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學習祝福 而不是詛咒

學習祝福 而不是詛咒

在奧勒岡州的波特蘭有一位牧師和他的太太,他們有個兒子,這兒子帶給他們許多煩惱;不只如此,這兒子離家出走、斷絕音訊三、四年了。
牧師於是找了一位諮商師,把他心中的苦楚告訴對方,這名諮商師看著他說:「你已經咒詛兒子多久了?」
這牧師很訝異,他說:「你說我在咒詛兒子,這是什麼意思?」
諮商師回答說:「所謂咒詛的意思就是,說另一個人的不是。剛才你所說的,都在告訴我有關你兒子的不是。你這樣咒詛兒子多久了呢?」
這位牧師低著頭,說:「是的,他一出生我就咒詛他到現在,對他,我從來都不曾說一句好話。」
諮商師說:「結果是無效的,對吧?」
牧師回答:「是的。」

 於是諮商師說:「我要挑戰你和你妻子,在接下來的兩個月,當你們想到這兒子時,要祝福他,而不是想到他的不好。我要你們禱告,求上天賜福給他。當你們說起兒子時,我要你們記得他好的一面,說他的好話。」

 牧師回家後,把這事告訴太太,他們同意這諮商師的意見,也願意這麼做。當他們為這兒子禱告時,他們求上天賜福予他;當他們談起兒子時,他們嘗試記得兒子的優點。他們每天都持續這麼做。
 大約過了第十天,牧師正在書房念書,電話響了。是的,電話的另一端竟是這位兒子。兒子說:「爸爸,我真的不確定為何我會打電話給你,我只想告訴你過去一個星期,我一直想到你和媽媽,還有我們的家人,所以我只想打電話給你,看看你們好不好。」

 這位父親說:「兒子啊!我真的很高興你打電話來。」他們在電話中聊了幾分鐘,然後父親問:「我不知道你心裡怎麼想,但週六要不要一起吃午餐?」兒子欣然答應。

 週末午餐時間,這對父子見面了。這位兒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留著一頭又亂又長的頭髮。過去,父親肯定會嚴厲苛責兒子,然而這次,父親以接納的態度面對兒子,在心裡祝福他。他問兒子問題後,他就聽兒子的回答,兒子說到一些對的地方,他也給予肯定。
午餐約會快結束時,兒子望著父親說:「爸爸!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過我很享受和你在一起的這段時間。」
父親回應說:「兒子,我也很享受和你在一起啊!」

兒子說:「嗯!爸爸,我想今晚在家裡過夜好嗎?就今晚而已,我想看看媽媽和家人,還有我那張舊舊的床。」

父親說:「當然可以啊!我們很高興你能和我們在一起。」
那一整天,父親心裡驚覺當他停止咒詛兒子,而以祝福代之時,情況就有了極大的改變。
那天晚上,當兒子躺在他自己的床上時,父親來到兒子房間,坐下來對兒子說:「孩子,過去麼多年來我對你很不好,你願意原諒我嗎?」
兒子說:「爸爸,我當然原諒你啊!」
然後他就抱著父親,他們的關係從此開始和好。然而這和好的關係真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從這對父母開始為兒子祝福時開始的。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不是很理解這是什麼原因,但當我們願意祝福他人而不再咒詛他們時,上天也會看重我們的祝福。
我們種的是什麼就收成什麼。如果我們撒下咒詛的種子,我們就收咒詛;若我們撒下祝福的種子,我們的收成就是祝福。

 我願意收到祝福,而你呢?讓我們一起學習化詛咒為祝福,藉著祝福而非咒詛,把我們的「愛與祝福」給最親愛的家人,因為任何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家庭的失敗!

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聖地峨眉山,巧遇驚世奇緣(真實經歷)

聖地峨眉山,巧遇驚世奇緣(真實經歷)


生死在一念之間,六祖  慧能大師:「何其自性本不生滅。」
「一個念頭,就是一世的果報。」;一念迷即眾生,一念覺即彌陀。
一心十法界,端看您我的心是念念遷流的眾生? 還是念念覺醒的自性佛?
共勉之



我這個人從小體弱多病,活了二十幾年,幾乎年年都要在醫院住 一兩 個月,小時候的幾場大病更是幾乎讓我死掉。二十二歲那一年,我又查出患了乙肝。不是那種病毒攜帶者,而是患者,真正的乙肝患者,大三陽的那種。這一年我剛剛大學畢業,工作還沒找到。我家裏的經濟條件還不錯,家裏人又想辦法四處求醫,給我打聽治療乙肝的偏方。
可是治療了半年,花了幾萬塊藥費,病情非但不見好,反而越來越厲害。而這時遠在深圳的女友,也給我寄來了分手信。當時我萬念俱灰,感覺活著半點意思也沒有了,不但自己痛苦,還給我的家人造成了很大的負擔,這樣的人生實在是半點樂趣也無,不如死掉算了。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慎重考慮,我終於下了決心,準備了此殘生。當時我也沒和家裏人說,連個字條也沒留下,帶了幾千塊錢就離家出走了。當時感覺反正是要死,那不如找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也不枉來這人世間走一遭。於是我坐上飛機去了四川成都,然後又乘車去了峨眉山。我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要去峨眉山,只是心底裏有個聲音在指引著我,自然而然就選擇了峨眉山。
那時正值秋末冬初,是旅遊淡季。那天早上,購買了進山的門票,我開始沿著山路徒步前行。按照我的計劃,徒步攀上金頂後,住上一晚,第二天能夠看看日出日落什麼的最好,如果看不到也無所謂了,找個懸崖峭壁一閉眼跳下去,一了百了。
乙肝病人一般情況體力都是非常差的,我當然也不例外,平時走不到一裏路就沒勁了,但那天有點奇怪,雖然是登山,我的腳步卻異常輕快,怎麼走也不累。中午的時候已經到了半山腰,我吃了點東西,準備休息一會兒下午一鼓作氣等上金頂。
大家知道,峨眉山上猴子是很多的,而且那些猴子很放肆,不怕人,經常搶劫遊客。我登山的季節因為遊客稀少,所以猴子們不放過每一個登山的人。這一路上我也被騷擾過好幾次,不過我都不怎麼在意,更不怕猴群,反正已經抱了必死的決心,也就不再有什麼事放在心上了。猴群似乎知道我的心思,也沒過分的難為我,基本上是討不到吃的就算了,並沒怎麼糾纏。
中午休息的時候,我還目睹了一場猴群之間的殘殺。那是在道路一側的山谷中,不清楚由於何種原因,大概有二十多隻猴子,突然在一隻大猴的帶領下圍攻一隻母猴。那只母猴還帶著一隻小猴子,也不知道幾個月,大概和咱們養的家貓差不多大吧。母猴拼命的抵抗、逃命,但無濟於事,二十多隻猴子把它團團圍住,連抓帶咬,很快就見了血,雙方發都發出淒厲至極的尖叫聲。這時我才知道這不是猴子們的遊戲,而是一場生死圍殺。
那隻落單的母猴母性非常的強,它不顧自身的安危,總是竭盡所能的保護懷裏的小猴子。這讓我很感慨,母愛這個東西,不但能跨越國界、跨越文化,也是跨越物種的。我動了惻隱之心,決定要幫助這只母猴,於是找來幾塊石頭,朝著猴群扔過去,同時還大聲吆喝著,試圖驅散猴群。
我的干預果然起了作用,猴群們一下子安靜下來,停止了進攻。受傷的母猴趁機逃出了包圍,不可思議的是,它竟然沒有逃走,而是朝著我竄過來。這隻母猴的體型不是太大,大概二十斤左右的樣子,它一瘸一拐的從山谷中來到我身邊,這時我才看清,母猴的背部被扯下一大塊皮,露出鮮紅的肉,奇怪的是卻沒有出血。而它的腿上有一道巴掌長的傷口,卻是血流不止。久病成醫,我估計是牠的股動脈受傷了,看來牠活下去的機會十分渺茫。
母猴在距離我三米的地方停住,目不轉睛的看著我,牠的眼睛漆黑如豆。我也看著母猴,從牠的眼神中,我並沒有感受到死亡即將來臨的恐懼,牠給我更多的感覺是一種脈脈的溫情。母猴注視了我大概有半分鐘,接下來做出了不可思議的舉動,牠雙手托起自己懷裏的小猴子向我遞過來。當時我驚呆了,但還是不由自主伸手接過了小猴子。這只小猴子渾身呈粉紅色,毛髮稀疏,也許牠也意識到了危機,既不掙扎,也不反抗,在我手掌裏溫順的躺著,一動不動,只有一雙漆黑的眼睛,好奇的看著我。
我手捧著小猴子,還沒弄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母猴轉身沖下了山谷,又和猴群廝殺起來,淒厲的嚎叫重又響起。這時猴群分成了兩撥,一撥繼續圍攻母猴,另一撥在那只領頭的大猴帶領下竟然朝我圍過來。這只大猴體型魁梧,少說也有四五十斤重,它裂開嘴,呲著牙,不斷朝我咆哮。但我看得出來,它們不是衝我來的,它們要的是我手裏的小猴子。
當時我也來不及多想,心裏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也要讓小猴子活下去。我趕緊解開羽絨服,把小猴子揣進裏邊的口袋,接著撒腿往山上跑去。說實話,有生以來,我從未跑出過這樣快的速度,雖然比不上劉翔,但應該比姚明快點。可是,即使是我比劉翔跑的還快也無濟於事,猴群很輕鬆的就追上了我,它們在我身前身後來回跳躍,發出尖叫聲。一開始它們畏懼於我的體型,不敢過於放肆,只是試探性的撓了我幾下,把我的羽絨服抓破了。見我沒什麼厲害手段還擊,那只大猴首先發起了真正的攻勢,當時我都沒怎麼看清,只記得大猴子在我面前高高跳起,然後黑影一閃,我的腦袋就是一陣劇痛,用手一摸全是血。
我也急了,一面拼命快跑,一面把羽絨服的帽子拉起來護住頭臉,又把旅行包掄圓了四處亂舞,抵擋猴群的攻擊。一口氣跑了有五六分鐘,我的體力幾乎已經到了極限,身上也被猴子抓破了好幾處。就在我快支持不住的時候,前方一個老頭迎了上來,這個老頭很瘦小,個子很矮,也就一米六上下。他嘴裏大聲吆喝著,同時還用一根竹竿往石板路上狠勁的敲打。
猴群好像很害怕這個老頭,聽見吆喝聲就不再繼續攻擊我了,當看見老頭用竹竿敲地後大部分猴子更是四散而逃,只有那只領頭的大猴還緊緊跟著我,不斷的向我咆哮。此時我已經筋疲力盡,不由自主癱坐在地,大口喘著氣。大猴子就在距離我不到一米的距離,呲著長長的犬牙,隨時準備要搶我懷裏的小猴子。這時老頭過來了,他用四川方言對大猴厲聲說著些什麼,我一句也沒聽明白。
大猴子並沒被老者嚇退,依然厲聲咆哮著,咆哮聲中牠突然衝到我身邊,抓撓我胸前的衣服。我本能的一手護住頭臉,一手用書包去砸大猴。可是猴子的動作太快了,牠一擊即退,我胸口的羽絨服又被扯出個大口子,但書包卻沒碰到大猴的一根毛。那個老頭見大猴不聽他的話,似乎很生氣,也咆哮起來,同時用竹竿去打大猴。
大猴豁出去了,它機敏的抓住了老者的竹竿,雙方竟然撕扯起來。想不到的是,老者很矯健,力氣也很大,他把竹竿甩了起來,四五十斤重的大猴子被他甩上了半空,大猴只得撒手放開竹竿。老者繼續追打大猴,大猴似乎知道自己不是對手,和老者僵持了一會兒後便溜下山谷,逃走了。
趕走了大猴,老者和我攀談起來。因為老者講方言,我們的溝通很費勁,不過漸漸也就適應了。我對老者說了被猴群追趕的原因,並把懷裏的小猴子拿出來交給他,希望他妥善處理。老者把小猴子放進口袋裏,然後把我扶起來,說要帶我去看醫生,包紮一下身上的傷。我想也好,便跟著老者繼續前行。
老者帶著我在一條山間小路上走了有二三里地的樣子,來到一座建在山腰間的屋子。這是一間獨立的石屋,不通水電,三面都是懸崖深谷,我想像不出,在風景區內怎麼會允許這種建築存在,住在這裏的人又是怎樣生活的。老者把我攙扶進屋裏讓我坐下,只見屋裏黑黑的,陳設異常的簡單,但是很整潔很乾淨,有個老尼姑正在屋子裏的炕上打坐。老者點上蠟燭,然後和老尼姑用四川方言快速的交談起來,我仍然一句也聽不懂。
兩人交談完後,老者轉身走了,不知道幹嘛去了。老尼姑則來到我身邊,仔細查看我的傷勢。我頭上被猴子抓出一道口子,非常的疼,血一直流,屁股上和大腿上也被撓破了幾個地方,不過都不算太嚴重,問題不大。仔細打量老尼姑,她大約五十歲左右,皮膚很白,一身灰色的僧衣,頭上還戴著個帽子。這身打扮在峨眉山這樣的佛家聖地再平常不過,沒有任何稀奇的。但是這個尼姑的氣質真的是我從所未見,她那種鎮定、從容,那種悲天憫人的目光,是我在其他人身上從來沒有見過的。
老尼姑查看完我的傷勢,卻沒有給我做任何的治療,正在我詫異的時候,她忽然用不太純正的普通話問我是不是來峨眉山自殺的?我大吃一驚,脫口問她是怎麼知道的。老尼姑說我命中註定多病多災,按說壽元不會超過二十五歲。我當時傻了,很久才恢復了意識,我又問她是怎麼知道我的事情的。她仍然不回答我,只是說我之所以多病多災,壽命也很短,是因為前生作惡,欠下了很大的業力所致,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以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且我也不會在二十五歲就死掉。她又勸我千萬不可自殺,自殺的罪孽和殺人一樣,自殺之人的靈魂往往沉淪百年也不得超生,非常非常的苦。
我呆呆的聽著她說,靈魂?前世?業力?這些東西我從來沒有考慮過,也從不相信什麼前生後世。但是那一刻,也不知為什麼,我相信老尼姑所說的完全是真的,沒有半點懷疑。我問她我的命運為什麼會有所改變,她沒有明確回答,只說“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往往一念之仁,可讓人升天成神,一念之惡,也可讓人沉淪地獄。人的生死禍福,其實往往繫於自己的一念之善惡。
我若有所悟,我問她是不是因為我救下了小猴子,也算是行善積德了,所以我未來的命運將會有所改變?老尼姑說求人不如求己,拜佛不如修心,擁有一顆純善的心,才是人最大的幸福,神佛聖人論心不論行。老尼姑的話對當時的我來說太過高深了,我只能迷茫的聽著,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老尼姑也沒和我說太多,也沒給我處理傷口,她拿出一本佛經送給我,然後就飄然而去了,留下我一個人在那燭光籠罩的石屋中。當時我有一種身在夢境的感覺,感覺這一天過的好像僅僅是一瞬間,但又像是經過了千百年那麼漫長的等待。我拿著老尼送給我的佛經休息了一會兒,也起身下山去了,自殺的念頭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在下山的路上,我驚奇的發現,被猴子們抓出的傷口竟然奇跡般的癒合了,衣服上破洞還在,頭髮上血跡凝結,可是傷口就是沒有了,頭上的腿上的傷口都消失不見了,無論我怎麼摸都不痛,彷彿根本不曾受過傷。那一刻,我生平第一次心懷敬畏仰望著天空,我想,神佛也許是真實存在的吧?
下山後我直接回了家,從此開始親近佛法。
時至今日,我仍然不知道那個救我的老者姓甚名誰,也不知道那個老尼姑是何許人也,但卻因為這個機緣,我走進了佛法。如今三年過去了,我的乙肝不醫自癒,而且再也沒有生過大病,我的性格也完全變了,以前我是一個暴躁、狹隘、自私的人,但現在我學會了平和、寬容和快樂。
上個星期,我度過了自己的二十五歲生日,我沒有死,我很慶倖。但我更慶幸沒有自殺,我還常常想起那隻小猴子,想起牠母親溫情脈脈的眼神,那慷慨赴死的果決,如果不是牠們上演這生死離別的感人一幕,也許我不會有機緣走進佛法,更不會健康的活到今天。對牠們母子,我永遠心懷感激。
願眾生平安吉祥  福慧增長!

一念善心起,生命皆改變,確有可信處。
生命的每一刻,我都全力以赴


* 如以化破化 及諸幻士夫以幻破其幻 此破亦如是 *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檸檬---只殺癌細胞?

2-3薄片檸檬放在杯子/容器裡,並加入飲用水將會變成“鹼性水”,每天飲用,對誰都有好處。
檸檬的令人驚訝的好處!  我依然困惑!
 
健康科學協會,819 n . L.L.C.查理斯街巴爾的摩,MD 1201
 
這是在醫藥領域有效治療癌症的最新進展!
請你仔細閱讀以下文章並自己評判它是否有效。
 
檸檬(柑橘)是一個用來殺死癌細胞的神奇產品,
化療強一萬倍
為什麼我們不知道這回事?因為有實驗室興趣的人要去作一個綜合的版本,這將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利潤。
你現在可以幫助困境中的朋友,讓他/她知道檸檬汁比較有利於預防這種疾病。
它的口感是愉快的,且不產生像進行化療一樣的可怕影響。
有多少人會死的,然而這個秘密還一直被戒備森嚴的保守著,是怕危及其他有益的百萬富翁大公司嗎?
正如你們所知道的,檸檬樹是以檸檬和酸橙而聞名的。你可以不同的方式來吃它:你可以吃漿、果汁飲料、果汁冰糕、點心等等……,
它具有諸多優點,但最有趣的是,它對囊腫及腫瘤產生影響。
這種植物被證明能夠補救所有類型的癌症。有些人說,這是對所有變異癌症都非常有用。
它被認為是作為一種抗微生物譜也抗細菌和真菌,能有效的對抗內部寄生蟲和蠕蟲, 血壓太高時,它可以調節血壓、抗抑鬱、抗應激和神經功能障礙。
這些資訊的來源是迷人的:它來自於世界上一個最大的藥品製造商,說的是自1970年以來,經過在20多個實驗室測試以後, 被發現的該提取物顯示:它能破壞12種癌細胞:包括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胰腺…這棵樹的化合物顯示:比世界上通常應用在化療方面的化療藥物阿黴素產品好一萬倍,它減慢癌細胞的生長。但更令人吃驚的是: 用檸檬提取物這種類型的治,只會破壞惡性腫瘤細胞,它不影響健康的細胞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一個觸目驚心的真人真事

一個觸目驚心的真人真事

2003年秋,這一天晴空萬里,微風舞動,我和老伴聞名來到河北省元氏縣蟠龍寺院,燒香禮佛後,就在寺裡走走看看....
 
這時迎面走來一位年輕師父,她和藹可親,面帶微笑,老伴上前行禮搭話:“師父,我們是遠道而來的居士,能否與您交談?”
師父忙說:“阿彌陀佛!可以可以。”
 
這時我問:“師父,看您很年輕,為什麼要出家?”於是她認真的把親身經歷的一段觸目驚心的事實,講給我們聽.....
 
我出生在東北某城市一個幹部家庭,家中生活富裕。從小上學讀書,直至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畢業後在機關幹了十幾年,後又轉到銀行工作。
 
丈夫在政府機關工作。兒子上了高中。我一直感到生活幸福,有愛我的父母和親人、有和睦的家庭,家中什麼也不愁,一切順順利利。但三年前在我的生活中遇到了大變故,使我的人生道路來一個大轉折....
 
三年前我在銀行上班,同時兼一個房地產公司的財務負責人。該公司老總46歲,年富力強。過去搞糧油,後來又搞房地產,他的公司擁有億萬資產,建設居住住宅區一年可建成兩三個社區,很有實力。
 
那一年他炒期貨,一個多星期天天賠,這一天在15分鐘內一下賠進去了470多萬元,他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打擊,得腦溢血去世了。
 
從他死後,他的神識一直跟在我身邊,他活著時身高一米八四,他出現在我面前的身高僅有一米左右,皮膚是土色,其形貌完全與活著時一樣,一看就是老總。
 
那時無論我走到哪,他就跟到哪。我不能閉眼,一閉眼頭疼難忍,就是閉了眼也照樣能看到他。
 
家裡人感到我不正常,就派人整天守護我。而我看到的情況,他們誰也看不到。從我口裡說出來的情況,他們又不得不信。我想躲開他都躲不掉,我坐飛機到北京、去青島他都跟著。這樣的折磨整整持續了100天。
 
更可怕的是,從他死後,七天為一個週期,每過一個七天,在我眼前就呈現出他在地獄受到的淒慘恐怖之苦。
 
第一七時,我看到幾個人連拉帶拽的把他的雙手塞到一個似烤箱裡,只聽到他一聲聲慘叫;等手拿出後,看到的是像燒紅的鐵絲一樣彎彎曲曲,人也一下縮的又小又瘦.....
 
到第二七時,呈現在眼前的是燒腳地獄;第三七時,我看到他光著腳踩在刀刃上,血淋淋的,接著四七、五七下去,又看到了刀破肚子、挖眼睛,鋸腿,真是慘不忍睹。
 
我也聽到他大聲呼叫、求我救救他。可是我當時不懂佛法,不知該怎麼救他。
 
在整整第100天時,勝境現前,觀音菩薩!忽見觀音菩薩腳踏粉紅色蓮花,身穿白衣,相貌莊嚴,無比殊勝。
 
望著觀音菩薩慈悲清淨的神態,我眼前一片光明,立刻感覺身心清爽、精神百倍。唯聽觀音菩薩親切的說:“你要念佛呀”!複見觀音菩薩輕輕拂動袖子,刹那消失了。我趕忙喚醒陪伴,向她述說觀音菩薩顯靈的勝境。
 
於是我們一同出去請了香、香爐和觀音菩薩塑像。當我燒第一炷香時,又複見觀音菩薩瞬間與那尊觀音塑像合成一體。聆聽她老人家說:“去寶華寺吧!”(寶華寺在遼寧省大連)
 
於是朋友陪我到寶華寺,寺裡的法師好像知道我要來,見我就說:“我可等你好久了”。並說:“你該剃度了。”到619日,法師為老總做了超度。
 
當時,我感到大地在顫動,並看到老總從地獄救拔上來;還看到從地底下伸出無數只手,好像求救一樣。超度後,法師對我說:“老總已從地獄裡救拔上來了,投了畜生道。”
 
一年後,又是619日這一天,我在附近的街道上看到一頭驢,它看到我就不走了,老叫喚還流淚,我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回到寺院請教法師,他說:“這頭驢就是你們的老總。”於是牠的親戚朋友都到處尋找這頭驢,但沒有找到。
 
時過一年,在次年428日那一天,這頭驢掙脫了韁繩跑到寺院門口,任人怎麼拽它,打牠,牠都不走。當時法師正在禪靜中,但他還是喊了我:xx居士,外面有頭驢找你。
 
我趕忙奔到寺院大門口,這頭驢看我跑過來就開始叫喚流淚。
 
我問牠說:“你是xxx老總嗎?如果是你就點點頭。”牠聽懂了我的話,就直點頭。
 
然後我說:“我給你做皈依,你好好聽著。”我就照著師父教給我的方法給它做了三皈依。做完後我又說:“現在你把我帶到你的主人家去”。
 
驢點點頭。牠在前面走,我跟在後面。看牠走路的樣子跟老總在世一樣。到家後,驢看看我又看看主人,好像告訴我這就是牠的主人。
 
我問主人這頭驢是什麼時候生的,主人講的日子和時辰,正好是給老總做超度的時間。當下我就確信牠就是由地獄超度到畜生道的老總。以後呢,老總的家人認領了這頭驢,並放生在寺院裡。
 
這件事發生的前前後後,強烈的震撼了許多人的心靈。該公司原從銀行貸了七千萬大宗款額後,老總生前企圖不再還貸的;從這場觸目驚心的事件發生後,該公司原副總便主動向銀行還清全額貸款。而後,該公司仍有大額盈餘。我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有許多人也皈依了佛門。
 
由於我是這場事件親身經歷者,深感六道輪回真實不虛;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縱然你有億萬資產,死後也是一分帶不去。正如古人所言: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
 
我從小生長在這樣一個富裕而又有地位的家庭,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游的,無所不吃。造作的罪業太重。將來我和父母家人如果墮了地獄,誰能救拔呢?於是我下定決心,義無反顧的走出家修行之路證無上道。
她講完故事後,深深地歎了口氣!
 
我們被她的故事深深打動,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以前所知道的六道輪回、因果報應的事實都是從書本上看到的,好像離自己很遙遠,但眼前這位師父講出的實情,就發生在21世紀!時間地點真人真事歷歷在目。怎能不讓人吃驚恐懼!.....
 
正如普賢菩薩警眾偈所言:「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南無阿彌陀佛
請常念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皆解脫

老天有沒有眼,看完這篇故事就知道 .....

老天有沒有眼,看完這篇故事就知道 .....




深夜的養老院

冥冥中,似 乎有一股力量牽引著他,來到這 深夜的養老院……。



大衛‧伯迪其實付得起飛機票的錢,但是他喜歡自己開車,每個月由蒙特利爾到紐約一
趟。尤其是有個朋友死 在一次小型飛機失事後,他就更不想搭飛機旅行了。因為生意
的關係,他經常需要到紐約去。他幾乎閉著眼睛就能從蒙特利爾開到紐約。他酷愛開車
旅行,經常是一口氣連開七小時到達紐約,中途經過休息站,連帶吃晚餐。

他喜歡在夜晚上路,那時高速公路車子很少,他可以一路通行無阻地抵達目的地。到現
在為止,他這段行程已經持續了十年之久,從來也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通常他在臨走
前都會先睡一下,等上路時就精神百倍,一點也不會打瞌睡了。他對自己的這種旅行方
式信心十足,有時還和朋友開玩笑說他開車到紐約已經「自動化」了。

那是一九九六年五月晚上,他依照往例開車由蒙特利爾到紐約。但是他才開了一個小
時,不知為什麼就覺得十分吃力,而且想睡得不得了。他身上的每一根骨頭都覺得不對
勁,眼睛也幾乎要闔上了。他把車窗打開,希望夜晚的冷空氣能讓他清醒一下,又拿出
一大罐咖啡灌下去,想保持清醒。但所有的努力都失效了,他就是覺得全身無力,昏昏
欲睡。

他覺得非常驚恐,因為這是他長程開車旅行以來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情形。他不過才開了
一個小時,而且在這之前他才睡過四個小時的覺,根本不應該會發生這樣的現象。會不
會是他病了?

大衛已不能再開下去了。他在下一個出口離開了高速公路,朝一個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加
油站開去。然後他發現自己來到他從來沒有聽過、離紐約還很遠的小村莊。
「嗨,你好,」加油站員迎上前來,「需要加油嗎?」
「請問這附近有沒有汽車旅館或是飯店?」他問。
「有,我手邊有一大串名單,需不需要我幫你訂房?」加油站員非常熱心地說。
「真的太謝謝你了,」大衛很高興地說。但是當他們打到每個飯店旅館去詢問時,卻發
現每一家都客滿了。
「哼,這可就怪了,」加油站員奇怪地 說,「旅遊旺季還要兩個禮拜才開始呀。」
「還有沒有比較遠一點的呢?」大衛幾乎快睡著了。
「這裏有一些小旅館,大約離這兒五十哩路遠,我相信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房間的。」
但打去的結果也一樣,所有的店都客滿了。「咦,這可蹊蹺,」加油站員低聲說,「從
來沒有發生過這種怪事呀。」
「拜託,」大衛已經累得快不行了,「我真的撐不下去了。這附近會不會有什麼高中或
大專學校有宿舍可以租個床位給我?」
「沒有,」加油站員說,「這附近沒有這種學校。」
「那……」大衛已經覺得就算是睡在草棚裏也無所謂了,「有沒有什麼養老院?」
「那倒有,」加油站員快樂地說,「在前面路口的右邊就有個養老院,院長派崔克‧瑞
尼是個好心人,我幫你打電話給他。我會告訴他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我相信他會願意
讓一個房間給你。」果然沒錯,那兒確實有一個房間,而且租金便宜得不得了。

第二天早晨,睡了一場好覺的大衛,神清氣爽地付了租金,準備離去了。就在他要走出
大門時,不知道為什麼又轉身回到櫃檯,問瑞尼說:「我突然有個想法。反正我已經在
這裏了,不妨順便做點好事。我不只是個生意人,也是個猶太教的牧師,這裏會不會剛
好有什麼人需要我服務的?」

「真的?」瑞尼有點疑惑地望著他,「你真是好心。我們剛好有個猶太病患,昨晚去世
了。差不多就在你來的同一時間。」
「哦,那你打算怎麼處理他的喪禮?」大衛問。
「嗯,西蒙‧溫斯敦差不多一百歲了,親戚也都死了。在他的資料上也沒有任何親屬的
名單。這附近也沒有猶太人的墓地,最近的一個 也要在一百哩之外的安柏尼。所以我
們正想將他葬在附近的基督教墓園裏,葬在那裏的都是些無依無靠的貧民。」
「這樣吧,」大衛立刻說,「你設想得很周到,不過既然他是個猶太人,我相信他一定
想葬在猶太墓園裏。這次我剛好開一輛大型旅行車,通常我是開可樂娜上路的。車子後
面還有很多空間,或許你可以把他的棺材交給我,我可以把他葬在紐約的某個猶太墓園
裏。」

那天稍晚,大衛抵達紐約的辦公室之後,立刻和在布魯克林區的一 些猶太墓園聯繫。
「非常抱歉,」每個地方的回答都一樣,「我們很願意免費安葬他,但是現在我們的墓
園都滿了,實在騰不出空間,你不妨試試看皇后區有沒有空缺。」但是在另一個人口擁
擠的紐約區,他還是碰到同樣的問題。那人回答:「這樣的事情並沒有前例,我們也沒
有任何準備。我可以向慈善機構申請一筆款項為他買墓地,但那需要 很多時間。我也
很希望能幫得上忙。」大衛失望地要準備離開時,那個人突然又對他說:「等一等,我
剛好想起來在上曼哈頓的華盛頓高地那兒,有一個這樣的組織提供贊助經費,你不妨去
那兒試試看。」


在華盛頓高地,大衛終於完成任務。「有,我們有這樣的基金,」那滿是灰塵的辦公室
中,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答應著,「我們確實有一筆基金用來為無依無靠的老人提供墓
地與葬禮。大概在五十年前,一個猶太裔的慈善家來到我們社區,他提到,有些老人死
後無力安葬自己,因此想提供一筆基金來為窮人服務。我們確實在墓園中保留了幾個地
點為這些人做準備。我會處理所有事情,」他告訴大衛,「不過,我想還是需要先填一
些表格,」他說著拿出一些文件來。


「請問一下死者的名字?」他邊問著,一枝筆在空中比劃著。
「西蒙‧ 溫斯敦。」
「嗯,」 老人答道,「這名字聽起來很熟悉。不介意我先看一下屍體 吧?」他說著朝
旅行車走去。


當老人再回到大衛身邊時,兩頰都帶著淚。
「親愛的朋友,」他對大衛說,「我們不只要給西蒙‧溫斯敦一塊墓地, 我們還以他
為榮。上天真的在展現奇 蹟,這個由你老遠帶來的老人正是提供基金的大善人西蒙‧
溫斯敦。他將埋在當年自己選定的地點……。

伯迪先生,謝謝你千辛萬苦地把西蒙‧溫斯敦的遺體帶回來,這裏就是他最希望的 安
息之所。」



*******************************************



凡事幫助別人,為人設想的人,最後都無不幫助到自己 .....

生活中能給別人方便,就盡量給別人方便吧 !

四維八德全不要,災難就來了

        世間的東西禁不起時空的淘汰,禁不起,所以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聖人的東西是真的,它不是假的。你說我們儒家講的東西,這中國聖人講的,五倫能不要嗎?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個能不要嗎?不要了,這是舊東西,舊的都要把它破壞,現在要科學、要新的,舊的不要了。不要怎麼?父子不親,兄弟不和,君臣就是領導跟被領導沒有義只有利害。人與人之間相處是為什麼?就是利害,有利,我們就在一起;沒有利,趕緊分開,就是敵人、對頭。你喜歡這個世界嗎?
        五常不要了,五常是什麼?仁義禮智信,不要了。仁是什麼?愛人,現在沒有愛人的心,他不愛自己,他怎麼會愛人?愛沒有了,有的是什麼?仇恨、怨氣。你看我們坐飛機飛到空中,看到地下都是霧濛濛的,那什麼東西?怨氣,那是眾生的怨氣。禮,沒有禮貌,不講禮了;也不講智,完全感情用事、煩惱用事;沒有信用,天天騙人,自欺欺人。仁義禮智信有什麼不好?你現在全部否定,你有什麼好處?你過的是什麼生活?四維八德全不要,所以這個社會災難來了。科學家給我們宣布,這個地球上再過五十年,地球上不適合人類生存了。這什麼意思?那就是大災難,地球末日,人類的末日。不要倫理,不要道德,完全跟自性相違背,末日就現前。

誦經是布施給一切眾生

下面,《涅槃經》裡面一句話,比這個意思更深,我們接著看,「是大涅槃,亦復如是」,這是《大涅槃經》。「若有眾生」,這個眾生範圍大了,不僅僅是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乃至於花草樹木、山河大地,一切眾靈都聽到,誦經他聽到。我們不能不恭恭敬敬的誦,不能輕慢,一切法都從恭敬當中求,我們誦經是布施給一切眾生,要恭恭敬敬,他才得利益,講經亦復如是。古大德還有把經典刻在鐘磬,刻在這上面,特別是大鐘,有將一部《華嚴經》全經經文刻在大鐘上,這個大鐘撞一聲,一切眾生就統統聽到了。人沒有這個能力,鬼神有這個能力。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古人對佛法的弘揚、傳播,對法界眾生,對山河大地,所以山河大地災難少,它有原因的。現在科技發達,有電視、有網路,這個傳播的工具比古時候進步太多,我們應該把這些經論不斷在網路上播放,在電視上播放,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接收到了。這個影響不僅是山河大地,影響到法界虛空界。空中,中國古諺語有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這些神明在空中,這些電磁波裡有正法、有般若、有涅槃,他們統統都受益。我們能在這個地方盡心,盡一分心,盡一分力,都是無量無邊真實功德。

畜生聞佛經的利益

「如《尊勝陀羅尼經》」,這經上有幾句話說,「諸飛鳥畜生,含靈之類,聞此陀羅尼,一經於耳,盡此一身,更不復受。」這是大乘經對畜生道的利益。你看飛鳥,畜生,我們今天講動物,在佛法裡面講,六道裡頭是畜生道,牠們有靈性,跟人沒有兩樣,也是人死了之後投生到這一道去,受畜生身。「聞此陀羅尼」,這是《陀羅尼經》。陀羅尼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畜生聽到這個經文,牠懂得,「一經於耳,盡此一身,更不復受」,牠就能離開畜生道,能離開畜生身。到哪裡去?到人道來了。善根深厚的,過去世有修行的,牠到天道去,再不會墮三惡道。畜生聞經的利益。

最幸福的一句話


某電視台辦了一個小活動:「徵求最令女人感到幸福的一句話」應徵的話語如雪片飛來 最終摘取桂冠的是這一句 「你躺著,我起來。
這句話背後有一個故事。

   一對男女結婚後,很快有了孩子。由於沒有老人幫忙又沒有多餘的錢請褓母, 女人祇好獨自擔起育兒持家的工作,男人為了一家的生計在外奔波。 但孩子沒有父母期望的那樣健康,先有了黃疸,之後又得了肺炎。 為給孩子治

,男人更加起早貪黑地工作;為了照料孩子,女人產後根本沒能好好休息。 為了給新生嬰兒好好活著的希望也為了給對方添加一點勇氣。男人回家時都要在門外理理蓬亂的頭髮,拍拍西裝上的灰塵,抖擻精神挺直身板去按門鈴;

而女人聽到樓梯上傳來熟悉的腳步聲 也總是趕緊扯一扯因為抱孩子和做家務而皺巴巴的衣服,一邊撇起零亂的劉海,一邊堆上笑容向門口迎去。
有一天,女人無意中從貓眼裡發現了男人的秘密。她哭了,很快抹掉眼淚仍舊掛上燦爛的笑容為男人開門。
女人打心底心疼男人。夜裡孩子哭鬧時,不管自己怎麼累,她也不叫醒男人,自己悄然起身。
很快男人發現了女人的秘密,他變得更加細心了,夜裡孩子一有動靜,他準能立刻睜開眼睛,伸手輕輕地壓一壓她,說:「你躺著,我起來。」
因為孩子有病愛哭鬧,所以每晚男人都要重複那句話很多次。
主持人講完了。一個白髮蒼蒼的女人, 牽著一個同樣滿頭銀絲的男人出現在觀眾的面前。
老婆婆已經熱淚盈眶,她指著老伴兒說: 「故事裡的男人就是他,女人就是我。 我們結婚58年了,至今想起他說的這句話, 我心裡還是暖烘烘的。」
聽完老伴的話,老先生張開無牙的嘴,笑了。 現場的許多觀眾卻哭了。
看完文章的女人們

最讓妳感動的一句話是什麼呢?

簡簡單單被愛的感覺~

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為何持名念佛最容易開悟(淨空法師)


為何持名念佛最容易開悟(淨空法師)

一切諸佛如來在四種念佛當中,為什麼特別著重持名,持名是事念,容易轉變成理念。觀像念佛、觀想念佛,雖然也很不錯,可是轉變成理念困難,因為你觀像、觀想的印象很深刻。如何能夠達到自性呢?自性裡頭沒有相,你要把那個相拿掉,舍掉你才能見性。印象深刻不容易拿,名號容易拿,名是假名,我另外再取一個名字也可以。所以我們對名號的執著比較淡,比較容易舍掉,那個相不太容易,相往往是印象很深刻,很不容易磨滅掉。諸佛如來提倡持名念佛道理在此地。但是,四種念佛都能往生,因此無論哪一種都好

怎樣念佛就可以產生往生的信心:
我們現在念佛,沒有嘗到法味,念念就念忘掉,念念「阿彌陀佛」就想起別的東西去了。這個不要緊,功夫不得力,你要繼續努力去念,要繼續努力、要認真。凡是障礙的東西統統要捨棄;換句話說,要專心、要一心、要清淨心、要真誠心、要恭敬心。這樣去念,你念個半年,一般需要半年就能嘗到法味。法味嘗到之後,往生西方的信心就有了。自己就有信心,你愈往下去念,信心就愈堅強,所以往生的時候,能夠預知時至!
真正的念佛人,環境拘束不了他。一心一意老實念佛,不打妄想,三年一定會成就,就怕我們自己有懷疑、夾雜和間斷。

我們果然能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不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在《往生傳》和《淨土聖賢錄》看到,三分之二的人大概都是三年到五年就成功了。有人問:「這些念佛人是否壽命只剩三年?」我說:「不太可能,哪會這麼巧!若是少數人,可能是巧合,那麼多人就不可能。」那是什麼原因?他的功夫成熟了,可以捨棄多餘的壽命,提前走了,這才講得通。

我們看到新加坡的陳光別老居士往生,他老人家念佛兩年就成功了。他真的放下了,念了兩年,他就跟李木源居士說:我想往生極樂世界。」李居士勸他:「現在居士林的人事還不穩定,你決定不能走,你還得多住一段時期。他又多住了兩年。可見得這件事情不難,問題是我們是否真心想去?真的想去,確實隨時可以去得了。
看到《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宋朝的瑩珂法師深信切願,三天就成功。若信心、願力沒有達到懇切的水準,就要念二、三年。所以這些人生死自在。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感謝菩薩保佑 浙江團員激動流淚


感謝菩薩保佑 浙江團員激動流淚

更新日期:2011/04/28 17:14

 

阿里山森林小火車翻車意外中,有一團二十二人是來自浙江的陸客,當時就在第八節側翻的車廂裏,還好全數逃了出來,只有輕微擦傷,團員說能這麼幸運,歸功於前一天有到台中禪寺拜拜,也因此今天繼續走行程,特別改到佛光山參拜壓驚,團員在禮佛過程,激動流淚。

阿里山小火車翻車意外中,逃過一劫的浙江團遊客到達佛光山時,寺方特別安排師父帶領他們祈福,他們正逢427日阿里山小火車的意外事故,口中感謝菩薩保佑,腦海中浮現的是翻車的過程,那種劫後餘生的感觸湧上心頭,淚水沿著臉頰悄悄的滑落。

浙江旅客:「傷心的是那麼多人都是我們大陸的同胞,一起來的,我去救了他們,救不出來,但是當時的場面非常慘痛,挺激動的。」浙江旅客:「你們這裏真的挺好的,想起來也有點害怕,越想越害怕,就想起來越想越想哭。」

浙江團連同領隊共二十二人,就坐在小火車第八節車廂,翻覆那一刻,車廂九十度傾斜摔在鐵軌上,大家緊急從車窗爬出來,跟其他陸客團比較起來,浙江團員只有受到輕傷,直呼幸運,雖然繼續他們的旅遊行程,卻臨時更改到佛光山禮佛,團員歸功這次能逃過一劫,是因為來到台灣的第二天,他們就到台中中台禪寺參拜,第三天到阿里山碰到意外時,真的是有拜有保佑。

浙江旅客:「好多了,心情很好,難得機會到這裏拜一下。」到佛光山之後,團員的心情更安定,這次台灣行雖然經歷一場大車禍,但是台灣的人情味,深深的印在他們心中。

牆上菩薩拉我出來


牆上菩薩拉我出來!

更新日期:2011/06/11 03:12周麗蘭/雲林報導

中國時報【周麗蘭/雲林報導】

謝孟延奇蹟甦醒有段故事,只能說是超自然力量。謝媽媽說,兒子醒來有天看著床前的觀世音菩薩像問:「那個人為什麼能從框框把我拉出來?」孟延告訴媽媽,昏迷期間他像在黑暗森林行走,很想回來但回不來。

謝媽媽表示,家裡沒有特殊宗教信仰,兒子出事當天她和先生都很慌。第二天為了找戶口名簿,遺失六年的觀世音菩薩像卻失而復得,她當時就覺得兒子還有福氣一定會回來,於是把觀音像貼在病床、房裡。

也可能是眾人願力使然,謝孟延猝死變成植物人第二天,斗六高中全校發動吃素一天祈福,又舉辦「集氣」(收集福氣)活動。「峰哥」校長李世峰跪求菩薩幫忙,孟延爸媽的佛教、基督教、道教朋友,各自祈禱加持。

謝媽媽說,親子的頻率較近、感應力較強,當醫生宣布成為植物人、甦醒機率不大時,她仍直覺會醒,「相信就是願力」,但過程很煎熬。

謝孟延腦部缺氧二十幾分還能甦醒,連台大醫生也認為是奇蹟。謝媽媽表示,兒子醒來幾天告訴她,昏迷時隱約聽到爸媽的話,很想醒過來就是沒辦法,像在黑暗森林中不斷走著,就是回不去,直到有個人伸手把他拉進「門」。

當時謝孟延學測考得不錯又申請到雲科大,謝媽形容整個過程心情轉折彷彿「從天堂掉到地獄」。如今兒子重回人世,她感恩眾人的愛與願力幫忙,也發願全家此生都要盡力助人。

淨土大經解演—0026 (文字稿)—淨空法師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十六集)  2010/4/3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2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二十五頁,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個字看起。

「又讚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這四句偈所講的,第一句講的是學佛,我們同學要注意到,學佛是學什麼?就是求佛慧。佛慧在哪裡?佛慧是本有的,雖然本有,我們迷失了。求佛慧就是把我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找回來,這就叫學佛,這是真正學佛。大經裡面時時刻刻提醒我們一句話,佛說得太多次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佛慧找到了,自性裡面無量功德全都找回來了。佛常講的智慧德相,這是舉其大端,細說說不盡,無量無邊的智慧德相全都找回來了,這是真學佛了。求佛慧最重要的就是發菩提心,這個地方的通跟達都是發的意思,通是暢通,沒有障礙,達是到達。菩提心是什麼?昨天跟諸位說過,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圓滿了。我們現在怎樣把它找回來?第一個,我們的心不真誠,為什麼說我們的心不真誠?我們的心有執著、有分別、有妄想。曾國藩先生跟誠字下個定義,「一念不生是謂誠」,我有一念就不誠,跟佛在經教裡所講的是一個意思。我們平常用很白的話來講,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真心,起心動念那就是妄心。

妄心怎麼來的?佛說得好,「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一念不覺就是無明,叫無始無明。無始不是過去很久很久找不到了叫無始,不是這個意思,無始,給你說沒有開始,真的,就是當下一念。彌勒菩薩所說的,這一秒鐘,我們現在用秒作單位,一秒要是五次彈指的話,一千六百兆的念頭,那裡頭的一念,那叫一念不覺。不是我們想像當中說,我們的想像不知道多少念頭了,一個妄想都是用兆來計算的,就是最短念頭的一彈指,一彈指已經三百二十兆,佛講的是這個念頭,這個念頭無始。念念都無始,所以念念也不滅,不生不滅,這是真的,你找不到它生滅,所以這個問題我們常常能體會到生滅同時,速度太快了。不但我們言語沒法子說,我們的第六識都抓不到,第六識這個分別是最靈敏的,它都抓不到。這樣微細的念頭,這個一念不覺,佛怎麼知道的?佛告訴我們,八地菩薩以上都知道。我們就曉得,八地菩薩是什麼樣的定功,修禪定修到八地你就見到,要那麼樣的清淨心才能感覺到這個極其微細波動在那個地方生滅,起滅了,跟生滅意思是一樣的。所以八地菩薩見到,九地見到,十地見到,等覺見到,妙覺見到,很多人見到,不是一個。因此菩提就是當下一念覺,無明就是當下一念迷。一念覺是不動的,惠能大師講得好,「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是一念覺;一念迷是妄動,就是動了,無明是個動相,所以阿賴耶的業相就是無明,無始無明。

所以我們求佛慧一定要發菩提心,我們現在心不誠實,這個我們明白了,真的是不真誠。我們要學佛陀,學法身菩薩,我們用真心,我們用誠意,現在就要開始,不能等待,等待就完了,就在當下,我處事待人接物、生活工作都用真誠心。大家曉得,在這個社會上用真誠心很吃虧,別人都騙你,你不騙人。你要覺悟到,別人騙我,我也騙他,別人搞六道,我也搞六道,別人搞三途,我也搞三途,不就是這個意思嗎?你要想脫離三途、脫離十法界,你就學佛菩薩搞真的,不搞假的。這一點很重要,這是叫覺悟!你一念覺了,不再隨波逐流,這是六道苦海,不幹了,用真誠心。真誠心的自受用是清淨心,確實不再染污了,這要功夫。為什麼?我們這個世間,特別是現前的社會,五欲六塵都在誘惑你,財色名食睡,樣樣都在誘惑你,你能不為所動,你才得清淨心。你要為它所動搖,清淨心馬上就失掉,菩提就不通,這條路就不通了;清淨心,這條路就通了。得清淨心之後,還要能再進一步得平等心,平等是佛心,十法界裡頭有佛,佛心;再往上提升一步就真佛了,不是假佛,菩提心就暢通,就達到,就圓滿了。

由此可知,平等心是最接近菩提心的。你看我們這個經題,清淨平等下面就是覺,平等才能覺,不平等不會覺,那要把我們傲慢習氣徹底拔除才會平等。從這個地方你就能明白,為什麼學謙卑,我為什麼要對人謙卑,對一切眾生謙卑?原來是通菩提心的。我那一絲絲驕慢的習氣都是菩提心的障礙,不通了。你說謙卑對誰有好處?對自己有大利益!不是對別人,是讓我們暢通菩提心,你說這個問題多重要。通達菩提心就從謙卑做起,對人謙卑,對一切動物謙卑,對蚊蟲螞蟻都謙卑,我們都稱螞蟻菩薩、蚊蟲菩薩,從內心裡有恭敬心對牠,牠有感受。現在我們總算是明白了,學了《還源觀》,知道一一微塵、一一毛端,用現在科學的術語來說,一一細胞、一一粒子(基本粒子),都是色想行受識五蘊所現的。換句話說,它有體積,很小,我們肉眼看不見,它有受想行識,這個東西就是阿賴耶,它能夠變現萬法,一切萬法都是這個基本粒子組成的。有科學家說這些基本的粒子是一種振動的現象,沒錯,確實是振動的現象,一念不覺是波動,它從波動出來的,講得一點都不錯。不動,不動就沒有了,五蘊就沒有了。所以般若現前,照見五蘊皆空,那個五蘊我們現在知道了,那是基本粒子,比細胞還小。

真能通達,「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這兩句話是說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只要你用菩提心,你決定能證得;淨宗這個法門保證你一生成就,這個不可思議。所以真正修行,是真功夫,就是在生活上不再起心動念。在工作,在待人接物,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成佛了,圓滿了。這一點做不到,不起心、不動念做不到,太難,那不是普通人,佛法裡面講上上根人,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的示現,在中國唐代惠能大師也給我們做了一個表演,上上根人。中下根人,煩惱習氣重,無始劫所薰修來的。那我們遇到的緣,這個就是善導大師講的,這一個人一生當中修行能不能成就,他說了一句話說得很好,「總在遇緣不同」,緣是機會,你要遇到很好的機緣,你這一生能成就,能回得了頭來。遇到聖教,遇到大乘,遇到淨土,緣!遇到好的善知識,這是老師;好的善友,同學;遇到好的修學環境,這個真難,真不容易。這些你都遇到了,你這一生肯定成就,緣具足,善根具足,福德具足。善根是能信能解,福德是真幹,那你就是速證大覺位。

再看底下,「又諸經之王《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是《華嚴經》上說的,我們念過的。我們修行把菩提心忘掉了,真會忘掉嗎?真會,甚至於你在學習經教,你在講台上講經說法,菩提心都失掉。怎麼失掉?不是真誠心了,還夾雜著名聞利養,還夾雜著自私自利,菩提心就忘掉了,忘得乾乾淨淨。我再換一句話說,還有妄想分別執著,菩提心沒有了,那是什麼?那是六道眾生心,那是輪迴心。輪迴心講經也是輪迴業,不過它是輪迴業裡面的善業,將來果報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就是魔業。所以修一切善法、修佛法,都叫魔業,就是六道的福報。你修到色界天,修到無色界天,還是不行,無色界天壽命盡了還往下墮落,諺語所謂爬得高、跌得重,爬到非想非非想天,死了以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般都是墮阿鼻地獄。為什麼?他信心動搖了,他是誤以為非想非非想天就是諸佛所證得的大般涅槃,他在那個境界以為是自己證得大般涅槃,不生不滅了。到定功失掉的時候,經上講他的壽命,也就是他的定功,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到的時候,他的定會失掉,失掉的時候他就想,從前諸佛菩薩騙我,證到大涅槃就不生不滅,為什麼我現在煩惱起現行?這一念就造阿鼻地獄罪業,毀謗聖賢,謗佛、謗法、謗僧,這個罪業就墮地獄,你說多可怕!他不知道錯在自己,他把過錯推到三寶那裡去。「發心之要,不言可喻」,這是我們一定要記住的。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元曉師等」,這前面說過的,「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因」。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取的是這個意思,蕅益大師註的《彌陀經要解》,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你看,正因;念佛功夫的淺深,是往生極樂之後品位的高下。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品位高下是在你念佛功夫,蕅益大師講的也就是元曉師他們這個意思。「我國善導、靈芝與日本淨宗諸家,則以持名為正行,發心為助行」。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祖師大德他們看法不一樣,他們認為,這些人認為,持名念佛這是正行,發菩提心是助行,正助要雙修,有正沒有助不能成功,有助沒有正也不能成功。所以蓮池大師就把它會和了,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和會之曰: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真正持名就是發菩提心,為什麼?這裡有道理,持名念到一心不亂不就是菩提心嗎?持名沒有到一心不亂,那不是菩提心,這個諸位要知道。菩提心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天到晚念,心裡是阿彌陀佛,口裡是阿彌陀佛,把其他東西全放下了,這就是菩提心。如果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其他東西沒放下,夾雜在裡面,這就不是菩提心。各說各有理,蓮池大師他把它會通了,這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二法門,菩提心跟持名是一不是二。真持名念佛,確實他是圓滿的菩提心,否則他往生怎麼可能有那麼好的瑞相,預知時至,走得很瀟灑、很自在?菩提心!蓮池大師《疏鈔》裡說,「則雙取兩家而和會其義也」。

「今崇」,這個今是現在,我們崇尚,「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本經之宗」。這就是發心跟持名合起來,這是本經的宗旨,本經修學指導的原則。換句話說,本宗是淨土宗第一經,也就是說,修淨土最高的指導原則就這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正是雙取兩家」,這個兩家是兩派,古今兩個學派,他們所主張的,把兩家合起來了。「復又攝歸名號,正與蓮池大師之意相契」。發心往生,往生當然品位愈高愈好。愈高愈好,這是在持名,認真老實念佛,你的品位就高。這些意思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對自己的修學就大有幫助。「且此八字,展之則為徹悟禪師之教」,這八個字把它展開,就是徹悟大師所說的四句話,「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徹悟禪師說的。老人家是念佛往生淨土的,禪宗的大德,回過頭來念佛求生淨土。這十六個字我們要把它記住,真為生死,不再搞生死輪迴了,生死輪迴苦不堪言。我們脫離六道之後,在極樂世界成就了,實在講不成就也行,一到極樂世界馬上到十方世界去度化眾生也行。為什麼?彌陀本願威神加持你,你雖然是凡夫,可是你的智慧德能與七地菩薩相等,你是阿惟越致菩薩,只要見了阿彌陀佛,你就有阿惟越致菩薩的待遇,你就取得了。所以你證得阿惟越致當然更好,普度眾生;沒有證得,你有大慈悲心,看到眾生太苦,也行,你應化在六道裡面,阿彌陀佛、諸大菩薩會常常照顧你。真的在極樂世界證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圓證三不退,在《華嚴經》裡面圓教初住菩薩就是。他到六道裡面來應化,他會不會迷?他不會迷,為什麼?他見性了,明心見性怎麼可能會退轉?沒有這個道理。什麼樣的菩薩會迷?十法界裡面的,十法界裡頭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四聖法界到六道裡面來應化,他有隔陰之迷,法身菩薩沒有了。十法界裡面的這些菩薩,他只有位不退,他行有退,念就不必說了,他只有一個位不退。到了明心見性,脫離十法界,證得圓初住、別初地,不退了。這個地位上,諸佛如來還是加持他,增進他的智慧道力,幫他一把,他在那裡成就教化眾生的功德。

下面說,約之,前面是展開,徹悟大師所說這四句話,「約之,則為蕅益大師所倡之信願持名」。蕅益大師講這四個字,簡單。這四個字,印公老法師,我們淨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一生受持。你看在《文鈔》裡,他常常教人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他老人家的心傳,傳法十六個字,「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十六個字是印祖一生的行持,十六個字把它說透了。「《彌陀要解》以信願持名為宗」。明宗論用,《阿彌陀經》蕅益大師《要解》裡面就是用信願持名,因為《彌陀經》跟這部經是同一部,大本、小本,所以指導原則是相同的。底下說,「並云: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這些話都是蕅益大師講的,「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這兩句話說得太好!這是淨宗修學最高指導原則,「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信願,我們在講解《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是善根?善根就是能信、能解,這是善根。什麼是福德?福德是能念,你真幹,真的持名。因緣,那是你外面助緣的環境,你遇到這個法門,遇到修學這些法門的善知識,他們來協助你,這是外緣。善根、福德、因緣這三者具足,決定得生,三者缺一個都不行。你有福德,你有因緣,你沒有善根,遇到怎麼樣?不相信,也沒有辦法理解它,所以念佛的願你發不起來,求生的願。如果沒有福德的話,你能信、能解,做不到,敵不過眼前名聞利養的誘惑。你不是不懂,誘惑的力量太強大,明知故犯,這種人很多,不是不多。所以印祖一生提倡因果教育就大有道理。懂因果是什麼?懂因果,這生死問題真是大事情!生生世世迷惑顛倒幹這個事情,與一切眾生結多少冤業。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是把因果道理、事實真相搞清楚了,這真覺悟了,不再幹了,下定決心不再幹了,我這一生一定要出六道、出十法界,這是因果的力量,那你就會真幹了,真幹就是大福德,無量的福德。行行為正修,念念不離阿彌陀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跟阿彌陀佛相應。「如目足並運」,這是個比喻話,好懂,我看到了,我這一步就踏到。

又說,「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蕅益大師這幾句話說得好,正行裡面還有條件的,要怎樣念?這一句佛號裡具足深信發願,發願求生淨土。佛道無上誓願成,既然成佛道了,諸位想想,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不都在其中嗎?四弘誓願四句,後後深於前前,有第一條未必有第二條,有第二條一定有第一條,有最後一條,前面三條一定具足,所以它是圓滿的。所以,深信發願就是無上菩提。合此信願,那就是淨土的指南,依此而執持名號這叫正行,蕅益大師說具足這個條件才是真正正行。「大本阿彌陀經」,這就是《無量壽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四十八願,十八願是執持名號,十九願是發菩提心,往生淨土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句話也是在第十九願說的。「可見信願持名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正是同旨」,同一個宗旨。蕅益大師說四個字,《無量壽經》說八個字,一個意思,旨趣完全相同。「蕅益大師以信願持名為小本之宗。大小兩本,宗旨應同。故今曰」,我們現在學習《無量壽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蕅益大師之垂教也」,跟蕅益大師所教的完全相應。

下面再給我們解釋「一向專念」,「一向二字有數義」,這裡有好幾個意思在裡頭。第一,「朝向一方前進」,這一方就是西方,目的地就是極樂世界,一向第一個是這個意思。第二,「偏向一邊」,決定不取東南北,他就專取西方,也不取上方下方,偏取西方,跟前面朝向一方也是一個意思。第三是「一味」,第四是「總是」。第五是「一段時間」,第五一段時間也說得好,就是我們現前這一段時間,不說過去也不說將來,我們在現前這一段時間一定要完成,要到達目的地。那個總是,起心動念總是阿彌陀佛,決定沒有雜念,一味、總是都是這個意思。「故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重要!我們應當萬緣放下,不但萬緣放下,連佛法也放下。蓮池大師給我們做的榜樣,他老人家「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他不再搞了;「八萬四千行,饒與別人行」,你們喜歡學哪個法門儘管學,他老人家恭敬讚歎。他自己呢?自己是專念彌陀,真專。有一年,他住在杭州,他的道場我去參觀過,我去過,現在開茶館,實在是我們看得很難過。大雄寶殿裡面佛像全沒有了,做成茶館,祖師的道場!他那個大殿叫神運殿,所以我們想到就很難過。有一年杭州乾旱,非常嚴重,太守,那個時候的太守,就是現在叫市長,去求老和尚,希望老和尚發慈悲心為乾旱求雨。這個在佛門裡面,你看大課誦本裡有求雨的一個儀規,這是求龍王。蓮池大師跟大家說,這儀規我都不會,我只會念佛,我們一起去念佛好了。帶著一大堆人,敲著木魚念阿彌陀佛,就在那田埂上走路,真的,他走到哪裡,雨就下到哪裡,真靈!就用一句阿彌陀佛,什麼一些儀規都沒有,誠則靈!蓮池大師傳記裡有記載這麼一個故事。這一句阿彌陀佛非常管用,只要誠心誠意,決定沒有懷疑,決定沒有夾雜,他就有感應,蓮池大師用阿彌陀佛佛號求雨,求到了。

在現代,好像是前年,山東慶雲,齊素萍居士在那裡建個廟,金山寺。她那個地方,那個時候小麥,四百畝地的小麥要收成,忽然遭到蝗蟲,這個事情麻煩了,小麥會被蟲吃光。附近的農民告訴她要噴農藥,齊居士打電話來問我,噴農藥是殺生,我說妳好好去想想看怎麼處理。她最後想通了,不殺生,絕不噴農藥,寧願四百畝小麥統統給蝗蟲吃掉,供養牠們,也不殺害牠們。這個念頭起了,她也帶一群人到麥田裡面去念阿彌陀佛,在麥田繞佛;下了一陣小雨,刮一陣風之後,那些病害蟲一個都沒有了。附近這些農民感到很驚訝,怎麼會沒有?真的,一個都找不到,大豐收。如果她要是噴農藥,跟這些眾生結下冤仇,那就麻煩大了。她發的是慈悲心,一個小蝗蟲都不殺。她也沒想說牠離開,結果這些小蟲真的沒有了,這是她告訴我的。前個禮拜,你們看到東北的劉素雲居士,十一年前得紅斑狼瘡,非常嚴重,醫生告訴她,讓她心理有個準備,她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她得的是嚴重的紅斑狼瘡,比她輕的都走了,她就一個信念「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是大醫王,阿彌陀佛一定能把我的病治好,就一個念頭念阿彌陀佛,那病真好了,到今年十一年了,到我們這裡來給我們做報告,講了十幾個小時,講得真好。今年六十六歲,在我們這裡一天講兩小時,講完之後,深圳向小莉把她請過去,在她那個道場講了兩天,一天八小時,六小時講演,兩小時答覆問題,一點沒有疲倦的相。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有不思議的威力。

底下說,「一向專念,本於彌陀本願第十八,十念必生之大願」。這第十八願裡面的,這一句是從十八願來的。「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大願」,這是說臨命終的時候,說什麼樣的人?一生沒有聞到佛法,沒有宗教信仰,臨命終的時候,頭腦清醒,一點不迷惑,遇到善友,遇到一個念佛的人,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一聽就相信,一聽就願意,就真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十聲就往生了。這個十聲淨念相繼,他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間斷,十聲,這是阿彌陀佛本願。蕅益大師也是從這一願為我們說出,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他真信切願,但是他持名念佛,他淨念相繼,不過時間很短,他能成功,這是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圓證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經中上輩、中輩及下輩往生之人,皆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淨土。蓋以果覺因心,究竟方便,全顯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之威神功德」。這些話是黃念公苦口婆心勸導我們,我們的緣具足了,就怕善根福德還差那麼一點。差這一點沒關係,我們可以在這一生當中把它補足,說得更近一點,我在今天把它補足,我們求生的願望就達到了。如果不把它補足,這一生很可能就空過了。像這種情形,我們自己應當能夠肯定過去生生世世我們曾經多次遇到,為什麼沒有往生?就是信願欠缺的這一點沒有把它補足,所以還是隨業流轉。我喜歡這個法門,那個法門很重要,還是搞這個,不像古大德,古大德是先把淨土取得了,再搞其他的。像交光大師,他取得淨土,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取得了,但是他想到《楞嚴經》的註解有問題,古大德這些註解都不是佛的意思,他向阿彌陀佛告假,我把這部註解註好再去,阿彌陀佛准許。你看,這就是他取得淨土了,也就是說,於自己往生不礙事了,在這個世間住的時間長短可以自在,想早一天去,行,能去得了;想幫助眾生,再住幾年也不礙事,這一種功夫,行!要不是這種功夫,那我們應當要記住,我們取極樂世界是我們的頭等大事,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就成佛。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那個悟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是一般的悟。真正徹悟之後,那就跟佛一樣,實踐你四弘誓願裡面第一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真能做得到,度眾生對自己絲毫妨礙都沒有,眾生有感,你就有應,感應道交絕不失時。

我們在《還源觀》裡面看到的,這念頭一起,周遍法界,我們感這個念頭周遍法界,遍法界虛空界裡面的佛菩薩,這個菩薩是法身菩薩,立刻就有應。我們有時候有求,求沒應,這是不是不靈?不是的。這些疑問是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我有,章嘉大師給我解釋,不是沒有應,有應,你沒有感覺到,什麼原因?你自己有業障。我們的感,譬如我們的波達到佛菩薩那裡,佛菩薩那裡有回應,回應到我這邊來的時候,我有業障,所以自己沒有感受。業障消除了,這個應就非常明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感應的事理也很深,佛給我們說四種。所以學佛、念佛也是消業障,經上說,念一聲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才知道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古大德常說: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我們念佛,為什麼消不了業障?我們的心不清淨,我們的疑慮沒斷,所以有懷疑、有夾雜,而且也常常間斷,所以佛菩薩的應我們就很難感受得到。明白這個事實真相,然後我們才知道,懺除業障這是很重要的一樁大事情,懺悔業障。怎麼懺悔?還是一句老話,放下,不要再把這些拉雜東西放在心上,心地恢復清淨,業障懺除了。業障不除,你的心怎麼會清淨?宿世今生,業障習氣,宿世是習氣,統統要放下。換句話說,不要再去想了,不但是過去了,已經過去了,記住佛的話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是虛妄,你念它幹什麼?你想它幹什麼?你念它又造業,你想它也造業,身口沒有造業,你意在造業,意業不斷。身口造業有斷的時候,睡覺了,身口不造業了,可是意還在造業,你念頭不斷;換句話說,你還是所謂牽腸掛肚的太多了,你放不下。現在要知道,要想了生死,要想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佛菩薩好,非常羨慕,希望我也能當佛菩薩,那你就得真放下。你當不上佛菩薩是因為你沒放下,放下就當上了。

這個法門是阿彌陀佛以果覺心究竟方便教導我們,跟一般普通法門不一樣。普通法門是因地心求果地覺,所以它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向上提升的,從十信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是這麼樣升上去的,因心果覺。這個不是,這是果覺,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果覺,果覺心做為我們的因地心,因果不二,所以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德號就成了阿彌陀佛。它真正的依憑,依靠憑據是什麼?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就憑這個。阿彌陀佛西方淨土從哪裡來的?自性所生、所現的,我們今天用自性來念佛,所以就超越這些層次,四十一個階級不需要了,頓超,就成就了。「全顯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之威神功德」,我剛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些理事我們要能真信,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你不相信,他不相信,這是正常現象,要不然怎麼叫難信之法?菩薩難信,聲聞、緣覺難信,有時候凡夫倒是信了,那凡夫能超越聲聞、菩薩嗎?當然超不了。他為什麼能信?過去生中曾經學過這個法門,阿賴耶識裡有淨土的種子,這一生遇到了,把過去生中的種子又翻出來,如果沒有這個因,不可能。無論初學怎麼樣的艱難,學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真信了,那是什麼?阿賴耶的種子翻出來了。如果是久遠劫學習的,阿賴耶識的種子埋得很深。緣殊勝,有善友、有順境來幫助你,你過去宿世的種子一定能現行,這接上了。這一接上,也許在臨終時候一下翻過來,那一接上就行了,臨終十念他往生了。他往生什麼品位?說下下品,很難講,下下品是多數,也有上上品的,少數,這與過去生中修學有關係,絕對不是一生成就的。

「又一向專念者,古云:上盡形壽,下至十念。上盡形壽者,指從發心念佛之日,終身念佛」,從真正把淨宗搞清楚、搞明白了,完全接受了,這就開始老實念佛,活一天念一天,這叫盡形壽,「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此乃其上者。其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以事繁,未暇多念」,這是講的福德。諸位一定要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福德?念佛是真正福德,你一天到晚佛號不斷,大福德人!為什麼說大福德人?往生極樂世界這個福德還得了嗎?不是大福德你怎麼能往生!一天到晚念這句佛號,把你那個品位是愈念愈高,《十六觀經》裡面所說的,你將來往生那個蓮花愈來愈大。極樂世界樣樣都相同,只有蓮花不相同,為什麼?每一個人念佛的功夫不一樣,蓮花大小不一樣,蓮花光色不一樣。所以極樂世界的人看得很清楚,這個蓮花的人還沒有來,先看到蓮花,在七寶池看蓮花,看這些,哪個人念佛功夫不錯,那個人念佛功夫差一點,他們在那裡都看得清楚。蓮花大、蓮花光色好,肯定他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很快,功夫用得深。

經上佛告訴我們,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這個世界不錯!這個世界能讓我們快速成就;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緩慢,這個地方快速。西方世界好處就是他壽命長,無量壽,沒有隔陰之迷,一生成就;這個世間波浪太大,頭出頭沒,生生死死,所以苦多樂少。但是要修行,這個地方真的是好修行,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在考驗你的功夫。決定不生煩惱,順境裡面沒有貪戀,要把這個心斷掉,逆境裡頭沒有怨恨;換句話說,在順逆境界裡頭,無論是人事環境、是物質環境,修什麼?修清淨平等,覺不必提,清淨平等自然就覺了。這個與法相宗轉識成智這個道理相應,相宗跟我們講轉識成智,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轉。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那是清淨心,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是第七識,不分別了,平等就現前。覺是果上轉的,所以我們要重視修清淨跟平等,就是轉六、七識,六、七轉了,第八跟前五跟著就轉了。我們用什麼方法轉?就用這一句佛號,在順境裡面才有一點點貪心念頭起來,阿彌陀佛,就把這個念頭轉到阿彌陀佛去了;逆境裡面才有一點點怨恨,阿彌陀佛,全把它轉成阿彌陀佛,這個法子妙!所以祖師大德常說「暗合道妙」,沒有看到在轉,其實它真的轉了,這個佛號一句接一句不讓它間斷,聲聲佛號裡面沒有懷疑、沒有夾雜,功夫純。

下面說,「則於每日行十念法,亦符於一向專念」。這個十念法是祖師大德他們說的,於工作繁忙的時候,事務多,沒有時間去念佛,也沒有時間做早晚課,你就用十念法。早晨起來,洗臉漱口之後,面向佛像,沒有佛像面向西方,盡一口氣為一念,一念不拘多少,一口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盡一口氣叫一念,念十口氣,一生不間斷,也叫一向專念。我住在新加坡的時候,我教同學是另一種十念法,十聲佛號,用這個十念法,時間就更容易去做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念十句,一天九次。早晨起來,洗過臉、漱過口念一次;晚上睡覺之前念一次,這兩次了;每天三餐吃飯的時候,念十聲佛號再吃飯,這就三次,這就五次了;你上午上班,下午上下班,上班工作之前坐在你的辦公桌上念十句再開始,下班的時候,工作完了之後,念十聲佛號再離開你的座位,上午、下午四次,一共九次。念茲在茲,雖然很簡單,時間一分鐘就夠了,非常有效果。為什麼?時時刻刻你都想著佛。用這個做定課,其他做散課,散課是什麼時候想到你什麼時候念;這一天九次,一次十句佛號,用這個做定課,真不浪費時間,不耽誤工作。這個法門實在是非常的方便,這都是符合一向專念。

「更下則如《觀經》所說惡逆之人,臨欲命終,得聆聖教,至心悔改,十念稱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這是《觀無量壽經》上講的。十惡五逆這種罪業,這經上講的墮阿鼻地獄,大惡不赦,他在臨終的時候,要是遇到一個念佛人勸他念佛,他真心悔改。能做到真心悔改,那是他過去生中的善根現前,這一生沒修善,十惡五逆,臨終回頭,真正悔改,念阿彌陀佛念十聲斷氣了,也能往生。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說的,這個法門太殊勝了。下面老居士給我們說,「行者應知」,這個行者是念佛人,一定要知道。「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一直到臨終最後一念」,這叫一向專念。「而其關鍵實在最後」,最重要的是在你臨走的那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你才能往生,臨命終時最後的一念是阿彌陀佛。所以助念就很重要,重要在哪裡?助念就是唯恐他最後一念忘掉了,我們用這個方法提醒,讓他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他就決定往生。不管他這一生念佛的功夫怎麼樣,最後一念太重要了。人在最後一念往往沒有把握,煩惱習氣起現行,這個機會就失掉。念佛念一輩子,到最後一念他心裡有牽掛也不行,這些事情我們都是親身看見過的。

下面舉這個例子,「如上說惡逆之人」,就是十惡五逆這種人,「十聲念佛」,他只念十聲,「第一聲是初念,第十聲則命終」,這也算是「從初發心直至命終均在持名」。這個人的福報太大了,一生作惡,臨終遇到善友,他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本來要墮落阿鼻地獄的,從阿鼻地獄,你看看,把他送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所以他符合一向念佛的宗旨,太殊勝了。這個我們不能不曉得,這個事情是有,很難得、很稀有。所以我們念佛人千萬不要有僥倖的心理,我現在做一點壞事還不要緊,臨終我還有辦法,我還來得及,那你就錯了。起這個念頭那是無比的惡念,要鑽阿彌陀佛本願的漏洞,這個是太可惡了,這是決定不容許的,所以這個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人要老實、要誠懇,不能有一個惡念,有這個惡念就不好了。

「反之,如有人念佛數十年,或於最後階段,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或於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未能念佛,是則不名一向專念」。這個事情我們也看得很多,真有,不但有,很多。到臨命終的時候,他對於這個世間有留戀,最大的留戀是親情,習氣最重。所以古大德在《飭終須知》裡面告訴我們,就是送往生,送往生這個人快要往生的時候,最好他的家親眷屬、他的兒女,不要讓他看見,為什麼?看見他就動心,這一動心就壞了。所以讓他的佛友,念佛的同修來照顧他,來送他往生。他往生之後,家親眷屬才進來,而且一般斷氣之後八個小時,家親眷屬才可以進來,他神識離開了,怕擾亂他。真正往生,一斷氣就走了,那往生快。有的人憑助念,他斷氣他並沒有走,他靈魂還在身體的附近,這個時候念佛的功德是非常非常之殊勝,讓他聲聲都聽到佛號,最後也跟著佛號走了,這個好。要知道,念佛送往生的很多,許許多多往生真的是要靠助念,所以助念要如法,要是不如法這個麻煩就很大。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疑,這個疑是根本煩惱之ㄧ,根本煩惱有六個,貪瞋痴慢下面就是疑,最後是惡見,惡見就是見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合起來叫惡見。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菩薩不能開悟,不能見性,念佛人不能往生,都犯在這個字上。那就不是真信,信心不到位,不是說你沒有信心,百分之百的信心沒有疑,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還有一分疑,那一分疑就是嚴重障礙,就障礙你不能成就,你說這個事情麻不麻煩。我們過去聽老師講,很難理解,老師給我們舉例子,他說譬如這個茶杯盛的是醍醐,滿滿一杯醍醐,醍醐是最好的飲料,裡頭有一滴毒藥,就那麼一滴,你這一杯醍醐就全部都變成毒藥了,你喝一口都要死亡。這就是說什麼?你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當中有一分是疑,那就是一滴毒藥,就把你九十九分信心破壞掉了。比喻得好!讓我們真正能提高警覺,對經教不能懷疑,對佛菩薩不能懷疑,對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不能懷疑,有一點點懷疑就障礙你的成就。真信,你看經上講真信願,真信切願,這個功德無比的殊勝。

「因能念所念,皆是實相故」,這是念公為我們解釋念佛為什麼有這麼殊勝的功德。能念是覺心,所念的是果佛,因果相應。覺心不迷是實相,果佛也是實相,所以它功德不可思議。念佛人臨終,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念佛都往生,從阿鼻地獄他就成佛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到極樂世界去做阿惟越致菩薩,皆是實相。「《彌陀要解》云: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皆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這樁事情,佛菩薩、祖師大德跟我們講透了,光,遍照十方,代表空間;壽,過去現在未來,代表時間,我們現在講時空。橫豎交徹,橫是空間,豎是時間,時空都是無量無盡沒有邊際的,這是法界體,這是自性圓滿的功德,《華嚴經》上講的體相用。舉此體作彌陀身,法性身,西方淨土是法性土,沒有離開自性。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法性的名號,所以這個名號就是一切眾生本覺理性、自性本具的德號,用這個名號深深把我們自性喚回來。

密教裡面講三密相應,淨宗也要講三密相應,這一句名號跟密宗的咒沒有兩樣,它是梵語,阿彌陀佛,音譯過來的,就是自性,所以你要懂得這個意思。阿是無的意思,彌陀是量的意思,佛是覺的意思。你想到覺,你一定就會想到覺正淨,我們經題上覺;正是什麼?正是平等,平等才正;上面是清淨,覺正淨,清淨是淨,平等是正,覺。無量覺,無量的平等清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自自然然所有一切染污都沒有了,你就回歸到覺正淨,回歸到清淨平等淨了,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眾生就成佛了,這叫做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怎麼個相應法?我們從這個地方才得到消息,也就是我們常常提醒同學的,怎麼相應?念念與清淨平等覺相應,因上相應,果上就相應。因上是始、是生;果上是本、是佛。果上是什麼?大乘無量壽莊嚴,就相應了。有因一定有果,所以我們從經題,你看看後半部跟前半部,你從這裡一看,始本不二,生佛不二,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樣殊勝法門到哪去找!除淨宗之外找不到,無比的稀有難逢殊勝,所以我們要珍惜,要真幹。

在這裡順便跟大家報告一點信息,我今天晚上的飛機到澳洲,明天一號到達,一號上山,不能講經,後天二號我們就開始接著講。我們的網路統統能收看得到,雖然離開二十幾天,我們講經在一起學習不中斷。好,謝謝大家。




淨土大經解演—0025 (文字稿)—淨空法師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十五集)  2010/4/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2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二十四面倒數第五行,從頭看起。

「又海東元曉師《宗要》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這是韓國的元曉大師,前面我們略略的介紹過,《宗要》是他老人家註疏的名稱,都是講《無量壽經》的,是《無量壽經》的註。這裡面說發菩提心是明正因,這些祖師大德們都是強調發菩提心的重要;如果不發菩提心,就像善導大師講的,到最後不能往生淨土。所以我們要重視四十八願裡面的兩願,不是一願,許多人都把第十八願看重,十八願是十念必生,十九願講發菩提心,講生到極樂世界皆是阿惟越致菩薩,這第十九願講的。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得好,他說能不能往生完全是信願之有無,你有深信切願那你就能往生,可見得發菩提心重要;念佛功夫的淺深,是幫助你往生極樂世界之後提升品位。如果念佛沒功夫,真有深信切願,這個願就是菩提心,真有度眾生的心,真有作佛的心,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些開示非常重要,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

下面給我們說明菩提心,「又云發菩提心有二」,這個又云還是《宗要》裡面說的,第一個是「隨事發心,煩惱無邊,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這個也說得好,我們看這個,就知道這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四弘誓願。裡面說了三願,說了三條,這種發心果報雖然在菩提,菩提是正覺,菩提是正等正覺,他的華報在淨土。換句話說,這個果報是在淨土成就無上菩提,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最後那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究竟圓滿的果報。「所以然者」,這是回答一個提問,「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菩提心,菩提心是自性圓滿的覺心,這是世尊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菩提心就是智慧。實在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說智慧,下面德能、相好當然包括在其中,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先說心量,心量廣大無邊是講空間,沒有邊際,大而無外,長遠無限這是講時間,都是無量無邊、無盡無限。所以大乘裡面常說,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話是真的。佛心如是,我們每一個眾生心皆如是,一絲毫的差別都沒有。無差別當中現在好像有差別,這是怎麼回事情?迷失了自性。於是在無差別裡面現出了差別,在覺悟的人,不要說圓覺,圓覺是佛,大覺這是菩薩,在他們境界裡面差別即是無差別。為什麼?大菩薩入不二法門,我們有二、三,他沒有,我們有一多,他也沒有。我們再問一次為什麼?何以故?如果我們真正明白,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裡面講的三種周遍,你不就明白了嗎?那是《華嚴》圓滿的境界。無論是正報,無論是依報,所有一切現象,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是波動的現象,這話說得很有道理。近代的科學家說宇宙之間什麼都沒有,就是波動,精神現象是波動形成的,物質現象也是波動形成的,形形色色不相同是頻率不一樣。這個說法跟佛經上講的相應,三種周遍相應,「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後面一句其實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含容空有」。

「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末後這兩句好,「除菩提心,無能當此」。這句話就是說,遍法界虛空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他講從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見聞覺知。在自性,斷盡無明習氣回歸到常寂光,這裡頭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所以有些人問我,既然他不起心、不動念,他還有知覺嗎?他有知有覺,不就起心動念了嗎?不起心、不動念,他怎麼會有知覺?他就是有這個東西,精神、物質現象確實沒有了,他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就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它不生不滅,因為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物質、精神都是緣生法,我們講精神是什麼?講受想行識。如果一念妄動,見聞覺知就變成受想行識,有了受想行識,從受想行識裡面就變現出物質現象。那就是他所受的、他所想的、他所行的、他所認識的,變現出來,自自然然的。所以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也可以說包括十法界,眾生有感自然就有應,他是活活潑潑的,他不是死的。他感的時候現相,不是起心動念現相的,是感應現相的。雖現相,他還是沒有起心動念,完全是自性起用,不可思議。我們想去理解它,錯了,你理解不了,為什麼?你是用心意識,心意識緣不到自性。要怎樣才能緣到?把心意識放下,它就現前,當下即是。這是大乘法裡面、是禪宗裡面,不管是哪個宗派最高的境界。末後這兩句話說,除菩提心,無能當此,這真的是把根本講出來,這就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這是隨事。

下面,第二「順理發心,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這段文長,我們先看這一句。首先你要相信,你不能懷疑,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這懷疑。我們學佛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就?說實在話幾個人真信佛?信佛信了一輩子,對佛還打問號,到底真有嗎?誰能夠一絲毫疑惑都沒有?那是真信,真信的人肯定依教奉行,果報不可思議。我們對佛就是有懷疑,你說不信還挺相信的,你說真信吧,他做不到,所以佛法真難!佛法確實知難行易,那個知是什麼?沒有疑才是知;有疑你無知,雖知,不透徹,拖泥帶水。真信、真解,所以信跟解有關係。我們凡夫真正搞清楚、搞明白,相信了,這是一般中下根性。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他就真信,這種人非常難得,為什麼?他能夠死心塌地修行,他有成就。這裡面兩種人,我們中國古人講上智下愚,多少?上智也不多,下愚也不多。下愚他雖然不解,你教他,他就一口咬定,他真幹,說念佛,他念個兩年、三年他真的往生,瑞相稀有,他懂不懂經的道理?他不懂。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的徒弟就是屬於這種人,他往生的時候,老和尚讚歎:稀有!讚歎他的成就,「講經說法的法師、名山道場的住持方丈,不如你、比不上你」,老和尚讚歎,那是真的不是假的。站著走的,還站了三天,等諦閑法師去替他辦後事,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所以,信解!諸法是佛說的一切法,皆如幻夢,它不是真的,真正相信、真正理解,對於一切法你決定不執著,你也決定不分別,乃至於一切法裡不起心、不動念,你就得三昧。一切法非有非無,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說它無,它有相;你說它有,它這個相不存在,是極其短暫的一種相似相續相,不存在。我們看電影,從前電影那個幻燈片,一秒鐘更換二十四張,張張不停,一秒鐘二十四張,每一張它的時間是二十四分之一秒,你還沒有來得及想又換掉,這生滅法,生滅速度太快!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不是一秒鐘,「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你怎麼能說它有?你怎麼能說它無?它的事實真相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你沒有法子說它,你說,那個時間已經很長,它不曉得到哪去了;慮是想,你也不能想它。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離言是言語道斷,離念是絕慮,心行處滅,言語跟思慮達不到,這是它真相。

「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這個信解就是前面講的四句話,「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這四句話把一切法的真相都說出來。發廣大心,這是什麼?真心現前,你對於一切諸法再也不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個時候發廣大心。廣大心是什麼?就是前面講的,度眾生的心,斷煩惱的心,學法門的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煩惱是不善,善與不善二邊不住,可是怎樣?你的心態,「而不撥無可斷可修」,你還是很認真的在那裡斷惡修善,你知道沒有煩惱斷,你在那裡斷,你知道也沒有善法修,你在那裡修。這兩句話黃老居士括弧裡有個註解,怕我們聽不懂,真慈悲,「不撥無即不排除之意,撥者排也,無者除也」,所以上句的意思,「雖不見煩惱與善法,但仍有可修與可斷」,為什麼?「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這個無願三昧是大三空三昧,自己入了這個境界,還得要修,對自己來講破無明習氣,給眾生做好榜樣,也就跟唱戲一樣,知道唱戲是假的,還演得很逼真。為什麼?演給別人看的,是讓別人看了之後有所感動而覺悟。這是說明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現身、作為全是為幫助眾生。如果在這個境界裡,我不願意,灰身滅智,那就變成小乘,大乘跟小乘的差別在此地。

小乘阿羅漢在這個境界他就結束,不願意再示現,這行不行?不行。為什麼不行?無始無明的習氣斷不掉。你們想想這什麼道理?無始無明習氣要斷,那你就得學佛菩薩無為而無所不為,無所不為而無為。這兩句話的意思,不就是佛常講的入不二門嗎?入不二門才是大乘菩薩,對自己來講,四十一品無明習氣他才能斷掉。破了無明之後,在《華嚴經》裡面圓教初住菩薩,破無明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入這個境界。我們想,人到不起心、不動念,當然分別執著沒有了,哪裡來的四十一個階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哪有這些東西?有這些東西不又有分別、不又是有執著了嗎?所以我們在華嚴會上跟同學們講得很明白,有沒有這四十一個階級?沒有。華嚴境界是平等境界,哪來的四十一個階級!佛為什麼說四十一個階級?是說起心動念那個習氣沒斷,起心動念真沒有了,確實沒有了,還有起心動念的習氣,這是微細的無明。這個微細無明很難斷,沒有法子斷,所以在那個境界裡修行叫無功用道,古人常講此處用不得力,一用力,妄想分別執著全起來。

在這個境界裡面,換句話說,你得說話算話。你在過去因地上曾經發過度眾生的願,你現在成佛你為什麼不度眾生?你說話要算話,要兌現,這個時候是你兌現的時候。雖兌現,沒有起心動念,隨眾生的感,佛菩薩應,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是無心而應,就是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他就應,雖應還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現身如是,說法亦如是,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他講經四十九年沒說過一個字。我們聽這個話聽不懂,怎麼一個字沒說?現在人記錄下成一部《大藏經》,他說一個字沒說。真的是一個字沒說,為什麼?他沒起心動念,他說什麼?很難體會這個境界,聽不懂,明明你給我們講這麼多經,怎麼說連一個字沒說?所以佛有善巧比喻,他用鐘鼓來比喻,你敲鼓,你用力敲,聲音就大,輕輕敲,聲音就小,鼓有沒有起心動念?有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佛要我們從這裡去體會,他真的沒說。他那個說是什麼?是你眾生起心動念,他這邊自自然然的反應,就是自性性德法爾如是。如果沒有反應?沒有反應那就死的了。他不是死的,活活潑潑,所以佛說法,就像《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心應量。

下面說「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有能度所度你就起心動念,有能現所現、有能說所說,那你分別執著全起來了,你是凡夫,不是聖人。我們要學聖人,要把能所放下,能所放下就是說決定不能夠有執著,境界裡不執著有我身,不執著有人身,四相放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得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恆順眾生,眾生有執著,你要是沒有執著,他心目當中你是異類,他沒有辦法跟你在一起生活。那怎麼辦?要順著他,順著他的執著,一樣有執著,那順著他的執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隨喜是有分別、有執著,功德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有執著就是沒執著,沒執著就是有執著,你能聽得懂嗎?這妙,妙就妙在此地。所以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真的這法喜充滿。這個理確實是很深,聽不懂沒有關係,不要去研究它,不要去想它,一遍一遍的聽。所以釋迦牟尼佛不厭其煩,天天講、常常講,聽多了總有一天豁然開悟,為什麼會豁然開悟?薰習久了。你看平常你是煩惱薰習得久,就生煩惱,現在是聖教薰習得久就開悟。所以不怕,多聽,現在方便,一片光碟都能開悟,一片光碟要是每天聽十遍,聽上三年準開悟。三年聽這一片東西,心定了,你得三昧,你怎麼會不開悟!肯定開悟。人人都有分,問題就是你肯不肯信?你能不能相信?你願不願意這樣做?關鍵在此地。只要願意,大乘不難!

「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這話都是真話,你能依照上面所講的發心,它能幫助你開悟、幫助你明心見性,這功德太大了。這底下還有一句話忘掉了,「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如經言」,這是《金剛經》上說的,「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句話是《金剛經》上的。這是諸佛菩薩在世間滅度無量眾生,滅是幫助眾生滅煩惱,幫助眾生斷煩惱,幫助眾生證菩提,雖然幫助他,不著相;眾生著相,佛菩薩不著相就如是。他能隨順於空無相,前面講的無願三昧這叫大三空三昧,就是空、無相、無願。換句話說,他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跟這個相應,空、無相、無願,他在工作裡也相應,他待人接物也相應,與大三空三昧相應,就是與金剛般若相應。他不是不幹,真幹,幹得很積極;雖然很積極,痕跡都不著。這是什麼?換句話說,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跟無作是一不是二,真入不二法門。所以這是真實功德,無邊功德,一切諸佛演說彼諸功德說不盡,為什麼?它稱性,道理在此地。

我們再看下一段,「宗趣」這一段老居士也說得很多,分量很大,「又《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這個地方引的,他是因為這裡講發菩提心,所以他就引第三條,「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前面還有兩條,我們在這得順便說說,「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頭一條,你要知道那是什麼?那是菩提心的根,菩提心的基礎。沒有第一條就沒有第二條,沒有第二條就沒有第三條。我們今天說發菩提心,我們得真幹,怎麼幹幹得不像,沒有成果出現,什麼原因?沒根,把根疏忽掉。許多出家人來跟我談,談什麼我都不說,紮根要緊,他都沒有想到根本,那你怎麼會有成就?根是這四句,第一條這四句能不能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能不能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把《弟子規》統統做到,這個根你就有了。這個根是淺是深、是強是弱,那裡面程度還有很多。慈心不殺是因果教育,修十善業這是佛法的根,《十善業道經》裡面佛講得很清楚,人天法,你來生怎樣得人身、怎樣生天,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乃至無上菩提,都是以十善為根本。離開十善,你來生人身都得不到,向上就別想,向上生天、聲聞、緣覺、菩薩、佛都別想,你連人都得不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在中國,中國傳統文化是儒釋道三家,少一個也不行!儒釋道的三個根就在這一句,儒家的根《弟子規》,道家的根《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佛法的根《十善業道經》,出家還要紮一個根《沙彌律儀》,出家的根。根基沒有,怎麼會有成就?我們學佛不能騙人,騙人有罪。

這三個根真的紮下去,你學佛可以修成菩薩、修成佛,你修道可能修成神、成仙,你學儒可以成聖、成賢,決定有成就;如果這三個根都沒有,那你什麼成就都不可能。三個根從哪紮起?從《弟子規》紮起。就像三層樓一樣,《弟子規》是第一層樓,《感應篇》是第二層樓,《十善業》是第三層樓,三個根,比什麼都重要。學佛從哪裡學起?從這裡學起。在古時候,一般人童年就把這個根紮下去,一般是儒跟道,從中國傳統文化你就能看出來。中國傳統文化硬體設施有三個建築,祠堂,祠堂教什麼?教孝,孝親尊師,春秋祭祖。平常祠堂就是學校,私塾都用祠堂做教學的場所,私塾是家學,用現在的話就是家族的子弟學校。祠堂平時沒有活動,除了春秋祭祀之外沒活動,所以就利用這個場所來學,所以它是倫理道德的教育。第二個就是孔廟,孔廟也是每年一次祭孔,那是它的活動,平常也沒事情。所以地方這些讀書人就利用這個場所結社,你們看到《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裡面講的文昌社,他們就利用這些地方結社,在這個地方學習道德的教育,古聖先賢的道德教育,就利用這個場所。第三個城隍廟,城隍廟大概都是道家的或者是道教的,教什麼?因果教育。這裡面教學最動人的、最感人的就是十王殿,十殿閻王它是表法的。在從前這個閻王殿它多半是泥塑的,把地獄變相圖做出來,說明、依據那是《玉曆寶鈔》,因果教育。

這三樣東西,小孩從小就受這薰習,所以他的根就紮穩,以後再接觸佛的時候非常容易,十善業道對他們來講一點都不難,根好。所以在家學佛十善業、三皈五戒,一點問題都沒有,他真做到;出家學佛他真有根有底。現在我們這一代麻煩,儒釋道的三個根都沒有,如果我們說沒有,我在十善業行不行?不行。佛在《佛藏經》裡面說過,《佛藏經》是一部經,不是《大藏經》,分量不多。《佛藏經》,佛說「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釋迦牟尼佛說這句話,你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佛不承認你。佛教傳到中國是很完整的,你看《大藏經》裡面的《四阿含》,是小乘經,小乘的經律論。在隋唐那個時候有兩個宗,成實宗、俱舍宗,這兩個宗是小乘,要先學它,先學小乘,小乘學畢業再去學大乘,這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的,古時候都是這樣的。可是唐朝中葉之後,中國佛教不學小乘,在家、出家都不學,那學大乘行嗎?中國用儒道代替小乘。所以學佛沒有不讀四書五經的,至少也讀過老莊,用這個做基礎,然後再接著學大乘很有效果,不亞於小乘。這是中國佛教一個特色,這必須要知道,所以用儒道做基礎,儒釋道就融成一體。

在中國這個社會形式上有儒釋道,實際上儒釋道已經融成一體。學道的他讀佛經、他也念四書五經,學儒的他也學道、也學佛,很普遍。尤其像《金剛經》、《華嚴》、《地藏經》這些,變成很普通的這些功課,儒也學、道也學。到了近代,清朝亡國之後,中國社會一直在混亂不安的狀況之下,接著遇到日本人侵略,八年抗戰。我們把傳統這些東西疏忽了,現在正像《無量壽經》上佛所講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我們不能怪父母,也不能怪祖父母,只能怪我們出生在這個環境,這環境不好,我們來了。這裡面因素很多,不是他們有意疏忽的,為時勢所逼,我們要知道。怎麼辦?這要補習,把這基礎教育要補過來,真正花個一、二年的時間紮根,根真的紮好,無論修什麼都會有成就,這很重要。所以淨業三福頭一條就是儒釋道這三個根,有這個根才能學佛。所以第二條才學佛,學佛從哪裡?「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才入佛門。佛經上你一展開,「善男子善女人」,為什麼?他具足第一條善,也就是說他真正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他真做到。所以他有這個條件,才能到佛門裡面來接受三皈五戒,出家的時候接受沙彌戒,沙彌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

有這樣的基礎才能到第三,第三是大乘,第二是小乘,不違背次序。到第三是大乘菩薩,大乘菩薩第一個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這個因果不是小乘因果,不是世間的因果,世間因果在第一條就學。這個因果是什麼?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它是講淨土法門的,念佛成佛!不是講普通的因果,這個講得透徹,我們不能不知道。這個法門就是教你念佛,你對這個因果你要相信,深信切願,沒有一個不往生。「讀誦大乘」,讀是對著經本念,誦是離開經本背誦,你念得很熟你能夠背誦。這是什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就能成佛!這個大乘是講什麼?廣義的講是大乘經。狹義的講就是《大乘無量壽經》,就這一部經,你就決定成佛,往生成佛。最契合現代這個世紀,現代科學技術進步,知識爆炸,人喜歡簡單。最簡單的,一部經,而這一部經能夠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統統包括在裡面,《無量壽經》,真的不是假的。前面跟諸位說過,真的一即一切,一個不漏,所以這部經無比殊勝,十方諸佛讚歎。我講經講了五十二年,在我經驗裡面,我講任何經都沒有講《無量壽經》的法緣殊勝。你們要是聽經,細心想一想觀察,你能夠覺察到,講這部經的法緣無比殊勝,無論在什麼地方,為什麼?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眾生多!也有些中國國內所說的特異功能,在佛法裡面講的天眼通,能夠看到那些眾生,他們知道這個道場聽眾太多太多了。所以讀這部經、講這部經、學習這部經,感應是無比的殊勝。「勸進行者」就是教化眾生,讀誦大乘是自行,是自己依著經教修行,自行化他,勸是勸別人。

「又曰」,這又曰也是《觀無量壽佛經》上說的,「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這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怎麼會有三個?大乘教裡面常講一心,哪來的三心?三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三心,佛法講體、相、用。這地方講三心,有體、有用,用分兩個,自受用、他受用,我用什麼心對待自己,用什麼心對人。這是《觀經》上說的,「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你看這個地方,菩提心的體是至誠心,什麼叫誠?這個字怎麼講法?曾國藩先生在他讀書筆記裡面,給誠下了個定義,說得好,跟大乘教裡面相應,他說「一念不生是謂誠」。起心動念,誠就沒有了,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心是誠心,至誠是誠到極處。曾國藩先生也是個學佛的,我想他那個誠的定義是大乘經上所說的。至誠心誰有?給諸位說,圓教初住菩薩。十法界裡頭沒有,十法界裡頭我們知道最高的階層是佛,十法界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那個佛還是用阿賴耶。阿賴耶是什麼?阿賴耶是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有起心動念,所以他是妄心不是真心。一發這個心,給諸位說,你就是圓初住菩薩,你就成佛,真心!用真心就是佛,用妄心是十法界。十法界的四聖法界用妄心用得正,因為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都是依教修行,所以他的妄心用得正。六道用得邪,不正,六道裡見思煩惱障礙了他。所以四聖裡頭有分別,沒有執著,有塵沙煩惱,沒有見思煩惱,他脫離六道輪迴。至誠心不容易!

「二者深心」,深心是自受用,我們自己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要用什麼心?用深心。什麼是深心?我們用本經經題上五個字「清淨平等覺」。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講這個經,講菩提心的時候,我這樣講法大家好懂,我把覺上加了一個字正,正覺。我用了十個字,真誠就是至誠心,真誠;深心是清淨、平等、正覺;他受用呢?他受用是慈悲心,就是此地講的迴向發願心。把自己所修所學的一切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慈悲到了極處。這就是攝一切眾生往生佛國,這慈悲到極處!沒有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慈悲心不圓滿,為什麼?來世他還要搞六道輪迴,這一世你怎麼愛護他、怎麼幫助他,來生還搞輪迴。佛幫助眾生要幫助到底,真的要幫助他到家,不能搞一半,一生當中就要達到圓滿,你就得一定勸導他念佛生淨土。你自己一定做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你讓他看了之後真正心生感動,真正能夠放下萬緣,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成就一切佛法。那個地方是個好學校,生到極樂世界就無量壽,有的是時間。學佛的場所,沒有比極樂世界更好的,這找不到,十方諸佛讚歎,連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你看都讚揚文殊、普賢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向阿彌陀佛學習,這還得了!這些事實真相,我們得看清楚、得想通,然後死心塌地歸心淨土,不再搞別的。

我在講席當中,過去跟諸位報告多次,老師把這部經的眉註給我,我讀了之後生大歡喜心,那個時候我講《華嚴經》,我就不想講了。《華嚴經》講了一半,《八十》講了一半,《四十》講了一半,我就不想講,就想發心專講這部經,這部經先後我講過十遍,這是第十一遍,專修淨土。為什麼這以後又講《華嚴經》?我跟諸位說是三個人啟請,台灣的開心法師,北京的黃念祖老居士,華藏圖書館的韓館長在往生前兩天,生病住在醫院,往生前兩天懇切的要求,希望我把《華嚴經》講圓滿。因為以前講的沒有這些設備,不但沒有錄像,連錄音都沒有,我第一次講《華嚴》。她說希望能夠從頭好好講一遍,那個時候還是錄像帶,留給後人做參考。我看她的病很重,來安慰她,就答應了,這是這一次第二次講《華嚴經》因緣。我移民到新加坡,在新加坡住了將近四年,李木源居士知道這回事情,代表這三位大德正式啟請。所以《華嚴經》就從新加坡居士林開講,我們講了四千多個小時,講了多少?《八十華嚴》大概五分之一,講得很詳細,大家很歡喜。這個經是中本《華嚴》,我們這一次在此地學習的進度,今天是第二十五次,我們學到二十五面,兩個小時學一面,他老人家的《大經解》恐怕也將近一千頁,那就得一千次,一千次得兩千個小時。這個學習方法是有受用,愈詳細愈歡喜,真的是法喜充滿,我們還是要把進度提快一點。所以這三種心,我們用最淺顯的文字,讓大家看了很好懂,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要真正發這個心,用這個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得生。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發此三心,亦即發菩提心也」。「又密宗最重發大菩提心」,黃老居士參過禪、學過密,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顯密圓融,通宗通教,難得的一位長者大德,「其教典《菩提心義》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這十六個字是說菩提心的重要。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菩提之心是覺心,就是經題裡面講的「清淨平等覺」。我常常跟諸位報告,也提醒大家,清淨心是阿羅漢,平等心是菩薩,覺心是佛,佛覺悟了,覺從哪裡來的?覺從平等來的,平等是三昧。持戒就能得清淨心,因戒得定,定是三昧。得三昧,平等心現前,定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開悟。覺是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它是成佛的根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就說明我們學佛,學佛是一大事因緣,為什麼?回歸自性。眾生迷失了自性,墮落在十法界、墮落在六道輪迴,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性德完全違背,所以受苦受難。從大乘教義裡面來說,災難從哪來的?不善的心行。為什麼?學到這麼多年,諸位心裡都相當明瞭,「一切法從心想生」。堅定的善心善願,我們居住的環境就變成堅實的大地,不會有災難、不會有地震、不會有土石流。我們在前天看到一個信息,我還看到照片,好像是在台灣發生的山崩,這個山整個崩下來,山上面那一層的樹木還在,當中的土突然崩塌下來,這從前沒見過的現象,沒見過。這在佛法講是什麼因?我們的心行不善感得大地鬆了,搖晃不定。是不是真的?是真的。

現在想想,有幾個人心在定中?心都不定,可以說是心慌意亂,現在社會一般大眾都是這樣的,沒有安全感。不像從前人,從前人心定的,他定在哪裡?定在倫理道德。因為以前教育,它從紮根教育就教這個,教你定在孝悌、定在五倫、定在五常、定在四維八德,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待人接物他都有個常規,他不越這個規,他心是定的。現在沒有了,現在心不定,沒有安全感,所以大地鬆了,大地也不定,這在大乘教裡講得通。如果我們不能夠認真學習聖賢教誨,把心定下來,這個事情會常常發生,會愈來愈多,這麻煩大!防不勝防。你看這兩年地震的頻率比過去多得太多了,在整個世界來講,每個月都會有好幾次,不定在哪個地方,頻率愈來愈多,災害愈來愈嚴重。記住「一切法從心想生」,佛這句話說得太好!我們心想什麼?要常常想著祖宗的教誨,倫理道德,常常想著佛的教誨,佛叫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把心定在極樂世界,把心定在阿彌陀佛。我們的心定了,山河大地也鞏固了,就不會出問題。所以,要定在發菩提心。真誠心我們還做不到,為什麼?做到了你就超越十法界,你成佛了。可是我們要非常認真去學習清淨心、平等心,在日常生活當中學。

前面講得很好,《往生論》裡跟我們講的,學無染清淨心,知道哪些東西是染污,我們遠離染污。要記住,自私自利是染污,名聞利養是染污,五欲六塵的享受是染污,貪瞋痴慢是染污,染污多,太多太多!你要有慧眼,你看得清楚,能分辨明瞭,遠離一切染污,清淨心就回來。得到清淨心之後,再進一步修平等心,平等心從哪裡學起?從謙卑學起,我不說謙虛,謙卑。連天主教《玫瑰經》裡頭,第一段教人學聖母瑪利亞的謙卑。在中國《禮記》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禮,《禮記》裡面講,禮的精神是什麼?自卑而尊人,自己謙卑,尊重別人,這是禮,禮的根本。決定沒有貢高我慢,貢高我慢感應的是什麼?地震。我們就曉得,我們能夠自卑而尊人的話,我們居住這個地方不會發生地震。我們要相信佛,佛說的,不信就沒辦法,一定要相信,決定不懷疑,它就產生效果。如果你要是跟一般人的見識,「佛是迷信,沒有科學根據」,就麻煩大!災難現前,你怎麼辦?不相信。

我們再看下面,「又《菩提心論》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這是《菩提心論》裡面講的一段話,一直到這一段的末了,都是《菩提心論》上所說的。菩提心能包藏(包是包容,藏是含藏)一切諸佛功德法,這個意思就說,自性本具一切智慧德相,能生萬法,就是這一句的意思。顯示萬法從哪裡生的?從菩提心生的,是不是?是的,這個意思太深。自性,自性之體就是菩提心,自性能生萬法。惠能大師見性講的五句話,他形容菩提心,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的真心永遠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染污過。染污是阿賴耶,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從來沒染污過。不生不滅,「本不生滅」。「本自具足」,這句話裡頭東西多了,本自具足,第一個是什麼?第一個就是智慧,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佛所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是第一。智慧是什麼?智慧就是菩提心,覺心、本覺,《起信論》上講的「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是阿賴耶,是妄心,不覺本無,本覺本有。覺心就是菩提心,覺心具足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所以能生萬法。遇到緣它就現萬法,這個緣是什麼?一念動,我們今天講波動,極其微細的這一念波動。

這個波動沒有因的,從這個波動之後就有因、就有果;只有第一個,所以叫無始無明,這個東西沒有因。你要去追究它的因的話,你就起了分別、起了執著,你就愈迷愈深,就錯了,第一個動沒有因。佛講得很好,為什麼沒有因?無始,沒有開始,無始當然它就沒有滅,有始就有終,它沒有始。所以這句話已經把意思說破了,沒有始你就不要問了,你就不要去想它,所以不可思議。你一想一說就錯了,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這話說得真好!這是言語的善巧。能包藏它,本來包藏的,就是能大師第三句話裡面所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這個意思。它這裡說一切諸佛功德法,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智慧德相」。我們在這經題裡面,智慧是「大乘」,德是「無量壽」,相是「莊嚴」,全在經題上。極樂世界所現的,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阿彌陀佛修證出現了,我們看他五劫的修行,他修成了,極樂世界出現,極樂世界還是從心想生的,真有,不是假的。蕅益大師他有一個外號叫西有道人,西是西方,意思是什麼?西方真有,他給大家做證明西方真有,叫西有道人。阿彌陀佛修證出現了,出現西方極樂世界,他就成為一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眾的導師,導師就是佛,指導大眾修行證果。在極樂世界修行還是一級一級向上提升,可是它速度快。不像是在他方世界,修行的時間很長,為什麼?障緣太多,障礙太多,修行的環境不好,壽命短促,還沒有成功壽命到了。再轉世再來,至少要耽誤十幾年二十年的時間,這個耽誤就是退轉,大幅度的退轉。

西方極樂世界人沒有生死,無量壽,而且他的時間可以說分分秒秒他都不浪費,都不空過,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他念念都在進步。這種修學環境到哪裡去找?十方佛剎裡頭沒有!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什麼叫密?不是祕密,祕密不可告人那不見得是好事,佛法的密是講深密,理太深,理跟事都非常深妙,嚴是莊嚴,密嚴土是什麼?西方極樂世界、華藏世界。廣說,一切諸佛的實報莊嚴土都是密嚴土,揀別它跟十法界不一樣,十法界的土沒有它那樣堅固,它永遠沒有災變。它是怎麼成就的?我們要記住,菩提心成就的。我們再把這話重複說一遍,大家就印象深刻,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能把這十個字都做到,你就修證出現一切導師,你就見到阿彌陀佛,為什麼?你自己是阿彌陀佛,你就見到極樂世界,密嚴土就是極樂世界。身是金剛不壞身,正報,土是依報,無比的莊嚴,西方極樂世界講七寶成就的,七不是數字,代表圓滿。七怎麼說?東南西北上下中,取這個意思,圓滿的意思;換句話說,無量無邊珍寶所成。那是什麼?堅定的信心成就的。我們這個世間眾生迷失了自性,現在眾生心什麼心最重?疑心最重,所以全都鬆散掉,麻煩就來了。對什麼都懷疑,這個事情是真麻煩不是假麻煩,什麼都懷疑,這個最嚴重的是對於聖教的懷疑,對祖宗教誨的懷疑,這是中國諺語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祖宗愛護後人不騙你,佛菩薩愛護眾生也不會欺騙你,你不相信你就沒福報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解演—0024 (文字稿)—淨空法師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十四集)  2010/4/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2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二十四面第四行,我們從第一句看起:

「順菩提門者,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這一句前面漏了一個字,漏了一個「二」。因為前面第一段是講「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這個講完了。這個地方是要講「順菩提門」,順菩提門也有三條,下面說:「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這一大段題目是「一經宗趣」,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依照這部經修學的最高指導原則。這個指導原則,總的在前面說過,「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淨宗修行最高指導原則。這個地方是為我們細說,怎樣得清淨心。特別是我們這部經的經題,經題的後半段講的是清淨平等覺,把修行綱領說出來了。有宗,這就是本經的宗旨,修學的宗旨;趣就是果,我照這個方法修,將來得什麼樣的果報,那個果就在經題的上半段。你得的是什麼?得的是「大乘無量壽莊嚴」,你看看這個果報多殊勝!這一句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人人都有的,本有的,所以大乘教裡面佛常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佛這個意思一定要搞清楚,它不是迷信。佛,是印度話,印度人稱佛,我們中國人稱聖人,所以佛跟聖人是同一個意思。中國這個聖怎麼講法?聖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通達明瞭,這叫聖;佛在印度這個意思是覺,也是對宇宙人生真相完全覺悟明白,真的是一個意思。佛教傳到中國來,這個字是音譯的,實在講是可以用中國這個聖字來翻譯,有些佛法裡面稱為大聖,這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大聖釋迦牟尼。所以這個文字搞清楚,你就不會說它是迷信。你意思搞不懂,以為佛是神、菩薩是神、羅漢是神,全錯了。佛、菩薩、阿羅漢在佛教裡面是學位的名稱,佛是最高的,中國人講聖人,比聖人低一級的是賢人,再低一級的是君子;在佛法裡也有三個等級,最高的是佛陀,其次的是菩薩,再其次的是阿羅漢,三個學位的名稱,這不能不搞清楚。

佛的教學,終極的目標是教我們回歸自性,為什麼?自性裡頭是圓滿的。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本性本善,佛稱自性,也稱本性。《三字經》最初兩句話,「人之初,性本善」,你怎樣回歸到本善,這個教學目的就達到。為什麼本善不見了呢?因為你習性不善,《三字經》上說得很清楚,「性相近,習相遠」。性大家是一樣的,都是至善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要搞清楚,這善是個讚美的名詞,它太完美,它一絲毫欠缺都沒有。自性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這個相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福報,無量的福報,你自己本來有,為什麼失掉?現在在我們這個世間,我們所看到的,智慧不平等,德行也不平等,福報也不平等,什麼緣故?是因為你們自己的業障有厚薄不一樣。業障厚的,聰明智慧就少;業障薄的,他聰明智慧就多一點。所以智慧德相本來都一樣,你的煩惱有厚薄淺深不相同,所以它透出來的不一樣。

佛陀的教學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把煩惱習氣遠離,放下,統統放下,你就成佛,你就完全恢復。煩惱習氣無量無邊,釋迦牟尼佛把它歸納為三大類,這教學上好說,好講。每一類都無量無邊,沒有頭數的。第一類叫無明煩惱,《華嚴經》稱作妄想,《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就是大乘教裡面講的無明煩惱,這是一類。第二類叫塵沙煩惱,塵沙是比喻,就是這種煩惱像塵沙那麼多,在《華嚴經》上叫它做分別,所以分別是煩惱,塵沙煩惱。第三大類叫見思煩惱,見是你的見解錯誤,思是思想,你想錯了,你把事實真相想錯了、看錯了,這叫見思煩惱。《華嚴經》上講的執著,執著就是見思煩惱。你能夠把執著放下,你就證阿羅漢果,就叫做阿羅漢,第一個學位就拿到,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了。如果更進一步,不但不執著,分別也沒有了,那你就是菩薩,你就拿到第二個學位。最高的學位,必須六根在六塵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無明煩惱沒有了;無明煩惱是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你就成佛,最高的學位就拿到,它是三個學位的名稱。

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知道,現在佛教變成宗教,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罪人,怎麼他老人家搞到二千五百年之後會變成宗教?我們要知道,我們沒有盡到責任。釋迦牟尼佛在世跟宗教不相干,十九歲出去求學,參學,三十歲開悟。孔老夫子也是,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這是東西方的聖人很多相同的地方。可是世尊他開悟之後,就從事於教學,一生幹這個工作。身行言教,他真做到,他所講的全做到了。他做不到的,他不說;說到,真做到,給我們大家做個好榜樣。教多久?教一輩子,七十九歲圓寂的,所以在經教裡面常常看到,「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十歲開始到七十九歲,活一天就教一天,樂此不疲。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什麼身分?他是多元文化,可以說多元,因為他不分國家,不分宗教信仰,也不分族群,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這是他真正的身分。他自己呢?他自己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不收學費,他的生活很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吃飯到哪吃?托缽,真的是「一缽千家飯」,這個話說得是實實在在,不是假的。你看經典一展開,你就看得到,他的常隨弟子,就是跟著他不離開的,佛到哪裡去就跟到哪裡去,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每個人都出去托缽,那個缽就是一千二百多個缽,托的飯不是說我托來我就吃,不是的,回去把飯和在一起、匯在一起,然後再分著吃。所以每個人那一缽飯都是千家托來的,這是真正共產主義。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把它搞成宗教,這是我們後世的學生大不孝,怎麼會搞成這個樣子?真正做佛的學生,要把佛的本來面目恢復,本來面目是教學。

佛教傳到中國,摩騰,竺法蘭,這兩位大德到中國來,當時漢明帝拜他為老師,所以就變成國師。原本他們都是托缽的,都是樹下一宿的,現在做了皇上的老師;在中國,如果皇上的老師到外面去托缽,到樹下去一宿,那人家不把皇帝罵死了!你這個皇帝怎麼當的,你的老師怎麼可以叫他過這個生活?所以到中國來之後,他們把那些舊的傳統也就放下,你看恆順眾生,隨順中國人的習慣。皇上也給他蓋上宮殿,蓋上了寺,這個寺是什麼?諸位要懂得,寺是政府辦事的機構,是直接屬於皇帝管的一級單位,叫做寺。你們到故宮去看,故宮裡面牌子有很多,像鴻臚寺、太常寺,那都是皇帝下面的一級單位,直接歸皇帝管的,稱之為寺。九個寺,寺的長官叫卿,三公九卿;三公是皇上的顧問,這地位很高,九卿是他下面一級單位的首長。宰相下面一級單位稱之為部,那個部的首長稱為尚書,尚書就是部長,侍郎就是次長。所以皇上他的一級機構比宰相就要高一等,宰相稱尚書,他們稱卿,三公九卿。佛教這個辦事的機構也稱之為寺,直接歸皇上抓的,所以中國那個時候就變成兩個教育部,宰相底下的教育部是禮部,排列的順序,它排在第一,這是中國老祖宗傳下來的。無論是家庭、無論是國家,都把教育擺在第一,「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你建立一個政權,君是領導,領導人民,什麼為第一?教育第一,所以禮部是第一個部。宰相有事不能視事,禮部尚書代理,你看他地位多高!從中國古時候制度去看,無論是家庭,無論是國家,都把教育擺在第一,換句話說,一切都是為教育服務。所以這個國家幾千年來長治久安,它道理在此地。

教什麼東西?紮根的教育,基礎的教育,是三歲,小孩從出生到三歲是紮根教育,母親教。母親是小孩子第一任老師,教什麼?現在跟大家講的《弟子規》,《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是父母做給小孩看的。小孩一出生,眼睛睜開他會看,耳朵他會聽,他已經在學習。你看從出生到三歲,他學了一千天。這一千天當中,在從前這個教育是非常重視的,一切負面的東西不能讓小孩看到,不能讓小孩聽到,不能讓嬰兒接觸到,他所接觸的全是正面的。父母在他面前都彬彬有禮,他學會了。所以中國古諺語說,「三歲看八十」,這三歲紮的根,八十歲不會變,這個教育根深蒂固。《大學》裡面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什麼時候培養的?這三年一千天培養的,這個根多好!以後他上學,老師是繼續家教,把家教延續。老師要做出榜樣來給學生看,老師代替了家長,家長這麼做的,老師也是這麼做,他的信心就定了。所以從前中國教育是這麼教成功的。

這種教育到什麼時候沒有了?民國建立之後,這種教育的理念還延續了二十年,民國二十年以後就沒有了。徹底滅掉的是中日戰爭之後,八年抗戰之後完全沒有了。所以我常說,我們跟日本人的八年戰爭,死傷的這些人,生命財產,那是小事,微不足道;最大的傷害是我們傳統的家跟傳統的家教丟掉了,這個損失太大了。這個損失,如果我們沒有高度警覺心趕快把它恢復起來,我們這個民族會滅亡。就跟世界上四大古文明,其他三個都沒有了,只剩一個中國。中國如果把這個傳統丟掉,中國這個古文明也會消失掉。我相信不會超過三十年,中國東西就沒有了。這個沒有是全世界人類可悲的一樁事情,損失不只是中國,全世界的損失。七0年代湯恩比常常講,這是英國一個史學家,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別人說的,不是我說的,說得真有道理。我們今天如何能夠恢復佛的教育?佛是教育,它不是宗教;如何恢復中國傳統儒的教育、道的教育?中國傳統決定離不開儒釋道。儒釋道在形式上有,實際上已經看不到,學儒的,他學道、他學佛;學佛的,他也學儒、也學道,他樣樣都通,樣樣都懂。這是我們對於傳統文化基本的一個認識,要搞清楚、搞明白。

現在要恢復就不必建寺廟,那是從前帝王時代的,不必建那個形式。現有的這些寺廟,那是古蹟,做為觀光旅遊,歷史的憑弔,好事情,那個不能夠教學。現在要建,要建學校。早年我跟趙樸老常常見面,幾乎每年我都回去看看他。我給他建議,現在交通方便,資訊發達,中國佛教是十個宗派,十個宗派都恢復起來,每個宗派建立一個道場,像外國的大學城,找一塊好地方興建,建大學城,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解門,一部分是行門。夏蓮居老居士他在名稱上做了一個建議,這個建議非常好。修行的這部分稱為學會,我們淨土宗,淨宗學會,這是修行的一部分,研究理論、經典的一部分,淨宗學院;天台宗的天台學會,天台學院,這是名稱上的現代化,大家一看就了解,這就對了。華嚴學院,華嚴學會,這名稱讓人家一點都不迷惑,這個建議非常好。我們要真的懂得,要真的去幹,這樣子才能把中國傳統文化復興起來,那麼中國至少有一千年的盛世出現,千年盛世,長治久安。中國起來了,一定會把世界帶向安定和平,你說這個事情多偉大!多有意義!

在末法時期,大乘教裡面,無量壽是無比的殊勝。剛才我們講經題上,你看清淨心,清淨心得的果報,清淨心是因,果是莊嚴,莊嚴就是美好;平等心,平等心是定,是三昧,果報是無量壽,那是德;後面覺,覺而不迷,果報是大乘,大乘是智慧,就是《華嚴經》上講的,自性本具的般若德相。德是無量壽,相是莊嚴,般若智慧就是大乘,都擺在經題上,修因證果,這就是本經的宗趣。現在頭一個跟我們講,無染就是清淨心。染是染污,我們現在的心不清淨,為什麼?有執著,有分別,哪些是的?說不盡。簡單說一個,執著身是我,這就是染污。你還有身見,這是頭一關,執著身是我,佛說這個身不是我。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樣,這衣服是我所有的,不是我,這大家容易懂。衣服髒了換一件。同樣的道理,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用個幾十年,像機器一樣,用舊了,不好使用,再換個新的,換個新的身體,這就對了。

真有功夫的人,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人的細胞,身體裡面細胞,每七年是一個週期,它是天天都在換。七年,舊的細胞是一個都沒有,全部都換上新的。那我們要問,他為什麼愈換愈差?老化,不就差了,愈換是愈不靈光,為什麼不換成新的機器?要換成新機器,那你就長生不老,為什麼要愈換愈差?你想想這個道理就曉得。童年的時候天真,十歲到二十歲,七歲到十四歲、二十一歲,換的時候,幾乎換的都是新的,沒有什麼差別,真的是好。二十歲以後,那一個七年就不如一個七年,為什麼?自私自利起來,妄念起來,跟著你的欲望,貪瞋痴慢,那好了,愈換愈差;愈到老,執著愈嚴重,就更差了,就是這麼個道理。身體細胞新陳代謝的更換,聽誰的?聽我們自己的意念。所以如果你真的得清淨心,你所換的全是好的。也就是說,你沒有衰老的相。如果你要是得平等心,換的幾乎都是跟新的相同的。我們講,菩薩菩薩年年十八。菩薩所換那個身體的相,因為他有平等心,他不但清淨,他達到平等,清淨是阿羅漢的心,平等是菩薩心,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佛心;所以清淨平等覺這三個階段,他們懂得。我們一般人患得患失,貪而無厭,所以愈換愈差,五、六十歲就衰了,這是對於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才會產生這樣的一個後果。

你看菩薩教我們,我們修淨土,終極的目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求生極樂世界,第一個要緊的條件,諸位要記住,這經上常講「心淨則佛土淨」。你心地不清淨,你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一天念幾十萬聲,不一定能往生,為什麼?心不清淨。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享受!極樂世界太好了,我是去享福,這個念頭不能往生,與極樂世界的那個理念完全相違背。要知道極樂世界是學校,你可不能把學校當做家,進了學校就不想離開,這不可以。你畢業之後,一定要離開,那個地方是培訓你成佛的,你是去上學。成佛之後,你得離開。離開到哪裡?到十方世界去教化眾生,你不能老戀著那個地方。你有這麼一個動機,不但阿彌陀佛不會接引你,極樂世界的居民也反對你,你怎麼能去?所以頭一個條件是無染清淨心。

這麼多年來,我常常勸導大家,咱們學佛頭一個學清淨。我提出十六個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這十六個字真正做到,有沒有入門?給諸位說,沒有入門。我說得很明白,不要把我的話誤會,但是我已經帶你到門口,帶到門口。入門呢?那要佛經上的條件,就是你要把身見放下。真的這個身不是我,不再為這個身去造業,這就對了。你才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決定不再為這個身,身捨掉。第二個要放下邊見,邊見簡單的講就是對立,再不會跟人對立,他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邊是二邊,不但不跟一切人對立,跟一切動植物也不對立,跟山河大地也不對立,跟自然現象也不對立,對立的念頭沒有了。諸位要曉得,對立念頭放下,是個什麼境界?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一體就不對立,對立就不是一體。對立裡面生煩惱,所有一切煩惱的根源就從這裡生的,所以要把它放下。再要把成見放下,中國人講「某人成見很深」。佛法把成見分成兩大類,一個是因上的成見,一個是果上的成見。沒有成見,人到沒有成見,你處事待人接物就一帆風順,為什麼?自己沒有意思,別人都好,但是你有智慧,你能判斷。別人提出來好的,你一定服從,一定隨順;提出不善的,你可以規勸,認為規勸他不能理解、他不能接受,就一笑了之。盡量去迴避那個後果,那個不善的後果,這就對了,永遠是快樂的。這才叫真正入門,入佛門。

入佛門在小乘就證須陀洹果,小乘初果。在大乘,像《華嚴經》裡面講的,圓教十信位的菩薩,初信位,十信是小學,你已經入小學一年級。我講的十六個字是帶你到一年級門口,那你得用佛的這個標準,你就進去了。這一進去,雖然很低,地位很低,可是你也很了不起,稱你為聖人,小聖,小小聖。這小小聖沒有離開六道輪迴,但是決定不墮三惡道,你得到保證,天上人間七次你肯定證阿羅漢,也就是說,你的地位一天一天往上提升,不會退轉。三種不退裡面,你證得的是位不退,天天有進步,你是個小菩薩。《金剛經》上佛說得很好,佛陀囑咐大菩薩要常常照顧小菩薩,小菩薩定力不足,有時候還會犯過,所以大菩薩常常照顧你。頭一個決定不為自己求安樂,哪個地方有災難,你不要去躲避,趕緊到那邊去,盡心盡力的幫助他們。

今天這個地球上有災難,佛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他們?教學。要知道講經教學是化解災難的祕方,你要教他,他本性本善,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不善是習性。講清楚、講明白了,他就會把不善放下,把本善又找回來,那就成了,教育目的就達到。再壞的人,五逆十惡的人,他還是有本善,只是一時糊塗做錯事情,你得原諒他,好好教他,教他回頭;你不能捨棄他,捨棄他,你的教育失敗。

我在國外,我不想教學校,我很喜歡跟這些老教授們聊天,跟他們開座談會。我告訴他們,古老的中國最重視的是教育,中國人有教學的智慧,有教學的善巧方便,有教學的成效,這是世界上確實很少能夠跟中國相比的。中國教育首先肯定人性本善,教學沒有別的,就是讓他從習性回歸到本性。如果說這個學生太壞了,不能教,把他開除,那是你教育的失敗。你應當把那壞學生變成好學生,那你教育成功了。不能教,開除,他沒有過失,你自己有過失,你沒有能力,你沒有德行,你不能感化他,這是你的失敗,不是學生,學生沒有過失。我常常在座談會裡面告訴這些教授們,他們聽了之後,也點頭,也覺得我說得很有道理。這不是我說的,這是中國古聖先賢說的。教不好,應當反求諸己。中國古人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才能解決問題。你要把責任推到對方,那你錯了,完全錯了。中國自古以來教學的成功,沒有別的,就是這兩句話。父母教兒女教不好,不是兒女不好,自己沒有盡到責任,沒有教好。老師教學生,教不好,他反省的時候,不是學生過失。所以修養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境界,自然能夠感化底下一代。

中國幾千年長治久安的載體是家。所以中國這個民族了不起的地方,一個是懂得教育,一個是家。家是什麼?把這個教育徹底實現。中國家是大家庭,抗戰之前,我們是住在農村裡面,大家庭,這個村,王村就是王家,他一家。那個是宛村,宛村是一家,是我們的親戚,兄弟十個不分家。家裡人口有二百多人,已經衰了,興旺的時候三百多人。所以家有家道、有家規。《弟子規》是家規裡面的共同規矩,必須遵守的。除這個之外,每一家他所學的不一樣,他所經營的事業不一樣,他還有他特別的規矩,都在家譜裡面。治家有規矩,就跟政府一樣,它有制度,它有法律,不能夠違反。所以小孩從小就要教他大公無私,如果有私心,這麼大的一個家庭就被他破壞,就家破人亡。從小沒有私心,你活在這個世間為什麼?為家,榮宗耀祖,光大門楣,他一生有他的目標。你說現在我們很多人,許許多多小學生都自殺,為什麼?他生活得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這精神生活多苦!從前無論從事哪個行業,無論你到哪個地方,家是你的後盾,家是你最忠實的支持者,你有困難的時候,全家都會照顧你。所以年輕的時候,家學就是私塾,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學校。只要肯念書,一定有人成就你,家幫助你。老的時候,家養老,告老還鄉,天倫之樂,你看家裡自己兒孫,這些子姪,總有幾十個,天天圍繞著你,你多快樂!現在家沒有了,家沒有了,真可憐,特別是年老了,孤單。這個社會養老的事業,我看了很多,我每到一個地方,我很關心的就是看這個地方老人福利事業,看這個地方青少年犯罪的情形。這是全世界每個國家政府最憂慮的、最頭痛的兩個社會問題。但是這種問題在中國古代根本不存在。你查查中國二十五史,哪個朝代提到養老育幼的問題?沒有提到,家代替了,它都做好了,都把小孩教好,都把老人照顧好,所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在中國古代各行各業裡面,哪個職業一般人最歡喜幹的?給諸位說,做官,為什麼?待遇很好,又有社會地位,又沒事情幹,沒有案子辦,沒有犯罪的人,沒有犯罪的事情。我們看看《四庫全書》集部那些文學作品,文章、詩詞、歌賦,誰做的?都是些做官的,他沒事情幹,天天在家讀書,學而優則仕,遊山玩水。我們看到這些文學作品裡面,你看很多訪問道長、訪問和尚,他有的是時間,哪像現在!現在三百六十行,做官最辛苦。古時候連做皇帝都輕鬆,垂拱而治,沒事做,天下承平,怎麼來的?教育辦得好,家紮得好,所以齊家國治天下平。只要家一齊,家好了,社會就沒有問題,再不會有犯罪的這種事情發生,全靠教育。你看老祖宗多有智慧,幾千年就是把教育擺在第一位,所有一切行政設施沒有一樣不是為教育。教育是主軸,國泰民安,它能收到這麼好的效果。佛教教育尤其是提升,提升自己的靈性。

所以頭一個,無論是在家學佛,出家學佛,要記住「不為自身求安樂」。為自身求安樂,縱然你得到安樂,副作用很麻煩,副作用會帶給你疾病,帶給你災難。人活在世間就是為眾生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榜樣,為一切眾生,教學。最大的利益,最殊勝的功德,就是教學,「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所以「無染清淨心」,頭一個是無染做到了,清淨心才能夠得到。只要有染污,我們講精神的染污,物質上的染污,統統要離開,決定不能夠沾染。今天最普遍的染污、最嚴重的染污是什麼?電視,網路,害死人。中國國內我不太清楚,我們在國外,特別我在美國住了十幾年,美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就用電腦。除了他自己的功課之外,他就接收網路裡面的信息。所以你看看從小他就污染,染污變成一個習慣,他一生都丟不開,回不了頭,這多可怕!

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早年有一次我在他家裡,碰到當時教育部有三個官員,地位也很高,去訪問他老人家,談傳統文化復興的事情。問他用什麼方法能夠復興中國傳統文化?他聽了之後,態度非常嚴肅,五分鐘沒有說話。我們大家都非常注意,用心的來聽他的教誨。五分鐘之後,他說了,方法是有,第一個,那時候台灣有三個電視台,有台視,有中視、華視,三個電視台,把電視台關閉;第二個,所有的廣播要關閉,報紙、雜誌都停刊。這三個官員聽到之後,老師,這做不到!「這個東西天天在糟蹋中國傳統文化,你要不把它去掉,你怎麼復興?」說得有道理。所以我學佛了,他們雖然沒有關閉,他有權播放,可是我也有權不接受。我差不多有五十年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看雜誌,不聽廣播。我每天讀經,讀聖賢的東西。所以別人問我,我每天天下太平,沒事。你們有事,我沒事。所以只要我們肯遠離,我們就得清淨心。我們每天過的日子多歡喜,多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知識不行,知識解決問題,後頭有後遺症,而且知識解決問題是侷限的,它不是圓滿的,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前些年,我在英國跟劍橋大學、倫敦大學漢學系的學生、教授們上過課,跟他們交流過。我看到這些漢學系的學生,這些外國人,我很佩服,他們年輕,普通話講得很好,北京話講得很標準,能夠讀文言文,能夠看中國的古籍,這不能不佩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學得這麼好。這是研究漢學,研究儒釋道,拿儒釋道的經典去寫博士論文。我曾經問過他們,我說湯恩比說過,「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需要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我說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你們現在都在學習,我說真能解決問題嗎?我問他們,他們對我笑,不說話。然後我就接著問,湯恩比的話講錯了嗎?你們是不是以為他講錯了?他也不說話。最後我就告訴他們,湯恩比的話講得沒錯,而許多人解讀錯誤。提起中國孔孟學說,你們肯定就想到四書五經十三經,正是他們現在學習的,裡頭有個學生用《孟子》寫論文,還有一個學生用《無量壽經》寫論文,就是我們這個本子。我問他,《無量壽經》有九個不同版本,你用哪個?他用夏蓮居的會集本,難得。

我說很多人解讀錯誤,為什麼?四書五經十三經是儒家的花果,當然你一下就看到了。大乘佛法,這一提起,你們一定會想到《華嚴》、《法華》、《般若》這些大經大論,能解決這個問題嗎?不能解決。你不說,我給你說出來。這是花果,可是你要想想花果從哪裡來的?樹上結的;樹從哪裡來?樹是根生的。湯恩比的話沒說錯,你要找根。根是什麼?儒家的根是《弟子規》,道家的根是《感應篇》,佛法的根是《十善業》,這三樣東西你們都疏忽了,你認為這個太淺、太低了,那是根。你要是把根丟掉,哪裡會有枝葉花果?所以你們研究這個東西就不透徹。我說你們今天搞的,搞什麼?你們在這裡,學校裡教的,你們所學的是儒學、佛學、道學。我說我跟你們不一樣,我說你們將來可以拿到博士學位,可以做歐洲的漢學家,可以做名教授,你不可能像我這麼快樂,像我這麼自在,什麼原因?我跟你們學的是相反的。現在外國人寫的字都是從左邊到右邊,你看你們學的是佛學,我是反過來,學佛。你們是搞的道學、儒學、佛學,我是學儒、學道、學佛,不一樣。學儒,得學的跟孔孟一樣,他是我們的表率,是我們的標準,要向他看齊,學佛就學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學道要跟老莊一樣,那你才算有成就,才是智慧,真能解決問題。所以佛學、道學、儒學是知識,學佛、學儒、學道是智慧,湯恩比的話沒有說錯,很多人把它解釋錯誤了。

我那個課只有一個小時,時間雖然不長,給他們很有啟示。所以這三個根重要,中國的根,從前是母親紮的,根深蒂固。儒家是倫理道德教育,道家是因果教育,佛法是智慧教育,你沒有這個根,怎麼用功,怎樣學習,都沒有用處,你都學得不像。換句話說,你在生活上的問題,工作上的問題,你都解決不了。如果你真的是學儒、學道、學佛,那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你才真正像夫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法喜充滿,佛家所說的「常生歡喜心」。一個人天天歡喜,他怎麼會不健康!天天在憂慮,那就會出毛病,那不是健康的相。健康的相是天天快樂,儒釋道都是如此。所以我們把它認識清楚,要認真學習。

下面第二個,「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這是救苦,救苦救難,用什麼方法?目的是什麼?叫一切眾生得到平安。你看我們現在的社會,現在社會人心不安,定不下來、靜不下來,這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嚴重煩惱,這怎麼辦?我們曉得染污太嚴重了,什麼造成的?說老實話,電視造成的,網路造成的。網路跟電視是大魔王,很可怕。過去方老師告訴我,這個東西能毀滅一個國家,毀滅民族,你不能不小心它。他說美國將來滅亡,頭一個因素就是電視。那個時候他警告台灣政府要小心,台灣那時剛剛開始,要跟美國走的話,將來會毀滅。電視毀滅你的下一代,毀滅年輕人,它教的是什麼?暴力、色情、殺盜淫妄,從小就學,這還得了!完全跟性德相違背。可是社會上的人,政府這些負責的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嚴重。

我在馬來西亞訪問的時候,前首相馬哈迪也跟我談這個問題,他說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尤其到數碼的科技出來之後,你看那麼小的一個晶片,指甲大的晶片,裡面含藏那麼多的資訊。而現在這些資訊沒有善的,都是不善的,都把人教壞了,這個問題多嚴重。他還找了一個人傳話給我,希望我再次訪問的時候,跟他有長時間來討論這個問題,這都是有心人。現在人一昧向名利上去追求,爭名逐利,得到的是什麼?縱然得到,苦不堪言,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時候想得到,得到的時候又怕丟掉,他心怎麼會安?不可能安,心不清淨,不會安的,這種人過一輩子多苦!所以佛、聖人教導我們的方法,我們想救這個社會,救這個世界,救這個地球,什麼方法?講經教學,還是這句老話,愈想愈有道理。你講經教學是把人的覺性喚起來,本善喚出來,他只要覺悟,只要回頭,他心就定,智慧就開了。對於這些假的東西,名聞利養是假的,你的錢再多,你還不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如果了解事實真相,你追求那個幹什麼?苦不堪言。衣食足了就夠了,每天飯能吃得飽,衣服能穿得暖,小房子能夠遮蔽風雨,你說多快樂!大房子,每天用多少時間去打掃、去整理。

我在美國住很多年,有些同學在那邊待遇不錯,買了大房子。星期六、星期天他們不上班,在家幹什麼?用一天多的時間去整理環境。你要不整理的話,警察來替你整理,向你收錢。那是人做房屋的奴才,你去侍候它。你買個小房子多好,花一、二個小時就打掃得乾淨俐落,你才有多餘的時間去享受。中國人會過日子,真正讀書人,高人,農村裡頭搭個小茅蓬,舒服極了。我記得我的童年在農村裡面居住,住的是草房,茅草房,土牆,我都很留戀。這種房屋你看不上眼,茅蓬,冬暖夏涼,很舒服,它牆很厚,那個牆差不多有一、二尺厚,土牆,蓋的這茅草蓋得很厚,確實冬暖夏涼,它冬天冷氣進不去,住得舒服。鋼筋水泥的房子是好看,但實實在在講沒有中國那個小茅蓬養人,住在那個地方的人真是心地清淨,長壽,現在人講磁場不一樣。現在一個大樓住多少人!磁場好混亂,很複雜。農村裡頭,這小茅蓬附近都沒有人,很遠才有人家,那怎麼會一樣?幫助別人就是身行言教,我們身體力行,把古聖先賢的教訓真正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真的學問,把經典裡面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這境界提升了。

今天的問題,因為交通便捷,資訊發達,地球真的是地球村,環繞地球一周,兩天。我走過的是三天。我走過一次,頭一天,從北京飛到巴黎,在巴黎坐火車到英國;第二天,從英國飛到紐約;第三天,從紐約再回北京。地球村!這從前人無法想像的。資訊發達,任何地方發生事情,電視廣播立刻就知道。那我們的生活空間跟從前不一樣,需要的知識當然不相同。所以不能不關懷這個世界,這個世界跟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可是信息裡面垃圾太多,你要都去看、去接觸的話,你要浪費多少精神?所以我統統放下。但是我也有管道,有些同學好心,重大的事件,他們會在網路上下載下來給我看,我大概二、三天看個二、三頁,從網路上講重大的事件,我都知道,這是必要的。不必要看的東西,全部不接觸,盡量保持清淨心,保持心情的安定,我們才有能力幫助一切苦難眾生。講經教學就是一起來分享儒釋道的智慧。

第三是「樂清淨心」,樂(念「要」)是樂好,念「樂」就是快樂。你看它統統都是講的清淨心,第一個是「無染」,第二是「安」,第三個是「樂」。「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樂要給他真的樂,樂後頭有副作用就不樂,那不是真的。所以佛法慈悲救世,慈濟兩個字講到真實究竟處是大乘佛法。它是不是給你財富?不是的;是不是給你地位?不是的;是不是給你榮耀?也不是,幫助你破迷開悟。為什麼?苦是從迷來的,你不了解事實真相,也就是說你想錯了、看錯了、做錯了,招來不善的果報,這個苦。如果你省悟過來,覺悟了,你的思想見解正確,你的言行正確,感得來的是善果,真快樂。離苦得樂是果報,破迷開悟是因。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他自然就得到離苦得樂,教學。教學裡頭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出好樣子,你自己所說的跟你所行的不一致,別人對你不相信,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譬如我們這三個根的教育,這些年來我很強調這些,勸大家我們要補這門課。這門課我們從小沒學,父母也沒學,祖父母也沒學,現在我們補這門功課當然相當困難,可是知道這重要,認真來學習,補這門功課並不難,真正肯幹,兩年一定就把它補好了。這兩年是紮根教育,來得及。

如果想幫助別人、教化眾生,學孔子、學釋迦,還要補一門功課,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們中國老祖宗真實智慧,無與倫比。祖宗知道言語會隨著時代改變,如果語跟文要是一致,幾百年之後的人就看不懂現在的文章。所以發明了一種方法,我們的文跟語分開,語言不管怎麼變,文不變。這個方法好,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寫的書,我們現在能看得懂,就像面對面談天一樣,這是多了不起的一樁事情!所以我們要補文言文這門課。文言文怎麼學?一點都不難。文言文靠背誦。所以過去李老師教我們,你能夠熟背五十篇古文,那個時候我們的教材是從《古文觀止》裡面選的,能背五十篇,你就有閱讀的能力,文言文的鑰匙你拿到了。《大藏經》是文言文寫的,《四庫全書》是文言文寫的,你拿到這個鑰匙,古人留下來這些寶藏,你都能受用。如果能背一百篇,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如果我們一個星期學一篇,背一篇學一篇,一百篇也不過兩年,兩年鑰匙就拿到,祖宗留下這些寶藏你就有分。你要不肯幹,這些東西現在有,印刷術進步,印《四庫全書》不難。我是去年,好像前年向商務印書館訂了一百套《四庫全書》,大概今年五、六月就印好,它全部交給我。我訂了一百套,我是想贈送給國內有需要的學校。花兩年時間,你拿到鑰匙,你就能閱讀。經是學問,史是經驗,有學問,有歷史的經驗,你就有能力治國平天下,你就能解決問題,給這些眾生真正帶來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社會和諧,天下太平,真做得到,不是奢想,真能落實。所以湯恩比能夠說出這個話,我很佩服他。這是一個外國人,他是研究世界文化史,是個歷史哲學家,說得好。所以世間真正覺悟的人,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幾乎都是從事於教學,選擇這個行業非常有道理。他不幹別的行業,他幹這個行業,幹這個行業真的是救世救民。

在佛法裡面,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大菩提是自性裡面圓滿的智慧,叫大菩提,幫助一切眾生回歸自性。自性裡頭圓滿的般若智慧現前,這叫得大菩提。這樁事情很不容易,雖然自性裡頭本有,你必須要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話說得很容易,做起來可真難。能夠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小智慧,但它是真的,不是假的,小智慧;再放下分別是菩薩,叫大智慧;最後能不起心、不動念,圓滿的智慧,那是佛的智慧,我們真不容易做到。起心動念,這句話我們很不容易理解,我們到自己學《華嚴經》,學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對這個概念才了解少分。這是真難,就是連入門都太難。你看入門,要放下我執,要放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很不容易。所以大乘裡面有特別的法門,就是「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這個「彼國土」就是西方阿彌陀佛的世界。阿彌陀佛等於是諸佛如來當中,他是發個大心建立一個學校,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佛教大學,是個多元文化的大學。我不是學佛的,我學基督教能不能往生?我學回教能不能往生?給諸位說,統統能往生,這個了不起。往生只是臨命終時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相信,發願,我相信、我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我在基督教修的,在回教裡面修的,把修行的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統統能往生,這個門多大!不管你學哪個法門,為什麼?你都是修善,都是積德,把這個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都能夠提升你的品位。佛家沒有門戶之見,要有門戶之見不就對立了!一開頭就叫你把對立放下,認識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跟阿彌陀佛是一體。佛經上沒有說信仰其他宗教是除外的,沒有,沒有這句話,統統都有。你們看大乘經教,你會發現裡面有很多婆羅門,那是婆羅門教,還有很多外道,那都是一般其他宗教信徒,都是佛的學生。所以佛是搞教育的,不是宗教,它跟宗教不對立。什麼宗教來學都歡迎,都一樣的成就,都一樣的往生,到極樂世界成佛,拿佛教育最高的學位。拿到之後,他還是婆羅門教,他還是基督教,他沒有改變他的宗教,變成他們宗教的聖人,這是大乘教的真實義。

我們這些年來,十年了,一九九九年開始,整整十年了。我們接觸許多宗教,我們倡導世界宗教是一家。我學習其他宗教的經典,我也曾經講過,我講過《聖經》,我講過《古蘭經》,他們也很歡迎。我講過天主教他們早晚課用的《玫瑰經》,《玫瑰經》的光碟在他們教裡頭流通。我們心目當中全世界所有宗教的教主,在佛法裡面講,都是佛的化身。《普門品》裡面說,「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基督身得度,他就現基督;應以阿訇身得度,他就現阿訇。我這個想法這麼多年來得到很多宗教的贊同,原先以為還要長時間辯論,結果沒有,這麼多年來一次都沒有遇到過,都能夠贊同。所以宗教是可以團結的。

宗教一定要講學,要教育。宗教沒有教育只有形式,那就變成迷信,一定要教學。真的,創教的這些教主都是社會教育家,而且都是多元的。釋迦佛教學時間最長,四十九年;耶穌是被人害死的,他教學三年;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我們細心去觀察,他們當年在世都是講經教學。而且內容方面,奠定基礎教育、普世教育,無不是倫理、道德、因果。為什麼?這三種教育能夠帶給社會大眾切身的利益,就是我們常常講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社會和諧,天下太平,這三個教育能做到。少數上上根人再向上提升,經典裡面有哲學教育、有科學教育,給你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講得非常好,佛法可以說把這個事情講圓滿了。這是阿彌陀佛建立這個學校,幫助你拿到最高的學位,佛陀,中國人稱聖人。如果我們用中國人稱呼的習慣,我們稱孔子為至聖先師,那我們稱釋迦牟尼佛可以這樣稱法,至聖本師,佛門稱釋迦牟尼佛是本師,根本的老師,創教的老師。至聖就是佛,至聖本師,這大家就不會發生誤會。

菩薩是賢人,大賢,大賢文殊師利,大賢觀世音,大賢地藏王。很多人對佛菩薩、阿羅漢都以為是神,都是鬼神,這個誤會很大!我們佛弟子沒有把它講清楚、講明白,讓社會大眾產生這麼大的誤會,這很可惜。所以他建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願力建成的,了不起的大願。這大乘經教上有理論根據,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整個宇宙的變化與我們的心想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一個人如果思想純正,心態良好,你就會健康長壽,你什麼病都不會生。疾病從哪裡來的?佛所講的跟中醫講的是一樣,一個道理,是你的心態出生問題。佛法裡面講三毒,貪瞋痴,這是所有一切疾病的根源,你心裡有這三樣東西,所以你本身就有這個病的因。我常常講的是加兩個,傲慢、懷疑,對於聖賢的懷疑,對於自己的懷疑,我叫五毒;佛講三毒,貪瞋痴,我加兩個,貪瞋痴慢疑,五毒。你有這個五毒,外頭有細菌感染你就很容易得病;如果裡面沒有貪瞋痴慢疑,外面病毒再嚴重,感染不了你,你不會感染,所以叫免疫力,你不會有,嚴重的瘟疫災區你進去沒事,道理就在此地。

有這五毒,如果你還有五種緣,那你感染就非常容易。這五種病緣是什麼?怨恨,你有怨氣,你有恨,你有煩惱,怨、恨、惱、怒、煩,這是緣,你得病的緣,有因有緣,你怎麼會不長病?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我把五毒放下,我把這五種不良的心態也放下,無論在什麼環境裡,我沒有怨也沒有恨,順境不起貪戀,逆境沒有怨恨,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你就百病不生。縱然有了病,不需要治療,自己會好,為什麼?我們曉得,我們全身每一個細胞,細胞再分析都是原子、粒子,這些原子、粒子帶了病,那是什麼?就是因為你有這個五毒,你才感染的,把這個細胞變成病毒的細胞。如果你覺悟、明白了,你把這些煩惱習氣放下,那個帶病的細胞立刻它就恢復正常。恢復正常,不就是健康了嗎?所以中國中醫治病,那個理論是很高深的,外國人不知道。這個病能夠治好,七分靠心態,醫藥只能用三分。心態好的時候,這三分藥都不需要用。如果你的心態不好,你常常有憂慮,常常有煩惱,常常有貪瞋痴慢,這個病就很難治好,再好的醫生對你束手無策。所以懂得這些道理,這是養生之道,自己可以不病,自己可以,雖然年歲年年增長,於健康一點損害沒有,也不容易老化,這是什麼?心態好。這是佛法帶給我們現前的真實利益。

中年以上的人,大家都著重在健康,健康靠保健品那是假的,那些東西都很可怕,為什麼?它有副作用在裡頭,那不是好東西。好東西是你的心態,調整心態,斷惡修善,所以素食是最好的養生之道。我學佛不到半年就採取素食,我這不是迷信。因為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在學校讀書,中學讀書的時候,在南京,我的家鄉是安徽,我一個人在南京,住在同學家裡,姓陳,耳東陳,陳智,以後他學醫,我住在他家裡面,好像住了兩個學期,一年。他們的家庭是多元文化,他的祖母是念佛的,家裡有個小佛堂,念佛、燒香的;他的媽媽是基督教徒,爸爸是回教徒。所以我在這裡住了一年,對於基督教跟伊斯蘭教懂得一些,常常聽他們老人來講。而且我很喜歡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講五功五典,五典就是儒家的五倫。所以中國的伊斯蘭跟中國傳統文化已經融合成一片,非常溫和。以後我在國外,印尼爪哇那一派的伊斯蘭教是鄭和傳過去的,所以它帶著有中國文化的底蘊在裡頭,非常溫和。鄭和是回教徒,他的老闆永樂皇帝,那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所以他也皈依佛教,他也傳伊斯蘭教。在印尼蘇門答臘那一支,那是從中東傳過來的,就比較強悍,跟爪哇不一樣。所以南洋這一帶受鄭和的影響很大,這是我們一直到現在六百年了,都能看到這些效果。

我那個時候就懂得,伊斯蘭教的飲食,它比一般要講究多了。我們一般人只懂得衛生,生是生理,飲食是保衛自己的生理,這是衛生。伊斯蘭教不但懂得衛生,它懂得衛性,性是什麼?性情,我們的性情溫柔與飲食有關係。所以凡是性情不好的動植物,他們都不吃,我那一年懂得這麼一個道理。以後一接觸佛法,佛法採素食,它講三個,它不但懂得衛性,還懂得衛心,心是慈悲心。所以佛家的飲食,它衛生、衛性、衛心,這是個很圓滿的養生之道,我一接觸我就接受了。我素食到今年五十九年了,明年就一甲子,健康,一生不生病。我參加許多次國際會議,參加會議,人家問我最多的,就是問我:「法師,你用什麼方法養生?」我告訴他們,素食,清淨心,我沒有別的養生之道,只是素食、清淨心。盡量迴避外面的染污,物質的染污,精神的染污,盡量迴避,天天親近古聖先賢,這就是我天天生活的狀況。他們大家看到我身體好,都很羨慕,這就是為人說法,他雖然不懂佛教,也不想學佛,看到我身體好,希望跟我學習,我就教他這一招,非常有效。最大的,就是阿彌陀佛給我們建立一個修行的道場,極樂世界。這個世界非常的圓滿,這部經裡面就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介紹他的歷史,介紹他的狀況,生活狀況,介紹那邊的教學成果。當然最好的方法是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在那個地方得到畢竟常樂處。

「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諸位要記住,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覺悟,真正的覺悟是畢竟常樂處。反過來,迷而不覺,那是真正的常苦,六道輪迴就是迷惑顛倒造成的,是一場惡夢。覺悟了,你就醒過來。「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這句話說得好,我們對一切眾生,自己得到,不幫助別人得到,這是跟菩提相違背。我們自己得到,那就有義務幫助一切眾生都得到;我們自己嚮往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得幫助一切眾生統統到極樂世界去。在那個地方跟這裡環境不一樣,那個地方的人化生,不是胎生,所以沒有生苦。那個地方的人無量壽,這個無量壽我們今天懂得,你的心態保持在一定的正常,身體不會起變化,那就叫金剛不壞身。金剛不壞身,一點都不稀奇,你明白這個道理,有理論的依據,只要你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這個身體裡面的細胞就不會改變,永遠保持著正常。如果你有煩惱,那就不行,它就起變化;有貪瞋痴,那變化就太大了。所以不起心不動念,永遠保持正常。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阿彌陀佛加持你,天天在那裡指導、教導你,你不會起心動念,把這個宇宙形形色色,性相理事因果,都給你講透了,你都明白了,你再不會起心動念,極樂世界是這麼來的,那是一個好的教室。「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會」就是你得到、你證得,這個會是這個意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