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家人,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進入課程今天應該是第十天,大家休息的都好吧?平常在家都一個人睡,現在幾個人一起睡,這個境界都在變換,處處都是道場。《中庸》當中告訴我們:「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這是君子,還不是菩薩的要求,所以當君子要在一切境界當中都不煩惱、都自在,他能隨圓就方。
《中庸》這一段話讀完了,那我們這一生的目標如印光祖師在《了凡四訓》序文,祖師這一篇序文寫得非常的精闢。祖師有講到,期許我們「現生」,就是這一生,「優入聖賢之域」,這一生就能夠契入聖賢的境界,是吧?「報盡高登極樂之鄉」,就是這一生捨報了,這一生命終了,到哪裡報到?極樂世界報到。這個人生的目標好不好?那當然我們說現生優入聖賢之域。聖賢並不抽象,聖賢君子經典當中都有標準,那我們講得比較具體一點,什麼是聖賢?首先是敦倫盡分,講得更白話一點叫演什麼要像什麼。
世間人有的講,他是一個好領導,但不是一個好爸爸,有沒有道理?聽起來有道理,事實上沒有道理。為什麼?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最重要的是什麼?真心。哪有說對兒子不能用真心,對下屬可以用真心,豈有此理。是吧?所以我們說修學為什麼?很多知見要徹法源底,不然會似是而非甚至會積非成是。而佛法講這些宇宙人生真相講得最徹底。所以以佛門來講,老法師也教導我們,尤其《華嚴》提到:「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
比方你今天對一個人對立了、怨恨了,那這一妄一切都妄了,聽起來有點不能接受,接受了好像把我所有的認知都摧毀掉了。我們現在還有一個對立的人、怨恨的人,代表我們的心不是真心。那請問我們對父母的心是真心嗎?對親戚朋友的心是真心嗎?所以遇到佛法不容易,沒有遇到佛法,沒有遇到佛陀,我們一生很多的認知都不可能徹法源底。所以佛門講愛、講慈悲,它是有等級的。
第一,愛緣慈悲。因為親戚朋友過去生緣分不錯,這屬於愛緣慈悲,有感情、有情義在。有很多人對家裡人很好,對身邊有緣的人就不一定是這樣了,這是愛緣慈悲。世間聖賢人不簡單,他是眾生緣慈悲,因為他「凡是人,皆須愛」。我們也曾經遇過對人非常好,但是喜歡吃肉,什麼都吃。那個確實,人沒有聞聖教,都是按照自己的感受認知在判斷事情。奇怪了,他對親戚朋友也是很仗義,可是為什麼對眾生他提不起這個心?所以他這個知見有問題,甚至於他覺得眾生本來就是應該給人吃的,就形成他嚴重的障礙。但是要讓他恢復到大慈大悲,那也是有過程的,因為迷得太久了,就好像人迷很快,好像一滴墨汁滴到水裡去,要再把這些墨汁清除,那要花幾倍的時間。
所以孟子有一段話,這個恢復的次第,一般人都是如此,除非他是大根性,那個直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聞千悟,有這種人,但不多。那禪宗的公案裡面就很多,你看六祖大師,人家聽半部《金剛經》他就開悟,但是他開悟也不是偶然的,因果不空,一查六祖大師的前世來歷,一定是什麼?有來歷的。比方說我們看,他過去生的善根厚到什麼程度?他一聽人家念《金剛經》非常法喜,然後也遇到善緣勸他去跟五祖學,還讓他沒後顧之憂,拿了一筆錢然後照顧他母親,他就向五祖求教。六祖進到五祖的寺院第一句話,五祖問他:你來做什麼?六祖怎麼回答?六祖說:我來求作佛。你看那何等的氣概!
那諸位學長,你們到漢學院做什麼?讀書。很多這些公案都可以讓我們反觀到跟這些聖賢佛菩薩的一個差距,但是只是看到差距,並不會造成我們沒有信心,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佛法重要的是能入得了心就受用。我們假如用分別執著的心態,你哪怕讀了一大堆經典,很可能一句也沒有入心。比方我們昨天有沒有煩惱?有。煩惱,境界前生煩惱了,請問在那個當下,我們讀過那麼多部經,哪一句出來了?那這個告訴我們是什麼?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年,有沒有哪一句入了心?這個就是勘驗,師父常常說要勘驗自己的功夫。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是入心多少、受用多少;形式是背了多少、學了多久,這都是外在的表相而已。
所以當我們一有煩惱要提醒自己,我們所學沒有一句提起來。講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感覺,修行人是要有勇氣面對自己的,是吧?知恥近乎勇。因為沒有勇氣面對自己,那慢慢的就變成自我安慰,更嚴重的就變自欺了,自欺沒有不欺人的。那做久了還以為自己學得不錯,待會講到這個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再以一句《論語》裡面的教誨來反觀我們修學有沒有修對。
剛剛我們提到:「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修行沒有別的,恢復真心。而真慈悲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般都是愛緣慈悲。他擴寬心量了,眾生緣慈悲。老法師教導我們學佛首先擴寬心量。因為這個心量不擴寬不感應,佛菩薩他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些教誨都是這樣。那我們心量小,那個頻道接不上,落了一個文字的記憶而已,領會不到他們的用心、他們的行誼,所以首先要擴寬心量。人心量不擴寬,有時候跟著善知識還會誤會、還會看錯、還會失去信心。
舉個例子,當時候孔子在世的時候,好像馬廄失火,孔子一知道第一個反應就是「傷人乎?」不問馬,那代表夫子對於身外之物貪不貪著?不貪著。大家這個時空的轉換要注意,請問在夫子那個時代一匹馬相當於現在是什麼?(答:寶馬。)對,這個你們就有感覺了,不然你也沒看過馬,你也沒用過馬,就沒這個感覺。那請問大家,一台寶馬一般人付貸款要付多久?少說也五年、十年,是吧?那燒掉了。假如是我們會怎麼樣?幾天吃不下飯。可是您看孔子,所以一個人的修為看什麼?第一念,他一遇事情當下那一念,他是為己還是為人。所以當下孔子說:「傷人乎?」不問馬。
結果到了漢朝有個宰相叫丙吉,有一次他出去巡視的時候,遇到有人打架,可能會出人命,挺嚴重的。那他可能了解到應該是有當地的管理人員知道了,他就沒有再繼續過問這件事情。結果後來過了一段時間,他走著走著看到一頭牛躺在那裡好像出了什麼事一樣,他就過去了解,問得很清楚。後來查清楚這隻牛不乖,被主人追到跑到氣喘得很,應該沒什麼事,他就比較放心了。他旁邊的隨從就起疑惑了,這個宰相關心牛,比較不關心人,那孔子是問人不問馬,怎麼宰相是問牛不問人。他就看這個相了。
後來宰相就跟他講,今天一個小鎮出了情況了,假如國家總理去處理,你看會驚動多少人?是吧?對呀,所以處愈高位你一個舉動也要符合組織倫理,不然不了解組織倫理的話,你常常去管一些小事情,一來勞師動眾,二來你跨過去的這些省、市、縣這些官員感受如何?那不被信任,是吧?所以已經知道是有人在處理了,他就信任、放手給他們去做。可是為什麼要問牛呢?因為我們是以農立國,假如牛真的有事,是有瘟疫的話,那會蔓延開來,這一蔓延沒有牛耕作,一缺糧食老百姓可是會餓死的。所以對這些可能會發生的緊急的事情,他趕快了解狀況。
所以有時候我們說眼見為實,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是有道理,但是一個角度,不是完全圓滿的角度。因為你看一個人打他一巴掌,你說他打人,但是你並不清楚這個打人的人是什麼動機。所以《了凡四訓》裡面有講,讀書人去詢問中峰和尚,恭敬人、禮敬人是善,打人、罵人是惡?「中峰云,未必然也。」所以大家親近像師父這樣的善知識,一定要有一個態度,「心有疑,隨札記」,為什麼?大修行人他考慮的角度,有時候根本我們是考慮不到的,那我們又以我們的見解,可能跟師父相處三天,我們不知道會產生多少誤會,但是有這個求教的態度就沒有問題。
同樣的在團體當中,有疑也要提出來。昨天禮旭也聽到,有團體他們內部就強調:你們來參加課程,比方說半年、一年,那全部都要聽負責人的,不能有其他意見。禮旭聽到這裡,就覺得這個心態不妥。不能有其他意見,除非負責人已經開悟了,除非負責人是什麼?修行的過來人。不然他也要戰戰兢兢,佛門講,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再來,在這因緣當中帶每一個人,那是對每一個人的法身慧命負責,你看師父教我們,殺人家的命的罪比不上斷人家的慧命。這個邏輯很容易了解的,殺了命他二十年後一條好漢,他也沒做什麼壞事。可是那個慧命的機緣,有可能是百千萬劫他遇到成佛的機緣,被我們給斷了。
我說,那你假如跟著,覺得他講的跟經典不相應,你要提出來。這個時候要看主事者的態度,提出來了,真的是經典教的,你要感謝他,因為他護念了主事者的道業。而且大家要了解:位置愈高責任愈大,再講得更具體一點叫因果愈重,是吧?因為責任愈大比較沒感覺,用因果比較厲害了。所以人他假如真明理,位置愈高不是愈得意,那是不明理的人才會表現這樣的行為。《孝經》裡面就告訴我們:「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所以他要非常的謹慎,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跟大家分享這一些是我們隨時都處在君臣關係當中,怎麼當領導、怎麼當下屬,各有本分。今天我們當領導我們的心態、我們的做法正確,所有團隊的人都學到正確的;錯誤的心態,所有的人都學到錯的,而且他是不知不覺。比方說一個領導人脾氣大、做事很強勢,很微妙,底下的人也不歡喜,可是底下的人不知不覺強勢。這是真的,大家冷靜去體會,確實如此。我跟大家舉個例子,你身邊假如東北人很多,你差不多待個兩禮拜,我們嘮嘮嗑吧,你的那個語調會相近。
禮旭到了海口才兩個月,夢到我一個小學同學,還夢到她生了兩個孩子,我們很久沒聯絡了,那時候她還沒生孩子。我說:妳是不是生了兩個?她說:沒有,才一個。我夢的還不錯,第一個是女的、第二個是男的,我說妳可能還會生一個男的。結果我跟她一講話,她說:我現在聽你講話很不習慣,你怎麼這個捲舌很厲害。我們閩南是沒有捲舌音的,但是因為你到了祖國大陸,尤其海南東北人很多,我也接觸到很多,也就不知不覺耳朵一直在聽,就受影響。
所以有一個故事講,有時候這些故事很好笑,但裡面也很有含義。有一個父親太心急,兒子才牙牙學語,他就把兒子抓起來,「叫爸爸、叫爸爸、叫爸爸」,操之過急。後來這個孩子也會講話了,突然有一天這個父親看,好像院子裡面兒子在那講話,不知講什麼,他探頭出去,看他兒子把雞抓起來:「叫爸爸,叫爸爸」。我曾經聽一個父親很痛苦的說到:「我就是很不願意我父親用這麼強勢來對我,可是我現在更恐懼的是什麼?我現在對我兒子跟我父親一樣。」所以我們要護念自己、要護念團體都要有高度的警覺性,所以蕅益大師說要「觀心為要。」自己這顆心時時要觀照得到才行。
所以一個領導者應該有什麼?胸懷祖師講得很清楚,要受諫。人家提的是對的,要從善如流,這才像個領導人。不然像什麼?暴君。大家要了解,李炳南老師那是真正是過來人,而且人家很謙卑的,他是要看那個學生的態度。而且老法師說這麼多學生,對誰?對師父一個人。而且最後看他的態度接受了,接著就很客氣的講「我只能教你五年」。
而大家要冷靜:老法師是有中華傳統文化基礎的最後一代。那當然禮旭分析這個是客觀分析,至於在藏地或者在一些邊疆地方他們學密,學這一些的情況,這個禮旭不是很清楚。依在我們整個漢地,尤其整個是從民國以後國民小學教育,這是我們所處共同的環境,人哪有可能從小就不受環境的影響?而且從民國開始是國民小學,我們台灣翻開課本,「小貓叫,小狗跳,我的書包裡有書也有筆,還有……」你看小學一年級就讀這個。小學我們不是讀《百家姓》、《千字文》、《孝經》,沒讀過,你看緣分差多少。老法師上幾個月的私塾,人家老人家說:我這一輩子不會隨波逐流,就是那幾個月扎的根基。
所以傳統文化最後一代是老法師這一代,其他的沒扎這個根基,都是成年才學。老法師的弟弟小他六歲就沒有接上傳統文化,老法師今年九十歲。所以他老人家以後的都是沒有根基,哪有學了聖教被人家叫老師或被人家叫領導,他就什麼都懂,那這一個機緣不是讓我們變狂妄了嗎?所以老法師是最後一代,這個大家要冷靜去觀察清楚,非常重要。而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決定守「述而不作」。老法師很慈悲,很多話都很深遠,你看老法師說:我最佩服孔老夫子八個字。老法師為什麼要挑這八個字出來?愛護所有後世的人。所以聖人他講每一句話不是隨便講的,他們講話是沒有廢話的,沒有閒言語。我們親近師父這麼久了,沒有一句閒言語,都是「樂在正論」,「不欣世語」。
老法師挑這八個字是給後世所有修道的人護身符,「述而不作」他才能不傲慢。我們現在已經觀察到的,他對某一樣東西下的功夫多,他慢慢的強化好像那個東西就是最重要的,他就不照經典,他是不知不覺的,因為別人一直給他讚歎,一直給他恭維,所以古人說蓋棺論定。他的地位、他的聲望、他的功業愈來愈多、愈來愈多,他的挑戰也愈來愈大,也愈來愈多的人都給他戴帽子,戴高帽了。
蘇東坡先生算很不簡單的讀書人,他的修養禮旭看也很佩服,不及他太多。他有一次買了一棟房子,結果剛好遇到一個老太太哭得很傷心,他過去安慰她。後來這個老太太因為祖先傳下來的屋子,因為家庭狀況沒辦法賣掉了,她非常傷心,覺得對不起祖先。結果一問,哪一棟房子?就是他買的。這在《德育故事》裡面有,他就把那個房契毀掉了。
大家穿越時空,剛剛是一匹馬,是吧?現在是一棟房子,請問買一棟房子貸款多久?而且他是公務員,你們都要客觀的去推斷,他仗不仗義?非常仗義,這都是忠臣的本色。他那勸諫的時候都可以不要命,所以他命也不放心上,財也不放心上,可是他「八風吹不動……」,你說這個「八風」戴高帽多厲害?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裡面都有講,有一些人一開始遇的時候,那個願心非常強,知見、見地都很高,但是慢慢慢慢的因為讚歎太多,後來也偏,一偏一點就愈偏愈大,最後就變成要一堆人跟著他學,就誤了很多人。
所以我們從小成長過程,在升學主義之下有沒有染污?有染污,競爭、嫉妒、標榜自己、要表現、要超過別人,這一些習染是在所難免。旁邊又有人推波助瀾,就很容易自以為是。所以為什麼說要學成之後才離開善知識?現在是還沒親近過善知識,就已經當老師還要帶一大堆團體,這些都是我們的現況。所以怎麼樣護念自己、護念眾生、護念有緣的人,這個得要真正有自知之人才行。
其實跟諸位家人講真心話,只要師父打一通電話給我說,「蔡禮旭,你啥都別幹了,現在趕快回家,好好念佛,求生淨土」。我等這一通電話等很久了。我三年前跟師父講,我說:「師父,這十來年走過來做錯很多事,看起來在弘法,事實上在謗法。師父,我看我得重新學起,我看我出家從沙彌開始學起好了。」我講的過程,師父說,「你的情況我知道」。差不多講了兩三次,因為我講那些話的時候情緒也比較激動,師父就「我知道」。我說:「師父,那我就出家從頭學起」。師父停了一下說:「那沒人做啊。」注意聽哦,「沒人做」所以趕鴨子上架,可不是你有多大能耐。再來,師父說知道,那我就安了;我們假如不知道,然後在那造業,那不是給師父抹黑嗎?所以師父知道我的情況還讓我幹,那是老人家決定的,我們尊重老人家,他是統帥。但是沒有人,那我知道師父的指示是繼續幹,那不能不聽話。但是要隨時匯報,說不定你哪一次匯報說:哎呀,不行,你這樣下去不行,來,撤掉。那我也歡歡喜喜撤。假如我說,「師父,我出家,從沙彌做起」。師父說:沒人了。「那不管了,我一定要」。那出家也沒用,為什麼?道不遠人。你從頭學起,學什麼?孝親尊師。那眼前就是,不然你去哪裡學?我們修行都是要:你給我什麼人,你給我什麼環境,我就深呼一口氣,開始修行。其實道在哪?心。什麼時候是修行?每一個心念不都是修行。
所以我們這一批人叫特殊情況,師父是期許我們要做墊腳石,但我們可不能錯估自己。師父給我們廬江,當時候兩年多,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都到廬江學習。當時候剛過完年,師父從實際禪寺過來,第一句話,聚力萬鈞。師父說:「這兩年來,廬江所做的一切誰都不能邀功,都是佛菩薩的加持、祖宗的護佑、政府的支持、老百姓的配合,才能做得出來。」所以師長老人家在很多機會點,都給我們很重要的教導,所以不離善知識非常重要。
那當然禮旭跟大家分享這都屬於原理原則,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到時候得要自己去判斷,或者善友為依。蕅益大師幾句話非常重要,「淨土為歸」,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歸宿在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切諸佛勸請的。而且依我們現在的根性學其他的法門,當生靠自力了脫生死也是相當困難。但是只要以自己的法門修行,迴向西方都能往生。這二十四品裡面都講,「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這個都能往生。這個「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一個法門。
「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這個時代同參道友很重要。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實我們屬於旁觀者看事很容易,自己在其中的時候,很容易自己的感受、情緒會被這個事情整個牽下去,就不夠清醒理智。這個時候有善友非常重要,更重要的自己要有接受別人提醒、勸諫的涵養。
所以大家真正在處事待人,修行,《弟子規》也不容易,你看《弟子規》講:「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這句話好不好落實?那都有過程的。一般人「聞譽」,有點高興;「聞過」,心裡有點不舒服。「謝謝你是我的貴人,謝謝你的提醒」,雖然說出來,慣性上還是有點不舒服的,但他都是一個過程。所以我們說修行是什麼?「生處令熟,熟處令生」,這個觀念要建立起來,不然很容易犯操之過急。告訴大家愈急會走火入魔,欲速則不達。
所以一般的人愛緣慈悲,提升眾生緣慈悲,擴寬了心量。所以師父說要擴寬心量,要學吃虧,吃不了虧的人修不了道。
第三個層次是法緣慈悲,這個是菩薩的境界。第四是佛的境界,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雖然我們還沒成佛,還沒成聖賢,但是他們的境界也是我們心本有的,我們同樣可以效法。遇到任何人你都跟他想,他跟我是一體的,他是鼻子、我是耳朵,你就不會跟他對立了。甚至於你覺得跟他是一體的,你把「我」放下,你看一個人生氣的時候你覺得跟他一體,因為一個人一生氣,肝臟會受損、身體會受損,是吧?你假如是真正把他當自己,他一生氣你不只不會生氣,你會:「好了好了,你別生氣了,都是我錯了,來來來,喝杯茶」。因為你希望他不要損害身體。
新加坡有一個女士很孝敬婆婆,她先生都佩服她。有一次她先生講:「我很敬佩我太太,連我媽媽誤會她,她都跪下來道歉。」諸位女學長,妳們現在腦海裡有沒有浮現這種境界?妳們說:我又沒有結婚。妳們配合一下哦,這個角色扮演,容不容易?所以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容易在哪?不容易在哪?她的先生講完話她就接話了,她說:「一點都不覺得委曲,為什麼?老人是家裡的寶,她一生氣損到身體了,所以我很著急,我得趕快讓她的氣降下來。所以我一跪下來道歉她的氣就下來,我就心安了。」所以她做那個動作是做得理得心安,而不是勉強。所以難跟易在什麼?心境。「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這個話很有味道,好像也是蕅益大師講的。你看今天蕅益大師來加持我們。
「一心觀禮,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你們怎麼無辜的看著我?這不是第三十一拜嗎?你們每天上課以前要幫忙一起啟請,「十方護法菩薩,金剛梵天龍神、聖賢等眾」,很感應的。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我每一次要上台前,以前還沒有三十二拜,現在知道了,我要上台以前鐵定要念的。因為老法師講一念遍什麼?虛空法界。而這些聖賢佛菩薩他是法界身,眾生有感,他就有應。尤其我們念《無量壽經》,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菩薩,十法界眾生起心動念他全知道。老法師善根很厚,他說他讀到這裡汗毛都豎起來,他心裡想:我起個不好的念頭,西方極樂世界全知道了,不好意思。這個也是師父的善根跟他的慚愧心。人有十一個善根,慚排第一位,所以慚愧是很可貴的。所以我們要想得遠,現在不能起邪念惡念,為什麼?到時候人家要來接說,「哎呀,羞羞羞,當初你在大飯店這麼好的條件,你還亂打妄想」。
所以剛剛這一位媳婦她的心境。所以我們難,難在什麼?放不下「我」,「我」一放下了,請問貪瞋痴慢起得來嗎?大家要注意:我貪、我瞋、我痴、我慢,《了凡四訓》教我們改過怎麼講?改過要怎麼改?「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心上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所以理明白的人知道修行從哪?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我執。你假如這一點不明白,常常都會被自己一個情緒感受,就困了好幾天。
所以師父在「菩提心貫注在生命中」說:「感情的污染最嚴重的是什麼?」你們上個禮拜不是聽了?「自私自利」。你們聽了沒記住很正常,因為還沒聽二十一遍,科學家說要聽二十一遍才記得住。所以我們聽了師父這一段話,最嚴重的那就要從這裡下手。所以人為什麼要學吃虧?吃虧是福。大家想一想這個景象?沒做錯,被人家誤會還要跪下來,世間人覺得好憋、好怨枉,是吧?但是人不要看一時,請接著看戲劇會怎麼演。過了幾天,她婆婆怨枉她的事情突然搞清楚。比方說:我那東西你給我拿去哪裡了?氣死我了。結果過了幾天,自己抽屜一開,「在這兒,那我誤會我媳婦了」。所以人生沒有吃虧的事,這些理搞清楚了,心就平了。
你看她婆婆說:「我誤會她了、怨枉她了,她還跪下來,這樣的媳婦去哪裡找?」那她婆婆一次、兩次,不就疼她像女兒一樣了嗎?妳們的表情好像不願意這麼做,是吧?還是妳們已經陷入深思當中。
所以一開始跟大家談到勘驗自己,從《華嚴》去勘驗就沒有模糊地帶,也不會自欺欺人,「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那剛好這一次來,環境一變化都很好觀照,也很好鍛鍊。禮旭從小特別偏食,所以人長得瘦是一個結果,有果必有因。所以每一個人自己的長相、身心的狀態都是修行之所呈現,你會觀照的話,都是。你長得高矮胖瘦種種,都是因果相續的呈現,都可以找到自己最嚴重的習氣在其中。好,有一些話點到為止,再講下去可能待會下課有人就會瞪我了。
我很偏食,所以從小體質不好,可是我大學考上之後去當兵,才當了四十幾天。去了之後,在家裡面自己是長孫,又是只有我一個男孩。然後一去當兵我也很害怕,到了一個陌生環境,也沒有人認識,結果我就去跟那個班長說,我就請教他問題,我說「班長。」他瞪我說:「你敢拍我?」把我嚇壞了,那每天很緊張。然後又操練流很多汗,從來沒有過過這樣的日子。因為流汗很多,體力消耗很多,餓得要死,那幾天下來啥都吃了。從那一刻開始沒有再偏食過了,以前都不吃青菜的,現在啥都吃,啥都好吃。所以現在我回到家,我媽說「這好吃嗎?」我說「好吃、好吃。」我媽說「不要問你了,你什麼都好吃。」所以磨鍊是重要的。
大家雖然很有福報,有時候可以靜修靜修,有時候還得出來練一練。好像有一句俗話說什麼?是什麼是什麼。拿這個來比喻人有點怪怪的,所以我們連舉例都要非常謹慎。比方說我最近看到一個現象,我最近聽到兩次,一個年輕人說,「所以我就要不恥下問」,這個詞你要用對時機,人家是一個長輩,你說我不恥下問。所以你看我們是記住了這些成語,事實上這個成語的那種義理我們還沒有領納,只是掛在嘴上,有時候都用錯時機點。
那昨天跟大家談到五常,我們學習的內容。大家聽禮旭這樣跟大家交流分享,你們說:怎麼都還沒談觀念跟態度?大家別著相,剛剛講的全是重要的觀念、重要的心態。所以真的有一句入心,你就「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這一句話就變成你的護身符了,不要多,一句就好了。就以我們這個班的家風「念念為他人著想」,我們肯幹一個月,你所有的煩惱基本上伏得差不多了。因為念念為他人想,「我」就淡,我貪、我瞋、我痴、我慢,慢慢就熟處轉生,會學的人真的從根本、從綱領去下功夫,不會學那就「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那個有時候調伏的速度趕不上染污的速度。
那我們昨天學五常:「仁、義、禮、智、信」。我們現在覺得重實質,入心比較重要。如果只是在表面上下功夫,徒然浪費時間,這是「達摩祖師傳」裡面的,是吧?你只知坐禪,而不知為什麼坐禪。這個就是著在表相上,這樣就不能見大道。怎樣才能見大道呢?要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心是根本,罪從心起還從心滅,這段也很精彩。但是其實很多片子,它每一個細節都很精彩。比方說,地水火風即是空,現象都是空,達摩祖師「鏗」。大家注意他當初走到達摩祖師旁邊,他言語很恭敬,行為是傲慢,什麼聽聞大師什麼,來請教。達摩祖師笑,你看達摩祖師自始自終都是微笑,有沒有?你看人家送他草鞋,他不穿,他也受,恆順眾生,讓人生歡喜心。你看那一雙鞋子也有學問吧?
雖然那個空智大師,是吧?他雖然嘴上說請教,但達摩祖師也沒叫他坐,他自己就坐上去了。那是什麼?那是連《弟子規》的基礎都還沒有,是吧?「長者坐,命乃坐」,長者請他,請坐,他才坐。「我可以坐在這嗎?」這都是一個恭敬。結果講講講,就敲他頭,他馬上有感悟,然後就下去磕頭,旁邊的人看不懂,「哎呀,你是不是被他敲壞腦袋了?」這個只能用心感悟,言語不能說明。禮旭突然就起了一個念頭,「你只在那磕頭,怎麼沒跟上去呢?」除非他敲一下就開悟了,不然抓著達摩祖師的腳也得抓,是不是?那可能二祖就是空智大師了,二祖就不是慧可大師了。
這些公案很精彩,佛陀證悟之後第一個遇到的出家人,不是四個比丘,他遇到了一個出家人,然後說「看你的相貌你修行很好」,就讚歎完他走了,他沒有馬上求教拜師,不然那個人有見到佛陀的福報,但是他沒有求教的心,這個機會就過去了。
禮旭覺得人一生最大的福報是遇到真正修行過來的大善知識。所以這一點禮旭遇到師父此生無憾,我已經賺翻了,接下來全都是撿到的。都沒有我也很歡喜,因為我已經值回票價了,已經很滿足了。那當然進一步報本師恩,報父母、師長、眾生、施主恩就對了。
空智大師那時候也沒有跟上,禮旭是愈看愈有味道,這個片子每個鏡頭都是法,你們自己可以再多看幾遍。你包含之後傳法,那個衣缽拿過去,你是二祖,你傳下去到第六代就不需再傳。他傳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旁邊那三個師兄弟做了哪個動作?拜誰?拜二祖。達者為師,這非常重要。今天一個大善知識教化了三十年,結果他圓寂,傳法給另外一個人,所有這些學生還沒開悟的人接著要跟誰學?跟誰學?傳法的人。因為沒開悟你要善知識護念。你說:那我老師的東西我跟著學。請問:老師講的你會不會悟錯?現在是連佛陀講的都會悟錯,所以有時候求法這些理要搞清楚,搞不清楚,還是情執起作用。
老師已經走了,傳法的人你反而不認同,然後一直想老師還流眼淚,這都是情執。真正對老師的法有納受的,想老師不會哭,想到老師什麼?更有使命感,要把老師一代時教繼續發揚光大,哪還有時間在那傷心流眼淚?那個都完全學的有點偏掉了。禮旭這些情境都是有機緣親身接觸感受到。所以禮旭在看那個達摩祖師傳法,其他那三個拜,我覺得那個意境也很有味道,一般世間人也不一定能體會得到。
所以傳給六祖的時候,你看唐朝的人他也轉不過來,全部要去把衣缽追回來。那追衣缽的人就是覺得五祖傳錯了,那不得了,這些人全部比五祖還厲害。傳法是多大的事,那五祖還會亂來?所以有時候看「師父講的我都聽」,哪有那麼容易,自己的慣性習氣一起來,很多師父的話我們都提不起來。
包含達摩祖師要東來的時候在那裡翻書,翻哪一本?為什麼要翻《易經》?你要到一方教化,對他們的文化要不要了解?要了解。所以你看孔子說入一個地方,風土民情要問清楚,這樣你教化就跟他相應。入境問俗,這都是法。「我滅度之後六十七年,你才可以到震旦去。」什麼事都有時節因緣,不能操之過急。
好,又講到達摩祖師去了。假如看電影每一幕都入了心,就有受用了,我就要像這樣。像我們所有男學長,看了六祖大師,以後只要有女色現前就……這個動作要記住,不過拍得很真實,那是功夫很高的,要怎麼樣?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個都是要狠下勇猛的心,才慢慢把它調過來。
佛菩薩在講仁義禮智信,就是講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在不殺生當中下了一個註解非常徹底,不殺生叫不惱害眾生。不惱害,不是只有表相上殺他的命,惱害眾生就犯了殺戒了。那假如真的肯受持的人,「我一定堅持持不殺戒」,你真的入了心不惱害眾生,任何人因你而生煩惱,哪怕他是誤解你。誤會是世間人看是他錯,持戒的人:那我也讓他生煩惱,我做得更好讓他不要誤會。哇,那有這個胸懷沒有受五戒,這個不殺戒他也做到了,所以我們剛剛說,重實質不重形式。章嘉大師教師父的時候說:「戒,你持一條,真正持了,你就得這個戒。」受戒只是形式,鼓勵大家要好好持戒;但實質上是你真正徹底做到,這一個戒你就得到了。所以為什麼這麼感恩祖師大德?因為他們開悟了,一註解就非常徹底。
義,祖師是講「不予取」,不是盜而已。今天東西擁有人沒有同意,你就去拿,這個犯盜戒。當然佛法是活潑的,有開遮持犯。比方說假如你回到家裡,拿個鉛筆、拿個筷子,「爸,鉛筆我可不可以用一下?」那你煩還是不煩?那個這麼親的人,這個就等於是你用什麼他們都歡喜的,這個親的人,這沒有。剛初次見面的人,你可以先「我可能要用這些東西。」「盡管用、盡管用,什麼都可以。」這個都沒有犯戒。戒律是很活潑的,我們一聽到戒就有點緊張。師父講,該開戒不開戒,也是犯戒。所以你看弘一大師持戒精嚴,但是每個人跟他接觸如沐春風,這個是真正有戒德的高僧。
昨天跟大家講這個義,舉到老法師他是道義人生,在信義這一點,昨天舉給小朋友承諾都不敢輕忽。老人家對於給師長的承諾都是終身奉行,比方答應章嘉大師出家學釋迦牟尼佛,老人家曾經遇到很大的磨難,連住的地方都沒有,睡過火車站。你說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印度是宗教之國,看到修行人都非常的恭敬。不止三千年前,我們現在到斯里蘭卡,那所有的人民包含國王、總統,見到出家人磕頭,然後一定要鋪一塊白布再請法師坐,非常恭敬。這是三千年前佛陀示現四十九年講經的一個社會背景。
三千年後老法師要學釋迦牟尼佛一生弘法利生,可是遇到的不是這樣的禮遇,所以老人家的忍辱行,真的是我們的榜樣。貧賤不能移,不改變自己的信諾。後來感得韓館長護持三十多年,在她們家住了十七年。對章嘉大師如此,對李炳南老師亦如此,李老師把《無量壽經》會集本傳給師父,師父說了一句話,說「全天下的人都不學,我一定學。我假如不學,我就是背師叛道。」他老人家對老師的信心堅定不移,萬分的信心。
那老人家是非常圓融,「我提倡會集本,任何人要讀原譯本都好,為什麼?都是佛講的。」而印光祖師他並沒有反對會集,只是前面會集的人有犯了大忌,有更動經典,這不行。因為你更動一個字、兩個字,後面的人再動,經典就面目全非了。要讀原譯本,老法師說:「我們也歡喜,但是會集本字字句句都是從五種原譯本裡面出來的」。而且禮旭去看過五種原譯本,念起來不是那麼好念,可是這個會集本念得太順了,所以感覺夏蓮居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會集的東西真的是太有智慧了,真的是,(我現在想這些成語有時候怕用得不對,我本來要說鬼斧神工,突然覺得怕這個……,所以大家現在有沒有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就是真的是不可思議,能會集得那麼順。
而且更重要的是什麼?這幾十年依會集本、依老法師的講經去修行的,成就的太多太多了。我們光聽到的就不少,那整個祖國大陸那麼大,那到底有多少?所以你反對,可是這一部經已經成就這麼多人了,但師父也是恭敬,也不做任何解釋,所謂「是非人我,以不辯為解脫」,每個人他堅持要怎麼樣,那恆順就好了。所以很多時候很多好事能夠接受,也要當事人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其實人經歷的事愈多,對這一句話的體會愈深。不要說求生淨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你要念會集本都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你要來做漢學這一件工作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你福報不夠還做不了。
包含要出家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有些人發心出家,出家前就出狀況了,那就出不了,這個禮旭都有聽過。甚至於是出家前受了一次很嚴重的傷,消了業障,後來才出得了家,都有。既然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我們就要更珍惜,那要更增長善根福德因緣,那心量更大,要把善根福德因緣供養眾生。我們從這裡就看到師父對他老師的信義。
再來,「禮義」。索達吉堪布在今年年初有到香港去拜見老法師,老人家很恭敬,這是密宗的法師,趕快了解密宗的規矩,好接待人家。這個都是師父表演給我們看的。
「節義」,有氣節。師父遇到這麼多的考驗,他答應老師的事都不改,不還俗,這個就是「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節義。
甚至於老人家在做事當中也很有節義。跟大家舉一個例子:比方,師父在二00六年因為布施做得好,因為師父有一次到泰國,剛好泰國的王子五十歲生日,這個五十歲在泰國是很重要的一個歲數。結果當時候查瓦利將軍他太太唱歌在募款,就是要慶祝王子五十歲生日,然後蓋一個僧伽醫院。那師父看他們好像籌款很辛苦,就問他還缺多少。當時候好像是要兩佰五十萬美金,就說還缺兩佰萬。師父說這一筆錢師父來負責。結果就因為這個布施,而且泰國是小乘,那大乘小乘是兄弟,兄弟有難要幫忙,而且已經很長的時間大小乘都有互相的不理解。師父做這個其實都是表演給我們看,「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順釋迦牟尼佛,那都是他的弟子。
結果因為布施了僧伽醫院,結果二00六年剛好是釋迦牟尼佛誕辰,就是西方的算法,兩千五百五十年,那個五十年才一次,兩千五百五十年。結果找泰國做主辦單位,泰國就找師父一起做主辦單位,你看妙不妙?哪有個人、團體可以做主辦單位,都是國家才能做。結果那一年就找師父,而師父剛好在湯池做實驗還不到一年。然後師父做了以後想說,我做這個實驗是被聯合國逼出來的,看什麼時候可以到聯合國匯報成果。你看祖宗安排、佛菩薩加持,居然去了聯合國。你說這個是人可以做得到的嗎?都是反本來的規定,結果就走上去了,而且還三天報告,報告成果在聯合國那是時間最長的,而且秩序非常好。
那當時候師父就強調要宗教團結,能夠帶領整個世界走上安定。聯合國不同意,因為聯合國很怕宗教,覺得宗教很敏感、很容易衝突,他們就不接受。結果師父說:「你們搞和平都是搞假的,連宗教團結都不支持,你們這幹假的,我不幹了,我退出。」你看師父他很有氣節,不對的事情,大是大非面前他老人家也是很有氣概,這叫「發而皆中節」,要狠狠的罵他一頓,「謂之和」,把他罵醒。
師父這麼說,一不幹了,聯合國說:好好好,但是只能十分鐘,時間很短。結果後來那一次一上去,好像五十分鐘還是多少,那每個宗教都禱告。結果後來那個祕書長後面也進來了,還趁他不在的時候做,結果坐下來他也很高興。有時候很可能是底下的人預設立場,可能上位的人並沒有這個意思。這個是跟大家分享節義。
最後,「恩義」。老人家感念他校長的恩德,所以師徒如父子,而老師的孩子如兄弟,這個都是我們親眼看到。你看這一次周春塘教授夫婦去,老人家照顧得無微不至,怕他冷,買了很多衣服。然後上一次周教授還沒去,七月份老人家親自去幫他看房子,買一棟房子讓他在這裡好好安住下來。這個我們都看到師父對於老師的恩德,念念不忘回報。
「情義」。師父的情義是念恩忘怨,對不起他的人,毀謗他,但是他已經答應了要照顧他的後代,哪怕那個人毀謗他,他不忘他的初衷,還是繼續照顧。而且師父很善巧,師父說,「你直接幫助他,他不高興,你讓別人,透過別人拿給他,他也得到幫助。」所以我們是很容易就:「反正因緣不成熟了,反正他不要。」但人家老人家覺得該做的事他都會很善巧,一定可以達得到。
好,這個義的部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建立正確的修學觀念和態度(第四集)(下)
蔡禮旭老師 2016/11/18 檔名:16-001-0004
諸位家人,中午吉祥!阿彌陀佛!
禮旭剛好想到剛剛跟大家提到,老法師最佩服孔老夫子八個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老人家他提出來,必然是我們學子要非常重視的,細細的去思惟,這個關鍵在哪。有述而不作的態度才能不傲慢,這是調伏傲慢,傲慢是太厲害了。
禮旭曾經遇到一位出家人,在北京。這個出家人很有修為,隨時隨地都是滿面笑容。當時候我們一起吃飯,同座還有吃肉的人,他也很自在,我印象很深,在旁邊聽他邊吃邊念,他說,「人家吃肉滿口香,我吃青菜往西方。」他也不讓這個吃肉的人好像很不自在,他說我吃青菜往西方。他有談到,他說:「我以前那些剃度的徒弟,還沒有去佛學院以前,叫我師父、師父,叫得可親了。結果上了幾年佛學院回來連叫都不叫我,變瞧不起剃度他出家的師父了。」當師父講「述而不作」對治傲慢,禮旭就感覺學了一些東西或者有學位了,整個身心變化了,連剃度恩師都瞧不起了。所以其實真正深入道德學問的話,應該是感恩心怎麼樣?愈來愈強,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所以佛門培訓講經人才是有大智慧。用什麼方法?複講。「如是我聞」,從阿難,佛陀下來第一代就是如是我聞,複講。師父他們也是複講李炳南老師的。因為複講裡面有很深的義理在。首先一個人要講經,他先學老實。他假如一上去了就很想發揮,那他就不老實了,他一發揮那他修學還沒入境界,他發揮那一些會不會有偏頗,那不就會誤了人嗎?所以這個方法讓人學老實,不傲慢。而且從相上看說,得跟著講。可是真做的人就知道,善知識每一段話都很妙。甚至你複講,到最後怎麼?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裡面都有法味。
所以我們看三十二拜裡面,你不要小看一個字,「令心不亂」,那個「令」字重不重要?不是你自己念到一心不亂,是一個特殊的加持,佛菩薩放光,令你的心不會亂。所以只要你真信切願,臨終一加持,你就入了一種特殊的三昧,不然很多人很擔心,「哎呀,我還得念到一心不亂」,他愈擔心就愈沒信心。所以這一句經文這一個字是關鍵。
三十二拜第一拜,「度惡趣,開善門」,這個「惡」字有沒有味道?這個惡不是三惡道,九法界都是惡,佛才是究竟解決、究竟圓滿。
所以禮旭自己一直聽師父「菩提心貫注在生命中」,就聽聽聽到最後,哎呀,這一段很重要,這一句很重要,最後說這一個字很重要。就像看「達摩祖師」,看看看,最後每一個景象都很重要了。
因為你要複講以後你才能知道老人家講經的良苦用心,他裡面都有應機說法。你講得太深,現在人聽不懂。譬如師父說,「放下控制的念頭」,你說「放下貪」,他聽了有點抽象。「放下控制的念頭,放下對立的念頭,放下佔有的念頭」,他聽了就很具體,他會去觀照。所以師父講經那裡面有很多善巧,你講著講著你才能體會到裡面的味道。複講,老實之後並不是不耐煩,而是愈講愈有味道。所以很多東西我們是空想,想了之後就預設或者是排斥,這就沒有福報了。真正老老實實那愈講愈有味道。所以你看人家老和尚一守,我再加五年。我們沒有做的人說:哎呀,五年那麼久。所以有一句話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老實聽話的人有福報,他就嘗到了,他就更堅信,他就下更深的功夫。所以老實人是什麼?「反正師父是過來人,我現在不能理解沒關係,我照做就對了。」所以現在有成就的是徹底明白的,要不就是都不知道,但是很老實的。中間這一批比較累,又要高不高,要下又下不去,老和尚常講說,學那個愚夫愚婦,他也不識字,但是他「阿彌陀佛」,人家罵他,他也「阿彌陀佛」,要學這麼老實的學不來。所以這個複講,學老實,學不傲慢,學耐煩。這個都是嚴重的習氣,都是藉由一個方法來調伏我們的習氣。所以這很多深意我們不懂,但是你肯做,個中滋味、個中三昧就知道了。這是「述而不作」,調伏傲慢。
「信而好古」,調伏懷疑。老法師說傲慢是瞋恨的核心,懷疑是愚痴的核心,那我們擒賊先擒王,要抓到核心點,把它斷掉。信而好古,要把懷疑打掉。佛經上、儒家經典都是亙古不變,不懷疑。一遇到覺得好像跟經典不相應,鐵定是我的問題,反觀哪裡心念不對、哪裡做得還不夠,不可能是佛菩薩那邊的問題。這個才是信。
而且禮旭自己有觀照,任何的煩惱都因為愚痴引起,都因為懷疑引起,只要沒有懷疑,你當下提起信心,這個妄想就煙消雲散了,這個煩惱就消失掉了。大家可以自己觀照看看。比方說今天很煩惱一件事了,我們就去想:我是不是信心不夠?是對我沒信心,還是對他沒有信心,還是對道理沒有信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了凡四訓》有一句法很重要,告訴我們修行就是在一念之間,不要搞得太複雜。
「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所以剛剛跟大家提到我們遇到境界的時候哪一句提得起來?那假如一句也提不起來,其實一句提起來就沒事了,就轉了,重點在一句也沒提起來,那代表一句也沒有入心。所以我們共聚一堂,有一句一定要入心,哪一句?念念為他人著想。這樣李老師今天會睡得比較好,她很欣慰。還有要以微笑迎人,這一句有做到了。那我們有個默契,照完鏡子才能出去,一看嘴巴有翹起來了,有微笑的這個符號了。
另外,昨天還跟大家提到,人的財富有看得到的跟看不到的,看得到的是存在銀行,是放在家裡的money,看不到的叫陰德。告訴大家:你真正災禍來的時候,哪怕你有十億你解決不了問題。這個我們都遇過,非常非常有錢,他可以建一個醫院,可是救不回他最親的親人。業力現前,錢是沒什麼作用,但陰德可以起作用。比方說他陰德存了三百萬,這一次災難要兩百五十萬,他就逢凶化吉;可是假如他只存一百萬,這個兩百五十萬,他也躲不過。
所以《了凡四訓》裡面說:「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而一個人的陰德、福分、功德,每天有什麼?加減乘除。加,做了點小善;減,造了口業。那口業也有大小,你罵一個人跟罵一個阿羅漢這差多了,因為他影響不一樣。阿羅漢他可以教化二十萬人,結果你一罵他讓很多人退心,這個業造大了,這是地獄業了。你今天罵一個人,只傷到他,這個不能同日而語。所以佛門這些理是講得很全面的。
乘,今天一念心廣大,有沒有人念《勸發菩提心文》,每一次念都流眼淚?那你注意看他這幾天一定容光煥發,他一下心量打開來,這乘。在《了凡四訓》有一個故事,叫衛仲達,他被調到地獄去,把他一生的功過拿出來秤,有沒有?結果他嚇一跳:我才四十歲左右,怎麼記我惡的像一個房間一樣那麼多卷宗?他說「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大家聽到這裡有沒有覺得《了凡四訓》是修學很重要的正知正見?你看這幾句話都是關鍵,不然我們會隨著自己的認知。這裡告訴我們,一念不正即是,不是你去講話或做事才叫造業,一念不正就是,不待犯也。而且更恐怖的是,一念不正陰間就有記錄。所以要不欺暗室,「神目如電」,這個是我們下個禮拜跟大家一起交流的重點,《太上感應篇》,因果的教育。
結果他那一個善的一拿出來,居然比整間房子的還要重,他自己也很驚訝,一打開來,原來那時候皇帝要造三山石橋,他勸阻皇帝不可以勞民傷財。他說,我雖然建議,皇帝沒有採納。他說:「君之一念,已在萬民;向使聽從,善力更大矣。」假如皇帝真的接受,那你的功德福分就更大,可是你這一念心在萬民,所以力量也非常非常大。
這個故事都聽完了,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會學的人,從那一刻開始,我的念頭要為天下人著想;更明白的人,我這一念要為盡虛空遍法界的人著想,因為我要跟阿彌陀佛學習,以後還要跟阿彌陀佛到十方諸佛國土去度眾生。所以他老人家是一切皆成佛,這個一切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那要跟他老人家,得心量要跟他老人家相應。所以儒家這些教誨,我們用大乘心去看,那句句也都是大乘佛法,看你用什麼心境去領悟。
那說到這裡,這個時代走弘揚正法的人,還沒做福報就現前,大家有沒有感覺念頭的力量?你說弘揚漢學,我們才剛開始要參與、要讀書,怎麼感覺福報就挺大的?我昨天算了一個數字很害怕,算什麼數字?我住在大飯店的一個比較高級的房間,又住了四十天。我假如不用心辦道,我不只胖不了,還得再瘦三公斤、五公斤,算了一筆帳。突然想到一段話,「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這個計功多少就是我們今天到底積了多少功,累了多少德,還是造了多少業?自己要衡量一下。為什麼?量彼來處。因為這個都是施主的供養,假如我沒有辦道,那這個吃不下去了,消化不了了。所以這個量彼來處就讓我們回想,「我等今者,日用所資,並非己有。二時粥飯,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費,此皆出自他力,將為我用」。尤其我們中國農民特別多,所以底下這句話很有感觸,而農民護持正法的可不少。我們當時候在廬江,拿到一筆捐款非常觸動,為什麼?裡面有一毛的、一塊的。所以看到那個錢是看到什麼?看到一個老者傾其所有,那個比一萬、兩萬更令人佩服。從心上講他是毫無保留,禮旭都感覺那個送錢來的應該是觀世音菩薩,他怕我們墮落了,他用這個善巧表法,讓我們知道多少老人在全心全意支持我們。
我們廬江的同仁,當時候在廬江都覺得天下的長者老人都把我們當自己的孩子,都可以感覺到。全中國最好的東西,廬江都吃得到。大連的櫻桃,煙台的蘋果,是吧?海南的橙子,是綠色的,各地的這些,還有新疆的饢餅,這些都是。所以這個我們在念這一段就很有感觸。「彼則竭力躬耕,尚難糊口,我則安坐受食,猶不稱心。彼則紡織不已,猶自艱難,我則安服有餘,寧知愛惜。彼則蓽門蓬戶,擾攘終身,我則廣宇閑庭,優遊卒歲。以彼勞(他那麼辛苦)而供我逸,於心安乎?將他利而潤己身,於理順乎?」祖師接下來講的重要了,「自非悲智雙運,福慧二嚴」,我們每天要很用功修行,這樣「檀信沾恩」,「檀信」就是施主,布施的人他才得利、得功德。「檀信沾恩,眾生受賜。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這個就是我們佛門常講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有沒有人聽完這一句話:那我不吃了,今天開始辟穀。所以你看很多道理一來,都勘驗我們的態度。像有人一看到說: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那我不講經,那我不弘揚文化了」。當下這一個念頭有沒有看到自己的心態?利眾的心不切,還是想自己多。只要眾生能得利,我下地獄都不怕,這才重要。
當然謹慎的態度是重要的。所以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從自己的利益來講就是要謹慎,再來也是對他人的負責,不可以誤導眾生。所以這個法很好,可是我們不能把它變成一種障礙、一種恐懼,所以法會不會用這個差很多。所以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是讓我們時時刻刻不能糟蹋眾生的信任,這個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我們聽完這句話以後身心都不自在。尤其讀《無量壽經》的人要更有志氣,《無量壽經》當中告訴我們:「為世明燈,最勝福田,殊勝吉祥,堪受供養。」我們要當世間的明燈,殊勝的福田,我們每天要勇猛精進,讓信任我們的眾生能夠得到很大的利益,我們自己也堪受別人的供養。《無量壽經》也要轉成我們當下的生活,就對了,不能每天念、每天念,該怎麼煩惱還怎麼煩惱,那不是福報擺在面前,你把它丟垃圾筒去,那不是很可惜。好,這個是「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忖己德行」,思惟觀照自己的道業德行,還是沒有很大的進展,就「全缺應供」,就生慚愧心了。「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所以要鞭策自己要用功,要對得起施主恩。那下功夫在哪?「防心」,調伏起心動念;「離過」,有過失要學顏回不貳過。要記住章嘉大師的教誨,要怎麼樣?後不再造,這樣就能離過。其實這也是一個態度,今天這個錯,對方還提醒我,我不能辜負了他的心意,這個時候人警覺性自然很大。你對別人的提醒都沒有感恩心,沒放在心上,那我們那個警覺性就很低。珍惜別人的護念,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個時代法眷屬、同參道友不好找,有人不怕得罪你,都跟你講真話,這個你這一生能找到兩、三個,那真的是你福報是很大了。古人留了一句話給我們說:「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所以這個直心的道友不是那麼好找。但一切都是什麼?感應。我們的心自然能感得到。
所以防心離過,不只隨時這樣用功,尤其在吃飯的時候防心離過。我們剛剛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以這個吃東西也是個欲求,所以在吃的時候要「貪等為宗」,不能起貪心。「宗」就是主要,我們煩惱當中這個貪,諸苦皆從貪欲起,貪不到就瞋了,所以平常用功要調伏貪念,吃飯的時候更要注意吃下去是吃出菩提心,吃出感恩心,不是吃出貪心,吃飯也是辦道。
「正事良藥」,你看這一句話就提醒我們,「為療形枯」。吃飯是吃什麼?吃藥,我們一天還吃兩次、吃三次,我們是有病的人,我們不正常,什麼才是正常的人?師父講經說,阿羅漢七天吃一次飯,辟支佛十五天吃一次飯,他心地比較清淨。那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更正常,不用吃飯,他們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所以這一句話會學的人,每天吃飯、洗澡就提醒自己,我這個臭皮囊要換成什麼?清虛之身。你看每天這個七孔都流出不潔之物,這個東西不要貪著。
所以什麼時候是修行?六根接觸六塵,你拿《無量壽經》一觀照,都在提醒自己,厭離心,不要執著這個身體,臭皮囊。但是你不要執著它,你也不要糟蹋它,不要又從過又到不及。生病了:「沒關係,念佛就好」,理上講得通,事上看自己功夫怎麼樣,為什麼?現在就出現這個情況,有病不看。他說,老法師說念佛就好了。結果他自己這麼認為還不夠,別人生了重病了,「看什麼醫生,念佛就好了」。哇,這個麻煩了。除非他可以觀機這個人念佛會好,不然他不能亂建議。他一建議,那個人相信他,最後病得更重,然後全家人就指著你:你這個學佛的人,學成這麼迷。你看,斷了人家整家的因緣。
念佛功夫還不能轉境界可以有助緣嘛,找個好的中醫師調養也是個助緣嘛,拿個艾條那麼大支的,把寒氣逼出來,也是助緣。所以人,「神光不可太執著」。有時候自己執著還不痛快,硬要去壓著別人要跟著他幹。從這裡就看得出來,人他還不懂觀機,他已經生執著了。「教人以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
所以,「正事良藥」,吃飯也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吃飯的目的是要把這個臭皮囊養好,借假修真,不是愛吃,然後愈吃愈執著五欲六塵,那這個就不能成道業了。所以師父說修行,一個明白人,那就是在連吃飯什麼時候他都要是個明白人。
好,我們回到講到「義」,以師父的行誼跟大家交流,也想到《了凡四訓》。所以《了凡四訓》重不重要?重要。師父說要念三百遍,你們看著辦吧,我要放下控制的念頭。
裡面有一個義展現得很好,呂洞賓,漢鍾離要教他一個點鐵成金之法。你看他一學他馬上反問,他說,「那這個東西以後會不會變回鐵呢?」他說,五百年後會變回來。他說,那我就害到五百年以後的人。你看這個人的義,什麼事要合理,不能害到後面的人。所以我們看這些公案很佩服這些儒釋道的聖人。我們現在眼前的人,我們都很難替他想,他是為五百年後的人想。
所以人之所以本有的義不能顯現,因為他的障礙在自利。先重利就什麼?輕義。所以我們看到古代最受尊重的行業:醫生、老師。結果現在醫院在強調每個月的營業額,這個很恐怖,這個發展連醫生都重利了,那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就很不保險了。當老師的人重利,那孩子的教育,法身慧命就危險。所以士農工商,士排前面,因為讀書人明理,有愛心,不重利。你現在連讀書的人、連教書的人都重利,那這個社會風氣不就兵敗如山倒?公務員要重義,「爾俸爾祿,民脂民膏」,都是老百姓的血汗。
所以我們看到這些冰凍三尺的現象,真的我們是任重道遠,要好好的來宣講,更重要好好從我們做起,我們純是一顆道義,絕不求任何絲毫的名聞利養。而世間也要會洞察,你看重利,再大的公司很可能一夕之間就垮掉,為什麼?他用那個聰明,但是自私自利的人,最後就搞得他整個公司都垮掉。像那個安然集團,那在美國多大的公司,最後就被幾個高層的人,整個公司給搞垮掉了。
好,那今天先跟大家談到這裡。這個五常很重要,談了兩天還沒談完。好,明天是禮拜幾了?禮拜六了,明天把這個盡量把它圓滿,假如不能圓滿,抱歉,請大家再借我一節課,下個禮拜一給它圓滿。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