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2年3月23日 星期三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120(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aNpgvY                                      

Podcast : https://reurl.cc/qOVlGR

目錄

1912 怎麼判定這個人觀行成就了?

1913 怎麼觀心才能見佛?

1914 佛陀滅度以後的五濁惡世的鈍根人怎麼修?

1915 聽聞《法華經》一佛乘的因果以後,起隨喜心的相貌是什麼樣的?

1916 讀誦品的人,你好好地讀誦,就等於去為我蓋塔、為大眾師蓋廟

了,為什麼這樣講呢?

1917 你理觀沒有建立,直接修六度,會有什麼問題?

1918 為什麼法供養不可思議?

1919 初心菩薩什麼時候可以兼行六度?

1920 初心菩薩什麼時候開始可以正行六度去歷練?

1921 一方面受持讀誦《法華經》,一方面廣修六度,這個圓五品的人,有哪兩種特殊的功德?

1922 這個四信跟五品怎麼配合?為什麼佛陀特別強調讀誦經典的重要?

1923 怎麼理解「六而常即,即而常六」?

1924 凡夫的佛性是怎麼回事?

1925 這句話道盡了生死輪迴的可怕

1926 相似位以上為什麼判作果位呢?

 

1912】怎麼判定這個人觀行成就了?

己四、深信觀成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八十六面,我們看己四的「深信觀成」。這一段是佛陀指導我們一個初心菩薩,如何能夠在《法華經》的修學當中踏出第一步,所謂的因位的功德。因位的功德就是先成就理觀的智慧,果地的功德是要圓滿法身的功德。我們現在還談不上法身,先成就理觀的智慧,先了生死。成就理觀的智慧有兩條路:一個是從信解,一個是從隨喜。

先談利根的,從信解下手。信解當中我們講第四個,深信觀成——透過信解最後觀行成就。觀行成就是什麼相貌呢?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台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我們看深信觀成的相貌。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所說壽命長遠,就是聽聞法身常住的功德就是我一念心性本具、自他不二的這樣的一種道理,而產生「一念信解」,乃至於透過中間的「解其言趣」「聞持供養」,到最後「觀行成就」。這種觀行成就,從因位來說,只有一種情況——在定中成就,不可能在散亂心。也可能從誦經,也可能從靜坐,反正他的心是寂靜的,在定中或者是誦經的寂靜心中一念相應慧的時候,他會出現兩種相貌,就可以判定這個人觀行成就。

第一個相貌,他見佛。他不是見一般的應身佛,他見的是報身佛,就是我們講壽命無量的報身佛。那麼這個報身佛在哪裡呢?在靈鷲山的耆闍崛山,共法身菩薩及諸聲聞眾,圍繞說法。這是見到報身佛,在定中見報身佛。這第一個相貌。

第二個,他見到了實報莊嚴土。在定中他見到娑婆世界,我們看到娑婆世界是有漏國土,但是他定中見到是怎麼樣?娑婆世界是變成實報莊嚴土。怎麼知道呢?先看大地莊嚴。它的大地變成是琉璃地,而且沒有高山大海,都是平坦的。那麼這個大地的材質呢?這個大地是琉璃做的,但是這個大地的道路是用閻浮檀這種紫金色的黃金來做一個界限,就分成這個四面八方的道路。就是用琉璃地,但是用黃金來作界限,把這個道路給區分出來。這大地莊嚴。第二個,寶樹莊嚴。大地之後就是寶樹了,一重欄楯,一重寶樹,這個寶樹莊嚴。還有諸台樓觀的莊嚴,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宮殿、樓閣各種依報的莊嚴。這些宮殿樓閣皆悉七寶所成。這些菩薩眾,這些法身菩薩,就在宮殿、寶樹、大地當中各自地活動。

「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那麼深信觀成的判定就是定中見佛,就是一個方法而已。定中見佛,而且見的是報佛跟報土。

但這個定中見佛,蕅益大師說,因為他是圓教十信位,了分段生死,還沒有破無明,所以他只能在定中見,從定中出來他就見不到了。只有成就圓教初住,能夠任運地見到,不管散亂心還是禪定中都可以見到,那是圓教初住。這個是圓十信,圓十信是相似法身,還沒有真正成就法身,所以他定中見佛。

 

1913】怎麼觀心才能見佛?

這一段經文蕅益大師講得很多,他的意思大概是這樣,他說我們修三乘的權法,功德出現的時候是見法。所以在三乘的修學,不管是聲聞、緣覺、菩薩,修四諦也好,十二因緣也好,六度也好,他的所觀境悟入的是空性,不管是我空、法空,就是空性。所以你成就的時候是空性現前,你只有感到寂靜安穩,你見不到佛陀的,三乘的果證沒有一個人見佛的。只有一佛乘,它是從觀心下手,才可以見佛,這是特別的地方。

就是說,三乘的果證是以見法為根本,而一佛乘的思想,因為它,蕅益大師講一句話說,觀心又觀具,這個很重要。我們在觀心的時候,是觀一念心性「本自清淨」,還要觀一念心性「本自具足」。就是佛陀的所有依正二報,是我內心本具,是我內心所造。你要觀到具足你才可以見佛。你如果只觀清淨,蕅益大師說,那這樣子何異權乘?那你跟權乘有什麼差別呢?你整天只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三乘的空性,雖然他一開始是心外求法,但是他最後的效果也是淨化內心,他也是修清淨。所以,他能夠見佛,就是他觀心又觀具,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又觀到「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他才見佛。

所以,我們要知道,見佛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他是在相似位見佛。理論上是一定要到圓教初住,破無明證法身才可以見佛,那個是因為修理觀的人特別。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個概念,一個人,你不管從聖道的自力法門,還是從淨土宗的感應道交,要見佛只有一個捷徑,就是從內心中去見佛,從理觀。

這個世間上的確有些人比較容易往生,有些人比較不容易往生,這是事實。哪些人容易往生呢?因為他找到見佛的捷徑,就是從內觀下手,觀照你一念心本自清淨,觀照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功德是你心具,是你念念念佛的時候創造出來,你這個人容易見佛。那你如果是從聖道門,你見到的就是十方諸佛,淨土宗見的就是阿彌陀佛。這個就是一定要跟理觀相應,這是捷徑。你一旦心外求法,那這個就不是捷徑了,那就是落入因緣所生法了,那問題就複雜了,非常複雜了。所以,三乘的果證是見法;一佛乘的果證,它一定有一個指標,見佛,並且見的是報身佛。

 

1914】佛陀滅度以後的五濁惡世的鈍根人怎麼修?

戊二、滅後五品 分二:己一、粗格量後四品功德;己二、廣格量初

品功德

前面講到「四信」,現在我們講戊二的「滅後五品」。

前面的「四信」是利根人,他不必太多事修,他直接從理觀下手,最後就是在定中見佛。定中見佛,就知道這個人理觀成就了,入圓教的相似位了。那麼,如果我們是佛陀滅度以後的五濁惡世的鈍根人,怎麼辦呢?

鈍根人就必須要修「五品」了。他的事相就要多了,要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就是我們佛滅後的鈍根菩薩修的。

 

1915】聽聞《法華經》一佛乘的因果以後,起隨喜心的相貌是什麼樣的?

己一、粗格量後四品功德 分二:庚一、長行;庚二、重頌

庚一、長行 分四:辛一、起隨喜讀誦;辛二、加教人受持;辛三、

加兼行六度;辛四、加正行六度

這個地方先看長行。

辛一、起隨喜讀誦

長行當中先看「起隨喜讀誦」。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

這一段把初品跟二品一起講,隨喜品跟讀誦品,但是它的重點在讀誦,我們看經文就知道。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你聽聞這個《法華經》一佛乘的因果,瞭解「妙因妙果不離一心」以後,能夠信解而不毀謗,而且不但信解,進一步能夠隨順觀照而生歡喜。簡單地說,就是信解,又觀照又歡喜,那麼這個就是初品隨喜品,就是信解以後能夠隨順觀照,心生歡喜。經文當中並沒有詳細說明初品的功德,因為佛陀再講<隨喜功德品>,另外安立一品來詳細地說明,所以這裡只是提出它的相貌。

 

1916】讀誦品的人,你好好地讀誦,就等於去為我蓋塔、為大眾師蓋廟了,為什麼這樣講呢?

這段經文主要是要講讀誦品的功德,我們看第二段就知道。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幡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

這以下我們看讀誦的功德。前面講隨喜,何況是從隨喜以後又能夠受持讀誦,一方面受持法義,一方面能夠隨文去讀誦。那麼這個讀誦《法華經》的人,他就等同於用最恭敬的心來頂戴如來,就是用身業供養如來,把如來放在頭頂上頂住。阿逸多!這個修學讀誦《法華經》的人,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不須再為我蓋任何的寺廟,或者建各種的僧坊(塔寺是供佛的,僧坊是供養僧眾的),乃至於蓋好以後用四事供養眾僧。

為什麼不需要呢?因為是善男子、善女人他能夠發心,從隨喜以後能夠受持讀誦《法華經》,他就已經是與起塔供佛、造立僧坊、供養僧眾等同,那麼也等同於以佛陀的舍利子來起七寶之塔。這個七寶塔是怎麼蓋呢?「高廣漸小至於梵天。」它這個七寶塔就是金字塔形的,由下而上越來越尖、越來越小,從高廣慢慢漸小,這個高度一直到大梵天。而且四周懸諸幡蓋,還有各種寶鈴,乃至於這個塔裡面有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而且用種種美妙的音樂,還有簫笛、箜篌,這古代的樂器,乃至於各種的舞蹈戲劇,配合種種美妙的音聲,來讚美佛陀的功德。讚美多久呢?讚美無量千萬億劫的時間。等同做這樣的供養。

這個地方是對於讀誦品的人來做一個說明。讀誦品的人,你好好地讀誦,就等於去為我蓋塔、為大眾師蓋廟了。為什麼這樣講呢?

蕅益大師解釋說,初心菩薩「恐被事緣紛動,妨修正業」。為什麼你讀誦的人不需要去蓋廟、不需要去建塔呢?因為你現在的定位,是一個進入因位修學的菩薩,你的重點在成就理觀。而你理觀並沒有堅固,那你參加蓋廟、去蓋塔,就會被這種事緣所牽動,妨礙你的正業,因為你這段時間的重點是要建立心中的理觀。你妨礙你的正業,這第一點。「若至後心」,如果你的理觀已經建立起來,比方說你是第四品兼行六度,或者第五品正行六度,理觀已經建立了,那麼這個時候,「理觀既熟,則涉外不妨內觀,事資於道」,事修對你的道業有幫助。他的意思就是說,為什麼你今天不適合去建塔、去建寺廟呢?不是說建塔、建寺廟不重要,而是時機不對。你現在的正行是好好地誦經。

 

1917】你理觀沒有建立,直接修六度,會有什麼問題?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看《法華經》的修學,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向:不管你是四信還是五品,它的修學是由內而外的。你理觀建立了,然後才去修六度,基本上這兩個是一致的。為什麼這樣子呢?因為,你理觀沒有建立,直接修六度,你會有個問題,會落入雜染因緣的展轉相續。

因為你理觀沒有建立,那你就是一個攀緣心、分別心很重的人。因為你學佛,你不是從成佛開始學佛,你是一個凡夫開始學佛,那你來到寺廟以後,來到三寶以後,你沒有建立理觀,你的心態就跟在家居士的心態是完全一樣,你只是多了一個信心而已。就是說,你學佛了,你跟沒有學佛差在哪裡?你的調伏力跟他是差不多,你的妄想也差不多,你就是在無量的妄想當中多了一個對三寶的信心。就這一點跟他不一樣,其他的完全一樣。好了,你用你的信心去修福報,你沒有理觀,變成有漏的福報!有漏福報的時候,你的心是有所得了,因為我們一開始學佛都是從因果上建立對三寶的信心。從因果的角度,善因成就快樂的果報,這個安樂道是允許的。所以,你為了成就安樂的果報去修布施,去持戒,等到來生果報現前的時候,你的因地是有雜染、有所得,所以你來生一定會放逸,因為你因

地沒有理觀的智慧,在種善業的時候成就一個帶有雜染的有漏因了。所以,你來生的放逸,你很可能第三生會墮落。第三生墮落,你受到痛苦以後,你畢竟對三寶有信心,有善根,你從痛苦當中又開始慚愧,又起慚愧心了。所以從三惡道出來的時候,欸,你又開始學佛了,又慚愧,又精進了,欸,你又開始產生福報了。福報又造得很大的時候,你又放逸,又墮落。所以,你今天沒有成就理觀,你的人生就永遠在慚愧跟放逸當中不斷地惡性循環,你受到痛苦就起慚愧心,快樂的時候就放逸。所以你的人生就在三惡道跟人天當中不斷地流轉,跟解脫沒有關係。

所以,佛陀為什麼說一個修理觀的人這個時候不要去碰事緣?因為這不是重點,你以後機會多得是。你通過理觀成就以後,你有大把的時間去修六度萬行。我們後面看就知道了。就是你現在的正行是修理觀,尤其是初心菩薩,你精神體力有限,你去修這個事修,這種事緣,你妨修正業,得不償失。是這麼一個情況。不是說蓋廟不好,不是這個意思,是時機不對。

 

1918】為什麼法供養不可思議?

辛二、加教人受持

我們看辛二,加教人受持。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衣服、飲食、床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這個地方講到第三品,說法品。前面講讀誦品,這講說法。

「阿逸多!若我滅後」,有人聞是經典產生信解,信解以後還能夠受持《法華經》,乃至於「若自書,若教人書」(這個書不是書寫,蕅益大師說這個書是指說法利他,就是著作論述、說法利他的意思),你能夠從自受用的隨喜、讀誦而到了為人家說法利他,那麼你這種說法就等同去蓋一個寺廟。這個寺廟有多大呢?用栴檀木這個材質做的有三十二個殿堂。這個殿堂就是寬有三十二個殿堂,廣有三十二個殿堂,一個方形的,寬廣各三十二個殿堂。殿堂的高度有八多羅樹,又高又廣,也特別的莊嚴,能夠容納百千比丘在這安住。這個很大,百千個比丘。他不但蓋寺廟,它旁邊還有園林,能夠經行、打坐,還有浴池以及各種經行的禪窟,就這種經行然後再打坐的禪窟。而且還具足了衣服、飲食、床褥、湯藥一切的四事供養,還有資生的物品、樂具充滿其中。就是說,你說法就等同於用這麼一個美妙廣大的寺廟來供養大眾師。

那麼如是僧坊跟堂閣(僧坊是居住的,堂閣是說法跟坐禪的),它的數目有多少呢?有若干百千萬億這麼多。這個寺廟你還不是蓋一處,是蓋百千萬億這麼多的數目。那麼這個數目,你蓋完以後,「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你親自在佛陀面前跟諸比丘面前,把那個百千萬億的寺廟供養我跟比丘僧。

是故我說,在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法,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你這個人就「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為什麼你今天的說法能夠等同蓋這麼大的寺廟呢?因為,法施功德,供養中最,你法施就是修最大的供養。這個是這樣,就是說,你修財施,他肚子餓你給他一碗飯,他生病了你帶他去看醫生,這也是供養,這是財供養,但是你沒辦法改變他內心的本質,因為他的內心當中是一種惑業苦的相續。他為什麼有痛苦呢?他是因為有業障。他為什麼有業障呢?因為他有煩惱。所以,我們給他財施,能夠解決他一時的痛苦,就像一個人痛苦了你給他吃個止痛藥一樣。但是法施不一樣,你弘護正法,開啟他心中的智慧。

諸位!這個說法不是指三乘的說法,是特別指《法華經》的說法。你聽懂以後,你回去跟你的同參道友,把核心的思想告訴他。你說,欸,你知道嗎?佛陀是萬德莊嚴,我們是業障凡夫,但是沒關係,我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我們的一念心性是平等的。佛陀有清淨,我們也有清淨,佛陀具足,我也具足,只是佛陀把它開顯出來,我沒開顯出來。所以我們現在要努力經營我們的內心,這就是妙法。那你把這個道理講給他聽以後,好了,他的心本來都向外攀緣的(我們一般人都是經營人生,向外攀緣),他突然間迴光返照:哦,原來我內心世界這麼美妙!那麼他一念的迴光返照,他的生命從此改變,這個叫真如內熏。諸位!理觀的善根是不會退轉的,他修一分,這個善根就種下去了。他這個人不管到天上,到三惡道,你跟他說法的那一分善根,它永遠存在,它不會退失的。本具的東西怎麼

會退失呢?它又不是因緣所生法。

也就是說,你今天說法,你對他就是一個無上的供養,因為你徹底地改變他生命的整個方向。他本來是一個向外的攀緣的心,結果他一念的迴光返照,而這麼一個迴光返照以後他就會有第二次的迴光返照,他就有可能遇到三寶,他就有可能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所以這個法供養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他啟動了真如內熏,啟動了人生的第一次的清淨的循環。

1919】初心菩薩什麼時候可以兼行六度?

辛三、加兼行六度

我們看辛三的「加兼行六度」。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這個地方講第四品,兼行六度。

「況復有人」,他不但是隨喜、讀誦、說法,他一方面受持經典、修學理觀作正行,他還能夠兼行。兼行就是說它是一個助行,他大部分的時間還是繼續修他的隨喜、讀誦、說法的理觀,但是他抽出一小部分的時間,兼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那麼,這個人所得的功德最為殊勝了,無量無邊了。

比方說廣大的虛空,它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虛空有兩個特色:它沒有限量,因為它清淨無相,所以它沒有限量;第二個,它廣大無邊,它沒有障礙。用虛空是譬喻什麼呢?我們看合法。就譬喻這個兼行六度的人,「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諸位!到了第四品,佛陀允許我們兼行六度,因為他理觀某種程度已經是堅固不退了,所以他涉事的時候,蕅益大師講,涉事不妨正行,而且是以事助理。它不但不影響他的理觀,還幫助他的理觀,那麼這個人就可以兼行六度了。因為他修布施,他不會執著福報相,他知道是透過布施啟動我內心的布施的善根,透過持戒成就我持戒的善根。他是能夠法法消歸心性,他不會落入因緣福報的執著,所以這個人可以兼行六度了。

 

1920】初心菩薩什麼時候開始可以正行六度去歷練?

辛四、加正行六度

我們看辛四,加正行六度。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

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前面的兼行六度,他把六度當助行。這個地方不一樣,他是廣修六度,全為利他了。因為他理觀已經成就了,所以他把六度當作一種歷事鍊心的對象。就是這個人透過讀誦、說法,他已經觀行成就,堅固以後他就能夠怎麼樣?修布施了,這個人就有資格來蓋塔廟跟僧坊來供養三寶,來供養讚歎三寶,而且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來讚歎大乘菩薩的功德。這個地方講布施度。

「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前面是講財布施,這以下講法布施。他不但是用財來供養三寶,他還能夠假借種種的因緣,來善巧方便地宣說一佛乘的因果。這個法布施。

這以下講持戒。「復能清淨持戒」,他能夠斷惡、修善、度眾生,持菩薩的三聚淨戒。「與柔和者共同止住」,修忍辱波羅蜜,和合無諍,修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忍辱無瞋是生忍,是對人的安忍;志念堅固是法忍,他對甚深的法義,對這個一心三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種中道的妙理,他能夠安忍隨順,叫法忍。

這以下看禪定。「常貴坐禪,得諸深定」,他能夠成就種種的禪定。而且,「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對一切的善法能夠專一相續地去修學。乃至於成就廣大的智慧。「利根智慧,善答問難」,他能夠廣學多聞,而且成就辯才,能夠回答眾生各種問難。

所以,他理觀成就以後,到第五品的時候,他從六度萬行去歷練,不但不妨礙他的理觀,還加強理觀。

 

1921】一方面受持讀誦《法華經》,一方面廣修六度,這個圓五品的人,有哪兩種特殊的功德?

我們看第二段,他的功德,直趨菩提道場。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前面指的他廣修六度的因地的相貌,這以下講他果地的功德。阿逸多!在我滅度之後,這個圓五品之人,他一方面受持讀誦《法華經》,一方面廣修六度,那麼,這個圓五品人,他有兩種特殊的功德:

第一,「已趣道場」。他的方向非常明確了,他正式地趣向佛道,而且這個趣向是不可退轉的,他只有前進沒有退步。所以他這個人成佛已經是可以預測的了,「已趣道場」。

第二個,「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菩提樹下」。他不但是趣向,而且已經是怎麼樣?離成佛不遠了。所以這個人位置就跟前面的位置一樣。

諸位!五品觀行位圓滿以後是入相似位,就是他已經成就相似法身了。相似法身,就這個人他對無上菩提已經怎麼樣?方向明確,而且非常接近了。

那麼這個人是有什麼功德呢?

這個圓五品的人,善男子、善女人,不管是坐,不管是立,不管是在活動,他所經過的地方,我們就應該起塔廟來供養這個處所。也就是說,他就是佛菩薩。當然他還沒有成就法身,但是他已怎麼樣?相似法身了,就差他不能夠普門示現利他而已。所以圓五品的人到最後他是怎麼樣?他的階位跟前面的四信完全一樣。

所以,諸位!因位的修學,它的目的是成就理觀的智慧。理觀的智慧一成立,他的指標就是見佛。那麼見佛他是在定中見佛,所以是圓教的十信位,就斷見思。下手不一樣,一個是從信解,一個是從隨喜,但是結果都是一樣,都是相似位。

 

1922】這個四信跟五品怎麼配合?為什麼佛陀特別強調讀誦經典的重要?

那麼,這個四信跟五品怎麼配合呢?

蕅益大師說,五品的前二品,隨喜、讀誦,就是配四信的第一信,一念信解。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就配後面的二、三、四,一個信配一個品。就是初兩品是一念信解,後面的三、四、五品就配解其言趣、聞持供養跟深信觀成。最後的結果都是成就圓教十信的相似位。

蕅益大師對這個四信、五品,最後一段的總結開示說,「其義既齊,四五無別」。他說,它們兩個的結果是沒有差別的,只是利根人直接契入理觀,鈍根人先從事修下手。「但是滅後加讀誦位為第二品」,只是針對我們這些佛陀滅度以後的鈍根菩薩,佛陀特別強調讀誦經典的重要。

也就是說,其實四信到最後也是要經過六度的歷練的,它只是略而不說而已。如果把四信加上兼行六度跟廣行六度的話,那麼這樣子四信跟五品對照起來,最大的差別就是差在讀誦。就是佛世的時候他不用讀誦,他聽聞就夠了;佛滅後讀誦變成重要的了,就長時間的文字熏習。這個就是所謂的四信五品結果一樣,只是過程差在有沒有讀誦,在這個地方。

 

1923】怎麼理解「六而常即,即而常六」?

我們看附表第四十。我們把圓教的一心三觀的階位做一個說明。

先看第一個,這六即佛第一個。

六,顯因果之事相

即,顯佛性之理體

佛性的理體是平等的。就是說,你不管打妄想也好,你不管努力用功也好,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有兩種本具的功能,注意,本具的功能。第一個,清淨;第二個,具足。我們的起跑點是一樣的,就是性具,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個叫做性德。關鍵就是你的修德,你怎麼開顯它,就有差別了。所以這個六即佛,這個六的差別相,是從你在因地所修的理觀跟事修來顯現這種功德差別,但是你的所觀境,你所依止的理體,性德是平等的,只有修德有差別。所以「六而常即,即而常六」,是這樣來的。

 

1924】凡夫的佛性是怎麼回事?

我們先看第一個,理即佛。

一、理即佛

動靜理全是 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 杳杳不知歸

第一個先談凡夫的佛性是怎麼回事。你說我們有沒有佛性?有佛性,但是我們的佛性叫做「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我們的佛性就是,不管你是靜態,不管你是動態,總而言之行住坐臥,我們的佛性只是一個佛性的理體。就是理論上有佛性,但事實上呢?「行藏事盡非。」你看他身口意的表現,就看不到佛性的味道。就是你這個人看起來是既不清淨也不具足,你的身口意看不出佛性的味道,就是佛性完全沒有表現出來。

他的佛性一旦被妄想遮蓋以後,他的後果只有一個,「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他的內心是冥冥,就是內心一片黑暗,像虛空,雖然清淨但是沒有用。沒有光明的清淨,就是一種黑暗的虛空,裡面就很多的鬼魅,這個鬼魅煩惱你就去不掉。去不掉,你的內心在一片黑暗的情況之下,你只能夠心隨境轉,去攀緣外境。攀緣外境以後的後果就是造業,造生死業。造生死業的後果就是「杳杳不知歸」,就一次一次地招感生死輪迴,離真如佛性就越走越遠。杳杳就是越走越遠。

 

1925】這句話道盡了生死輪迴的可怕

我們凡夫沒有開顯真如佛性,後果就是「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這句話是道盡了生死輪迴的可怕。諸位!生死輪迴不是說痛苦而已,最重要的是它沒有止盡的一天。就是說,好,我有生死輪迴,我不處理總可以吧?可以。你不處理,它就永遠不會停止的。比方說我今天生病,這個病痛它有一個期限,一般的因緣果報它有個期限,頂多這一期死掉來生就沒有了。但是輪迴不是,輪迴的可怕來自於它惑業苦展轉相續,它沒有止盡,所以叫「冥冥隨物去」,是「杳杳不知歸」。

那麼為什麼這樣子呢?因為你不去經營你的內心世界。不經營內心世界,你內心的清淨力、具足力就表現不出來。你空有性具的清淨跟具足,但是缺乏那一道光明,所以虛空是暗淡的,大地是冰冷的,大地也生長不出水果,當然更不可能從地湧出功德莊嚴。就是我們辜負了我們美好的清淨跟具足的功德,結果就在生死輪迴當中不斷地流轉,而這個流轉是沒有止盡的。這個是凡夫。

 

1926】相似位以上為什麼判作果位呢?

後面就開始講因位跟果位了。名字位跟觀行位是因位,果位就是相似位、分證位跟究竟位。相似位以上為什麼判作果位呢?因為它已經有相似的法身的功德。因位的名字、觀行主要是成就清淨,相似位到分證位的果位重點在開顯菩提願,在利他了。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妙法蓮心學院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http://www.mflx.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119(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n5Q2z2                                      

Podcast : https://reurl.cc/jkWn9y

目錄

1896 你因地要怎麼樣把理觀建立起來?

1897 「一念信解」的這個信解,到底是信解什麼東西?

1898 這個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如何修布施度?

1899 這個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如何持戒?

1900 這個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如何修忍辱?

1901 你一個人忍不住,你怎麼修,你管不住你的心,福報就不大了

1902 什麼才是精進的本意?

1903 這個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是怎麼修禪定呢?

1904 一個人修行的成敗,是這兩度決定的

1905 為什麼這一念信解,超過萬億劫數中的殊勝圓滿五度?

1906 你只要是修學佛陀的法門,遲早會悟入心性

1907 諸位!我們學《法華經》,它會讓你所有的善根都比別人堅固

1908 諸位!你一定要從一念心性建立你的信解

1909 哪些人能夠容易成就「一念信解」?

1910 「一念信解」與「解其言趣」有何不同?

1911 為什麼你要修點福報?

 

1896】你因地要怎麼樣把理觀建立起來?

庚二、重頌 分三:辛一、頌格量功德;辛二、頌位行不退;辛三、

頌深心信解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八十四面,我們看庚二的「重頌」。

這一科是講到 <分別功德品>。這一科的經文分兩段,前半段是分別久修菩薩聽完《法華經》所成就的果位的功德。《法華經》的果位只有一個,那就是成就法身。成就法身,又產生各種的功德妙用,這是前半段的正宗分。後半段就進入了流通分,就是講到初心菩薩的因位的功德——因地的修學所成就的功德。因位功德又分成兩段:第一個是「現在四信」,第二個是「滅後五品」。因位功德的重點不是成就法身,它是要成就理觀的智慧,就是你從一個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凡夫,你因地要怎麼樣把理觀建立起來。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如果你是利根人,你可以直接從信解下手,直接透過你的信解、觀照,而趨向於真如的觀照。這是利根人。一般我們這些佛陀滅度以後到末法時代的鈍根人,從理觀契入就有點困難,所以我們必須透過讀誦、說法、六度這種事相的歷練,才可以契入,就是從隨喜下手。就是兩條路:一個是從信解直接契入理觀,這個是佛世的利根;而滅後的鈍根必須從隨喜,透過一些讀誦等等的事修才可以契入。當然,最後結果是一樣,都是到相似位。

 

1897】「一念信解」的這個信解,到底是信解什麼東西?

現在講到的就是「現在四信」的第一信,就是「一念的信解」。這個信解,到底是信解什麼東西?說你學《法華經》,你到底相信什麼真理?

第一件事情,你相信諸佛所證的法身就是眾生本具的心性,所謂自他不二。就是說,我這一念心跟佛陀的心本質是一樣的,只是作用不同而已。這個就是信解。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從前面《法華經》的譬喻可以看得出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有兩種東西是本具的,一個是清淨,一個是具足,這兩種功能是本具的,就好像我們一念心中有一片廣大的虛空跟一片無邊的大地。這個虛空跟大地都是本具的,但是因為我們長時間沒有經營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凡夫的重點叫做心隨境轉,我們把所有的精神體力都放在追求外境上面,就是《楞嚴經》所說的心光外洩。我們內心的虛空跟大地長時間沒有經營的結果,就是虛空是暗淡的,大地是冰冷的,就把我們內心的一念心性給荒廢了。直到有一天,我們學習《法華經》以後,產生一念的信解,就是我們心中出現了第一道的光明,這個光明就照了兩個東西:一者照了虛空,以空觀顯現虛空的清淨;二者照了大地,以假觀開顯大地的本願。

所以,從因位來說,如果從《法華經》的因功德跟果功德,我們因地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修空觀,一心即空的空觀,先把虛空,暗淡的虛空,恢復清淨,就是成就清淨心,了生脫死。然後再用假觀去開顯大地的願力,把那種無量的法身的功德開顯出來。這要各種的三昧、陀羅尼、無礙的辯才、各種的善巧說法等等,就用假觀開顯大地的各種功德莊嚴。就是它是兩個方向——因地強調成就清淨心;果地強調成就菩提願,跟眾生感應道交,普門示現

有一個禪宗的大德開悟以後,他講一句話說,「打破虛空笑滿腮,玲瓏寶物豁然開」,其實這個地方就是講《法華經》的因功德跟果功德。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破虛空。它這個虛空不是《法華經》的虛空,《法華經》的虛空是譬喻清淨心。它這個虛空是《楞嚴經》的虛空,《楞嚴經》的虛空是譬喻三界有漏的果報。因為三界的有漏果報都是依虛空而住,所以你把三界的虛空打破了,三界的果報就消滅了。

所以,一個開悟的人一定會先成就清淨心。理可頓悟,雖然理論上是一心三觀,即空即假即中,但是因位的菩薩下手處偏重一心即空的思想,因為你要解決生死問題。當然,我們也可以透過一心的空觀,再配合外在的四念處,理觀事修。

總而言之,從因位的角度,就是我們現在因位的角度,要做的就是把你內心本具的清淨心給啟動起來。因為我們內心的那一道光明的觀照,把清淨的虛空的功能恢復。然後,了生死成就以後,開始去開顯大地,「玲瓏寶物豁然開」,就開顯大地無量的功德莊嚴。所以它是兩個階段。我們現在講的是因功德,是開顯內心的清淨的功德。這個地方有四個階段,從「一念信解」到「深信觀成」有四信。

 

1898】這個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如何修布施度?

那麼,這一段重頌是指什麼呢?是對「一念信解」的功德進行校量的一個重頌。這地方有三段。

辛一、頌格量功德

看第一段的「頌格量功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 於八十萬億

那由他劫數 行五波羅蜜

於是諸劫中 布施供養佛

及緣覺弟子 並諸菩薩眾

珍異之飲食 上服與臥具

栴檀立精舍 以園林莊嚴

如是等布施 種種皆微妙

盡此諸劫數 以迴向佛道

格量「一念信解」的功德,這地方有兩大段,第一段先別明五度的相貌。別明五度相貌,我們來先看第一段,講到布施度。這個布施度是怎麼修呢?

「若人求佛慧。」這個人基本上受了菩薩戒,他發了菩提心,發了無上菩提心,那麼他用八十萬億那由他(那由他就是千億)這麼多的劫數的時間來修習五度。這當中先講布施度。「於諸多劫中」,在前面所說的這個諸多劫中,他用財物跟資具來供養誰呢?供養佛陀、供養這些二乘的弟子跟大乘的菩薩,簡單地說,供養佛法僧三寶。

他怎麼供養呢?「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他用特別珍貴希有的飲食跟美妙的衣服,還有各種珍貴的臥具,就是四事供養,供養三寶。這是第一種供養。第二個,他甚至於用栴檀木,用非常珍貴的栴檀木建立精舍。這個精舍的周圍還建立了各種園林,這個園林就是經行、打坐用的園林,來莊嚴這個道場。「如是等布施」,這包括前面的用四事供養三寶,建立道場來供僧寶安住,前面所說的各種殊勝的布施。「種種皆微妙」,這個「種種」包括質,也包括量。它的質地特別的珍貴,數量也特別廣大,又特別的美妙。「盡此諸劫數,以迴向佛道」,而且他還把這個布施的功德迴向無上菩提。

那麼他提出這種布施,我們先來看看他這個布施的功德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般我們從因緣所生法來說,校量布施的功德有三個重點:第一個,能布施的心。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他布施的心是虔誠恭敬的,應該是一個具有信仰的三寶弟子。他布施的心,對三寶是虔誠恭敬的。第二個,所布施的境。他所布施的境是佛陀,不是佛像,是佛陀,真實的佛陀,還有真實的阿羅漢跟真實的諸大菩薩。這可是一個殊勝的福田,所以他所布施的境也是圓滿無缺的。第三個,他的展轉相續。他是布施一次還是布施多次?經典上說,他是經歷了八十萬億那由他劫。那就不是一次兩次了,他的時間也是無量無邊。

所以,我們看他的心境相續來說,這種布施基本上世間難比了。這是一個殊勝微妙的布施,他未來即將招感廣大無邊的福德。這種布施是非常殊勝的布施。這先舉出這一個布施的功德,後面再跟「一念信解」做比較。這是講到布施。

1899】這個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如何持戒?

我們看第二段,講到持戒。

若復持禁戒 清淨無缺漏

求於無上道 諸佛之所歎

這個人不但是修布施,他還持戒。他持什麼戒呢?持這個「清淨無缺漏」。「清淨」指的是攝律儀戒,「誓斷一切惡」,「無缺漏」是包括後面的「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他把菩薩的三聚淨戒全部如法地奉持,而且迴向無上菩提。這樣子的一個持戒是十方諸佛之所稱歎的。

前面的布施在修習福報,這個持戒是修什麼?修尊貴。就是你不但有福報,你會生長在有權貴的家族,就是你那個地位特別值得尊重,高尚的權貴。在印度來說就是婆羅門、剎帝利,這個都是屬於尊貴的家族,這是持戒而來的。

 

1900】這個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如何修忍辱?

我們看第三個,忍辱。

若復行忍辱 住於調柔地

設眾惡來加 其心不傾動

諸有得法者 懷於增上慢

為斯所輕惱 如是亦能忍

修完持戒以後修什麼呢?修忍辱波羅蜜,他內心安住在調柔寂靜的狀態。這個調柔的特點,就是你跟眾生沒有對立。你有對立,你就剛強。他基本上是用一種很平和的心態面對一切的人、事、地、物,用一種調柔寂靜的、沒有對立的心來面對一切的外境。他不但是調柔,他還禁得起考驗。「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即便有一些不如意的外境來干擾他,他也不會產生瞋恚、躁動不安的情況,他是禁得起外境的考驗的。這是針對境。

這以下針對人。即便「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即便是這種三乘權法的修行者,在修行當中他略有所得,他可能持戒或者修定,略有所得,但是,他以為禪定就是聖道,所以他產生了未證言證、未得言得的增上慢。這個都是法執引起的。這種增上慢人就去輕視、去惱害這個菩薩。

但是這個菩薩對這種特別高慢的人,他也能夠安忍不動。

 

1901】你一個人忍不住,你怎麼修,你管不住你的心,福報就不大了

這個忍辱就像一個倉庫一樣。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努力布施,他也精進持戒,他就是管不了他這一念心。所以以前我們的慧天長老常說,修行,任勞容易任怨難。他在做義工,他可以在廚房裡面跑來跑去的,但是他禁不起你對他一句話的批評。就是忍辱波羅蜜這個德行是很難修的,就是你一定要把這個「我」放掉。

我們看《法華經》,《法華經》六度裡面是重視忍辱的。你看它講到這個《法華經》的三種德行——入慈悲室、坐法空座、著忍辱衣,忍辱波羅蜜竟然跟智慧、慈悲放在一起,可見得這個菩薩忍辱的重要。也就是說,你不修忍辱,很簡單,你這個人沒有倉庫。沒有倉庫,你的福報、你的功德放到哪裡?放在馬路旁邊,隨時會丟失。就是說你這個人成不了大器。

懺公師父常常說,忍辱以積大德。你一個人忍不住,你這個人你怎麼修,你管不住你的心,福報就不大了,因為你沒有倉庫來保護你的福報,你的福報沒辦法積累。所以這個地方,忍辱是很重要。就是這個人,你不管多麼精進,你的忍辱波羅蜜,是你能夠把你的功德執持不失的一個重點。

 

1902】什麼才是精進的本意?

我們看精進。

若復勤精進 志念常堅固

於無量億劫 一心不懈息

你一個人能夠安忍不動,接下來就是要精進了。怎麼精進呢?「志念常堅固。」精進,你一定要有一個願力,你要有一個發願:我要怎麼做功課、怎麼樣增上。你有這種強大的願力,意志力,在無量億劫當中,一心不懈怠。一心就是專注地、相續地在你的所緣境上用功,比方說你定的功課是誦經,是持咒或念佛,都可以。其實很多人對精進產生誤解。他怎麼精進呢?他平常要麼不做功課,他一旦做功課,他七天就不睡覺。這種暴飲暴食,諸位,這不是精進的本意。精進,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專一;第二個,相續。你這種暴飲暴食,從修行的角度一點意義都沒有。你不會因為這七天的不睡覺進步的,不會。你只有可能每天拜一百拜,每天誦幾品的《法華經》,然後誦三年,那樣你才會改變。

懺公師父講得很清楚,修行是點點滴滴的功夫,絕對不是暴風雨。你看暴風雨來的時候,它不可能把石頭穿破的,只有滴水長流則能穿石。很多人以為說,我七天不睡覺就是精進;七天不睡覺,某種程度是修忍力,忍辱波羅蜜,跟精進沒有關係,就是在考驗你的體力。一個人會進步,就是每天做功課,這個才會進步,每天做功課。因為修行它要潛移默化,它不是暴飲暴食。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精進弄清楚。精進有兩個特點:專一,你的法門不要改來改去,你不要今天誦這個經、明天誦那個經,你至少在同一個時段,三個月、半年是專一地在一個法門。第二個,相續,每天都要做。這是精進,你才會進步的。

 

1903】這個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是怎麼修禪定呢?

我們看禪定。

又於無數劫 住於空閑處

若坐若經行 除睡常攝心

以是因緣故 能生諸禪定

八十億萬劫 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 願求無上道

我得一切智 盡諸禪定際

那麼,他怎麼修禪定呢?

在無數劫的時間當中,「住於空閑處」。要修禪定,一定要息諸緣務。

息諸緣務,他怎麼修呢?有時候打坐,有時候經行。你這個禪定不能固定的動作,因為你要調身體,你坐久了要起來經行、拜佛,然後再坐,要有時候動、有時候靜。「除睡常攝心」,要有一些固定的睡眠,那其他時間呢?就是攝心專注在自己的所緣境——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因為這個專一,攝心專注的緣故,就產生了各種禪定,四禪,能夠於八十萬億劫的時間,「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這個一心就是禪定,禪定是有漏福報裡面最高的境界了,沒有比它更高的了。因為它那個禪定的快樂是周徧身心的,是微妙的三昧樂,是超過世間的五欲樂的。所有的福報中,從快樂的角度,禪定是最高境界。他把這個快樂迴向無上菩提,他還發什麼願呢?「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我未來能夠因為禪定的關係,成就中道的智慧,而且窮盡禪定的邊際,就是使令禪定圓滿。

 

1904】一個人修行的成敗,是這兩度決定的

《法華經》講到這個格量的時候,它在講跟一念信解的格量的時候,提到了五種殊勝的五度法門。這個前五度,我們講過,修行是馬拉松,是長時間的修行,其實你一個人的修行成敗是兩度決定的,一個是忍辱度,一個是精進度,這兩個。所以印光大師說,「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就講出這兩度,一個是忍力,一個是行力。

一般是這樣子。初學者,你不要跟他講忍力。對初學者是鼓勵他衝刺。初學者的操作,他是以行力為主。因為他精神體力有的是,偶爾發發脾氣,亂不了。但是老參要注意,你沒有太多本錢去耗損你的功德了,老參就要重忍力了。因為論行力你是趕不上年輕人了,所以,老參是重忍力,就是安忍不動。

所以,這個行力跟忍力是一個人的五度能不能成就的關鍵。你要能夠遇到逆境安忍不動,在順境的時候你又把握機會不斷地增上進步,那麼你前面的布施、持戒、禪定這三度才能夠進步。

 

1905】為什麼這一念信解,超過萬億劫數中的殊勝圓滿五度?

前面的五度,佛陀講出一種殊勝圓滿的五度,這以下正式跟一念信解相比。

是人於百千 萬億劫數中

行此諸功德 如上之所說

有善男女等 聞我說壽命

乃至一念信 其福過於彼

若人悉無有 一切諸疑悔

深心須臾信 其福為如此

假設有一個人,他在百千萬億劫數當中修學前面的五度,就正像前面所說的,圓滿五度,那麼你把前面五度的功德來比較,跟誰比較呢?跟下面這個善男子、善女人。這個人沒有修五度,但是他聞佛壽命,知道佛陀的法身常住,而這個法身就是我們一念心性本具的,那麼產生一念的堅定的信解。佛陀說,你這一念堅定的信解的功德,超過前面的萬億劫數中的五度。所以,「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假設這個人對於佛陀的法身的功德是圓滿的,而這個法身又是我心中本具的一念心性觀照所成就的,能夠深信不疑,乃至於一念的堅定的深信不疑,你的福報就超過前面五度了。

蕅益大師在解釋這一段——一念信解超過這個圓滿五度的時候,他是從有漏無漏的角度來說的。就是說,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但是你缺乏般若波羅蜜,你就缺乏內觀的智慧,那表示你這個人是怎麼樣?心外求法。你的心是向外去追求的,那變成一種外在的福德。

諸位!福德,不管再怎麼多,它畢竟是外在的福德。也就是說,它不能對你內心的煩惱業力產生清淨的效果,因為你缺乏般若波羅蜜。這就是為什麼說「六度無般若,空成有漏因」。就是說,你福報很大,你來生是一個大富長者,甚至於做轉輪聖王,然後你這個忍辱波羅蜜也修得好,你也很莊嚴,禪定也很深,那問題是,那又怎麼樣?你還是一個生死凡夫!

關鍵在這裡。就是說,你這種五度的福德不能去改變你內心的煩惱,不能消滅煩惱,你還是輪迴中人。所以你那個福報是生滅法,它的本質就是生滅法,不管它多大,它的本質就是生滅的,有漏的。

而你一念的信解,諸位,一念的信解是內觀的。你啟動你內心的清淨力跟具足力,你照耀你心中的虛空跟大地,你的生命從此從根本上徹底改變了。所以,一念信解是解決核心的問題,就是從你的顛倒妄想——核心切進去。而你這個福德修完以後,你該打什麼妄想,你還是照打,你在你的高深禪定、廣大福報當中,你以前有什麼習氣,原封不動!因為五度不能改變你內心的煩惱業力,它沒有那種解脫的力量,它沒有清淨的功德,因為它是有漏的福報。所以,缺乏智慧的時候,你前面五度就是有漏的福德,就這樣子而已,對你內心的增上、對你內心的清淨沒有幫助。而你一念的信解是一種清淨的、無漏的。有漏跟無漏是不能比的,這個不是數量多少的問題,這本質上就不一樣。

蕅益大師從有漏無漏來解釋。一念信解是無漏,前面的五度的福德雖然廣大,它的本質是有漏,所以這兩個是不可比況的,不一樣。

 

1906】你只要是修學佛陀的法門,遲早會悟入心性

辛二、頌位行不退

我們看辛二的「頌位行不退」。先看第一段。

其有諸菩薩 無量劫行道

聞我說壽命 是則能信受

前面是用福報來比況,這以下從善根不退來讚歎一念信解。說有一個菩薩,這個菩薩他過去無量劫中行菩薩道,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前面的菩薩道。他的智慧比較薄弱,但是他經過長時間的事修的五度以後,他在《法華經》聽到佛壽無量、法身功德常住,他也能夠信受。

蕅益大師解釋,這個菩薩是鈍根菩薩。就是說,鈍根菩薩他長時間地事修,他也沒關係。因為佛陀在《法華經·方便品》有說,你只要是修學佛陀的法門,你遲早會悟入心性的。因為佛陀在施設三乘法門的時候,他就有一種暗中的向於真如的力量,所以,你事修久了,你也可以產生一念的信解。這是講鈍根,經過事修,慢慢地也可以產生信解。

 

1907】諸位!我們學《法華經》,它會讓你所有的善根都比別人堅固

那麼信解以後,看第二段。

如是諸人等 頂受此經典

願我於未來 長壽度眾生

如今日世尊 諸釋中之王

道場師子吼 說法無所畏

我等未來世 一切所尊敬

坐於道場時 說壽亦如是

「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這個「諸人等」,包括鈍根的,經過無量劫的行菩薩道悟入一念信解;或者是利根人,利根人他一初心聽《法華經》,他就馬上一念信解。沒關係,不管鈍根、利根,只要你能夠信解,而且歡喜受持《法華經》,你自然會發願。這一點很重要。你信解以後,你自然會觀照。因為你知道你心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你當然會想要去花更多的時間去經營你的內心,因為它是你的根本,這一切的生命是你的內心變現出來的。你產生觀照以後,你自然會發願,一定會發願的,發願要成就的。

發什麼願呢?「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我也能夠成就法身的功德,由法身而所謂的從本垂迹,產生應化身。就像今生的釋迦牟尼佛一樣,他出生在尊貴之家,諸釋中王;然後他在尊貴當中,就開始出家;出家以後,在道場安坐而成佛;成佛以後,轉法輪,「說法無所畏」。所以願我等於未來世中,「一切所尊敬」,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美妙的應化身,而且這個應化身安住道場的時候,也是為一切眾生宣揚《法華經》的一佛乘的思想,來說明法身功德常住的概念。

這個地方講到,你的信解的善根會產生觀照的善根,而觀照的善根產生願力,而這三種都不會退,不退轉。諸位!我們學《法華經》的特點在哪裡?它不是產生觀照那麼簡單,它會讓你所有的善根都比別人堅固。所有的善根,包括布施,包括持戒,包括念佛。

 

1908】諸位!你一定要從一念心性建立你的信解

我們凡夫最大的麻煩就是退轉的問題,尤其淨土宗。就是說,我在平常的時候,我身體沒有什麼大的毛病,我把冷氣打開來,我把那個密閉的窗戶關起來,電話暫時離開,我可以專心地念一千聲佛號,每一句佛號清楚分明。可以。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我怎麼知道我這個功力在臨終的時候能夠表現出來?不要說百分之百了,我臨終如果有佛堂的百分之八十就夠了,我就覺得心甘情願了。那這件事情,你怎麼知道,你平常的功力,在臨終的時候,內憂外患,在加護病房,在別人甚至於哭鬧的情況之下,你還可以把你的信願的善根現出來呢?這個就關鍵了。這種關鍵你沒有弄清楚,那你的往生永遠充滿著不確定,就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你臨終會怎麼樣。因為你的成敗是由外境決定的,那誰知道你臨命終是怎麼樣呢?誰知道你是怎麼死亡的呢?

所以這個地方,《楞嚴經》就提出一個概念,叫做不生滅心跟生滅心的觀念。就是說,如果你的善根是假借因緣法——外境建立起來的,這是生滅因緣。第二個,你的善根是透過理觀安住而建立起來,那就不生滅了。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方說臨終見佛往生好了。如果你認為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是在十萬億佛土外,當然這也是佛說的,也就是說,你的信解,你對極樂世界的信心跟瞭解,是來自於「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依報莊嚴,「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好,你依止這句話而建立信解,也可以。那麼這樣子講的話,你往生只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來去。阿彌陀佛要從十萬億佛土過來,然後他再把你帶走。阿彌陀佛從十萬億佛土來,再把你帶到十萬億佛土去。所以你的心中是向外期待阿彌陀佛來接引。這種從因緣建立的信解叫做心外求法,你的心是建立在生滅心。生滅心,《楞嚴經》叫做離塵無體。就是你最好保證,你臨命終的時候是安穩的狀態,你一旦發生車禍或者是你臨命終時候有重大的病痛,拖了很久阿彌陀佛都沒有來,那你的信解會動搖。因為你的信解是從外境安立的,而從外境安立信解的時候,你一定要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你的信解才建立起來。就是它有很多因素,因為因緣法就是,諸法因緣生,它很多條件。任何一個條件一變,這整個因緣就變化了。也可能你臨命終的時候,你還沒有死亡,你認為你要死了,而阿彌陀佛是臨終才來,所以你久等阿彌陀佛沒有來,你就開始懷疑了。所以,你一旦把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建立在心外的十萬億佛土外,你的往生的變數就太多了。就不是阿彌陀佛的問題了,你因為你自己在那邊打妄想,你很容易產生妄想。

但如果你今天把阿彌陀佛跟十萬億佛土建立在你內心本具——這十萬億佛土是我心具,是我心造。我內心本具,我用憶佛念佛把我心中本具的阿彌陀佛現出來。所以這個往生叫做什麼?叫做一念相應,跟阿彌陀佛來不來沒關係。

在淨土宗有一句話很重要,叫做「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就是說,往生,你建立在理觀的基礎上,那就是一念相應,那跟阿彌陀佛來不來沒關係,跟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也沒關係,跟你臨命終你的身體是什麼情況也沒關係,因為心性是超越因緣的。

所以這個善根不退,諸位,你一開始的信解就很重要,你是怎麼相信的、怎麼理解的,這個因地。你的信解建立在心外,你這個信解很容易破壞,因為你不知道臨命終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個是不可規劃的,沒辦法規劃的。你的信解是建立在一念心性——我自心本具,我自心所造,那就操之在你自己了。所以他這個善根不退來自於內觀所成就的。

而這樣的善根,你只有從《法華經》下手,沒有其他的法門。就是你一定要從一念心性建立你的信解,包括布施也是一樣。你看有些人布施,他不退,因為他布施的善根是建立在我這是開顯我內心布施的功德,所以跟別人沒有關係。我把東西布施給你,你不把它當一回事,我也無所謂。

因為我一開始的信解就是,我透過布施來開顯我內心的布施的善根,我一開始就不是建立在外境,所以,你怎麼變化,那跟我沒有關係了。所以他的布施的心堅固。

所以,所有的不退,都是因為跟內觀的智慧結合才可以做到的。只要你的善根是建立在外境,那你的人生就永遠充滿了不確定了,因為外境是由業力決定,而且還不是一個人的業力,是眾生的共業決定的,那你的變化就太大了。

 

1909】哪些人能夠容易成就「一念信解」?

辛三、頌深心信解

若有深心者 清淨而質直

多聞能總持 隨義解佛語

如是之人等 於此無有疑

這以下是解釋,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成就「一念信解」呢?它的條件是什麼呢?

他提出三個條件。「若有深心者」蕅益大師解釋這個深心就是入慈悲室,就是這個人過去生有栽培大悲心。第二個,「清淨而質直」蕅益大師解釋,這個是著忍辱衣,你那個忍辱,安忍不動的力量很強。第三個,「多聞能總持」。你不但廣學多聞,還能夠總持裡面的要義,而且還能夠隨順義理來為人解說。這個就是蕅益大師說的坐法空座。因為你能夠具足慈悲、智慧、忍辱的關係,你就容易對《法華經》產生內觀的一念信解。

就是這個人大乘善根具足,所以他就容易進入一佛乘的思想。

我們前面說過,弘經三軌——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這三個是跟四安樂行有關係,你修四安樂行才有可能成就弘經三軌。所以說到底還是跟四安樂行有關係。就是你這個人,你平常的身業是調柔寂靜的,不會衝動;口安樂,你平常也不喜歡講別人是非的,和合無諍;意安樂,你這個人平常就對人慈悲善巧;還加上你的菩提願力。你這四安樂行具足,你就容易進入一念信解。就這種人「於此無有疑」。先講出什麼人能夠一念信解。

 

1910】「一念信解」與「解其言趣」有何不同?

己二、解其言趣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前面一念信解是四信的第一信,這是四信裡面的第二信。他不但一念信解,還能夠解其言趣。我們看經文。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而且能夠「解其言趣」。「一念信解」,它是對真如這種清淨力、具足力的信解,偏重理觀的。那麼「解其言趣」,他們不但是理觀,他還可以跟因緣的事修結合起來。就是理觀不礙事修,事修不礙理觀,他把理事能夠圓融無礙。那麼這個人,「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的中道智慧。

「解其言趣」,古德解釋,「一念信解」是聞慧,「解其言趣」是思慧,更深入了。這個思慧有兩個特點:第一個,他法義是融會貫通,他把理事融會貫通;第二個,他能夠善巧為人說法。一念信解,他沒有融會貫通,他只能自受用,他不能把自己的道理講出來,他不可以。所以他這個功德來自於,他融會貫通以後他可以善巧為人說法了。

 

1911】為什麼你要修點福報?

己三、聞持供養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聞持,就是前面的一念信解、解其言趣,就對整個一心三觀的思想能夠聞,而且能夠受持。那麼再加一個供養,我們看他怎麼供養。

「何況廣聞是經」以後,「若教人聞」,或者自持,或教人持,或者自書,或教人書。重點是下面,他不但能夠聞持,還能夠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等來供養《法華經》的經卷,他可能是在誦《法華經》的時候用各種香花、幡蓋來供養《法華經》。那麼這個人的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能夠幫助我們早一點成就中道智慧。

蕅益大師說,一念信解、解其言趣是了因慧性,是智慧觀照;而這個「聞持供養」是偏重緣因善性,就講到福德資糧。我們雖然理觀是內善根,理論上是跟福德沒有關係,事實上是有關係。因為我們是業報身,你如果業障太重,你要誦個經也坐不住,要拜個懺你也拜不下去,那就形成障礙了。因為,你很多的理觀初開始要靠身口意的事修來帶動的,靠誦經、靠拜佛來帶動的。

所以蕅益大師說,理觀的善根就像一條船,它是一個船體,正行。但是你這個船上面要有一些槳,要有一些風帆,你才有辦法前進。這個福德就是船上面的一些前進的工具,你要有一些槳、風帆來帶動你慢慢地去進步。這個福德,它還不是說拿來受用快樂,這個福德某種程度是破障的。

在經典上說,這個福德它不能消滅你的業障,但是它可以怎麼樣呢?

它可以淡化你的業障。淡化,經典上講一個譬喻。佛陀說,你用一個小杯子,你撒了一把鹽,這個鹽分就很重,因為那個杯子太小,水太少。如果說你今天修福德,你就把小杯子換成大杯子,你這個水加很多。即便同樣的鹽分,但是你水加多了以後,這個鹽嘗起來就淡了。就是水不能減少鹽的數量,但是它可以讓鹽嘗起來淡化了,它沖淡了。

福報就是這樣,福德亦復如是。所以你這個人有點業障,他也有業障,但是同樣的業障,這個有福報的人他看不太出來,這是福報的攝受。

它不能夠把業障消滅,但是福報可以淡化業障的力量,就像這個鹽水裡面

加水一樣。所以,你要不修福報,你如果業障太大,你就有障礙。所以要修點福報,雖然我們不是享受快樂,但是能夠把業障淡化一點,是這麼一個情況。這第三信,聞持供養。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妙法蓮心學院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http://www.mflx.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