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2年1月27日 星期四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072(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EZOoN0                                    

Podcast : https://reurl.cc/xOlYrb

目錄

 

1138 佛陀如何以譬喻說明這件往事發生了多久?(二)

1139 佛陀怎麼能夠知道這麼久遠的事情?講這一段主要是為什麼呢?

1140 這裡的重頌是頌什麼?

1141 為什麼佛陀能夠看過去這麼長遠的時間就好像今天發生一樣?

1142 佛陀的知見跟凡夫的知見差別在哪裡?

1143 聲聞弟子栽培善根的因緣,遠由是什麼?近由是什麼?

1144 大通智勝佛,他這一期教化的時間壽命有多久呢?

1145 大通智勝佛沒有成佛前,發生了哪些事緣?

1146 為什麼在成佛之前,往往第一個到達現場的都是諸天呢?

1147 諸佛所成就的道是相同的,但是為什麼所花的時間不同?

1148 應化身的殊勝就在這裡!

1149 大通智勝佛成佛以後發生什麼事?

1150 這些眷屬怎麼讚歎佛陀?

1151 為什麼眾生看到佛陀會歡喜呢?一個人,長時間沒有親近佛陀的後果是什麼?

1152 如果一個人什麼都沒有學佛,為什麼他容易造惡?

1153 為什麼說佛陀的出世就是在人世間出現了一道光明?

 

1138】佛陀如何以譬喻說明這件往事發生了多久?(二)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四十八面。我們看壬二的「喻明久遠」。

 

佛陀為了要讓聲聞弟子能夠建立信心,能夠堅定智慧的理解,講出了一個過去的往事。既然是往事,那表示不是佛陀捏造的,而是一個因緣所生法,確實發生的。所以他必須要怎麼樣?交代當時的人、事、地、物。當然這個地方特別強調的是它的時間,是一個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這麼長的劫數,是很長的時間。那麼這麼長的劫數,我們怎麼去想像它到底有多長呢?佛陀講出一個譬喻。

他說,「譬如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非常大,一尊佛教化的地方。把這麼大的一個世界的「地種」,這個地種就是大地當中最微細的顆粒。為什麼叫種呢?因為它能生萬物,一切草木從大地生起。為什麼叫地種呢?就是它是大地的最小的顆粒。那麼把這個顆粒磨成粉末,就是這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把它磨成粉末。然後呢,然後每經過東方的一千個國土,下一點粉末,然後在每一千個國土再下一個粉末,「如是展轉,盡地種墨」,就把這些粉末全部下完。

那麼佛陀就說:「於汝意云何?是諸國土,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不?」他就問弟子們。弟子們說,否也,世尊!這是沒辦法算的。這麼大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國土,把它磨成粉末已經夠多了,然後把這個粉末在每一千個國土再下一點,把它全部下完,那麼再把這些下過的國土再加起來,這個數目就很多了。

「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就前面的粉末所下的國土,「若點不點」,這個「點」就是剛剛每一千國土下點的位置,或者「不點」,不點就是不是下點的位置,就是中間的九百九十九個國土,中間的這個過程。把這些全部的國土再「抹為灰塵」,然後一個灰塵算一個劫數,「彼佛滅度以來,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這樣大概就可以想像到底這件事情發生了多久。

這一段是說明所見之事。

 

1139】佛陀怎麼能夠知道這麼久遠的事情?講這一段主要是為什麼呢?

 

那麼這件事到底是誰知道的呢?誰能夠把這件事講出來呢?

 

「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這件事情大概只有佛講得出來。阿羅漢的知見力,八萬大劫,夠長了……這個知見力其實就是六根的功能,具足來說應該是見聞嗅嘗覺知。《楞嚴經》講六根,它加一個「門頭」,六根門頭。其實就是我們一念心它沒有形相,但是它表現在外功能的時候,就好像是《楞嚴經》講一個譬喻說,心就像一道光明,在房間裡面開了六個窗戶,這道光明如果是射到眼睛,叫做見。就是這個光明從眼睛出來叫做見,你可以看得到東西。這道光明如果從耳朵射出來,叫做聞……如此略說就是,見聞嗅嘗覺知就是你內心的功能。佛陀的內心表現出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的功能,能夠知道這麼久遠的事情。

蕅益大師就說明了,佛陀怎麼能夠知道這麼久遠的事情啊?蕅益大師說:由無明故,不能遠見。佛既無明斷盡,心性洞朗,故豎極三際之始終,橫極法界之邊際,炳然知見,何足致疑?我們凡夫因為無明,我們一種攀緣心,我們在人事的過程當中,抓住過去的一些人,抓住過去的事情,就把心中弄得心有千千結,所以我們的功能就比較狹隘,我們不能夠知道過去的事情。佛陀心中的結完全斷乾淨了,對心性洞朗,他能夠觀看過去、現在、未來的三際,乃至於橫遍十方。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哪一個地方下幾滴雨,佛陀清清楚楚,何足致疑?

那麼這一段主要是幹什麼呢?建立信心。就是說,佛陀有能力講這段往事,是因為佛陀有久遠的知見,來講這件事情。

 

1140】這裡的重頌是頌什麼?

 

辛二、重頌 分二:壬一、頌所見事;壬二、頌喻久遠前面是長行,這以下重頌。重頌分兩段。

壬一、頌所見事

 

先頌所見之事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 無量無邊劫

有佛兩足尊 名大通智勝

 

前面是長行,佛陀把這個觀念用偈頌重新說一次。說,「我念過去世」,佛陀以他廣大不可思議的知見力說,我用我的知見力回憶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在什麼時候呢?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的時間,有一尊佛出世,這尊佛是大通智勝佛。先把這個所見的事緣講出來。

壬二、頌喻久遠

 

第二個,佛陀用譬喻的方式來說明。

 

如人以力磨 三千大千土盡此諸地種 皆悉以為墨過於千國土 乃下一塵點如是展轉點 盡此諸塵墨如是諸國土 點與不點等復盡抹為塵 一塵為一劫此諸微塵數 其劫復過是

先講譬喻。佛陀為了說明這個時間的久遠,他講出一個譬喻說,有一個人用廣大的力量,把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國土磨成墨,「盡此諸地種,皆悉以為墨」。然後,把這麼多的墨每一千個國土下一點,每一千個國土下一點,把這個墨全部下完。然後再把這麼多的國土加起來,再把它磨成粉末。這些粉末,一個塵點當作一劫,這段往事還超過這麼多劫的時間。這是用譬喻的方式說明,能夠方便我們想像這個時間到底多長。

 

1141】為什麼佛陀能夠看過去這麼長遠的時間就好像今天發生一樣?

 

這以下合法。

 

彼佛滅度來 如是無量劫如來無礙智 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 如見今滅度諸比丘當知 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 通達無量劫

那麼這件事情,是誰能夠知道過去這段往事呢?只有佛陀可以。佛陀可以知道彼佛,就是大通智勝佛滅度以來,經歷過這麼無量劫的時間。因為佛陀有無障礙的智慧,時間無障礙,空間無障礙,所以能夠知道這尊佛當初是怎麼滅度的,當初有什麼樣的聲聞弟子,還有菩薩弟子,他當初是怎麼教化的等等。而且佛陀知道這件事情,就好像是今天發生的事情一樣。

那麼,為什麼佛陀能夠看過去這麼長遠的時間就好像今天發生一樣呢?

 

佛陀就強調一件事:「諸比丘當知」,佛陀的智慧跟凡夫的智慧可不一樣,佛陀的智慧叫做「淨微妙」。「淨」是佛陀親證清淨的本體,「微妙」是這個本體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就是從空出假所發現的這種作用。這個「淨」就是我們下面說的無漏,佛陀的心是無漏的,沒有攀緣心的煩惱,所以他的作用能夠「無所礙」。「無所礙」指的是他的空間,他能夠遍滿廣大的空間,什麼地方下多少雨,什麼地方有多少的石頭,佛陀清清楚楚。而且「通達無量劫」,能夠時間無障礙。所以,佛陀的心,因為他離一切相,所以他才能夠即一切法。

 

1142】佛陀的知見跟凡夫的知見差別在哪裡?

 

有關這一點,蕅益大師講出一個說明。我們看附表第十九。先把佛陀的知見久遠做一個說明,蕅益大師用一句話來做一個總持,說「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

離此「當念心性」之外,別無去來實法可得。由「無明」故,妄計遷滅。於遷滅中,有憶有忘。就彼「所憶」,有遠有近。然「所憶」若遠若近之事,並是現前一念所變相分,非於心外別有他物也。

且如吾人追憶十年、二十年事,亦復宛在目前,便可例知,心性本來豎徹三世,三世不出現前一念。

我們來說明佛陀的知見跟凡夫的知見的差別。

佛陀的知見就是,他能夠知道當下一念心性之外別無去來實法可得,就是這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現的影像。從佛陀的角度,時間沒有流動。我們可以這樣講,佛陀的生命當中沒有這種生滅流動相,佛陀沒有什麼過去、現在、未來的概念。過去、未來的概念是我們凡夫自己造成的,所以佛陀說,我們凡夫在不生滅中妄見生滅。就是我們自己看到生滅,我們一個人做夢自己看到生滅,其實一切法是沒有生滅的。

本來一念心性看一切法是當下具足,我們凡夫是怎麼弄的,把它弄成有生滅呢?

 

這以下看第二段。我們凡夫有一個問題,一種有所得心。有所得就是取相分別。我們曾經吃過一個美好的東西,你受用,那表示你有福報,它過了就過了。但是我們不行,我們要把這個相狀怎麼樣?把它取下來。曾經吃過一個很好的麵條,就把這個滋味的相狀取下來,放在心中不斷地回憶。好了,因為我們在心中取了很多相狀,就開始變成一種對比了,產生生滅的遷流。

在生滅遷流當中,有的東西你印象深刻,你特別在乎的,你就把它取下來。把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情取下來,就有所謂的憶持。有些東西跟你沒有緣的,你就選擇忘失。因為你心中有一種選擇性的憶念跟選擇性的忘失,就造成了遠近的差別。你能夠記住的就產生一個近的時空,你忘記的就創造一種遠的時空,那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投入了這個假相,把這個時空變成生滅遷流了。

其實,從真實義來說,從諸法實相來說,我們所憶的遠近的事情,都是一念心性所變的相分,別無他法可得。《楞嚴經》說,這個世間上本來就是一個水,一大片的海水,因為我們執著某一個水泡,所以就失去了廣大的海水。你執著這個水泡,你就被這個水泡給限住了。就是說,你執著某一件事情,你的心就住在上面,你就被它給抓住了,你就被它給限制住了。然後呢,然後你就失去廣大的知見,就這樣來的。因為佛陀的心中無所住,所以他看什麼事情看得清清楚楚的。

這以下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我們今天回憶過去十年、二十年的事情,如果這件事情你特別執著,而且不斷地回憶,那你也會覺得說恍如今日,就像今天的事一樣。所以說,其實心性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心性本來豎窮三世,三世不出現前一念。鏡子在看事情,看山河大地,它沒有遠近的概念,它全部當下顯現。

所以你看禪宗講一句話說得好。禪宗,它的好就好在哪裡呢?它喜歡用生活的事情作譬喻,它不跟你談玄說妙。禪宗說,「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它為什麼能夠享受這麼廣大的花花草草?春夏秋冬,花草隨著夕陽各種變化,青山能夠了了分明。因為它不動。青山因為如如不動,所以它能夠享受春夏秋冬四季花草的變化。如果青山執著哪一個花草,那它就不能夠叫青山了,它就變成陷入在某一個影像上了。

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佛陀今天要講一件往事,這個往事事關聲聞弟子過去的善根。但這個往事發生得太久了,所以佛陀必須要取信於聲聞弟子,說,為什麼你們不知道?你們只有八萬大劫,你們有法執,你們執著涅槃,所以你把心性搞小了。我什麼都不執著,所以對我來說什麼事情都清清楚楚。所以佛陀在講過去長遠往事之前,要先證明他的確有這個能力,來取信聲聞弟子,所以就講到知見久遠。

 

1143】聲聞弟子栽培善根的因緣,遠由是什麼?近由是什麼?

 

庚二、正明宿世因緣 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重頌

 

辛一、長行 分二:壬一、明結緣之由;壬二、明結緣之事

 

壬一、明結緣之由 分二:癸一、遠由;癸二、近由

 

癸一、遠由 分二:子一、明大通智勝成佛;子二、明十方梵王請法信心建立以後,佛陀開始講過去的故事了,正明。我們看庚二的「正明

宿世因緣」,這段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有三段因緣。先講第一段因緣,講到大通智勝佛的成佛跟說法,這第一段因緣。第一段因緣當中有長行跟重頌,先看長行。長行當中,先看第一段的明結緣之由。這個因緣有兩段,一個遠由,一個近由。我們說明一下。

遠由,它這個不是指遠近的距離,這個遠由就是間接的因緣。聲聞弟子栽培善根的因緣,有間接的跟直接的。直接的因緣叫做近由。什麼叫遠由呢?

 

就是佛陀的出世,這個是間接。對我們栽培善根來說,佛陀出世是間接,佛陀的說法對我們來說是近由。

 

你看草木,草木為什麼能生長?空中的烏雲固然重要,但是它畢竟是間接的,必須把烏雲轉成雨水我們才能吸收。所以,佛陀出世,的確,我們皈依佛陀能夠栽培善根,禮拜、讚歎、供養,成就善根,成就廣大的福德,但是佛陀對我們真正直接性的幫助是因為法,佛陀說法才能夠使令我們聞經達理、斷疑生信。所以佛陀的說法對我們的成長是直接的,佛陀的出世是間接的,所以就分出了遠近。智者大師把大通智勝佛的成佛判作是遠由,他的說法是近由,是這樣來的。

 

1144】大通智勝佛,他這一期教化的時間壽命有多久呢?

 

子一、大通智勝成佛 分五:丑一、佛壽長遠;丑二、成道前事;丑三、正明成道;丑四、眷屬供養;丑五、請轉法輪

丑一、佛壽長遠

 

我們看子一的「大通智勝成佛」。成佛有五段,先看第一段的「佛壽長遠」。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

 

那麼大通智勝佛這一期教化的時間壽命有多久呢?是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也是相當長。

 

蕅益大師說,從這個壽命來看,這個國土應該是淨土而不是穢土,這個壽命也是一個指標。那麼淨土就沒有男女的相狀了,它有很多的不同。從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合理地推論,應該是一個清淨的國土。這第一個。

 

1145】大通智勝佛沒有成佛前,發生了哪些事緣?

 

丑二、成道前事

卷七十二

 

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在前。

 

每一尊佛要成道之前,他的一個很重要的動作就是安住道場,沒有一尊佛是在走路的時候成佛,也沒有一尊佛是在睡覺時成佛,沒有這回事情。成佛一定要有一個前方便,就是他要有一個安住的場所,大通智勝佛也不例外。這尊佛成佛之前,他到了菩提的道場,安住在那裡,就是結跏趺坐。然後「破魔軍已」,這個魔軍包括內在的魔和外在的魔,內在的是煩惱魔,外在的是天魔,他把內外的魔破壞了。

一般來說,破魔軍下一刻就要成佛了,所以說「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垂得就是即將成就無上菩提,但是這個時候「佛法不現在前」。我們知道,成佛安住道場以後有兩個道:一個叫無間道,斷惑;解脫道,證真。無間道所強調的是禪定三昧,他在禪定三昧當中破妄,但是他的解脫道,這個中道的智慧沒有現前。沒有現前總共經過多久呢?「如是一劫,乃至十劫」,他的內心身心不動,但是他的中道智慧一直沒有現前。就是,破魔軍以後,一般破魔軍下一刻馬上要成佛,但是大通智勝佛經過十劫的時間都還沒有成佛。

沒有成佛沒關係,這個時候諸天就來了,來供養。我們看下一段,諸天供養。

爾時忉利諸天,先為彼佛,於菩提樹下敷師子座,高一由旬,佛於此座,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適坐此座時,諸梵天王,雨眾天華,面百由旬,香風時來,吹去萎華,更雨新者。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乃至滅度,常雨此華。四王諸天,為供養佛,常擊天鼓,其餘諸天,作天伎樂,滿十小劫,至於滅度,亦復如是。

前面一段講到安坐道場,這一段講到諸天供養。雖然沒有成佛,但是將成佛的時候已經招感諸天的現前。這個時候來到道場的,第一個是忉利天,忉利諸天。釋提桓因帶著忉利諸天的天眾在菩提樹下用稻草鋪墊師子座。有多高呢?高一由旬。所以古德說,從師子座的高度來看,這個佛陀的身相應該特別高大,這個座就是一由旬。大通智勝佛就坐在這個座位上,即將成佛。這第一個,忉利天鋪設這個師子座。

第二個,諸大梵天。諸大梵天也來到了這個佛陀的成佛道場。他做什麼事呢?空中雨下天花。這個天花的面積有一百由旬。過一段時間這個花枯萎以後,香風吹來,把這個枯萎的花吹走,再雨新一波的新花。「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乃至滅度,常雨此華。」大梵天王,我們說明一下。大梵天王當時並沒有現前,大梵天王是佛陀成佛以後要請法的時候才下來的,這個時候他是在大梵天上面,雨下天花,不像忉利天是來到現場。

接著,四天王天。四天王天為了供養佛陀,「常擊天鼓」,用他的最美妙的天鼓來作各種的音樂,供養大通智勝佛。「其餘諸天」,其餘的欲界諸天,作種種的伎樂,也是「滿十小劫,至於滅度,亦復如是」。佛陀的成道跟滅度,諸天都是作各種伎樂。其實這個時候大通智勝佛還沒有成佛,但是已經有這種成佛的徵兆,所以招感諸天的現前。

 

1146】為什麼在成佛之前,往往第一個到達現場的都是諸天呢?

 

我們知道,一個人成佛的道場,絕對不是在一個人間的鬧區,一般都是在山邊林下,一個寂靜處,所以往往在成佛之前到達現場的都不是人道眾生,都是諸天。為什麼呢?兩個理由:

第一個,諸天有神通力。說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雖然他沒有成佛,但是他因緣具足,他已經破魔軍了,所以成佛只是時間的問題了。一尊佛的降世,是一種廣大福德的現前。諸天有他心通,所以他知道這個人不可思議,即將有大功德出現。

第二個,諸天有善根力。我們知道諸天有很多種,每一個人生天因緣不同。如果說他因地的時候是修外道的,但他有慈悲心,他也可能生天,但是這種諸天一旦生了天以後,佛陀要成佛的時候他不會下來。有一種人是他在家做居士的時候就是三寶弟子,三寶弟子他的供養是跟三皈依有關係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麼這個時候,佛陀要即將成道,他的神通力,他們就會下來。就是他心通跟善根力,這種都是過去生跟三寶結緣的諸天,在佛陀即將成佛的時候來到佛陀的身邊,作種種的供養。這是第一個。

 

1147】諸佛所成就的道是相同的,但是為什麼所花的時間不同?

 

丑三、正明成道

 

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諸佛之法乃現在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那麼前面說明大通智勝佛是安坐道場,招感了諸天的供養,他這個道場安坐多久呢?安坐了十劫。就是大通智勝佛降魔以後,又坐在這個座位,坐了十劫,這個時候他一念心性的光明,中道智慧才現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蕅益大師對這段經文做了一個說明。他說:「諸佛道同,為緣事異。」說諸佛所成就的道是相同的,大通智勝佛的中道智慧,跟釋迦牟尼佛的中道智慧,跟彌勒佛的中道智慧,是完全一樣的,但是他所花的時間不同。你看,彌勒菩薩是出家的當天就成佛,彌勒菩薩早上出家,他下午就成佛,一天的時間。他成佛花多久?花一天的時間。釋迦牟尼佛成佛花了六年,歷經六年苦行。大通智勝佛成佛多久?花了十劫。

它這個因緣差別是怎麼回事呢?蕅益大師說,非根有利鈍,道有難易,但因緣差異耳。你不能夠說,大通智勝佛花了十劫,你的根機比較差;彌勒菩薩只有一天,彌勒菩薩善根比較強。不是這樣子的。

諸位!我們先看他成的是什麼佛。這是成的應身佛,那不是法身佛,法身佛是跟眾生沒有關係的。法身佛,他成就初地,他在山中打坐,他隨時可以成就。法身佛,那真的是拼的個人的善根力,跟眾生沒有關係。但是應身佛是要說法度化眾生的,所以他要發願。所以,他因地發的願越複雜、越困難,他要成佛的時間就拖得越長。

 

比方說你今天,你因地的時候覺得空氣的清潔很重要,你說我的國土裡面不能有空氣汙染,我的國土裡面壽命要久遠。沒關係,你想發什麼願,你盡量發,但是,你發的願越困難、越複雜,你這一段菩薩道的時間,你要滿你的願的時間就拉得越長。所以,為什麼「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因為他的願發得太難了,他的標準定得這麼低,所有的眾生只要念一句佛號,帶業往生!

所以,應身佛的成佛跟他的修行就沒有關係了,因為你因地所發的願是要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所以跟你有緣的眾生善根成熟了,剛好跟你的因緣標準完全配合了,你才可以成佛的。就是因緣事異,就這一點,就是跟你有緣的眾生你要等待他。

 

1148】應化身的殊勝就在這裡!

 

所以我們要知道,法身佛是超然的,你什麼時候成就初地跟別人沒有關係,但是初地以後你就有資格成就應身佛了,你開始怎麼樣?初地之前叫做成就果報,初地以後就沒有什麼成就果報,初地以後的菩薩是無所得,他叫做成熟眾生、莊嚴淨土了,他只有一件事情了。他不斷地創造國土,不斷地示現應化身佛,然後從這個地方廣結善緣,慢慢他從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到四地。

所以諸位,成佛,我們再講一次,成就法身佛跟別人沒有關係,你想成就法身佛你隨時可以成立,操之在你。成就應身佛,那就牽涉到因緣所生法,就你跟眾生的互動。所以大通智勝佛花了十劫的時間,不表示他的善根比較弱,而是他這一期教化的因緣非常殊勝,所以要等待各種因緣的具足,因為他是應化身。應化身的殊勝就在這裡。

 

1149】大通智勝佛成佛以後發生什麼事?

 

丑四、眷屬供養

經過十劫終於成佛。我們看下一段,丑四,眷屬供養。

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積。諸子各有種種珍異玩好之具,聞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捨所珍,往詣佛所,諸母涕泣而隨送之。其祖轉輪聖王,與一百大臣,及餘百千萬億人民,皆共圍繞,隨至道場。咸欲親近大通智勝如來,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大通智勝佛安坐道場十劫,在他旁邊的就是諸天。但是成佛以後不一樣了,我們看看他成佛以後發生什麼事。

 

第一段,眷屬隨至道場。「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王子。」一般佛陀最後一生要成就應化身的,沒有一尊佛是單身的,沒有,他一定要結婚。納妻相是八相之一,而且一定要生兒子,這是八相成道兩個重要條件,一定要納妻、生子。

大通智勝佛在沒有出家之前,他在俗家的時候有多少兒子呢?有十六個兒子。釋迦牟尼佛就是最小的兒子,當時在因地的時候,就是做他的最小兒子。那麼他的長子是誰呢?叫智積菩薩,因為他內心累積了無量的善根力,叫智積菩薩。

「諸子各有種種珍異玩好之具。」大通智勝佛出家的時候生長在王家,這也是沒有例外的,沒有一尊佛是出生在貧民窟出家的,沒有這回事情。因為他長遠劫來

的六度,積功累德,他最後一生一定是生長在王族之家,所以他的兒子就是王子王孫了,都有很多的珍貴的奇異的這種資具。

佛陀成佛以後他們也得到了通知了。他們知道佛陀成佛以後,「皆捨所珍,往詣佛所」,就放棄自己珍愛的資具,到達佛陀的面前,看意思準備要出家了,這十六個王子。「諸母涕泣而隨送之。」當然母親,十六王子各有各的母親,都是親情難以割捨,就是邊哭邊送。

這些王子的祖父是轉輪聖王。因為壽命很久,當時的壽命很久,所以這個轉輪聖王還沒有退位。就是,轉輪聖王下來就是大通智勝佛,然後再下來就是十六王子。

 

大通智勝佛成佛以後,他的父親轉輪聖王,他的兒子十六王子,還有一百多個大臣,還有他的這些百千萬億的人民,「皆共圍繞,隨至道場」。幹什麼呢?「咸欲親近大通智勝如來,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大通智勝佛在沒有成佛之前應該是有出家相的,這前面是略而不說。他出家了以後當然是到山林樹下,最後安坐道場,諸天供養,終於成佛,所以,在出家的時候是遠離眷屬的,但是成佛以後眷屬就來到現場,包括他的兒子,準備出家。

 

1150】這些眷屬怎麼讚歎佛陀?

 

這些眷屬,俗家眷屬,來到道場以後就開始讚歎。這有兩段的讚歎,先看第一段的讚歎諸願具足。我們看眷屬怎麼讚歎佛陀。

到已,頭面禮足,繞佛畢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頌曰:

大威德世尊 為度眾生故於無量億歲 爾乃得成佛諸願已具足 善哉吉無上

眷屬到了以後,當然禮貌上先頂禮佛陀,繞佛三匝,然後就「一心合掌」,讚歎佛陀。他怎麼讚歎?我們看。

說「大威德世尊」,您為了大悲心度化眾生的緣故,經歷了無量劫的時間積功累德才成佛的,所以您現在是「諸願已具足,善哉吉無上」。您把您因地所發的願(包括上求佛道,您希望創造一個什麼樣的國土;第二個,下化眾生,您希望攝受哪一類的眾生。這在因地在發願的時候都要交代清楚),您現在完全滿願了,所以真的是可喜可賀,最為無上尊貴的佛陀終於出現了!

所以我們說,應身佛是不容易的,因為應身佛他是要花很多的上求佛道、創造淨土跟下化眾生的因緣。總而言之,一尊應身佛的成就就是「諸願已具足」,這是第一個。

看他讚歎果地的殊勝。世尊甚希有 一坐十小劫身體及手足 寂然安不動其心常澹泊 未曾有散亂究竟永寂滅 安住無漏法今者見世尊 安隱成佛道我等得善利 稱慶大歡喜眾生常苦惱 盲瞑無導師不識苦盡道 不知求解脫長夜增惡趣 減損諸天眾從冥入於冥 永不聞佛名今佛得最上 安隱無漏道我等及天人 為得最大利是故咸稽首 歸命無上尊

大通智勝佛的眷屬來到現場以後有兩段讚歎,讚歎他過去行菩薩道的因地,「諸願已具足」。這以下讚歎他成佛的果地的殊勝。他說,「世尊甚希有。」怎麼個希有呢?

第一個,佛陀的禪定三昧希有。佛陀在成佛之前一定要顯出他的無間道的禪定,破妄。「一坐十小劫,身體及手足,寂然安不動。」而且他不但是外界的身不動,他內心還特別的澹泊,特別的寂靜安穩,「未曾有散亂」。這個是讚歎佛陀成佛之前的這個無間道,破妄。

再讚歎佛陀的智慧,這個解脫道,證真。「究竟永寂滅,安住無漏法。」所以在禪定結束以後,接下來就是一念的相應慧,頓破最後的生相無明,安住中道的無漏之法。所以我們今天「今者見世尊,安隱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稱慶大歡喜」。我們今天看到您老人家能夠出家、努力地修學成佛,我們得到很大的修福修慧的利益,我們內心也充滿了歡喜。

 

1151】為什麼眾生看到佛陀會歡喜呢?一個人,長時間沒有親近佛陀的後果是什麼?

為什麼眾生看到佛陀會歡喜呢?這以下解釋原因。

說「眾生常苦惱」。眾生如果長時間沒有親近佛陀,他就落入這個苦諦了,他果報體就變得痛苦了。為什麼他會痛苦呢?因為「盲瞑無導師」。為什麼一個人長時間沒有見到佛陀就會越來越痛苦呢?因為他沒有見到佛陀,他就不能蒙佛陀的教化,就整天打妄想。整天打妄想呢,就跟著自己的感覺去做事情,就集諦,就是妄想越打越重。苦、集,第三個,道。他沒有親近佛陀,就「不識苦盡道」,就不知道解決痛苦的方法,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只能夠怎麼辦呢?修苦行、修禪定,就盲修瞎鍊。所以結論,「不知求解脫」。他不知道什麼叫做涅槃,就不能夠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所以,一個人長時間沒有親近佛陀的後果是什麼?

 

「長夜增惡趣,減損諸天眾,從冥入於冥,永不聞佛名。」一個人在生死輪迴當中,沒有遇到佛陀的後果就是,這個世間上如果長時間沒有佛陀出世,特別是沒有應身佛出世,三惡道增加了。你看現在有這麼一種情況,畜生道越來越多,很多寵物越來越多,惡道增加了,人天減少了。所以,「從冥入於冥,永不聞佛名」,一個人就慢慢地從黑暗墮落於更黑暗,就是展轉地墮落。因為你沒有遇到佛陀,所以就容易造業,造業以後就墮落,墮落以後你就更加地墮落,就如此地展轉下去。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聽到佛陀的名稱,沒有聽聞佛法。

「今佛得最上,安隱無漏道。」所以佛陀,今天您老人家成就中道的智慧,具足大悲心,能夠在這個人世間出世,「我等及天人」,這個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利益。「是故咸稽首,歸命無上尊。」

 

我們看這個大通智勝佛的眷屬,他們是很會讚歎,抓到了重點。因為我們,說實在,你要說叫你讚歎佛陀,你不見得知道怎麼讚歎。你看他抓兩個重點:第一個,

他讚歎「諸願已具足」。就是他為什麼成就應身佛呢?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應身佛呢?因為他的因地的願圓滿了。第二個,他的果地功德,就是「安隱無漏道」。他可以讓自己安穩,也能夠讓一切眾生安穩。為什麼他能夠讓眾生安穩呢?因為,如果今天佛陀沒有出世,後果只有一個,叫做「長夜增惡趣,減損諸天眾,從冥入於冥,永不聞佛名」。

 

1152】如果一個人什麼都沒有學佛,為什麼他容易造惡?

 

那當然有人就問了,說我這一生沒有學佛,我沒有接受佛法的教育,那你怎麼知道我就會變壞呢?我也可能變好啊,我也可以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就是,我們怎麼知道一個人長時間沒有接觸三寶的後果,是「長夜增惡趣,減損諸天眾」?

印光大師在《文鈔》給出了答案。他說,一個人,如果他什麼佛法都沒有學,他容易造惡。就是,我們凡夫的心,雖然是不定性,有可能造善造惡,但是印光大師說造惡的傾向比較強,他傾向於造惡。所以,古人說「人之心,性本惡」,他對了一半。本性是清淨,但是他的作用傾向於造惡。就是說,一個人出生以後,如果你不用佛法教育他,你要他學好,很難,很難!你讓他學壞,一天就學壞了。

所以我們的心,無量劫來到現在,有一種造惡的勢力,比造善的勢力還強。這就是為什麼你經常沒有遇到佛陀的後果,就是「長夜增惡趣,減損諸天眾」。就像我們一個人有病,煩惱的病,你只能吃藥。那麼世間上什麼時候有藥呢?只有佛陀出世。

當然,廣義來說不是佛陀出世,應該是有佛法住世,那就包括了佛陀的正法、像法、末法。所以,一尊佛的出世,他影響人間不是他在世的時候八十歲,釋迦牟尼佛八十歲。按照經典說,釋迦牟尼佛出世影響人間一萬兩千年,因為他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住世一千年,末法住世一萬年。所以一尊佛出世,他經過長時間的積功累德,他出世影響人世間,釋迦牟尼佛教化,一萬兩千年的時間。

 

1153】為什麼說佛陀的出世就是在人世間出現了一道光明?

 

你有幸在這個時候出世,恭喜你!你的善根可以得到增長。那麼一萬兩千年以後呢?以後就進入黑暗時代了,大家就各憑本事了,大家就閉著眼睛盲修瞎鍊了。你搞你的,他搞他的,也不知道誰對誰錯了,沒有人知道到底應該怎麼辦了。只知道人生很痛苦,那怎麼辦呢?沒有人知道。

所以,佛陀的出世就在人世間出現了一道光明。他告訴你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生死的根本,什麼是解脫的根本,什麼是成佛之道,他給你講得清清楚楚。即便我們不能馬上做到,但是我們知道一個方向而生起慚愧心。至少,我們做不到,但是我們有一個努力的方向。

你生長在沒有佛陀出世的地方,你連方向都沒有,你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它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長夜增惡趣,減損諸天眾」。所以眷屬的讚歎就是,因為有佛陀的出世,開始生命產生重大的反轉,因為我們可以得到佛法的教育。

這一段是說明,大通智勝佛成佛以後,第一個來到佛陀身邊的人道眾生就是他的眷屬,他是第一個來到這個成佛的現場。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071(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XlvErg                                        

Podcast : https://reurl.cc/MbRYlW

目錄

 

1126 佛陀三周說法的主要目的,是說明我們怎麼樣去修學一佛乘,就是怎麼會權入實,那麼,佛陀為什麼要先為實施權呢?

1127 那怎麼會權入實呢?安穩道到菩提道中間的對接,這個核心的方法是什麼呢?

1128 《法華經》很簡單,你修什麼法門,佛陀都尊重你過去的善根,但是請你跟真如對接,就是會權入實

1129 什麼叫化城呢?這個化城到底指的是什麼?

1130 為什麼藏通別圓四教都必須要操作空性涅槃,但操作的方法技巧是圓教最圓滿?

1131 佛陀智慧從理論上叫開權顯實,從實際修學來說叫做會權入實,都是講一佛乘

1132 佛陀講完法說、譬喻說,為什麼要再講因緣說呢?

1133 因緣說有哪兩個主題?目的是什麼?

1134 聲聞弟子修無常無我,有哪兩個問題?

1135 雖然因緣說很長,請大家記住這三段因緣,你就不會搞亂了

1136 佛陀為什麼要先講久遠的往事?

1137 佛陀如何以譬喻說明這件往事發生了多久?(一)

 

1126】佛陀三周說法的主要目的,是說明我們怎麼樣去修學一佛乘,就是怎麼會權入實,那麼,佛陀為什麼要先為實施權呢?

戊三、因緣說周 分二:己一、正說因緣;己二、授下根記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四十八面。我們看戊三的「因緣說周」。

這一大科是講到「約迹門開權顯實」,分成三大科,一個是法說,第二個是譬說,第三個是因緣說,所謂的三周說法。佛陀三周說法,主要的目的是說明我們怎麼樣去修學一佛乘。那麼什麼叫一佛乘呢?蕅益大師用四個字來作解釋,就是「會權入實」。

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什麼叫做會權入實。

 

我們大乘佛法的傳承當中,修學佛道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華嚴經》的法門,一個是《法華經》的法門,這兩個法門。《華嚴經》的修學叫做直趨佛道,就是你一個生死凡夫,你直接直奔佛道而去,中間沒有任何的休息站。這對聖位菩薩來說問題不大,因為聖人內心有無漏的功德力。但是,對我們凡夫來說,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因為我們有生死輪迴的問題。聖人沒有。所以,當我們生生世世在輪迴當中趨向佛道的時候,我們會遇到三種障礙:一個是煩惱障。我們內心是有欲望、有煩惱的。煩惱跟菩提道是相違背的,貪瞋癡的煩惱一發作的時候,就傷害你的菩提道。第二個,業障。我們有生死罪業的逼迫。第三個,報障。我們不是每一生都得到人身,你要是變成一隻狗,變成一隻貓,你就不能行菩薩道。這個報障。

所以,我們凡夫在成佛的過程當中,那叫一個內憂外患,內有煩惱的干擾,外有業力跟果報的障礙。所以佛陀在<方便品>上說,這種直趨佛道的法門有什麼問題呢?佛陀說:「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如果這個世間上的成佛之道只有《華嚴經》的法門,就是「若但讚佛乘」,只有直趨佛道的法門,那麼對聖人來說,聖位的菩薩沒什麼問題。但是,凡夫的眾生在輪迴的痛苦逼迫之下,他是內憂外患。他雖然有這個發心,問題是成佛不能靠意氣用事,你沒有這個能力嘛!所以呢,後果是什麼?「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你一開始可能發心很強,但是你生生世世走久了以後,你精疲力盡,最後不但佛道沒有成功,還退失大乘信心,墜落三惡道當中。為什麼?很簡單,法不契機!你的能力太小,卻背負太大的責任,超過你的負荷。

所以,直趨佛道,智者大師說,攝受大乘根熟菩薩,大乘善根特別強的。在他的心中對自己沒有什麼快樂不快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這種人可以修《華嚴經》,他不把自身的安樂當一回事。這種人基本上少數,因為我們一般的善根都是混合型的。我們過去生有人天的善根,有二乘的善根,也有菩薩的善根,我們很難說是純種的大乘善根。那我們怎麼辦呢?

佛陀開出了第二條路,就是《法華經》的一佛乘思想,叫做會權入實。《法華經》知道我們眾生的輪迴的問題,它說你不一定要馬上修學真實的菩提道,佛陀施設一個權法,就是方便法門。方便法門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成就安穩。就是說,你想成佛,這個發心很好,但是實際操作上你要讓自己先成就安穩。把自己腳跟站穩了,你才可以去度化眾生。

那麼,這個地方問題來了,什麼叫做安穩?每一個人對安穩的定義不同。

所以佛陀必須怎麼樣?為實施權。

 

有些人認為說,我得到人天的快樂我就安穩了。我生生世世,只要不墮惡道,做人或者生天,衣食無缺,身心健康安樂,我的生命就安穩了。可以!佛陀同意。所以佛陀開出了人天法門,深信業果,斷惡修善,先讓你安穩。你先不要說成佛,你起碼不要墮惡道,這第一種安穩。

第二種安穩,這個人善根更強,他看的東西更深層。他說,這個人天的快樂是有問題的!因為二乘人修無常、無我,他從無常跟無我的智慧去觀這個人天的快樂,那就是無常敗壞。說是這個三界火宅,你雖然有很好的房子,但是一把火終究把你燒掉,「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所以這個世間快樂是不可靠的。二乘人很聰明,他知道說:我不希望被無常傷害,我必須放棄快樂!這是很高的智慧。就是說,你如果不喜歡痛苦,你最好是放棄快樂,因為這兩個是不可切割的。所以二乘人認為說,追求快樂其實是暫時的安穩,那是一個假相。二乘人認為真正的安穩是追求寂靜,而不是追求快樂。快樂本身就不是安穩,因為它背後有很大的憂患,無常敗壞。所以二乘人修四諦十二因緣,他用四諦十二因緣觀進去以後,他認為寂靜比快樂更好。佛陀也同意,開出四諦十二因緣。

那麼菩薩就覺得說,我們不能夠只是追求寂靜,太消極了,我們得幹一點實事。所以菩薩就開始,雖然不能馬上成佛,但是生生世世怎麼樣呢?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成就功德。我以功德為安穩,我只要能夠今生比前生進步就好。生生地增上,點點滴滴地下功夫,這就是菩薩道。

那麼這樣講的話,整個權法就開出了五乘的權法。有人以快樂為安穩,有人以寂靜為安穩,有人以功德為安穩,那叫做各得其所。所以佛陀先怎麼樣?為實施權,讓你先成就安穩再說。

 

1127】那怎麼會權入實呢?安穩道到菩提道中間的對接,這個核心的方法是什麼呢?

 

那麼這樣好了,你成就安穩以後,我們現在怎麼樣跟無上菩提對接呢?安穩道跟菩提道這中間怎麼對接的問題,是整個《法華經》最關鍵的思想。這個思想你沒有弄通,那你就不是成佛了,你在成就果報。你在追求一種果報,追求一種快樂的果報,追求一種寂靜的果報,追求一種功德的果報,你就談不上無上菩提這件事了。

從安穩道到菩提道中間的對接,這個核心的方法,就是我們本經一再強調的觀心法門。就是說,你該幹麼你還幹麼,念佛的你還是念佛,但是請你把佛號跟你的一念心性產生對接,透過觀心,觀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

所謂即空,就是本自清淨;即假,就是本自具足。

 

所以,當我們在追求快樂、追求寂靜、追求功德的時候,你從一念心來看,這三個東西都是「唯心所現」。這四個字很重要,就是一切的快樂、一切的寂靜、一切的功德,站在心性的角度來看它,它只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如幻的假相而已。你可以暫時受用,但是你不能執著,受而不住。就是借假修真,我把它當作一個過程,但是我不能完全地住進去。這樣講就變成一種雙向的修學了——內觀真如、外修三乘,或者說,淨土宗叫「內觀真如、外順彌陀」。就是,我們雖然是修學權法的方便,讓自己暫時得到安穩,避免生死輪迴的干擾,但是我們也同時開顯自性的功德。

 

1128】《法華經》很簡單,你修什麼法門,佛陀都尊重你過去的善根,但是請你跟真如對接,就是會權入實

 

內觀跟外修的因緣,佛陀講一個譬喻,你會更容易瞭解,佛陀說「藥草喻」。就是說,你看世間上有很多的草木,有大樹,有小樹;有大草,有小草。你一眼望去,從因緣的角度來看,草木各得生長。佛法的大雨普潤大地的時候,草木各得生長:有些人因為學佛生天了,有些人學佛成就涅槃寂靜,有些人因為學佛成就功德。這都沒關係,各有各的安穩,沒關係。但是你記住,所有的草木都要依大地而住。

所以,你看到一棵樹的成長,其實它是雙向的。從虛空的角度,它向上生長,得到它的相應的果實;但是從大地來看,它的根也向下扎根,使令它跟大地安住。所以,根部的成長某種程度幫助了它上面的枝葉花果,因為它根越大,它吸收的養分越大;而枝葉花果的成長也幫助了根部向下的延伸。

所以,你內觀真如,某種程度你的安住力會幫助你的調伏跟引導力,而你的權法的調伏跟引導力也會幫助你的安住力。所以《法華經》很簡單,你修什麼法門,佛陀都尊重你過去的善根,但是請你跟真如對接,就是會權入實。

那麼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

 

你既可以得到權法的安穩,你也不離開無上菩提的道路。這樣子的成佛之道,對我們凡夫來說相對合理,合乎我們的人性。所以說,《法華經》的成佛思想是比較人性化的。就是說,它會考慮你過去的根機——你應該是要先怎麼樣。有些人一定要先成就安樂,等他快樂厭惡了再發菩提心;有些人必須要經過寂靜的休息……所以《法華經》的思想是一種階段性的成佛,就是你現階段可以先成就安穩,最後再跟無上菩提對接。

 

1129】什麼叫化城呢?這個化城到底指的是什麼?

 

為了講這個會權入實的觀念,佛陀講了三周說法,三大段,法說、譬喻說、因緣說。我們現在在第三周,從因緣的角度,透過這個因緣的法門來說明會權入實的道理。

我們看補充講表第三十二面,附表第十八。我們先解釋它的標題。標題當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解釋品目

 

化者神也,以神力故,無而忽有,名之為化。防非禦敵,息苦安身,名之為城。此喻二乘涅槃,能防見思煩惱,禦分段生死,受用息苦安身之樂。若約教釋,藏教於涅槃生安穩想,生滅度想。通教菩薩如父過險,一腳入城,一腳門外,憶其子故,從城入險,誓扶習入生死,而不以空為證也。別教菩薩,不了城如化,用城防險,從城門過而不入,不道此為極也。圓教菩薩,知無賊病,亦不須城,故言化城。今是圓教意,故題為<化城喻品>

我們先解釋這一品的標題。

什麼叫化城呢?我們先看「化」這個字。「化者神也,以神力故,無而忽有,名之為化。」化城,這個化是神通所變現的,以神通力變現出來的,所以它的存在叫做「無而忽有」。我們知道,如果一個法是透過因緣慢慢成長的,是一個因緣所生法,那麼它的顯現要有一個慢慢的過程。如果是神通,它就沒有過程。本來沒有,突然間一下子出現了,這個叫化。就是說,它的生起不是一種正常的因緣所生法,而是佛陀的神通力變現出來的,這叫化。

那麼變化什麼東西呢?變化的是「城」。「防非禦敵,息苦安身,名之為城。」在廣大的沙漠當中,佛陀為什麼要把這個城堡給化現出來呢?他有兩個目的:

第一個,防非禦敵。我們在整個生死輪迴當中,那不是平靜的生活,那叫內憂外患。防非,就是防止內心的過非。我們內心就是有貪瞋癡的煩惱,防止內心煩惱的活動。禦敵,抵抗外在的生死業力。所以,這個城主要可以說是防止內心的煩惱,也抵抗外在的業力,這是第一個目的。

第二個,息苦安身。讓我們能夠在這個城堡當中稍作休息,避免生死疲勞之苦,這叫城。

 

那麼這個化城到底指的是什麼呢?它指的是二乘的空性涅槃。它對內防止見思煩惱的活動,對外抵抗分段生死的業力,使令我們在這個涅槃當中得到寂靜安穩之樂。我們前面講到三界火宅的譬喻,說整個三界都起火了。這個起火不是只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都起火了,程度不同。那麼起火的時候我們怎麼辦呢?只有一道門可以出去。只有一個門,就是涅槃之門,就是你必須進入空性的涅槃。

 

1130】為什麼藏通別圓四教都必須要操作空性涅槃,但操作的方法技

 

巧是圓教最圓滿?

這個門就是佛陀施設的。那麼這個門,這個涅槃之門,藏通別圓四教的修行者對這個涅槃,這個空性,各有各的看法。

 

我們看第一個。「若約教釋,藏教於涅槃生安穩想,生滅度想。」藏教人,這個人就是小乘根機。我們知道,小乘根機對於生死輪迴的痛苦有特別的厭惡,所以他對於這種空性的涅槃生安穩想。

就是他還沒有死亡之前,把這個空性涅槃當作他一個安穩的地方。你看阿羅漢,阿羅漢有時候遇到暴風雨,他不想去托缽,他很簡單,他就入滅盡定。所以他的空性涅槃現前的時候,他可以在這個地方稍作休息,他可以休息五天、七天。當然不能超過七天,如果超過七天,他出來以後身體就敗壞,氣血就完全斷了。所以他能夠在空性當中在今生作安穩想。

最關鍵的是他死了以後,他把空性涅槃當作滅度想。他認為這個是他唯一的一生修學的皈依處,進去以後就不再出來了,就生滅度想。

這是藏教。

 

通教的菩薩就好一點,「如父過險」。通教菩薩對這個城堡他是怎麼想呢?就是有一個父親,他要經過這個災難的險道,那麼他是怎麼辦呢?他一腳在城內,一腳在城外。他為什麼不全部進去呢?因為「憶其子故」。聲聞人比較沒有大悲心,所以他看到空性涅槃就一頭整個栽進去了。通教菩薩好一點,他身體進去一半,他一半安住空性、一半面對因緣。為什麼他不全部進去呢?因為他大悲心「憶其子故」,所以「從城入險」。他一方面安住空性的涅槃,一方面一半就進入這個三界的險道,扶習潤生,而終究不以空性為證。這是通教菩薩,他進去一半。

那別教菩薩,他也不知道這個空性的涅槃——這個城堡是如夢如幻的,他也把它當真實。但是他好一點,他是把這個城堡用來防止危險。別教的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這菩薩道有時候疲累,疲累時他暫時入這個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三三昧,稍作休息,或者做一個防禦。所以他從城門過而不入,他不以這個空性為究竟。

所以,藏、通、別這三教,它們的差別:藏教是全部投進去涅槃,他不再出來了;通教是身體進一半,他留一半,他要度化眾生的;別教是基本上不進去,他是偶爾用來做一種防禦的功能。但是這藏、通、別三教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把空性涅槃當作真實有。只有圓教的思想例外。

 

圓教的思想的角度,它不從因緣來看事情。從因緣的角度,那空性涅槃當然是真實的。他因為從心性的角度來看一切法是如夢如幻,所以,圓教思想認為說,煩惱是如夢如幻,生死是如夢如幻。既然煩惱是如夢如幻,那你就不必刻意去斷它,你只要轉變就好。所以,城堡也是如夢如幻,用如夢如幻的空性來調伏如夢如幻的生死。

所以,能夠稱為「化城」,那是圓教的圓滿思想,因為他真的把空性涅槃當作唯心所現的一個假相。他借假修真,他可以受用,但是他不住。

 

這個地方很重要!諸位!三乘共坐解脫床。很多人行菩薩道,他怎麼說?

他說,我不了生死,我生生世世在輪迴當中陪著眾生成長。這個根本就不合乎佛陀的經文,佛陀沒有這句話。誰說菩薩不了生死的?三乘共坐解脫床,只是他們解脫的方法不一樣。就是說,在生死輪迴跟成佛中間一定要有一個涅槃作過渡,只是你是用什麼方式來了生死。你把涅槃當究竟,你生死了了以後你就不出來。你生死了了以後再出來,就是菩薩。所以每一個人都要經過涅槃的,沒有例外。

所以蕅益大師說,你不要以為圓教修學可以減少很多的過程。你說,欸,我圓教的,我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所以我看煩惱跟生死是如夢如幻的,所以我不需要了生死。執理廢事!蕅益大師說:「譬如一刀千紙。」就是說,圓教的刀比較利,它切那個紙的時候,可以一刀千紙。但是,注意下面那一句話:「歷歷分明。」圓教了生死是快速的,但不是它不了生死,他這個刀切下去,這一千張紙還是歷歷分明。就是這個刀比較銳利,叫「一刀千紙,歷歷分明」。誰跟你講說圓教人不了生死的?你是一個生死凡夫,你充滿了煩惱,充滿了老病死,你怎麼行菩薩道?你自己的事情你都沒辦法解決!

所以我們看,藏通別圓四教都必須要操作空性涅槃,沒有例外,只是他們操作的方法技巧圓教最圓滿。因為圓教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如夢如幻,所以,他用如夢如幻的城來抵抗如夢如幻的生死。這個就是化城的意思。整個菩薩道一定要先解脫,先經過解脫道再經過菩提道,沒有例外。這個叫三乘共坐解脫床。

 

這個<化城喻品>就是這樣安立。就是,從圓教的角度,涅槃就是一念心性所現的一種寂靜相而已,離開一念心性,沒有一個真實的涅槃可得。這個是從佛陀的角度來看事情。

 

1131】佛陀智慧從理論上叫開權顯實,從實際修學來說叫做會權入實,都是講一佛乘

 

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要義,先看其中第一段。

二、經文要義

本經迹門,開權顯實,會三歸一,顯一佛乘之實相,法說周化上根,譬說周化中根,以下故有因緣周,令下根破執生解,捨權入實,方得授記作佛。本品經文大分為二:

我們先解釋這段總說。

 

智者大師解釋《法華經》,他分成兩科,一個是迹門,一個是本門。迹門就講到開權顯實,講到佛陀的智慧;本門就開近顯遠,講到佛陀的功德。

我們先看第一段的佛陀智慧,佛陀智慧叫開權顯實。開權顯實,從理論上叫開權顯實,從實際修學來說叫做會權入實,答案都一樣,都是講一佛乘。從理論就是開權顯實,從實修叫會權入實。總而言之,把三乘的教法回歸到一心真如,顯一佛乘的中道實相。

那麼這當中有三段的說法,第一個,法說周,攝受上根的,比方說舍利弗尊者;譬說周就是攝受中根的,四大弟子;以下的因緣說周又攝受其他的千二百弟子,這因緣說是攝受下根人。

 

1132】佛陀講完法說、譬喻說,為什麼要再講因緣說呢?

 

為什麼說因緣說呢?

「令下根破執生解,捨權入實。」二乘人對涅槃是很堅固地執著的,所以他必須要再教育,透過這個化城的思想,才能夠放棄空性的涅槃,而入自性功德力,才可以授記作佛的。

 

二乘人,當然也不錯了,能夠了生死,也值得讚歎,這身為一個尊者。但是從成佛的角度,他有兩點要改變:

 

第一個,就是他的智慧要再提升。就是他這個執著,對法執太重。當然我們可以理解,因為二乘人的根性對苦,痛苦,他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一般人痛苦過了就算了,二乘人對痛苦有很深的感受,「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他對於曾經傷害他的輪迴,是極度地厭惡的。人的情緒是相對的,你特別討厭一個東西,你一定會特別喜歡一個東西來取代,所以他對空性的涅槃也特別地好樂,他把它當作唯一的皈依處。

當然,在成佛的過程當中,我們在操作的時候也會善用涅槃寂靜,但是我們是善用而不是執著。而二乘人不是,二乘人是抓著涅槃不放。那你不放棄涅槃,你就沒有菩提。心中的影像,不管這個影像再好,你抓住一個影像,你就不可能回歸心性了。你執著鏡子上的灰塵,你就永遠回歸不到鏡子,這個灰塵不管它多漂亮。我再講一次,灰塵就是灰塵,你執著灰塵,你就回歸不了鏡子,道理就這麼簡單。

所以二乘人第一個問題,他是智慧有問題,法執太重。在修學當中他曾經好樂的涅槃寂靜,佛陀要他放棄,他有困難,就是智慧有問題。

 

第二個,他信心不夠。我長時間在涅槃當中,我的心已經是心如死水,我能夠再發菩提心嗎?即便他理論懂了一點,你說我真的能夠從空出假,重新燃起我度化眾生的熱情嗎?他對自己信心是不夠的。

他智慧不夠,信心也不夠,所以必須佛陀再講<化城喻品>。蕅益大師說,其實下根人,就是所謂的千二百弟子們,經過法說、譬喻說,不是完全不懂。理論上是舍利弗尊者在法說開悟了,理論上說是中根人四大弟子在譬喻說開悟了,但是在座的下根人也點點滴滴得到了啟示跟教化。只是他心中的兩大盲點還要再一次突破:第一個是信心問題,第二個是智慧問題。所以佛陀必須再講因緣說,徹底斷除他的疑根,那就是講這一段。

 

所以這一段是說明,佛陀講完法說、譬喻說為什麼要講因緣說呢?因為這些人的心中有很深的疑根,必須要進一步地說明。

 

1133】因緣說有哪兩個主題?目的是什麼?

 

一、述說宿因。佛敘說過去久遠,大通智勝佛弘化因緣,令下根聲聞,憶念過去退大取小事緣。

因緣說有兩個主題:一個講他過去的因緣;第二個講到一個譬喻,一個化城的譬喻。先看過去的因緣。

 

佛陀為了拔除這種下根聲聞的疑根,就講了過去所發生久遠的一段往事。這段往事牽涉到三個人:一個大通智勝佛,一個釋迦牟尼佛,一個聲聞弟子。那麼這三段因緣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到經文我們詳細說明。總之,這段因緣,佛陀講完以後,聲聞弟子整個疑根徹底拔掉。

這段往事對聲聞人太重要了,其實他們在過去都曾經信解大乘的《法華經》,也發菩提心了。就是說,你怎麼對自己沒有信心呢?你過去都發過菩提心了,你現在只是暫時地忘失而已。所以,佛陀的大智慧,把過去這件事講出來以後,聲聞弟子就信心具足了。這第一個,講到過去一段往事。這段往事講到他當初學《法華經》,後來又退轉了。

比方我們學《法華經》,我們不可能學完以後就一帆風順,但我們栽培了一個大乘的善根。這過程當中,有些人可能學完《法華經》,來生卻到三惡道去了,也有可能。但是你學過《法華經》,那就不可思議,因為你今天進入到一個眾生本具的善根,這種善根是不可破壞的!就是說,你曾經回過家,跟你一直在外面流浪那是不一樣。就是說,你曾經回過家,你只要回過家一次,即便你後來又跑出去了,但你跟別人就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因為你曾經回過家,這個家是永遠存在的。所以,佛陀這段往事講出來以後,才能夠讓聲聞人斷疑生信。這第一個,講到過去的往事。

 

第二個,佛陀講這個譬喻,看他怎麼說。看第二段。

 

二、正說化城。「化城」喻權設之小乘涅槃,「寶所」喻一乘之佛果。由知「化城」是化,則知「寶所」是實。故標「化城」之名,而不失「寶所」之實也。若約觀心,觀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是入「化城」;當體即假,是出「化城」;當體即中,是歸「寶所」。

前面是建立信心,這以下就堅定他智慧的理解。佛陀又講一個譬喻,叫做化城譬喻。就說,聲聞弟子們!你們成就的空性的涅槃,其實本來是沒有的,沒有這個東西的。沒有這個東西怎麼來的呢?是我暫時施設的。這個空性涅槃是「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是我自己講出來的,其實沒有這個東西。我講這個,目的是讓你稍作休息,然後進一步地回歸心性,是這個意思。就是,化城的目的,是讓你能夠前進寶所用的。化城只是一個暫時的化現,寶所才是你真實的皈依處,所以,以化城之名來開顯寶所之真實。

如果從觀心的角度,從一念心性的角度,這個化城到底它的價值在哪裡呢?

 

就是,觀一切法空……我們一心真如有三觀,當體即空。因緣所生、唯心所現、當體即空,即空就是化城。所以,所謂的空性涅槃,從真如的角度,就是一念心性所現的那個清淨相,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心性在寂靜的時候現出那種清淨相就是涅槃,它是心中所現出的影像,那種清淨相是涅槃。當我們發起菩提心的時候,從清淨相生起菩提願的時候,那就是離開化城。當我們把空跟假平衡的時候,當下就是寶所。所以完全是內心的作用,哪有什麼化城呢?

所以這個意思就是,這整段經文,這個因緣說,雖然經文很長,它講兩個重點:一個是法說。法說就講過去的一段往事,來建立聲聞弟子的信心。一個是譬喻。講到化城的譬喻,來堅定聲聞弟子的理解。總而言之,這一科的兩大目的,一個是信心,一個是智慧。

 

1134】聲聞弟子修無常無我,有哪兩個問題?

 

聲聞弟子一路走來,他修無常無我,他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心性上叫自悲敗種。雖然聲聞弟子跟隨佛陀長時間說法,他也看到方等時,他也看到般若時……其實我們回顧過去,佛陀講大乘法,聲聞弟子沒有一次缺席的,沒有缺席。他們也看到菩薩的功德,但是他認為自己做不到。他自己認為做不到,他自我設限,所以,即便他明白了法說、譬喻說的道理,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他道理懂了,但是他還是懷疑自己:我真的能夠發菩提心嗎?我是這種根機嗎?我的心長期處在寂靜當中,我已經灰身泯智了,我已經沒有度化眾生的熱忱了,我真的能夠重新發起菩提心嗎?第一個,他對自己能不能夠發菩提心產生疑惑。

第二個,得少為足。說,我發了菩提心以後,那我辛辛苦苦得到的涅槃……我得涅槃不容易啊!利根人六生,我花了六輩子,犧牲我的睡眠、飲食,犧牲我所有的欲望,我得到這個涅槃,我要放棄嗎?所以,他懷疑:我發了菩提心以後,我是不是從今以後就要失掉涅槃寂靜?我要投入人群,我要行菩薩道,那我是不是涅槃寂靜要失掉?佛陀必須要說清楚,就是說,你的涅槃寂靜本來就沒有失掉,它本來就是你內心的一部分,所以你發菩提心,你涅槃寂靜不但沒有失掉,你還得到更多的寶所。所以,佛陀必須要給聲聞弟子做兩種心理建設:第一個,建立信心;第二個,堅定他的智慧。

這一段主要的內涵,這整個因緣說,主要是建立信心,然後堅定他的智慧的理解,就做的這兩塊。所以,我們在進入經文之前要先瞭解,雖然整個因緣說很長,就這兩個重點。

 

1135】雖然因緣說很長,請大家記住這三段因緣,你就不會搞亂了

 

己一、正說因緣 分二:庚一、先明知見久遠;庚二、正明宿世因緣這個因緣說周有兩段,第一個,正說因緣,佛陀就講到過去的久遠一段往事。這一段往事牽涉到三段因緣,有三段因緣交接起來。

 

第一段因緣就是大通智勝佛,大通智勝佛的成道跟說法,這第一段因緣;第二段因緣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聽法,他聽《法華經》以後跟複講《法華經》,第二段因緣,釋迦牟尼佛;第三段因緣就是聲聞弟子,他聽完《法華經》以後的修學狀態。

所以,雖然因緣說很長,請大家記住這三段因緣,你就不會搞亂了:第一個是大通智勝佛,第二個是釋迦牟尼佛,第三個是聲聞弟子,這三段因緣構成了這一段往事,就是構成這段因緣說。

 

1136】佛陀為什麼要先講久遠的往事?

 

庚一、先明知見久遠 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重頌

 

那麼佛陀講往事之前,先有一段的前言,「先明知見久遠」。就是那人家會說,佛陀!那事情發生這麼久,您老人家怎麼知道呢?佛陀說,因為我的知見力不可思議。佛陀可以知道無量劫的事情,佛陀先展現自己的自性功德力來建立信心。

我們看佛陀怎麼展現。在講往事之前,就說我的確有這個能力講的。

 

辛一、長行 分二:壬一、出所見事;壬二、喻明久遠壬一、出所見事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國名好城,劫名大相。諸比丘!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

佛陀為了要取信當下的聲聞弟子,說我有資格能夠講這件事,佛陀「先明知見久遠」。明知見久遠的時候,先標出當時的因緣事相。就說,這件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呢?是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是過去。那麼過去有多遠呢?「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是印度四個非常非常大的數目,這些都是很大的數目,但是它是有量的數目,非常大。

在這個時間點,有一尊佛出世,叫大通智勝如來。這尊佛他因地到底是修了什麼東西呢?第一個,他具足大神通。這個神通跟禪定有關係,這個佛對禪定特別重視,所以他生起廣大神通。第二個,他有圓滿智慧。具足權實二智,所以叫大通智勝如來。然後有十種的德號,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十種德號具足。

有佛,當然要有依報的國土。這個國土叫什麼呢?國名好城。這個國土,他的依報國土,山河大地草木都是由禪定所變現,所以它特別的莊嚴。這個國土跟一般的國土不一樣,特別的莊嚴,好城。

「劫名大相」,這個劫名就是……佛教算時間不像我們現在是二零一九、二零二零,不是這樣子。我們人世間在算這個時間相是從西元,二零一九、

二零二零……佛法是用大劫。你看我們現在是賢劫,它這個劫叫什麼?叫大相。因為當時的人特別的高大莊嚴,所以劫名大相。一個劫很長,一個劫有四個中劫,一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

「諸比丘!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古德說,要成就一段往事,這個往事的存在性,要確定它是一個因緣所生法,而不是捏造的,有四個條件:第一個,時間相。它的時間是發生在什麼時間?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它是在大相,大相劫。這個時間相就是它什麼時候。第二個,佛名。這尊佛的佛名是大通智勝佛。第三個,國名。國名是好城。第四個是劫名,大相。四個條件,時間、佛名、國名、劫名。當然它這個地方的重點在時間,這個時間點太長了,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先說明這個事情的相狀。

 

1137】佛陀如何以譬喻說明這件往事發生了多久?(一)

 

壬二、喻明久遠

第二個用譬喻的方式來說明。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假使有人磨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復下一點;如是展轉盡地種墨,於汝等意云何?是諸國土,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不?不也,世尊!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彼佛滅度已來,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