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1年6月30日 星期三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第四集 成德法師 2019/5/14



 諸位家人,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太上感應篇》的課程,安排了應該也有四個禮拜的時間,我想我們記得多少經句、記得多少故事,這個都是其次的,最最最重要,我們要帶走的是深信因果。你什麼沒有記住,don’t care,不要太罣礙,是吧?這四個字一定要帶走,這四個字一定要放在心上,不可須臾離也,這一帖藥包治百病。我好像變郎中了,你們有沒有這個感覺?我好像開了不少藥。真的深信因果,你什麼煩惱都不見了。

所以佛的妙法可能一句就能讓我們恢復本性了。這句深信因果會不會讓我們開悟?會呀,這不是我講的,「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夫心性」,「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所以他教理、心性都通達的人,他不會不談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夫心性。而我們之所以不能明心見性,障礙在哪?有分別執著,有妄念。深信因果的人他就安住在這個真理上了,安住到有一天他就開悟了,因為任何事情不會再動他的情緒了,是吧?

人為什麼會懊惱過去?不甘心。人為什麼會擔心未來?他怕以後不好。「預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將來跟現在分得開嗎?全部都是因果在相續,師長老人家強調因果在哪裡?就在眼前。會觀察的人,諸法實相在哪裡?這個就要善於觀察、善於體悟,不善於觀察體悟的人,聽經聽了三四十年,經典還是經典,生活還是生活,都打成兩截了。

那我們會觀察因果的人,師長老人家有沒有把因果給我們表演出來?有吧?對呀。那師長老人家他表演的因果非常精彩,因果其實就是因緣果,「緣」,它有善緣有惡緣,我們一聽到惡緣難不難過?起這個難過的心,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我們的心動了。所以真正的重點不在外面的緣,在我們自己的因心上,我們善不善於用心。善於用心的人,面對世人都沒有辦法忍受的境界,他不斷提升他的境界。所以師長老人家說,你會嗎?這一句我們重複了好多次了,我們學會了沒有?

我們除了要把「深信因果」帶走,還要把「會不會」帶走,OK?這個會不會一定要體悟到,其實「會不會」就是會不會用心。心能轉物,則同如來,如來跟我們的差別在哪?有差很多嗎?沒有。一念之間。我們這一生覺得沒有辦法忍受的事,甚至放在心上都已經十年、二十年了,你看這件事嚴不嚴重?在相上講都二十年心結都打不開,當然嚴重。可是從理上講,一念之差而已,真會善用心,悲憤都成什麼?成力量。危機都變轉機,煩惱都變菩提,其實我們在座的學長們有沒有給我們表演?有沒有?你會麼?你要會看。

比方說我們這個周學長、胡學長,那他假如每天在那裡,啊,我造了那麼多地獄業,我等著下地獄吧,那這是他的念頭。有沒有人一直沉醉在自己過去的錯誤,拔不出來?多得很。可是你看他一轉念,這個變成度眾生的大慈大悲心,所以有一句俗話講,「浪子回頭金不換」,那是最可貴的。

師長老人家特別善巧,都是在啟發我們學生的責任感,在師父講《十善業道經》的時候就提到,剛好他可能出國,剛回新加坡,他面對大部分是出家的法師。他說我這一次飛回來,在飛機上面,看到旁邊坐的小朋友,在飛機上這麼長的時間都在幹嘛?打電動玩具。目不轉睛在那裡打那些電動游戲,可能不少都是什麼?殺人游戲都有。接著師長說什麼?他看著這些弟子們說,這些都是你們以後要度的眾生。師父看什麼東西他都生智慧,他藉由這個緣去提醒學生,你們都是出家發願要度眾生的,你們以後要面對的是這樣的眾生,現在實力不好好積累積累咋行,不能混日子,不能發空願。

所以成德現在看到周學長跟胡學長,覺得這個打電動玩具的眾生是有救了。當然我不是把責任都推卸給他們,這個「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今天我到監獄去,或者到強制戒毒所去,我就跟他們說:我告訴你們,要把毒戒掉不複雜,迷悟一念之間而已。下面的人聽都聽不下去了,理講的很高,他們說你趕快走吧趕快走吧。突然來了一個,「諸位兄弟,我以前跟你們一樣」,他耳朵都豎起來了,所以什麼叫浪子回頭金不換。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他才覺得親切,他才覺得很能接受你的話,有什麼?共鳴。

所以今天你要去跟狗說法,你要怎麼辦?你要先現狗身才好跟牠溝通。我不是說現在,當然你現在已經入觀音菩薩的時候,你就在沒有人看到的時候再度,因為有人看到了,你就得走了,OK?為什麼有人看到你就得走了?因為一下子,他會祕密給你拍照,然後發到微信上面去,某某人是觀世音菩薩,就一堆人來了。最後,一堆人一開門看到一個人坐化的,他度眾生的緣沒了,因為每一個人來不是聽他講經說法,幹什麼?給我頭摸一下、給我頭摸一下,那就完了,沒有緣了。所以佛菩薩為什麼說身分暴露了就要走,這個相、這個事,理在哪?會思惟的人你就可以體會到。

就想起師父有一天遇到一個人,在香港,我不記得,好像成德不知道有沒有在旁邊不大記得了,現在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了。你看我書疊這麼多,請大家見諒,以前都沒那麼多書,因為記憶力比較好,引經據典都還記得,現在引經據典怕前句來了後句接不上,書可以馬上翻。所以看到年輕人很高興,「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當時候在香港有一個人跪下去,到香港找師父,師父你今天不給我圓頂,我就在這裡不走了。師父看著他說,你不走,我走。

那我們話又說回來,話又說回來,我們剛剛講的,會修的人,遇到世間人完全不能接受的境界,反而是他不斷提升甚至是大提升、快速提升的緣。我們就不說別人,首先只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是我們根本的老師。

我想接下來,成德要舉哪一個公案,可能有不少同修都知道了。世尊前世做忍辱仙人,可是這個例子我們都聽過了,用上沒有?用上了,事事是好事,因為我們從來沒有遇過人家割我們的肉。你說有,我有遇過,一片一片有沒有?沒有吧?因為現在有這樣的人早就被公安抓走了。那個時候他遇到的是國王,歌利王是國王,給他凌遲處死。所以大家要知道佛菩薩,包含我們的師父上人給我們的表法,我們要看懂,這個都是大權示現。

歌利王割截他的身體這是惡緣,所以佛陀前世有沒有造惡因?有啊,不然他怎麼會遇到這樣的惡緣。他老人家面對這樣的境界會修,把這麼嚴重的惡緣怎麼樣?還了。不只還了,把這個最惡的緣轉成什麼?不是善緣而已,法緣啊。他告訴歌利王,我成佛之後第一個度你,所以初轉法輪第一個開悟的憍陳如尊者就是歌利王。你看佛陀又給我們表一個什麼法?說話算話。所以我們菩提心發了可不可以退?不能退,要信守承諾。退了,「我可能能力不夠」,念頭很多了,開始「我爸爸媽媽身體也弱了」,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最後氣都消了。

「我怕能力不夠」。師長老人家有說弘法利生要靠能力嗎?我沒聽過這句。我只聽過他老人家說「至誠感通」,沒說一定要有很強的、多強的能力。再來,「我覺得我能力不夠」,其實這一念不信佛。有人就說了,我很信釋迦牟尼佛,我不相信我自己。我說你犯了邏輯上的錯誤,你相信釋迦牟尼佛,那你應該相信他講的話吧?那我不說其他的,就相信他講的第一句話就好,開悟以後第一句話。對啊,那你就不相信了,那你還說你信佛?所以說到最後,我們都信誰?都隨順自己的念頭。所以為什麼說修學第一個,「隨順聖賢佛菩薩的教誨,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每一天有多少個念頭?「萬境交集,一不覺察,難免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生」。而且它一念來了,念念相續,你就一直在沮喪當中。所以會用功的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我父母年紀也不小了」,這叫未來煩惱。你父母真的要你照顧的時候,你就趕快回去,也是表法;人家老人家現在明明全力支持你,你還在那裡打妄想,你是對不起父母,有沒有道理?不是我逼你們的哦,是你們自己點頭的。對啊,父母是你的大護法,這麼殊勝的緣,你還在那裡打妄想,你不是糟蹋他們的發心嗎?你的父母多稀有,人生最難的就是這個親情的割捨,他把你捨下來捐給眾生,你看這個是稀有殊勝的菩薩心腸,你要滿父母的願。當然因緣是會變化的,真的你父母有什麼情況,我們學傳統文化的人還有念頭嗎?二話不說幹什麼?回家,照顧父母。哪有父母有情況不照顧,那我們還講什麼傳統文化?你看師父上人剛剛的開示,佛法就一個字,哪個字?孝,就包含整個佛法了。

發了願,「哎呀,我以前太狂妄了,願發得太大了,我看我就回去找個工作,然後我也會好好念佛,求生淨土,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告訴你,你的命跟我差不多,沒有後路可以走。你今天沒有遇到,另當別論,你都已經明白這個世間現在什麼最重要?弘法利生。人家世間人他的緣還沒到,還在玩樂當中,每一年最後一天還在那裡,54321,Happy New Year。你不能怪他,他緣還沒到。你都遇到佛法了,還在那裡54321,那真的是可憐憫者,沒辦法。遇到佛法你還這麼揮霍一分一秒,那還得了?不是玩弄佛法,消遣佛法嗎?不行啊。

你不只遇到佛法,你還遇到當前的大善知識,他有大智慧,他的理念都是救世間的,你都聽了那麼多了,連一個救世的事業你都發不了心,然後說我好好念佛求生淨土。告訴大家,西方極樂世界,二乘種不生,聲聞緣覺都往生不了。佛經上有沒有這麼講?有啊。往生的人有一個條件,大家的耳朵突然豎起來了,二十四品,三輩往生有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世間的苦難擺在你面前,還有一個大智者說怎麼救,然後你:我還是回去找個工作吧。那菩提心怎麼發?

所以遇到師父是這一生成佛的緣成熟了,是這一生度眾的緣也成熟了。所以昨天跟大家講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君子的本質是什麼?道義、仁義,擺在面前,仁義道義發不出來,連君子的資格都沒有,還說去作佛,那不可能,從理上講這個講不通。

當然你發了這個心還沒有緣,去這一些工作,這些因緣。那昨天我們也講了,你發心了,一念怎麼樣?遍虛空法界,佛菩薩都知道了。你現在安住你的因緣,積累弘法利生需要的這些能力。《易經‧繫辭傳》裡面講,「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大家聽過這一段沒有?「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鮮」是很少,這個「不及」就是很少不招災難的、災禍的,很少不及災禍的,就是會遭難的。大家想像一下,你扛的太重了,最後會怎麼樣?就壓下來了。所以這個是在哪一卦當中呢?鼎卦。我們說三足鼎立的鼎卦,三足,這三足在這句話裡面有沒有展現出來?要頂住,需要什麼?德行、智慧、能力。

你比方說你今天選擇講經,講經、講學的這個方法你要學,經驗你要積累,這能力。今天你要去做護法,那這些管理的能力,或者你要去做後製,這都要學能力。所以事實上,發了願都是佛菩薩安排,只要我們不退心,隨時都有佛菩薩在護持我們,不用擔心。所以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不相信佛菩薩的教誨,這才是根源所在。信了,「信為道元功德母」。真信的人念念都是增長善根,長養諸善根,他相信因果,六根接觸六塵,他就在觀察,他會明白很多真相,從世間當中他就會去觀察。

那成德剛剛是跟大家說,你的緣還沒到,你現在好好積累,自然就會安排你了。昨天還跟大家提到,師父老人家發願出家了,他也不用去找人,人家來找他,你看多自在。所以你修鍊到人家一看,「你不能在家裡了」,把你拉出來,那就是緣比較成熟了。但是你也要看誰拉你了,假如是搞名聞利養的人拉你,你也要會判斷,你不要到時候被拉出去出事了來找我。所以有時候講話也不容易。「當初你說的有人拉我就出去」,你還要「度德量力,審勢擇人」,這個法是圓的,你不可以拿一句。只拿一句又變什麼?執著。一執成病,法是圓的,每一句跟每一句之間沒有衝突,所以要圓解。

那話又說回來,我跟大家保證,每一個人在當前就已經在師父的救世理念當中,大家相不相信?對啊,剛剛那個叫方便說,現在這個叫真實說。請教大家,你覺得師父有教誨我們哪一些救這個世間最重要的理念、做法?蒲學長。

蒲學長:學生說的應該不一定對,但是是學生自己的一些領悟。

法師:沒有標準答案,大家不要罣礙,想到什麼說什麼。

蒲學長:學生認為是因果,如果眾生能夠相信因果、堅信因果的話,這個世界定會和平。

法師:非常正確。你看師父說現在救這個世間,最重要的是什麼教育?等一下,麥克風還不能拿走,妳現在體會到因果教育可以做事,然後呢?

蒲學長:然後就需要培養弘揚因果的人。就也要人教,想讓大家相信就得人教。

法師:就要人教,然後呢?

蒲學長:然後就是現在,就像我們學生我們就得好好……但現在老師很少,就像法師像您這樣的人真的很少很少,所以您的任務很重。

法師:然後呢?

蒲學長:這一步,就得靠師父老人家把法傳給法師您們這一代。師父一開始是一個人,但是您們這一代人就要稍多很多;您們這一代再傳給我們,又會多很多倍;所以然後我們再好好學,就再傳給更多人。就是師父所說的,這不是一代能完成的事。

法師:太好了!Hold on,hold on(稍等)。妳們這一代人會出很多人,妳覺得要先出誰比較好?

蒲學長:自己。

法師:好,來,掌聲鼓勵。請坐。

我們這幾天一直跟大家交流一個,修行很重要的態度,佛法是什麼?內學。你聽了很多道理,這些道理要怎麼樣?往內。不然師父在那裡「傳法的人重要」,然後我們一聽到這一句:誰很好,誰可以,誰怎麼樣。都往什麼?往外。

其實成德也是被師父上人棒喝的,當時候剛學佛,記得是在高雄淨宗學會,那時候成德還在代課,還不是正式老師,還在代課,禮拜天去拿法寶順便參與念佛。剛好那一天晚上是悟道法師要來講法,結果念完佛吃晚餐,悟道法師是晚餐後才講。剛好吃飯的時候,這個學會又放師父講經,剛好講到普賢十願的請佛住世,請佛住世。結果師父就講了:你看這個世間,這麼多人遇到佛法的有幾個?遇到佛法又遇到當生成就的念佛法門,又有多少?遇到念佛法門還遇到這個淨土第一經會集的善本,又有多少?接著師父講:你不請自己住世,你請誰住世?那個印象很深,好像全身觸電了。

所以佛法是內學,任何一個教誨要往內,可是大家可能在這裡說:好啊,那我要請自己住世,可是我現在德行也不行,智慧也不行,能力也不行,那我怎麼住世?這一句話又變成你的執著點,所以什麼都不能執著。諸位學長,我剛剛有沒有講什麼?我剛剛有沒有講這一句話?沒有吧,你們不能說我有講這句話。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白方禮老先生的故事,沒聽過的舉手。好,請放下。那成德就以縮短版跟大家講:老人家是踩三輪車一輩子,到了七十幾歲,有一天回到自己家鄉,看到一些小朋友沒有去學校讀書,還在那玩。他自己是不識字,沒有讀書,一輩子的遺憾,看到孩子不上學他心很痛。了解為什麼不上學,繳不起學費。他太難過了,回去把他一輩子存的錢五千塊,這個應該算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五千塊拿出來,然後告訴他的兒女,我要把這五千塊捐給我們故鄉的小學,讓交不起學費的人讀書。他的孩子說:爸,你瘋了?那是你養老的錢啊。他說這是我的錢,你們管不著。

他拿去了,校長不敢收,他都七十多歲了,看到他的那種赤誠,被他感動,也不能不收。接下來更讓他的孩子驚訝的是什麼?他說我從此重操舊業,開始賺錢,踩三輪車,所有賺到的錢,全部給學生助學。從小學到大學都有他幫助的學生,他踩了將近十五年,踩到九十歲左右,他踩的公里數繞地球十八圈,賺了三十多萬。給他幫助的大學生就很多。那個大學生接受他親自頒過來的獎學金,終身難忘,一個八十几歲的老人踩著腳踏車,幫助他求學,你說這個孩子會不用功嗎?所以被他幫助過的孩子,大學畢業以後沒有不做公益事業的。最後他活到九十多歲,當時候他好像生病的時候,他所在的那個天津的人都在關心他,都被他感動了。

我們冷靜想一想,他老人家有比世間人多的財富嗎?那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比他有錢。他有比世間人好的體力嗎?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比他有體力。他有比人家好的學歷、頭腦嗎?外在所有的條件他都是不如人的,可是他卻喚醒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良知,喚醒了對下一代教育的責任,就被他喚醒了。他用的都不是外在的東西,用他的什麼?至誠的心。至誠的心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們以現在的條件毫無保留的去努力、去付出,當下就會感動你身邊有緣的人。所以師父的理念不是要怎樣了,怎樣有了什麼功夫,然後接下來又有什麼緣了,你才能做什麼。

所以師長老人家過年期間對內部有一段話,老人家說:傳統文化在大陸不能夠弘揚開來,為什麼?因為示範點、榜樣太少。這個是對這個時代的觀機。接著師父講,現在的人比較浮躁,你哪怕送很多資料給他,他看不看?他不一定看,看了有時候不上心,得怎麼辦?你給他親眼看到,他就信了。所以在聯合國師父參加了十幾年的和平會議,理論都講透了,「這個是理想,做不到」。我們看二0一七年三月帶了九個大使去看,請問「淨空之友社」什麼時候批下來的?那一年就批下來了,是吧?快不快?為什麼?看到了。

好,那我們再回來,蒲學長剛剛講到的,因果教育可以救這個世間。那請問大家,還有什麼是救世的理念?周學長。

周學長:老法師講經還有一句話,印象很深刻,就是教育要本土化,要與時俱進。

法師:這又是一個重點,你不能本土化跟與時俱進,你做得很好,現在人說不可操作。現在人要找理由很厲害的,你假如不方方面面考慮,「這個跟我不相應,我幹不了」。請坐。你看這個都很重要,現在這個時代不做普賢菩薩度不了眾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本土化跟現代化就是恆順眾生。

來,還有沒有?好,我們趙學長,也感謝她很辛苦護念很多學長。

趙學長:學生這幾天對師父的一句開示,就是上周張發廳長在問師父上人,他想救度監獄裡的這些眾生的時候、這些人的時候,師父說倫理、道德,就是三條。一個是倫理、道德,還有一個是因果。那這個是我們整個社會大眾的整體的教育,還有重要的是要辦學校,要從童蒙養正、要從孩子,一直辦連鎖的學校開始,加上我們大人的各種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那這樣才能完成基本的教化。

法師:好,謝謝趙學長!那講到重點了,「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要有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聖賢教育。好,林學長。

林學長:法師好!學生覺得這個時代,因為我覺得媒體真的力量很強大,因為我看新聞現在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在傳導負面新聞,然後自己今生也有緣在做這個行業,我也希望這一輩子能夠一直做下去。因為我之前願力不強,真的不強,但是剛剛,聽您說到白方禮老先生這個事情,以前我也聽過,但是之前沒有這種感受,剛剛我聽的時候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覺得他一個老人家……

法師:林學長很有善根,他很有赤子之心,這一點成德要跟他學習。

林學長:我剛剛聽到,他一個那麼大年紀的老人家,看到孩子那種狀況,他有這顆心,重操舊業踩三輪車那麼長的路程。我覺他有這種能力,他能去做這件事情,自己為什麼不發出這顆心去做這件事呢?所以今生一定一定堅持這顆心去做!

法師:好,阿彌陀佛,謝謝林學長!請坐。

成德要站起來給他致敬才行,這個是佛陀教的,我們要禮初發心菩薩。發心就是入菩薩位,只要心不退,就是初發心菩薩。那大家聽完林學長的話,「哦,林學長他學的是媒體,所以媒體可以救國、可以救世界,所以這個事是林學長的事,不是我的事。」你看這麼想對不對?所以《華嚴經》上說主伴圓融。媒體這件事,林學長是主,聽到他發心的人都有一份責任護持他,是不是?你們是伴、配角。比方說我們剛剛趙學長講到的,辦一條龍很重要,然後她去一條龍服務了,她也十八般武藝也學得不少了,因為她去到這個一條龍,少保、少師、少傅都能幹,因為小孩她也帶過,她又學醫,所以妳跑不掉了。對啊,培養孩子要依照古法,「文王世子篇」,就是培養國家接班人的,我們現在是不是培養國家接班人?培養文化接班人,一樣重要,也要有三太、三少才行。所以你看佛法很有趣吧,很圓融吧,主伴要圓融。你說趙學長是主,我們伍學長就是伴,伍學長要記得給一條龍送書來。

有沒有人突然有個念頭說,我咋這麼倒霉,今天遇到成德法師,講過的話他都記得,想賴皮都沒辦法。只要你們上台,剛好碰到我在台下,下次我再見面的時候,我會說「學長好,當年怎麼樣了呢?」開玩笑的,因為我是持不殺戒的,講的話會讓人家有壓力我是不講的,只要我講第一句話,對方皺眉頭,我就收兵,不能再講下去了,不然叫執著。講到人家都已經生氣了,那已經是太遲鈍了吧?出言要順人心。

那林學長是主,那他要播節目,去哪裡找節目?去太醫堂拍攝,你看這個太醫堂依照倫理道德,常常還做義工,都是行的是醫道,一拍出來感動多少人?不然人家林學長發心沒地方可以拍。所以你看一台戲一定要有主角又要有配角,不然怎麼唱?釋迦牟尼佛一個人,只好入般涅槃,唱不了戲。他是唱主角,「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那誰去找學生?他的弟子們。弟子們一出去,你的師父是誰呀?人就帶來了,要幫忙招生。那佛陀的學生要幫忙招生,我們要不要幫忙招生?要啊,你好不容易遇到善知識,你不介紹給眾生不慈悲。

這一生修行要成就,善知識是關鍵,那你都遇到這麼好的老師你還不推薦?遇到這麼好的法門你還不介紹?所以李炳老說,你遇到念佛法門不介紹給人家,你就是不慈悲。說到這裡不要太激動,一到路上,念佛好念佛好,人家說那學佛的神經有問題。要看緣分,緣成熟,你就要教他念佛;緣不成熟,你念到身體很好額頭發亮,你是怎麼保養的,你不就介紹給他。沒有緣的要造緣,沒善根的要給他種善根,有善根的讓他增長,善根成熟的你要幫他當生就要成就。《無量壽經》教的,不是我講的,「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

所以講了那麼多主伴,也提醒我們,會修行,六根接觸六塵,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一聽了什麼,那是誰的事,那是誰的事,全都是分別執著。你看到一個人發心了,我有力量我幫一分,沒力量我還要隨喜功德,哪沒有我的事?我在英國,他在福州,我每天給他迴向行不行?對呀,遇到了我們不盡心盡力護持,那我們就不仗義了,仗義要學子路,「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所以子路假如遇到念佛法門,一定是推薦第一名。

那我們在請諸位學長這樣分享,主要也是想大家回憶回憶師父有哪些教導。我們就舉個例子,我們大飯店現在正在落實師父什麼救世的理念?

現在回答問題的鎖定集團員工。當然我這一個問題好像有點分別執著,你們聽完不要覺得沒我的事,你看得懂的你又可以護念他們,是不是?他可能沒有看到其他那個面,你又看到了你一說,「原來我這麼重要」。這個你也在請佛住世,光光相融,你照他他也照你。你的發心照他,他的發心也照你。所以為什麼共學的時候,好像聽課效果特別好。回到家裡自己修,很快就夢見周公,因為那個磁場不一樣,因緣不一樣,為什麼孟母要三遷?因為她住在殺豬的附近,那個場都是那個陰氣,她住到學校旁邊那個磁場不一樣,我們畢竟還不是阿羅漢,又不是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還不是那個境界吧?這個時候環境很重要。

好,哪一位?徐學長。

徐學長:法師好,各位同學好!現在就是我們大飯店有在學習家文化,就是師長老人家講的,在企業內以道義之心來落實這個家文化。

法師:好,謝謝徐學長。掌聲。

我跟大家商量一件事,就是大家能不能接受成德這個《太上感應篇》不趕進度?要你們同意,不然我會惱害眾生,因為可能學長在聽的時候,怎麼還沒開始?怎麼還沒開始?怎麼還沒開始?所以這個要先建立共識才好出發。但是大家去感受一點,成德有沒有在講《太上感應篇》呢?你看這些心態跟《太上感應篇》有沒有關係?有啊,都是感應,而且我們的心整個發出來或者用對了,那個經文你一接觸你就有悟處了,你的心沒有打開,你一接觸就開始記課程當中講了什麼。記一記,請問大家,這些年來我們記的筆記在哪裡?看了沒有?

所以師長老人家那時候去學的時候,李炳南老師說你不要抄筆記,括號「師長老人家」,不然我講完之後很多人想抄他又有罣礙了。其實大家要注意,成德已經說過了,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哪個方法你得力你就用,不要我今天講啥,你一聽完怕我看到你,好像那個有罣礙了,又學成罣礙那不行。師父領進門,修行得不得力只有自己知道,我們的同參道友又沒有他心通,他怎麼看得到?但是那個道理我們要了解,那個理縱使我們沒有辦法一步踏到那裡,最起碼我們往那個方向,是吧?

那《華嚴》很高,可是你一定往它的方向,一步一步踏過去,「縱去遠,以漸躋」。所以當師長老人家那個根性,他是用心去領悟的時候,他聽完這一節課,心境有沒有改變?上去了。那抄的那些東西,他境界都上去了,那抄那些東西幹嘛?當然師父還有一個配套措施,就是他的記憶力很好。不記,講完百分之九十五,還去給同學複講,這個是老人家的狀況。當然我們現在這些悟性、能力不夠,我抄一個什麼?我覺得這個對我的觸動特別大,我把它抄下來,今天晚上再看一看,看到放在心上不會忘,這個才是抄的意義所在吧。抄了以後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我不應該引這一句,因為這是徐志摩的話,有流弊問題。有沒有流弊?有啊,突然有一個人跟徐志摩過去生有緣,就因為我這一句話,這句話從哪裡來?趕快回去百度一下,結果從那一天開始,看徐志摩寫的東西,我就罪過罪過,所以想要講話不犯口過可不容易呀!

所以《了凡四訓》上說,「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這個善,要行善以前,首先要先明白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不然「自謂行持,豈知造孽」,以為自己在行善,但是理不明,善心做了惡事。

最好的一個例子,呂文懿公辭掉相位,回去看到一個人喝醉了,是吧?擋在他面前很囂張,呂公很慈悲,算了算了,不跟他計較了,繞過去。一年以後這個人被判死罪,呂公聽到這個消息,我做錯了,假如當一年前我看到這個情況把他送到官府去,給他嚴懲一下,小懲而大戒,他就引以為戒,不會那麼囂張,因為他這個行為以後,「老子連宰相都不怕,宰相都怕我三分」,他就完了。所以仁慈不只要有自受用,還要有什麼?他受用,要考慮他,他現在這個行為這樣,他很狂妄,怎麼辦才能幫助他?一定要讓他得到教訓。所以佛法為什麼說聽經重要、明理重要,你明了理你才知道怎麼去利益自己跟利益他人。

那剛剛問大家問題,其實每一個學長一回應回來,他的事中又有理,然後大家都參與其中,然後互相又感動又笑,印象深刻。成德一個人在這裡唱獨角戲,唱著唱著還有人夢見周公。你看剛剛這樣大家笑得那麼開心,沒一個人夢見周公。所以我們就一切隨緣,「神光,不要太執著」,一切隨緣,我們就順著緣。你看包含我們蒲學長剛剛的回答,不是讓我們思考很多問題,你看她的思考也很有邏輯,不斷的從根本去思考,最後她就請自己住世了。

接下來我們看,其實《華嚴經》這種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在當下。你不要又有一個念頭《華嚴》好高,《華嚴》是不是佛陀講的?那佛陀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那他在娑婆界講的經契誰的機?娑婆界的,那契不契我們的機?會不會佛陀講完,說嘿嘿,這嘿嘿是我加的,「對不起,你做不到」。不可能吧?師父說,那不是跟眾生開玩笑嗎?你不只遇到《華嚴》,還不只這麼殊勝,你還遇到了一個善知識,把《華嚴》演給你看了,你還不照著《華嚴》做,那不是糟蹋了他老人家的表演。對啊。

我請問大家,現在這個世間,最難搞是哪件事?宗教團結。你看現在那麼多恐怖爆炸,什麼造成的?宗教之間的衝突。當然你再更深入一點,利益的衝突。全世界最複雜的問題,老人家花了多久把它搞定了?你說老人家搞定了,可是這個世界很多地方還很亂。大家要了解,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體、每一個國家有它的共業,假如這些共業佛菩薩都能背,佛菩薩早背完了,他是同體大悲,他能背他還不背,那怎麼慈悲?所以我們學《感應篇》就很清楚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那是他自己感召的,那是他自己的惡業感召來的惡果,佛菩薩也不可能幫他背呀。目健連尊者神通第一,釋迦族要滅族的時候,他用神通,把好多人,幾百人放在他的缽裡面,救他們。後來,「我救了很多人」,一打開裡面都是血水,神通不敵業力。那佛菩薩誰沒有神通?那都可以幫我們把業消掉。因為那都是我們自心變現的,只有我們的心轉,這些業才能轉。

那最複雜的事老人家這麼容易就化解,他把《華嚴》的方法用上了,個個第一,不是化解了嗎?個個第一,互相尊重,互相讚歎,不是普賢行?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對每一個宗教廣修供養。一講到自己宗教,懺悔業障,我們自己做的不好。人家做的好,隨喜功德。天主教辦醫院辦得好,隨喜功德,我們有能力,還要支持它。那不是《華嚴》嗎?

然後又一切境界都是唯心所現,都是佛菩薩的化身,所以你看道理都通了,去跟其它的宗教講,跟基督教講,你相不相信你的神有萬德萬能?人家馬上:相信,有萬德萬能。那你相不相信,他有神通道力,他能在佛教變現釋迦牟尼佛,他能在伊斯蘭教變現穆罕默德,因為那個時代交通不發達,其他那麼多地區他怎麼去度?所以都是你的神的神通變現他們可以接受的身分去度他們。一聽很高興,都是我的神變的,一個神,只有一個真神,就是我們大乘經講的一個自性,「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你看,理論一講沒有宗教反對,不就團結起來;又做四攝法,請客送禮。

所以我們遇到師父不容易,這個緣好好珍惜,跟著他老人家「遊步三界,無所罣礙」,前面還有「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拔諸愛欲」,就是把我放下,「杜眾惡緣」,把自私自利放下,「開示正道,度未度者」,「遊步三界,無所罣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什麼時候過這樣的生活?念頭。什麼時候過這樣的生活?當下,你還有其他的念頭,又是分別心、執著心起來了。六根接觸六塵,你會嗎?不分別、不執著,就會修了。

那我們順著剛剛徐學長講的,家文化,做表率,這師長強不強調?強調。請問一條龍假如沒有家文化,一條龍能產生作用嗎?所以一條龍裡面有周學長,有林學長,有徐學長,有蒲學長,有沒有?你相不相信接下來誰在講,誰都在裡面,重重無盡,很有味道,是看哪個是主,哪個是伴?沒有家文化,老師都吵架,再好的學生培養得成?不可能啊。所以你看師父的這些救世理念它是融在一起的,那大家當前是什麼緣,當前就盡力去做。好,這個是家文化。

來,我們集團的學長,我們林學長。

林學長:法師好,大家好!目前就是落實和合的團隊。

法師:六和敬團隊。

對,還有一個是慈心不殺。

法師:慈心不殺,戒殺放生,這個對我們眼前也是非常非常重要。請坐!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為什麼這個世間會有戰爭?根源不是誰看誰不順眼,那是表相的東西。根源是什麼?殺業。所以怎麼讓世間人戒殺放生,才是真正化解刀兵劫、戰爭的大根大本,甚至於是化解溫室效應現在唯一而且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大眾吃素。現在為什麼那麼多的廢氣?因為要吃肉,養了一大堆的牲畜,他們排出來的東西一氧化碳這些東西,就是溫室效應最嚴重的,比汽車排出來的還要嚴重很多。甚至於你要養這些牲畜又要把原始森林都要砍掉,原始森林一砍掉了地球的肺愈來愈小,牽一髮動全身,所以要化解這個世間的溫室效應跟戰爭,從哪裡做起?餐桌做起。來,還有哪位學長?

好,我們孫學長。

孫學長:法師好,大家好!聽過師長關於大飯店的一段開示,就是只要看到阿彌陀佛,一個客人進到大飯店以後,從住進去,到他離開,至少能夠念上十幾句乃至於更多。所以由此我就聯想到,其實師長應該是跟諸佛菩薩同一個鼻孔出氣,最終是讓一切有緣的眾生,能夠種上這個金剛種子,最終能夠求生淨土,一生圓成佛道,得到究竟的解脫,然後再廣度一切有情。

法師:謝謝,阿彌陀佛!

孫學長:阿彌陀佛!

法師:《法華經》,成佛的是《法華》。《法華經》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成佛這一句佛號是金剛種子。大家現在在我們大飯店的護持之下,吃、用、睡都很歡喜。請問大家,這一個牌子豎上去容不容易啊?太不容易了,甚至於不要說你們不了解,就是大飯店的同仁都不一定知道,因為有一些很緊急、很難的,都誰在處理?我們吳董事長在處理。你們沒有仔細看,他的白頭髮愈來愈多了。「沒有啊,我們吳董事長看到我們都笑的很開心。」那就像孔學長的父母,他一定跟他:你好好念書,好好念書。他們在耕田的時候辛不辛苦?你說他的父母會跟孔學長:我很辛苦,很累啊。會不會?孔學長,你爸爸有沒有這樣跟你講過?

你看父母的心、師長的心、領導的心,統統是一樣的,他們有那個責任。所以為什麼父親是天?為什麼一個國家的國君是天?他有他的道理,看得懂的人他就念恩。什麼叫上報四重恩,沒有父母扛住,我們怎麼健康成長?怎麼有這些好的因緣?沒有師長老人家他一生忍受這麼多侮辱、艱難困苦,哪有我們現在這麼好的修學環境?不都是受他老人家福報的庇蔭。所以懂得去領悟的人,他會突然成熟,突然長大了。長大不是說你多吃一點你就長大了,那是身體。成不成熟那就看他念恩,看得懂恩、知恩的人,他很快就長大了,為什麼?知恩的人必然感恩,進一步什麼?報恩。

好,還有沒有哪位學長?廖學長。

廖學長:大飯店做的事情太多了,要講也講不完,我就講一些比較特別的。

法師:沒關係,妳盡量講。

廖學長:我覺得比較特別的就是,飯店的四禁文化,它那個是對外的,就可以教化人心,就是禁葷腥,禁非夫妻同房,還有禁煙、禁酒,這四禁文化,就讓一些沒有聞到佛法,然後有緣走進飯店的人種下一顆善的種子,這個倫理,他們也能夠知道這個倫理道德,特別的是那個非夫妻同房。

法師:禁煙,禁酒,禁葷腥。

廖學長:禁非夫妻同房,就是沒有結婚證的人也不能到那裡去住。

法師:所以這個大飯店是一方淨土,這裡沒有造業的機會。

廖學長:這就是對外的。然後對內就是有教育,就像剛剛徐學長學長和林學長說的,和合團隊和家文化。然後我們可以在工作中積福,然後也可以學習增長慧命。還有很多,那我就先講這麼多。

法師:關係,不要客氣,繼續講。

廖學長:說不完。

法師:妳真的有妳就講,沒關係。

廖學長:大概大的就是這些。小的也是從這裡面延伸出來。

法師:小的都講。妳有想到的就講,不要客氣,一家人不要客氣。

廖學長:就是我覺得在那裡工作,不像到別的團體裡去上班有那個排外,一下子就能夠融入進去。然後就是有很高的幸福感,不會有那種覺得自己要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融入進去,然後大家也是像兄弟姐妹一樣,真的有那個家的感覺。

法師:你們有沒有注意聽,廖學長講的每句話,都是這個社會最重要的。這個社會亂亂在哪?為什麼人會小學就要自殺?她都把答案告訴我們了,你看到這裡很快就融入了,不會排。根源是這個社會從幼兒園就教競爭,到最後說,沒有競爭活不下去。

好,沒關係,你有沒有空吃頓素食?可以,你請我我就去。進去大飯店,感覺這裡的人磁場不一樣,對人都很和諧,這個我不大相信,但是又覺得好像滿特別的,他們好像招聘醫師,我潛進去看看它真的還是假的。她進來,反正不行我走人就好了。進去,趙學長說,他幹真的了,這麼和諧,居然這個世間還有這樣的團體。

這個團體立起來了。全世界最大的危機在哪?信心危機。你看師長老人家講,他聯合國參加那麼多場,把老祖宗的東西講完之後,人家給他一句話「是理想,做不到」。老人家怎麼說?給我當頭一棒,冷水澆頭啊。接著師父怎麼做?「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他找方法。

那既然他都懷疑,得什麼?做實驗。所以師長老人家他的智慧就是洞察問題,馬上有解決的方法,這叫智慧。我們可能發現問題就很痛苦,沒有趕快把法給用上去。所以師長老人家一接觸什麼,他有一個理念就出來,因為他看到問題的根源。為什麼一條龍一直強調,已經看出來,一定要有聖賢人才有辦法,好的理念沒有聖賢人去做也沒用,「人存政舉」,「為政在人」!

那我剛剛叫廖學長盡量講不要客氣,還有另外一個用意,她講的愈多,一個大飯店裡面有幾個老法師救世的理念?全部在裡面,沒有一個漏掉,他的員工的小孩,你看他的員工都護持人家,一個進來最少念十聲出去,功德大不大?結果一懷孕生出來耳垂很大,有福報的人。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所以為什麼說福慧雙修,沒有說慧福雙修。等覺菩薩還要花一百劫修福報,沒有福報你三頭六臂也用不上,所以修福重要,福好不好修?「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所有的理念也在大飯店,所有的理念也在一條龍。

諸位學長,我們總結一下今天談的,我們要心包太虛,修學聖教的人心量擴大是第一步,尤其是要做彌陀弟子,沒有把虛空法界放在心上,這個叫有名無實的彌陀弟子。哪有你當他老人家弟子不跟他同心,那怎麼當他弟子?「一切皆成佛,斯願若剋果,大千應感動」,他老人家希望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成佛。

那我們要給宇宙表法,首先要先給地球表法吧?依報隨著正報轉,可是這個依報、正報要先拉回來最近的依報吧?這是學習的次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才能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下是國家的依報,國家是正報;國家是依報,家庭是正報;家庭是依報,修身是正報;修身是依報,誠意、正心這顆心是正報,是吧?所以為什麼說高高山頂立,還要什麼?深深海底行。那我們現在要給地球做榜樣,首先要把哪裡做好?中國。現在只有中國可以救世界,其他的他沒有這樣的祖先的智慧,他解決不了。好,中國要做榜樣,要從哪裡下手?大飯店。要從教育下手,「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所有的問題從根本上看就是人心,其他錢、外交、武器什麼什麼都解決不了,只有教育才能解決人心問題。所以老祖宗這句話很有智慧,「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那只有教學為先,教育最重要,那請問要振興教育,現在要在什麼地方下手?師父說了兩個:救急,國文補習班,就是我們現在集團的七天班,或者每一個禮拜宣講經典,這叫救急,是吧?根本呢?一條龍。那既然一條龍是根本,要從一條龍做示範,才能振興整個教育。其實成德現在跟大家交流的重點在哪?我們現在要找到,可以把中國教育振興的支點,把支點找到了,可以把地球撬起來吧?把支點找到,可以把中國大陸的經濟撬起來吧?現在假如支點找到了,可不可以把中國的教育振興起來?可以啊,就是要一條龍的實驗。因為信心危機,你沒有做出來,人家不相信。

好,那你要做一條龍的實驗,還得本土化、現代化,重不重要?結果你那個一條龍是在體制外的一條龍,說「那你做得到,我做不到」,請問現在大部分的人在哪裡?體制內。而且國家已經下文了,要接受義務教育,不可以以私塾、國學取代義務教育,都發文了。我為什麼講這一段,度德量力,審勢擇人,這些都是我們要客觀了解的,所以這一個實驗在體制內做成。實在講教育官員苦不苦啊?家長苦不苦啊?老師容不容易啊?大家好像現在很努力的人,他也覺得好像方向需要調整,可是好像又不知道怎麼做。教育界的人有多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啊,這樣都是應試教育的話,把孩子們的悟性都什麼?都變成考試機器,他們也不願意這樣。成德也不願意這樣啊,我也是這樣出來的,小時候我也是這樣考考考,考到最後都沒有人生的目標去了,所以實驗重要。所以當今之世,捨我其誰,阿彌陀佛,謝謝大家!

你們好像還沒有回魂,我再講最後一段,因為收個尾。剛剛說會修,釋迦牟尼佛把人世間最惡的緣轉成法緣,更重要的不止化解了這個緣,給了憍陳如一個法緣、一個成就的機緣,更重要的給了後世一千兩百年所有的佛弟子一個忍辱最好的榜樣,把人世間最惡的緣轉成對後世所有弟子最大的供養,因為我們以後走這條路,遇到什麼,跟他老人家一比,小巫見大巫,有什麼好放在心上的?就過關了。

所以這個惡緣來的好不好?好啊,所以諸位學長,你假如遇到人世間最大的磨難,恭喜你,上天特別瞧得起你,他不找別人,就找你。我不是跟大家開玩笑的,我講這話有根據的,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我告訴大家,你看這些學長十幾歲,他們走這條路也很不容易,他們也經歷很多磨練,跟他們一樣遭遇很多磨難的也不少,他們走通了,可以給很多人信心。

所以每個人的緣不同,都可以廣修供養,都可以給後世的人一個最好的榜樣,這都是無量的功德。所以師長老人家,我們感恩他什麼?他也面對人世間這麼大的磨難,弘法三十多年,最後被人家趕出去,大不大?他老人家怎麼面對的?最大的磨難就是他老人家提升最快的因緣,逆增上緣。

老人家離開台灣的時候,寫了一段話「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很多弟子氣得要死,他老人家上去了。又在新加坡三年又不得不走了,他老人家寫了「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隨順境,處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這個話怎麼來的?他老人家親證的境界,那是他的心得報告,又上去了。結果一到澳洲去,世界的緣,聯合國的緣就結上去了。所以把老人家趕出台灣的是不是佛菩薩?趕出新加坡的是不是佛菩薩?所以你看師父演的就是所有的人都是佛菩薩,所有的緣都是來成就我的,只有他老人家是學生,這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那這一節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2021年6月28日 星期一

觀音菩薩現代靈感錄 71~80 (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

 

七一 為報佛恩 誓利眾生

  我自記事的幼年起,總感到存在佛菩薩,長大後更加崇拜信奉、深信因果,認為善惡到頭終有報,因此不敢昧心欺人。

  近年,我陸續患病,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頸椎、脊椎、膝蓋骨質增生。關節炎、大腦貧血、嚴重青光眼、慢性闌尾炎、心髒病、心絞痛;經常周身乏力、冒虛汗;常由低燒引起高燒;尤其痛苦的是肚脹腹痛、惡心憋堵、氣喘、透不過氣。以上種種疾病,天津有名的大醫院都走遍了,打針吃藥全不見效。89年4月全廠人員B超檢查時又發現腹中有腫瘤,經第一中心醫院診斷為卵巢癌II晚期、宮頸肌瘤等四種病。

  後來癌細胞擴散至頸部,淋巴腫大如雞蛋,連喝水都困難,聲音嘶啞,透不過氣來。因不能入睡,吃安眠藥,吃多了頭痛眩暈。起床也困難,穿襪不能彎腰,低頭時腦痛如裂,周身僵硬,抬不起腿。只好希望早日瞑目解脫痛苦。因此天天掙扎著穿上最整潔的衣服、梳好頭,等待最後時刻到來……。

  某夜,我得一個夢,至今仍舊清晰。夢中是一個睛朗的白天,見到太陽,屋裡收拾得整潔明亮。我依然躺在床上呻吟受折磨,眼睛似睜非睜地看見從中廳進來兩位醫生,心想門已關,誰請來的,還沒等我多想,兩位醫生已到我床前。其中一個大夫說:“把褲帶解開。”我想要我解褲帶須看醫生是男是女,我振作精神細看,是女大夫。我放心了, 問解到哪裡?大夫說露出肝髒。只見她從口袋中掏出一尺長的芒針,嚇得我閉目受剌。一瞬間扎在腹部雙側,只露出針蒂。這裡痰從心窩湧到口中,我慢慢挪動身體,為的是怕針在體內折斷,探頭葉出半口,還有半口吐不出又憋住,想用勁又怕針折斷,我很著急。聽見一位大夫說:“這病不輕,慢慢調吧。”我著急口中痰為何吐不出,覺得周身發熱,這一急,就醒過來。醒後,頭腦、周身輕松舒適。天亮起床後,感到想吃飯、喝水,人也有精神了。我意識到這是慈悲的觀世音菩薩在夢中為我治病,深受感動。從此身體日漸好轉。

  我忍著雙腿嚴重關節炎、骨質增生的不便,按《靜坐入門》一書去做,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習,四個月後,咽喉上的腫物消失得無影無蹤,周身十幾種疾病基本痊愈,此事至今已歷五年,將近三年沒有吃藥。

  我由此不懂佛教而漸漸了解,成為一個居士,我深受佛恩,誓願生生世世皈依三寶、饒益眾生。——天津市 自行車鏈條廠 楊寶華 93年7月

  七二 一日三險 大悲咒免

  今年春季,村裡處理一批樹,我父親買下幾棵。我母親提起此事,很不樂意,我也有不祥的預感。不過既然買下,不能再說其他。農歷二月二十五,我和父親去刨樹。有一棵樹距高壓線很近,不知何故,我刨樹時總怕刨出蛇來。那天刮北風,計劃讓樹向南倒。可不料樹猛地向北倒下,嘭的一聲,樹枝壓在高壓線上,只見一道火光隨著濃煙而起。父親喊道:“濤,快跑!”我父親一跳跑開了;我因為離樹非常近,當時不知所措,連滾帶翻滾出好遠,自己也不知是怎麼回事。等我站起來,別人對我說:你的臉都嚇黃了。事後,我想能夠不被樹壓倒、沒被高壓電擊,這是我天天持誦大悲咒、心經的緣故。

  當天下午要把樹拖走,那樹特別粗,刨的坑很大很深。(找了幾個人用繩往車上拖)當時我站在坑邊,用力抬樹,可誰知,我突然頭朝下腳朝上,栽了下去,心想這回完了。就在我頭部即將觸地的時,在坑裡的父親一手把我抓起,提了出來。在場的人都驚奇:我身胖體重,他竟只手把我提出坑,真不可思議。平時他絕對沒有這樣大的力氣和反應速度。

  回家的路上,我在裝滿樹干和樹枝的拖拉機上坐著。樹干和樹枝堆得很高。途中“咔”的一聲車頭前身落地。我大吃一驚,心想這回非完不可。出乎意料之外,我卻穩穩當當地坐在上面。一日遭遇三個險難,都平安度過,從那天起,我暗下決心,好好修持,終身虔誦大悲咒。——河北 辛集市 智邱鎮 潘濤 93年11月

  七四 念佛菩薩 避免車禍

  河北辛集智邱鎮智邱村,有一司機張順,經常來我家,我和父親勸他出車時一定要念佛,並送他一本《觀音靈感錄》給他。

  那年初冬,張順正出車在路上,當時路上下著小雨。突然,他和同伴都見前方有一片蘭色火苗。他的同伴很驚訝,張順當時趕緊念佛、念觀音菩薩。他們的車剛剛過去,只聽後面一聲巨響,兩輛汽車相撞起火。

  後來,他到我家提起此事時說:“念佛真是靈驗。” ——河北 辛集市 智邱鎮 潘濤 93年11月

  七五 大悲水 治傷腫

  89年冬,我因天快斷黑急忙趕路,不慎跌了一跤,連忙爬起來再跑。當時不覺得痛,次早右膝蓋處鼓起鴨蛋大一個包。因為不痛就不理它。過了一個星期,還沒消腫,家人和鄰居勸我到醫院動手術,我因怕手術之苦、又捨不得花錢,心想還是求佛菩薩更好。就在佛前求七天大悲水吃,並用大悲水擦傷處。一個星期工夫,不藥而愈。觀世音菩薩真是我們的靠山,望廣大讀者誠心懇求,一定會得到慈悲護佑。—— 江蘇通州市 西亭鎮南村 五組 顧繼聃

  七六 持大悲咒 兒媳順產

  八年前三月二十一日晚,我和長子在佛前念大悲咒,求次兒媳順利生產。念到第二十遍時,次子笑盈盈地從醫院回來,告訴我們媳婦順產,稱心如意。

  我們全家人在佛前頂禮謝恩,是夕菜油燈頭結一粒燈花捨利。——江蘇 通州市 西亭鎮南村 五組 顧繼聃

  七七 誦普門品 愈孫沉疴

  1989年夏,南村四組蔣漢清的六歲孫,忽生大病,到處延醫治療,毫無效果。合家驚慌萬分。到念佛堂求救,人勸誦普門品,蔣漢清請五個蓮友念三天普門品,恭敬誠心叩求菩薩保佑。開誦之時起,小孩就不吵了,一天比一天好轉。結束的夜間,腫得又光又亮的小屁屁上自行破裂,流出很多膿血。醫生在出膿處敷藥,二、三天就好了。蔣家從此深信佛法,供奉觀音菩薩聖像。——同上 顧繼聃

  七八 念菩薩名 重見光明

  我大姐年近七十,91年夏突患青光眼,手術後兩眼失明,92年天津二五四醫院診斷為白內障。需再作一次手術。我勸大姐念觀音聖號,並說觀音菩薩有求必應,您的眼睛准能好。我大姐是農村人,心地誠實,聞言後時時刻刻口不離“觀世音菩薩”聖號。到92年7月份,竟能數天上的星星了。

  93年初,我請一尊觀音菩薩聖像給大姐,她天天燒香拜佛。鄉鄰們或有不適,到大姐家焚香禮拜,皆能好轉。菩薩聖號的靈感,在我們窮鄉僻壤傳開了。——天津市 楊柳青畫社 周廣發

  七九 軍人誠求 菩薩靈應

  92年10月,我去二五四醫院看望病人,碰到駐楊柳青部隊的軍人孟才喜。他因患急性闌尾炎,動手術後內部發炎,10天後第二次手術,內部化膿仍然不止。每換藥前都擠出一小碗膿。醫生說由變異性菌引起,從北京調來的消炎藥也控制不住,醫院已表示無能為力。如果炎症穿透腹腔,就有生命危險。小孟的孩子剛剛會走路,家有還有老母和奶奶,一家老老小小需他贍養,他心情沉重淚水盈眶。

  我一面安慰他,一面教他虔念觀世音菩薩求救。當天夜裡,小孟等病友睡著後,面西而坐,合掌恭敬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念著念著,覺得傷口往外流膿,用手摸又沒有,這樣重復三次後,就不去管它,一心念下去。不知念了多久,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一覺醒來,傷口不痛了,護士擠膿不見一滴。醫生懷疑他吃了什麼藥,大家都感到驚奇。三天後小孟的傷口愈合出院了。——天津市 楊柳青畫社 周廣發

  八十 持大悲咒 兩次免難

  余秀潤老太,浙江鎮海人,今年77歲,現住上海密雲路。奉佛多年,每天除念彌陀聖號,回向極樂淨土外,還加念《金剛經》、《地藏經》《普門品》等大乘經典,特別每天堅持念大悲神咒49遍,以祈菩薩加持,消災免難。1993年3月下旬余老太不慎跌跤,折斷了左腿股骨頸,經幾處醫院診斷必須動手術,加上合金夾板,才不影響行路。老太跌後劇痛三晝夜,只一心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祈求保佑。說也奇怪,從第四天起,竟痛苦全失,過幾天後再到上海市第三醫院拍片檢查,發現斷處竟自行按正確部位逐步愈合,醫師說照此情況可不需再開刀加固,只須靜養護理一個時期。至今將近一年,既無痛苦,也無畸形,步履正常。

  1993年7月下旬余老太又突患惡性嘔吐,滴水不入;同時大便秘塞不通,經送上海長征醫院及靜安區中心醫院作全面檢查,都認為屬於腸癌性質,必須手術治療。當時上吐下秘,結腸部位發生劇烈陣痛,前後已十天不通大便。不料就在醫師決定要輸血、開刀的前二天,竟自動瀉下一塊象栗子大小的堅硬結石,從此症狀頓時緩解,醫生才知曉是大腸梗阻,不需進行手術。這樣余老太又一次避免了開刀之苦。

  兩次危症都化險為夷,平安度過,這是余老太平時一心念誦觀音聖號和大悲神咒的感應。菩薩有求必應,關鍵是眾生能夠誠心感通,自可轉禍為福。——(一九九四年三月十日) 徐恆志 記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第四集 成德法師 2019/5/13



 諸位家人,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印光祖師在他的教誨當中有強調,首先嚴持戒律,因為戒律是修學的基礎,修學的基礎,戒為無上菩提本;還有提到一個重點,菩提心是修學的主帥,那打仗不能沒有統帥,所以菩提心是主帥,那我們一提到菩提心,大家應該會很重視;那印祖講的第三個重點,真信切願是修學的先導,真信切願這個願力帶你去西方極樂世界,那這個菩提心是主帥,重要。

我們念《勸發菩提心文》給我們很高度的一個提醒,「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那下面這個提醒就很重要了,「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那我們現在都在輪迴哦,所以很可能我們過去生修行最關鍵的是什麼?沒有發菩提心。那祖師這一段開顯,他馬上引了經中之王《華嚴經》的一段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行善最後變什麼?魔業。這個話的分量相當重哦。佛門有一句話叫三世怨,修成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墮落。

我們當前的社會大家就看得很清楚了,有財富的人、有權的人,他不懂得修行,淨拿著財富權力揮霍,甚至是作惡,所以一世把好幾世的福報花掉了,然後又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那這個也是他雖然在享福當中,那他沒有發菩提心,「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那變成魔業了。那這裡是講,《華嚴經》這一段話不是說沒發,是什麼?發了以後還忘失掉了。所以《中庸》第一句話的提醒就很重要,「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所以菩提心就是道,不可須臾離也。

所以我們時時要保持這個菩提心,用菩提心做一切事都是殊勝的功德。比方我們昨天去爬山,我們爬山要上坡吧?爬山有下坡吧?那《華嚴經》的「淨行品」裡面它就講了,「見昇高路」,我們爬坡嘛,「見昇高路,當願眾生」,那個當願眾生就是心包太虛。大家對「當願眾生」這一句話熟不熟悉?熟悉哦。「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三個,三皈依的句子從哪裡出來的?就是《華嚴經》的「淨行品」。

所以我們看到要上坡了,「見昇高路,當願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不要膽怯,勇敢的把它爬上去,心無怯弱。那我們時時知道要守住這顆菩提心,那爬山的時候也是在修積功德,我們起的心,就是當願眾生都能「永出三界,心無怯弱」。昨天芮學長說之前她還不敢發心,昨天她鼓起勇氣發心了,這叫心無怯弱。

另外一句又講道,「見趣下路」,趣下路就是下坡了,「當願眾生,其心謙下,長佛善根」。要往下,就提醒我們要謙卑,其心謙下,增長佛的善根。那佛最重要的善根是什麼?平等心是佛最重要的善根。我們說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有引業,引我們到十法界。到佛法界最重要的什麼?平等心。大家聽過這一段教誨沒有?成佛最重要的是平等心,師長老人家有常講。那我們聽完了,我們人生變化了沒有?這個要勘驗,我們學了以後我們自己有沒有變化?那一勘驗,我們才知道我們有沒有解行相應。

我們不能學成黃世仁的母親,是吧?大家看過「白毛女」嗎?這邊有比較年輕的人可能沒看過「白毛女」,我也沒看過啦。我是剛好聽黃念祖老居士說,「白毛女」這個片子裡面有一個人是黃世仁的母親,是不是?她進了佛堂很虔誠,是吧?出了佛堂啥都幹,是吧?我們不能變成這樣。包含我們說你讀了《論語》,氣質要什麼?能改變啊。你不能讀了《論語》讀了一年、兩年了,氣質都沒有變,那這個又白學了。所以這個都屬於我們要勘驗的部分。

好,所以我們聽了師長老人家說平等心是佛法界的引業,那我們這一生要去哪裡?極樂世界,那是佛法界。你每天都想著要去,用心都是用高下傲慢心,去得了嗎?那就跟我們的目標背道而馳。所以其實這一段開示,平等心是佛法界的引業,我們一聽應該:我要常保平等心。當平等心一失去了,那我們要警覺自己,我要去搞輪迴了,我是要去成佛的,不是要搞輪迴的,馬上這個心就調整過來。

那師長老人家在「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他老人家有一段開示,剛好在開解這個平等心。師長老人家說:我念阿彌陀佛,跟大家不一樣,在我的心目當中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我對一切眾生的供養跟對阿彌陀佛絕對沒有兩樣。大家聽過這一段話沒有?那假如隨文入觀,這一段話他真聽進去了,放在心上了,他再看每一個人一不一樣?不一樣啊。看每一個人都是什麼?都是阿彌陀佛。

所以師父有一段話很有味道,師父說當你看一切人都是佛,恭喜你,你成佛了!當我們看別人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那不是恭喜我們,那我們不是成佛,我們都在搞輪迴業了。

所以師長老人家這些教誨,我們每一句用心體悟,都有大的受用,甚至於當下人生就改變了。心境改變了,一切人事境緣也會跟著變,因為依報隨著正報轉,所以境界沒有辦法轉,我們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一定要回到這顆心。

那我們剛剛強調菩提心的重要。那我們也聽了師長老人家這麼多的課,事實上老人家有大智慧,洞察這個世間的問題,而且提出解救的理念、方法,有智慧就在這裡展現出來。

陳弘謀先生他有講,「必做世間不可少之人」,我要做世間最不能少的人,「必為世人不能做之事」,世間人不願意做的我去做。那這個世間現在最缺的是什麼人?佛陀他連國王都不幹了,他去當一個多元文化教育的義務工作者,那這個表法不是也給我們的人生一個啟示跟思考嗎?那這個世間現在最重要的事是什麼?而且很現實的情況是,最重要的事很少人去做。你看老人家現在做跟這些大使們介紹中華傳統文化,這件事重不重要?重要。可是他老人家九十三歲了還這麼奔波,那代表最重要的事還是很缺乏人去承擔。所以我們去承擔這些最重要、最急的事,這個就是菩提心的落實。

那諸位學長,師長老人家這麼多救世的理念,我們能不能每一樣都做,不可能吧?有可能我們契入法身大士,是有可能的,那就像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那依我們現在的能力,我們得要有理智,我們不可能一下變觀世音菩薩。

所以理智的話,那我們面對因緣也不能打腫臉充胖子,這個時候要記住八個字,是我們弘一大師《晚晴集》裡面《格言別錄》的教誨,要「度德量力,審勢擇人」。我們自己有沒有經驗,就是你很熱忱、很激動,答應別人事,結果做到一半,就覺得好像做不下去了,退也退不回來,挺難過的。那這個時候,過去煩惱,我過去怎麼答應了?現在煩惱,現在該怎麼辦?未來煩惱,哎呀,我怎麼活呢?你看一個決策不對了就麻煩了。你看《弟子規》很重要,「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所以這八個字在《格言別錄》當中特別強調,請問大家量力而為這句成語讀過沒有?用上沒有?其實我們身上的寶多不多?多啊,你得拿出來用。你看觀音菩薩,不是很多手,是吧?然後你看他每一個手都有一個法寶,有沒有?得用。

「度德量力,審勢擇人」,度德量力是對內,我們自己的狀況要分析清楚,其實這些分析都不外什麼?分析我們條件具不具足?這個就是萬法因緣生,緣就是條件。你很發心,可是你得要有能力,你得要有智慧,你得要有外在的這些助緣。包含「審勢」,很熱心,但是不了解現在國家的法令狀況、形勢,可能好心都把事給壞了。

曾經我們還回到后稷的故鄉陝西楊凌,說到這裡要認一些親戚,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因為自我介紹的時候聽到不少人說,我是武王、文王、后稷的後代,那成德也是文王的後代,所以要認一下親戚。那當然更重要的,我們要互相共勉,不能給祖宗丟臉,要努力。當時候我回去挺興奮的,回到自己的始祖后稷的故鄉楊陵。結果我們要講五天的傳統文化,還沒講,第一天會場門一打開來了很多人,陝西人很熱情又很憨厚,很踴躍。結果有出家人也來了,穿著出家的衣服都進來聽,那個公安一看到,緊張了,他也不了解我們要講什麼,我們是講傳統文化,可是他一看到出家人,佛教,馬上我們課就講不成了。然後當時候還說擔心我被抓,很緊張,趕快派車給我送回去。我也經歷過一些很驚險,有時候這個驚險是自己製造的,沒那麼嚴重。

我也遇到一位同仁,有人就毀謗他,甚至還要告他。我說那這個很嚴重啊,他說沒關係啊,被抓進去了,念佛就求生淨土嘛,他的境界很高,什麼都是好境界,他都沒有罣礙。那你看他沒有審勢,沒有了解國家法令,你談文化談教育,但是一牽扯到宗教的時候,那很可能人家相關部門就緊張了,這沒有審勢。那當然我們十幾年前的形勢跟現在不一樣,現在就可以放得開好好去做,當然我們佛弟子一定要不犯國制,一定要守國家的法令。

那再來是「擇人」,你要選擇好的合作夥伴,要見和同解,甚至於這個因緣是你派去的人,這個重不重要?派去的人去負責一件事,假如他有問題,這一方的因緣統統被影響。請問大家,成德有沒有因果責任?有吧?所以有時候一些同修就跟成德說,你們可不可以派一個人來?那成德都說派不出人,因為最起碼,七個及時要做到,才能派出去吧?七個及時做不到的話,派出去會怎麼樣?鐵定會有人際關係的問題產生,大家相不相信?相信吧,對呀。一次沒關係,兩次,慢慢那個人與人的熱情就過去了,接著就是他怎麼連這個都不懂啊?還說這個是廬江的人,那就麻煩了。所以成德自己也不能派出去,因為七個及時也做不好。

所以當時候老法師給成德說,派一個人到漢學院去做訓導主任。那成德也是想,很用力想想,想到最後那只能推薦李老師去,因為李老師七個及時那真是做到了。成德跟李老師在海口認識,這十六年她沒有一件事自作主張,你說三個月、六個月沒有一件不容易,她確實是十六年沒有一次自作主張過,其實她的管理能力的天分那比成德高多了。大家學佛不能迷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為什麼成德現在跟大家談這個很有體悟,因為之前太多慘痛的經驗,因為當時候到廬江去,我們同仁也有三百號人,有的都搞企業搞得滿成功的。可是他們到了廬江去,又聽我講課,他們就把我看得很高、看的很神了。因為他們聽我講課,就會覺得蔡老師什麼都知道。因為他們說:我昨天發生了一件事,腦子裡一直在轉那個事,結果老師一上台就講了,有他心通。一個兩個三個傳傳傳,傳到最後整個中心就是:蔡老師什麼都知道。那個有社會經驗、管理經驗的人,他們都有這個認知之後,你們知道武俠小說裡面有一個自廢武功,我們這些同仁就自廢武功,因為蔡老師什麼都知道。

所以大家要了解,領導人心偏了會影響下面的人;下面的人心偏了也會影響領導人,互相影響。所以下面的人心偏了,領導會死得很慘;領導的心偏了,下面的人也會很慘。要君臣一體,這是休戚與共,非常重要。所以後來中心有一些情況發生了,我說你們怎麼都沒有給我講?他們說你什麼都知道。後來我跟他們說我什麼都不知道。所以你要下決策的時候,沒有充分的這些情況上來,你怎麼下?

所以後來,跟師父比較近,又跟師父一起幹事兒,發現我們很多同修也都說師父什麼都知道,該反映的都沒反映,決策又是師父下,最後很嚴重了,師父說沒有人給我講啊。最後黑鍋誰背?對啊。所以我常說師父很多障礙,不單是說人家有什麼嫉妒,那個還是比較少的,最重要是什麼?我們自己學生做出來,讓別人不了解,甚至於讓政府都覺得怎麼搞成這樣?然後一說,都是老法師的學生,就麻煩了。

障礙不在外面,佛陀那個時候,阿難不是做了七個夢嗎?有一個夢就是日月星都隕落了,就是代表佛陀要滅度了。其中一個夢他就是夢到有一隻獅子死了,任何動物都怕牠,不敢接近,結果只有牠身上的獅子蟲在吃牠的肉,「獅子蟲還食獅子肉」。所以佛法是正法,外道是破不了的。誰能破正法?是我們自己佛弟子才能破壞得了正法,獅子蟲吃獅子肉啊。所以你看孟子也是講的透徹,「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我們現在學聖教要具慧眼去看事情,而且隨時要看到根本,我們不看根本都是看外在的緣,沒有看到真正的因所在。

所以我們上下要一心表好法,不然我們這麼多人發的都是為往聖繼絕學,最後我們沒有做好榜樣,還做壞榜樣,那情何以堪。甚至於我們的因緣都會影響大眾對師長老人家的信心、對傳統文化的信心,這責任重大。所以我們要把正法、把眾生擺在第一位,不能把自己面子擺在第一位。

所以你看當時候孟子去勸那個好像是哪一個國君,那他的那些臣子說,你怎麼這麼不尊重我的國君?孟子說,我是最尊重國君的,我跟他講的話,都是為了讓他做聖王,這是真正的尊重。你們都是只是討好他,事實上你們是拉他下水,毀了他,讓他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所以什麼是真正的愛,什麼是真正的敬,那不能只看這些表相的東西。

所以你看我們魏徵大人,你說他不尊敬太宗皇帝嗎?他是最尊重的,他在朝廷之上等於是當面勸諫,不畏龍顏,可是當魏大人離開這個朝堂的時候,他會不會再講太宗一句不好?絕對不會。太宗是代表國家,他出去了講太宗不好,影響所有的百姓人民對太宗、對國家的信心。所以國如是,一個團體亦如是。大家關起門來開會了,爭得面紅耳赤都沒關係,為什麼?對事不對人,我們是為大局,為公事著想。

所以《孔子家語》有一句話很有味道,「君子於為義之上相疾也」,為了道義角度不同可以爭得面紅耳赤。「退而相愛」,爭完了,會議一開完了,出去英雄惜英雄,因為知道他對事不對人,都講真話,退而相愛。所以開會的時候一定要把真實的狀況都講出來,我們才能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就進步了。所以開會是愈開愈有經驗,愈開愈有智慧,不能愈開愈誤會。但是討論完了,出去絕對不講團體一個不好。現在麻煩了,會議的時候都不講,出去的時候拼命講,那就完蛋了。一出去一講團體不好,殺傷力最大,為什麼?一個團體最無形的重要力量就是信任。孔子那一句話擲地有聲,「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你看起來這個國家好像都很有錢,只要他人民信心失去了,這個國家可以在一夕之間就垮掉了,這些例子都是有的。

所以當時候成德分享這一些感悟,都是因為自己以前錯得太離譜了,所以也供養大家,走這一條弘法利生的路。當然很慚愧、很懺悔,但是要更積極去面對。就像我們佛門的一位高僧,天親菩薩,他以前學小乘,是不是?然後毀謗大乘,後來他知道大乘殊勝了,拿起刀就要把自己的舌頭割掉,你看那種懺悔的勇猛。他的哥哥說你以前用舌頭毀謗大乘,你何不現在用舌頭來讚歎大乘,所以他是高僧裡面作論註解大乘佛經最多的高僧,作了五百部論。所以我們看到祖師的榜樣,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你從前所有的錯有沒有價值?有啊,一轉過來,悲憤變力量、危機變轉機、煩惱變菩提,錯誤的經驗變成普賢的廣修供養。

所以佛門強調的就是你會不會轉念?一轉「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成德講到這裡你們應該是充滿笑容,那這樣代表剛剛我講的話你們有接受,不然我在這裡,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然後你們……成德也有點搞不清楚狀況,還是你們聽到這一句的時候心裡面突然浮現哪一件事,是嗎?卡住了。假如你願意的話就把那個卡住的可不可以寫下來,傳上來我們再切磋切磋,交流交流。

那再說回來,後來我就跟他們說,我什麼都不知道。他們就說,可是怎麼每一次我們私底下發生什麼事還是討論什麼事,你一上去就講了,所以我們都覺得你都知道啊。後來我就跟他們說,我說講課哪一堂課不是講,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哪一件事不是跟這個有關?那每一堂課都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那你的事不是「哎呦,怎麼講到我了」?對啊,哪有可能講不到?再講的更根本一點,哪一堂課不是講真心跟妄心?那我們發生的事哪有離開真心跟妄心的,怎麼講一定都會講到的嘛,所以大家不要迷信。這個迷信,我們學佛是要當個明白人,不能學佛了最後搞迷信,那還得了,那不是跟我們學佛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所以我們學佛要有自知之明。

為什麼那一天我們孔學長,他不是聽到我們周學長講的,對老師不能懷疑,要守三個條件。最後孔學長也很有善根,人家都沒有懷疑,他就反省自己。成德一聽馬上,這個心境對真正修行過來人是正確的,我們守三個條件,這個對師父是正確的,因為我們有一個問題就牽扯這個問題了。

所以跟大家講到,修學的態度,老實聽話真幹。這個老實第一條就是守三個條件,師承。師長講到,學佛學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師承,這句話大家有沒有記住?師長老人家的根性這麼好,成德是遠遠比不上,老人家這樣的根性都要守這三個條件才能成就,請問我們守不守?好,我沒有逼你們哦,你們不要回去說我逼你們守三個條件,不行,逼人就是攀緣,攀緣就造業了。那很多人可能一說守三條,煩惱來了,我又不在師父身邊,你看人要有煩惱容不容易?所以為什麼我們都要先講學習的心態,很多的煩惱都是從心態不對了延伸出來的,心態對的人,他都會有很好的思惟,很多情況他是自己想通的。

那比方我們學習裡面有跟大家有講到,「不曰」就是說要主動,「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遇到什麼事情不想著該怎麼辦,主動去思惟、主動去解決問題,他沒有這個態度的話,那孔子說那我也拿他沒辦法。有沒有大家在這裡住了兩個禮拜了:哎呀,關在這裡呀,都不能運動,我這麼喜歡運動都不能運動。我們這個世間不是西方極樂世界,是吧?西方極樂世界什麼都好,「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個是佛土,我們現在是在業報的國土娑婆界。有沒有感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因為我們的福報有限,罪業太重,所以很多事不能圓滿,不能說條件都具足。

請問假如我們現在說:我做事的態度,就是百分之百的條件都具足了我才幹。那成德可能會覺得你可能一件事都不會幹。假如說百分之百的條件都到位了才幹,英國漢學院幹了沒有?那我們就不會見面了,這些緣就不會延伸出來。那大家想想英國漢學院當時候的條件,我看才百分之多少?可能百分之五十都不到。那老人家是主帥,幹!這個時候主帥喊幹,幹不幹?幹啊,但是你會愈幹慢慢就會愈明白主帥為什麼幹。所以有時候師長要幹的事,你能理解,有些能理解有些不能理解。當然有因緣你要請示,要把你的考慮反映,反映了,師長老人家知道,但還是要幹,那你就幹,因為老人家看的深度、長遠性不一樣。

我就再拉回來今天大家看的《太上感應篇》,老人家提到韓館長給他護法,是吧?首先是提到,老人家在佛寺被趕出來了,好事還是壞事?你們的境界挺高的,被趕出來都當好事。你看你們聽到這裡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昨天「醫道」的哪一幕啊?他來不及進考場了,被關起來,人家關起來他進不去了。所以你看老人家他沒有當壞事,因為他的信念裡面,任何境界都是佛菩薩的安排,所以心對的人就因對了,因對了,緣是不好的緣,果還是好的。而且這個好啊,好到殊勝無比,被趕出來,現在到聯合國去上班,破了金氏世界紀錄,九十三歲還上班。

其中有一個也門的大使,他說,他好像是兩年前還是三年前,他說我們在做準備,做什麼準備呢?給淨空老法師在聯合國過一百歲的生日。他是在大會的時候講的,我當時候非常感動,我說這個大使是佛菩薩的化身,為什麼?他的普賢行做的可到位了,他在做什麼?請佛住世。你看他說過一百歲的生日,那師父要滿眾生的願,人家外國人都這麼請了,老人家怎麼可能不滿呢?包含,大家要了解,有感有應,「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只要這一個是真發心的年輕人跟師父真有緣,老人家不會走的。所以佛法你真正沒有懷疑了,你的擔憂就不見了,所以老人家常講說理得心安,還有真想學的,真心想學的,哪有佛菩薩不教的?不可能。

可是說到這裡,那李炳南老師幹嘛走?那我還要反問你,那佛陀幹嘛走?留也是慈悲,走也是慈悲,佛法是不二法門。走為什麼慈悲?警醒眾生要有無常觀,假如佛陀就說我的壽命是三千歲,每一個人還在吃香的喝辣的,明天再去,「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這麼一示現,你看誰證果了?阿難證果了。阿難就有一個念頭沒放下,我的堂哥是佛陀。所以我昨天也有勸請幾位學長,不要跟在後面幹,要怎麼樣?站到前面去分憂解勞,一個人還有一個念頭,我的領導可厲害了,你的依賴心那個念頭就出來了,你的潛能智慧上不去啊。

你要時時想著我要替師父老人家分憂解勞,告訴大家你很快就接任務了,我這個都不是亂講的。那時候成德在海口的時候,師長老人家講,「哪個年輕人發心,我老人家給他磕頭」。當時候成德沒時間聽啊,那時候在海口,然後是我們一個同仁才十幾歲,他不聽經,我說你幫我聽一下,你聽到什麼重點給我講。剛好在吃飯他給我講。當時候成德是覺得讓自己的師父講這樣的話,自己是學生無地自容,就發了一個念頭,要分憂。念頭一起來就開始跑了,深圳、北京、汕頭、溫州、廈門就開始走,走到最後國內還不夠,馬來西亞、印尼,就開始飛了。感應可快了,有多快?同時。

你說「我發了,怎麼還沒有?」因為我們的能力、智慧、德行不夠,一給我們派任務,添亂了。然後幹不下去了坐在地上:我不玩了我不玩了,我不幹了我不幹了。那佛菩薩不是很無奈嗎?佛菩薩那麼慈悲,他看你那麼難過,他也很心痛啊。可是你幹到一半又進也進不了,退也退不了,那誰來收拾?佛菩薩來收拾,師父上人來收拾。但是師父上人有智慧,佛菩薩有智慧,我們能力還不夠,他不會派任務給我們。能力夠了,你不出來都不行,除非你不是真發心,因為全面都是缺人,沒有一個重要的因緣不缺人的。所以我們很多工作人員他們都幹得很晚、很辛苦,人手都是比較不夠的。

所以剛剛問大家一個問題,師長老人家的智慧洞察,救世的這些理念跟因緣,我們發心做哪一個?那大家發了願之後,不要每天在那裡想:怎麼還沒來派我任務,怎麼還沒來派我任務,這樣變成打煩惱哦。

有一個禪師他開悟了,人家就問他,你開悟以前是怎麼修行的?他說我是挑水,砍柴,煮飯。那你開悟以後又怎麼修行的呢?我還是砍柴,挑水,煮飯。那問的人說,那不是一樣嗎?他說不一樣。還沒開悟,修學還沒得力以前,挑水的時候想著要砍柴,砍柴的時候想著要煮飯;那後來慢慢慢慢體悟到了,應該怎麼修啊?挑水的時候挑水,砍柴的時候砍柴,煮飯的時候煮飯,最後這麼修了就開悟了,開悟後當然還是這麼修。這個故事挺有意境的。

我們再引一句禪宗的話,「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會修的人安住當下,穿衣吃飯都是用功。那假如我們現在發願了,又一直在想怎麼沒有給我接任務了?這叫未來妄想。發了願就要相信佛菩薩是法界身,佛菩薩在哪裡?佛菩薩在哪?法界身是什麼概念?無處不在。整個宇宙都是他的身,叫法身。對啊,做個比喻,整個宇宙是一個身體,那他已經證入這個境界了,你拉他一根頭髮他知不知道?你拉他一根汗毛他知不知道?對啊,所以感應,你發的念,你的菩提心是感,佛菩薩鐵定有應;但是已經發了沒有感,那就是因緣還沒到或者我們的能力還不夠,趕緊安住當下,好好扎根,提升自己。

我們有一位學員,他第一屆就過了,結果他考雅思考了好幾次。他那一次上課,我們一些同仁也在,那上課是全班最用功的,坐在第一排,非常專注、用功。好幾位學長當時候的因緣都在,他的什麼心開了呢?對師父的孝心開了,他哭得非常厲害,尤其是唱那一首「師讚」,他特別觸動,因為他十幾歲在新加坡跟著師父,緣很好,師父也是手把手教他。後來還介紹他去拜徐醒民老師學儒學,很用心栽培他。後來在那課程當中,他整個孝心發出來了,考雅思的過程又回到家侍奉他的好像是奶奶,還有他的父母,孝心整個都發出來了。考了很多次,最後考上了。正準備要去漢學院,師父說你別去了,來當我的祕書,他當場就放下了。所以你看,馬上接任務。他的根基夠了,心境夠了,馬上就接任務了。那英國漢學院去不去?再幹個幾年就去英國漢學院教書啦,還是會去的,有緣就會去了。

我們也有學長英國漢學院沒讀成,後來也是去了英國漢學院教書,每個人的緣不同,但是最重要的因為他願心沒有退。他沒去漢學院,佛菩薩還是安排他鍛鍊,最後他鍊出金鐘罩、鐵布衫,沒有罩門,他就可以去扛任務。有罩門不行,比方說特別喜歡人家稱讚,去接任務麻煩,人家幾句話就把你給買了。

師父老人家的行誼,我們懂得觀察,太多太多學處了。什麼緣你要進,什麼緣你要退,他會清清楚楚。師父發了出家的願,著不著急?一點都不著急,因為章嘉大師教導他,你學釋迦牟尼佛,你自己不用操心。出家,人家來找你,你不用找人家。你去找人家,人家不同意,你還生煩惱。這一段大家聽過沒有?對啊,所以很多人都來問我,我想出家,好不好?我都覺得師父這一段話他沒聽明白,師父出家這麼好的榜樣他都不學,然後想出家的念頭想了好幾年,都變煩惱。

那我講這裡,你說我又沒有要出家,所以要用心去領悟這些事中的道理,這個理是不分各行各業的,所以為什麼聞一知十,就用心去領悟道理,一通就百通。告訴大家佛門是最不分別,不執著的。《維摩詰經》裡面就講了,發菩提心即是出家,這叫心出身不出。在家人發了菩提心,實質上也是出家,所以你說佛門不都在破我們的執著。有出家的釋迦牟尼佛,還有在家的維摩詰居士,你看這表演多圓滿!文殊菩薩見到維摩詰居士也要什麼?頂禮三拜,右繞三匝。因為佛門是師道,達者為師。所以維摩詰居士那些開示很多都是破我們的著相的。所以師長老人家他發心了,他沒煩惱,佛菩薩安排,人家請他九次出家,最後去請教李老師,「他真的很誠心」,最後就出家了。你看師父在進退當中他很清楚。告訴大家請師父出家的是福州人,所以福州人挺會修福報的,這個實在挺不能嫉妒,要讚歎。你看這個福報大不大?大的不得了啊。再來,阿彌陀佛大飯店也在福州立起來,這個福報也被福州人修去了,我們要乘勝追擊,要學到要趕快修這些大福報。

再來,我們再回到剛剛師父講到,他在景美圖書館,我私底下了解到,師父很多出家、在家弟子,在景美圖書館呆不下去,離開的超過一半都不止,看不懂師父在做什麼,甚至還有的學生覺得師父懦弱,他就沒信心了,就離開了。一個人這一生的成就最大的關鍵在善知識,就是他依止的老師。所以我們密宗強調三根本,黃念祖老居士在《報恩談》第三十一拜,「一心觀禮,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十方護法菩薩,金剛、梵、天、龍神,聖賢等眾」,因為這是拜護法,是事業的根本。

老人家還有一句話,「護法的功德大過弘法」,大家聽過沒有?為什麼?因為沒有護法,弘法發揮不了,你再有能力沒辦法弘法利生。再來,護法的難度高還是弘法?護法。那弘法的人每天上台下台,護法人面對的人事多麼的紛雜,那難度太高了,他還能一直護下去,那個沒有真正為佛法為眾生的心是辦不到的,所以護法功德大過弘法。

那我們這個時代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的時代誰做護法?退下來的老和尚做護法,他有弘法的經驗,他就不會行政干擾教學。現在學校裡面最大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什麼?這個教學的人很用心要教,行政的人:明天給我編個短劇,要表演;明天什麼上面的人要來,趕快給我安排一個什麼;那個什麼作業簿什麼趕快給我準備,趕出來。趕出來的東西是不是真的?那我們在教小孩子幹什麼?教他應付上面的。

所以你看《禮記‧學記》裡面有沒有講,「未卜禘不視學」,好像是春秋,就是一年當中就是兩個時間點他才來,上級領導再來考察教學,讓這個教學的人有充分的時間在他規畫的教學計畫裡面去落實,你常常來檢查就把他的整個計畫都打亂了,所以你看我們古人都很有智慧的。問題是現在教學的人也不學《禮記‧學記》,官員也不學《禮記‧學記》的話,大家就沒有共識了。

那護法在我們這個時代不是退下來的人做,是發心的人做。所以做護法挑戰也很大,因為發心的人也還在學,他面對這些人事境緣那麼複雜,他也要高度警覺,「我不能用習氣來做事情」。那我們今天要去挑一個護法,他要完全了解教理,然後又很有行政能力,去哪裡找?也很有難度吧。所以您看師長老人家在那個時代,為什麼韓館長對他有一些態度不好,他都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只有念韓館長的恩,因為老人家都抓那個最重要的重點。

我們這個世間福報都不足,哪有方方面面條件都具足的事情讓我們做,抓那個最重要的事:就是只要不讓我離開講台,眾生就能得利益。長期講經慢慢弘護的人才不就聽出來、不就發掘出來了嗎?可是你因為哪個態度不好,哪個條件不具足就卡在那裡,這個緣不就發展不下去了嗎?所以有時候老人在表演忍辱,有時候我們不見得看得明白。所以老人家那時候沒有修忍辱,我們今天怎麼學佛?老人家這一忍成就了多少法緣?上億人都不止啊。

所以剛剛講到有一個問題,「錯了也要聽」,這個依義不依語,就是要完全信任我們依止的老師,因為他是過來人。所以李炳南老師開那三個條件,開出來的人他已經是什麼人?過來人。不是過來人敢開這三個條件?再來,修行的人責任心都很重,當這個學生答應的時候,反而是他要扛起對這個學生的負責,一定要成就他才行,那處處的善巧方便。你看看師父一個表情不對,李炳老就把他叫到房間去了,有沒有?看他表情不對,一定有什麼看不懂了,叫過來,你是不是因為我對同學們的態度不對,你有疑惑?結果師父就跟他說了。對緣成熟的怎麼樣?有打有罵。那些一提醒他,他就會記恨的,那不可能跟他結怨,那個就跟他保持好關係,他願意來親近,他的善根也會慢慢增長。所以你看李老那過來人,洞察機先,因為他已經過來人,他知道怎麼護人。所以這一個「錯了也要聽」,它的理就是完全的信任,不能懷疑善知識。

剛剛跟大家講三個根本:第一個,事業的根本是護法;第二個,成就的根本在密宗講本尊,念佛人的本尊就是阿彌陀佛,所以你念阿彌陀佛你就是做阿彌陀佛,所以成就的根本就是你念的那一句佛,你修持的那一尊菩薩,那就是我們修學成就的根本;第三是加持的根本,就是上師,就是你依止的善知識。我們有學長他們學密,他們的上師就是他們加持的根本。而且他們的上師也是非常了不起,他們的表法都是我們佛門興盛的景象出現,他讓他們的弟子來響應漢學的復興,就讓成德想到一句佛門的話:「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

而且大家要知道密宗是佛門的高級班,禪宗、密宗都是高級班。所以高級班必須有基礎,所以密教它首先要學顯教,十二年的經教,打好基礎。其實這個都跟佛陀教的是完全相應,「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所以扎基礎的。所以他們的上師也都看到,這師長老人家他講經說法都六十年了,佛門這些經教講的都很透徹,所以也都讓他的學子來扎好這個顯教的根基。所以有時候我們當弟子不一定看得懂,但是我們信任了,慢慢走就愈看愈懂了。

密宗有一個公案,密勒日巴尊者,這個是密宗修學很高的。你們聽過密勒日熱巴尊者嗎?那個修學也是很不簡單。他也是小時候被人家欺負,後來學了一些邪法,就把那些當初欺負他的人殺了不少,造了這些很重的業。後來他知道了,他要修行,就去親近他密宗的上師。結果他的上師對他太苛刻了,讓他背石頭、蓋房子,那個石頭都是這麼大一塊的石頭,那他全身都是傷痕。一件接著一件統統都是不可理喻的事情,他都忍住,就做做做,結果做到第九件做完,還有一件,他的師母看不下去了,就第十件,他的師母出面,他就沒做成。

所以講到這裡有沒有想到哪一句成語?「不可以有」,女學長妳配合一下,妳們講出來我壓力比較不會那麼大,「不可以有婦人之仁」。妳們不要這麼緊張嘛,我們已經強調依義不依語,意思就是說不能情執做主。「復有眾生,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現在的男人情執也挺重的,一定要講這句話,人家心才能平。以後台上要記住這一點,只要講到女人的問題,最後一定要補一句男人的問題,出言要順人心。

後來他這個上師就說了,他說因為他造的孽太重了,我叫他做的這些事都是把他業障給懺掉,所以妳這麼一做,他就還有一部分的業障懺不了。

所以成德講這個公案,也就是說我們在依止善知識,比方說我們依止師父上人,守這三個條件,那我剛剛說有人煩惱起來了:我又不在師長身邊。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所以這個世間你要懂得去解決問題,我們要去做這件事一個決心就做了,要不做它想一千一萬個理由都有了。所以剛剛跟大家舉了,我們在這裡,關起來好不好?不拿手機好不好?哇,現在覺得不想把它要回來了吧?心清淨不少吧?對啊。好啊,好中有沒有不好?當然有不足,就不能像天安門這樣去散步跑步,是不是?沒有那麼大空間,又出不去,禮拜天才能放出去。這個就是我們所存在的情況。

你今天到一個團體去,告訴大家,挑毛病,very easy(很容易),怎麼可能沒毛病?去西方極樂世界才沒毛病,大家都還在修行。但你要看到他最可貴的在哪裡,一挑毛病,再好的緣你跟他都沒緣。所以處事最重要的那一份存心,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君子最重要的本質是什麼?道義。「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每一句再開解來都很有味道。但是它第一句義以為質,什麼是義?義就是應該的。

義跟利是對立的,是吧?所以義就是不講利,不講自私自利。可能我講到這裡,他說,「那我在這個團體裡,我在某某淨宗學會上班,我有領薪水」,領薪水就是利啊?那也太著相了吧?他來全心全意護持淨宗學會,義啊;淨宗學會盡心盡力把他的家庭生活照顧好,義啊。哪那麼著相?一著相了去做義工沒領薪水,看到領薪水的就高一截:「領薪水的。」完了,所以有沒有功德?並無功德。你心用錯了,哪有功德可言?所以五度如盲,般若為導,般若是眼睛,五度如盲,有了般若那五度才叫波羅蜜,只要一著相前五度統統都是修福報而已,統統都是修三世怨。所以什麼是般若?不著相就是般若。

所以再講到剛剛說的,事情都不是圓滿的,那我們既然是義,不講條件,今天有緣到了這個團體,「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這兩句話熟不熟悉?師長老人家,「四千五百年,老祖宗是怎麼教導後裔的」,那個立身、處事、接物,處事不就這一句嗎?這一句告訴我們什麼?處事只有「正其誼」,誼就是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所以面對任何事業、因緣,只有什麼?道義。沒有什麼?利,功利。一講功利就不在道義當中了,這一句話要不要受持?這一句話一受持,保證你煩惱沒了。我們很多煩惱來自於什麼?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這個條件怎麼?這個制度怎麼可以這樣?這個什麼怎麼可以這樣?他們都修多少年了,怎麼可以這樣?一堆都挑出來了。義的人不是這樣的,義的人,有緣了怎麼利益對方,怎麼讓這個團體愈來愈好,義,他沒其他的念頭。

所以為什麼說修行人是愈修愈簡單,不是愈修愈複雜。愈修愈簡單,簡單到最後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愈修愈謙卑,修到最後只有「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愈修愈慚愧,好事向別人,壞事向自己,事情出問題了,責任自己扛,好事成功了,功勞都是別人,隨喜他人。這是一位已經在西方的圓瑛法師,他的法語。成德當時候看到,覺得這個心法太可貴了,可以拿來讓我們在修行的當中,勘驗我們走對了,還是走不對了。所以這個是心態對了,真的心裡面都是正能量、都是正念,不會煩惱。

那剛剛是講到護法不容易,團體現在弘法,弘護正法都不容易。我們再拉回來,我們親近善知識,假如這個事你覺得是錯,你覺得他是錯,你可以請教;但是假如善知識跟你說,你先做再說,那這個時候你不理解你就跟著做,有時候不給你講,怕把你的悟門給堵住了,可能都有他的考慮、用意在。所以你看師父他守那三個條件,老人家有沒有說為什麼叫他守?沒有啊。為什麼不問為什麼?為什麼不講?李炳南老師為什麼不跟他講為什麼這麼做,很有味道!你看那個鍋漏匠的成就高不高?高。為什麼他高?連問都不問。他那個信很深,問的人信有可能就沒那麼深。要講有可能,不要說信沒那麼深,很多人就內傷了,出言要順人心,很可能就沒那麼深。

所以佛門有一句話叫愚不可及,那個不是真的笨,那不是愚痴,他那個愚是什麼?老實到別人做不到。你看海賢老法師不是也老實到別人做不到嗎?「你就一直念下去」,他就老老實實就念也沒問,他有沒有問他的老師,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沒問。鍋漏匠也沒問。就是因為沒有告訴他為什麼,才能測得出這個學生老實到啥程度。

我又講破了。以後人家問你們,沒問題沒問題沒問題。這個有些事到底該講不該講,我現在還在拿捏當中,我剛剛有沒有說什麼?我什麼都沒說,你們也什麼都沒聽,我是說而無說,你們是聽而無聽。當然成德說完了,你們真的是什麼都沒聽到,那個意思是你聽完領納了,而不是硬記在心上。所以說實在的,比方說老師問我們一個問題,現在要想哪一句回應呢?那已經不是我們的東西了,你應的東西隨問隨答,那才是你學到的。

那當然,成德拙見供養給大家,聽完其實大家領會那個道理,那個心境到位你就知道怎麼應對了。你可不能又去遇到師父的時候,還在想我是怎麼講的,這個招數要出哪一招,就麻煩了。那我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所以你們就知道我殺了不少伯仁,所以現在都吃不胖是結果,原因是有些話講過了,把人家的悟門給堵住了。好,你不理解做了再說。

第二種狀況,就是說這一件事你不理解,你也沒有判斷,你只是覺得好像不是很妥,這個時候你先做了;第二,你判斷是錯,你很有把握是錯,可是老師說你就幹吧,這個時候幹不幹?無傷大雅,幹,是吧?對啊。請問你現在跟了一個領導,有一件事依你的經驗很有把握這樣是錯,然後他說就這麼做,然後你就跟他搞到半夜三更還沒睡覺。最後隔天兩個人都昏倒,那這樣沒智慧。這個時候該恆順要恆順,甚至於有時候現在勸領導可不好勸,因為領導也還在學,你那個應對分寸的拿捏,《論語》裡面也有教,「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你勸他要善巧,然後勸三次了,不聽了不能再硬勸了。那這個時候假如那個錯很嚴重,你勸了三次不聽,可以離開。離開,你的心還是為他好,還是藉由離開去勸,這個心就用對了;你帶著怨恨走,你前面的功德全部燒掉了。

第三個情況,你判斷是錯,可是領導又叫你要這麼幹,但是這個錯足以摧毀團體跟傳統文化。你幹還是不幹?所以理智很重要,你不能搞情執,這個時候要學唐太宗坐在地上哭,嚎啕大哭,把他父親李淵給勸住了。「號泣隨,撻無怨」唐太宗用上了。因為他爸爸要這麼做,他判斷絕對全軍覆沒,就完了,他哭了,爸爸還是心疼兒子,最後就聽他的了。

「醫道」有一段沒剪出來,有一次,柳義泰叫許浚去治一個宰相的太太,然後給他指導,你這麼治。結果許浚去了,這是一個你用錯她就斷氣的人啊,很危急啊。許浚醫她,跟老師學的這樣用絕對不行,這病人沒命了。老師叫做的,咋辦?做不做?所以他沒聽他老師的話,他還是依法不依人,是他老師考他的了,把誰擺在最前面?眾生。你把眾生擺在最前面就是對老師、對領導最大的尊重,不然你做錯了,誰背黑鍋?不是背黑鍋,誰背因果?這個時候用詞不當,誰也有因果責任,對啊,所以你看法都是圓融的。

所以有一句話叫一執成病。你一有執著,佛法都變世間法,所以真會修的人,時時六根接觸六塵,觀自己有沒有執著點產生,這是會修的人。所以有沒有人一聽師父說「錯了也要聽」,這一句話卡在心裡卡了好幾天,是不是講錯了?有一些話你聽不懂也不要罣礙,先放下,有機會再問,不要又好像被卡住了。

包含有學長有問到,師父那個時候有講說:漢學院的學生學好了,出來以後可以改正經典的錯字。我們一聽到這裡說,不是不能改經嗎?對啊,不能改經。那個會集本為什麼會集沒有出善本?就是前面的人都有改經。發現這個字錯了可以把它註在旁邊,因為發現那個嚴重的錯了,註在旁邊後面的人就利益到了嘛,但是不能去動那個字,不然後人都亂動經文。

好,那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