早課。  二、一年至少要認真參加一次七天或以上的修行法會。  三、要隨時檢討認識自己。  四、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行修行,隨時抓住機會。因為在家人修行要靠自己,別人幫不了您多少忙,所以健康對您十分重要。近年來,美國社會已經由醫治疾病逐漸進步為預防疾病,這是一個好現象。希望各位同修對這一方面的新知識,儘量接受。您身體健康,住世久長,修行、種福、積功德的機會也就增加,非常重要。
  我自己近年來有三種警覺及一個目標,也想貢獻給各位供參考及討論:一、不要以為一定有明天。二、不要批評。三、不要為煩惱所轉。並以福慧雙修為目標。
不要以為一定有明天
  各位,我這句話並不是危言聳聽。幾年前,顯公法師等六個人坐一輛我的車子,由一位居培誠先生開車。我坐在司機後面窗邊的座位上。當車在高速公路上馳行時,右方同一方向開的一輛車,突然繞過我們的車前,撞在我車的左方。那時我正睡著,只覺車身一震,「碰」的一大聲,驚醒睜眼看時,只見那輛撞我們的車正好一個跟鬥翻了出去,我們的車也馬上停止。後來方才知道那輛車正好撞在我們的車前後門中間的鋼骨上,這是這輛車最堅固的一點,所以那輛車被彈了出去。各位請想一想,如果那輛車是撞在鋼骨的前方,即撞進前門,居君不死即傷;如果稍向後,撞進後門,我不死即傷,這真是差之毫□的事。如果撞在後車門上,今天我就不可能和各位相聚!

  在現代的高速度社會中,一個人隨時可以死亡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相信各位親自遇到的經驗也一定很多。所以,我這一個警覺——不要以為一定有明天,並不是故意恐嚇各位。
  常聽見做母親的會說:「啊呀!我是很想修行呀,可是孩子還這麼小,家裡的事情又忙得透不過氣來,那裡有時間修行呢!等孩子們都成人了,我那時就可以安心修行哩!」各位,在座的年輕母親很多,不知有沒有生起過這種念頭?我可以告訴各位的,有一位母親十多年前曾這樣說過,可是她現在正忙著替女兒照料孩子!
  也常聽見在做事的朋友講:我很喜歡學佛啊,可是現在每天上班,事情實在太多,不如等我退休之後,一定可以專心修行了。也有人說:現在那裡有時間修行,現在得盡力賺錢,不然等退休之後,連生活都沒有保障,還談甚麼修行。
  各位,我和我的妻子和如都曾有過這種念頭。記得有一次我們討論到這個問題時,和如曾問我一句話,改變了我們的觀念。她說:「您知道您能活到幾歲?」我說:「這件事可沒有人能知道呀!」她說:「那麼算盤不能打得這樣如意呀!」各位,您們覺得怎樣?六十年來,我親眼看到不能等到孩子成人或等到退休就先走的,已有好幾位了!
  去年年底,我參加了顯公法師在大覺寺主持的佛七,令我回憶起十七年前我在大覺寺第一次參加佛七的情景,不覺生起極大的感慨。因為在這短短的十七年中,共同參加第一次佛七的在家佛友,竟沒有一人在此次重見。就我記憶所及,其中已有七位先後去世!如果這種事實還不能使我們相信無常的真理,實在可以說沈迷得太可怕了!
所以,以為一定有明天,等明天再修的觀念,是在家人修行的大忌。
不要批評
我所講的批評是包括了批評事及批評人。

  不批評並不是說不辨是非,在您沒有證入本性或空性之前,應該要辨別是非,應該對是非有所取捨。我的不要批評的警□,一是要慎重三思,不要輕易批評;二是減少造惡業的可能。各位,我們得自己承認,我們的智慧實在不夠,也沒有天眼通,看不到一件事今後的影響如何,因此批評很容易有錯誤,或者有所偏,不夠公正。錯誤、有偏或不公正的批評,害人害事,就會造成惡業,而最易犯的是口業。
  各位,喜歡批評人是我見我相強烈的明顯表現,是成佛的極大障礙,也是我們在家人極易犯的毛病。其實天下很少有絕對的壞人,任何人都有他的長處及短處,重視一個人的長處,幫助他發展及發揮他潛伏著的長處,是真正善於教人用人的人。批評往往會增加自己的煩惱和我慢。
  也有人講,我是為他好,所以批評他。也有人講,沒有批評就沒有進步。民主國家,就靠老百姓可以公開批評,以防止作威作福的弊病。這些話都有它的道理。我所警□的不批評是不要輕易任性的批評,須知道批評也會使人生反感,錯誤冤枉的批評更容易傷陰德。
不要為煩惱所轉
  各位,煩惱並不可怕,所怕的是為它所轉及由它所引起的業障。怨嗔、灰心、退心都是由煩惱所引起,也即是為煩惱所轉而產生的後果。

  記得中國對日本抗戰的時候,我從德國回來,在中國昆明負責電話廠的製造部門,趕造軍用電話機,上面逼得很緊。我那時才二十八歲,督促著員工日夜加班,根本沒有休息,還要跑空襲警報,也沒有星期日或假期。可是後方昆明的工業條件極差,甚麼工具都沒法補充,往往有因為缺少一件器材而不能製成成品的現象。近半年的工作,真可謂心力交瘁。有一天黃廠長到我工場來,說我們還有近一千架的軍用電話機沒有交貨,重慶又有電報來催。我聽了黃廠長的話,一聲不響。他走了之後,我馬上回家。寫了一封辭職信,叫妻子和如送去給黃廠長。和如看著我,也一聲不響。兩個人都流了淚。那天晚上兩個人幾乎沒有說話,和如知道我十分煩惱。第二天惲總經理及黃廠長同來我家中看我,半軟半硬的叫我將辭職信收回。各位,毫無疑問,我那天是生了煩惱,而且為煩惱所轉,因為我怨了黃廠長,我自己認為已經賣命到這種程度,而他還要來催逼我,因此灰心不幹。後來想想,實在慚愧。我那時既沒有想到軍用電話機對抗戰的重要,也沒有顧慮到失業之後,和如及我兩人的父母都在淪陷中的上海;更沒有體會到黃廠長受到重慶的壓力,而他卻不能像我這樣年少氣盛,一氣就辭職不管!各位,後果可能如此,這就是為煩惱所轉。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也常常會有這種情形,覺得已經學了很久一段時候,可是還不得要領,因而生起煩惱,為煩惱所轉而灰心、退心、中斷。像這樣的修行,極難有所成就,結果是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到頭來還是沒有把握,隨著業報流轉。
  因此,為煩惱所轉是我們修行的大忌。各位,煩惱不必怕,它會自生自滅。一感覺有煩惱時,馬上想甚麼是這個煩惱可能引起的後果呀?是怨呢?是恨呢?是灰心呢?還是放棄呢?這些後果乃是我們的大患,因為它們會像癌細胞一樣擴大,果又變因,因又生果。煩惱已經早就過去了,可是這些後果會造成無窮的業障!所以,各位,我這第三點不要為煩惱所轉,是在家人修行的一個重要點,盼望各位細心體會。
  現在是我的總結論,即在家人修行要福慧雙修。福慧雙修各位都很知道,其實用不著我多講。我所想貢獻給各位的,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經驗。我以往的幾十年中,雖也零零星星的讀過一些佛書,做過一些善事,其中也有可以算是修福的,也有可以算是修慧的,但並無一定的目標、標準或做法,只是隨緣做做而已。所以,幾十年中我劃的這條小船,可以說盡是遊蕩於大海之中,沒有確定的方向,也沒有上勁得力的劃。近三年來,因為研究了《金剛經》,對佛所講的「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而行布施」頗能相應,遂將這句經文作為我修福修慧的指針。應無所住而行布施
  各位,「應無所住」是修慧,「而行布施」是修福。「應無所住而行布施」連起來,就成為不住相的修福修慧,是無相功德。

甚麼叫做「應無所住而行布施」呢?我舉一個例: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佛說:「若未來世,有諸國王、宰輔大臣、大長者、大剎利、大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各位,請想一想,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這福報大不大?這就叫做人天福報。像各位現在贊助莊嚴寺造大佛像,修復千年破舊的古觀音像,都是這種人天福報。可是,人天福報,大是很大,還是有限的,為甚麼有限呢?因為您有所住,住在那裡呢?住在您是為自己求福,對象狹隘,所以福報有限,這就叫做有相布施,還不是「應無所住而行布施」。
  佛在《地藏經》中接下去又說:「更能於塔廟前發回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發回向心,即是將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你本來要回向的自己、父母、子女或一切其他人,都已包括在內。各位,法? L邊,眾生無量,所以您這回向的對象,也是無量無邊,這就變成心無所住。如是布施,才是「應無所住而行布施」,福德也就像經中所說,無量無邊,終成佛道。
  所以,各位,我們在家人修福慧,只要記住一個最要緊的口訣——隨時抓住機會,儘量布施,任何好事,都將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
  各位,我這裡所講的,比較嚴格,有些人或者會覺得難以做到,特別是歡喜早上多睡一會的朋友。不過我所講的,句句出自真心誠意。各位,如是因,如是果,是千真萬確的,不經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希望各位不要閱過就算了,要能真正得到益處,這是我衷心所祈望的。

一個抄寫佛經的媽媽 ( 真實故事)

 整形外科 鄭立福醫師的文章

他是剛退伍的年輕人,正要開始人生另一段新旅程,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
這天他跟朋友喝完酒,騎摩托車,昏昏沈沈,撞到卡車,反彈回來,爆炸起火,全身燒成一個大火球。 還好路邊剛好有人洗車,趕快拿水沖他,叫救護車送醫院。 如果不是這樣,他當場就燒死了。  
人的際遇是很奇妙的,那個洗車的人早不洗晚不洗,偏偏就在那時候洗,剛剛好及時滅火。 我們每天發生的每一件事,跟別人每天發生的每一件事,似乎毫無牽扯,渺不相涉,但冥冥之中........... 似乎又有著令人難以言喻的微妙關聯。  

腦出血,大腿骨折,全身百分之三十七的三度燒傷。 他先在別家醫院插管,太嚴重了,然後轉送來慈濟醫院。 在燒燙傷中心外面,我跟媽媽說:「救活的機率不大。」 媽媽聽了之後面無表情,從一種悲傷中沉默下去。
有肺水腫的併發症,骨科也開刀,還好傷口沒有感染。 雖然傷口沒有感染,全身百分之三十七的三度燒傷還是太嚴重了。
一般說來,一度是像太陽曬傷那種,會脫皮,不會有水泡;會刺痛,皮膚變粉紅色。
二度又有分淺二度和深二度:有水泡,上皮層以及部分真皮層被燙之後,有滲液,皮跟下面已經分家了,這是淺二度;深二度是更深的真皮層受傷。 三度是上皮層、真皮層都壞死。  
媽媽告訴我:「 醫師,你知道嗎?我兒子很喜歡當義工,他都在幫助別人。他在伊甸基金會當義工,幫老人送飯,後來還跟我說,以後就算在上班,也要繼續當義工。」  
「他是個好人。」 「我知道,但好人不一定會有好運。」 該我沉默了,好像被一道閃電擊中後的沉默。 媽媽又說:「他很喜歡服務別人,他是個好兒子。」 我輕聲回應:「妳是個好媽媽。」
從此這位媽媽每天到燒燙傷中心門口守候,原來她立刻把工作辭了,每天就坐在燒燙傷中心門口等我。

我不知道她去哪搬來一張小桌子和椅子,燒燙傷中心一天只開放兩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她就坐在門口,每天在門口等我出來。
「他今天怎樣?」媽媽問。 「危險。」 我從開刀房出來,一定會經過那條路,沒別的路。 每天碰到這位媽媽。 每天每天看著媽媽期待的眼神,我告訴她:「我不能說妳兒子一定會好,因為我真的不知道。」 「機率多大?」  「百分之十會活。」 
「百分之十會活?你怎麼不說百分之九十會死?」     
「之前,有跟他類似的病人都好了,所以,我想,他還是有機會的。」 「別再安慰我了,除非你也經歷過不知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活到明天的那種煎熬。」 我不再說話。

媽媽從此依然每天坐在燒燙傷中心門口等我,她有時好像在寫什麼,有時口中唸唸有詞。 只是每次遇到我,一定會問:「我兒子今天怎樣?」   「還是很危險」、「還在昏迷」、「差不多」、「再觀察」、「植皮」、「還好」,所有我可以回答的話,我一直重複回答,每天看到這位媽媽,看到我都有點不知道要怎麼面對,媽媽每天一直到晚上九點多,醫院門禁時間開始才回家。 
一大早就坐在那裡,一直等我,我幾乎每天進開刀房,所以每天會碰到她,因為從開刀房出來只有一條路,她就在那裡等我,一定要跟我說到話,才安心。那怕這些話是讓她失望的話,她還是安心,因為她一直抱著希望。  

兒子昏迷十二天後,忽然醒過來。 他之前昏迷的時候,換藥還不會覺得痛,之後他才知道痛,換藥是非常非常痛的,他全身像被通電一樣,在床上掙扎、扭曲、翻轉、頓足,哀嚎。  
他腦部嚴重受創,百分之九十以上救不活,但他就是從昏迷之中醒過來了;當然,後續還是要多次植皮、換藥。
燒燙傷疤痕對外觀影響很大,要用心處理。 我的工作不只是救人,還要讓人有品質的生活。

我告訴媽媽,兒子醒了。媽媽沒有特別高興,但是她的表情卻更令我深深震撼。 媽媽問:「現在呢?」 「妳回家,好好休息,明天再來。」 「就這樣?」 「對,就這樣。」我頓了頓,「但並不容易。」 「是不容易。」
媽媽沒有回家,還是坐在燒燙傷中心門口等,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出現、每天都在同一地點出現,每天都問同樣的話。
我還是每次回答「這星期三植皮」、「還好」、「這星期四植皮,取大腿的皮,補胸部的」、「這星期五要植皮,補小腿的。」
補皮是一次補一些,因為不能一下子取一大塊皮,手術時間太久,麻醉太久,對病人會有一些影響。
這天早上我要上第一台刀,經過長走廊,一轉角,忽然發現眼前有個瘦小身影,正是那位媽媽。 我放輕腳步,她不知道我就走在她後面,她左手扛著一張小桌子,右手提著一張小椅子,肩上還背了一個袋子,顯得很吃力,我在她身後就可以聽到她的喘氣聲。
我故意放慢腳步,她和我的距離越來越遠。  
只見她走到燒燙傷中心門口,先放下椅子,再放下桌子。 那桌子是折疊的,她左手扶著桌子下緣,右手抓著桌子上邊,雙手展開成一個大大的一字型,那桌子的鐵榫似乎卡住了,她用力往下扳,顯出努力的樣子,試了好幾下,才把桌子攤平,她似乎鬆了一口氣,把椅子放好,從袋子裡拿出好大一本很厚的電話簿,然後拿起筆,好像在寫什麼,有時口中唸唸有詞。
我被這個畫面釘在原地。   這個媽媽寫字的畫面我已經看過無數次,但沒有一次這麼感動,感動到忘了移動。 她就這樣端坐著,坐得很挺、很直,手裡的筆一直動一直動,不曾停息;口中還是唸唸有詞,沒有間斷。 那樣凝神、那樣專注,我眼裡的天地彷彿僅剩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個媽媽。
我還是離開了,進了開刀房。
一直到中午我開完刀,走出來,這是唯一的走廊,我當然又遇到她,但這時她身邊多了一個小女孩,看起來大概六歲,頗為乾淨乖巧。 媽媽立刻問我:「今天怎樣?」  
「我剛開完刀,還沒去看。」   媽媽點點頭,不說一句話,雖然神情略顯疲憊,但梳理整齊;目光溫潤,清朗有神,有股令我非常難以形容的氣勢。
我回想起這個媽媽自從兒子住進燒燙傷病房,每天每天搬桌子在這裡等我,早上跟我講一次話、晚上講一次,媽媽一定要聽到我講話,才能安心的離開。
我忍不住說:「真是難為妳了,受這樣的煎熬。」   「這就是當媽媽的過程,一輩子都得對無法預料的事充滿信心。」   真了不起!我打從心底敬佩,又問:「妳的信心從哪裡來?」 她不說話。 我看著桌上的紙筆,問她:「我可不可以看看妳在寫什麼?」 她微一點頭,我拿起桌上一張張的紙,原來那不是電話簿,是一張張薄薄的那種紅色格線的十二行紙,累積厚度已經達到像厚厚的電話簿一樣,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字跡娟秀,工整有力,上面寫的是: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  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  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  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  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  手足被鈕械  念彼觀音力  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  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  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  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  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蝎  氣毒煙火然  念彼觀音力  尋聲自迴去 雲雷鼓掣電  降雹澍大雨  念彼觀音力  應時得消散 我在震撼中不能言語。 媽媽說:「我小時候,我阿嬤每晚都會點一枝香,然後唸一遍經。 她說,每一枝香都代表沒有被回應的祈禱。」 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千千萬萬枝香被燃起
其實,人們的祈求大多都會落空的,根本得不到回應,但夢想的美妙就在於,它是有可能實現的。 於是人們還是不斷祈求,一生之中一直在燃起希望、希望破滅、重燃希望的過程裡跌跌撞撞的前進。 燻香有時盡,希望永無窮。
我微感悵然,問媽媽:「妳祈求什麼?」 「力量。」   我以為她的意思是說,祈求重傷的兒子充滿力量,活著走出醫院。 但是媽媽摸著小女孩的頭,卻說:「這是我女兒,當初我兒子出車禍,你跟我說可能救不活的時候,我就想,如果……如果我兒子死了,我希望我有足夠的力量把我女兒撫養長大。」
「妳放心,妳兒子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媽媽聽到我這麼說,這些日子以來的擔心、害怕、守候、祈求,全部的情緒在瞬間釋放,兩行眼淚緩緩流了下來。  
小女孩睜大眼睛,抬頭看著媽媽,右手拉著媽媽的衣角,輕輕搖擺,問說:「媽媽,妳怎麼哭了?」   媽媽伸手抹了抹臉,回答:「媽媽沒有哭,只是有點難過。」 「妳為什麼難過?」 「因為當媽媽的有時候就是會這樣。」  不久後他出院了,偶爾在醫院碰到他,他又恢復以前壯碩結實的身材。 
我問:「你怎麼在這裡?」 「好久沒來給你看,讓你看看我啊!我現在好很多。」 這肯定是醫生最想聽到的一句話。 把一個昏迷的垂死病人醫到會站著跟你說謝謝,那種感覺是很奇妙的。 我入行學到的第一件事: 任何人都可能在任何時候得到任何病、發生任何意外。 我們醫生被人視為金字塔頂端的人,被問「上面空氣好嗎?應該崇高偉大吧?」 但是,我每天都被提醒自己有多渺小,不管是病人,還是病人家屬,他們使我了解到: 世上的確有力量可以突破醫學的極限
我們每天都經歷許多足以改變人生的瑣碎事物,沒人會知道發生什麼事,也不應該知道,因為那並不在我們的控制下。
或許我們不知道這些事發生的用意何在,但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如果到了那一天我們還是不知道,那就表示我們根本不需要知道,根本不需要知道的事,為何自尋煩惱,一定要去知道?  
這個媽媽後來到醫院跟我說,兒子要結婚了,特地來邀請我參加婚禮。我欣然前往。 那天晚上,我坐在遠遠的角落,靜靜看著全村歡欣慶祝,慶祝一個勇敢的年輕人從鬼門關前回來。 「活在當下」,對他有了全新的意義。  
他跟我說過,時間太寶貴了,所以要花在你愛的人事物上面。 他是海軍陸戰隊退伍,身上有些特種訓練留下的疤痕,他自豪地說,疤痕是軍人的勳章。 因為在海軍陸戰隊被磨練過,他的意志力也很驚人!    

我眼中看著杯觥交錯的熱鬧情景,耳邊傳來陣陣敬酒祝賀之詞,但我的心卻越來越安靜下去。 過去一直有人問我,相不相信奇蹟,相不相信運氣,這實在很難回答。
我們用的是最精密的儀器,得到最精準的數據,再加上個人二十年的經驗,傷勢會怎麼走,心裡大概都有個底;可是決定病人能不能痊癒的,有時不止儀器和醫術。  
以這個年輕人來說,他運氣好,竟然可以在發生重大意外之後,被一個剛好在路邊洗車的滅火,然後立刻送到醫院,再用最好的儀器、一流的醫療團隊、最有愛心的志工團隊、還有他個人最堅強的求生意志力,再加上最偉大的母愛,才能發生奇蹟。
我每天都在醫院,看到那麼多病人,一個人只要生一場病、一次意外,就可以造成絕望的人生、破碎的家庭 
醫師,謝謝你!」 媽媽親切的招呼把我從深刻的思慮中喚回來,她知道我不喝酒,特地為我準備了果汁,兒子和媳婦就站在旁邊,兒子神采飛揚,精神奕奕;媳婦嬌豔亮眼,光采照人。 兩人齊向我道謝。
我滿臉笑意,大聲說「乾杯吧!」端起果汁,一飲而盡,終於知道:活著,原來是一件這麼美好的事。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令相貌好看而且有財有福,身世高貴的傳世秘方

古時候有一句諺語說:「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這句話說明:
一個人的相貌是會隨著他的心念善惡而改變的。縱使他現在已經有了兇惡的面相,可是他卻經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會轉化為吉相,人也會變得好看些。

1      微笑
有人說,微笑是綻開在臉上最美的一朵花。所謂:「拳頭不打笑臉人」,微笑的表情總是楚楚動人,令人愉悅,使人感覺親切。最主要的是,微笑不僅給人的外在美感,還在於微笑的表情所傳遞的資訊,是一種怡人和美好的感情。微笑總是給人帶來歡樂和幸福,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常把笑意帶在臉上,把善意傳達給所有人,完全不用任何成本卻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這可是最方便又有效的美容妙方。
2      多讚美
好話,誰都愛聽,而且不僅僅是人。佛在《楞嚴經》上早已說過:「宇宙萬物皆能聞覺知」,而科學家從對水的實驗中就發現,水的結晶是如何隨著外在的聲音而改變它的形狀。江本勝博士依據水會受物體振動而起變化的原理進行試驗。當他播放莫札特與貝多芬的名曲時,在顯微鏡下,他看到水的結晶隨著優美的旋律不斷產生美妙的變化。
對水說好聽的言語,水結晶成漂亮的圖案;對水惡言惡語時,水結晶混亂無章。這個震撼人心的結果也反應了人的精神對物質的影響。我們還進一步看到,善念能夠讓物質變得美好,而惡念則令物質變得醜陋。做父母的可能就會明白,若是自己對孩子多些鼓勵與讚美,孩子會更加聰明漂亮。對別人多讚美,口出善言美語,自己聽得多了也自然更加美麗。
3、多忍辱,不生氣
多忍辱,少生氣的人臉色自然好看。《佛說罪福報應經》記載:「為人醜陋,喜嗔(ㄔㄣ)(ㄏㄨㄟˋ)故。」說明長得醜陋的人,是由於前世喜歡生氣怨恨之故。「為人端正,顏色潔白,輝容第一。手體柔軟,口氣香潔。人見姿容,無不歡喜,視之無厭。從忍辱中來。」說明長得端正白淨,容光煥發,身手柔軟,人見人愛,令人觀看不厭的人,是修忍辱的結果。
4、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最美。感恩自己所獲得的一切,感恩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對所有一切常懷一顆感激的心,內心就時時綻放朵朵迷人的花兒。滿心芬芳的人,怎麼會不洋溢著如花一般的美麗呢?
5、心念的力量
一個人的外貌與他的內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外貌多數是內心思想的外在顯現。一個人起嗔恨心,那他肯定面目可憎,叫人厭惡。若一個人起慈悲心、柔軟心,他的外貌肯定和善,叫人心生歡喜。有位西方的心理學家說:「你的心態是什麼樣子,你的生活就會變成什麼樣子,你的命運就會成為什麼樣子。
希望成為美麗的人,用美麗的心念來看待世間,你不但發現一切變得美麗,連自己的外在也會越來越討人歡欣!
6、多接近「美人」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接近「美人」,自然也會受到他們的美麗哲學的影響,自己遲早都會變成「同道中人」。不過「美人」不是指單單擁有美麗的外表而已,而更重要的是指心靈美麗的人。常與「美人」接觸,無形中也讓
自己的心靈多接觸一份美麗,自然美亦由心生。

母親的放棄---(非常感動值得一讀)

湘兒是寡婦羅瑛這輩子最大的驕傲但正是這位母親的放棄,
讓一個悲劇有了昂揚的走向,有了最出人意料的後來。
一 從湖南安化縣高明村到安化縣城,然後從安化縣城到長沙,再從長沙到大連,將近三千公里的路途,羅瑛坐了兩天一夜的車。本來,大連方面讓她坐飛機,可是一聽價錢,她覺得還是能省就省吧。沿著兒子韓湘上學的路,最遠只去過鎮上集市的羅大媽東問西打聽,總算上對了車。坐在座位上,汗還沒擦乾,羅瑛的眼淚就掉了下來不出來不知道,世界這麼大。 她的湘兒從那個窮鄉僻壤走出去,真是太不容易了。 兩年前,鄉親們在村口敲鑼打鼓地給湘兒送行,囑咐他:「好好讀書, 將來接你媽去城裡享福。你媽一個人把你拉扯大,不容易。」 兩年後,鄉親們在村口含著眼淚給羅瑛送行,告訴她:「一定不能放過 那個撞人的司機,他把你們這個家都給毀了!」
鄉親和親戚有要陪羅瑛去大連的,可是,她想了半天,還是拒絕了。她怕 人一多,她的心就亂了。
二 到了大連火車站,湘兒的老師、同學,還有公車集團的長官以及那個肇事司機小傅都來接她。公車集團和校方都為羅瑛安排了賓館,可是羅瑛卻要求去司機小傅家看看,讓其他人先回。
對於羅瑛的要求,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滿足。公車集團長官對小傅說,不管人家怎麼鬧,你都受著。人家唯一的兒子沒了,怎麼鬧都不為過。
羅瑛去了小傅的家。 五十平方公尺 不到的房子,住著一家五口小傅的父母和小傅一家三口,孩子剛上幼稚園。就在小傅的媳婦不知道該跟羅瑛說什麼好時,羅瑛說:「你們城裡人住的地方也太擠了吧。」
羅瑛的話讓小傅媳婦的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她藉機訴苦:「從結婚就和老人在一起過。都是普通工人,哪買得起房子? 一平方公尺一萬多的房價,不吃不喝兩輩子也買不起。」羅瑛驚呆了:「一萬一平方公尺,就這跟鴿子籠似的樓房?」小傅媳婦說:「可不是。小傅一個月工資兩千不到,一個月只休三天,沒日沒夜地跑,跑的公里數多就多賺點,跑的公里數少就少賺點。從當公車司機那天起,就從來沒有睡到自然醒的時候,生生落下一個神經衰弱的毛病。這些年,他也沒跟家人過過一個團圓的節日。現在可好,又出了這麼大的事故」小傅媳婦乾脆放聲大哭起來。
羅瑛見狀,趕緊對小傅媳婦說:「姑娘,大媽想在你們家吃頓飯。」小傅媳婦趕緊擦乾眼淚,忙不迭地讓小傅出去買菜。可是,羅瑛堅決不同意,她說:「家裡有啥就吃啥。」
吃完飯後,羅瑛要去湘兒的學校看看。從進門到走,關於湘兒的死,羅瑛一個字都沒提。
三 湘兒的同學領著羅瑛,把湘兒生前上課的教室、睡過的寢室等有過湘兒足跡的地方都走了個遍。校方為羅瑛組織了強大的律師團,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嚴懲肇事司機,二是最大限度地爭取經濟賠償。羅瑛沒見律師團,只是把湘兒的系主任叫了出來,跟他說:「湘兒給你們添麻煩了。我還得繼續添個麻煩,幫我聯繫把湘兒的屍體早些火化了。再派一個和湘兒關係最好的同學,領著我和湘兒把大連好玩的、他沒去過的地方都轉轉。其餘的事,我自己來解決,不能再給你們學校添麻煩了,也不能再讓孩子們為湘兒耽誤學習了。」系主任還想說什麼,羅瑛說:「湘兒昨晚托夢給我了,孩子就是這麼說的,咱們都聽他的吧。」羅瑛把湘兒的骨灰盒裝在背包裡,像抱著一個嬰兒那樣,用一天的時間把濱海路、金石灘和旅順口都走了一遍。 一天下來,湘兒的同學把眼睛都哭腫了,可是,羅瑛一滴眼淚都沒掉。湘兒的同學對她說:「阿姨,你就哭出來吧。」羅瑛說:「湘兒四歲沒了爸爸,從那時開始,我就沒在湘兒面前掉過眼淚。孩子看見媽媽哭,那心得多痛
四 第二天,校方四處找不到羅瑛。原來,她一個人去了公車集團。對於她的到來,集團做好了各種準備。他們已經將公司按交通傷亡慣例賠償的錢以及肇事司機個人應賠付的錢裝在了信封裡。家屬能接受就接受,接受不了那就走法律程序。
為了不使氣氛太激烈,集團長官沒讓小傅露面,幾個長官帶著一個律師來見羅瑛。長官們做好了羅瑛痛不欲生、哭天搶地的準備從下車到現在,羅瑛表現得過於平靜,他們知道,這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反正他們人多,每個人說一句好話,也可以抵擋一陣。有些事情,磨,也是一種辦法,尤其是這樣的惡性事故,就更需要用時間來消解。羅瑛和公車集團長官的見面沒超過十分鐘,掐頭去尾,真正的對話不過五分鐘。羅瑛說:「我請求你們兩件事。第一件,希望你們別處分小傅司機;第二件,小傅司機睡眠不好,你們幫我轉告他一個偏方把豬心切成片,再加十粒去核的紅棗,拌上鹽、油、薑煮熟,早晚熱著吃,吃一個月左右,肯定管用。」
集團長官一時反應不過來,羅瑛頓了頓,說:「湘兒給你們添麻煩了。」羅瑛走了,對集團長官非要塞給她的錢,她怎麼也不肯收:「這錢我沒法花。把小傅司機的那份兒還給他,其餘的你們給司機們吧。城裡車水馬龍的,行人不容易,開車的也不容易。」
五 羅瑛走了,比來時多了一件東西,那就是湘兒的骨灰。她小心地把湘兒抱在懷裡,看上去像一尊雕塑。
公車集團上上下下全震驚了。不久,集團出資,買了整整兩卡車的米、麵、油向高明村進發。儘管走之前,他們知道那是湖南一個偏遠的農村,可是,到了目的地,還是被那真實的貧窮驚呆了破敗的房屋與校舍,孩子們連火腿都沒見過;羅瑛家的房屋由幾根柱子支著,搖搖欲倒。羅瑛帶著公車集團的人,挨家挨戶送米送麵送油。她說:「你們看,我說得沒錯吧,這些人的心眼兒好著呢。」
一行十五人,走的時候除了留下回去的路費,把其餘的錢全拿了出來,大家恨不得把羅瑛一年的吃穿用度都給準備好。
時至今日,那場車禍已經過去五年了,但依然有大連人絡繹不絕地來到高明村,不光是公車集團的人,還有對此事知情的其他人。他們不光去看望年歲漸長的羅瑛,也為那個村莊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投資、修路、建新校舍
湘兒是寡婦羅瑛這輩子最大的驕傲但正是這位母親的放棄,讓一個悲劇有了昂揚的走向,有了最出人意料的後來。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法身慧命

(共一集)  1997/9/1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1-0912
孔夫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從夫子這句話我們曉得世出世間的大聖都非常重視法身慧命,而不重視生命,為什麼?因為生命是生滅身,有生必有滅,而法身是永恆的,不生不滅。世間人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個我是假我,錯誤的。佛菩薩告訴我們法身才是真我,所以宗門裡面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清淨法身,佛法沒到中國來,中國的這些聖人也知道,也明瞭。
我們是後學,距離這些聖者至少也是兩千五百年以後,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聞道,這是希有的因緣。聞道之後要緊的是要修道,要證道。道在哪裡?我們起心動念、生活行為,相應就是道,與什麼相應?與「三無漏學」相應,與「三空、三昧」相應,那麼我們現前的色身也是法身。如果不相應,這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六道輪迴了,真正所謂是一念之差,諺語裡面講「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用在這個地方非常恰當;一念作聖,一念作凡。如果希望我們這一生當中要一念作聖,就要把凡夫的習氣完全改正過來。
我們知道聖人,或者說自性,真心裡面沒有妄想,我們要把妄想捨棄;真心自性裡面沒有分別,我們要把一切分別捨棄;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煩惱、執著,我們要把煩惱、執著捨掉,從哪裡下手?我們看世間人有貪心,貪名、貪利、貪財、貪色,我們真正下功夫,看到人家貪,我們不貪,這就叫修行,這就叫真正用功夫。諸位要曉得真用功的人不是天天念多少遍經,念多少遍佛號,磕多少大頭,那個貪瞋痴沒斷一點用都沒有,真正會用功是在心地上用功夫。世間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瞋恚;看到別人好處,嫉妒;我們要把這個心徹底的消除,知道這個東西是我們自己的病根,因為有這個病,所以不能見性;因為有這個病,所以不能恢復健康。佛與大菩薩是健康的人,六道凡夫都是病人,害的什麼病?害的貪瞋痴的病。貪瞋痴三毒比什麼都毒,世間任何毒藥不能跟貪瞋痴比,這個我們一定要曉得。先從見思煩惱下手,這才是真實的功夫,煩惱斷掉之後,你的心地自然清涼自在,真的是煩惱輕,智慧長,你斷一分煩惱就長一分智慧。
我們發願要救度一切眾生,從哪裡度起?從自己度起。這個世界,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我們所接觸到的,所見所聞,嚴重的煩惱習氣普遍的天天在增長,我們看了要有高度的警覺,我們自己做得不夠,沒能感動這些眾生。在中國古代,堯舜禹湯,舜王(大舜)就是用自己的修德來感化他的鄰里鄉黨,感化他的國人,他從來不怪罪別人犯過失,看到別人過失,反過頭來想到我自己做得不夠好,沒能感動他,不能叫他自動改過自新,所以聖賢之道不責備別人,回過頭來責備自己,這是正確的,這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救世度生之道。所以我們自己修行證果,擔負起如來家業弘法利生,要知道從哪裡做起。生命尚且不足惜,吃一點苦頭又算得了什麼?延續佛法的慧命就是布施九界恆沙的眾生,這個裡頭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要明瞭。要真正發願為佛法、為眾生,決定不要為自己,有一念為自己的心,你怎能斷得了煩惱?妄想、分別、執著從哪裡來的?就是從一念私心裡頭生的。
諸位發心要挽救這個時代,你們的任務、職責真的如古人所說,「非將相之所能為」,用什麼方法來救度、挽救這個世界?就是自己做一個最好的榜樣、模範,不要怪別人不好,怪自己做得不夠好,常存如是心,你自然就不會懈怠,你就會發憤、精進、努力。肉身住世不是自己的事情,這是佛菩薩的加持,眾生的業感,我們自己只要認真努力的修學,在經教上用功夫,諸位一定要知道,這是標不是本,根本就是我剛才所講的斷惡修善,這個事情一般人講「好難」,其實難是難,不是做不到。世間法裡最難的是所謂「登天難、求人難」,佛法的修學教你斷煩惱,這個不要求人,這是自己的事情,你自己認識清楚了,自己立下的大願,那就不難了。一斷一切斷,一修一切修,自然與佛菩薩的境界相應。
華嚴三昧實在說是可以頓證的,佛在經上常常說到這一切眾生,「可憐憫者」,他可憐在哪裡?他可以頓證他不幹,這個就可憐,依舊還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可以斷,他不斷;無上菩提可以成,他不願意成,這個人叫可憐。如果煩惱真的不能斷,佛道真的不能成,那佛不可以說這種話,說這種話怎能對得起眾生?佛所講的句句都是老實話,句句都是真話,愈往後講愈真實,起初講真的大家不能接受,聽不懂,愈講愈真實。
在「五時教」裡頭,第一時講《華嚴》,凡夫不懂,這些菩薩、法身大士們懂,所以參與華嚴法會的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如來果地上究竟圓滿的境界,世尊全部說出來,不但把境界說出來,這個境界怎麼來的,我們迷失了要怎樣修,怎樣再恢復,永遠得到,永遠不會再失掉,《華嚴經》就講這些事情。凡夫二乘聽不懂,這不得已才說阿含、方等、般若,最後到法華、涅槃,開權顯實,入大方廣的境界。而《無量壽經》淨宗法門可以說是五時教的精華、關鍵,它融匯、統合了五教,我們真不曉得佛還有這一著。這真正認識淨土的人真的是不多,夏蓮居居士講得沒錯,「億萬人中一二知」,這是把五教濃縮成精華,使一切眾生,無論根性利鈍,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都能夠平等成就,這還得了?所以經稱為第一經,法門稱為第一法門,第一成就,你們在講經,序品裡面看到的憍陳如就表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的修學要懂得標本兼治,研究經教、研究方法是治標,把自己的心改過來是治本。我們有佛的心,講佛法當然就相應;我們以凡夫心、煩惱心講佛法,怎麼講也不相應,方法再熟還是不相應,講得天花亂墜是可以做得到的,講得好,但是講完之後沒有餘味,餘音繞梁的效果你得不到,那是要有真的內容,要有真心,你才能感動人。一次講演叫人家幾個月還回味到,還念念不忘,你成功了。聽了你講演,走到大門之外就忘乾淨了,什麼印象都沒有了,那你就失敗了。所以這個東西不僅是當場叫人聽到歡喜,叫人聽到回家幾個月還生歡喜心,你成功了,這是什麼?精神的感召,真誠的感召。所以諸位到這個地方四個月,不僅僅是學這點皮毛東西,要緊的要學到真正作佛、作菩薩,那我們這四個月的相聚就有意義了。
一定要發心,我一定要作佛,一定要作菩薩,佛菩薩的標準在哪裡?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道理我要搞清楚,《無量壽經》字字句句我要把它做到,佛教給我們應當做的我就做,佛教給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做,你就是彌陀弟子,你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哪裡?《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
深信因果,不怕吃虧上當,別人以虛情假意對我,我們以真誠、清淨對人,別人搞貪瞋痴慢,我們決定斷貪瞋痴慢。你們現在做,回去在你周邊的這些人,當然大家看到你格格不入,你跟他們不同類,他們諷刺你、譏笑你、排斥你,這是常情,一點都不奇怪,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可是我們自己要堅持,久而久之,讓他自己反省,他發現我們做的是正確的,他就會深有所感,他就會來模仿學習,他就回頭了。今天弘揚佛法,身教重於言教,你自己做得不行,講得再好沒人相信。
「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邪正從哪裡辨別?正的就是幹真的,邪的還是幹假的,打著佛法的幌子還是搞貪瞋痴慢,還是搞是非人我,那就是假的不是真的,善導大師教給我們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這就對了。因此無論跟什麼人相處,無論過什麼樣的生活,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可以作菩薩、作佛,只在一念之間,真的叫回頭是岸;從妄想、分別、執著回頭,從煩惱、習氣回頭。普度眾生,眾生跟自己無二無別,所以只有諸佛菩薩真正的和合,他們當中決定沒有是非人我,決定沒有成見存在。



神奇故事:狐狸獲救報恩記

有一位老者講了一個他自己的親身經歷的故事。
  
      
    1976年初夏的某個晚上,他還沒睡,就聽到廚房裏有動靜,他抄起傢伙去看個究竟。原來是一隻前來偷吃魚的野狐不小心掉進了缸裏,怎麼也爬不上來了。想到前幾次不明就裏地魚就少了,就想弄死這只討厭而倒楣的狐狸。當他用強光手電筒照著狐狸正欲動手時,他看到狐狸的眼裏滿是驚恐,甚至還有眼淚,他的心又軟了……最終還是放了這只野狐。
  
    後來,他的魚就再沒少過。他就感念狐狸這生靈通人性、有良心。更令他意想不到、感慨萬端的是,大地震驟來時,這只野狐居然挽救了他的命。
  
    1976年7月28日淩晨3時左右,熟睡中的他,被一種急促的抓撓聲音和呱呱鳴叫吵醒,他聽出來是那只狐狸,就起身下床打開房門——那只野狐焦躁不安地仰臉望著他,並一次次地就地兜圈子,像一個有急事的滿腹話語的啞巴。他就想,可能狐狸沒找到獵物,餓急了,來求援了。可是,就在他想回屋裏取吃的東西給它救濟時,那只狐狸忽然咬住了他的涼鞋襻,狠命地往外拉。他忽然有一種什麼預感。於是,隨狐狸來到院子裏。就在這時,舉世皆驚的7.8級的大地震轟然降臨,他居住的配電室瞬間即被震塌……
  
    直到現在,年邁的老人還念念不忘那只被他放生、又來救他的狐狸,感慨萬端地說:地球就是個大家庭,大多數的生物、動物與人類息息相關,動物們儘管不會言語,卻也有著同樣的思維、靈性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