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2年1月11日 星期二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052(視頻連結)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KrNake

目錄
【810】 對於《法華經》的流通,佛陀提出哪兩個重點?
【811】 毀謗《法華經》的三惡道餘報
【812】 毀謗《法華經》的,他的餘報可能是做人,但是這個人也好不到哪兒去
【813】 如何判斷毀謗《法華經》罪報的輕重差別?
【814】 你的身口意只要跟三寶接觸,就隱隱約約有一種力量在障礙你,這肯定跟謗法有關係,障道
【815】 最怕就是你的心沒有接觸佛號之前被你的障道給障住了,這個最怕了,所以天台宗的勤修懺法是有道理的
【816】 遇到一個甚深微妙法,我們沒辦法理解,應該怎麼辦呢?
【817】 怎麼知道這個人具足大乘善根?
【818】 怎麼知道這個人過去有善根呢?
【819】 對上恭敬三寶,對下慈愍眾生,乃可為說《法華經》
【820】 你真的要修行,這種人你要保持距離
【821】 菩薩戒讓我們理直氣柔,就是你可以站在正義這一塊,但是你要調柔善順
【822】 不管你偏重智慧,是智增上菩薩,還是偏重慈悲,是悲增上菩薩,都是菩薩種性,大乘善根都是具足
【823】 作為一個大乘菩薩,你的功課就是建立中道的知見,然後再去參考其他的思想
【824】 大乘佛法知見建立以後,第二個就是以精進修學為重
【825】 具足大乘的慧根或者大乘的信根,應該要為他來宣說《妙法蓮華經》
【826】 整個〈譬喻品〉它主要是講一個觀念,叫做會權入實。一心三觀你會操作,你就知道什麼叫會權入實了!
【827】 《法華經》的思想就是,在修學之前先內觀,先不要提佛號,你要先
內觀真如
【828】 為什麼我們這念心不能直接念佛?
【829】 你如果不會迴光返照,你就念兩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念三遍,先把過去的相都放下,這叫安住心性實法
【830】 整個《法華經》的思想就是內觀外修,先回到心性,再面對因緣,這個就叫妙法!
【831】 你要用《法華經》的思想來念佛,先內觀真如,再帶起佛號,你這種念的佛號叫做菩提的佛號,這個佛號會把你帶到極樂世界,然後它不會消失
【832】 這個就是《法華經》給我們的好處!


【810】對於《法華經》的流通,佛陀提出哪兩個重點?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零七面,我們看最後一行,講到四趣的餘報。這一段是佛陀在講完〈譬喻品〉以後跟我們做一些提醒。對於《法華經》的流通,佛陀提出兩個重點:第一個,要有利益眾生的因緣;第二個,不要虛妄地宣傳。

什麼叫有利益的因緣呢?在本經來看要有兩個重點,你要麼智慧很高,你要麼信心具足,都可以。你說我這個人沒有智慧,但是我一聽《法華經》我就歡喜,我就願意讀誦,雖然我不懂,但是我就歡喜,也可以。那如果這個人是既沒信心又沒智慧,那你就拿佛法裡面的三皈五戒給他聽就好,拿業果、空性的思想就好,你千萬不要一開始給他《法華經》。因為這種不思議境,他很容易不信而生謗或者謬解而生謗,這個所造成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佛陀警告末世的弘法者或者菩薩一定要怎麼樣?觀機逗教。如果有一個人他不信,他可能起瞋心,善根不夠,甚至於出言毀謗,在佛教界產生重大影響,使令很多人對《法華經》失去信心,這個過失就很重。


【811】毀謗《法華經》的三惡道餘報

前面講到它的過失有三種正報:地獄、畜生、人道。那麼這三種正報結束以後剩下餘報,就像地震過後還有餘震,這個勢力相對就比較少。這個地方有兩段。
常處地獄 如遊園觀在餘惡道 如己舍宅駝驢豬狗 是其行處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若得為人 聾盲瘖瘂貧窮諸衰 以自莊嚴水腫乾痟 疥癩癰疽
如是等病 以為衣服身常臭處 垢穢不淨深著我見 增益瞋恚婬欲熾盛 不擇禽獸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這個人從地獄到畜生,從畜生到人類,從人類出來以後,他會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常處地獄,如遊園觀;在餘惡道,如己舍宅」。我們前面說過,他要是墮落到痛苦的果報也就罷了,因為痛苦是暫時的。我們比較怕的是他斷了善根,障道。一個人障道以後,他即便從罪業出來,因為沒有善根力,就很容易又再墮落。所以,他這個人因為善根力、福德力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他即便在人道裡面受的罪業結束以後,他還有一些剩餘的勢力。什麼勢力呢?他以後的生命「常處地獄」,就好像在遊自己的花園這麼的頻繁,或者說「在餘惡道」。「在餘惡道」是什麼呢?就是三惡道扣掉地獄,就是餓鬼跟畜生。墮入餓鬼跟畜生就像自己家裡,那更頻繁,在家裡面是比在花園更頻繁。總而言之就是這個人很容易墮三惡道的意思,因為他內在的善根受到破壞,愚癡闇鈍;再者,他也不能見佛,也不能聞法。
所以這個人他就很容易造罪。這就可以理解,他為什麼經常墮三惡道了。那他怎麼辦呢?他就只能做駝驢豬狗這種畜生。這是不得自在的,都是要為別人服勞役的,或者要被人家食用的。「是其行處」,是牠的生命的活動範圍。「謗斯經故,獲罪如是。」這個地方講到三惡道的餘報。

【812】毀謗《法華經》的,他的餘報可能是做人,但是這個人也好不到哪兒去

有些人他稍微好一點,他的餘報可能是做人,但是這個人也好不到哪去。「若得為人,聾盲瘖瘂」,就是六根不具。「貧窮諸衰」,這個諸衰就是容貌醜陋,「以自莊嚴」,貧窮跟醜陋來當作生命的受用。或者說「水腫乾痟」,身體水腫或者是身體特別的消瘦,總而言之循環系統不好。「疥癩癰疽」,身體有惡瘡或者癰疽,就是有大片的泛紅的毒瘡。「如是等病,以為衣服。」這種皮膚病的病痛是不離開他的色身。「身常臭處,垢穢不淨。」這個就是他卑賤的果報,這是指外在的情況。
這以下講內心。「深著我見。」這個我見是所有煩惱的根本,一個人有「我」以後,他就很能跟人家對立,別人講什麼話,他就很容易站在對方的對立面,所以他就有兩種後果:「增益瞋恚」,瞋心很重,要麼婬欲心很重,重到甚至於不擇禽獸。「謗斯經故,獲罪如是。」


【813】如何判斷毀謗《法華經》罪報的輕重差別?

這個地方講到毀謗《法華經》。毀謗《法華經》等於是斷了三寶的種子。當然,毀謗《法華經》的罪是有輕重差別,雖然同樣毀謗。

第一個,約心,你當時的心態。我們最怕的就是邪見的心,因為邪見的心特別堅固,第一個是邪見心;第二個是瞋心,瞋心是排第二個;然後才是愚癡,愚癡是第三個。就是看你這個時候只是一時的失念、一時的失言,還是你這個毀謗是有一種長久的累積而產生一種邪見。這第一個,約心。
第二個,約境。就是你在整個佛教界跟社會上是不是有很高的影響力,就是你這句話講出去,對整個佛教、對眾生的影響力有多大。我們最怕是什麼?你講話還沒關係,就是怕怎麼樣?你做成書。這個書本一流通,那不得了,那幾千幾萬年,這本書只要在,你的罪報就很難出來了。約外境,就是他對社會大眾的影響力有多深。

第三個是關鍵,相續。就是你造了以後的心態,有沒有懺悔。你可能年輕的時候毀謗了正法,有心有境;如果你在死亡之前懺悔了,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就是你在死亡之前有沒有懺悔,真誠地懺悔。其實以佛法來說,懺悔永遠不嫌太遲,但關鍵要在死亡之前。所以這個罪報的輕重差別,可從心、境、相續三方面來看。

【814】你的身口意只要跟三寶接觸,就隱隱約約有一種力量在障礙你,這肯定跟謗法有關係,障道

我們看智者大師。天台宗要修止觀之前,一定有一個道前基礎,除了修皈依以外,一定要勤修懺法。為什麼?如果你一個人散散亂亂,也不是真的想要用功,那也就算了;如果你真的要一心行道的時候,一定要掃除障礙。如果說,我今生也沒造什麼罪,是的!但我們不知道我們無量劫之前,可能有謗過法,尤其是謗法跟五逆,尤其是謗法又比五逆更厲害。就是說,我們可能無量劫在某一個時段謗過法,結果到三惡道去了,經過展轉的痛苦。但是我們知道,謗法的後作用力是很長的,後遺症很長的。你看,一個人一聽經就打瞌睡,聽完經精神又來了,想要修學佛法就有事情障礙,這個就是障道。所以你稍微用心一點就知道,你的身口意只要跟三寶接觸,就隱隱約約有一種力量在障礙你,這肯定跟謗法有關係,障道。今天如果說你不拜懺,那你的修行就永遠事倍功半。儘管你很用功,但是前面的石頭就給你擋住了。

【815】最怕就是你的心沒有接觸佛號之前被你的障道給障住了,這個最怕了,所以天台宗的勤修懺法是有道理的

所以天台智者大師建議我們修學者,最好一輩子修一次懺法。當然它沒有期限,它是以見好相為期。就是你一定要拜八十八佛、拜大悲懺,拜到夢中見到自己在洗澡,或者是見花、見光,見佛菩薩那最好。就是你一輩子在臨終之前,「願我臨終無障礙」。願我臨終無障礙不只是你心中的期望,你要去修的,這不是靠運氣的。就是說,你最好在死亡到來之前找一個時間好好拜懺。弘一大師說,見好相為期可能標準太高,就拜一年。你一天拜一部,專心地拜,拜滿一年,至少你的障道因緣就消掉了,能夠見到好相最好。就是怎麼樣?就是怕障道。
佛法最怕障道。當你跟聖道相應的時候,你自然能夠滅罪。但是你聖道沒有生起之前,最怕是我們的心在念佛的時候,我們的心跟佛號中間有一道牆壁障在那裡,你這個佛號怎麼念都念不進去了。這個牆壁不打掉你怎麼念呢?你只要跟佛號相應那就不怕了,心與佛合、心與道合,那生死罪業就可以滅了。
最怕就是你的心沒有接觸佛號之前被你的障道給障住了,這個最怕了。所以天台宗的勤修懺法是有道理的。


【816】遇到一個甚深微妙法,我們沒辦法理解,應該怎麼辦呢?

丑四、大悲莫說

佛陀做個總結。
告舍利弗 謗斯經者若說其罪 窮劫不盡以是因緣 我故語汝無智人中 莫說此經
這以下把這個毀謗的業因做一個總結。佛陀告舍利弗,毀謗《法華經》一佛乘的妙法,我如果要詳細地說明他的罪障,那是「窮劫不盡」。因此我要慎重地告誡汝等,在未來世中,「無智人中,莫說此經」。這個人沒有大乘的慧根,也沒有大乘的信心,你千萬不要跟他講《法華經》,免得不信或謬解生謗。

蕅益大師說,佛陀為什麼要講這麼重的罪報?有兩個原因:第一個,要我們末世弘法觀機。就是你今天不要說,我覺得學《法華經》很好。對你是很好,但是你不能隨便地不看根機就弘傳。這第一個,弘法觀機。第二個,令知避禍。讓一般人知道避禍。我們對於甚深微妙法,你即便不相信都可以,但是你要怎麼樣?你要批評之前,請你謹言慎行。

在菩薩戒,對於甚深微妙法提出兩點的說明。就是說,在我們菩薩修學過程當中,遇到一個甚深微妙法,我們沒辦法理解,應該怎麼辦呢?佛陀說沒關係,你做兩件事,你就可以安然的度過。
第一個,自處無知。我們要相信我們自己是有所不足的。就是這個法門太深了。為什麼說一念心性又非空非有,又即空即有,「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就是非空非有。這種中道思想的確深妙,但沒關係,我們站在謙卑恭敬的心,自處無知,就是我的水平太低了。這第一個。
第二個,仰推如來。很多時候我們對法的信心來自於對人。我們對佛修皈依,我們相信佛陀說的話是真理。很多人說修學佛法依法不依人,其實我們現在這種水平沒有資格講依法不依人,我們是依人又要依法。我舉一個例子。
很多的學者對佛教很多批判,蕅益大師跟印光大師對佛教有很多的開導,這兩個你怎麼判斷呢?當然沒辦法判斷,我們只能相信。你想相信誰?我們為什麼相信古德?因為古德是有修有證的,學者他是找資料的。所以我們是因為相信智者大師、相信蕅益大師,我們是先相信人,然後再接受他的法,一般是這樣子的。你說我相信佛,佛的境界太高了,所以我們先相信菩薩也可以,以菩薩為善知識。

總之,遇到甚深微妙法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謙卑,第二個皈依。這兩種情況,你就能夠聞大不謗。這是菩薩戒教我們的兩個方法,第一個自處無知,第二個仰推如來。

【817】怎麼知道這個人具足大乘善根?

子二、約大慈門應為善人說 分二:丑一、明五雙善人可為宣說;丑二、總結可說之相
前面是約大悲門,約大悲門莫為惡人說。這以下是約大慈。就是說這個人大乘善根成熟了,那你應該要及時為他宣說,讓他增上。

丑一、明五雙善人可為宣說 分五:寅一、過現一對;寅二、上下一對;寅三、內外一對;寅四、自他一對;寅五、始終一對

這以下有五雙,明五雙善人。五雙就是有十種人,有十種情況是可以跟他說大乘妙法的。五雙等於分成五科。

寅一、過現一對

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多聞強識 求佛道者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過現一對,第一個是講現,現世的慧根。說這個人「若人利根」,具足大乘善根。怎麼知道呢?它有三個判斷點:第一個,「智慧明了」。他對於中道的實相有清楚的理解。第二個,「多聞強識」。他不但對中道實相,他對於唯識、中觀這種權法也能夠通達,他還廣學多聞。第三個,志求佛道。他有遠大的目標,菩提願。

這種人就是他今生栽培非常充足。智慧觀照力、誓願力,這個大乘佛法的兩大指標,一個智慧,一個志向,這兩個都具足。那這種人當然是你直接跟他講《法華經》,他一定會馬上信入的。就是今生的慧根深厚。
第二種人,他一開始可能因緣不具足,他可能親近的道場是一個做事的,做義工的,但是對他也可以講。為什麼呢?這個人雖然慧根不夠,但是信根具足。這個人過去生曾經親近過億百千佛,也不一定說一定是親近到正法,也可能像法,也可能末法,總之他過去生曾經學習過佛法。而且植諸善本,他對大乘善法栽培過善根的,而且這種善根深心堅固,這種信心特別堅固。「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就是說這個人今生可能懂得不多,但是過去生有善根。

【818】怎麼知道這個人過去有善根呢?

蕅益大師說,怎麼知道這個人過去有善根呢?「聞深妙法,歡喜信受。」

我就遇過這種人。我以前在紐西蘭上課,有一個人坐在前面,我講《彌陀要解》的理觀,我看他聽得很專注,下來以後我說,你聽得怎麼樣?他說他都聽不懂。他坐兩個小時,他說我聽得很高興,但是聽不懂。信根具足!他覺得這個法好,就是他這個人有信心沒有智慧,但是也可以,這種人也可以講。就是說,過去生有栽培善根,但今生栽培不夠,但是這種人他可以聞大不謗,也可以。今生善根栽培圓滿的那當然最好,或者說今生智慧栽培不夠,但過去生有栽培善根,而且善根堅固,也可以,這兩種人都可以。今生的慧根、過去的信根,其中一個都可以。

【819】對上恭敬三寶,對下慈愍眾生,乃可為說《法華經》

寅二、上下一對
若人精進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為說
上下,就是這個人對上恭敬三寶,對下慈愍眾生,這個人是修福修慧的,也可以宣說。

先看對下,對下慈善。這個人對下特別精進。怎麼精進呢?「常修慈心。」這個人大悲心特別重。重到什麼程度呢?「不惜身命。」為了利益有情,乃至於可以犧牲生命,「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這悲心能夠重到這種情況,是可以宣說的。
若人恭敬 無有異心離諸凡愚 獨處山澤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前面是講對下,這講對上,對三寶。若人對三寶具足恭敬心,而且是「無有異心」,特別的虔誠專一,絕不動搖。第二個,「離諸凡愚,獨處山澤」。他不喜歡跟那些凡夫俗子一天到晚種種的戲論,所以他喜歡遠離憒鬧,好樂寂靜,來修學佛法。這種人「乃可為說」。
蕅益大師說這一對是什麼呢?就是福慧一對。精進修慈表示這個人福德廣大,離諸凡愚表示這個人修學智慧精進。要麼修福,努力地修福,修到不惜身命,常修慈心;或者修慧,「若人恭敬,無有異心」等等。這種人福德、智慧,具足其中一個都可以宣說。

【820】你真的要修行,這種人你要保持距離

寅三、內外一對
又舍利弗 若見有人
捨惡知識 親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這個內外。內,內護戒行;外,外近善友。這個人他對外喜歡親近善知識。「又舍利弗,若見有人,捨惡知識。」有些朋友是整天跟你吃吃喝喝,談笑戲論,就是增長放逸、空過時光的這種人,你真的要修行,你要保持距離的。第二個,親近誰呢?親近同參道友。這個人經常可以跟你討論佛法,彼此互相地學習,我們可以依眾靠眾。所以他對朋友開始選擇,表示這個人已經有一種增上的心情了,這第一種,外求善友。

看內。
若見佛子 持戒清潔如淨明珠 求大乘經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第二種,他對於菩薩的戒法,特別十重——殺、盜、婬、妄、酒,說、毀、慳、瞋、謗,能夠持得清淨如明珠。菩薩戒能夠持得好,這個人基本上兩種功力是不錯的,一個觀照力,一個誓願力。他能夠有觀照力跟誓願力的加持,把十條戒持得很清淨,而且他不止持戒,志求大乘經典,對大乘佛法有好樂希求之心,如是之人,可為宣說。
這一對,內護戒行,外敬善友。蕅益大師說,他所要成就的就是增上慚愧,這兩種加起來就是增上慚愧。他有一種要追求增上的心,慚愧就是他經常能夠自我反省。這種人是可以宣說的。

【821】菩薩戒讓我們理直氣柔,就是你可以站在正義這一塊,但是你要調柔善順

寅四、自他一對

若人無瞋 質直柔軟常愍一切 恭敬諸佛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這個自,就是成就自利的功德;他,就是化他。

這個人具足自利功德,是怎麼說呢?「若人無瞋」,他內心沒有瞋心。什麼叫沒有瞋心呢?「質直柔軟,常愍一切。」質直柔軟是很難了,一般正直的人就理直氣壯。所以菩薩戒讓我們理直氣柔,就是你可以站在正義這一塊,但是你要調柔善順。一個人能夠正直調柔,他的我空跟法空,他那種對法的執取一定很淡薄,尤其是那種法執一定很淡薄,所以他能夠既正直又調柔,經常能夠悲愍一切眾生。這第一個。第二個,「恭敬諸佛」,對三寶有恭敬皈依之心,經常禮拜、讚歎、供養。
這種人,他那個自利的功德可以說是又有慈悲又恭敬三寶,這種人是可以宣說的。

【822】不管你偏重智慧,是智增上菩薩,還是偏重慈悲,是悲增上菩薩,都是菩薩種性,大乘善根都是具足

看利他。
復有佛子 於大眾中以清淨心 種種因緣譬喻言辭 說法無礙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前面是講自利,這講利他。這個人是怎麼利他呢?「在大眾中,以清淨心」,就是不夾雜名利,完全是依止大悲利他的心,透過種種的善巧因緣,或者譬喻或者言辭來說法,使令眾生歡喜信受。

這個自他一對,蕅益大師說是一種悲智的修學。偏重自利的人,他追求的是一種智慧的增上;偏重利他的人,是偏重在下化眾生的慈悲。不管你偏重智慧,是智增上菩薩,還是偏重慈悲,是悲增上菩薩,都是菩薩種性,大乘善根都是具足的。當然,大乘善根我們前面說過,有些人偏重信仰,有些人偏重智慧,都沒關係,其中一個就可以了。你要麼信心具足,要麼慧根具足,都可以。

【823】作為一個大乘菩薩,你的功課就是建立中道的知見,然後再去參考其他的思想

寅五、始終一對

若有比丘 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頂受但樂受持 大乘經典乃至不受 餘經一偈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始終一對等於是一個總結。始,就是修學佛法之始。什麼叫始呢?以恭敬請益為始,就是一開始恭敬請益。說「若有比丘,為一切智」,他追求的是一個圓滿的中道實相。他不是一味追求有相的業果或者無相的空性,偏空偏有都是不圓滿,他追求圓滿的一切智。他怎麼辦呢?「四方求法」,到處去求善知識,謙卑地求法。求到以後,「合掌頂受」,恭敬心受持不失;而且心中「但樂受持大乘經典,乃至不受餘經一偈」,「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這個「乃至不受餘經一偈」,我們說明一下。在菩薩戒的意思,雖然菩薩要廣學,但它是有次第的。菩薩要先專,先求專再求廣。就像樹一樣,先把樹幹生好了,再往外開出枝葉花果。所以,你這個大乘佛法,你的本修、你的正科是中道實相,是一心三觀。在菩薩戒上說,對於中道實相沒有通達之前,你不能接觸小乘法。小乘、外道的《論語》《孟子》都不能接觸的,因為會先入為主。等到你對中道實相完全通達熟悉了以後,你不受影響了,你整個大乘的正見建立起來,你可以把時間分成三分,兩分修學大乘佛法,剩下三分之一學習小乘、學習外道,可以的。就是說,你一個初學者就是這個態度,「乃至不受,餘經一偈」,就是你要把你自己的本科給學好。作為一個大乘菩薩,你的功課就是建立中道的知見,然後再去參考其他的思想。是這個概念。

【824】大乘佛法知見建立以後,第二個就是以精進修學為重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經 得已頂受其人不復 志求餘經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前面是講修學佛法的開始,一個初學者,就是恭敬請益。你經過一段時間,大乘佛法知見建立以後,第二個就是以精進修學為重。後面就是精進了,因為你知見懂了,你這個車子就得上路了。什麼叫精進呢?「如人至心,求佛舍利。」他可能要求一個佛像來禮拜或者供養等等;或者是求經,找一部經來受持,來頂戴受持。那麼求佛像來禮拜,求經來受持也好,「其人不復志求餘經,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為說」。這是一心行道了。
這段等於是說明,一個菩薩的成就,一開始先恭敬請益,最後就是精進修學。這種人都是大乘善根具足的,從這十種相狀來看都可以判斷,要麼信根具足,要麼慧根具足。

【825】具足大乘的慧根或者大乘的信根,應該要為他來宣說《妙法蓮華經》

丑二、總結可說之相

我們看丑二的「總結可說之相」,這裡做個總結。告舍利弗 我說是相
求佛道者 窮劫不盡如是等人 則能信解汝當為說 妙法華經
最後佛陀告訴舍利弗說,「我說是相」,前面有十種相狀,就說明這個人具足大乘的慧根或者大乘的信根,以這兩種善根,「求佛道者,窮劫不盡」。其實大乘的善根有五種,信、進、念、定、慧,但信是根本,慧是最後,中間的就是一個過程,信、進、念、定、慧。「如是等人」,就是前面十種相狀的人,他聽聞《法華經》一定可以信解受持,那麼你應該要為他來宣說《妙法蓮華經》,是這個概念。

【826】整個〈譬喻品〉它主要是講一個觀念,叫做會權入實。一心三觀你會操作,你就知道什麼叫會權入實了!

〈譬喻品〉到這裡告一個段落。〈譬喻品〉其實經文蠻長的,我們等於花了十堂課來說明〈譬喻品〉。整個〈譬喻品〉主要是講一個觀念,叫做「會權入實」。就是說,我們生長在五濁惡世,從現實的角度要馬上求出離道,因為在五濁惡世會產生障礙,因為大火生起了、壽命短暫了。那麼,我們在修習權法的時候,怎麼樣跟實法對接才不會傷害我們的大乘善根?所以它必須怎麼樣?

把權法跟實法做一個會歸。

「會權入實」,當然是一個理論,就是先權,然後會到法法消歸心性。但是在實際操作,會權入實的實際操作是什麼?智者大師講出四個字,叫做「一心三觀」。所以,你一心三觀你會操作,你就知道什麼叫會權入實了。

【827】《法華經》的思想就是,在修學之前先內觀,先不要提佛號,你要先內觀真如

「一心三觀」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叫做一心,第二個叫三觀。我們一般人修學不重視一心的。比方念佛,你就好好念佛,就憶念極樂世界,求生淨土。但是你這樣子的修學就落入因緣的修證。落入因緣的修證的時候,你少一種力量,少一種你內在的、發自內心的自性功德力。所以,你一旦直接提佛號,那你只能夠得到佛力的攝受,你沒辦法得到來自於內心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議」,就沒有了。所以,人家念佛是兩種力量,你念佛只有一種力量,因為你不重視一心的概念,你沒有重視《法華經》的這個一心。所以,《法華經》的思想就是,在修學之前先內觀,先不要提佛號,你要先內觀真如。

【828】為什麼我們這念心不能直接念佛?

什麼叫內觀真如呢?就把我們的心回歸到生命的原始點——你從什麼地方來?就是說,我們現在這一念心為什麼不適合提佛號?因為它受過因緣太多的染汙。我們落入輪迴以後,我們做過人,做過畜生,做過蟒蛇,做過老虎,所以這念心有善根有煩惱,有煩惱有善根。那你用這一念生滅心去念佛,問題就很多,這是因地不真。就是佛陀說了,你這個因地帶有夾雜。
就是說,你不能用你現在這一念經過輪迴、經過很多生命經驗的心來直接念佛,因為,這個佛號跟你的心接觸,它肯定受你的內心的影響。「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佛陀沒有意見的。所以,你直接提佛號的問題就是,你這一念心在長時間輪迴當中受過你很多人生經驗的熏習,這個心是不能用的。那怎麼辦呢?調整一下,就是迴光返照,找到你的內心的原始點。
有一個禪師,他去參訪雪峰禪師。雪峰禪師當時在福州。這個禪師是從山下一路地爬山爬到上面去,背著包包,很辛苦。到了以後,他見雪峰禪師,雪峰禪師問他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他說我從江浙而來。從江浙到福州有一段距離。雪峰禪師說,你遠涉不易,辛苦了。你經過那麼多的山,經過那麼多的水,又爬到高山來見我,不容易。遠涉不易,辛苦了。這個禪師就說:「仰慕道德,不憚辛勞。」說,我仰慕你的道德,我不怕辛苦。雪峰禪師講一句話:「汝猶醉在!」說你還沒有清醒,你還喝醉酒。這古人的修行,你看,謙卑求法,他馬上跪下去:「請和尚開示!」雪峰禪師講一句話:「出去!」這個人聽了以後,當下開悟。

「出去」的意思就是說,為什麼我們這念心不能直接念佛?我們這念心有所得,沾了太多相狀,就像強力膠:這個是好東西,這個是壞東西;這個是有道德,這個是沒有道德。凡有所住,即是非住!我們經過這個相,諸位,雖然你說你可以判斷相狀好壞,但「判斷好壞」就是一種執著,就自我設限了。所以你這種心量是不能修學的。就是說,出去!

【829】你如果不會迴光返照,你就念兩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念三遍,先把過去的相都放下,這叫安住心性實法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離相,就是把過去在心中所建立的知見、觀念通通放下,回到生命的原始點,就是一念的清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如果不會迴光返照,你就念兩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念三遍。先把過去的相都放下,這叫安住心性實法,然後你再善知取捨。我們是先安住真如,再面對因緣。這很重要!就是實法妙,權法妙。雖然安住一念心性,在心性來看,娑婆不可得,極樂不可得,那叫做實法。但是我們一定要怎麼樣?一心還要修三觀,要空假二觀。當我們回歸一念心性的時候,那生命沒有什麼取捨問題了,那叫一個安住。

【830】整個《法華經》的思想就是內觀外修,先回到心性,再面對因緣,這個就叫妙法!

但是安住以後,你開始怎麼樣呢?開始要從空出假,起觀。面對因緣那就是取捨了:娑婆是痛苦的,極樂是快樂的;娑婆是染汙的,極樂是功德的!所以在事相上要取捨,開始修四諦。取捨就是開始修不淨、苦、無常、無我,訶責娑婆世界的苦,思惟極樂世界的功德。

所以,整個《法華經》的思想就是內觀外修。就是怎麼樣?先從因緣所生法的心,把它帶到真如,然後回過來再面對因緣,內觀真如,外順彌陀。就是先安住一念心性,先從一心來修空假二觀。
理論上,我們的生命重點是在改造因緣,因為我們現在生命就是不滿意,因為娑婆世界的因緣對我們障道。就是說,理論上我們是要把娑婆世界的因緣消滅,把極樂世界的因緣打開來。但是為什麼不要直接面對因緣?因為你的心帶有很多的雜染跟有所得,直接去改造因緣你做不到。所以怎麼樣呢?先回到心性,再面對因緣,這個就叫妙法!
我再講一次,先把心帶回家,你要先超越因緣。簡單說,你要先「沒有因緣」,才能夠「改造因緣」。你直接契入因緣,你就很難改變它了,我們的我執、法執這個因緣就沒辦法改變了。

阿羅漢一路走來他就是執著涅槃。阿羅漢為什麼不能進步?簡單地說,對阿羅漢來說是成也涅槃、敗也涅槃。當初是「涅槃寂靜」這個假相把他從三界裡面帶出來。按說他出來以後,他這個涅槃就應該放下,因為這是個過程,涅槃寂靜不是眾生本具的。諸位,我再講一次,眾生本具的是一念心性;只要是「法」安立的——三皈、五戒、四諦、十二因緣,都是佛陀要引導我們不要去做錯事,所以「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如果我們不知道佛陀是善巧來引導我們,我們就會把它當真。阿羅漢一開始是把涅槃當真,在過程中沒有錯,因為你要放棄娑婆的快樂,你一定要東西來引導你。所以為什麼說成也涅槃?他對涅槃的執取,成功把他從三界帶出來。
那你後半段怎麼辦呢?如果你還執取涅槃,你就是裹足不前,畫地自限。

「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自小。」誰綁住你了?是你自己用涅槃把身體綁住了。這還好,遇到佛陀,告訴他這個涅槃是假相。我當初也沒有虛妄啊,佛陀說,我「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你當初心量這麼小,我跟你講真如本性你也不能接受,所以我必須要捏造一個——不要說捏造,安立一個涅槃的快樂的相狀來引導你。說,你不要在那邊遊戲,三界外有很多車子,你可以得到更多的快樂,而且是沒有過失、沒有火燒的快樂。
所以,佛陀在剛開始用涅槃的快樂來誘導三乘的諸子離開。離開以後怎麼辦?理論上這個人就全部休息了。當然佛陀不能這樣做,佛陀要負責任的。佛陀第二件事情,要把他從涅槃帶回心性,因為心性是真實的東西。什麼叫真實?不管你用不用它,它永遠都在,就日用而不知。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遲早要回歸心性的,但是你越早越好。成佛的因地就是說,你要跟佛陀站在同一個平臺去修一切法,你才會成佛。不能說佛陀站在真如,而你站在攀緣心,那這兩個因地不一樣。你要煮飯,結果你拿沙子去煮飯,這個因地不真,不是真實的因地。

【831】你要用《法華經》的思想來念佛,先內觀真如,再帶起佛號,你這種念的佛號叫做菩提的佛號,這個佛號會把你帶到極樂世界,然後它不會消失

諸位!我們現在要多用一點心,雖然我們這樣操作多了一道手續。我們先內觀真如,再帶起佛號,但是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你這個佛號跟一般人念的佛號會完全不一樣。你這個佛號是從真如的心而起的,雖然這個真如不是圓滿的真如,好歹是名字真如,它的本質也是真如。初一的月亮雖然光明微弱,它跟十五的月亮本質沒有差別,所以六而常即、即而常六。雖然我們現在是語言文字的真如,但語言文字的真如至少它隨順真如,它是初一的月亮。那麼你這種念的佛號叫做菩提的佛號,這個佛號會把你帶到極樂世界,然後它不會消失。因為你的因地是一種成佛的正因,它會從你到了極樂世界陪你到初地、到十地、到成佛,你會受你現在每一句佛號不斷的加持。如果你今天用有所得心來念佛,這個佛號是用生滅心、有所得心,你沒有回歸真如,這個因地是生滅相的,這個佛號把你帶到淨土,然後就沒有了,因為你的因地就是有限的因地。
所以,一心三觀的核心思想在一心,就是不管你做什麼,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尤其是念佛。就是說,我們希望創造的佛號是來自於真實的力量,就是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從那個地方發動出來念佛。所以你要用《法華經》的思想來念佛,就是兩道程序:先調整心態,再提佛號;先內觀真如,再外修佛號。


【832】這個就是《法華經》給我們的好處!

雖然說你今天多了一道程序,比較辛苦,但是你熟悉以後,臨命終的時候它有什麼好處呢?這個佛號不容易被破壞!因為你用離相的清淨心,任何鬼神、冤親債主要干擾你,不可能!因為這個因地特別堅固,並且特別圓滿,到了極樂世界這個佛號還會繼續地加持你。
這個就是《法華經》給我們的好處,就是權法、實法不二。我們同時要回歸到圓滿的佛性,我們同時要務實地面對因緣所生法。這兩個不衝突,理觀、事修不衝突,從現實的角度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從心性的角度本來清淨,本來就沒有生死。
我們上次講過一句話,「生本無可戀,死亦何須厭,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如果實際操作,應該相反,應該是說「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站在沒有生死的角度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站在生命的原始點來改造我們的生命,改造我們的因緣,這個就是「權實不二」。整部《法華經》其實前半部都在講這個,這是講權實不二的概念。
我們今天上到這。下次就講〈信解品〉。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