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047(視頻連結)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1oy5QQ
目錄
【746】 佛陀為什麼把成佛之道收攝起來,而先講出離之道?
【747】 【739】這個三界的火是怎麼來的?
【748】 這把火燒起來以後對我們產生一個什麼樣的影響?
【749】 為什麼三界如此難修行呢?
【750】 沒有一個人能夠從三界之火自己走出來,除非是三寶的救拔
【751】你不修我空觀,就用佛號去壓煩惱,等到臨命終的時候,你壓不住了!
【752】 禪定沒有我空的加持,這個福德不是真福德,是薄福德
【753】 外道禪定就是有定無慧,創造一個暫時的寂靜安穩的相狀,但是這裡面的病根沒有消掉
【754】 四空天的天人,能不能避免三界之火呢?
【755】 只要是有我見,他就必須被燒
【756】 離開三界只有一道門,就是我空之門
【746】佛陀為什麼把成佛之道收攝起來,而先講出離之道?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十五面,我們看卯二的「明火起之由」。

這一科是三周說法的「譬說一周」,用譬喻的方式來說明佛陀為什麼要「為實施權」。佛陀來到人世間以後,他老人家的本意是要直接開示佛的知見,讓我們眾生直接悟入真如佛性而生起修學,但是這當中產生了變化。為什麼呢?經典有一句話,說「長者見火,生大驚怖」,就是說佛陀來到三界以後,他突然間看到三界起火了,所以內心感到恐怖而改變心意,又「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那麼到底佛陀為什麼見到火就會這麼恐怖呢?這個火到底什麼情況,會讓佛陀生起驚怖而改變心意?我們簡單做一個說明。

在《楞嚴經》上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有兩個部分,一個是本體,一個是作用。本體是不變性的,你的心的本體,跟我的本體,跟佛的本體是一樣的,因為它不會改變,你造善它也不會增加,你造惡它也不會減少,它永遠是一種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但是作用就變化了,它隨我們善惡業力的熏習會出現不同的相貌。所以《楞嚴經》簡單地把眾生法界的心歸納成兩種相貌:一種是生滅的相貌,一種是不生滅的相貌。它的意思就是說,當我們的內心出現一種生滅的、躁動不安的相狀,那這種人是容易墮落的;那麼如果有一個人,他的心出現一種寂靜的、不生滅性的相狀,他是容易超升的。
比方說淨土宗,你平常做什麼功課也沒人知道,但是我們從結果來看,到了晚年你的內心是出現一個什麼樣的相狀,從結果看就知道你的過去的因地。如果一個人到晚年的時候躁動不安,從《楞嚴經》的角度,這個是不吉祥的,因為躁動不安表示你來生會比今生差,就是你的生命是往下墜的,可能到餓鬼、地獄、畜生。如果人往下墜的話,那就是三惡道了。如果你到晚年的時候,經過一輩子的修學,你晚年的相狀是寂靜安穩,恭喜你!你來生,當然也不一定往生淨土,也可能跑到天上去,也可能是到淨土去。總之,你的心在晚年出現寂靜安穩的相貌,那你來生一定會比今生更好,你是增上的。所以《楞嚴經》的解釋就是說,當我們的內心出現寂靜安穩,是一種功德相;出現是過失相。但《楞嚴經》沒有解釋為什麼。《法華經》就解釋很清楚說,我們的身心如果是躁動不安的,它就像一把火,就是說,躁動不安本身不是罪業,但是它會把你內心深處的煩惱跟邪見——這個毒蟲、猛獸、這種鬼魅,逼出來。同樣一個人,同樣是凡夫,你把他丟到一個動蕩不安的環境,他容易起煩惱;相對的,你把他放到一個寂靜安穩的地方,他容易生起正念。
佛陀出世的時候是一個五濁惡世,他看到整個身心世界已經進入一種動蕩不安的情況。當然,三界本來都動蕩不安,但是一旦進入五濁惡世的動蕩不安,是非常嚴重了,眾生很可能稍不小心就墮落三惡道。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生起驚怖,這也是為什麼佛陀要改變策略。因為大乘法門的修學需要長時間的穩定的環境,所以佛陀把一佛乘的思想收起來而開出空性的道理。佛陀的意思就是說,咱們現在先不提成佛之道,先談怎麼樣免除火災,這個比較現實。所以,佛陀從一種大悲心來到人世間,他看到了環境,全盤地考慮以後,決定把成佛之道收攝起來而先講出離之道,就是免除火災比成佛之道更加急迫。這就是佛陀當初為什麼沒有完全說出他內心想說的話,就是因為這把火讓佛陀改變了想法。


【747】【739】這個三界的火是怎麼來的?

卯二、明火起之由

那麼這個三界的火是怎麼來的?事出必有因。
是朽故宅 屬於一人其人近出 未久之間於後宅舍 忽然火起
這個三界之宅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朽,它是一個破敗之宅;第二個,故,它是一個老舊之宅。又是破敗,又是老舊。但是,雖然破敗老舊,它是有人管理的,它是有一個人在管理的。這個人是誰呢?就是佛陀。三千大千世界是整個佛陀教化之區。但是不幸的是,「其人近出」,佛陀一期的教化,他不能永遠住世。法身、報身是可以永久住世,但是應化身是要跟眾生互動的,他跟眾生的法緣窮盡以後,佛陀只能夠示現滅度。滅度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這個三界的宅舍就忽然起火。忽然起火就是說,它不是馬上起火的,眾生的業力也是慢慢累積的。因為我們進入到減劫的時候,人的造業越造越重,慢慢累積、慢慢累積,等到大家的共業大到一個程度以後就忽然起火,表示這個火是不可預測的。
這個地方說到三界這把火是怎麼來的,簡單地說就是去佛久遠。我們後面會說到,三界的火是天不怕,地也不怕,它就怕佛法的智慧,其他它通通不怕。你修人天善法,這個火也不怕你,它照樣燒你;你修苦行,它也不怕你;你乃至修四禪八定,你用高深的禪定,火照樣燒你。這把火它就怕我空的智慧,其他它什麼都不怕。

我空的智慧,只有佛陀出世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傳承跟教授。所以,當我們眾生已經跟佛陀沒有互動了……什麼叫沒有互動?當然,佛陀是「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陀很喜歡跟我們互動;但是我們凡夫不再憶念佛陀了,就是這個人已經不禮拜,也不供養,也不修皈依了。那麼當佛陀的內涵在我們眾生消失的時候,佛陀就沒辦法出世了,這個時候黑暗的時代就到來了。這個就是三界起火的原因。當我們心中沒有光明的時候,罪業就容易生起現行。佛陀說,就是因為去佛久遠,所以就忽然起火。

【748】這把火燒起來以後對我們產生一個什麼樣的影響?

卯三、明火起之勢
這把火燒起來以後,對我們產生一個什麼樣的影響?
四面一時 其燄俱熾
棟梁椽柱 爆聲震裂
摧折墮落 牆壁崩倒
這個地方是把我們的身心世界比喻作三界之家宅。那麼這個火是從哪裡燒呢?是從四個地方:身、受、心、法,四個地方同時就生起大火。

這個大火有兩種的情況:

第一個是造成我們身心世界的無常變化。什麼叫無常變化呢?比方說「棟梁椽柱」,就是我們的心識開始躁動不安;而後,「爆聲震裂」,我們的色身諸根開始慢慢地趨向衰老。就是若身若心開始進入到一種變化,你已經從年輕的一種精神體力慢慢走上衰老的精神體力。這是第一個,一種不安穩的狀態出現了。

第二個更可怕,叫做無常敗壞之火。前面是無常變化,這個變化還是緩慢的。而無常敗壞之火就是「摧折墮落,牆壁崩倒」。等到一段時間以後,這個火就讓我們的色身氣斷骨離。「摧折墮落」就是斷氣了、骨頭也分開了;乃至「牆壁崩倒」,就是四大地水火風分散,然後骨頭也消失掉了,就是這個人完全死亡。
這個火對我們有兩種影響:第一個,使令我們的身心莫名其妙就躁動不安。你今天在這裡,你也沒有生病,也沒有怎麼樣,你就覺得「弟子心不安」!當然,你要平常一天到晚動來動去你也不覺得,但有在打坐的人,一靜下來就知道這個環境是動蕩的。就是說,我們所處的身心世界不是停止的,它是一個動態的環境。它就像流水一樣剎那、剎那地變化,讓我們從生到老,最後無常敗壞。所以,這個火造成了身心躁動跟壽命短暫,更可怕的就是壽命的短暫。

【749】為什麼三界如此難修行呢?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蕅益大師對壽命這個問題,到晚年的時候也透出他的無奈。他說:「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他說,我這麼努力……諸位!蕅益大師是二十四歲出家,二十五歲開悟,他老人家五十七還是五十八歲往生,從開悟以後開始算好了。他修了三十幾年。
我簡單講一個例子。蕅益大師每一次七天的閉關加行,他的佛號都是幾百萬聲的,要持咒都是幾十萬遍。我估了一下,我們一般修行人的功課,他老人家修七天,我們要修一年。他如此的用功,他都覺得「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由此力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所以放棄了自力,改修他力攝受的淨土法門。

為什麼死亡對我們傷害這麼大?因為它沒辦法規劃。就是說,我們一個人會老、會病、會變化,這個我們可以理解,我們可以利用年輕的時候多做一點功課,但死亡無法規劃。你看很多人,他吃東西很健康,他也不喝酒,也不抽煙,生活很講究作息,但是他年紀輕輕就得癌症死掉了。你說他這麼努力地保養身體,對不起,忽然起火!佛陀就跟你講這個起火,什麼叫忽然?死亡不能規劃!這個火什麼時候燒掉你,這沒辦法規劃。

所以諸位!我們今天為什麼三界如此難修行呢?其實重要因素就是壽命短暫,我們需要一段長時間的修行。就是說,今天它把你丟到臺灣,明天把你丟到非洲去,後天再丟到歐洲去……你永遠在適應環境,那對我們是非常不利的,這是修行產生中斷了。所以這把火的問題還不在於身心的躁動,這個地方我們可以透過拜佛、持咒、念佛來調伏;關鍵是壽命短暫,這個是我們沒辦法接受的,它讓我們的修行產生了嚴重的中斷。就是我們沒辦法把前生的修行加起來,一加一不等於二。這個就是火對我們所產生的影響,這是針對死亡。


【750】沒有一個人能夠從三界之火自己走出來,除非是三寶的救拔

卯四、明被燒之相
從今生的角度,我們看卯四的「明被燒之相」。當然,死亡,就全部都毀滅了,我們又重新適應一個新的環境。那沒有死亡之前呢?看「明被燒之相」。諸鬼神等 揚聲大叫鵰鷲諸鳥 鳩槃荼等周慞惶怖 不能自出

那麼在死亡到來之前,這把火是怎麼樣來傷害修行者?「諸鬼神等,揚聲大叫。」這個鬼神,我們前面說過,鬼神、鬼魅都是我見。煩惱跟邪見要生起活動是要有因緣的,沒有一個人願意起煩惱,也沒有一個人要隨便起邪見。但是當環境不斷地刺激你,你老是處在不安穩的環境,你會怎麼樣?你會產生自我保護。就是本來五蘊是好好的,大家是一種平和的狀態,沒有「我」,它只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東西;但是當一個人受到重大的刺激傷害的時候,沒有安全感的時候,他就把生命分成色、受、想、行、識、我,捏造一個自我概念出來,他要掌控這個五蘊了,就是五蘊的這個我見「揚聲大叫」,就開始產生劇烈的活動。
在唯識學上說,一個人處在安穩的環境容易生起我慢。我慢還好一點,它的活動還是比較穩,這時我見的煩惱還只是高慢,但是他心是寂靜的,因為高慢不傷害禪定。但是當一個人處在一種不安穩的狀態,他不是起高慢,他生起我愛,他會產生一種自私的心態,自我保護,他就很容易跟別人對立。一個人產生了我愛的對立以後,他就很容易起煩惱了,就是這個「鵰鷲諸鳥,鳩槃荼等」。「鵰鷲諸鳥」就是貪瞋癡煩惱活動了。

其實說實在,沒有人願意起煩惱,但是他自我保護。因為他假設別人會傷害他,所以他就用這個我愛、我見把自己保護起來,就會產生貪瞋的煩惱。這個貪瞋煩惱再繼續下去變成鳩槃荼,就是邪知邪見了。他會把這個煩惱常態化,而且合理化,他會接受這個煩惱。可能剛開始起煩惱的時候他還有慚愧心,但是他長時起煩惱以後,那就有點撥無因果了:他不認為這個煩惱對他來生產生傷害,他已經接受它的存在,那麼這個時候他起煩惱變成無慚無愧。所以,從我見到起煩惱,從起煩惱到起邪見顛倒,最後的結果就是「周慞惶怖」。周慞就是他內心非常的躁動,惶怖就非常的彷徨。最後,「不能自出」,這個人已經走不出心中的煩惱邪見了。
蕅益大師說,這個三界之火「不能自出」,沒有一個人走得出來。他說,除非你信仰三寶、修學四諦,否則縱令你修到天、龍、神、聖,決定不免輪迴。

我們前面說過,三界火宅只有一道門,而且又非常的狹小!你說,我這個人不學佛法,我就做慈善事業。沒辦法,你出不了!不要說慈善事業,你就修苦行,你就晚上不睡覺,白天也不睡覺,你也不吃飯,這把火你也沒辦法,你也不能出離心中的煩惱跟邪見。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修學四諦法,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修無常、無我的智慧,把這個「我」給消滅掉,這把火就消失了。
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沒有一個人從三界之火能夠自己走出來,因為當局者迷。沒有一個人走得出來,除非是三寶的救拔。

【751】你不修我空觀,就用佛號去壓煩惱,等到臨命終的時候,你壓不住了!

寅二、頌穴中事喻色界火起
惡獸毒蟲 藏竄孔穴
毘舍闍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經文,那個火燒的情況:躁動不安、壽命短暫,主要的是約著欲界眾生。但是有些外道(這些外道還不是我們現在的外道,是佛世的外道),這些佛世的外道有一些也是值得我們讚歎,比方說他有出離心。
我們凡夫是看到火不知道怕,「不覺不知,不驚不怖」,我們是在火旁邊追求快樂,我們不把火當一回事,只有到死亡的時候才知道怕。外道不是,外道對火是有覺知的,他也知道怕,但是他沒有正確的方法。他沒有經過佛法的教授,就自己胡思亂想。他想,火,這個身心世界為什麼會痛苦?因為躁動不安。那怎麼辦呢?我就修禪定,我創造一種寂靜的力量來壓制這個躁動不安的相狀,這樣子我就可以離苦得樂了。所以他就修「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就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那麼這樣子到底有沒有效果?我們看第一段。

「惡獸毒蟲,藏竄孔穴。」好一點!「惡獸毒蟲。」我們前面說過,我們心中貪瞋的煩惱……因為外道修四禪定,他就一定要調伏貪瞋的煩惱,尤其是瞋煩惱。所有的煩惱,障礙禪定的就是瞋恚。所以,你要得到初禪,從欲界定到未到地定還容易,你要從未到地定到初禪,你不是只有修專注,你一定要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把瞋心化解掉。所以高慢不障礙禪定,你內心有高慢,禪定照樣可以成就。如果你一天到晚發脾氣,你可能對念佛的這個禪定會破壞。
得到禪定的人,他欲界貪瞋的煩惱得到一定的調伏,所以這個人就好像怎麼樣呢?他這個身體是藏在山上的孔穴,這個火要燒他就不容易了。後面說,其實孔穴之火就是煙熏,色界那個躁動不安的相狀跟壽命短暫的相貌得到了一定的緩和,沒有火焰,只見到煙熏。但是,「毘舍闍鬼,亦住其中」,這個問題來了。外道的禪定只能夠暫時調伏欲界的貪瞋煩惱,但是他的我執、我見一點都沒改變,這個我見的思想,就在那一個禪定的明了寂靜的心中原封不動地存在。

古德對於禪定所產生的調伏,講一句話說「如石壓草」。一大片的草,他不去拔那個草的根,他就拿一些小石頭把它給蓋住;你看不到草,其實草一根都沒少。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其實我們淨土宗很多人也是喜歡如石壓草,有定無慧。你看淨土宗很多人修行的時候起煩惱,就念佛,用念佛去壓它。當然有時候壓得住,有時候壓不住,但是至少會產生調伏。但這種調伏是不正確的調伏,這種調伏叫做「緣缺不生」,就是你只是轉移目標。煩惱的根源來自於你要掌控,你要去掌控人、事、地、物。所以,正確的做法,你要把那個草根給拔掉。你不修我空觀,你就用佛號去壓煩惱,等到臨命終的時候,你壓不住了。

所以你看蕅益大師修「觀法無我」,他修我空的時候說:「外道枉糾纏,盲無慧眼。」就是說外道用禪定創造一個涅槃寂靜的假相,只是個假相,但是他沒有拔掉那個草的根,煩惱的根源。那個躁動的根源就是我執,所以用禪定是不對的。這個毘舍闍鬼,就是他無量無邊的寂靜的心中,那個自我意識是活在裡面,它隨時會爆發出來。

【752】禪定沒有我空的加持,這個福德不是真福德,是薄福德

卯二、明火起之由
禪定的人怎麼就起火呢?
薄福德故 為火所逼
共相殘害 飲血噉肉
色界的天人比我們欲界好一點。我們是在火中取樂,色界天人看不上三界的快樂,他用禪定來滅火。但是「薄福德故」,這個薄福德故,蕅益大師解釋說,因為你沒有得到出世的智慧,你只有禪定。禪定當然是一個福德,禪定在所有的福德裡面算是最高的福德,它比五戒、十善還高,但是禪定沒有我空的加持,這個就是「薄福德故」。這個福德不是真福德,是薄福德,所以這種薄福德是不能夠避免三界之火的逼迫。
當然,色界的火燒得比較厲害,它還是逼迫。它是怎麼引起的呢?

第一個,「共相殘害」。古德解釋說,色界天人有色身,但是他沒有男女相,就像一個年輕的童子。他有時候入定,入定的時候是大家相安無事,你也入定,他也入定。但他要從禪定出來的時候,我看不上你,你也看不上我,彼此間就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就產生鬥諍。就是我思想跟你不一樣,你思想跟我不一樣,兩個互相鬥諍。這是第一個,色界起火的原因,彼此間因為知見的問題產生殘害。

第二個,「飲血噉肉」。色界天人一旦入了禪定以後,他的內心執著三昧中的寂靜。執著那種寂靜相叫做飲血,貪愛享受三昧中的那種快樂相叫做噉肉。所以他基本上還是有貪煩惱,只是他貪的不是世間的五欲,而是三昧中的寂靜跟快樂,這也是一種貪。這就是為什麼他還有躁動相,他不能悟入不生滅性,是因為共相殘害、飲血噉肉這兩個問題。

【753】外道禪定就是有定無慧,創造一個暫時的寂靜安穩的相狀,但是這裡面的病根沒有消掉

卯三、明被燒之相
野干之屬 並已前死
諸大惡獸 競來食噉
臭煙熢勃 四面充塞

那麼他被燒以後出現什麼情況呢?

「野干之屬,並已前死。」野干,包括野狗,這個是欲界的貪煩惱。欲界貪煩惱是很粗重的,因為他追求財色名,這是很粗重的。色界的天人因為有禪定的力量,他把這種對欲界的貪愛已經完全調伏了,但是他又出現另外一個野獸,「諸大惡獸,競來食噉」,他產生一種色界的貪愛,而且互相地食噉。
我們做一個說明,什麼叫互相食噉。比方說初禪的天人,離生喜樂地。每一個人從欲界離開到色界以後,他對他的禪定的快樂是非常滿意的,因為他覺得離開了三界的粗苦障,他得到一種初禪的淨妙離,特別的清淨、微妙、解脫。但是,有為快樂,常則生厭。他享受初禪的快樂久了以後,就討厭這種初禪,這快樂裡面他覺得還有躁動。還有躁動他就怎麼樣呢?他就加強禪定,從離生喜樂地生到定生喜樂地,所以他就出現了對二禪快樂的貪愛。二禪貪愛的快樂是一種野獸,就把前面對初禪快樂的貪愛給吃掉了,他看不上初禪的快樂。定生喜樂地時間長了以後,他又常則生厭,他覺得這個喜跟樂,喜是比較躁動,破壞我的寂靜,我不喜歡它。他就訶責這個喜,這個喜是不淨的、是苦的,是粗苦障。我們一切唯心造,你老是訶責它、討厭它,這個東西跟你因緣就會消失掉,它就跟你沒緣了,所以他就從定生喜樂地提升到離喜妙樂地,他沒有喜,只有樂。離喜妙樂地的時候,他這個對三禪貪愛的野獸就把對二禪貪愛的野獸給吃掉。如是展轉,他就是用後面的貪愛來吃掉前面的貪愛,就是「諸大惡獸,競來食噉」。
他那個火燒當然好一點,叫做「臭煙熢勃」。這個色界,因為他躲在禪定的山洞,所以他只有煙熏。因為火在外面燒,他有山洞保護,有禪定保護。這個煙熏是在四面,是在身、受、心、法受到煙熏。

也就是說,基本上,外道禪定就是有定無慧,所以他創造一個暫時寂靜、安穩的相狀,但是這裡面的病根沒有消掉。所以你看色界四禪的天人,如果他福報享盡來到人世間,剛開始好一點,他只要在人世間活久了,他過去沒有生到四禪之前所有的邪見煩惱全部生起現行,原封不動。也就是說,這個人到了色界四禪,經過一萬劫或者經過幾劫的時間,回來的時候,他的煩惱跟邪見原封不動,一點都沒少,只是用石頭壓了一下而已。問題就在這地方,就是不修我空的智慧,只修禪定。

【754】四空天的天人,能不能避免三界之火呢?

寅三、頌穴外事喻無色界火起
卯一、明所燒之類蜈蚣蚰蜒 毒蛇之類為火所燒 爭走出穴鳩槃荼鬼 隨取而食
無色界的天人對這個火的覺悟性更高,他的警覺性更高,他對寂靜的要求也更高。他就觀察這個色界說,你只修禪定是不夠的,你看這色界,捨念清淨地,他那個寂靜的心中身心還是有生滅遷流,還是受到死亡的威脅,有一天還是要死掉。那怎麼辦呢?他就胡思亂想說,這個原因就是因為我有色身,我有色身我怎麼弄都不對。因為色界還有清淨微妙的色身,還有男子的那個童子相,所以他想辦法要把色身給滅了。他怎麼辦呢?他修空無邊處定。他就跑到山上最高的地方,每天就觀察無邊的虛空,取虛空之相。

諸位!我們佛法修空觀,是一種空性的真理。它是一個真理,它不是一個相狀。外道以為空是一個相狀,他取那個虛空的相狀,觀察這個虛空就是我的色身,他不斷地「是心作虛空,是心是虛空」,結果就把他的色身——業力所變現的色身給滅了。所以他沒有業果色,他過去所造的業變成沒有色身了。
但是五蘊,我們前面說過,五蘊是通十法界的,佛都還有五蘊,五蘊是不能斷滅的,所以他一定要有一個色身。那怎麼辦呢?他只好變成定果色。這定果色就變來變去,他一下子把色身變成一個石頭,有時變成一隻小鳥,或者變成一棵樹。所以他的色身怎麼樣?他不像業力所支持的一段的一段的色身,他那個色身是隨他的心意的變化,這個就是無色界。其實他還是有色身,只是它不是業果色,叫定果色、定自在所生色。從四禪的禪定,再加上空掉他的業果色,就變成四空天。

四空天的天人能不能避免三界之火呢?我們看經文解釋。

「蜈蚣蚰蜒,毒蛇之類,為火所燒,爭走出穴。」蜈蚣蚰蜒是瞋煩惱,瞋恚的煩惱,當然也包括貪煩惱。貪瞋的煩惱,他在禪定——四禪當中雖然是捨念清淨地,但是他還是感到這種火也是慢慢地在煙熏,所以他不高興,他就「為火所燒」,為另外一把火燒。他就從山上的這種孔穴跑出來,住在虛空。
什麼叫另一把火呢?就是無色界的貪愛。他覺得色身是不好的東西,所以他就訶責色界的這個色身,讚歎無邊的虛空,所以他對無邊的虛空產生貪愛。這個貪愛的煩惱就把過去的這個給取代了,乃至於「鳩槃荼鬼,隨取而食」,他有這種各式各樣的我見、見取見的煩惱,就把這些對色界的貪愛煩惱給逼出來,又吃掉了。
也就是說,四空定,他透過色蘊的改造,把這種業果所變的固定的色身,透過禪定、透過觀想,變成一種變化式的色身,一下子變這,一下子變那,就從業果色變成定自在所生色。但是,我見的顛倒,這種所有的問題的根源,也是沒有消滅。

【755】只要是有我見,他就必須被燒

卯二、明被燒之相又諸餓鬼 頭上火燃飢渴熱惱 周慞悶走
只要是有我見,他就必須被燒,所以「又諸餓鬼,頭上火燃」。這個餓鬼指的是無色界。無色界因為只修禪定、沒有智慧,缺乏涅槃的法食,所以他在四空定,從空無邊處到識無邊處、到無所有處、到非想非非想處定,老是覺得不能滿足。一個人心外求法他不能滿足。

直到他怎麼樣?「頭上火燃。」他生到三界之頂,到了無色界的這個非想非非想處定,他還感到無常生滅之火在燒他,所以他的內心是非常矛盾,就是又飢渴又熱惱。飢渴,沒有我空的涅槃法食來滋養他;熱惱,他還有微細的煩惱現行。所以他的內心叫做「周慞悶走」,周慞就是不安穩,但是他走的活動已經是屬於悶,不是走得很快,他的流動性很薄弱。
這個「周慞悶走」,古德解釋說,四空定,其實他的心流動性已經非常薄弱了,尤其到了非想非非想處定,他的心會落入一種周慞,矛盾。因為非想非非想處定,他有時候有想、有時候無想,有時候無想、有時候有想。
就是因為,他的禪定已經到了極限,就是有為禪定到極限了。但是,極限的東西不能永遠維持,因為它不是一種真理相應而產生的禪定,是刻意的、有為的造作創造出一種禪定的假相。所以他禪定高深的時候他的心是無想的,他覺得還不錯,他很滿意;但是他禪定只要稍微退一點,從寂靜退一點,他又變成有想。所以他就在快樂跟挫折當中,禪定高、禪定低,快樂跟挫折當中產生彷徨,就是「周慞悶走」。這是說明他一個內心的狀態。

【756】離開三界只有一道門,就是我空之門

寅四、總結眾難非一其宅如是 甚可怖畏毒害火災 眾難非一
這段是總結前面的宅,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個界的眾生,他的身心世界、他的起火情況雖然有輕重的差別,但是都是「甚可怖畏」,簡單說都是不安穩的。那麼什麼叫不安穩呢?是「毒害火災」。內有煩惱邪見的毒害,外有環境的逼迫跟死亡的威脅,所以內憂外患,「眾難非一」。這個三界的火,為什麼你的火跟我的火不一樣呢?因為眾生各打各的妄想,欲界有欲界的問題,

色界有色界的問題,無色界有無色界的問題,每一個人各有各的問題。

這個地方,古德就說到這個「正知見」,我們說明一下。

你修行,你要知道因緣法。無論什麼事情生起,它是「諸法因緣生」,你要知道它生起的原因,你才有辦法產生一種「諸法因緣滅」。就是說,這把火是怎麼燒起來的,你找不到原因,你就做做慈善事業,說我做慈善事業我心情好一點。但是這個東西是暫時的。你說我修禪定的時候這把火燒的少一點,也是暫時的。因為這把火並不是因為你不修善業、不修禪定所引起的,是因為我執引生的。
這個「正知見」就是說,我們修行要知道什麼是正道、什麼是助道。善法很重要,適當的苦行也有幫助,禪定、專注也很重要,但是它都是一個助行。一個人要能夠把三界的業力調伏,特別是淨土宗的。我們一再說明淨土宗強調帶業往生,但憑什麼你的業可以帶走?我們無始劫來不斷地造生死業、造生死業,而你今生說走就走?它這個業力有個開關,就是放棄主宰。所以你看一個人到晚年的時候,他對人事能夠放棄主宰,這個三界的火一定是它的根被拔掉了,所以它只剩下火苗了,沒有一種相續的力量。
就是說,你不能讓這個火從今生燒到來生去。這個地方就是一個正知見的問題。修行最怕怎麼樣?就是你找不到問題在哪裡,就盲修瞎鍊。佛弟子最怕的就是浪費時間。你一輩子這邊修修、那邊修修,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裡。就是你這個業力要怎麼帶走,你不知道,用佛號去壓它、做慈善事業、修學禪定,都不是滅火之道。
三界之火,我們再講一次,它什麼都不怕,它就怕你修我空觀,因為整個火的開關在這裡。就是說,不管你以前做了什麼,「眾難非一」。這把火點燃,可能一開始是我見引起的,然後開始要攀緣、造業,反正燒到現在,「眾難非一」。但是記住一句話,雖然這個原因很多,但是它的門只有一個,就是離開三界之門只有一道,就是我空之門。不管你貪愛財富產生的火,不管你貪愛情感、貪愛名聲之火,反正你放棄主宰,這把火就會慢慢地消掉,這個業力就可以沉澱下來,帶業往生。所以,雖然眾難非一,但是唯有一門,解決之法都是一樣的,這個就是佛法高明的地方。儘管各打各的妄想,但是出離之道,大家都修我空觀就對了。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