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033(視頻連結)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ARoZWj

目錄
【575】 為什麼《法華經》是提供我們凡夫成佛的一個捷徑?
【576】 什麼叫譬?什麼叫喻?.
【577】 整個〈譬喻品〉就講這兩件事
【578】 佛陀為什麼要講〈譬喻品〉?
【579】 何為三周說法?整個譬說周講了哪三個重點?
【580】 阿羅漢為什麼聞此法音生起大歡喜(一)?
【581】 阿羅漢為什麼聞此法音生起大歡喜(二)?
【582】 阿羅漢方等時心中產生什麼疑惑?
【583】 阿羅漢般若時為什麼心中會生悔?
【584】 憑什麼我們一個業障凡夫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585】 為什麼厭離娑婆的時候你不能操作過當?
【586】 舍利弗尊者聽到《法華經》後為什麼疑悔斷盡?
【587】 怎麼檢視你有沒有大乘善根?
【575】為什麼《法華經》是提供我們凡夫成佛的一個捷徑?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二面,我們看己二的「身子領解」。《法華經》在佛教當中的修學定位,古德講一句話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也就是說,《法華經》的重點,是提供我們凡夫成佛的一個捷徑。

基本上,凡夫成就佛道跟聖人成就佛道不一樣。因為聖人在修學六度的時候,他的身心世界是沒有障礙的。沒有障礙,他可以完全全心全意地投入六度的修學,他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但是凡夫不可以,因為凡夫的身心世界有障礙。什麼障礙呢?就是生死輪迴的障礙。就是凡夫在行六度的時候,他那個果報體是個業報身,他有老的問題,他有生病的問題,他有死亡的問題。所以他等於是內憂外患,他在修六度的時候老病死不斷地折磨他。所以佛陀在規劃菩薩道的時候,他對凡夫的菩薩是先破障,解決輪迴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務實的問題。佛陀對眾生開的藥方是先破障,再顯真,它是這麼一個次第。

那麼生死輪迴是怎麼來的?那就是有生死的業力。怎麼就有業力呢?按佛法的意思,就是我們心中有一種顛倒妄想,這是整個輪迴的根本。所以你看《楞嚴經》說:「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也就是說,在凡夫的角度行菩薩道,剛開始還不是說你馬上去幫助眾生,重點是你怎麼樣消滅你的顛倒妄想,這個是第一工作。
但顛倒妄想有個問題:它本來是不存在的。那怎麼有呢?諸法因緣生,它是由每一個人不同的生命經驗所累積而來的。所以這個就比較複雜了。比方說我們填飽肚子,有些人他喜歡吃飯,有些人喜歡吃麵條,有些人喜歡吃包子,就是各打各的妄想。因為妄想不是一個真實的東西,它是從無量劫來每一個人生命點點滴滴累積而成,所以它非常多元化。佛陀只好把眾生的妄想分成三類:聲聞、緣覺、菩薩。佛陀施設一個藥方,以幻化的法門對治幻化的妄想,先做這件事情。所以佛陀就只好怎麼辦呢?佛陀把成佛之道暫時地隱藏起來,然後為實施權。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必須務實地面對我們生死輪迴的問題,我們必須要先面對自己的顛倒妄想,才有資格談菩提道。所以,我們剛開始修學是偏重在自己內心的自調。

那現在有一個問題:當我們不斷地根據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法門慢慢趨向解脫以後,那麼後半段怎麼辦呢?三乘法門這個車,它只能夠引導我們了生死、趨向涅槃,它沒辦法引導我們趨向無上菩提,所以到了三界以外我們必須要換車了,因為這個車走不下去了。所以這個地方問題是怎麼來的呢?就是怎麼樣能夠會權入實?我們剛開始是偏重在破妄,破妄的所緣境是我們五蘊身心裡面的種種妄想;那麼等到你離開三界以後,你要面對的是開顯自性的功德,那開始內觀了,內觀真如,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開顯你真如本性的功德。

這個就是一個問題了。就是說,我們剛開始修三乘法,解決生死問題,這個是可以理解的,也必須這樣做的。但是我們怎麼樣從一種三乘的方便法門把它會歸到一佛乘的一念心性?這個就是《法華經》,只有在《法華經》講到這麼一個對接的方法;而且《法華經》的意思,你越早對接對你越有利。不是說一定要等到離開了三界再來對接。晚了,太晚了!因為你拖得越久,你形成的法執越重,你要調整你的心態越困難。

所以我們有幸學到《法華經》。其實,按照佛陀的「會三歸一」,《法華經》的意思就是說,出離三界跟成就佛道是不衝突的。你念佛,你可以把精神放在所念的佛號,因為這是佛陀施設的方便,仰仗佛力攝受;但是你也可以花一部分的精神來內觀真如,你來觀你能念的心。「內觀真如,外順彌陀」。《法華經》形成一種雙向的修學:我們一方面仰仗佛力來超越三界,一方面內觀真如開顯自性的功德。這樣,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法不可思議,所以形成兩種力量的修學,叫做蓮花式的修學——外有蓮花,內有蓮子。

所以諸位,我們學《法華經》一定要知道一個問題(我再講一次):解脫跟成佛是一碼事,不是兩碼事,它是一佛乘。不是說你一定要把三界走完了,你才來修成佛之道,那你就太晚了,你這個起步太晚了。你越晚起步對你越不利,因為你這個法修了太久,我們看〈信解品〉,下一品就會知道,那個法執就越重,調整越困難。所以佛陀講〈方便品〉的時候,佛陀就講,為什麼我要施設三乘的方便?因為凡夫在成佛之道他要先破除障礙,所以佛陀不得已必須要施設三乘的方便。但是你怎麼在三乘當中跟一佛乘的一心真如的思想對接,這個就是本經要處理的問題。

【576】什麼叫譬?什麼叫喻?

好,我們看講義的「身子領解」。
按照規矩,我們還是先把這個〈譬喻品〉的品目跟大意做一個說明。請大家打開今天所發的補充講表,第十面。我們前面講到法說一周,就是〈方便品〉;我們現在講〈譬喻品〉,譬說一周。〈譬喻品〉附表第五。
我們先來〈譬喻品〉的釋義。這個地方有三段,先看第一段,解釋品目。

比況為「譬」,曉訓為「喻」。託彼淺顯事物,比類說明深妙義理,稱為「譬喻」。本經前後共有七喻,此品獨以譬喻立名者,因品中所說「三車一車」喻及「三界火宅」喻,為七喻中最全最多,而復在最前,所以獨稱〈譬喻品〉。

好,我們先解釋「譬」跟「喻」這兩個字。什麼叫譬?比況為譬。就是佛陀用一種相似的淺顯的事物來做一個比況。比況的目的是為什麼呢?為了要「喻」,要能夠使令我們對一個深妙道理正確地了知,叫做喻。這個喻就是了知,透過譬喻來了知深妙的義理。也就是說, 我們假託淺顯的事物,來比類說明深妙的義理,稱為譬喻。

比方說,佛陀經常講我們的心。其實我們的心有兩種不同:一種是虛妄的生滅心,向外攀緣的心;一個是真實的心,是本具的。當然我們現在只知道攀緣的心。那麼這兩個心的關係,它是不二。「不二」的意思不是「一個」。什麼叫不二呢?這個就很難理解了。它不是一,也不是二, 它只能叫不二。那不二怎麼瞭解?就比方說水。你看那個大海,當它平靜的時候,全妄即真,它變成真心;當境界風一吹的時候,它變成波浪。波浪就有相狀,就有變化,就變成虛妄的心。所以我們從波浪跟海水這兩個譬喻,可以知道聖人的心跟凡夫的心的差別,他們兩個都是水,但一個是波浪狀的水,一個是平靜的水。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比況,就是比喻。

那麼本經其實前後有七個譬喻,我們解釋一下。這個法華七喻是非常有名的:第一個就是〈譬喻品〉的火宅喻,〈信解品〉的窮子喻,〈藥草喻品〉的雲雨喻,〈化城喻品〉的化城喻,〈五百弟子授記品〉的繫珠喻,〈安樂行品〉的髻珠喻,還有〈如來壽量品〉的良醫喻。
【577】整個〈譬喻品〉就講這兩件事
這個地方是第一個,火宅喻。其實火宅喻是包括了兩個部分:一個是「三車一車」,還有一個「三界火宅」,這兩種譬喻。這兩個譬喻在法華七喻當中是最全,內容最完整,也最多,而且是最前面,所以獨稱〈譬喻品〉。

〈譬喻品〉的內容其實蠻多的。我們沒有進入主題之前,先做一個綱要說明。〈譬喻品〉它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就是釋迦牟尼佛他以大悲心來到人世間以後,本來想要度化眾生,讓一切眾生成佛的。但是他親眼看到了一個問題,就是看到眾生的身口意的障礙,就是三界火宅。他看到眾生的法界起火了,整個三界陷入一片的火海。當然這個火有兩種:一個內火,一個外火。內就是煩惱,外就是果報,外境。就是外境刺激你的煩惱,那個煩惱去造業;造了業以後,你又創造一個更不好的環境;這個環境又刺激你,你又更容易造業……就形成惡性循環,這個火就越燒越厲害,展轉相續。這是佛陀看到的第一個問題,他看到整個三界已經陷入一片火海當中。所以這個時候不是解決成佛的問題,要解決這個火的問題。這是第一個,佛陀看到了眾生的問題,所以講到「三界火宅」。

第二個,佛陀講出了解決的方法,講「三車一車」。我們看佛陀在解決三界火宅時,他不是說,欸,沒事,我們生生世世留在三界裡面行菩薩道。不是這樣子,不是這樣。佛陀並沒有提出消滅火的方法,而是要我們趕快離開。這個火沒法救了,不是我們凡夫可以救的,超越我們的能力。只有一個方法,趕快坐著你的車子離開這個火宅。佛陀提供了三種車子,你有三種選擇:第一個用四諦,第二個用十二因緣,第三個用六度,用三乘的車子把我們帶出去。那麼「三車」為什麼要多一個「一車」呢?因為帶出三界以後,你怎麼把這個三車跟後面成佛之道的一車做一個對接?佛陀講「三車一車」的譬喻。

所以,整個〈譬喻品〉就講兩件事:第一個,三界的問題就是火;第二個,解決之道就是三車。那麼坐完三車以後,怎麼樣改搭一車趨向成佛。整個〈譬喻品〉就講這兩件事,講火宅跟三車的關係。

【578】佛陀為什麼要講〈譬喻品〉?

〈方便品〉是如來正說,上根利智,圓聞獲悟,中下之流,抱迷未遣。大悲不已,巧智無邊,更復以類比況,開曉令悟,故言譬喻。

佛說〈譬喻品〉 ,復有三義:(一)令凡夫眾生,了知五濁實情,調伏愛取,修出世道故;(二)三乘聖道,猶如三車,譬喻發明,令知方便,莫執著故;(三)一切種智,喻如大白牛車,稱揚讚歎,令知趣入,發大心故。
我們做一個經文要義的解釋。前面的〈方便品〉是佛陀對於所謂的「會三歸一」,這個三乘跟一乘的對接的法,是直接了當地用法義說出來,叫如來正說。上根利智的比方說舍利弗尊者,就開悟了。這個悟性高的人,他直接說法就可以。但是像我們中下根人,就是心中還有很多的疑惑,「抱迷未遣」,這個疑惑不能夠遣除,因此大悲的佛陀必須用更多的善巧智慧來做一個比況,用一種淺顯的事物做比況,使令我們能夠瞭解什麼叫做「會權入實」。

〈譬喻品〉有三重意思:

第一個,使令凡夫眾生了知五濁實情。佛陀說明這個五濁惡世,他就一個字,叫做「火」。當然,這個火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增長我們的痛苦。我想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住在火災的房子,就是你被火逼迫會有一種熱惱的痛苦。第二個更可怕。怎麼樣呢?這個火破壞你的善根。我們好不容易多生多劫栽培了一個佛法的善根,你三界裡面不斷地輪迴,不斷地輪迴,你善根給破壞了。這個三界輪迴就有這個本事,破壞你的善根,讓你的內心越來越墮落。所以,佛陀就是告訴我們,這個火是沒辦法去救了,所以佛陀講出了三車。

第二個,「三乘聖道,猶如三車,令知方便,莫執著故。」既然要離開火宅,就必須有車子,你不可能自己走路啊,要坐車子,佛陀開出了三乘法門。不管是聲聞,不管是緣覺,不管是菩薩,你有再高的理想,有再多的抱負,請你先離開三界,這是你要做的。所以剛開始,我們說「三乘共坐解脫床」,其實聲聞、緣覺、菩薩這三種人,剛開始在處理的是同樣的問題,雖然方法不同。同樣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呢?生死問題。剛開始解決問題的目標是一樣的。

但最後,「一切種智,喻如大白牛車」。等到你離開三界以後,佛陀講大白牛車,講到一切種智,就是佛陀的中道實相智慧,就是「一心三觀」的智慧。
佛陀出去以後讚歎,說你這個羊車、鹿車、牛車這三個車子是方便,它的目的只有一個,把你從三界裡面載出來。後面這個車子就沒辦法前進了,所以你一定要換車了,換大白牛車。佛陀開始讚歎大白牛車,使令我們趣入一心真如,發大菩提心而趨向佛道。

所以佛陀度化凡夫,看這個意思他是分兩階段:第一階段,佛陀沒有意見。佛陀第一個階段就是恆順眾生,你是什麼根機,佛陀就為你說法,這跟佛陀沒關係。所以第一個階段,你看到佛陀,佛陀跟你講的第一階段的話,是跟你自己有關係的,佛陀完全沒有意見,叫做「普門示現」。等到你離開三界以後,佛陀才會把他自己內心的話講出來,那跟誰講都一樣,那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那跟你是怎麼樣的生活經驗就沒關係了,所以第二階段的話才是佛陀真實的話。但是話說回來,沒有第一階段,就沒有辦法達到第二階段。你連三界火宅都跑不出去,你就不要講什麼菩薩道可言了。所以佛陀剛開始是「為實施權」,恆順眾生,最後「開權顯實」,把佛陀的真實義講出來。是這麼一個情況。

【579】何為三周說法?整個譬說周講了哪三個重點?

我們看第三個,大綱說明。

佛陀是分成三周說法,法說周,譬說一周,還有因緣說一周。法說周,我們前面講到「正說法要」,這個是〈方便品〉。其實法說周在〈方便品〉沒有完全講完,它還有四段,有身子領解、如來述成、與之授記跟四眾歡喜。這四段都是在〈譬喻品〉的前半段,等於是佛陀把〈方便品〉做一個收尾。然後真正的〈譬喻品〉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從「開三顯一」開始講譬喻,講三界火宅,講三車一車的譬喻。也就是說,我們如果看譬說一周的話,是包括了〈譬喻品〉的後半段,還有整個中根領解,整個〈信解品〉,還有如來述成的〈藥草喻品〉跟與之授記的〈授記品〉,所以譬說周總共橫跨了四品。

其實我們這一次的課程,四品當中,譬說一周講了三個重點,也就是講三個譬喻。第一個譬喻是佛陀親自講的,叫做〈譬喻品〉,講佛陀出世以後為什麼他要施設三乘法門,他把他當時的情況,他當時內心是怎麼想的講出來。講三界火宅,三車一車,這是佛說的。那麼第二個,〈信解品〉,是弟子們自己的修學經驗。前面是佛陀,這個是弟子當初蒙受佛陀教化以後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所以「窮子」這個〈信解品〉是弟子們描述自己接受佛法教育以後的情況。四大弟子講完〈信解品〉以後,佛陀一方面認可,但是覺得講得不圓滿,就是你們沒有真正瞭解我的意思,所以佛陀做一個補充,又講一個譬喻,叫〈藥草喻品〉,把〈信解品〉不足的地方加以補充。所以整個譬說周講了三個重點,〈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最後正式授記。是這麼一個情況。譬說一周總共橫跨了四品。

【580】阿羅漢為什麼聞此法音生起大歡喜(一)?
己二、身子領解 分二:庚一、長行;庚二、重頌
庚一、長行 分五:辛一、聞法得解;辛二、昔日之失;辛三、昔日之疑;
辛四、疑悔斷盡;辛五、領解信受
辛一、聞法得解

我們先看第一個(回到講義來)。這個地方等於是承接了前面的〈方便品〉。身子,就是舍利弗尊者。他聽完〈方便品〉「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以後,把自己的理解跟佛陀做一個白告,希望得到佛陀的印證。這個地方有長行跟重頌。長行裡面分五科。第一科,聞法得解。

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踊躍,得未曾有。

我們把這個文先消一下。「爾時,舍利弗」,這個「爾時」是指的舍利弗尊者聽完〈方便品〉以後,他的身口意出現了一個很特別的情況,就是生起大歡喜。這個歡喜指的是內心,表現於內叫歡喜,因為他聞法得解。踊躍是表現於外,他可能身體有一些特別歡喜的動作,叫做踊躍。這個是一種身業,歡喜是意業。不但是意業跟身業的歡喜,他還從座位站起來,抬頭仰望佛陀「而白佛言」。這個「而白佛言」是表示他口業的歡喜。整個是身口意的歡喜。

他怎麼說呢?如今我從世尊聞此法音,就是前面〈方便品〉「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微妙法音,心中非常的歡喜踊躍,而且是「得未曾有」。這個「得未曾有」是這句話的重點。

我們看《阿含經》,阿羅漢是一個聖人。我們凡夫要歡喜很容易。我們凡夫心是攀緣心,所以你要讓一個凡夫痛苦,很簡單,要讓他高興也很簡單,因為他的心很容易受外境的刺激。凡夫是這樣,但是阿羅漢不是。阿羅漢的心,在《阿含經》上說,他出去托缽的時候,他遇到任何人對他任何的動作,他的心是「不取亦不捨,無喜亦無憂」,他沒有高興,也沒有痛苦。你對他好一點,他也就這樣子;你罵他,他也沒感覺。他對外境是無住,譬如說「如鳥飛虛空,蹤跡不可得」。你看鳥從虛空飛過去,牠沒有蹤跡的;一隻老虎從地上走過去,牠是有蹤跡,牠是在大地上有所住。但是鳥從虛空飛過去的時候,跟沒有飛過去是一樣的。阿羅漢的心他是一種無願三昧,所以他那個空性強。阿羅漢證的空跟菩薩的空不太一樣,他那個空是空得太徹底,叫做空、無相、無願。他那個空已經對三界一切有為諸法沒有任何的期待,無願就是他沒有期待。你蓋個廟給他,他也無所謂;你不蓋,他也無所謂。這麼一個阿羅漢,會讓他起大歡喜,只有一種可能:它不是有為諸法,而是一種出世間的清淨功德,才會去觸動阿羅漢的歡喜。也就是說,讓一個阿羅漢歡喜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是「得未曾有」!我們解釋一下,是什麼事情讓阿羅漢這麼歡喜呢?

因為阿羅漢他一路走來,從阿含、方等、般若,他所接受的教育只有一句話,就是自我否定:你這件事不能做,你那件事不能做,你所有身口意的造作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所以佛陀面對凡夫的第一階段的開示,在解決生死問題的時候,對我們身口意是全盤否定,那叫是一個生死業障凡夫。到了法華會上,佛陀口氣改變了,開始肯定了:「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

也就是說,佛陀過去的說法是一種破妄的法門。阿羅漢以前一路走來,從阿含、方等、般若都是在破妄。破的角度不一樣,有深有淺,但是基本上都是破妄。只有到了法華會上,顯真。你的身口意,不是只有妄想,其實你把妄想撥開來,你的心是如,我的心也是如,一如無二如,其實我們是同一家人。你說阿羅漢聽到這個法,他歡不歡喜?開始開顯自性的功德,這個就是阿羅漢說的「得未曾有」。因為他在法華會之前,從來沒有人明確地告訴他說:他可以成佛。沒有講過這句話。所以這個地方對阿羅漢是非常大的鼓勵。他的歡喜,當然有他更深的理由,後面會說明。聽了〈方便品〉怎麼就產生這麼大的歡喜,身口意的歡喜,而且是得未曾有?那麼舍利弗尊者會慢慢地道來。

【581】阿羅漢為什麼聞此法音生起大歡喜(二)?

辛二、昔日之失
先看下一段,辛二的「昔日之失」。
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
其實,阿羅漢的歡喜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來自於他內心的一個深深的感傷。這個感傷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看經文。

「所以者何?」就是為什麼我有這麼大的歡喜呢?因為我內心當中一直有一個很大的感傷,就是說,「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阿羅漢一路走來,「我昔從佛聞如是法」,這個地方是講般若時。般若時跟方等時的差別:方等時說的是大乘果地的功德,般若時講到是大乘的因地。那麼佛陀對阿羅漢的時候,去激發他的菩提心,第一個用果地的功德,就說方等時,就是「彈偏斥小,歎大褒圓」。

我們知道,阿羅漢剛開始成就阿羅漢以後,你看《阿含經》裡面,阿羅漢對自己是非常有自信的,他是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就是說我整個修學已經到無學位了,我的修學圓滿了。《阿含經》時候建立了阿羅漢聖人的自信。但是,對這個自信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方等時,方等時接受挑戰了,就是看到大乘菩薩的果地功德殊勝圓滿。

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方等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維摩詰經》。維摩詰居士託病弘道,示現生病。佛陀叫文殊菩薩,你帶這些阿羅漢們去跟維摩詰居士慰問,他老人家對我們是蠻護持的。所以文殊菩薩領著菩薩跟聲聞人去跟維摩詰居士問候。維摩詰居士就把自己的房子清空,清空以後就向十方佛國世界借那個高廣的法座,說是八萬四千由旬的法座。文殊菩薩浩浩蕩蕩帶著聲聞菩薩來慰問的時候,維摩詰居士作為主人,請諸位升座。當然菩薩的功德不可思議,一下子就升座了,阿羅漢升不上去。維摩詰居士說,那你升不上去,你憶念佛陀吧,憶念釋迦牟尼佛,仰仗佛力,憶念佛你就升上去了。當然這個對阿羅漢打擊是很大的。第二個,升座以後,文殊菩薩跟維摩詰這兩個就大談不二法門,大乘的生死涅槃不二、空有不二、染淨不二,講不二法門。那當然,有很多天人是有善根的,一聽歡喜,就天女散花。這個花掉到菩薩的身上,自然脫落,因為菩薩沒有法執,證得二空。阿羅漢有法執,所以這個花就沾在阿羅漢的身上。阿羅漢就到處撥這個花,弄得很被動。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到,阿羅漢聖人,他從《阿含經》的建立自信,到方等時變成一種「自悲敗種」。其實阿羅漢在方等時某種程度感到一種自悲跟疑惑。他懷疑:為什麼我證的涅槃跟菩薩的涅槃就這麼多的不同?就是「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他不但是在方等時受到菩薩功德的對比而產生刺激,更重要的是,他在般若會上看到菩薩們都蒙佛授記而成就佛道。在般若會上,佛陀從來不為任何一個聲聞人授記。所以他看到這種情況,可以說是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的智慧跟功德。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阿羅漢,他其實這樣想:三乘共坐解脫床,我阿羅漢證到的是涅槃,是佛陀教我的;你文殊菩薩也證得涅槃,也是佛陀教的;但這兩個涅槃怎麼就差這麼多呢?我們阿羅漢的涅槃叫做「涅槃寂靜」,菩薩的涅槃叫做「萬德莊嚴」!為什麼我們的涅槃只能夠自受用,只能夠一片的寂靜,而菩薩的涅槃能夠月印千江,百界作佛,度化無量的眾生?那當然他心裡面是有疑惑的,同樣的涅槃,都離開了三界,為什麼我的涅槃就這麼的微小,菩薩的涅槃就這麼的殊勝?其實他內心中是有疑惑。下面會說明這個疑惑是怎麼回事。

【582】阿羅漢方等時心中產生什麼疑惑?

辛三、昔日之疑
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
好,我們做一個說明。這個地方講出阿羅漢聖者當時的疑惑。說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這個應該是在舍利弗尊者成就阿羅漢果、遇到了方等時以後了。他經常在人煙稀少的山林樹下,做什麼事呢?或者打坐,或者經行。他在寂靜中就思惟一件事說:「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說,我們同樣地跟佛陀學習,只是因為根機的不同,我修四諦法,他修六度法門,我們的目標都是了生死。但重點是,我證得了我空的真如,菩薩也證得了我空真如,我們是同樣以我空的真如而了生死的,從所證的真理來說,都是照見五蘊皆空,沒有差別。那麼為什麼我的我空真如是一種小乘的涅槃,是一個自受用的涅槃,只有得到一種涅槃寂靜樂,然後什麼都沒有,裡面空空蕩蕩的只有寂靜。雖然沒有煩惱,沒有生死,但是也沒功德。

這個言下之意,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聲聞人在方等時對佛陀生起疑惑,懷疑佛陀的心有所偏私。就是佛陀對菩薩比較好,佛陀把大的涅槃給菩薩,佛陀把小的涅槃給我們。在方等會上聲聞人是生起了疑惑,是這麼一個情況。因為實際上他也在方等會上,他也跟菩薩接觸,他也感受到菩薩的境界的確比他們高,所以他心中是有疑惑的。

【583】阿羅漢般若時為什麼心中會生悔?

再看下一段。那麼前面這一段是講到方等生疑,這以下講般若生悔。

到了般若會上,佛陀把菩薩的因地展現給他們看,就說,你不服氣,好,我把菩薩的因地給你們看。就是說,你的因地只修四念處,菩薩的因地是以無所得心廣修六度法門。所以,當般若會上佛陀展現菩薩的因地的時候,聲聞人從懷疑變成後悔,開始自我反省,「是我等咎」。懷疑的對象是針對佛陀,後悔的對象是針對自己。因為到了般若會上,他看到菩薩的因地,真的是,那比我們殊勝太多了!到了般若會上,阿羅漢開始自我反省了。他說其實不是佛陀偏私了,是我們自己的修學有瑕疵。

「非世尊也!所以者何?」因為「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就是如果我們今天稍作等待,不要急著去證入小乘的涅槃,等待佛陀說出成佛的正因。什麼叫「成佛正因」呢?就是發菩提心,廣修六度的一個正因。然後我們去修這個大乘的正因,我們當然就得到大乘的涅槃。但是可惜的是,當初接觸小乘的四諦法的時候,我們不瞭解這是佛陀的方便跟隨宜。方便是約著法來說的,佛陀開出不同的大小乘的法門,叫做方便;隨宜是約人,佛陀把什麼法給什麼人,叫做隨宜,約人叫隨宜。我們不知道這三乘是佛陀的方便隨宜的說法,一聽到《阿含經》的四聖諦以後,就馬上修學四諦法而思惟取證。

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阿羅漢們從方等的疑惑變成了般若的後悔。他的後悔是這樣說的,就是說,佛法講因緣果報,這因緣果報的道理不是只有世間的有漏的因果,包括出世間也是因緣果報,這通於世間法跟出世間,都是因緣果報。阿羅漢在般若會上的後悔是這樣來的:三乘的因地不一樣,菩薩的因地是發菩提心、修六度,我的因地是發出離心、修四諦,所以這三乘的道就各走各的。而我已經怎麼樣呢?我已經錯失了菩薩的因地!

也就是說,開弓沒有回頭箭。所以阿羅漢為什麼甚自後悔跟感傷?覺得說我永遠沒有機會成佛了,因為我的因地已經是這樣子走過來的,因為我錯失最好時機了!我當初要是稍微等待一下,不要這麼匆忙,好好地把整個方等、般若都聽完了再來修學,我怎麼《阿含經》一聽到四聖諦就馬上證入呢?他以為說這件事情是不可挽救了,沒辦法救了。你錯失了因地,你後面就沒機會了。
就是你這個人一輩子就這樣子了,就阿羅漢。他不知道法華會上還可以對接。

【584】憑什麼我們一個業障凡夫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就是說,佛教講因果是沒有錯了,因果那是十法界的因果,那是直的。但是你別忘了,佛法講因果,它還講心性。這個十法界有豎的十法界,還有一個互相融通的一念心性,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吧?你要沒有橫向的,那淨土宗就沒辦法成立了。你要講因果,那淨土宗誰可以往生呢?誰可以帶業往生呢?諸位你想想看,憑什麼我們一個業障凡夫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憑什麼?你要用因果來說,是說不過去的。因為阿彌陀佛雖然萬德莊嚴,是我內心中的佛;我們凡夫雖然業障深重,是彌陀心內的眾生;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所以感應道交不是建立在因緣果報,是建立在一念心性。

【585】為什麼厭離娑婆的時候你不能操作過當?

所以阿羅漢沒有聽《法華經》之前,他的思考只有因緣果報。我們之前講〈方便品〉講到這個觀心,觀心不是有十種觀法嗎?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因、緣、果、報,對不對?最後一個最重要,「如是本末究竟等」,這個最重要。前面講到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是提出了差別相;到了本末究竟等,就是會歸到一念心性,一切法如。所以,阿羅漢現在的思惟是充滿了感傷,這個感傷是因為他自己。

其實阿羅漢的感傷是這樣來的:阿羅漢在修四諦的時候(我們看這個四諦法),阿羅漢在操作的時候,古德解釋,阿羅漢對苦諦過度地強調。其實菩薩也修四諦,菩薩在了生死他也修四諦。但是你不能把苦諦操作過當。這個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阿羅漢的整個四諦法門,過度地操作苦諦的思惟。所以,

他那個出離心太強,他把生命給斷滅了。所以你修行,比方說我們今天淨土宗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是對的;但是厭離娑婆的時候你不能操作過當,否則你到時候就很難迴入娑婆了,就是這個問題。

《法華經》的意思就是說,你做什麼事情,請你把眼光放遠一點看,你不要只是想到短線。要離開三界,你想想看,你這個操作方法,等到你離開三界,直到你往生以後,你未來成佛怎麼走,所以《法華經》有這個好處。就是說,你要檢查你現在的路對你以後的成佛之道有沒有不好的影響。你說我以後再說,你以後就很難說了。你就是阿羅漢這樣,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他是運氣好,遇到佛陀,用《法華經》把他救出來;你要沒遇到《法華經》,那你就覺得這個感傷就一失永失了,那誰也救不了你了,永遠就卡在這個涅槃寂靜了。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聲聞人從《阿含經》的建立信心,到方等時的受到刺激,到般若時的甚自後悔。講到這裡,他認為說,完了,我這輩子就這樣子了,就是阿羅漢了。

【586】舍利弗尊者聽到《法華經》後為什麼疑悔斷盡?

辛四、疑悔斷盡
我們再往下看。到了法華會上,阿羅漢得到了救拔,疑悔斷盡。
世尊!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

我們知道,前面的舍利弗尊者,在《法華經》前,證得阿羅漢以後、還沒有入涅槃之前,他內心是充滿了感傷。這個感傷就是說,「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剋責」。這個感傷還不是一天兩天,是證得阿羅漢、經過方等般若以後,可以說不管是白天,不管是晚上,只要沒事,我想到這件事情就感到訶責,感到悔恨。我當初怎麼就沒有選擇去修大乘的因地,我怎麼就修小乘法?他其實是充滿著悔恨。

一直到法華會上,「而今」,這個「今」就是從佛陀講〈方便品〉以後,「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佛陀說,放心!你們沒有一個人走錯路,所有的都可以彌補。你只要多做一件事情:內觀真如,把成佛的共同的因找到。你只要把真如找到,會歸真如的時候, 你就能夠斷除疑悔,就可以重新回到一佛乘來。所以,「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他知道,原來自己什麼都沒有失掉,只要改變心態。所以他的心從憂悔而變成安穩。

我們先說一下舍利弗尊者的過去(其實後面會說到)。舍利弗尊者在聲聞當中他還是蠻特別的。因為他過去生有大乘善根,他以前曾經跟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時候學過《法華經》,而且修過六十小劫的菩薩道。後來因為婆羅門跟他要眼睛的因緣刺激,他退大取小了。所以他的大乘善根是比較深厚的。我們看〈信解品〉,四大弟子,善根各有不同。尤其是迦葉尊者,他自己講他自己的學習過程,他經歷了方等、般若,看到菩薩的大乘功德,能夠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他自己說,他心中不生任何好樂。所以這個善根有不同。

【587】怎麼檢視你有沒有大乘善根?

所以諸位,比方說你讀《阿彌陀經》,讀《無量壽經》,這怎麼樣檢視你的大乘善根呢?你看到阿彌陀佛所成就的依報——宮殿、樓閣、蓮花,依報莊嚴;正報莊嚴——身相、神通、壽命,你一點感覺都沒有,那你的大乘善根有一點問題了。如果你只是喜歡苦、空、無常、無我,空、無相、無願,那你的大乘善根過去生栽培是有一點輕薄,因為你對於妙有的東西不生好樂,而這個是大乘善根的指標。因為空性大家都有,我們不能從空性判定一個人的善根。三乘共坐解脫床,你把聲聞緣覺菩薩三個人請到佛堂裡面,入一切法空的時候,他們三個是完全一樣的,一空無二空,真理不可能兩個。但是你把這三個人請出佛堂,讓他去度化眾生,那就見高下了,就是這個功德妙用就見高下了。所以判定一個人的大乘善根很簡單,你給他讀《華嚴經》,你淨土宗給他讀,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他如果讀完以後完全沒有感覺,那可能要加油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我們這一點就值得讚歎舍利弗尊者,他在沒有講《法華經》之前,他在方等般若看到菩薩的功德,他自己會覺得自己有所不足,這一點是值得讚歎的。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