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025(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r1MWAN

目錄

【439】當落入了單一事修法門的困境時,我們怎麼辦?
【440】怎麼判斷我們是活在因緣,還是安住心性?
【441】佛陀為什麼要要開權顯實,開顯真相?
【442】聽聞妙法要遵循哪兩個原則?
【443】五千人等為什麼退席?佛陀為什麼沒有制止?
【444】蕅益大師是如何解釋五千人退席的原因?
【445】蕅益大師是如何解釋佛陀說的「退亦佳矣」?
【446】為什麼不是「只要念佛,就有辦法感應道交」?
【447】《法華經》沒有一個動作是佛陀的方便;本經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你看到的佛陀就是一個真實的佛陀
【448】舍利弗是以什麼心態接受佛陀開示妙法的旨意?
【449】這段經文為什麼要強調歎法希有呢?
【450】為什麼你在聽佛法之前,要先對佛陀這個人有信心?
【451】佛陀過去是如何廣開方便?
【452】佛陀是怎麼「隨宜說法」?為什麼「意趣難解」?
【453】何為佛陀出世的「一大事因緣」?
【454】不是法門有問題,是我們能操作的心有問題!
【455】如何建立自己的理觀智慧?
【456】整個佛的知見,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而它的根本在於離相清淨!

【439】當落入了單一事修法門的困境時,我們怎麼辦?

丁二、廣開三顯一以斷疑生信 分三
這一科就正式地要開權顯實。什麼叫開權顯實呢?

首先我們知道,佛教的修學跟其他的宗派、其他的宗教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有很多的方便門,非常地多元化。所以,我們每一個初學者都會根據過去的因緣而遇到自己有緣的法門。

比方說,有些人遇到的是布施法門。他一開始學佛的時候,他所得到的教授就是好好做慈善事業,好好做一個義工,反正工作就是修行。這是一個從布施入門的修學方法。有些人因為過去的因緣,遇到的是持戒,他得到的教導是「戒為無上菩提本」,持戒就能夠生出所有的成佛的資糧。這個是從持戒入門的。當然,有些人從念佛入門,老實念佛就可以往生甚至於成佛。
就是說,我們其實剛開始修學,是隨順因緣而找到一個單一的法門來事修的。這個法你會遇到,按照《法華經》的思想,你跟它過去生有緣。有緣的時候你會起歡喜心,再加上你當初那一念的道心,所以你在這個法門當中能夠不斷地滅惡生善,得到生命的增上。

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三年過去、五年過去或者說十年過去,這當中產生了變化,因為這種增上是建立在一種生滅的因緣下。我們都知道,生滅的東西力量是有限的,而且這當中也會充滿挫折。所以,我們如果還活在一種單一的事修,所謂創造一種因緣式的增上,我們到最後會產生「心有疑悔」。因為你修行的動力,前面的進步很快,到最後慢慢停頓了,就動彈不得了。這個時候你就會感到「弟子心不安」。

那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就是,諸位!你學《法華經》的因緣成熟了,只有《法華經》有辦法救你。就是說,我們怎麼能夠從一種方便門而轉入到一種真實相、從三乘轉入一佛乘?這樣的技術、這樣的方法,只有《法華經》有明確的開顯。

就是說,我們騎著腳踏車走在山間的小路,可能剛開始你覺得,離開了染污的環境,來到空氣新鮮的小路。但是你走著走著,發覺「山窮水盡疑無路」,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那這怎麼辦呢?我們怎麼把一種「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山間小道,對接到一種廣大的高速公路?

就是說,我們一開始都是直式的:你修布施的,這是你的團隊;你持戒的,你就好好持戒;念佛,就好好念佛。我們一開始沒有一種橫向的、融通的思想。按照本經的說法,其實我們不一定要改變過去的法門,但是你要多一道甚深微妙法,就是多一道理觀的智慧。這個理觀的智慧,最重要就是一種安住的力量。我們前面之所以沒有安住,因為我們缺乏智慧的觀照,只是靠一種信仰的支持。

【440】怎麼判斷我們是活在因緣,還是安住心性?

理觀的智慧,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這是根本。
安住一念心性,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方說百丈禪師開悟的因緣。百丈禪師一開始是做他的師父馬祖道一禪師的侍者。有一天,他跟馬祖禪師外出辦事,經過一片叢林,前面有一隻野鴨子就飛過去了。飛過去,師徒兩個都看到了。馬祖禪師就明知故問,他說:「那是什麼東西?」百丈禪師說:「這是一隻野鴨子。」馬祖禪師又問:「牠到哪裡去了?」百丈禪師說:「飛過去了。」這個時候,馬祖禪師馬上捏了百丈禪師的鼻子,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真的飛過去了嗎?」這個時候百丈禪師當下開悟。

這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考驗你的心是活在因緣還是安住心性!我們從六根的功能來看,從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產生的見聞覺知,我們的確看到一個野鴨子從東邊飛到了西邊,這個信息是對的,這個心中的影像是對的。但是,當這個影像出現的時候,你的心在哪裡?這關鍵了。

諸位!你這一輩子,是被一個單一的法門困住,還是能夠掌握無量的法門?「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修行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你被法門所轉,那你就很被動了。第二個,你能夠從一念心性轉動無量法門。那恭喜你!你是主動的。

同樣的法門有主動跟被動,關鍵在哪裡呢?關鍵是,當這個野鴨子飛過去的時候,我問你,你的心在哪裡?如果你的心是住在野鴨子,那你的心真的是飛過去了。因為你的心住在一種生滅的因緣相,所以當相狀消失的時候,你就落入了生滅心。馬祖道一所要說的就是,相狀過去了,你的心,你就安住在那種不生滅心,你要安住在那種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那個明了的心性。這個就是成敗的關鍵。野鴨子飛過去了,你的心在哪裡?

布施的法門,當你在造作的時候,當你在做義工的時候,你的心在哪裡?當你在持戒的時候,你的心在哪裡?

當你在念佛的時候,你的心在哪裡?

【441】佛陀為什麼要要開權顯實,開顯真相?

本經佛陀即將開顯真相了。就是說,同樣修一個法門,為什麼有些人進步如此之慢?有些人卻能夠快速地成佛?這個地方,佛陀開始要開權顯實,把真實的思想開出來了。
「廣開三顯一」,就是說:前面的是一個略說,「略開三顯一」,重點是佛陀讚歎佛智。佛陀一開始把佛陀的無量功德智慧顯出來,去刺激三乘的修學者,讓他們「動執生疑」,讓他們來請問。這個地方佛陀要解決問題了,開始要讓他們「斷疑生信」了。這以下等於是進入了整個迹門的正宗分,有三周說法。

「法說一周」度上根人;
「譬說一周」度中根人;
「因緣說一周」度下根人。

【442】聽聞妙法要遵循哪兩個原則?

戊一、法說周 分五
己一、正說法要 分二
庚一、長行 分三
這個「法說周」,就是佛陀對開權顯實的觀念是直說法要,直接用種種的言辭來表達這個妙法。這個地方有五段。我們先看第一段的「正說法要」。正說法要又分成兩段,先看長行。長行當中分成三段,先「許說」。
辛一、許說
前面舍利弗尊者有三次的啟請,這個時候佛陀允許來開示妙法。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真實。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說,你既然已經殷勤地三請,佛陀大悲,「豈得不說」?

那麼佛陀說之前就提醒了舍利弗尊者跟與會大眾,要遵守兩個原則:第一個,「汝今諦聽」。這個蕅益大師說是一種聞慧。就是你在聽的時候要攝心專注地聆聽。第二個,聽完以後,「善思念之」。這個蕅祖說是一個思慧。你聽完以後,要放下自己的執著,好好地如理思惟,這兩個才能夠產生妙法的效果。一個是聞,一個是思。

【443】五千人等為什麼退席?佛陀為什麼沒有制止?

「我當為汝」詳細地「分別解說」,如何能夠開權顯實。當我們落入了一種單一事相的法門困境的時候,我們怎麼能夠把它對接到一佛乘的康莊大道。

佛陀正要說的時候,「說此語時」,這個時候發生了一個情況,在法會當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於四眾弟子,有「五千人等」,突然間從座位站起來,然後禮佛而退席。當然,這個是很特別的。這還不是一般人說法,這是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陀來到現場以後,竟然退席。

這以下佛陀就解釋為什麼:「所以者何?」他們為什麼退席呢?「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這退席有兩個原因:第一個,他有重大的罪業;第二個,內心有增上慢。什麼叫增上慢呢?就是「未得謂得,未證言證」。一般來說,增上慢,這還不是一般人,都是比較精進的。當然,這種精進的人他心中是有一點心得,或者有一點禪定,但是他沒有看教理,他不知道這種果位的判教。他就以為初禪是初果,或者四禪是四果,就把自己的這種凡夫的階位給抬高了,就莫名其妙抬高自己的階位。因為有罪障深重跟增上慢的關係,面臨妙法將開的時候,就身心不得安住了。

我們看佛陀是怎麼面對、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世尊這個時候是保持默然而不加制止,而且在他們五千退席以後,佛陀說了一句話,「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我此與會大眾,「無復枝葉」。這個枝葉就是善根福德比較淺薄之人,不堪接受妙法的開示,就是這個人法執太重了。這個枝葉就是說他是不堪法器。「純有真實」,只有善根福德深厚、能夠堪任法器的人留下來。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說:「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就是說,他們的退席也是好的。「汝今善聽」,我當為汝詳細地說明開權顯實的方法。

【444】蕅益大師是如何解釋五千人退席的原因?

這段經文,幾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兩個重點在解釋:第一個,這個五千的人他們為什麼就退席;第二個,佛陀為什麼沒有制止,反而說「退亦佳矣」。當然,諸家的說法很多,但是比較合理的就是蕅益大師的說法,說這些人不能安住,有三個理由:執、障、慢。

第一個,他有障礙。他過去有重大的罪業沒有懺除。其實罪業還不是障礙,重點在後面兩個。第二,他有堅固的法執。這種法執已經把自己給綁住了。第三,有法執也就罷了,更糟糕的是,他在法執的基礎之下又高慢狂傲,產生增上慢。所以,罪業、法執跟傲慢這三個加起來,就很難接受妙法的教化了。這是他們不能安住而退席的三大理由。

【445】蕅益大師是如何解釋佛陀說的「退亦佳矣」?

佛陀為什麼說「退亦佳矣」呢?因為——蕅益大師說——要避免兩種過失的出現:
第一個,對內,避免他們謗法的過失。佛陀的他心通預知,這些人如果留下,他以他的執、障、慢,一定會謗法。這就是對他沒好處了。

第二個,對外,避免他們「障他聞法」的過失。他們在,會謗法。佛陀明明知道。佛陀的大悲心,就不敢開口去講真話了,又變成要為實施權。那麼為實施權就不是本經的意思了。所以,這些人要不離開,佛陀陷於兩難:佛陀要說,他們就謗法;佛陀要不說,其他人就聽不到。所以說,這些人主動離開,從當時的因緣來說是一個最好的情況。

蕅益大師說,這些人至少已經聽了〈序品〉。〈序品〉他們為什麼不謗呢?
因為〈序品〉是一個放光現瑞的相狀,言簡義隱——文字講得很簡略,義理也不明顯,所以他不會生謗。但是,他們聽了〈序品〉以後,也栽培了未來得度的因緣,所以在其他的時節再作度化。他們這些人可能是在佛陀晚年的時候,講《涅槃經》的時候度化,或者等到彌勒佛出世的時候度化等等。總之這個時候他們是沒有得度的因緣。而他們必須要退席,佛陀才能夠暢所欲言地開權顯實。

【446】為什麼不是「只要念佛,就有辦法感應道交」?

我想,五千退席這段經文,不是一般的因緣。今天不是在其他人的地方退席,是在萬德莊嚴的佛陀前面退席!這個地方非常值得我們淨土宗注意的一個情況就是,我們淨土宗現在有個盲點,我們對於感應道交做一種單方面的思考。
我們總是覺得:我只要念佛,我就有辦法感應道交。其實感應道交是一種雙向的隨順:佛陀恆順眾生,大悲心;我們念佛的人也要恆順佛陀,要順從本願。所以說,當一個人起了嚴重的障礙的時候,佛陀是沒辦法救拔的。比方這五千比丘、比丘尼。

【447】《法華經》沒有一個動作是佛陀的方便;本經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你看到的佛陀就是一個真實的佛陀

當然,有人說,欸,那可能是佛陀一時的方便。諸位!你可千萬別忘了,你現在學的是《法華經》哪!什麼叫學《法華經》?諸位!你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你看到的佛陀是真真實實的佛陀,天台宗叫「純圓獨妙」。我們以前在方等時、阿含時、般若時看到的佛陀,可能是佛陀的方便,但《法華經》沒有一個動作是佛陀的方便。不管是前面的開顯佛慧,或者是後面的宏讚佛德,本經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你看到的佛陀就是一個真實的佛陀。本經佛陀已經不再遮遮掩掩了,不像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當然,如果這種情況是在阿含時出現、在般若時出現、在方等時出現,我們可以解讀說,佛陀可能是要表些什麼意思,所以就一時地方便。諸位!這件事情是在法華會上出現!這是一個真實的佛陀,面對一個真實的情況,佛陀束手無策,這是真實的佛陀。也就是說,感應是一種雙向的準備。

我們再看下一段的「受旨」。

【448】舍利弗是以什麼心態接受佛陀開示妙法的旨意?

辛二、受旨
佛陀講了這一段,說,我可以為你們解說。舍利弗表示歡喜地接受佛陀的旨意。看經文。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陀講到「汝今善聽,當為汝說」以後,舍利弗就做出了回應,就說:好的世尊,我們心中充滿了歡喜跟期待,願意聽聞如此的妙法。讓我們事修人陷入一種困境的時候怎麼能夠突破,我們是歡喜聽到的。

【449】這段經文為什麼要強調歎法希有呢?

辛四、正說 分二
壬一、明四佛章 分二
癸一、總明諸佛 分四

佛陀就正說了,正式宣說「開權顯實」的觀念。
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段「明四佛章」。這個四佛,指的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跟釋迦牟尼佛。這四尊佛是怎麼開權顯實的。這當中先講三世諸佛,再講釋迦牟尼佛。三世諸佛當中又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的「歎法希有」。
子一、歎法希有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
佛陀在開顯妙法之前先說了一件事,如此甚深微妙的法門,「諸佛如來時乃說之」,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會宣說的。這種情況就好像「優曇鉢華,時一現耳」。優曇鉢華叫做祥瑞之花,它出現的時間大概平均三千年一次,都是在人壽八萬歲、轉輪聖王出世、人人奉行五戒十善的時候才出現。

這段經文為什麼要強調歎法希有呢?蕅益大師說,令大眾生起難得希有之想。我們不要說其他佛陀,我們就說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說法四十九年,前面的四十幾年幾乎都是在講因緣所生法。就是說,佛陀以前說的法都是直式的:你修五戒十善,人天果報;你修二乘,就是涅槃寂靜;你修六度,功德莊嚴。佛陀很少講橫向的修學,就是把這些法如何融通到一念心性。佛陀的說法很少講橫向,都是單一的、直式的。所以,這個橫向的理觀的融通法門,是「時乃說之」,是到最後的時候佛陀做收尾用的。所以這個地方就要我們生起難遭遇想,生起恭敬心。

【450】為什麼你在聽佛法之前,要先對佛陀這個人有信心?

子二、說無虛妄

我們看第二段,「說無虛妄」。
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
講到法是希有以後,佛陀又強調,你要信奉佛陀所說的法,因為佛陀凡有所說都是真實不虛的。
其實這段是很特別的。我們看佛陀在講經的時候,當然也有勸信,但是大方向都是在後面。你看《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夠不可思議了吧?我們凡夫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往生淨土,圓證三不退!但是它的勸信也是放在後面六方諸佛。只有本經在講之前勸信、講後又勸信,本經是兩種勸信。我們很少看到佛陀還沒有說法之前就勸信的,幾乎沒有。可見得《法華經》真的是不可思議!就是說,這種從根本上要我們從因緣的修證轉成理觀的修證,這的確是很難接受的,所以佛陀必須兩番地勸信。

在講之前勸信一次,就是說,你在聽佛法之前,請你先對佛陀這個人有信心。我們一般都是聽完以後,覺得佛陀講的有道理,就依法以後再依人:哦,我相信你說的是對的!佛陀所讚歎的——我說的法是對的、你理解是對的,所以我們就好好相信。很少說,沒有說法之前就要你相信。相信誰呢?你相信佛陀,你下面才有資格聽得下去的。就是佛陀所說的話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先對佛修皈依,才能夠聽以下的法。

【451】佛陀過去是如何廣開方便?

子三、廣開方便
我們看,佛陀就正式地來說明這個權實的關係:我們在操作事修跟理觀之間,要怎麼樣去做一個調配。我們先看「廣開方便」。看經文。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這個經文講到佛陀過去是如何廣開方便的。它講到兩件事:
第一個,三世諸佛是怎麼說法呢?是「隨宜說法」,是站在恆順眾生的角度而開出了三乘或者五乘法門。
第二個,「意趣難解」。佛陀開了三乘也好,五乘也好,其實他真實的目的,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理解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佛陀過去雖然以無數的善巧方便,透過種種的因緣、譬喻跟言辭來演說三乘的法門,但這些法門,它真實的意涵,不是我們一般的凡夫三乘人所能理解的。那只有誰可以理解呢?「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452】佛陀是怎麼「隨宜說法」?為什麼「意趣難解」?

這段經文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佛陀是怎麼「隨宜說法」;第二個,為什麼「意趣難解」。
佛陀「隨宜說法」,其實佛陀前面曾經說過。佛陀出世以後,他要先去規劃種種的法門,就是應該怎麼讓眾生進步,從一個增上的角度。他規劃的時候有三個角度:

第一個,「若人遭苦,厭老病死。」這個人由於過去生的因緣,深受身心的痛苦,而痛苦的折磨給他很大的打擊,所以佛陀施設了四諦法門,把苦諦放在前面。

第二個,「若人有福,志求勝法。」這個人過去生有點福報,也就是說他可能生命沒有那麼多痛苦,把苦諦放前面對他沒感覺。但是他「志求勝法」,他的智慧比較高,能夠直接觀察妄想無性。那麼佛陀為他講十二因緣,直接消除愛取煩惱。

第三個,若人「修種種行,求無上慧」。他能夠好樂佛陀的功德。他對苦諦沒什麼感受,對煩惱也沒什麼體會,但是他看經典的時候,看諸佛的神通變化、佛種種的六波羅蜜功德,他心生好樂。佛陀為這些人講六度法門。

也就是說,佛陀必須要讓一個初學者產生意樂,「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先讓他產生歡喜心,產生修行的動力;產生修行動力以後,他才能夠慢慢地增上。

但是,增上以後,後面要怎麼走,就沒人知道了,就「意趣難解」了。什麼叫「意趣難解」?這個地方有兩種知見上的差別。後面佛陀意思就是說,從凡夫的角度,從我們凡夫有所得心來看,佛陀設四諦十二因緣,四諦法門是讓我們成就偏空涅槃;佛陀講到六度,是讓我們成就六度的功德。凡夫是這樣想的。但是佛陀不同意這種說法。佛陀說,你們看錯了。我所有的三乘法門是讓你們成佛用的。

那麼這樣子講,眾生知見跟佛知見有落差了。那這個地方怎麼解決?後面佛陀會一一地開顯。就是說,為什麼你們今天在修法的時候會陷入困境,但是我設計的時候是沒有困境的,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這個要怎麼解決?佛陀後面會詳細說明。

所以,後面這幾段經文都非常重要。就是說,到底是問題出在哪裡?佛陀設立布施的時候,這個布施法是通暢的,它是一個高速公路。為什麼我們去布施、我們做義工的時候,變成陷入了自我的困境?佛陀說持戒的時候,真的那個持戒是成佛之道,但是我們在事相持戒的時候障礙重重!也就是說,這臺車子的設計是一百分的,結果跑到我們手上變成三十分了,這怎麼回事?所以佛陀說,「意趣難解」,這一言難盡。我把好的東西丟給你,結果你弄成這個樣子。
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佛陀要解釋了。

【453】何為佛陀出世的「一大事因緣」?

子四、顯示真實 分三我們看「顯示真實」。
以前,對這件事情佛陀是默然,不表示意見的。你修四諦十二因緣成就涅槃,佛陀也不表示意見;你修六度成就功德莊嚴,我也不表示意見。但是你們現在出了狀況了,你們現在生起疑悔——當你們成就聖道,看到諸佛菩薩的功德以後,心生疑悔:到底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學佛我只得到這樣子?佛陀這個時候不能默然了,佛陀要解釋為什麼了。好,我們看「顯示真實」。「顯示真實」當中分三段。

丑一、大事因緣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這個是整個修行成敗的關鍵,就是一個理觀的智慧要出現了。為什麼佛陀施設的法門這麼難理解呢?因為佛陀的出世有一個很重大的目的,就是一大事因緣,也是佛教裡面最核心的思想。
什麼樣的思想、什麼樣的目的呢?「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呢?因為佛陀要使「令眾生開佛知見」,要開啟佛陀的知見,就是佛陀的智慧,「使得清淨故」,而「出現於世」。進一步,開了智慧以後,佛陀要讓眾生的心中顯示智慧,要把智慧給顯現出來;顯現出來以後,要我們慢慢悟入佛陀的智慧,最後要我們如實地證得佛陀的智慧。這個就是佛陀以一大事因緣——以「一大」的目的,而「出現於世」。

【454】不是法門有問題,是我們能操作的心有問題!

這段經文等於是說明了一個理觀的智慧。這個地方我們分成兩塊來說明:第一個,先講什麼是佛陀的知見;第二個,它成就的次第。為什麼要分成開、示、悟、入這四個次第。
我們先看什麼是佛的知見。在講佛的知見之前,我們要先談談眾生的知見,因為這是對比的。
我們現在是一個眾生的知見,另外一個叫做佛的知見。眾生的知見跟佛的知見這兩個之間的關係,就好像冰跟水的關係。

你看,本來是一個水。水是怎麼樣?水是沒有形象的,但是你把水放在玻璃杯裡面,放到冰箱去冷凍,它就變成有形狀了。它可能變成方形的或變成圓形的,但是它的本質還是水。我們只要透過一個正常的方法,就可以把這個有形狀的冰塊再融回為無形狀的水。這說明什麼呢?我們的本質跟佛陀的本質是一樣的!

但是,我們在三界裡面流轉,我們的人生經驗太豐富了,我們上至天上,下至三惡道,哪裡都去過了。而去過以後最可怕的是,我們每一生所走過的路,都留下太多的痕跡,留下太多影像。尤其是讓我們特別痛苦的事情、讓我們特別快樂的事情,這個影像在心中,已經被我們牢牢給抓住了。就是說,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本然,但現在既不清淨也不圓滿了。我們現在已經怎麼樣?被物化了。我們已經被塑造成一種個性了。就是,哦,這個人有個性:這個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他喜歡得到什麼,他不喜歡得到什麼。就是,我們本來是一個沒有個性的「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結果因為很多相狀長時間的累積,已經把它給物質化了,定型了。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講出一個消息:不是法門有問題,是我們能操作的心有問題。所以這個地方要解決。

【455】如何建立自己的理觀智慧?

天台宗的解決之道很簡單。我們怎麼樣把冰塊變成水?天台宗提出觀心法門。

就是說,你這個心,你要經常去觀它。你要把它給看好,你要去看看它在幹麼。就像小孩子一樣,你老是盯著他,他慢慢就會往好的方向走。也就是說,你在修學法門的時候,不能把所有的心都放在法門身上,這是不對的。你要有一半的心放在法門的操作,叫做事修;你要把一半的心放在你自己的內觀。那怎麼內觀呢?它有兩個方向:

第一個叫做空觀,叫做離相清淨。

我們以前的心叫取相分別。當然,每一個人取的相狀不一樣了。你看聲聞人,他為什麼變成聲聞種性?他自找的。我們今天如果把生命拉到原始點,我們什麼種性都不是。但是聲聞人的特點,他特別喜歡收集人生的痛苦。他自己的痛苦也收集,他看到別人在痛苦,他也把這個相狀收集起來。所以他的結論:人生沒有價值!那你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取相分別,你自己找的。你自己去取很多痛苦的相狀,然後你就把你的心不斷不斷地塑造成一個痛苦的相狀。

菩薩種性是怎麼來的呢?也是取相分別。我們老是看到菩薩不把痛苦當一回事,他看到功德,他是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他看到自己有功德相,他也感到很榮耀;他看到其他的菩薩,整天在那邊做義工,他也讚歎,他把別人的功德相也取過來。所以,在他的生命當中,痛苦、快樂根本就不算個事兒,他只要能夠成就功德,他命都可以不要。菩薩種性!他怎麼會淪落到這種分上呢?
取相分別!

我們今天是把一個本來清淨的心性,經過長時間的輪迴,已經塑造成各式各樣的定型了。本來是沒有定型的,現在被我們搞成定型了。這個問題不處理,你修什麼法門,到最後都會產生困境,沒有例外。你一開始修得不錯,到最後,歷史會不斷重演。你不信?你沒有聽《法華經》,你來生再來,你也會遇到你相應的法門,該遇到誰就會遇到誰。修一修,一開始不錯,到最後糟了,上不去了!一個人,他不是上去就是退步,沒有什麼保持原狀。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有智慧的人學《法華經》,他知道怎麼轉換跑道,就是改變心中的理觀智慧。這第一個就是離相,清淨心。

第二個就是借相。就是我們前面說的,站在一念清淨心的角度修十如是。我們開始借佛陀的相狀來產生佛的因、緣、果、報的善根。或者有人說:沒關係,我先成就往生!也可以。我們先借極樂世界的相狀來產生往生的善根。也就是說,我們從清淨心而產生一種菩提願或往生的願力。

【456】整個佛的知見,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而它的根本在於離相清淨!

整個佛的知見,就是安住一念心性,包括清淨心跟菩提願,而它的根本在清淨心,就是「離相」。

這個離相,我們講一段小公案,就講這個趙州禪師。趙州禪師他的特色,他就喜歡用日常生活的體會讓你參禪。比方說有一天,他早餐吃完的時候,在禪堂裡面會客,就有人來請示了。這個禪師就說:「學人初入叢林,請和尚開示。」就是我一個初學者,我怎麼樣參禪?請和尚開示!趙州禪師講了一句話說:「吃粥未?」他說你吃了早餐沒有?吃粥未?他說:「我吃粥了。」趙州禪師只講一句話:「洗缽去。」去洗缽吧。

諸位!這什麼意思?我們看那個缽。那個缽,沒有吃粥之前,它的表面是光滑的。吃完粥以後會怎麼樣?會有粘性。所以洗缽就是脫粘去縛,恢復這個缽的本來面目。也就是說,現在如果我們的心是一塊缽的話,我們的心現在是有粘性的,我們現在看到什麼就「眾生處處著」,看到什麼就像強力膠,貼上去。我跟你講,你心中那麼執著,我就給你全世界最好的妙法,你都操作不起來,你都會操作成一種障礙。問題在這。

這個「離相」的意思就是說,把心中那個強力膠洗乾淨。心沒有錯,不要
看到什麼就住上去,就是「見相離相」。看到什麼相,觀察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我不需要這個相狀,就脫離。

已註解 [s1]: 粘:在臺灣字典詞性是動詞,通黏,黏:兩種詞性,動詞跟形容詞,做形容詞時,有黏性的。


也就是說,首先,我們要突破現在的困境。第一個,建立佛的知見,建立理觀的智慧,這是第一件事情。這個理觀的智慧建立以後,後面就可以把它會歸到實修。這個理觀如何會歸到實修,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明。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