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6DA5ok
目錄
【1558】 如果你一輩子都沒學《法華經》,完全事修,那你今生的成就就非常有限了
【1559】 這個理觀,這個實法是最關鍵了(一)
【1560】 這個理觀,這個實法是最關鍵了(二)
【1561】 這個理觀,這個實法是最關鍵了(三)
【1562】 <提婆達多品>佛陀引用兩個實際的例子,是為了表顯什麼?
【1563】 成佛的關鍵,不在於事修,在理觀
【1564】 真的有眾生依止《法華經》的一佛乘妙法的修學而快速成佛嗎?
【1565】 成佛的重點就是,你是不是有一個正確的方法能夠直觀你內心深處的清淨心、菩提願,這是核心
【1566】 事修一定要合乎你的根機
【1567】 「於剎那頃,發菩提心」,這句話是非常關鍵了!
【1568】 這個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呢?
【1569】 初發心住的菩薩,有哪七種功德?
【1570】 龍女成佛跟釋迦牟尼佛成佛有什麼不一樣?
【1571】 法身如何成就?應化身如何成就?
【1572】 這一點對我們臨命終是至關重要
【1573】 為什麼純粹是理觀不行,純粹的事修更不行?
【1558】如果你一輩子都沒學《法華經》,完全事修,那你今生的成就就非常有限了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二十六面,我們看己二的「明通經利益」。
《法華經》的特色,是佛陀引導我們生死凡夫怎麼能夠快速直接地趨向佛道。它的整個核心思想就是,你要能夠掌控權法跟實法之間的相互關係。
什麼叫權法呢?權法就是我們一般說的事修法門。事修法門,它的特點是向外修學的。比方說我們今天修學布施,那麼這個布施的法是怎麼來的?它是透過我們的身口意去造作布施這個法,來熏習我們內心,或者說來改變我們內心的慳貪。比方說我們持戒,佛陀會定一個規矩,就什麼是持戒,什麼是不殺生、什麼是不偷盜等等,我們透過戒法的熏習,也是來改變我們的內心。所以事修法的缺點就是,因為它是外來的,所以它對我們內心的改變變成一種單向的調伏。你布施,它對治的是慳貪;你持戒,對治的是你心中的惡法。
這對我們來說有什麼問題呢?變成治標不治本。因為我們根本的問題不是煩惱,而是一種顛倒想。顛倒想,可能是我們前面的十生或者一百生,或者過去的五百生環境的熏習所造成的。就是我們看到事情會去追求,會去掌控,然後才產生煩惱的。所以煩惱是顛倒想的一種副產品。所以如果你一輩子都沒學《法華經》,你完全做事修,那我跟你講,你今生的成就就非常有限了。因為你的問題太嚴重,而你吃的藥太少,在內心的顛倒想所創造的無量的煩惱當中,你只能夠個別地對治少分的煩惱。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法是外來的。所以佛陀說,這個事修法門就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你沒有從你內心的這種顛倒想、攀緣心下手。
【1559】這個理觀,這個實法是最關鍵了(一)
《法華經》講到,第二個就是所謂的實法,實法就是理觀的智慧了。就是說,修行,重點不是去外面先追求一個東西,這是一個助緣;你要找到你的親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首先你要先調整思想,而不是去調伏煩惱,因為這是枝末的問題。
改變思想,佛陀的智慧很簡單,就是一心三觀。就是你現在先不要管你修什麼法門,你也不管你的煩惱有多重,你也先不要管你業障有多深,這個都是後面的枝末問題。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佛陀的知見。你以空假中觀你內心的時候,第一個,觀你一念心性當體即空。這個是很重要的!就是你要有對空的瞭解。什麼是空?空性的智慧叫做離相清淨。注意,離相,不是滅相清淨。
就是說,空,它當然不是空掉外境。你空掉外境沒有用,它跟你沒有關係,你的問題是你內部的問題。空掉你的妄想,但是你不能空掉你的作用。這很重要!這種分寸是很重要的。你如果空得徹底了,滅相取空了,那你就是阿羅漢了,你把心性的功能給滅了,那你這樣也太極端了。所以這個空性是一個非常高超的智慧,空掉攀緣心,但是保留心性的作用。所以你空性一旦修錯了,那你就可能進入到滅色取空了,就是阿羅漢的涅槃寂靜去了。
所以當體即空就是,首先你要知道,你到底想空掉什麼,你要保留什麼。空掉我們無始劫來在生命經驗當中累積的這些顛倒的影像。禪宗說得好,恢復你的本來面目。你還記得嗎,你從什麼地方來?在你沒有真正啟動輪迴之前,你是什麼相貌?就是把生命回歸到原始點。你從什麼地方
來?你說我從前生而來。然後呢,你前生怎麼來的?你是再前生而來。然後你一直觀進去,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這個時候你回歸到最初的覓之了不可得,就是你還沒有輪迴之前你是怎麼回事。答案很簡單——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其實,我們現在所謂的思想不是你原來的面目,那是你的生命的經驗、輪迴造成的一種影像。你過去可能生活在某一種環境當中,所以造成了一個思考模式,慢慢地多生多劫的生命經驗就形成你的個性、你的思想,其實這不是你的本來面目。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點,這是很關鍵的一個思想。而找得到找不到,也牽涉到你修行的成敗和速度的快慢,所以你要內觀。就是說,我們要勇敢地面對自己,就是你告訴你自己,你從什麼地方來?找到你的離相清淨心以後,就是當體即空,這個功課就及格了。
【1560】這個理觀,這個實法是最關鍵了(二)
第二個,當體即假。清淨心,它不像虛空,是一個沒有作用的頑空,它是有作用的。它怎麼作用呢?它法爾具足十法界的染淨諸法。就是那個明了的心性當中,它本身「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說,欸,為什麼具足?你不能問這個問題,你就相信就好。就是我一念清淨心,本來就具
足!這個法爾就是說,它不是因緣生的,它本來就是這樣子,而且也沒有任何理由。你只能相信,在一念的清淨的明了心性當中,你具足十法界的染淨諸法。
也就是說,從我們的本來面目來說,我們可能成佛,因為我們有佛法界的因種。我們也可能墮三惡道,我們也可能變成阿羅漢、菩薩等等。既然我們有十法界的可能,你如果有選擇的話,你一定會發菩提願:我一定要成佛。所以我們發起菩提願,來帶動我們成佛的種子,使令它生起現行。
好了,那麼你這樣子經常觀了以後,你就會慢慢把你表層的顛倒妄想給淡化掉,你的內心怎麼樣?把心帶回家。你已經不是一個過去的流浪漢了,你是一個有家的人了。你以什麼為住呢?你可以勇敢地說出來:我以清淨心為住,以菩提願為住。恭喜你!你找到了成佛的正因了,你跟十方諸佛住在同一個家裡面了。雖然從因緣來說我們如此的卑劣,佛陀如此的莊嚴,但是那個是時間的問題。因緣是時間的問題,重點是你能夠找到自他不二,你找到十方諸佛跟你的共同點,這是非常關鍵的!就是我們講成佛的初心。這個時候你有資格說,你走上了成佛之道了。說你這個人上路了,你在《法華經》的修學當中找到佛陀的知見,你這個車子已經不是在市區打轉了,你怎麼樣?走上了高速公路,成佛對你來說是遲早的問題
了。
【1561】這個理觀,這個實法是最關鍵了(三)
所以這個理觀,這個實法是最關鍵了!就是你一個人,你今生當中有沒有成就,我講實在話,一個人到了五十歲以後你就知道。可能我講這句話,年輕人會不服氣。你到五十歲,你覺得你今生修行大勢已定,你就這樣子了。因為你的精神體力有限,你該衝的,在年輕的時候該努力的,都做過了,到五十歲你就要開始思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了。這不是精進的問題了,而是你的方向有沒有正確。
所以它的意思就是說,成佛之道是由內而外。你要先改變你的知見,然後你才能夠生起修行,這樣子才叫做妙法。整個《法華經》的思想,就前面這兩個字,叫做妙法。如果你今天沒有找到你的家,你只是從外面送進去很多的法,那你這個修行就像蕅益大師說的,「如隔日瘧」。說你有瘧疾,但是你這個藥吃的不是治本的,就是暫時止痛的。那麼這個隔日瘧就是有時候發作,有時候沒發作;有時候沒發作,有時候發作。
所以,你如果說沒有修《法華經》,你會發覺你的修行很有挫折感。有時候打完佛七的時候正念清楚,然後娑婆世界再稍微晃蕩幾下,又是煩惱粗重。因為你一直事修,你就是用單一的法去壓制你單一的煩惱。但是我提醒你,你壓不過它的,因為它在你修行之前,就在你的內心世界了。如果按資格,它是比你強大。你如果不回歸到生命的原始點,你就落在修行的弱勢,因為我們大部分都打妄想。所以,你今天不修理觀,你就很難改變自己了,很難改變了,你沒辦法改變了。你不可能用短短的幾十年修學,去改變你無量劫所累積的思想、個性、自我意識,這不可能的!你根本不可能挑戰它的。
但是,如果你正確透過佛陀的方法,「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那就不一樣了。那它變成怎麼樣?它變成如夢如幻,它變成是沒有根,叫達妄本空,它是沒有根本的。而你變成怎麼樣?你這個時候變成化被動為主動了,你站在本來面目的角度面對妄想。從今以後,你的修行完全在你的掌控當中。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不隨妄轉就好了。因為它本來就是生死輪迴留下來的產物,跟你本來就沒有關係的,那是一個因緣所生法。
所以整個《法華經》的思想,就是理觀帶動事修,而事修又幫助理觀。當然,我們這樣講並不表示說事修不重要,那你這樣也執理廢事了。
我們該持戒持戒,該布施布施,該拜懺拜懺,該念佛念佛。但是你的心態,你用什麼心在念佛,你用什麼心在布施,那個能念的心不可思議,那種自性功德力要把它表現出來。這樣子,你的修學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修學只有一個力量,叫法力不可思議,而你叫做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你用兩種力量來修學。就是你今天用你的摩尼寶珠來做貿易,跟因緣法互動,跟一個窮子,他今天是在外面完全靠自己的體力去打工,那就不一樣了。要套一句蕅益大師說的,那叫日劫相倍,你修一天,剛好是他要修一劫。
所以,成佛之道不是體力活,它完全是智慧的引導,就是你今天站在什麼角度來面對你自己無始劫來留下的顛倒妄想。你承認它是真實的,那你就很難修行了;你安住清淨心來看它,你確定它是虛妄的,那它就不是你對手了。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你要是迷真起妄,那就全部是妄;你要返妄歸真,那什麼都是真。所以,這個地方的核心思想,就是理觀帶動事修。
【1562】<提婆達多品>佛陀引用兩個實際的例子,是為了表顯什麼?
在<提婆達多品>當中,佛陀為了證明理觀、事修是缺一不可,引用了兩個實際的例子:第一個,就是一個大國王(這個大國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因地)。這個大國王為了追求無上菩提,放棄了王位,向仙人修學《法華經》。然後,在提婆達多逆緣刺激之下,精進修學六度而成佛。所以,蕅益大師說,釋迦牟尼佛的因地這一塊,強調事修的精進,以事修方式成佛。這是第一個。而龍女的轉身成佛,瞬間,一轉身變成男身,然後在南方無垢世界成佛,強調的是理觀的成佛。
這兩個是各有特色,但這兩個其實是缺一不可的。佛陀只是在表顯事修、理觀缺一不可。所以,前面的釋迦牟尼佛的因地成佛強調事修的精進,而龍女的成佛是理觀的相應,就一念的相應。
我們把這個基本概念,理觀、事修弄清楚,就可以往下看。
【1563】成佛的關鍵,不在於事修,在理觀
己二、明通經利益 分九:庚一、智積偈讚;庚二、智積提問;庚三、文殊回答;庚四、智積疑問;庚五、龍女釋疑;庚六、挾權難問;庚七、獻珠除疑;庚八、時眾得益;庚九、大眾信受
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讚歎文殊菩薩在龍宮弘揚《法華經》所成就的利益。那麼它對眾生有什麼利益呢?這個地方有九段的說明。
庚一、智積偈讚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
大智德勇健 化度無量眾今此諸大會 及我皆已見演暢實相義 開闡一乘法廣導諸眾生 令速成菩提
「爾時」,這個爾時是什麼時候?就是文殊菩薩率領無數坐寶蓮花的菩薩從海湧出、住在虛空的這個時候。這個時候智積菩薩看到這種莊嚴相,就用偈頌讚歎。「大智德勇健,化度無量眾。」這一段是讚歎文殊菩
薩,說具足大智慧大福德勇猛精進的文殊菩薩,您老人家依止前面的智德勇三種功德,來化度無量的眾生,使令我們「今此諸大會」,這個與會的大眾,都能夠見到這些坐寶蓮花、在虛空坐的這些菩薩。
這個菩薩,我們前面說過,有權位的菩薩跟聲聞大眾。權位菩薩當然修六度,聲聞大眾修四諦,但是他們會權入實以後,都是走上一佛乘。他們入一佛乘以後當然就在空中住,形成一種莊嚴相。智積菩薩就讚歎。
這些所謂的三乘的權教之人,經過文殊菩薩「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按照《法華經》的思想,除非你能夠會歸到一心真如,修即空即假即中,發起清淨心、菩提願以外,你所修的法門都叫事修。事修可以讓你成就安樂道,可以讓你成就解脫道,但是你跟菩提道無緣,因為你沒有找到正因。而《法華經》能夠「演暢實相義」,講到中道的實相,開闡一佛乘,一佛乘就是權實不二,所以文殊菩薩依止《法華經》,廣泛地引導三乘的行者「令速成菩提」。
這一段的讚歎,核心思想在最後這句話,「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會權入實。成佛的關鍵點,其實就是你內心要能夠先跟一心真如的清淨心、菩提願相應。這樣子,你不管修什麼法門,你今生可能只有布施、持戒,也只有念佛,雖然你只修三個法門,但是因為你的根本是清淨心、菩提願,所以你還是走上成佛之道,你跟佛陀走了一個同樣的道路。當然你的資糧力比較弱,但是不能否定,你是真實的佛子。所以,這個成佛的關鍵不在於事修,在理觀。所以智積菩薩讚歎文殊菩薩善能教化這些龍宮的眾生。
【1564】真的有眾生依止《法華經》的一佛乘妙法的修學而快速成佛嗎?
庚二、智積提問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不?
智積菩薩用偈讚歎以後,文殊菩薩就自己出來表態了。他說,我在大海當中主要是講《法華經》,講一佛乘的思想,中道實相思想。
這個時候,智積菩薩就起疑問了。他就問文殊師利菩薩說:「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說《法華經》的思想,它是由內而外
的,稱性起修的,這是一個很高深的法門;你要能夠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然後才能夠帶動你的事修的。那麼,這是「諸經中寶」,這個寶就像摩尼寶珠,能夠統攝你一切的善法,趨向佛道,這是「世所希有」,是希有難得的妙法。這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不?」頗,就是難道。難道真的有眾生依止《法華經》的一佛乘妙法的修學而快速成佛嗎?
智積菩薩這一個問其實是有兩段:第一段是讚歎,第二段他是質疑。他是讚歎《法華經》如此的甚深微妙、世所希有;第二個,龍宮,什麼叫龍宮?這地方就是龍類眾生住的地方。龍類是什麼?是畜生道。畜生道,如果從因緣角度來看,是一個業障深重的眾生,是三惡道眾生。智積菩薩說,這個三惡道的眾生有辦法修這個微妙的法門成佛嗎?即使《法華經》如此的甚深微妙、世所希有,而你作為一個畜生道的龍類,就算聽了《法華經》,你真的能夠快速成佛嗎?就提出這麼一個疑問。
【1565】成佛的重點就是,你是不是有一個正確的方法能夠直觀你內心深處的清淨心、菩提願,這是核心
我們看文殊菩薩怎麼回答。
庚三、文殊回答
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文殊師利菩薩就舉出他自己親自教授的一個弟子成佛的過程。他說,有娑竭羅龍王女,這個龍女只有八歲。文殊菩薩意思就是說,成佛跟他外表的業障不業障沒有關係,跟你煩惱重不重也沒有關係,因為這都是可以改變的,重點是你能不能掌握清淨的傳承,就是你是不是能夠以一個正確的方法直觀你內心深處的清淨心、菩提願,這是核心。說,我這個人業障很重,煩惱也很重,我沒辦法修《法華經》。你講的是外行話。生死的東西是不可能破壞它的。我們只聽過光明破壞黑暗,沒有看過黑暗去破壞光明。因為你沒有去觀照,所以你才業障深重,才煩惱粗重。所以真正的《法華經》,它根本不怕你業障重,它也不怕你煩惱深。
【1566】事修一定要合乎你的根機
我們往下看。這個人,她是一個畜生道,龍女嘛,而且她只有八歲,但是,她透過《法華經》的內觀以後,我們看她產生什麼效果。「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蕅益大師說,這個是她的權法的智慧,她能夠掌握這種善巧方便,知道眾生的根機。權法,就是事修,事修一定要合乎你的根機。就是說,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的生命是由無量無量的過去變成今生,當然你也不能完全否定過去。你就說,那我一念心本來面目是清淨,那我完全否定我的個性。也不對。事修要契機,理觀要契理。契理的時候,那是超越因緣。但是你事修,你說我這個人喜歡拜佛,那你就拜佛吧;我這個人不喜歡拜佛,我喜歡打坐,那你就打坐。所以這個權法就是「善知眾生諸根行業」。首先你要知道你的興趣、根機,你的興趣在哪裡。這個是權法。
【1567】「於剎那頃,發菩提心」,這句話是非常關鍵了!
第二個最重要了,實法。「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這個陀羅尼就是總持。其實只有你能夠內觀真如,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才有資格講總持,對所有的行門都有一個總相的加持。這個是實法了。透過權實二法,這是講到大乘的圓慧。蕅益大師說,這是圓滿的智慧,權實不二。
這以下講到大乘的圓定。「深入禪定,了達諸法。」你要從名字位到觀行位到相似位,從相似位要進入到見道位,所謂的分證即佛,那禪定就很重要了。從外凡到內凡,然後進入到見道位,就要有禪定的加持。
那麼你有透過全面的觀慧,加上禪定以後,「於剎那頃,發菩提心」。這句話是非常關鍵了!諸位,理觀的核心思想就是「於剎那頃,發菩提心」。理觀的智慧,我們剛開始是從聞思,思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生起清淨心,思惟「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發菩提願。所以我們這種觀照是怎麼樣?由語言文字建立起來的,叫名字即佛。不過沒關係,慢慢進步以後,到觀行即佛,你的文字相慢慢少了,觀行力增加了,到了相似即佛;最後,從大乘的加行位,突然間一念的相應,那只是一瞬間而已。就是你在寂靜中,突然間,在觀你的內心的時候,於剎那頃——這個剎那頃就是怎麼樣?因為剎那無生,所以發起剎那的菩提心。
【1568】這個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呢?
而這個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呢?蕅益大師說是圓教的初住。圓教初住就是破無明證法身了,他是住於真如了。我們剛開始修行,當然清淨心、菩提願是分開修。我們凡夫,一般來說,智增上菩薩會重視清淨心,就是先離相,菩提願可能是兼帶,所以凡夫修清淨心、菩提願會有所偏重。但是你成就一剎那相應的時候、破無明的時候,你這兩個——清淨心、菩提願是合在一起了,清淨心一定有菩提願,菩提願也一定有清淨心,這兩個就不可切割了。你成就法身以後,這兩個是同時出現,所以叫做發菩提心。這個發的是什麼?勝義菩提心,是來自於真如本性所發出的上求佛道的心,這是堅固不可破壞。到此為止,整個成佛的因圓滿,後面就帶動他的果地了。
【1569】初發心住的菩薩,有哪七種功德?
果地有七種功德,這個成就初發心住的菩薩,有七種功德:
第一個,得不退轉。我們凡夫修學就是進進退退,但他這個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種不退。
第二個,辯才無礙,有這四無礙智。
第三個,「慈念眾生,猶如赤子」,這個同體大悲。這種慈悲心不是說我們在修的時候思惟如母有情,這個都不用思惟,他任運的,從內心的清淨心、菩提願任運生起同體大悲。
第四個,「功德具足」,具足六度的功德。
第五個,「心念口演,微妙廣大」。你就能夠很任運地去演說一佛乘的妙法。你這個人只要懂這個道理,你就會講出來。當然,你要沒有學古德的東西,可能講話沒有古德那麼美好的文句。但是,你看六祖大師他也沒讀什麼經典,他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當然讀書人會覺得說,這句話這個詞兒用得有點粗,但是他的意思跟修多羅、跟大乘經典是一樣的。就是說,你懂這個道理以後,你一定講得出來。你說我講不出來,你講不出來表示你沒有真懂。就是表達上、文字上可能會有點粗糙,但是你一定可以把什麼叫做一佛乘的實法講出來。
第六個,「慈悲仁讓,志意和雅」。你能夠有慈悲的仁厚謙讓之心,而且意志堅定。最終,「能至菩提」。當然,初地菩薩那就所證與佛無異同,初地菩薩能夠現一百個分身了。
【1570】龍女成佛跟釋迦牟尼佛成佛有什麼不一樣?
所以這個地方,龍女的成佛,強調的是「於剎那頃,發菩提心」,這個就跟前面的釋迦牟尼佛的因地不一樣。釋迦牟尼佛因地是怎麼樣?多生多劫的勤苦才成佛。這個地方的理觀成佛是「於剎那頃,發菩提心」。這個就不太一樣了。當然,這個地方就引起了智積菩薩的疑問,我們看第四段就容易清楚。
庚四、智積疑問
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
智積菩薩聽到文殊菩薩舉這個龍女成佛的例子,他當然是示現了,智積菩薩本來就法身菩薩,他也知道理觀事修的差別,但是他替眾生問。他的疑問,蕅益大師說,他是以別教法來問難這個圓教的理觀,以別教法。他說,我見釋迦如來,這是前面的釋迦牟尼佛自己講的,他的因地做一個國王,他不但放棄了王位,到山中修《法華經》,然後生生世世可以說是歷劫的難行苦行,然後呢,積功累德,追求菩提,未曾止息。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他自己回想,他觀察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沒有如芥子許這麼少的地方不是我因地捨身命的地方。所以這個行菩薩道不是只有理觀,這是法身以後要成就應身佛。
諸位!應身佛才是真正精彩的時候。我們在成就法身的時候,當然你也可以說,欸,我是智增上菩薩,我先成就法身,所以你可以怎麼樣?暫時不修菩薩道。但是你菩提願是在的,你是先發願:我先成就法身以後再去度眾生。這是可以的。但是你成就法身以後,那就沒有所謂的關門靜修這件事情了。這個時候你開始怎麼樣?發願要成就你的成熟眾生、莊嚴淨土。那怎麼成熟眾生呢?是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塊土地,都是你捨身命的地方。為什麼?「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所以我們凡夫在成就般若道的時候,是把自利放在前面,但是你成就般若道進入方便道的時候,你是把眾生放前面了,「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所以他以這種因緣的事修,這麼廣大的時空的修學,他不相信龍女能夠於剎那頃發菩提心而成就佛道,便成正覺,他不相信。
這個地方是說,釋迦牟尼佛的示現是強調事修的重要。當然,你要講事修,那就是生生世世的勤苦的修學;但是龍女的成佛強調理觀的相應,因為真如本性本來就是你本具的。我再講一次,諸位!你的清淨心它不是修來的。你什麼時候能夠承當,它隨時準備跟你相應。因為它就是你衣服裡面的摩尼寶珠,你把它拿出來有那麼困難嗎?對不對?就是說你裡面的摩尼寶珠,把它拿出來是比較快的。但是你去工作,去努力地創造你的佛身淨土,這個當然因緣修就時間比較長了。但這兩個是不互相妨礙的。所以智積菩薩等於是以事修來問難理觀,當然他是示現的,他是為眾生來理解理觀事修的差別。
【1571】法身如何成就?應化身如何成就?
庚五、龍女釋疑
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現於前,頭面禮敬,卻住一面,以偈讚曰:
深達罪福相 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 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 用莊嚴法身天人所戴仰 龍神咸恭敬一切眾生類
無不宗奉者又聞成菩提
唯佛當證知我闡大乘教
度脫苦眾生
正當智積菩薩質疑龍女成佛為什麼這麼快速的時候,「言論未訖」,這句話還沒講完,智積菩薩話還沒有說完,龍女突然間現在前面,就向兩位佛陀——釋迦牟尼佛跟多寶佛頂禮,然後站在一面,就「以偈讚曰」,這個地方是讚歎佛陀的三身的功德。
她怎麼說呢?「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讚歎佛陀法身的功德。諸位!法身是怎麼成就?當然是靠理觀。應身是什麼?應身當然是靠事修。你要成就法身,那是理觀的智慧,但是你要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萬德莊嚴的佛陀的應身,那就是要歷劫勤苦地修學了。
法身的理觀是怎麼回事呢?「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我們一個沒有修理觀的人,就是從因緣的角度來看生命。從因緣的角度來看生命有什麼缺點呢?就是二元對立。你會發覺說,我怎麼有時候覺得我業障深重,但是我如果好好地修行,我又覺得我這個人具足很多的善法?所以,你沒有修理觀,就表示你這個人不安住。不安住的情況你就怎麼樣?你隨順你的修行,有時候進步,有時候退步。因為我們生命本來就是一個曲
線,一個拋物線。它不可能是一條直線,你沒有本事做成這樣子,你除非是法身菩薩,或者你真正安住清淨心,你能夠真的達到平常心。
所以,我們一般人的修行都是這樣子的,就是在善惡的法裡面產生糾結,因為你心外攀緣。但是如果你能夠理觀,迴光返照你一念清淨心的時候,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觀達罪業也好,福相也好,其實當你的內心回到原始點的時候,是業性本空,其實你本來沒有善法,你也不是惡法。所以儒家思想有兩派,它說人性本善,有時候說人性本惡。其實佛法的意思,我們的本性不是善也不是惡。如果你本性是善,你怎麼造惡呢?如果你本性是惡,那你怎麼可能成佛呢?你本質是惡,那你怎麼修?你頂多就是偽裝自己、調伏自己而已。
佛法認為,我們的本性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叫做離相清淨,它什麼都不是。所以即空就直接觀到我們一念的清淨本性,就觀察罪不可得,福不可得,這是即空。即假就觀察我們的性具,我們一念清淨心本來具足善惡。就是你用身口意的惡法去熏習你一念清淨心,它自己會顯現罪惡的相狀;你用布施持戒的善法去熏習你的清淨心,它會顯現安樂的相狀。所以,你能夠觀你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表示你深入地通達罪福的真實相。就是你本來不是善惡,但是你也可能變成善惡。就是這樣子,就這樣解釋。
那麼這樣子表示什麼呢?「微妙淨法身。」佛陀能夠安住清淨心發起菩提願,成就清淨法身。所以法身是怎麼樣?是理觀所成,跟你有沒有跟眾生互動沒有關係,嚴格來說跟你有沒有福報也沒有關係,跟你有沒有煩惱、有沒有業障也沒有關係。理論上是這樣。
但是你要成就應化身,那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你今天希望你能夠在一念法身當中,終於有一天能夠怎麼樣?現出佛身,而且有你的清淨的國土,有你教化的眷屬,那就是事修了,你才有辦法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莊嚴你的法身。這兩個是讚歎佛陀的三身的功德。
第二個,我們看九界皈依。
「天人所戴仰,龍神咸恭敬。一切眾生類,無不宗奉者。」具足三身的佛陀,是九法界眾生,天人龍神等一切眾生所恭敬皈依的所緣境。這個是讚歎九界皈依。
第三個,龍女就請佛為證。她說:「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我雖然是一個八歲的畜生道的女眾,但是我從跟文殊菩薩所學習的妙法當中知道,成就無上菩提,必須佛陀來印證,以心印心。就是,佛陀您老人家作證,您的清淨心跟我的清淨心是不是完全一致?請佛印證。我依止清淨心、菩提願,我在未來世當中,我也會即將示現應化身,轉大法輪度脫眾生。龍女請佛印證,佛陀默然印可。佛陀經常是這樣,佛陀不講話,就是承認你是成就法身佛了。
【1572】這一點對我們臨命終是至關重要
所以蕅益大師在這一段裡面提出兩個重點:他第一個先講到理事的差別。就是你在修行,先把理觀、事修分清楚,你不要含糊籠統。理觀的所緣境是真如,它是向內的,內觀真如。那麼真如是一個性德,你不用去增加它,你也不用減少它,你只要知道有這件事情就好,就是觀而已。真如不能修,它本來就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會因為你修它而增加,也不會因為你懈怠而改變。所以它可貴的地方就在這裡,它是不生滅心。
這一點對我們臨命終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臨命終就是不能靠修行。因為你臨命終的時候是你生命中最糟的狀態,你躺在床上,不可能起來拜佛。說我平常都是靠拜佛保持正念,你有本事站起來拜佛看看?所以,臨命終的時候,修德其實力量薄弱了,就是靠性德。就是你必須靠一個——你狀態再怎麼糟糕,它永遠是清淨的。你在臨命終的時候,你業障現前,你身體插滿了管子,你的眷屬在旁邊哭泣,你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心思散亂,這個時候菩薩云何應住?你依什麼而住?說我靠佛號,也可以。但是你完全靠佛號,佛號是外來的東西,如果你內心沒有東西跟它接應,這個力量薄弱。所以,在臨終的時候可讓你依靠的,就是說,諸位!有一個摩尼寶珠,它永遠在那個地方等著你。它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它也絕對不會因為你身心的錯亂而變成不清淨,就是這個理觀的智慧。所以理觀是怎麼樣?它強調離一切相,這你要弄清楚。理觀是超越因緣所生法的。什麼叫離一切相,我簡單說一下,它跟你有沒有修行,跟你煩惱重不重,跟你的業障重不重完全沒關係。這才可貴嘛,這樣才可以安住。這是理觀。
第二個,事修。事修強調即一切法。你有修行你就有功德,你造罪就有過失,這就是事修。那就是因緣所生法了,講修德。
所以蕅益大師說,你這個修行人先把理觀事修分清楚,一個是內觀,一個是外修。一個內,就是摩尼寶珠,你再怎麼窮,摩尼寶珠還是這樣子。但是事修就是說,你要不修,有摩尼寶珠也沒用,摩尼寶珠你不能當飯吃,你要拿出來貿易,你才有辦法用摩尼寶珠去換取你的麵包飲食,所以這個靠修德。所以理觀是離一切相,事修是即一切法。這是先把理、事分清楚,理、事的差別。
【1573】為什麼純粹是理觀不行,純粹的事修更不行?
第二個,你再把理觀、事修怎麼樣?合起來。就是,理觀不離事修,事修不離理觀,所謂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以,理事是相輔相成,互含互攝,缺一不可。你真正把《法華經》的一佛乘思想啟動,你純粹是理觀也不行,純粹的事修更不行。就是說,你有一個摩尼寶珠,然後呢?然後你還要精進地去做貿易,用摩尼寶珠換取你的衣食,換取你的房子,換取你各種的資具。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他的意思就是說,理觀不能礙事修,事修不能礙理觀。
這個道理懂了,你就知道智積菩薩的問題在哪裡。智積菩薩就是強調釋迦牟尼佛因地的事修成佛。其實釋迦牟尼佛的成佛,諸位,現在我問你一個問題就好了,他歷劫的勤苦的修學成就應身佛,他哪僅僅是事修?你認為這個事修沒有理觀做得到嗎?不可能嘛。我給你不要說三大阿僧祇
劫,我給你一百阿僧祇劫,你整天修菩薩道,如果你沒有理觀,你也成不了佛。所以,當一個法身菩薩強調事修的時候,他背後一定有理觀,只是他不談而已。釋迦牟尼佛不可能沒有理觀,龍女也不可能沒有事修,只
是,蕅益大師說,各自表法。佛陀為了激勵我們在逆境中成長,所以用釋迦牟尼佛做榜樣,強調事修精進,突破障礙。釋迦牟尼佛為了表達我們的修行不會因為煩惱重,也不會因為你是一個畜生、你是一個女眾而障礙,所以,龍女用理觀來表示,這個理觀裡面一定有事修。只是蕅益大師說各自表法而已。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整個修學表示事修的圓滿,而龍女的這個業報身,她一念的迴光返照,一念的相應,成就圓教初住,強調理觀的圓滿。各自表法而已了。所以這個理事是圓融的。
重點是,龍女這樣講的時候,希望佛陀證明。佛陀默然,那表示佛陀認可了。這是第一段的問難,就是所謂的智積菩薩的問難。我們先休息一下,再看舍利弗尊者的問難。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