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1年6月16日 星期三

建立正确的修學觀念和態度 第六集 成德法師 (蔡禮旭老師) 2016/11/21

 


諸位家人,阿彌陀佛!

我們剛剛應該是念「一日常規」,提到很多生活的細節。我們佛門有一個很重要的教導,叫心行一如。任何一個行為都是心的反射、心的投射,所以有一句佛家的話叫「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禪是佛心,戒是佛行,經是佛語,所以這個「禪」其實重要的就是佛菩薩的存心。行是禪,坐也是禪,一舉手一投足都是真心的流露,這個很重要。我們修學從根本修,就是學佛菩薩時時用真心,哪怕是走路吃飯都是用真心。

像在《金剛經》,佛陀是「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給四眾弟子有供養佛陀的機會。一句話都還沒講,但是弟子須菩提他就看出來了,「希有世尊」,就非常讚歎。他知道佛陀每天都去應供,不是說他自己一定要吃什麼,因為佛入那個境界,他不吃飯也行。為什麼還是每天很有規律的去應供?是讓眾生有這個修福、聞法的機緣。這個是須菩提看出來,佛菩薩一言一行都是慈悲的流露。那我們現在是學佛,就要學佛菩薩的存心,進而他的行誼去效法。所以真正會用功的人,在很多細處他不會分別,他都一切皆恭敬,一切皆真誠。他不能說面對上級真誠,面對下級不真誠;面對人恭敬,面對物品不恭敬,那這樣的一個心境,就已經有分別跟執著了。

我們之前跟大家一起強調探討到,學佛是恢復真心,恢復本有的智慧、德能、福報。那它是本有,為什麼現在不能起作用?但以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證得,所以會用功的人是在自己的念頭上放下分別執著。好像之前有跟大家提到一心入一切境,那個「一心」就是用真心,「入一切境」,對人、對事、對物都用真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包含洗手你洗乾淨不浪費水,洗乾淨是對自己身體的恭敬,不浪費水是對資源的恭敬。而且像《論語》當中講「儉近仁」,節儉為什麼接近仁德?因為節儉從自受用來講他能廉潔,節儉的人他欲望不重,他不容易受誘惑。而節儉的人對他人的受用是什麼?他省下來可以去救非常貧苦的、急難的人。那當然這個節儉,假如這個節儉的內在的狀態是變成貪財或者吝嗇,那這個就錯了,他吝嗇一定不肯把錢給人家。所以其實每一個德行都有自受用,也有他受用,自他是不二的。

所以我們其實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會不知不覺產生執著點,就是產生了新的分別跟執著,有時候自己不知道。比方說「以戒為師,以苦為師」,苦,那生活就要節儉,這是對的。但是他一下太過了,節儉到家裡的人都生很大的煩惱,那他就變成他自己要行道的時候如入無人之境,別人什麼感受他都體會不到,那就是產生執著點了。因為假如我們用功的方向對,應該是自己的貪瞋痴減少了,是吧?我們用一個邏輯來看,自己用功對了叫自愛,自己真心裡面有沒有慈悲?有,所以他放下愈多,他體恤別人的心就愈強,這才是對。怎麼學了之後旁邊的人愈害怕他,這就是他在學的過程有新的執著,大家常常要這樣去觀照。其實愈親的人反而是我們修學成績的一面鏡子,旁人又沒有每天跟我們在一起。而且我們一遇到比較不是身邊的人,裝也要裝一下,留在別人心中一個好印象,每天見面的人那裝不了。

其實我們有一個念頭要裝,已經不是在修行了,一切皆從真實心中做。比方舉一個例子,一個人去參加佛七,念到第二天、第三天法喜充滿,到最後一天還沒有前面幾天法喜,為什麼?他到第七天的時候說,明天又要回去,又要見到那一些人,他反而最後一天比較沒法喜。那這個麻煩了,他第七天不是很法喜,根源在哪?他貪著這個念的法喜了,是吧?這個才是修行,這個才有法喜,回去沒有法喜了,他揀擇的心就起來了。是吧?你不喜歡這個境界,常常抱怨,瞋恨心就會起來。所以應該是念佛愈念自己的慈悲心愈出來,自己的普賢心量念出來了,應該念到第七天說,「好,我回去可以好好的禮敬諸佛,廣修供養」,應該是這樣才對。所以我們往往在境界當中,沒有這樣去觀照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反而就容易在相上用功,念了多少佛、磕了多少頭。

所以師父在「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有一段開示,下集還沒看哦,再安排一下。師父講,你每天念那麼多佛號,磕那麼多大頭,處事、待人、接物不能夠落實,佛是白修了,成就很有限。這個要提醒我們,佛法重什麼?實質,不重形式。師父講到有一處說,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師父最後說,幾個人懂?所以修學的次第信、解、行、證,你解偏了,解分別,解執著了,這個行中也有分別執著,所以要圓解。為什麼要聽經?對於宇宙人生這些道理能夠圓融無礙的理解。

師父在這一集裡面說愈學愈分別,愈學愈執著。這個是我們在修學的路上都會遇到的情況,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為什麼蕅益大師說末法時期要依眾靠眾很重要。你比方說持戒,持戒調伏自己的貪瞋痴有自受用。但是假如持戒之後旁邊的人壓力很大,那你看他的心境是在往自愛的方向走嗎?對呀。你比方說「以苦為師」,我要節儉一點,然後衣服好幾天不洗,澡也不洗,都產生味道了,那有沒有他受用?他受煩惱,不是他受用。你看,他用不用功?很用功,一般的人有潔癖的,一天不洗都受不了,你看他能夠兩個禮拜不洗澡,他也有功夫了。不要再執著這些相上,你可以很久不洗澡,但是你要考慮到身邊的人的狀況;再來,「整潔為強身之本」,有時候太髒了有細菌,反而自己身體也會受影響。所以講這麼多,還是回到一句,「神光,不要太執著」。

所以這個話又說回來了,自受用他受用,是我們在正思惟當中一個很好的標準。比方說,你說我為他好。這句話很重要,你為他好,他真好了嗎?假如他沒有真好,那你為他好也是嘴巴講講而已,甚至於是什麼?拿了一個大旗,我為人好、我愛人,然後隨順自己的性格。為什麼?講話很硬。「你怎麼東西這樣亂擺?我是為你好,你看那個『一日常規』你都白讀了」。你看這樣講話語氣人家容不容易受得了?對啊。其實我們講話的語氣是這樣的時候,我們在自愛狀態嗎?我們心是硬的,是習氣做主。那他受用呢?他心裡也是想:對了,他講得很有道理,不過很奇怪我怎麼悶悶的?你講得很柔軟,為他好,他收到的。你是真心的,你罵他,他都感覺得到。你們有沒有被人家罵過然後很懷念?我有曾經罵人罵到自己流眼淚,那時候我也為自己挺感動。罵我那四大天王,我曾經帶一個班有四大天王,我真的講講講,講到都流眼淚,因為真的是為他們好在講。所以我在那一刻我就回想小時候,犯錯的時候我父親在跟我講話那個情境,所以很有道理,「養兒方知父母恩」,自己在帶自己學生的時候,反而會回想到父親那時候的一種心境。

因為我們這一堂課是「建立修學正確的觀念」,因為你隨時在境界當中要分辨,我們這一個念頭是覺還是迷,是正還是邪,是淨還是染。這個三皈依是火車票,一上車就沒有離開過身才行,才會受用,一離開身你的方向目標就不對了。我請教大家,「只聞來學,未聞往教」,聽過吧?但《無量壽經》又說「為諸眾生做不請之友」。請問這兩句話有沒有矛盾?奎學長,來,我都還沒開口她就先舉手,她理解我的意思,所以有時候人與人不一定要講話的。來,請!

奎學長:

老師,學生感覺這兩句話它是不矛盾的。因為之前學生有過這個疑惑,就是「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它講的是我們自己的一種心態,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是對內的還是對外的?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去「往教」的話,可能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就會有要求和控制的心。而「為諸眾生做不請之友」是一種慈悲心的體現,就是雖說這個緣分當時沒有到,可是我們不棄不捨,是在暗中觀察和幫助,在適時的時候確實體察到對方的需要,那麼這個時候所給到的協助可能正好是對方所需要的,而我們自己也少了要求和控制的念頭。學生匯報完畢,謝謝老師!

蔡老師:

好,謝謝!

好,我們看剛剛奎學長敘述的過程有沒有離開自受用跟他受用?自己有沒有控制的念頭、要求的念頭?這個就是自己的觀照自受用,可能我們主動去了之後,他能夠受很大的利益,甚至剛好是臨門一腳。所以《金剛經》說「無有定法」,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因為萬法因緣生,因緣是會變的,他的心境也會變。所以要因材施教,應機說法,這個都要很柔軟。你要觀察他的自身,還有包含他的家庭情況,這都屬於他的外在的客觀條件。你比方說你這個方法太高他做不了,甚至於這個方法他現在的家庭情況,你建議這個方法他反而會受到家人的質疑,你這些都要考慮在裡面。所以給人家建議的時候要設身於利害之中,你不要不痛不癢的,師父的法拉幾句來就給他講,你要給人家建議的時候是完全要變成,好像感同身受你就是在其中的。因為我們會聽很多的教誨,現在到底是這樣做對還是那樣做對?我們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打電話問老法師吧,你要自己去領悟這些道理,因為原理原則師父都講了。

「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對我們自己的一個受用就是不要好為人師。對他人的益處是什麼?求學求學是主動求來的,他還沒有那個心,你給他講一堆,他又聽不進,甚至覺得我也接觸很多了,他反而不珍惜。所以這個對他人的受用,「未聞往教」,讓他很恭敬的來求他才能得利益,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所以叫師道尊嚴,他尊重老師他才能得利。那「為諸眾生做不請之友」,那就代表自己的受用是什麼?真的眾生能得利的時候,自己都有善巧,自己都能主動,不怕辛苦。禮旭都覺得當時剛學佛的時候,假如有親戚朋友覺得想拿本經書來看,想要師父的《認識佛教》,半夜我都拿去。不過現在想想這樣的熱情好像退了,所以我自己也很警覺,叫一退一切退,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不要小看一個心境。

就像最近禮旭也在反思,我在海口的時候看到垃圾就撿,也沒有其他複雜的念頭,看了很自然就撿。現在反而沒有這麼自在,現在出了名,撿的時候還有點看看旁邊有沒有人,思想複雜了。所以這個是在退步,自己在退步了,因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好像菩薩修行裡面有一個修持叫嬰兒行,人應該是愈修愈天真,愈沒有很多的那種牽掛、罣礙。所以「為諸眾生做不請之友」,就是很主動付出,不辭辛勞。那他受用就是因為在那個當下,他的緣比較成熟,臨門一腳我們能看得出來,這個時候主動去。

所以每一個法,它的理我們掌握了,在因緣變化的時候,這個理你才能夠很活活潑潑的去用,之後還有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一起再切磋探討。比方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還有一句叫「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同樣是慈悲跟方便怎麼差那麼多?這兩句大家自己參,這個講太多,把大家的悟門都堵住了,大家自己去體會。突然有一天你突然說:「啊,我知道了。」那再請你上台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達摩祖師」不能白看,是吧?

「醫道」也不能白看,我看大家今天的眼睛特別亮,可能昨天洗眼睛洗的滿不錯的,又不用花錢就可以洗眼睛。這是一個真人真事,很令人佩服,禮旭都覺得,他真的是普賢行在這個醫道上的落實。他也受到人家很多的侮辱、陷害,他完全不放心上,最後這些人全被他感動。包含柳道知,他師父的兒子,處處也是刁難他,他都不放在心上。所以他的人格特質就是把什麼放心上?恩德放心上,其他的別人對他不好,他從來沒有放在心上。而且他很厚道有沒有?主人翁的人格特質要學到。就像我們這兩節課談到師父的道義,談到師父怎麼落實八德的行誼,我們體會到了、感悟了,悟後起修,你就會去效法,你感受不到你就不知道要學他什麼。奇怪了同樣看電影,為什麼那一句人家覺得很有感悟,我們沒有?就是人家有那一顆相應的心,他有愛心,一看到那個愛心馬上就相應。他有那種堅忍,他一看到那個他眼淚就跟著流下來。我們沒有那個耐心,看人家有耐心,沒有共鳴,甚至有時候說,「一定要這樣嗎?」都有可能。

你看許浚,他很多處都表現他的厚道。像他留下來醫治那些病人,也有一個很有道義的人跟著他留下來,是吧?結果後來那個人實在快趕不上了,他要走,結果那個朋友就一直讓許浚也跟著走。結果後來這些村民說,你別在這裡搗蛋,要走你趕快自己走。他那朋友很生氣,你們忘恩負義,我都幾天沒合眼,就很生氣。你看他接什麼話?「他們只是一時心急講出無理的話,你別放在心上」。你看厚道的人他在因緣當中,他很自然的給人家台階下,不會咄咄逼人。你甚至於是那一個萬石,是吧?把他帶到家裡看他媽媽的病,有沒有?他媽媽病得很重,其實萬石把他帶到他們家去的時候,許浚就根本考不上了,沒機會了。在那樣的情況他都盡心盡力醫治那個病人,你說那個心境我們很佩服,他自己基本上快沒戲了,趕不上路了。然後他說,你都四天都沒有合眼了。是吧?那個萬石自己雖然做錯事也很懺悔,在那哭。他還跟萬石說,我媽媽說人死後,可以好好的睡。你看對方很難過,他還讓他別難過,給他台階下,死後再睡,這我媽媽教我的。沒有關係,其實我只要再加緊腳步,還是有可能趕得上。我們這一代人,在言語當中厚道一定要修,因為從小沒吃什麼苦,很難設身處地去體恤別人,自我中心又比較重,往往言語傷人自己還不知道。

這個片子,其實許浚一開始是一個流氓,就是觸犯國法,都是在走私。這樣的一個背景的人,後來就是遇到他的太太,他雖然在做壞事,但是他人格特質裡面還是有道義。其實為什麼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有一些走錯路的人其實他是缺乏愛,只要他遇到愛的時候,他很可能那個回頭的速度很快。就好像我們看一些比較調皮的孩子,他一懂事之後反而很有情義,因為他們在那種領域混,也要講道義才混得下去。這個我母親教書的時候也很感歎,她說:「以前那個成績很好第一名、第二名畢業之後從來沒有來看我,在路上遇到有時候就跑掉了,也不打招呼。反而是那個被我打的最厲害的,離我五十公尺見到我:老師好,反而他們比較有情義。」所以話又說回來,到底這個升學主義是在讓我們提升,還是在讓我們靈性墮落,這個得我們自己好好去審視跟觀照。

所以這個許浚主要也是,因為他媽媽是小老婆,可能自卑,不受關愛的時候就容易走偏掉。可是後來,遇到他太太有難他就去幫她,幫了之後因為古人重情義,他太太感他的恩,雖然他根本沒有背景,而且那時候階級是很分明的,他是屬於奴隸,或者很低的那種領域,可是他的夫人是高官的後代,所以後來結為連理。之後他就去學醫,跟柳義泰學醫。一開始有一幕大家記不記得?你一會說不知道,一會說不小心。那個機會點教育好不好?很好。不只教育他,還教育誰?整個身邊的人。對啊,所以被老師罵是福報,但是一般人情、人心體會不到。

記得禮旭剛到淨宗學院去,剛去就聽到人家在說,前幾天有一個法師被老法師當眾罵。講話的人那個表情就是,被老法師當眾罵,好像挺衰的、挺背的。我在那個時候聽到,我的感覺,哇,這個人福報可大了。因為他一罵,第一個他終身不忘;第二個旁邊的人得利,他有功德,因為他是裡面的演員,他有功德。而且什麼?師父是大修行人,他敢當面罵的人是他信任的人。是吧?你看李炳南老師說,那個不是真的要學的,對他客客氣氣的,笑一笑。真的,那一個被罵的法師很用功,也修得很好,所以師父敢罵他。話是這麼說,請問大家你們被罵的時候當下心情如何?所以古人的修養都在這些地方。

你看孫叔敖,他被楚莊王命為宰相,人家都去道賀,有一個老人穿喪服來見他。你看人家孫叔敖恭恭敬敬的把他請來,還很慚愧,說這個君王錯愛,不知道我其實是很差的、很淺薄的,還讓我做了宰相,您今天來必定有什麼要教誨我的。那老者送了他三句話,他印象深刻。他在開頭講了幾句,他馬上說,「願聞餘教」,請老者講得更仔細、更透徹。不止沒有不高興。所以你看這個穿喪服來的不是普通人,所以有時候建功立業的人,他背後都有這樣的高人出手。

跟大家講到許浚他去學醫,其實我感覺我們弘揚傳統文化跟醫道是很相應的。醫道是醫人家的性命,我們從事弘法工作是醫人家的什麼?慧命。當醫生都要那麼小心,醫人家的慧命,那也是要非常非常小心,而且醫還要從根本醫,還不能從枝末醫,都是一個道理。而許浚,因為這個剪片子時間太短,又要把很多重點剪到,其中有一個情節要告訴大家,當許浚跟柳義泰學醫術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許浚去醫了一個宰相(右相)的太太,那麼重的病,把右相的太太治好了,結果那個右相幫他寫了個推薦函,等於是他拿了這個推薦函,他跟他母親跟他太太就脫離那種卑微的身分。所以他一拿到很高興,結果他師父知道了,當他的面把那個推薦信給撕掉了,把他逐出師門。這一段要給大家補充一下,所以他才流浪在外,跟那個三積大師,沒有跟在柳義泰旁邊。

所以當他的救濟這些病人的事跡傳回來,那個當地的官員告訴柳義泰說,你是雙喜臨門,是吧?一個是你自己兒子考上醫官,一個是你的學生真的堪稱天下無雙的義士。結果柳義泰說,他過去曾經是我的學生。你看人家古人講話很有味道,他逐出師門了,他現在出了這麼好的名聲,人家也沒有貪著,過去是。假如是我的話,「是是」,就攬上了,這都很細微。

那大家要知道,為什麼他的師父要把那個撕掉?看起來是人之常情,問題是許浚發的願是什麼?他要做心醫,拿著那一張去了之後,做不做得了心醫?做一個普通拿著醫術來照顧家裡的醫生而已了,怎麼做心醫!所以你看他的師父很知道怎麼做心醫,可是你看他離開的時候轉不過念頭來,也是一度埋怨他的師父。後來三積大師這樣開導,後來又讓他去考醫官,結果他又沒考上。告訴大家,沒考上是佛菩薩的安排,有沒有道理?考上了怎麼樣?去做醫官,跟那些醫官有什麼兩樣,《東醫寶鑑》出得來嗎?對啊,所以馬上考上的,不見得是好事,沒考上的也不見得是壞事。看我們的心決定了好壞,「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考不上你就想起孟子說的那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你看整個在歷史當中,往往都是歷經磨難的人,最後才會有大的功業。所以我們的古人留了一句話叫「少年得志大不幸」,他容易自滿,自滿他就不能再成長。所以我們是有福報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事實上磨鍊都是相當缺乏。所以現在假如還是順境的話,要懂得戰戰兢兢,要懂得常常藉機會來鍛鍊自己、磨鍊自己。絕對不能志得意滿,不然所有這些名,跟所有這些所做過的事情的功,可能就是我們墮落的一個因緣。而許浚就是因為沒考上,他才又回到他師父的身邊學,是吧?考上了就沒得學。考上有考上的緣,沒考上有沒考上的緣。「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鐵定可以成就。

所以說實在的,我們接下來要講另外一個,第四個重點:修行的次第「信解行證」。這個「信」是非常非常關鍵,「信為道元功德母」,那不信就無功德,不信,念頭都在造業。 這個有時候話你要翻過來看,要從這個八面來看,你的體會就深了。「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那你假如不忘失菩提心,那時時都是積累殊勝功德。

所以許浚沒考上,他假如相信佛菩薩安排,他不氣餒,後面都是佛菩薩給他的鍛鍊。最後他回去找他師父,有一次他在治病,他本來都是跟著師父,後來那個睿珍不是傳一句話,那個大意就是師父已經完全信任你,全部由你全權負責,是吧?那他就等於是衣缽拿到了。

好,這個電影不能再講了,這幾部電影都很好看。最後還要提一個重點,這叫欲罷不能,哪一個重點?這整個片子裡面讓禮旭最震動的一幕,我想「達摩祖師」應該大家也有,哪一幕你最感動?每個人不一定一樣。許浚哪一幕你們最感動?吳學長嘴巴動了,麥克風給她一下,我看看大家體會最深是什麼?

吳學長:

讓融艷最感動的一幕是,許浚在內醫院受罰的時候,他堅持把這個一千趟走完,目的是為了讓內醫院把醫生不能給其他民間看病的這個改掉,這一幕讓融艷非常感動。

蔡老師:

阿彌陀佛!融艷提到這點,也是我們看了都很佩服。講到這裡禮旭就想到,師父他堅持講經不中斷,不也是在讓佛門從趕經懺怎麼樣?回歸到真正佛事是什麼。佛事就是釋迦牟尼佛每天講經說法,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師父以自己身體力行,來扭轉整個佛門偏掉的部分,這個精神跟許浚是一樣的。而且沒有去批評,是吧?自己的努力去做到,去感動他人。

還有沒有?黃學長。

黃學長:

讓學生最感動的就是許浚的老師,因為他不是一個修道的人,至少在影片裡我們發現他沒有很深的宗教信仰,所以他對於生死沒有我們了解。但是他在最後那一剎那,他超越了生死,看破了,就是用他的那一份愛心,他能留給世人的,留給他弟子的,能讓這個福利於眾生的這個事業繼續走下去的,他把自己的身體獻出來,把自己的生命結束掉。學生非常震驚看到這個,更震驚的是由此想起了學生的一位老師,幾年前往生了,他也是預知時至而提前走的。很多人都誤解他,不知道。但是他真的是往生極樂世界了。

所以真的是每每我總覺得佛菩薩是很高的,一般的人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對待佛菩薩總是用一種仰望的心、仰慕的心,並不覺得自己跟佛菩薩能夠平等,就是在性靈上。但是當這位阿闍黎老師做到的時候,我就覺得非常的震驚。就像影片裡所教導的一樣,做一名心醫,就是心可以達到那個程度,就是百分之百的付出。當心願立真了的時候,所有的我們看起來的這些名聞利養,這些生死的障礙他都一點都不會成為障礙了。只要心願一真就能夠做到了,由此才會跟佛菩薩相通了,這是學生的感悟。

蔡老師:

好,謝謝!我們聽黃學長分享到的柳義泰也好或者許浚,他們的一個人生態度都有重信諾、重道義超過生命的特質。他是當醫生的人,他不怕死,他希望病人能得利,這是他貫其一生的信念,希望救死扶傷。可是他覺得連他自己這個癌症,或者病人這些嚴重的病他也治不了,他希望能透過自己的身體把醫術再提升。你看許浚也是,他對皇帝講,對老師的承諾比我的生命還要重要,是吧?你看後面他自己把藥都給別人吃了,他們是輕生死重信諾,重情義、道義,這是古人的人格特質,我們要學。「無情不能學道,情不空不能入道」。麻煩了,怎麼一講好像許浚的電影一幕幕都現出來,這個computer一直跑,可是跑出來了又不能不講,好像都挺重要的。

你看許浚他要進去考場的時候,那個柳道知說你絕對不要說你是我父親的學生。因為這個主考官曾經跟他師父比醫術,他師父考不上科舉,那個人考上了,然後就跟那個主考官,「來,比針灸」。結果當時候柳義泰也年輕,他也對這種科舉有一些覺得不是太公平的時候,他就用醫術把對方羞辱了一番,所以柳道知是怕他講出來之後連累到他,他是柳義泰的兒子。所以要進去的時候就跟許浚講,你絕對不要說是我父親的學生。那許浚也沒有說不答應,結果一進去柳道知也在旁邊,他就說我是柳義泰的學生。那個柳道知臉都黑了,你看,他那是絕對不忘師恩,哪有說為了求功名富貴把師父放在一邊?不可能,這種事幹不出來,哪怕考不上都不做這種事情。

在《德育故事》裡面,漢朝那時候王莽篡政,其中有一個大儒被他殺了,迫害了,叫吳章,一千多個學生全部都不承認是他的學生,只有一個學生雲敞,親自去幫他收尸埋葬。他不怕有危難,他不怕沒有功名,反而他做了之後,王莽還挺尊重他的。可是你看人在這種關鍵時候能立得住嗎?所以《論語》裡面有一段話講,也是我們學習的次第,「可與共學」,我們在一起共學了一個月,「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適道」就是說學了之後照著去落實、去力行,這個叫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雖然明白那個道理,但是你真正在境界當中能不能屹立不搖,能不能「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又是另外一個境界。學是一個階段,落實又是提升的一個階段,落實當中面對境界不動搖,又再上一個階。「可與立,未可與權」,這個「權」是通權達變,所以要學到能通權達變才行。

那這一句話李師公曾經也有講解,也是在安徽有一個讀書人叫毛義,他當時候處在亂世,結果他出來當官。他身邊這些好友都罵他沒有氣節,其中有一個叫張奉也罵他。結果後來他的母親去世了,毛義的母親去世了,他終身沒有出來做官。最後這個張奉也很有反省能力,我錯怪他了,他不是為了功名出來做官的。他為什麼?他說我可以挨餓,不能讓我母親挨餓。他是在因緣當中懂得權變,這是一個公案。

許浚事實上在他的人生際遇當中,有很多的境界他都屹立不搖。禮旭分享一下自己印象最深那一點,就是當他醫治了那麼多沒有錢看病的病人,最後的結果被人家關在監獄裡,然後他一直在提醒自己:我不能後悔,我不能後悔,我不能後悔。是吧?我不能後悔我選擇走上心醫這條路,你看他很有功夫,他用功用在哪?念頭,我的念頭不能後悔。你看他付出那麼多,最後是遇到這個情況。這一點假如我們以後在弘揚漢學的路上會不會遇到很多磨難?這個時候要想到這一幕,我不能後悔,不能後悔。然後突然腦海裡又冒:就是那個蔡某某把我拉下水。那就阿彌陀佛,是你們自己要走的,我可沒有勉強你們。所以不勸人出家,不勸人受戒,不勸人吃素,不勸人終身走這條路。願者上鉤,不願者回頭。為什麼?這種事不是人家可以推得了,不是人家可以勉強得了的。

剛剛黃學長有分享到她有一個老師,她覺得他的心是很難得。但禮旭雖不知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但是禮旭聽到一個環節提供您跟大家做參考。真正大修行人表演會謹防流弊,假如這個做法已經產生很多人誤會,這是有點待商榷的。請問海賢老法師表演有誰批評?誰會批評海賢老法師?沒有一個人批評。可是假如我們今天走的時候又是短命,又是生很重的病,這個有時候怕人家會誤會,甚至會批評,佛菩薩慈悲,不願意讓人家造口業。

所以曾經就有公案,有人剋期一定滴水不進到往生,這個我是親身知道的事情,師父回給他的信我都有看到。師父說這樣的一個示現怕會有流弊問題。人家後人知道這個事說,那他到底是餓死的還是往生了,你怎麼講?再來,以人之常情來講,看到這樣的樣子,一般世間人還沒學佛的人他是什麼感受?你們修行的人怎麼這麼執著!那禮旭面對世間的人,我當時瘦到五十三公斤的時候,人家說你怎麼吃這麼瘦?難道我可以回答說仙風道骨。是不是這樣?人家說你這麼瘦,我都慚愧得不得了。所以佛菩薩是無心的,有心就不是佛菩薩再來。他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表演的是為了這個大眾起信心、起仰慕,不會讓很多的人起懷疑,所以有時候可能表法上還要考慮流弊的問題。所以師父就勸他,你既有這個道心,佛菩薩都知道,順其自然。每一天都是最後一天,是吧?該幹啥幹啥,都很正常,每一天是最後一天,活一天可能就佛菩薩讓你為眾生做一天,該走的時候佛菩薩自然讓你走,這海賢老法師就是很好的榜樣。

所以這一些情況,我為什麼最近一直跟大家強調,老法師是有傳統文化基礎的最後一代。大家要了解,老法師以後的人都已經受國民小學教育,那整個成長過程都有名利、五欲的染污,光是他成年學以後要調伏這些染污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師父有一段法語非常精彩:重視胎教可以出聖人,重視三歲以前教育可以出賢人,重視成年以後才學聖教,可以出君子,根基不同。所以師父為什麼常常期許我們做鋪墊石,因為我們的緣畢竟已經這把年紀了,後面人的緣跟我們不一樣。所以我跟李老師在後面聽這些年輕人講,我們很歡喜,英雄出少年,他們從小有這個好的家庭,給他們的引導扎的根基。不過講到這裡,你從小是佛化家庭的可不要尾巴翹起來。《太上感應篇》說得很重要,「推多取少」,不貪;「受辱不怨」,不瞋;「受寵若驚」,有福報得到寵愛、得到讚歎要戰戰兢兢。所以最怕是我們成年才學,又還沒調伏嚴重的性格、執著、習氣的時候,大眾對我們又像把我們看像佛菩薩一樣的恭敬,這是對當事人最最大的挑戰,他會不知不覺的。所以師父這些法語很重要、很重要。

所以禮旭跟大家分享,主要這些路我都走過來,現在還在路中,還處於very dangerous(非常危險)的狀況,其實講出來也是在提醒自己。真實的狀況貪也有、瞋也有、痴也有,不要說有,夢中都還有,這是真實。自知者明,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還能夠去幫別人,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師父是最後一代,再有是從胎教開始是最理想的,那是真正的大儒、高僧慢慢這下一兩代出來。我們在當前這些因緣得要很冷靜,有一些真話還要跟大眾講,不然大眾真的很容易迷。大家要知道,在我們祖國大陸畢竟傳統文化斷的時間久,有一句話叫「久旱逢甘霖」。他很久沒有聞過儒釋道的教誨,一聽就好像那個水滴到那個乾渴的田,一下就吸掉,一下就吸掉,他那種渴望,所以會講課的人他就把他當佛菩薩一樣看。會講課跟真修道人那差距還遠著啊!所以我的危險指數比你們高很多。

我們已經相約好了,你們有沒有打過勾勾,好像是這樣是吧?我們台灣都要還要再蓋個章。我們一家人有默契,像禮旭沒有照師父的教誨做,你們一定要提醒我,不然我到閻羅王那邊,鐵定把這一個月的名單拿出來,一個都不能少。不過講到這裡覺得這個態度不對,我墮落都是我自己的關係,跟你們都沒有關係,這樣比較有……跟大家開開玩笑。但是道友之間確實要有這樣的默契,修行是理智的,不能靠激動。

禮旭這十幾年走過來,真的是險象環生。像李老師她做過董事長,十三歲就出來賺錢了,不是,十一歲多就出來賺錢,那社會歷鍊比禮旭多很多。所以很多事我沒看到的,她都先看到,可是她給我建議我又沒聽。為什麼?我已經住在我是老師這個相了。後來講「師說」的時候,哎呀,自己犯的嚴重,為什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是吧?你今天說,我們現在迷就迷到什麼?他什麼都知道了,就把他看成大徹大悟什麼都知道了。當時候禮旭在廬江三年,我們同仁兩、三百人,我後來才了解,我都後知後覺,我們同仁都覺得我什麼都知道,其實我什麼都不知道。他沒跟我講我怎麼會知道?可是他們為什麼覺得我什麼都知道?他說奇怪了,前一天發生的事,怎麼老師一上台來,都講到了,他就愈想愈是什麼都知道了。拜託,課怎麼講,不就是不貪、不瞋、不痴、不慢嗎?那怎麼會講不到呢?你覺得講到了那是你的善根,你有聽了之後對照自己那是你的善根,不要亂迷信。所以真的,迷了沒有好處的,大家要理智,要客觀。

所以「師說」那一句話對我幫助很大,「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建房子我鐵定要去問楊學長,是吧?哪有人家說我什麼都知道,然後蓋到最後還要拆,浪費十方財,我罪可大了。所以一家人沒有祕密,我啥都招供了,讓大家了解,更重要的是大家往後走這條路,不要再犯我同樣的錯。包含我身邊所有這些同仁,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超過我的很多的特質,是吧?像張班長她是很敏銳,有一些話不是很妥,我講完她都會提醒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人格特質,像李班長鐵定他的歌聲比我好,這個我就得向他學習。包含跟大家領讀程學長,一看她持戒就比我精嚴,你看她的相。你看像這個郭家長就比我憨厚,我一看就沒有他憨厚。像你看那個張學長,他聽一個道理他就馬上要去幹,這個知道說自己不能拿太多飯菜,後面的人沒得拿,馬上就讓人家先拿,自己後面拿。這個在《晚晴集》,弘一大師《晚晴集》有一句話講「聞教便行」,一個人聽了好道理馬上做,「奚待更勸」,這個人不用人家勸。這個人的這個態度,他聽一個好的就做,聽一個好的就做,這個人絕對有大成就,只要他能保持這個態度。

我們的老祖宗有一個人有這個態度,記載的比較清楚,其實基本上都有,但是因為孟子有把他點出來,就是大舜。這裡應該舜王的後代不少,古月胡、耳東陳,然後師傅的傅(那個人字旁的那個傅),姚(女字旁的姚)、田,這都是舜王的後代。有念到你的尊姓的請舉手?舉好一點好不好,這認祖歸宗的時候,你們怎麼這麼心不甘情不願?你看,不少吧,來,我們掌聲歡迎舜王的後代。認祖歸宗很重要,你一認了你自己會有感覺,就好像這個頭好像有接上了什麼東西一樣,很感應的。舜王的德行風範孟子就有讚歎,說舜王他還沒有遇到古聖先賢教誨以前,他跟一般的野人也差不多。他可能走在森林裡面,旁邊很多大石頭,後面還跟著一隻豬,野豬,跟一般山上的人生活沒有什麼差別。但關鍵在當他「聞一善言」,他聽到一個好的教誨,「見一善行」,看到人家有德行,「若決江河」,他那種要去效法的決心就像江河潰堤一樣,誰也擋不住他「力行近乎仁」的勇氣。那他就有這個態度,所以他成為聖人。所以確實,我們在這個時代沒有從胎教扎根,所以短時間之內就成聖成賢這不大可能。這個時候更重要的要時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學習每個人的優點。其實這個態度也才是《弟子規》三百六十句當中的兩句,「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那許浚不忘初心這一念,「我不後悔」這一念,上次也跟大家舉玄奘大師的例子。他翻譯經典幾十年,而且九死一生把佛經從印度取回來,到他很老的時候生了一場重病,他的念頭都是:我有沒有翻錯,就他自始至終都是利益眾生,沒有夾雜其他的念頭,他所做一切完全沒有放在心上。有放在心上就會拿出來標榜,拿出來炫耀了,這個都是修學的瓶頸。「本來無一物」,假如我們一路走來,學歷放在心上,曾經做過的事放在心上,曾經跟師父見過面、吃過飯、親近過都放在心上,就受到染污,心態會慢慢偏掉,這是很細微的。所以儒家有一句心法,在《尚書》裡面講,「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所以要護這個道心要護得很細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你看《尚書》裡面也講「惟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而且要「允執厥中」,要用中道,要用中庸,不要過也不要不及。

那這個修學次第「信解行證」,跟大家前面也分享到,「信」很重要,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不信。而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提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理(道理,不懷疑,佛所講的這些道理不懷疑)、信事。這個六信,大家看擺第一的是什麼?信己,容易嗎?其實大家一沮喪、一煩惱,往往都是對自己沒信心,就兵敗如山倒了。所以師父在開解的時候很精彩,師父很多法語非常精彩,我們要去體會。師父說貪心感水災,瞋恨心感火災,愚痴感風災,傲慢感地震。懷疑,山崩地陷,有沒有?地陷下去是什麼感覺?都不見底,是吧?所以一個人沒信心的時候,有沒有像掉到一個深淵裡面?好像拉不到東西,好像一下子就像消了氣的氣球一樣,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你們都善根深厚,這麼深刻的經驗你們都沒有。

所以法最重要要入心,大家看《華嚴經》裡面師父最常舉的是哪句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一句話入心沒有?入了心你從今天開始不懷疑自己,也不自卑了,這是真正認識自己。我們現在不相信佛經了,常常去翻星座、血型,翻了還不夠,問朋友你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沒信心。然後朋友說你要聽真的還是假的?告訴大家看星座也沒用,星座那些敘述有的都還是分別執著,還強調性格。修行人沒有性格,只要眾生需要的,什麼都能做。我比較靦腆、比較不善言語,講得這麼好聽,就是給自己不依教奉行的理由跟藉口而已,是吧?你應該說只要眾生需要,只要眾生能得利益,要我做什麼都可以,是吧?你們就沒什麼反應。我們不是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嗎?那這個不能空發。

對呀,我也在督促鞭策自己,只要眾生需要,讓我用英文來lecture,不是lecture,lecture(演講)沒錯吧?要對自己有信心,我也要硬著頭皮也得上。所以我們修學有一個中心思想,這個就是一個中心思想。只要是真的能利益眾生、正法,什麼事我都願意做,太重要的態度了,為什麼?現在缺人缺的要死,一個說不敢,一個說今天有點心情不好,一個又說怎樣,那事還幹得成?幹事可是有時節因緣的,這個時機點來了不幹,後面你想幹都幹不了。所以師父說這十年是關鍵,聽這個話聽過吧?領悟到沒有?你這十年沒接起來,斷了,你以後也沒機會做了,師父這些話都有深意的。所以不懷疑佛陀講的,這個人有大福報,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也是眾生,從此有信心,不會否定懷疑自己。Ok?

你看佛講話很圓滿,下一句講什麼?「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們雖然知道我有佛性,但現在障礙在哪?妄想分別執著。我還有妄想分別執著,有什麼好傲慢的?所以這一句話說,你還是在煩惱當中,要有自信,但是不可以傲慢,所以這個叫不自卑又不傲慢。你看一句佛陀的教誨就可以讓我們人格健康,只要你願意領納然後受用。當下一句法語,你的整個心境就轉過來了,境界就上去了。

好,我們從今天開始過著不卑不亢的生活,從容中道。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建立正确的修學觀念和態度(第六集)(下)

蔡禮旭老師  2016/11/21  檔名:16-001-0006

 

諸位家人,中午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在講學習內容,提到五常,這個五常談的也比較時間久一點,五常也是五戒,「戒是無上菩提本」。所以求無上正等正覺也得從五常、五戒下功夫。

那我們說「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請問大家前天有沒有受禮旭什麼囑託?那凱莉,妳們有受我們之託,有沒有?有講嗎?(答:有。)好,請坐。為什麼剛剛禮旭問這個事?一來因為剛好鄭學長剛剛有說到,說代我們跟父母問好,她們父母也有跟我們問好。所以她是受兩邊之託,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是有沒有問,這個就勘驗出我們做人做事的心態,就在這些小事當中體現出來。我們很重視信諾的時候,哪怕是一件小事,不會輕易忘掉,會放在心上。大家要知道「信」貫前面的這些德行,「仁義禮智」沒有「信」是成就不了的,所以信很重要。

《弟子規》這些經句看起來好像教小孩,或者平常的這些行為,事實上都是心地功夫。「凡出言,信為先」,「父母命,行勿懶」,都是從這些細的地方做。其實我們在心態上已經不知不覺有一些分別執著,這個是大事,這個是小事,其實修行人來講沒有大小,都要用真心,這就對了。那剛剛也有學長提到很想用真心,但是好像在境界當中,感覺好像用的不是很出來。大家有沒有這個感受?我也很想用真心,可是就是有點煩;我也很想用真心,可是就是笑不出來;我也很想用真心,可是好像關懷的話又講不出口。這都很正常的,我們都有一些慣性,只要肯做,都能慢慢轉過來。那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剛剛跟大家講,佛陀在《華嚴經》那一句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我們在落實過程,對自己的信心不能有減損。雖然我好像現在用的不自然,我相信那是我本有的,你就不會氣餒。但是又提醒我們為什麼用不出來,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這個時候在你覺得好像用不大出來的時候,當下問題你能夠內觀就找得到了。但是那念頭很細,只有自己知道。所以修行必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自欺沒有打破我們還沒有走入修行,就談不上。

這個道理是夏蓮居老居士在他的《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警策自己的警、警覺的警,《自警錄》,他的語錄。禮旭感覺這個不是很長的內容,但是句句都是夏老修行真實的體悟,對我們建立正知正見,對我們修學建立正確的態度非常有幫助。比方黃念老那一句也就是夏老教的,修行就是「生處令熟,熟處令生」。我們就不會著急,就會老老實實用功就對了,然後面對事情也不攀緣,也不急躁。夏老又告訴我們「繩鋸木斷,簷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矜躁狐疑,欲速轉遲」,這適得其反,想快一點反而更慢。心用錯了,看起來想要早一點有成就,反而與道更遠。所以一個人肯聽過來人的話,這個人有大福報,所以修學的心態就是老實、聽話、真幹,就少走很多彎路。「矜」就是自以為是,「躁」就是急於求成,「狐疑」就是很多的懷疑,「師父這麼講真的是這樣嗎?」他這些念頭一起來,他好像希望早一點達到目標,反而繞遠路了。所以什麼事都讓它自自然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有一個同仁,他就很想出家,他好幾年前就很想出家,因為求不到就一張苦瓜臉。結果過了好幾年又見到他,比以前還苦。那後來我說,你是不是還是很想出家?他說是。當然我看到他過了那麼多年還苦,我也覺得我是挺對不起他的,因為那時候還沒悟到這裡,悟到一些道理可以跟他切磋一下。我說,你寬心吧,你發願了,佛菩薩是法界身,他們知道了,出家是好事,佛菩薩都知道。「一心觀禮,清淨法身」,是吧?「遍一切處」。相不相信?相信了,那你發願。佛菩薩哪有不知道?出家是好事,他們會護持,但是得要緣分成熟。他一放不下,他就每天一想,他就會很難過。所以人一有執著,就被煩惱困住。再來這個執著還會起化學反應,還會發酵,發什麼酵?他愈想出家,他看著他的太太跟孩子就覺得是冤親債主,他就開始發酵了。那愈這樣,你緣愈不成熟。是吧?所有的人都是來成就我的道業的,這個念頭重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說你發願是好事,別擔心,學老法師。他眼睛瞪得很大,怎麼學老法師?我說你不是聽老法師講經嗎?老法師發了願要出家,章嘉大師說你不用去找,人家來找你就好了。多自在,幹嘛學得那麼痛苦?老法師也沒把學得痛苦跟我們講,他老人家都活得很自在,怎麼我們當學生的學得跟他有點不大一樣?是吧?成熟的緣推都推不掉,不成熟的緣強求不得,人一強求不止自己痛苦,身邊的人都有壓力。

我們得學得像菩薩,「菩薩所在之處,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所以我們往往思考問題都會卡住,因為有執著點,因為沒把老法師教的法放在心上,還是隨自己的想法在轉。所以想一想我們真的都是自討苦吃,手上那麼多法寶都不用。我這麼一跟他講,他說,對,師父發了願人家來找他就好了。接著我就問他了,你為什麼要出家?這個因地很重要,你可不能把出家當做逃避家庭責任。逃避家庭責任,你這個緣沒有善了,後面可是有挑戰的。

民國初年諦閑老法師的一個徒弟,老人家看他是禪宗的根性,把他送去學禪,沒有太長時間就做到首座和尚。結果到了首座和尚起了傲慢,就開始有附體,誰附體?他當初一意要出家,他太太想不開投水自殺了。這個公案你們沒有聽過嗎?投水自殺了,結果他修到首座和尚,就起了個傲慢心了,護法神就不見了,他的太太就附他身了,一附他身他就不正常了,就跳水自殺。

結果這個寺院一看,這是諦閑老法師的學生,不行不行,趕緊讓諦老把他接回去。那諦老是大修行人,他一來他都很正常,大修行人旁邊都有護法神,一路上也都很平靜,他都很正常,就回到諦老的道場。結果突然有一天沒來吃飯,早飯沒有來,因為他畢竟做過首座和尚,還是很禮遇他。結果打開窗戶跑出去了,後來找到了,跳水死了。結果找到他的時候,突然沒多久他的女兒來了,哭著來,她說夢到她爸爸死了,然後她爸爸媽媽一起去做土地公跟土地婆了。那剛好那個佛寺附近,那一天就剛好啟建一個土地廟。所以諦老就去了,看是不是他的學生,就說假如是你,你現一現讓我知道一下,結果話說完就一陣風就「咻」。所以諦老說參禪參到最後做土地公了。

那另外一個例子,是那個鍋漏匠,就幫人家補鍋的,生活很苦,沒工作就沒錢,苦到有出離心,人生太苦了。諦老小時候的玩伴,說我可不可以出家?他說你年紀那麼大了,怕他一出家要從沙彌,服務大眾,怕他體力不行,可是他一意要出家。好吧,你要出家我成全你,那你要聽我的。就沒有讓他到叢林,找了一個小廟,讓他每天念佛,結果這個鍋漏匠念了三年,站著往生了,很莊嚴。

所以這兩個例子,就一個不識字,念佛站著作佛去了;一個學識很高,參禪參到首座和尚,最後去做土地公了。所以這兩個公案很重要,大家要去作佛還是做土地公、土地婆?所以這個故事裡面有很多點,其中一個是世間的緣要善了,他假如緩個兩、三年,跟他太太有個善了,有可能後面的發展就不一樣了。

剛剛講「善了」這個重點,因為我們世間的人一想要怎樣的時候,就很固執,人一固執心就不柔軟,就不容易體察他人或者體察客觀的形式。那我接著又跟這個同仁講,你要想清楚你為什麼出家,出家可是要代佛說法,披如來袈裟。再來,你披如來袈裟以後,尤其你會面對很多的在家人,你現在能把佛法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你得利了,你一出家,這些居士一請教你,你可以把佛法的妙處供養他。所以你現在的鍛鍊,在家庭、在工作處事當中的鍛鍊,跟你出家是一不是二,這些都要想圓融。所以佛法是圓融的,假如我們在很多境界當中一想起事來,都覺得很無奈,很多瓶頸,很多障礙,那對佛法的義理都不是很通達。

所以《華嚴經》說,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一有礙,都是世間的習氣在起作用,這個我們要自己去勘驗看看。所以剛剛跟大家說真心用不出來,必然是心裡有深層的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時候是修行必經之路,就是夏老講的,要打破自欺一關。所以大家有空可以把夏老的《自警錄》多念幾遍,非常非常精彩。待會跟大家談的修學的觀念跟心態,很大部分都是夏老的開示。

這個不自欺也是修學重要的一個知見。我們到底有沒有真正走入修行,這個就是一個標準,而我們一反觀就看深入一點,就可以看到哪一些在障礙我們。比方你不能跟這個人用真心,是因為太自私了,或者是你的念頭裡面有浮現對他的成見,或者對他的埋怨,這些都會障礙住。或者對人性的懷疑,這都是障礙。障礙都是什麼?貪瞋痴慢疑在障礙。慢慢把它放下,生處變熟了,我們念念為人想熟了,慢慢就愈做愈自然,但是念念為他人想都是要一直練的。

比方說你跟朋友一見面第一句話是什麼?我們有時候在職場當中,就被那個節奏一直推推推,一見面就開始討論事情了,然後那種氣氛都比較緊張。你假如說在工作當中第一句話,「前幾天你說你母親不大舒服,現在好一些沒有?」這個關心一去,那整個工作磁場就不一樣,自己的身心狀態也不一樣。其實人工作效率最好的時候,是跟真心相應的時候,工作狀態最好。大家不要只看到說事情有沒有完成,其實整個做事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現在往往沒有去領悟這個道理,事情做成了,自己跟團隊的心都壞掉了。比方說自己脾氣很大,做做做,到最後每一個人都被這個脾氣大薰染了,慢慢的講話也都比較急促,比較強勢。所以真正重視的應該是每一個人觀照自己有沒有用真心,事情絕對會做得更好,而且大家統統在修道,就上去了。你事情做成了,心地功夫下滑了,世間這些事都是過眼雲煙,夢幻泡影,有什麼意義?生命有限,慧命無窮,我們得抓到重點。智慧德行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

而談這個不自欺,有一篇經文值得大家去看一看,就是《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篇文章沒有看過的請舉手?你們沒有看過這個經文哦。這個是講到明朝有一個讀書人叫俞都,他字良臣,他十八歲的時候就考上秀才,成績都非常好。可是他雖然當時候一開始十八歲考試成績都不錯,但後來慢慢的功名也考不上。所以到了壯年,壯年差不多是四十歲左右了,跟一些同學還結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殺放生),戒淫殺口過,而且還做了好多年,就是積功累德。

他前後參加考試七次,舉人都考不上,皆不中。生了五個兒子,四個病夭,而且唯一第三個兒子很聰慧,左足還有兩顆痣,夫妻很愛護這個孩子,結果八歲的時候,這個孩子在鄉裡當中就走失掉了。所以他五個兒子,四個死一個走丟。生四個女兒也死了三個,所以現在在身邊只有一個女兒。他的妻子因為哭兒女死掉了,兩個眼睛都瞎了。所以你看他潦倒終年,結果他自己,這些經句其實每一句都挺精彩的,他說「自反無大過」,他自己反省也沒有什麼多大的過失,然後說「慘膺天罰」,我很慘,上天罰我好像罰過了。那他是對上天懷疑,念頭不相信真理,都會懷疑佛菩薩跟這些天地鬼神。

然後他已經四十多歲了,每一年到臘月終的時候就寫疏文詔告上天,然後也向灶神爺祈禱,結果好多年過去了都還是窮困潦倒。到四十七歲的時候,除夕夜,就等於是家徒四壁,很淒涼。突然聞到有人敲門,他就去開門,看到一個老者,頭髮是半白,然後對他也很禮敬,他自己也對他很恭敬。然後說他從遠路來,今天特地來關懷他,安慰他。那當然這個俞都他覺得這個人很特別,對他也特別恭敬。然後就告訴他,他讀了那麼多書,也用力在修善,但是功名都考不上,整個家衣食不濟,就把這些都告訴他。

接著這個張先生講話了,他就是灶神,他說我了解你們家的事已經很久了,他接下來就把他的問題指出來了。其實俞都的問題我們每一個修行人都有,只是什麼?深淺不一樣,這是必經過程。所以禮旭覺得這一篇多讀幾次很重要,一反觀會有很多受用處。他說你「意惡太重」,而且「專務虛名」,就做什麼事事實上是都要別人看到,要別人肯定。然後「滿紙怨尤」,寫那個疏文整篇都是抱怨,「瀆陳上帝」,這個是褻瀆到上帝。你看送他這十六個字,我們在修行路上有沒有起埋怨的念頭?怨過誰?有可能是父母、老師,那個佛菩薩都可能都被我們怨過了。

俞都一聽大驚,可是你看,他點出他最嚴重的問題,他當下也不承認,所以不自欺不容易。他雖然很驚訝,他最強的是什麼?解釋。他不是馬上跪下來,說謝謝你提出我的問題。他雖然很驚訝但是還是慣性太強,解釋。他說,我聽說冥冥之中任何細小的善都會有記錄,陰間都有記錄,上天也有記錄,我已經誓行善事,恪奉這些好的規條已經很久了,「豈盡屬虛名乎」?你看他那個解釋的慣性更強。

接著灶神爺告訴他,他也是順他的話,你既然說你都奉行規條。好,你說你們惜字,那你惜字都是在路上有人的時候撿字起來,讓人家看到說這個人很珍惜字紙,其實你們私底下都拿著書去糊在那個窗上,你們根本內心也不尊重字紙。

而且你們每月放生,只要有人要放生,你說「好,好」就跟著去,可是你自己廚房裡面不是現在還常常都有這個蝦跟蟹綁在那裡嗎?你不還在吃嗎?而且你說你還戒口過,你講話很有辯才,一開口人家說,哇,好佩服,而且你自己開口的時候也覺得傷了自己的厚道,但是已經在那個氣氛之下,忍不住了,愈講愈痛快,罵人也罵得觸怒鬼神,積了很多陰惡了,自己還不知道,甚至還以自己很厚道來自居,「吾誰欺?欺天乎?」你要騙誰,你要欺老天嗎?

而且你說你沒有邪淫,這個灶神爺就跟他講,你是沒有那個機會,你假如真有那個機會,你不可能過得了關。你平常看到一個比較莊嚴的女子,你的眼睛就已經瞪得很厲害了,叫「熟視之」,然後心就已經晃的根本控制不住了,所以你只要有機會你就完蛋了。你自己反省反省,真的有美女現前,你能夠像魯男子一樣過得了關嗎?

接著灶神爺說,連規條上你都做成這番模樣,規條外的,那就更不用講了。接著灶神爺說,你每一次燒的疏文都稟告上天了,上天已經命很多使者每天都來察你的善惡,好幾年一個善行都察不到。但是察覺你在私居獨處的時候,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傲慢)、憶往期來(懊惱過去,攀求未來,這是愚痴了)、恩仇報復念(瞋恨心很重),憧憧於胸,太多太多了。所以你這些意惡固結於心中,上天記得很多,你的大難都要臨頭了,你逃難都來不及了,你還求什麼福?把他整個都講得這麼仔細,最後他才非常驚恐,跪下來流眼淚說,「君」你怎麼都知道我的事情,你一定是尊神,希望你救我。

所以從這個敘述當中,打破自欺容不容易?好,他決定面對自己的問題了,面對了,挑戰才開始,為什麼?他真的面對了,跟習氣要拔河,浮浮沉沉、進進退退,他也很難過。最後他在觀世音菩薩面前說,願從今天開始我的正念能夠保持,「善念永純,善力精進」,那個道力能愈來愈強,倘有一絲一毫自我寬恕,永墮地獄。他發這種猛心,磕頭磕到流血。請問大家磕頭磕到流血過沒有?大家可不要回去磕到流血,我是讓大家體會他的決心。

說到這裡,想到夏蓮老對我們修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建設,真正要功夫得力,要「發勇猛心,立決定志」,我這一生一定要作佛。他發了這個心會遇到什麼境界呢?很多考驗,他得要「不顧生死,不計成敗」,這個仗才打得過去。不然不要說很多習氣了,一個習氣就困住了,怎麼過關斬將?大家去體會這八個字,「不顧生死」,死都不怕,就怕自私自利的念頭做主,所以不顧生死。「不計成敗」,一天那麼多境界,假如這一個境界考失敗了,我們還在那裡氣餒,那又不知道又浪費多少時間。錯了怎麼樣?後不再造就對了,還在那鬱悶,還在那沮喪,不知道又有多少妄念相續了,所以不計成敗。錯了就改,念頭錯了就轉,不計成敗,要這樣的態度下功夫,慢慢功夫才能夠得力,「始有相應分」,才能跟佛菩薩的加持相應,才能不煩惱做主。

那最後以俞公的這個例子,我們共勉,一起打破自欺一關。

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