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2年3月8日 星期二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100(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V5yLr6                                       

Podcast : https://reurl.cc/6Ev6Er

目錄 

1606 面對末法時代的眾生求法,應該用什麼心態跟方法來說法?

1607 法身菩薩面對兩種不同的根機,他如何弘法?

1608 這個安樂行是什麼意思?末法時代凡位的菩薩怎麼才能弘揚《法華經》?

1609 凡夫要能夠弘法,先讓你自己安樂,這是第一個原則

1610 佛陀為什麼要安立四安樂?

1611 對凡夫來說,想辦法在你修行弘法的過程保持安樂是關鍵

1612 四安樂行,其實它真正的修法只有止、觀跟慈悲三種,但這個觀跟我們的理觀不一樣

1613 凡夫菩薩弘揚《法華經》,為什麼必須修四安樂行?

1614 你能夠把這個「行處」跟「親近處」掌握了,就能為眾生演說《法華經》

1615 四種安樂行,你只要把這四句話背下來,就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是什麼

1616 身安樂的三個判定標準

1617 如果從因緣觀,從業感緣起來修忍辱,會有什麼問題?

1618 眾生為什麼會出現顛倒相?

1619 如果你不學佛,就順其自然,人生無解

1620 諸位!業力本來是個阿賴耶識,是一個種子位,是誰把它喚醒?

1621 遇到事情的時候,記住!先回家,就是離相

1622 怎麼才叫住忍辱地?

 

1606面對末法時代的眾生求法,應該用什麼心態跟方法來說法?

庚二、通經之法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三十五面,我們看庚二的「通經之法」。

前面講到的是安忍之道。安忍之道所面對的根機,是一個大乘根機不成熟的眾生。什麼叫大乘根機不成熟呢?他可能是一個人天種性的眾生,追求的是安樂道,也可能是二乘種性的眾生,追求的是涅槃之道。所以他不需要中道實相,你給他講中道實相,他可能會排斥你,甚至於毀謗你。面對這麼多的逆緣,怎麼辦呢?佛陀說四個字就可以了:安忍不動。這是面對大乘根機不成熟的眾生。

這以下的「通經之法」就是說,如果你遇到的是可以接受中道實相的眾生呢?比方說,他上一輩子學過《法華經》,雖然他煩惱很重,業障也很深,生長在末法時代,但是他無量無邊煩惱的深處,裡面有一顆摩尼寶珠,他有善根力。那怎麼辦呢?我們看,面對末法時代有善根的眾生應該怎麼辦呢?

諸聚落城邑 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 說佛所囑法我是世尊使 處眾無所畏我當善說法 願佛安隱住

如果到了末法時代,有很多的聚落(聚落就是人群聚集的一些城市,這個聚落叫做小城市)、城邑(是人數比較多的大城市),你來到這些鄉村的小城市或者都會的大城市,如果真的有人以真誠心、恭敬心來向你求一佛乘的妙法,就說,你能不能告訴我什麼是佛陀的知見,佛陀看人生,到底他老人家是怎麼看的,你可不可以把佛陀的知見告訴我?他向你求法。他會向你求法,表示什麼?表示他大乘根機成熟了。所以你應該怎麼辦呢?「我皆到其所」,我要主動到他居住的環境,「說佛所囑法」,來宣說釋迦牟尼佛臨滅度的時候所囑咐我弘揚的一佛乘的妙法,使令眾生成就佛種,乃至於加強佛種。

應該怎麼說呢?應該用什麼心態跟什麼方法來說呢?

第一個講心態。「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就是說,我今天來說《法華經》,我是作為佛陀的使者,是佛陀派我來的。所以,從皈依佛陀的角度,我的心中是無所畏懼的,因為是佛陀派我來宣說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方法。「我當善說法,願佛安隱住。」我一定會以大悲善巧的方式來說法,使令佛陀不必再為《法華經》的弘傳而感到憂慮,能夠真正地安穩住。

這個地方就是說,一個有大乘根機的人來向我們求法的時候,我們的說法方式:第一個,觀想我是佛陀的使者;第二個,善巧方便說法。

 

1607】法身菩薩面對兩種不同的根機,他如何弘法?

庚三、總結誓願

我於世尊前 諸來十方佛發如是誓言 佛自知我心

這個地方等於總結前面的弘法的誓願。

如今我等在世尊前面,乃至於十方諸佛前面,發起堅定的誓願,前面的面對逆境、面對順境的各種誓願。「佛自知我心」,佛陀自然能夠證知我心中的菩提願力。

這一段的<勸持品>主要的對象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面對的境緣有兩種差別:

第一個,遇到的是根機不成熟的。根機不成熟很簡單,四個字,安忍不動。當然有人會問說,您身為法身菩薩,為什麼不跟他辯論,去改變他呢?其實諸位!沒有一個人可以去改變另外一個人,不可能,除非他自己願意改變。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佛教的辯論結果,哪一方是歸順哪一方的,不可能,只有增加戲論。

那要這樣子的話,我們不能改變對方,那我一個弘法者的角色是什麼呢?我們只能夠影響對方,是一個助緣。就是,你已經有善根了,我幫你的善根增長廣大,就是這樣。我們只是一個助緣,我們不可能變成親因緣。你完全不相信,我說到你相信,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佛陀說,安忍不動,多說無益,不要做太多辯解。安忍不動,默默地離開就好。這是第一種,就是善根不成熟。

第二種,那如果有人善根成熟,主動向你求法呢?那當然就是善巧方便。「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我當善說法,願佛安隱住。」善巧方便。

這兩種方法。所以法身菩薩在面對境緣的時候相對容易。

 

1608】這個安樂行是什麼意思?末法時代凡位的菩薩怎麼才能弘揚《法華經》?

丁五、安樂行品 分二:戊一、文殊提問;戊二、如來垂答

那有人就說,如果是凡位的菩薩,我到末法時代,我也喜歡跟我的同參道友講講《法華經》,那應該怎麼辦呢?凡位的菩薩就看下一段了。我們看<安樂行品>

我們先看附表第三十一<安樂行品>,就是講義的第四十八面。

首先我們看解釋品目。這個「安樂行」是什麼意思,把這個品目解釋一下。

一、解釋品目

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心安樂,三業清淨,故能弘通妙法。慧思禪師云:一切法中心不動故曰安,一切法不受故曰樂,自利利他故曰行。

安樂這兩個字有兩個解釋,一個是約事修,一個是約理觀,理觀跟事修兩種。

事修,是蕅益大師的解釋。蕅益大師說:「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安,就是你能夠遠離各種的障礙跟傷害。你一個弘法法師,起碼要讓你自己感到安全。第二個,在弘法過程當中,沒有各種的憂惱,沒有各種煩惱的活動,就叫樂。總而言之,「身心安樂,三業清淨,故能弘通妙法」。從事修的角度,就是要遠離傷害,遠離煩惱。對外遠離傷害,對內不要去激發你的煩惱,這樣子你才能夠弘揚《法華經》。這是從事修。

我們看理觀。這個理觀就有點深了。就是你在弘揚《法華經》的時候,你盡量做到於一切法中心不動。我們的心是擾動的,一下子想東,一下子想西。為什麼會擾動呢?因為我們取相分別。別人跟我們講什麼話,別人給我們什麼臉色,其實這個是外境。那外境怎麼跑到你內心去呢?外境跟內心本來是不同的法界,但為什麼外境的這種境緣會跑到你內心干擾你呢?是我們自己把它取過來,放到心中去分別的。所以怎麼辦呢?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不要取這個相狀,你的心就保持不動。

第二個,不受。這是關鍵了。諸位!你如果要行菩薩道,要到眾生法界,苦惱的法界去行菩薩道,你最好把你的感受給收起來,不要相信你的感受。你高興也好,痛苦也好,你就照你原定的計劃去做就對了。其實不要說弘法,諸位!一個人能夠堅持做功課,也是要把感受收起來,時間到了就去做功課,不管你願不願意。你如果跟著感受走,你這一輩子大概就一事無成了,因為感受是最容易誤導我們的。

所以,你要能夠安樂,第一個,對外境不要太在乎,第二個,對你內心的感受也不要當一回事。這就是安樂,這是境界更高了,這是從觀心的理觀的思想。

 

1609】凡夫要能夠弘法,先讓你自己安樂,這是第一個原則

這個安樂的意思,我解釋一下。法身菩薩安住清淨心跟菩提願,所以對他來說生命沒有什麼安樂跟痛苦,沒有這回事情,他根本就真的離相了。安樂也好,痛苦也好,對法身菩薩根本就不算一回事。

但是凡夫不一樣。凡夫的感受是不可能完全關閉的,這是現實。所以你要怎麼樣呢?你要選擇性地去弘法。所以後面會說,有些地方你不能去的。就是說你要量力而為,你根本就沒有那個本事嘛!那弘揚佛法就要盡量讓你自己保持安樂,如果你承受太大壓力,你的弘法事業就做不久了。

修行也是這樣。其實<安樂行品>,包括你做功課也是這樣。你把功課排得很緊,你一天工作忙完,生活作息完,你可能只有一個小時,你一定要排別人三倍的時間,你這個修行怎麼樣?不安樂,不會持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一個有感情、有感受的眾生。

就是諸位!我們要先瞭解自己的定位。我們是活在五蘊——色受想行識,我們是業報身,我們深受感受的影響。所以怎麼辦呢?不管自利也好,利他也好,想辦法讓自己保持安樂,你這樣才能夠長長久久。

所以,既然安樂,那表示什麼?你不能像法身菩薩無差別地面對所有境緣,有些地方你不能去就不去了。所以後面佛陀會講到身口意的,就說有些行為你不能做,有些地方你不能去。為什麼?保持你的安樂,你才能夠長長久久地自利利他下去。

這個地方是講安樂。凡夫要能夠弘法,先讓你自己安樂,這是第一個原則。

 

1610】佛陀為什麼要安立四安樂?

二、經文要義

(一)上來迹門正宗,三周說法,三根授記,已令聲聞人迴小向大,發菩提心。迹門流通中,佛讚美人法,且勸募弘通妙法之五種法師。前品既得聖眾命弘持,今品為教初心菩薩,應加修身、口、意、誓願等四安樂行,以堅固一佛乘之妙因。

上來迹門正宗,佛陀在迹門正宗三周說法,開權顯實,使令整個弟子們進入佛陀的知見,最後成就授記。這當中令聲聞人迴小向大,發菩提心,這是迹門的正宗。到了流通分當中,佛陀在<法師品>讚美人法,讚美受持《法華經》的人——五種法師,讚美《法華經》的法,這個法是成佛的捷徑。而且到了<勸持品>勸募弘通妙法的五種法師。所以前面的<勸持品>是得到聖眾來弘持妙法。聖眾是什麼?是法身菩薩。

那麼這一品是誰來弘傳呢?是凡位的菩薩,外凡資糧位的菩薩。外凡資糧位的菩薩是什麼特色呢?內心有煩惱,而且善根又薄弱,是這種人來弘揚佛法,所以佛陀必須要安立四安樂,身安樂、口安樂、意安樂跟誓願安樂,用四種法來保護,或者說是堅固我們的善根。也就是說,你要弘揚佛法,你要先讓自己的善根不受傷害,這是前提,你要把自己腳跟先站穩了。所以佛陀講出四個法來保護自己,身、口、意、誓願。

 

1611】對凡夫來說,想辦法在你修行弘法的過程保持安樂是關鍵

(二)佛說四安樂行,即承先啟後。承先者,佛以四安樂行為末世中佛弟子自行化他之軌範,以成一佛乘之因。啟後者,即此四安樂行,用以開啟後文之本門正宗,以成法身之妙果。即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前後相成。

佛陀說四安樂行不完全只是保護你的善根,它還有怎麼樣的作用呢?「承先啟後」的作用。承先,就是加強前面的迹門,加強我們一佛乘的因地,這是承先;啟後,就是開啟後面的本門,開近顯遠的本門,以成就未來法身的妙果。所以這個安樂成就因地,也是從安樂成就果地的法身。所以「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不管是因地的稱性起修,或者果地的全修在性,對凡夫來說,想辦法在你修行弘法的過程中保持安樂是關鍵。它是通因通果的,「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前後相成」。沒有安樂就沒有長久的菩薩道,是這個意思。

 

1612】四安樂行,其實它真正的修法只有止、觀跟慈悲三種,但這個觀跟我們的理觀不一樣

(三)本品所說四安樂行,一一皆以止、觀、慈悲之妙行,成大乘戒定慧之三學,以此而導正身、口二業,導正意業,導正誓願。如大論云:因名止行,果名斷德。因名觀行,果名智德。因名慈悲行,果名恩德。因名三業,果名三密。是故初心欲修圓行,入濁弘經,為濁所惱,自行不

立,亦無化功。佛為是人,示四安樂行也。

這個四安樂行有身、口、意、誓願,其實它真正的修法只有三個:一個是止行,一個是觀行,一個是慈悲行。

止,就是你要有方法調伏你自己,就是外境刺激你的時候,你怎麼樣能夠把你自己的煩惱調伏下來。這個是講到持戒跟修定。

觀行,就是你要有辦法引導你自己。但這個引導,這個觀,跟我們理觀不一樣。諸位!我們在講理觀的時候,是一個生命的整體觀,那是一心三觀的即空即假即中。這裡的觀是屬於對治觀。對治觀就是說,有可能修空觀,修空觀是引導到清淨心;有些地方是在修假觀,特別是口安樂跟意安樂,修假觀,引導到菩提願。身安樂的修空觀是引導到清淨心。所以這個觀是指空假二觀的一種引導。

第三個是慈悲,慈悲的誓願。

也就是說,以止、觀、慈悲成就大乘的戒定慧。這個戒、定是止行,調伏;慧是觀行,是引導。我們就是用止、觀跟慈悲三法,首先調整我們的身、口二業,接著調整意業,最後端正我們的菩提願。整個修行四安樂行,雖然它的所緣境有身、口、意、誓願,其實它的方法就是止、觀跟慈悲三種。

為什麼用止、觀跟慈悲呢?因為止最後成就斷德,觀成就智德,慈悲成就恩德,整個佛陀的三德——斷德、智德、恩德就都成就了。因名身口意三業,最後轉成佛陀的三密的妙用。

初心菩薩想要修圓教的一佛乘的妙行,甚至於要入五濁惡世弘經,為外在的五濁惡世的眾生所干擾,「自行不立,亦無化功」,所以佛陀講四安樂行來讓他保護自己。這個是講到凡位菩薩的自利利他,要以安樂為本。

 

1613】凡夫菩薩弘揚《法華經》,為什麼必須修四安樂行?

戊一、文殊提問

 

我們看講義第二百三十六面,丁五的「安樂行品」。分兩段,先看第一段。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爾時,就是佛陀講完<勸持品>以後,文殊師利菩薩仰仗佛力就白告佛言:世尊!前面的法身菩薩發願在佛陀滅度以後弘揚《法華經》,甚為難得。為什麼呢?因為心中依止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所以他能夠在惡世當中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如果是一個凡位的菩薩,發願在佛陀滅度以後的五濁惡世來弘傳《法華經》,他要怎麼樣弘傳呢?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方法?

法身菩薩跟凡位的菩薩遇到逆境最大的差別,就是法身菩薩他內心沒有煩惱業力,所以他沒有所謂的內憂,他只有外患。凡夫就複雜,凡夫他本身就有問題。我們凡夫本身,就算你不會弘揚佛法,我們本身就有內憂,再加上外患,那就不得了了。所以我們必須怎麼樣?選擇性地弘法。

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內心本來就有地雷,那外境再刺激一下就不得了。

所以法身菩薩對於逆境的安忍不動,很簡單,只要兩個理由,第一個敬順佛故,第二個發大誓願,他任何的坎就邁過去了。但是凡夫就沒那麼簡單了,凡夫不能夠無差別地面對所有境緣,他必須怎麼樣?選擇性地弘法,修四安樂行。我們看怎麼選擇。

 

1614】你能夠把這個「行處」跟「親近處」掌握了,就能為眾生演說《法華經》

戊二、如來垂答 分三:己一、總標章門;己二、詳釋方法;己三、行成之相己一、總標章門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這個地方講出凡位菩薩在五濁惡世當中,要安住身、口、意、誓願四個法門。先把這個法門標出來。

己二、詳釋方法 分四:庚一、身安樂行;庚二、口安樂行;庚三、意安樂行;庚四、誓願安樂行

「詳釋方法」當中有四段,身、口、意、誓願四種安樂行。

庚一、身安樂行 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重頌

辛一、長行 分二:壬一、總標;壬二、別釋

在身安樂當中又分成長行和重頌,長行當中分兩段。

壬一、總標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這個地方,整個身安樂、口安樂、意安樂,其實都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叫做行處,第二個叫親近處。這個行處是正行,親近處是個助行。

什麼叫行處呢?蕅益大師解釋,「詣理略說」。它是一種理觀,就是我們講的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所以這個行的意思就是安住。一個人安住一念心性,對外境的攀緣執著自然會降低了。我們只有在不安住的狀態,我們心才容易被干擾,變得脆弱。一個人安住的時候,你本身的內心相對堅固。所以,首先你要安住一念心性,觀即空、即假、即中,安住理觀的智慧,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親近處。安住是目標,那怎麼安住呢?你說我平常沒有事的時候,在佛堂當中把冷氣打開,打坐,當然容易安住。但是你面對眾生的誹謗、別人的刺激,你必須有什麼?除了安住的目標,必須有安住的方法,要怎麼安住。如果遇到我不安住的時候怎麼辦呢?所以他必須怎麼樣?有一些助行。助行,叫做「附事廣說」,又講到事修的方法。就是當我進入不安住的狀態的時候,我怎麼樣來調整,讓我自己趨向安住。

所以,行處是修學的目標,目標就是安住,安忍不動;親近處就是趨向安住的方法。一個是目標;一個是方法、過程。你能夠把這個行處跟親近處掌握了,「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我們看經文的意思,其實佛陀把大部分的重點放在親近處,就是事修,因為佛陀知道我們凡夫理觀薄弱。凡夫大部分的時間都不安住,大部分,遇到境緣那更不安住。所以佛陀就很明確地告訴你,第一個怎麼做,第二個怎麼做,這件事不能做,這件事可以做。他必須有一個事相的遵循。

 

1615】四種安樂行,你只要把這四句話背下來,就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是什麼

這個四安樂行,慧思禪師有講四句話,希望大家把它背起來。背起來

 

以後,你到了正文的時候,對整個身、口、意、誓願,就容易瞭解。

慧思禪師說,什麼叫身安樂?就「正慧離著安樂行」。正慧,有一種正確的觀慧,使令我們離開相狀的執著。「正慧離著安樂行」,這是身安樂行。

什麼叫口安樂行呢?「無輕讚毀安樂行。」不要有輕慢,不要有讚歎,不要有毀謗。「無輕讚毀安樂行」,這個是口安樂行。

什麼叫意安樂行呢?「無惱平等安樂行。」你面對眾生的干擾,第一個,你不要生氣,無瞋;第二個,保持平等,不要傷害你的平等心,保護你的中道實相的平等。「無惱平等安樂行」,這是意安樂行。

誓願安樂行呢?「慈悲接引安樂行。」

四種安樂行,後面講得很複雜。你只要把這個四句話背下來,就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是怎麼樣。

 

1616】身安樂的三個判定標準

壬二、別釋 分二:癸一、釋行處;癸二、釋近處

我們先看第一個身安樂的「正慧離著安樂行」,看壬二的「別釋」。前面是總標,這以下各別解釋,什麼是行處、什麼是親近處。癸一、釋行處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這個行處就是安住真如本性。安住,行處就是安住。文殊師利!佛陀就招呼了文殊師利說,「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什麼是菩薩弘揚佛法的內心安住處?

佛陀自己回答,「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這是關鍵了。因為,我們自利也好,利他也好,第一個當然安忍不動。安忍不動,這個地方先講外相,這個外相怎麼修,再講內心怎麼修。

我們先看外相。這個忍辱地的外相是什麼呢?「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三種相貌。就是,什麼是忍辱?第一個,柔和善順,就是調柔,不能有對立相;第二個,不卒暴,就是寂靜而不瞋惱;第三個,心不驚怖,就是安穩而不畏懼。所以,我怎麼知道你的身是安樂呢?就看三個相狀,你是不是調柔、寂靜、安穩,這三種相狀。這是約外相的修學。你能夠在整個自利利他的時候,表現出調柔、寂靜、安穩,那你就是身安樂。

那怎麼做到呢?我們看他的內心的觀照。「復於法無所行。」這個復於法無所行,就是觀一切法空而無所得,這樣子就隨順觀諸法的真實相了。從一切法無所得裡面,我們就能夠回歸到一念心性,而安住即空即假即中的空有平衡的狀態。那麼這當中,「亦不行,不分別」。不行,就是也不執著於空性,雖然觀一切法清淨心,但是又不妨礙你的菩提願,不斷滅,「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其實這個行處,就講出你身業的目標。就是你要怎麼樣保持安樂呢?

三個判定標準:你是不是調柔,是不是寂靜,是不是安穩。

 

1617】如果從因緣觀,從業感緣起來修忍辱,會有什麼問題?

那麼,為什麼「忍辱」再加一個「地」呢?它是要有一個依止處,要依止理觀智慧。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如果從因緣觀,從業感緣起來修忍辱,說,你這個人傷害我,我對你那麼好,你還傷害我!你會不會忍辱?你會忍辱。這種忍辱叫做什麼呢?叫做強忍。就是說,我上輩子欠你的。所以你這個忍辱修得怎麼樣?心不甘情不願。就是說,你認為這件事情是真實的,但是我看在業力的角度,我忍受你。就這麼個情況。所以你這個忍辱是修得既不調柔,也不寂靜,也不安穩,因為你內心是很複雜,你是把它強忍下來。就是說,我這一輩子,我對你這麼好,你還用言辭來傷害我,那好,就算我欠你的,我這輩子還你就算了。所以這樣的忍辱是怎麼樣?不調柔,不寂靜,不安穩,因為你心中有對立。所以,這個忍辱要有大地,就是有理觀作基礎。

 

1618】眾生為什麼會出現顛倒相?

我們看什麼叫以理觀作基礎。看附表第三十二,諸法如實相。他是安住到諸法如實相,不是修因緣觀。修因緣觀,你是不可能達到這種中道平衡的忍辱。

我們先看第一個,眾生的顛倒相。

一、眾生顛倒相

因緣有(善惡業力) 顛倒生(取相分別)展轉相續你要忍辱,首先你要對你內心的相狀有所瞭解。相狀是很重要的一個傳遞的橋梁。就是說,諸位!你說外境傷害你,可現在有個問題,你心外的東西怎麼就跑到你內心來傷害你呢?外境是個色法,是一個質礙的東西,你的內心是一個心法。心法跟色法這兩個是有界限的,它怎麼跑到你內心來傷害你呢?喔,原來它有一個相狀,就是我們去取這個相。就是說,首先第一個,出現的是一個因緣的相狀;第二個,產生一種分別的相狀。我們先講因緣相。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概念,他講一句話,這是很多文字的組合。他講這句話,你為什麼痛苦呢?從諸法因緣生的角度,就是你跟他有業力。如果你跟他沒有業力,他講什麼話你都不會痛苦。要不然你怎麼說諸法因緣生呢?如果這句話本身它就能夠讓所有人痛苦,那這句話就有自性了,那就不是諸法因緣生了。

但事實上不然。你看,他講這句話,四個人聽到,三個人都沒有痛苦,只有你一個人痛苦,那表示你有問題了。就是這個相狀跑到你內心的時候,你有不安的感覺,很簡單,業力。你跟他過去一定有某種業力。某種程度就是你對他有業力,所以他現在反彈回來。第一個,因緣相狀。那這個還不可怕了,因為這個只是感受。

第二個,你又把這個相狀取過來,加以想像、分別。這個事情就變成更加複雜了,就不是單純的過去的業力了,還加上你今生的妄想。經過你這麼一想像,這個事情就牽涉到很多事情了。你可以想到過去,想到未來,然後在這句話裡面不斷地取相、分別。然後呢?然後你跟他的因緣就又會產生另外一個業力,因為你一定會反擊。那麼這個業力到來生的時候,又會產生一個妄想……所以就墮入了一種生命的惡性循環。

 

1619】如果你不學佛,就順其自然,人生無解

其實人生是無解的,說實在。諸位!如果你不學佛,就順其自然,人生無解。為什麼無解?我告訴你:第一個,你前生有業力才來嘛。然後你又沒有好好地面對,然後你又用情緒面對業力。好,就把這個業力擴大了;擴大以後,來生業力更重。所以,按照正常的發展,如果順其自然,善因緣會越來越好,惡因緣越來越糟。

過去,有一個母親,她生了兩個兒子。期中考快到的時候,這個母親就先到大兒子的寮房,去看他用功的情況。她一看,哎喲,這個大兒子打瞌睡,手上拿一本書。她就很生氣,這個兒子實在是懈怠!接著她又到了小兒子的房間去,一看這個小兒子,也是打瞌睡,拿一本書。她很高興,這個兒子精進!然後父親回來了,那這父親說,今天兩個兒子用功情況怎麼樣?這個母親說,大兒子實在是懈怠,沒有善根。這怎麼說呢?你看,他拿到書本就打瞌睡。他可能平常不見得打瞌睡,一拿到書本就打瞌睡。那小兒子呢?小兒子非常好,他打瞌睡的時候還不肯放下書本。你看多好,是吧?連打瞌睡都不忍心把書本放下。

諸位!相同的相狀,但是進入到母親的心中,產生不同的震盪。你看,很明顯,諸法因緣生,她跟大兒子過去生結惡緣嘛。結惡緣以後,這個相狀經過她的分別,就擴大了,她開始用身口意去把這個業力擴大。她跟她的小兒子就是結善緣,他所有的行為進入心中她作美好的解讀。這就是感受的問題。

 

1620】諸位!業力本來是個阿賴耶識,是一個種子位,是誰把它喚醒?

諸位!我們太相信自己的感受,所以我們讓業力直接進入到我們的心中。諸位!業力本來是個阿賴耶識,是一個種子位,是誰把它喚醒?就是我們把外來的相狀引到我們內心裡面,就喚醒我們過去的業力。然後再把這個業力加以分別,然後又儲存到心中,讓業力更加地強大。

所以它的可怕就在這四個字,叫做展轉相續。這人生無解。欸,說,你們母子關係,我來調停調停。沒辦法調停,無解,因為各打各的妄想。就是說,如果人生只有業力,那很簡單,我今生還你就算了。如果人生只有妄想,那各打各的妄想,你也不理我,我也不理你,那也就算了。最可怕的就是業力跟妄想合在一起,那後果只有四個字,叫展轉相續。

 

1621】遇到事情的時候,記住!先回家,就是離相

那怎麼辦呢?那佛教怎麼處理呢?我們看佛法怎麼處理,看第二個,諸法如實相。處理之道,佛法就是,遇到所有的事情先不要管外境怎麼樣,因為傷害你的不是外境,它只是一個助緣,你要調整你的心態。你認為別人傷害你,表示你進入了顛倒想。就是說,你如果不知道病因,你就永遠不可能把病治好。如果你還覺得說是別人在傷害你,那你永遠就無解了,你的人生就無解了。

你要安住你的心性,第一個當然先修空觀

我們從中道實相來看,遇到事情第一個就是先修清淨心,就是迴光返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這個地方的清淨,最關鍵就是那兩個字,叫做「本然」,這是很關鍵的。諸位!我們安住的清淨心不是修來的。我問你,你在煩惱的時候、在躁動的時候,你哪有清淨心呢?你從表面來看你是躁動的嘛。所以這個清淨心是你本來具足的。如果你認為這個清淨是要修來的,那你永遠沒有清淨心了。就是說,在你煩躁惱動的關鍵時刻,你怎麼能夠帶領你安全地過關呢?就是來自於你本來的清淨心才有辦法救你。這個本來的清淨心既然是本來具足的,那就不隨因緣的干擾。就是你起煩惱也好,你起善念也好,它永遠就是清淨,叫做本然。

當然這個關鍵點就是說,遇到事情的時候,記住:先回家,就是離相。你已經變成是不清淨了,因為你抓了很多相狀,所以你先怎麼樣?從相狀裡面就迴光返照你的本來面目,這是第一點。你把相狀拿掉,你的分別心就沒有了;你分別心沒有了,你就恢復到你的相對清淨心了。這是第一個。所以不需要任何理由,你就把你內心回到清淨心,這第一個。

 

1622】怎麼才叫住忍辱地?

第二個呢?再重新出發,再重新面對,用菩提願。就講到十法界十如是,歷歷分明,就講到即假,你要怎麼用菩提願去面對它。

意思就是說,佛法是先否定再承當,你要知道這個相狀就是業力跟妄想的結合,這個相狀要放棄,最後再重新面對。

那麼,這個「住忍辱地」就是怎麼樣呢?這個不只是修忍辱,諸位,那是成佛之道!它本來是一個逆境,但是,如果你能夠善用,反而讓你的內心更加地靠近真如。就是透過離相清淨,最後再發起菩提願。所以這個地方關鍵就是,先回家、再出發,這個叫住忍辱地。這個大地,就是你的一念心性就是大地。以真如本性來面對大地上的草木,不管這個草木漂亮也好,有毒也好,是一個美好的草木也好,反正就是從大地的角度來面對所有的顛倒相,這個叫做住忍辱地。

我們先講到安住的問題。有關調伏跟引導,這個事修,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明。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