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034(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bn0pby

目錄

【588】 修行第一件事,先找到一個突破口,先找到你相應的法門.
【589】 佛教不在事修論高下,關鍵是你用什麼心態來操作這個法
【590】 怎麼才稱得上「真是佛子」?.
【591】 阿羅漢們過去無量的感傷、疑惑、後悔,為什麼在聽到《法華經》全部消滅?
【592】 只要加一個內觀,就不失於大乘
【593】 一個人最大的障礙,就是智慧不夠,你認為失掉那果然就失掉了!
【594】 一個人會不會往生,這個觀念很重要
【595】 舍利弗尊者在方等會上為什麼感到非常的悲傷跟自責?
【596】 舍利弗尊者在方等會上的疑惑是什麼?
【597】 舍利弗尊者在方等會上有什麼悔責?
【598】 舍利弗尊者在般若時產生什麼反省?
【599】 原來三乘走到最後其實就是一佛乘,重點不在法,在心!
【600】 善用自己的特色沒有對錯,但是關鍵在於你要用特色去開顯自性的功德,借假修真

【588】修行第一件事,先找到一個突破口,先找到你相應的法門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三面,我們看辛五的「領解信受」。

《法華經》講到,我們修學有兩個重要的階段:一個是解脫道的修學,一個是菩提道的修學。這兩個道路的修學的操作是不太一樣的。解脫道叫做「為實施權」,它是一個方便法門。方便法門的重點在於契機。修行不容易,我們這個三界火宅是一個惡性循環,內火引生外火,外火又刺激內火,它是展轉相續。所以,我們修行第一件事,先找到一個突破口,就是先找到你相應的法門。

比方說,你看我們佛教界很多元化。有些人一初學,他很自然地,親近的道場就是做慈善事業的,很自然。這麼多道場,他跑來跑去,會固定在一個地方待下去,做慈善事業的道場;有些人他跑來跑去,是在一個持戒的道場安定下來;有些人會在修止觀的道場安定下來。

然後就開始做比較了:欸,你看我,持戒度是第二度,你布施度是第一度,我比你高;我修止觀的又比你高。完全沒有意義!因為這個只是你過去的諸法因緣生。

【589】佛教不在事修論高下,關鍵是你用什麼心態來操作這個法

重點不是事修。諸位!佛教不在事修論高下,《金剛經》說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根本沒有高下,關鍵是你用什麼心態來操作這個法,這個能念的心!你的操作永遠只是善惡的業果。你看有些人,他做什麼事都是想到為了來生的快樂。你為了來生的快樂,你做什麼天大的事情,就是人天果報,因為你完全沒有出世的善根,你沒有無常、無我的智慧,你沒有菩提心的智慧。就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積集資糧,為了你來生的快樂而做的。

所以,《法華經》的意思就是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跟你操作的工具沒有關係,跟你的心態有關係。因為你遇到的第一個法門,它的意義只有一個,就表示你過去生跟它有緣,這個法門跟你熟悉。剛開始,的確是契機比契理重要。佛陀說的嘛。

舍利弗尊者他本來就應該先入聲聞道,再入菩提道。佛陀就是這樣規劃的。要不然呢?因為你過去生的大乘善根已經退失了!舍利弗尊者,如果按他說的,他一開始就修大乘佛法,對他反而不好。所以他自己想錯了,其實他的根機本來就應該是先學小乘,然後再遇到佛陀,「迴小向大」。

就是說,修行不要馬上求圓滿,先找到一個突破口,就是先找一個契機的法門。你喜歡拜佛就拜佛,你喜歡打坐就打坐,先讓自己上路。最後內觀,這是根本,會歸到一佛乘。這個動作沒有做,那你有為的事相就沒有高下之分了。

所以,佛陀的意思,解脫道重點在契機,菩提道重點在契理。你是不是能夠觀到你的真實的相狀?因為這一些方便,你不能夠說我的方便比你的方便高。方便就是方便,它就是一個過渡,它只是幫助你解脫的一個過渡。你覺得這樣子修行對你相應,你就走你的路。這個叫做「方便有多門」。但是記住,下面這句話很重要,「歸元無二路」,你要知道歸元。你要不知道內觀,你就一輩子活在方便,那你這一生的修行檔次就不高了,因為你只知權不知實。所以重點在於「權實不二」,是這個概念。

【590】怎麼才稱得上「真是佛子」?

辛五、領解信受

舍利弗尊者本來是認為三乘法門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選擇的聲聞道就覺得非常的吃虧,「失於如來無量知見」。結果沒想到佛陀說,你什麼都沒有失掉。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舍利弗尊者一路走來,他從非常感傷,到法華會上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他知道其實他修的四諦法沒錯,他只要做一個動作,就是內觀。只要「觀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產生信解,就會馬上從阿羅漢變成大乘的菩薩。

什麼叫大乘菩薩呢?這以下講出了四個重點:

首先,「真是佛子」。其實阿羅漢,以蕅益大師的標準,他沒有資格叫「真」。他是佛的弟子,沒有錯,但不能講真,因為他只知權不知實,所以他是佛陀的弟子,但是他不能叫「真是佛子」。你一定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你能夠傳承佛陀的家業,才可以叫做真是佛子。第一個「真是佛子」,這是總標。

「真是佛子」有三個條件:

第一個,「從佛口生」。你必須要聽聞《法華經》,產生信解。佛法的修學不是說,你今天找一塊山,蓋一個茅蓬,然後住在裡面,別人幫你送飯吃,你雙腿一盤、眼睛一閉就可以修學。沒那麼簡單!「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佛法需要有傳承的,不是你自己去摸索。你這個摸索叫外道。外道就是在禪定裡面胡思亂想,持牛戒、持狗戒,它沒有傳承。所以學佛第一件事情,「從佛口生」,聽聞佛陀的法音,你要跟善知識如理地學習,佛陀的法音代代相傳,從佛口生。

第二個,「從法化生」。前面的「從佛口生」是聞慧。這個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它本來是一個法音,是一個音聲,文字,但是在心中你不斷地去思惟以後,欸,依教起觀,依觀生道,你的心中產生一個道的力量出來了,有一個道法的力量,「從法化生」。你心中本來是一個音聲,但是你不斷地從音聲去思惟以後,這個音聲在你心中轉化成一種道法,可能是解脫道的力量,也可能是菩提道的道法。那麼這個時候,你就產生一個由道法生出的新的生命,叫做善根力。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是一個因地,最後果地,「得佛法分」。這個是只有大乘一佛乘才有。蕅益大師說,小乘人沒有「得佛法分」。他有「從佛口生」,因為小乘的四諦也是聽佛說的,他也不是自己胡思亂想,是佛陀的傳承;他也不斷地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證得我空的道法,他的確是有道法。但是他沒有資格叫「得佛法分」,他只有涅槃寂靜。佛陀的萬德莊嚴,月印千江,百界作佛,他沒有。

當然大家會問,舍利弗尊者沒有聽《法華經》之前,他沒有「得佛法分」,那就是一個涅槃寂靜,怎麼聽聞一部經典以後就「得佛法分」呢?因為心態改變了。心態改變是最關鍵的。諸位!他從一種向外攀緣,攀緣三乘法,心外求法,到內觀真如,他整個心態改變了。就是他內心已經開顯自性的功德,開始啟動自性功德力了,所以他就變成「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他已經傳承佛陀的家業了。這個就是信解,從信解開始。

【591】阿羅漢們過去無量的感傷、疑惑、後悔,為什麼在聽到《法華經》全部消滅?
庚二、重頌 分二:辛一、頌上述長行;辛二、頌領解前文
我們看庚二的重頌。前面是一個長行,後面把這個觀念再加以說明。那麼頌上述長行,當中分成四科。
辛一、頌上述長行 分四:壬一、頌聞法得解;壬二、頌昔失今得;壬三、頌昔疑今解;壬四、頌疑悔斷盡

壬一、頌聞法得解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聞是法音 得所未曾有
心懷大歡喜 疑網皆已除
舍利弗前面講的話用偈頌來表示說,「我聞是法音」,我聽聞佛陀這個微妙的「會三歸一、權實不二」的法音,我的心中可以說是「得所未曾有」。我從來就不知道,原來三乘法一開始是這麼多的差別,但走到最後竟然能夠對接到一佛乘,這法法還可以相通,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是「得所未曾有」。而且是「心懷大歡喜」,原來我雖然證得阿羅漢果,我什麼都沒有失掉,我只是第一階段,我本來就應該先證得阿羅漢果,這是佛陀的善巧方便。所以「疑網皆已除」,過去的無量的感傷、疑惑、後悔,在聽完《法華經》後全部消滅,取而代之的是「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是這麼一個情況。
【592】只要加一個內觀,就不失於大乘

壬二、頌昔失今得

昔來蒙佛教 不失於大乘佛音甚希有 能除眾生惱我已得漏盡 聞亦除憂惱
「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雖然我過去蒙佛陀教導小乘的四諦法門,我也如實地修學,證得阿羅漢果,但是我如今才知道,只要我能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會權入實」,其實我並沒有失去大乘的功德。就是只要加一個內觀,就不失於大乘,所以他就讚歎「佛音甚希有」,佛陀講的《法華經》真的太希有了。為什麼呢?「能除眾生惱。」不但是對凡夫,當然對我們凡夫很重要,因為我們要趕快知道原來解脫道跟菩提道可以提前啟動的,「內觀真如,外順彌陀」,這兩個:解脫道、菩提道是可以同修的,所以對凡夫來說幫助很大。即便是我證得漏盡的阿羅漢,「聞亦除憂惱」,我自己心中的憂悔,也能夠從《法華經》裡面得到解脫。

【593】一個人最大的障礙,就是智慧不夠,你認為失掉那果然就失掉了!

蕅益大師對這段經文,他講一句話說,阿羅漢過去的失,他的損失是怎麼回事?蕅益大師說:昔原不失,因迷故失。阿羅漢其實什麼都沒有失掉,但是他自己認為失了,問題在這裡。所以,一個人最大的障礙,就是你自己的智慧不夠。你認為失掉那果然就失掉了,就這樣子。昔原不失,過去原來是沒有失掉的。

其實,阿羅漢一路走來,這個都是佛陀的布局。你想佛陀要你成就阿羅漢,佛陀肯定是為你好,他一定知道你必須經過這個過程。就像有些人,我們一定要先到淨土去,再迴入娑婆。當然,你今天離開了娑婆世界,你用過度的操作,你對娑婆世界的生死極度地厭惡:我受夠了,再也不回來!那有障礙,是你自己的心態產生障礙。你不能怪說,佛陀,你當初幹麼設計淨土法門?是吧?你不能這樣講,法門沒有錯。所以我們但修其法,但是不能生執。

法執法執,重點在那個執,法可沒有錯!佛陀讓你操作法門,他是給你個方便,結果你弄假成真,你在法上加一個執,結果你自己造成了障礙。你不能說佛陀當初就是偏心。你看我到了淨土以後,我證得是小乘的果位,我同梯的到淨土以後證得初地。釋迦牟尼佛說,這可不能怪我。同樣一句佛號,你是怎麼操作的?心力不可思議,法只是個工具。

昔本不失,因迷故失。就是說,本來阿羅漢什麼也沒有失掉,你自己自我設限。你一直認為你是阿羅漢,你有法執,所以法執引生所知障。當然,阿羅漢沒有煩惱,這是沒有錯的,但是他沒有看清。這個所知障就是障礙所知的境界,你看不清楚。就是說,你把方便當真實,結果你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

【594】一個人會不會往生,這個觀念很重要

我過去遇到一個修淨土宗的居士,他跟我講,說他學了大乘佛法以後受益很多。我說怎麼回事呢?他說他以前念佛沒什麼問題,他佛號念得挺好,但是對往生有一點問題,有一點罣礙。因為這個往生必須要佛陀接引,這個地方就有距離的問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這十萬億佛土的佛陀來到我眼前來接引我,這是一個距離的問題。第二個,法界的問題。佛是佛法界,我是一個業障凡夫,這一差差了四個法界。

所以我們一個人,沒有修理觀的人,會覺得:第一個,跟佛有距離;第二個,跟淨土也有距離。所以淨土宗難信就難信在這裡。

你怎麼突破?你怎麼拉近你跟佛陀的距離?你怎麼拉近你跟淨土的距離?

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內觀,把生命歸零。你從因緣所生法裡面找答案,你就找不到答案。落入因緣所生法,那叫做如是相、 性、體、力、作、因、緣、果、報,那就各各不同。淨土是功德莊嚴,我們是業障凡夫,如果落入因緣果報的話,那就很難往生了。但是如果你想到「如是本末究竟等」,你把這些因緣果報全部會歸到一念心性,就是把生命的因緣全部拉到生命的原始點,那就沒有距離的問題了。所以,感應道交就在一念之間。

諸位!一個人會不會往生,這個觀念很重要!

「感應道交」到底是十萬億佛土,還是在一念之間?如果你認為在十萬億佛土,你就很難往生了。你認為是十萬億佛土外的佛來接你,你就很難往生了,你知道嗎?那你如果說往不往生跟距離沒有關係,是一念之間,一念相應,那你就很容易往生了。所以這個往生的觀念就在這裡而已,你相信往生是一念之間還是十萬億佛土,你是在因緣上建立往生,還是在心性上建立往生,這就有差別了。所以修行不在法門論高下,就是你的見地很重要。

所以舍利弗尊者說,我聽到《法華經》以後,「聞亦除憂惱」。我過去所有的罣礙憂惱,我只要迴光返照,我什麼都沒有失掉。

【595】舍利弗尊者在方等會上為什麼感到非常的悲傷跟自責?

壬三、 頌昔疑今解
我們看壬三的「頌昔疑今解」,第一個解開疑惑,第二個解開後悔。先看疑惑。我處於山谷 或在林樹下若坐若經行 常思惟是事嗚呼深自責 云何而自欺
這一段是說明舍利弗尊者證得阿羅漢以後,在方等會上,他經歷過大乘的功德殊勝以後,他的一個心態。說:「我處於山谷,或在林樹下。」我們看這個情境就不太一樣。你看阿羅漢成就阿羅漢以後,他可能會離開僧團,也可能不離開僧團,多數會離開僧團,因為他大事已辦了,他不需要學習了。所以阿羅漢成就涅槃以後,他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等待死亡的到來。他觀察這個色身是臭皮囊,一點價值都沒有,所以他的人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去托缽,回來就打坐,然後就等待死亡到來。死亡到來是他最快樂的時候,「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用三昧真火把身體燒掉。所以,阿羅漢他的涅槃叫做「處於山谷或在林樹下」。

當然,如果今天這是一個菩薩成就涅槃,那就不是在山谷林樹下,那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了。就像後面〈信解品〉四大弟子說的,說我成就的涅槃,就像一個人住在空地上的小茅蓬,住一個草庵,裡面什麼都沒有,就我一個人住,其他人都不能,我這個房子不能跟人家分享。大乘的涅槃是一個高貴的房子,裡面很多珍寶。更重要是能夠怎麼樣?出入貿易!這個珍寶還可以帶出去給人家用,還可以賺錢,還可以出。出就是利他,入就是自受用。這菩薩的功德裡面,他是「如來現起他受用」。

但是阿羅漢的涅槃,我們看到,「我處於山谷,或在林樹下」,他只能自受用,他就靜靜地等待涅槃的到來。在哪裡等待呢?在人煙稀少的寂靜處,在那邊或者打坐或者經行,然後就思惟說:「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舍利弗尊者不簡單,大乘善根深厚。他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並沒有因此而自滿,只是感到非常的悲傷跟自責:我怎麼就當初輕視自己,沒有修學大乘的因地和大乘的果報呢?他自己在方等時疑惑自己走錯路了,而「失於如來無量知見」。

【596】舍利弗尊者在方等會上的疑惑是什麼?

我等亦佛子 同入無漏法不能於未來 演說無上道金色三十二 十力諸解脫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八十種妙好 十八不共法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看第一個,相當於兩個疑惑。

第一個疑惑,是透過內在的思惟而產生疑惑。「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不能於未來,演說無上道。」第一個,失去了大乘的智慧。說「我等亦佛子」,三乘都是佛陀的弟子,更重要的是三乘同時證得了我空的智慧、無漏法,但是為什麼獨獨只有聲聞人不能在未來世中演說無上道?我們只能夠講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我們不能講「真空妙有」的道理。這個假觀的智慧對我們來說怎麼就沒辦法成就呢?為什麼我們不能演說中道的實相的道理呢?第一個,他懷疑自己失去了中道智慧,他一輩子只能在空性裡面待著。這第一件事情。

第二個,他不是只有失去中道智慧,他還失去了大乘的功德。

先看第一個,外德,金色三十二相。你看一個阿羅漢,他成就阿羅漢以後,他以前長什麼樣子,他在死亡之前他還長什麼樣子,就這樣子。他是一個心解脫,但是他沒辦法去改變他的外相。菩薩可不一樣,菩薩成就涅槃以後,因為他花的時間長,他福慧雙修。你看菩薩一旦要示現成佛,絕大多數都是做王子,王子出家,最後一生。就是他要示現成佛的時候,他那個福德力已經夠到只要到天上就做天王,人間就做王子,甚至於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外德。

第二個,內德,「十力諸解脫」。他不是外相莊嚴而已,他內在有十力、十八不共、種種的三昧解脫,簡單地說就是菩薩的普門示現。這一點就不可思議。

菩薩度化眾生他不是只用一個相貌。我們說阿羅漢成就阿羅漢以後,他這個相貌就是這個相貌了。而菩薩呢,你這個人需要現國王相,菩薩就現國王相攝受你;你這個人特別尊重學者,他就現學者相。所以這菩薩的身相是變來變去的。為什麼?他有「十力諸解脫」,「十八不共」,就是不共於小乘的。
為什麼同樣證得一個我空的真如,我們二乘人沒有這種外德的莊嚴、內德的功德呢?「而不得此事?」所以說,八十種妙好,這種外德跟十八不共的內德,「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這是他經過內心深深的思惟所得到的結論:他失去了佛陀的智慧,佛陀的相好莊嚴,佛陀內在的功德。我什麼都沒有了。

這第一個,感到疑惑。

【597】舍利弗尊者在方等會上有什麼悔責?

我獨經行時 見佛在大眾名聞滿十方 廣饒益眾生自惟失此利 我為自欺誑前面的疑惑是舍利弗尊者自己內在的思惟,這以下的疑惑是他自己實際的見聞,他自己的生命經驗。他說,我不是這樣思惟而已,我還曾經獨自經行的時候,親眼看到佛陀在大眾中「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生」。佛陀有廣大的福德力,他的名聲徧滿十方世界,他不是像我們舍利弗尊者名稱普利於整個當時的印度。佛陀一旦說法,十方諸佛的大菩薩都來聽,聽完以後大菩薩再回去。不但是印度,還有諸天、人、修羅、鬼神道,整個九界眾生都來聽法。所以佛陀的攝受力、福德力是「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生」。

而我自己,「自惟失此利,我為自欺誑」。這個就是我第二個損失了,不但是智慧功德,福德力也是不足。這個的確是。如果你去讀《阿含經》,你會得到一個感覺,就是佛陀跟你是沒有什麼差別。我們只能說佛陀演得太像了。所以在阿含會上,阿羅漢認為佛陀就是一個大阿羅漢,如此而已。就是佛陀你也是一個生死凡夫,你也娶妻,你也生子,凡夫該幹麼你還幹麼,你只有後來在出家以後,在樹下思惟開悟,然後你再成佛的。阿羅漢一路以來是這樣認為,所以他認為說佛陀的智慧跟我沒有什麼差別,佛陀死了以後也入了無餘依涅槃,跟我入的涅槃也是同一個涅槃,因為他在《阿含經》所得到的教法就是這麼一個教法。

但是,阿羅漢經歷了方等、般若以後,他可以說大開眼界。不是這麼回事!佛陀不是你說的只是一個大阿羅漢,那叫做一個「演說無上道,金色三十二,十力諸解脫,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生」。光是這個對眾生的攝受力,我們舉一個例子。你看有一次舍利弗尊者他實際生活中跟佛陀飯後經行,佛陀走在前面,他走在後面。有一隻鴿子從天上飛過來在地上。佛陀不經意地經過那個鴿子的時候,佛陀的身相影子罩到鴿子身上,鴿子感到內心安穩——佛陀的大悲心。阿羅漢還有習氣,舍利弗尊者他因為有瞋心的習氣,他罩到鴿子的時候,鴿子恐懼,趕快逃走。這一點就看出高下了。

其實佛陀,哪是說他一出生還是一個凡夫呢?那叫一個示現!所以,舍利弗尊者還沒有得到《法華經》之前,他就能夠悟到說他跟佛陀不一樣,這一點也是不簡單。他冥冥中知道佛陀原來不是阿羅漢,佛陀有中道的智慧,有三十二相,有十力諸解脫,能夠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生,而我什麼都沒有。自己感到自責,感到疑惑。

【598】舍利弗尊者在般若時產生什麼反省?

壬四 頌疑悔斷盡
我常於日夜 每思惟是事欲以問世尊 為失為不失
我常見世尊 稱讚諸菩薩以是於日夜 籌量如是事
前面是講到方等時,他在經歷方等時的時候產生的疑惑跟悔恨,這個地方講到般若時產生的懷疑。

「我常於日夜,每思惟是事。」思惟什麼事呢?很想要問世尊一件事:「為失為不失?」我們二乘人,在般若會上看到佛陀您老人家經常跟某一個菩薩授成佛之記,說你未來能夠有什麼樣的國土莊嚴,你有什麼樣的眷屬,你能夠示現三十二相成佛之道,種種的功德莊嚴,但是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聽到你為聲聞人授記呢?「為失為不失?」這難道是我們二乘人在修行當中有所不足嗎?或者是我們實際在修學上自身有些什麼過失呢?其實兩個都有。法門也有所不足,因為你發了出離心,沒有發菩提心,這是第一個,法門有所不足。第二個,你對苦諦的操作也過當,法執太重。這兩個都有。

「我常見世尊,稱讚諸菩薩,以是於日夜,籌量如是事。」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種思惟呢?因為我常常聽到佛陀(這個常見佛陀是在般若會上)讚歎大乘菩薩的因地,某某菩薩能夠發菩提心,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關鍵是修了以後還能夠修無所得,以無所得修六度(這個是般若會上),所以我才產生這樣的一種自我反省,「為失為不失?」這個是般若會上產生的自我反省。就是方等會上的疑惑在般若會上解除了,但是他產生另外一個,產生後悔。

【599】原來三乘走到最後其實就是一佛乘,重點不在法,在心!

今聞佛音聲 隨宜而說法
無漏難思議 令眾至道場我本著邪見 為諸梵志師世尊知我心 拔邪說涅槃我悉除邪見 於空法得證爾時心自謂 得至於滅度而今乃自覺 非是實滅度若得作佛時 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眾 龍神等恭敬是時乃可謂 永盡滅無餘
前面講到般若會上的後悔,或者說是憂悔。到法華會上,如今開悟了。

「今聞佛音聲,隨宜而說法,無漏難思議,令眾至道場。」今,就是在法華會上的〈方便品〉,聽到佛陀所謂的「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可以說是「無漏難思議,令眾至道場」,這真的是不可思議。原來三乘走到最後其實就是一佛乘,所以,三乘人都是可以成佛的,是我自己自我設限的。只要我把心胸打開來,其實成佛跟你剛開始選擇什麼法門沒有關係。你剛開始是喜歡布施,你剛開始喜歡持戒,都不是問題,關鍵你的心量要夠大,關鍵在這裡。這些法真的是難思議。重點不在法,在心。

他講到自己過去的一段因緣說:「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說我一開始遇到佛陀的時候是一個婆羅門。舍利弗尊者跟目犍連尊者以前兩個是師兄弟,他們兩個拜一個婆羅門的老師,各領一百個弟子修學。後來婆羅門老師往生了,就他們兩個撐起了整個外道的修學,所以「為諸梵志師」。我領一百個弟子,目犍連領一百個弟子。

「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佛陀遇到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以後,佛陀的妙觀察智看這兩個根機,知道這個時候講一佛乘恐怕要壞事。這兩個根機,這個邪見的外道,我見特別重。佛陀作為一個大醫王,觀察根機以後,先拔掉他們的我見,並沒有開顯一念心性,先講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當然,這個就是契機。佛陀的意思就是,不要什麼事先求圓滿。先求進步,再求圓滿。

所以,「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因為佛陀為我說了這麼一個相應的法門,我馬上就能夠把我見給拔掉,證得我空的真理。

「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我當時在阿含時還志得意滿,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我以為修行到此大功告成。我聽了《法華經》,「而今乃自覺」,到了法華會上才知道,原來離開三界只是成佛的第一步而已。「非是實滅度」,二乘的涅槃只是一個成佛的過渡。

你要是以〈方便品〉來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按照〈方便品〉的意思,阿羅漢的涅槃是一念心性當中所現的一個影像,如此而已。心中的影像,它不是心,它是心中所現的影像。佛陀用這個影像來引導阿羅漢,說沒關係。當然,修行不容易,總要有個動力吧。要是什麼都無所得無所求,他就沒辦法進步了。所以在〈信解品〉上說,佛陀創造一個假相,說沒關係,你現在很痛苦,沒事,前面有一個涅槃寂靜樂等著你,你只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所以阿羅漢一開始是透過涅槃寂靜的引導,成就涅槃以後,佛陀說,對不起,這個涅槃是假的。
當然,後面會說,佛陀沒有虛妄,因為佛陀會給你一個更好的東西。就是,「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其實是佛陀引導我們聲聞人出離三界所創造一個涅槃的假相。

那麼,什麼時候才是功德圓滿呢?「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必須要成就大乘的佛果菩提。什麼叫佛果菩提呢?第一個,你要有外相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八不共,種種功德莊嚴;第二個,你要有廣大的福德攝受力,「天人夜叉眾,龍神等恭敬」,得到九界眾生的皈依恭敬,這樣子才可以說是「永盡滅無餘」,才是真正的大事已辦。到法華會上他才知道是這麼回事。

【600】善用自己的特色沒有對錯,但是關鍵在於你要用特色去開顯自性的功德,借假修真

看最後一段。
佛於大眾中 說我當作佛聞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佛陀講完〈方便品〉,其實舍利弗尊者是成就了信解,信解以後佛陀給他授記,但是這個時候授記還是授了通記。我聽聞如此的法音,又得到佛陀授記以後,「疑悔悉已除。」

其實對聲聞人來說,授記很重要。就是說,因為聲聞人他們法執太重。我們沒辦法想像,阿羅漢那種涅槃寂靜的心中,他烙到心中的那個痕跡有多深,你沒辦法想像。所以蕅益大師說,菩薩是我執重, 法執輕。你看菩薩,你聽《法華經》一聽就懂,但是你很容易起煩惱,對不對?阿羅漢相反,阿羅漢不容易起煩惱,他的我執輕,法執重。但是你一旦讓阿羅漢信解以後,他馬上從阿羅漢跳到初地,因為他事修強。當然,他以前所落下的功課,比方說六度,比方說跟眾生的互動,他都要補上去。但沒關係,他成就初地以後,他要補做兩個功課:第一個,福德資糧;第二個,他的中道實相的智慧還要加強。但是他的禪定,尤其是阿羅漢的禪定跟我空的智慧那是非常深刻的,因為他一路走來,事修;尤其他對苦諦的思惟,他那個出離心是很強的。所以各有特色。

但是,我們要知道一點,每一個人的學佛都不是今生的,沒有一個人是今生的,
所以每一個人都有特色,這個是正常的,但是你不能執著這個特色是究竟。就是說,「佛說阿羅漢,即非阿羅漢,是名阿羅漢」。你這個特色,如果是向內用來開顯你自性的功德,那這個是好事。我的特色是拜佛,我越拜,我覺得我跟內心越靠近。恭喜你!你的方法對了,善用你的特色。我的特色是做義工,只要有打佛三、佛七,我就去為他煮菜。這是你的特色。你這個特色不斷操作以後,你的內觀加強了,恭喜你!如果你把你的特色變成執著, 變成高慢,跟人家比較,那你方向就錯了。

所以這個關鍵在哪裡?就是外緣跟內觀。就是說,有特色是對的,沒有一個人學佛是平等的。佛法是這樣:每一個人是完全不一樣,到最後是越修越一樣,就是「方便有多門」,但是「歸元無二路」,你只要往心性中內觀。所以,一個人有特色,越修,他那個特色越來越明顯,這不是好事。另一個人是,有特色,修到最後那個特色好像有,又好像沒有,恭喜你!好像有,又好像沒有,佛說特色即非特色,是名特色。恭喜你,你有作理觀了。這就是我們說的,你一個人是弄假成真,你執著特色,志得意滿,那你這個特色變成你的障礙。你知道吧?你把特色叫做「借假修真」,用這個特色來敲開你自性功德之門,那你這個特色是好事。我不斷地拜佛,不斷地拜佛,我的心性更調柔,對清淨心、菩提心更清楚,那這個特色是好事。

所以諸位,有特色是沒有錯的。你的特色是持戒,他的特色是布施,這個都沒有對錯,那是一個開門的密碼。關鍵是你會不會用你的特色去開顯你自性的功德,重點在這。所以你看舍利弗尊者的特色。聲聞人的特色就是對苦諦深刻的體驗,無常、無我。所以你別看阿羅漢,阿羅漢他在世間法真的是八風吹不動,你所有世間法,他只要現出無常、苦、空、無我,在他的觀念裡面,所有有為法完全沒有價值。但是他對這個妙用就比較弱,這一點是不如菩薩。所以我們也不能看不起阿羅漢。菩薩沒有入初地之前,他也容易起煩惱,容易退轉。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往生到淨土去。

就是說,我們菩薩,你今天會聽《法華經》,多分來說你是菩薩種性,當然我們很難理解聲聞人。菩薩種性是很容易起煩惱,但是他容易有大悲心,他容易建立中道的智慧,這就是我們的特色。
諸位,善用自己的特色沒有對錯,但是你要用特色去開顯自性的功德,叫做「借假修真」。重點在這。

這個是講到舍利弗尊者他的一個修學的過程,一路走來,從阿含、方等、般若到法華,他終於從空性的智慧而回歸到「一心三觀」的智慧,他終於開悟了。所以佛陀給他授記,說未來會成佛。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