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會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又到了一個禮拜同一時間,大家可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像上一次我們提到蕅益大師的「淨社銘」,其中一條是「善友為依」,就是依眾靠眾,因為大家這樣互相分享學習,這叫「相觀而善之謂摩」。在《禮記.學記》當中有提到教學的方法,「禁於未發之謂豫」,這是預防法。我們看為什麼「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壞的習慣不讓它產生,假如產生了,那就不好改了,所以要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這是及時法,我們說要抓住機會教育點。第三,「不陵節而施之謂孫」,這叫循序漸進法。
我們看到佛陀教化,阿含講十二年,方等講八年,阿含是小乘,方等是小乘到大乘之間。所以講般若二十二年,這是大乘的核心,但是講大乘核心以前有二十年是打基礎。所以不能躐等,不能沒有基礎就要蓋二樓、三樓,得先打地基。大家看過「佛典故事」沒有?那個拍得很好,大家可以看。不是有一個人看人家那房子三樓挺好的,然後他就叫工程師蓋,結果工程師在那裡打地基,他就罵人家:「我就要三樓而已,其他的都不要。」結果他就自己爬上去,最後就摔下來了。不可以好高騖遠,要循序漸進。所以「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個話已經講得很重,其實是讓我們能高度警覺,要扎基礎。所以為什麼師長老人家苦口婆心要扎根,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
所以我們這一會的因緣,叫「弘護人才扎根班」。怎樣才是人才?有根才是人才,有根才有生命力。就像師父講經的時候譬喻,花瓶裡的花,它沒有根,撐不了幾天,而且這個花謝了還會發臭。所以「無欲速,無見小利」,不能去求一下子很好看,不能搞虛的,要實實在在的一步一腳印的來下功夫。所以一定有根,它才能夠一直生根、一直開花結果繁衍下去。
李炳南老師有兩句法語很重要,提到:「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這敦倫盡分就是倫常本分要做好。我們世間法,小乘基礎重要的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些部分沒有好好的落實,我們就虧了天命、虧了本分,就造業了,那怎麼還可以往生作佛?而且尤其我們不能敦倫盡分,我們給社會大眾表的法就不理想,人家會說:「那個拜佛的人也不煮飯給婆婆吃,說去拜佛才有功德,不願意煮飯給婆婆吃」。那這社會大眾一看不認可,不認可他就不學了,那我們就破壞佛門形象了。所以師長老人家常常勸我們為人演說,這個很重要。所以必須敦倫盡分。
所以老人家、李炳老這些都是一脈相承,遵循印祖的教誨。師長說:「敦倫盡分是大道」,倫常本分就是我們應該行的道,在行倫常本分當中擴寬心量,去愛一切人、一切眾生,這個就是大乘佛法。「閑邪存誠是大德」,在盡本分當中,把這些貪瞋痴的念頭打掉,都是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真心去做,那在盡本分當中都是積功累德。所以是造業還是積功累德,完全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所以凡夫跟佛菩薩在形跡上沒有差別,用心不同。所以我們要善用其心,這個重要了。
所以李炳老說的,「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用必須,這個不能含糊的。「處世不忘菩提」,我們在這個世間,不能忘了菩提心,「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因為菩提心一沒有了,用有求的心來修行的話,那修的都是來世的福報,福報還是輪迴邊事,還在輪迴當中。就像梁武帝做了那麼多為佛法、為眾生的事情,但是因為他有求人家讚歎,他就沒有功德了,只有福德。所以這一念就把很多功德翻成輪迴福報,所以這個善用心重要。
因為不是菩提心,都翻成輪迴福報,一享福,腦子又不清楚了。我們現在看大富大貴的人,很多都沉溺在這些福報享樂當中,享樂很難不造業。我們想一想,有福報的人吃一餐,那個桌上有幾條生命?所以佛說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他一餐飯就吃這麼多眾生,那人一生才幾十年就結束了,接著光是去還命債,就不知道要還多少輩子。所以真是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為什麼不說天身難得,要說人身難得?天上不是更好嗎?因為天上都是享福,人更不可能修行。在這個人間還有生老病死,不容易貪戀,還容易出離心生起。所以這個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東土難生,要當炎黃子孫不容易。因為炎黃子孫可以承傳五千年老祖宗的智慧,我們看其他的民族不一定有這樣的承傳,甚至可以說除此一家別無分號了。
湯恩比教授說,全世界曾經出現二十幾個文明,結果只要這個地方宗教沒有了,其實就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化沒有了,這個文明差不多二三百年就會斷絕掉了。我們世界有一個古蹟——龐貝城(希臘龐貝遺址),它一夜之間火山爆發,就把這個地方全部淹沒掉了,當地的人都不能倖免。可是我們了解因果的知道,當時候這個地區已經驕奢淫逸到了極點,窮奢極欲,都是有因果的,沒有偶然的事情。《左傳》告訴我們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做的都是不道義的事情,那是自己給自己挖墳墓跳進去的,這個不能怪別人,因為他福報折完了,祿盡人亡。你看那個地方的共業那麼重!還有沒有文明?還有沒有信仰的道德觀?沒了,窮奢極欲,這個文明很快就會結束掉。沒有文明的傳承,那人生的智慧判斷就沒有基礎了。
所以我們聽老和尚講:「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機。」不知道大家聽這兩句話的感受是什麼?文化是民族的靈魂,等於是後代只要沒有承傳老祖宗的文化,他就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了,每天幹什麼?縱欲、享樂,作踐自己的身心,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哪。我們冷靜看看,現在下一代的情況怎麼樣?他假如不認識祖宗的文化,他每天就是追尋五欲,沒有靈魂。我們為人父母、為人長輩的對不起他們,為人老師、為人領導也有責任。天地君親師,君親師這三個角色是非常尊貴的,他尊貴在哪?尊貴在他的責任、尊貴在他的道義。
所以我們要在所遇到的事情當中,看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我們說「見義不為,無勇也」,我們看到了,我們當老師的人看到一代不如一代,甚至一年不如一年,那我們怎麼可以坐視不管?我們得找到原因,雖然有知識技能傳授,但是最重要的德行忽略了。再怎麼難,我們也得盡我們的力,給孩子多上倫理道德的課程,能多上多少,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去做,盡力是圓滿功德。
就像成德在課程當中,曾經跟大家舉過的白方禮老先生的例子,大家有沒有印象?白方禮老先生,老人家不識字,七十幾歲回到故鄉去,看到一些小朋友沒去學校,了解狀況,繳不起學費,老人家很難過,因為他自己不識字。這就是一種道義,自己人生的痛苦不讓後面的人再受,他人生的彎路不讓後面的人再走。結果當天回去,他就跟他的孩子說:「我要把我這一生所有的積蓄五千塊錢」,這個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我要把這個五千塊錢捐給我故鄉的那個小學」。他的兒女說:「爸,你瘋了,那是你的老本,養老的錢。」老人家說:「這是我的錢,你們管不著。」拿去捐給校長,校長不敢收,後來被他的誠意感動了,收了。不止如此,他又重操舊業,他是踩三輪車的,就這樣踩了將近十五年,踩到九十歲左右,繞了地球十八圈。人民幣賺了幾十萬,捐贈給了不少學生,幾百個學生。這些學生畢業之後,都有從事公益慈善的救助。他的精神都傳承,一個不識字的老人。九十歲踩不動了,繼續在車站幫人家看車子,收那幾毛錢,繼續幫助讀不了書的孩子。
我們冷靜想一想,他比我有錢嗎?他比我有體力嗎?他比我有地位嗎?可是他的精神卻喚醒了整個國家民族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所以為什麼盡力是圓滿?盡力是真心顯露。人之初,性本善,看到真正盡力的人都會受觸動,不是他有多少條件,不是他有多少才華。所以老人家說請佛住世,不是說的請別人,請自己的真心。每個人都有真心,用不用而已,肯不肯而已。
所以有一位校長,女校長,當時候成德在台灣桃園有一場課程,這個女校長上台給我們勉勵,她說:「社會愈亂,愈應該要站出來。沒有難不難做的事,只有該不該做的事。」該不該就是義,道義。我看到了,我有責任。就像我們看到眾生現在都往三惡道跳,我們有責任效法地藏菩薩,把他們拉回來,哪怕他們只有一毛一渧一毫的善根,我們都善巧方便讓它增長。「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善巧方便增長他們的判斷力,開他們的慧眼,知道人生該往哪裡走。
就像我們這些年輕的同學,你們雖然現在二十多歲,二十出頭,可是你們也看到你們的同學在墮落。我們學會的這些孩子,那是真的有善根福德因緣,他們從小學的,比我們的緣都好。但是我們看了歡喜,就希望趕快他們能夠都來接棒。但是他們的同學的環境比我們惡劣多了,他們的同學幾歲手上就有手機了?就有iPad、iPhone?多小年紀就跟魔王認識了?當然我不是罵手機,看你怎麼用它,你好好用它來學習,那每天跟佛菩薩接通;你用它來玩樂,那每天都跟魔王接通。所以還是看人怎麼去對待這個境界,無有一法不是佛法。手機是不是佛法?你把它好好用,它就變成度眾生的工具。
我曾經跟漢學院的同學們說,我問他們一個問題,現在誰最能利益所有的同學?我們一般在學習的時候都會覺得,等我學好了,等我五年、十年,多久以後學好了,我就怎樣怎樣怎樣。就好像有一個孩子說:「爸、媽,等我以後有錢了,我一定好好孝順你們。」這個爸爸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告訴大家,真心的人不會等到以後怎樣怎樣才怎樣怎樣,他會怎麼樣?Right now,當下就去做了。
所以人當下用對心了,當下就在為人演說。所以成德跟這些同學們講,你們當下認真學習,就能帶動所有的同學。哪一個老師做得好,同學們心裡還會想,「那是老師,他可以,我不行」。就像我們在聽老法師講經,邊聽念頭還在想,「那是老法師,老法師何許人也,那我們做不到」,他還很容易起分別執著。可是人家同樣的年齡,人家那麼認真,他羞恥心被喚醒了。所以大家想想對不對?誰對同學們的幫助最大?帶頭的同學,他請佛住世,自己完全依照經典去做,他功德最大。
所以大家冷靜去觀察,我們這一會,這個扎根班,大家想一想,這幾次尤其分享的,發自內心分享的同修,一分享完,我看在分享的過程,還有看到其他的同修在擦眼淚。結果上個禮拜寫到對父母的感恩、孝道、行孝的,如雨後春筍般出來了。你看我講了好幾節課了都沒啥效果,人家一分享效果就出來了,害我挺內傷的。所以大家就看到,這個就是《禮記.學記》講的第四點:「相觀而善之謂摩」,觀摩,互相觀摩、互相學習。所以大家要踴躍參與,廣修供養。
我這個開場白有點長,上一次說要先回答問題。上一次有五個同學問題沒有回答,成德跟大家提到說,大家可以用這個禮拜自己去領悟,果然幾個同學都悟出來了。所以有問題不一定急著問人,自己靜靜心,拜拜佛、念念佛,有時候可能自己想通了。請問大家,這個問題是別人回答了效果好,還是自己領悟了好?我沒有標準答案,我沒逼你們一定要選哪個答案,但是大家可以去體會體會。
我想是不是請這個自己領悟出來的同學來把問題講一下,順便他的領悟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想通的哪一位同學先來分享?大家知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問說誰先來分享?我為什麼沒說「來,第一位誰」?因為我怕那個人,我一叫到他的名字,腦中一片空白,這樣我就犯了殺戒,惱害眾生。所以我先要緩一下,然後問誰先講,可能其中有一個人他應對比較從容,他就可以先講,讓沒準備好的人他就緩下來。這個是我自己把我的招數暴露出來了,我假如沒講,你們知道我的用意嗎?有沒有哪個?我沒看到舉手的。沒看到舉手的,那還是我繼續講。我先回答還沒悟出來的問題,因為「凡出言,信為先」,上一次已經說了,要先回答人家的問題。其他幾位已經自己悟的,你們稍微再深呼吸幾下,待會再請幾位仁者來分享。
年紀大了,現在老花了,得眼鏡摘下來。所以歲月不饒人,「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有同學問到:解行不相應,解多過行,有嚴重的所知障兼煩惱障,師父上人的教誨聽得多了,理上也會跟人說,頭頭是道,事上落實卻不夠精進,是小人之學。請問,如何才能快速的突破所知障和煩惱障?
首先問這個問題是非常可貴的,為什麼?有自知之明。很多人跟人家講道理頭頭是道,他還很沉醉在那個境界當中,覺得感覺非常良好。所以會問這個問題,代表有慚愧心,心虛,覺得雖然說很多,但是好像跟說的距離太大。這是我們修道當中很重要的一個恥心,羞恥心。《了凡四訓》講的改過要發三種心,第一個就是恥心,再來是畏心,再來是勇心。沒有羞恥心,我們就自欺欺人,不承認。所以夏老說,「須先打破自欺一關」。問這個問題,就是在面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所以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進一步知過,然後改過。所以修行就這兩件事情,知過、改過,不是很複雜。
《弟子規》告訴我們:「不力行,但學文」,學了很多道理,但沒有去力行,「長浮華,成何人」,我們的我慢,甚至是虛榮、好名之心,就會隨著增長了。傲慢就是所知障,知道得愈多,反而習氣愈來愈增長,障礙了自己的真心。這個煩惱障最主要是貪瞋痴慢疑,這是煩惱障。
所以剛剛提到李炳南老師說的:「處世不忘菩提」,菩提心不能離開,「要在行解相應」,老人家說最重要的行解相應。一般都說解行相應,李老為了讓我們更重視這個「行」字,他這句法語說「要在行解相應」。所以《大智度論》說到:「佛法貴行」,佛法貴在能落實、能實踐,「不貴不行。但能勤行」,就是很勤奮的去落實,「縱寡聞」,縱然聽的經教比較少,「亦先入道」,這個人還是可以先入境界。
其實說到這裡,我們就要自己勘驗自己,我有沒有真正下功夫去落實一句老法師教導的?這個只能自己檢查,別人不可能幫我們檢查。別人幫我們檢查,我們面子拉不下,還給人家臉色看,人家下次都不敢講了。所以我們不能走解行不相應的路,這個解跟行就像鳥的雙翼、就像車的雙輪,這樣才能夠平衡。
如何快速的突破所知障和煩惱障?其實解行相應了就能夠突破,但是這個快速是很積極去落實解行相應,這個快速不能是急於求成。所以自己的心態自己要觀照得清楚,因為這個急躁也是我們要克服的。大家記不記得,老法師說到,傳統的教育,小孩十幾歲就像個小大人,大家有沒有印象?十幾歲像個小大人是結果,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教出來的,《聖學根之根》就是教學的內容。《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一本經本《小兒語》,第一句說到:「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我們做什麼事都很急,一急就容易上火,一急就容易不理智,一急就容易慌張出錯了,就沒有定力。所以求學第一個要下的功夫,要把自己的浮躁之氣可以定下來。所以《弟子規》重要,「步從容,立端正」,走路不能慌張;「緩揭簾,勿有聲」,連拉個窗簾都不能慌張;「寬轉彎,勿觸棱」;「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所以隨時隨地這個心都要是安定從容,不能慌張。
我們這個問題,用到我們自己身上,那我們就要下定決心好好的來落實師長的教誨。我這一個月就挑這一句來做,你不能今天想做這一句、明天想做那一句,然後好幾年前想做的那一句現在也還沒做。那挑什麼句子?挑總持法門。慈悲心是總持法門,《了凡四訓》行善當中有提到「愛敬存心」,這總持法門。我們在一切境界當中,隨時告訴自己,我要落實愛敬存心,對人愛護、對人恭敬,念念為人想。這樣能真正下個一個月、兩個月的功夫,一定變化氣質,I promise(我保證)。所以大家可以下下功夫。然後怎麼檢查?你的親戚朋友有一天突然告訴你說:「我覺得你最近變了。」當然是變好了,「你最近變了」。這個是人家自己說的,你不要自己去問別人,「你覺得我最近有沒有變?」還讓人家很為難,這不對。讀書貴在變化氣質,為什麼氣質會變?他有落實,解行相應了。
當然,我們聽經也要解得深,把道理解得深、解得圓,不能解偏,那都變所知障,愈聽愈分別、愈聽愈執著,那就解偏了。所以為什麼要跟大家交流「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修行首重發菩提心,菩提心就像元帥一樣,帶領我們修行,但是知見,隨時修正我們的想法、看法有沒有偏掉。所以八正道這是修學的標準,第一個正見,看法不能錯。從因推果推錯了,從果推因也推錯了,那不是盲修瞎練了嗎?所以正確的看法,正見;正確的想法,正思惟。我們自我感覺很強,常常落在多愁善感,比較消極退縮,那都是自我感覺的習氣。正思惟,那應該都是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去思惟,用現在的話講,每一個念頭都是正能量,愈想愈有正氣、愈有動力。
再來,其他幾位已經悟出來的,你們準備好了舉一下手。我知道你們是考我的定力,我再回答另一個問題。另一位同學問到,讀了「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之後,有兩點不明白其意思。這個可貴,因為成德沒有規定要看,只是發給你們,所以有看的叫做主動學習。老法師講經的時候說,成就的人都是主動學習的,還要別人推的,很難有大成就。他提出來了,「真幹者,節省時間,愛惜精力,做鈍功夫」,請問做鈍功夫是什麼意思?
成德的理解,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都要跟經教相應。而這個法語是夏蓮居老居士教導我們的,他老人家還有另外一句法語說的:「勿使一秒鐘空過,勿使一句話空說」,都不浪費時間,提升自己。因為提升自己才能利益別人,就像《華嚴經》說的,「勇猛精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那我們每一天心裡要裝著眾生的苦難,見義要勇為。現在每一個家庭都有難念的經,幾乎很難是身心都沒問題的人,所以你遇到的人都有需要我們用正法去幫助他的地方。我們只要用心去觀察,現在這個社會,就像夏蓮居老居士說的,「末法眾生根鈍業重,外魔內障」,外在的魔就是誘惑,內障是內在的煩惱障,「無人不具」,每一個人都有外魔內障,無人不具,「邪多正少」,邪的東西太多了,正的少,大家看電視幾十個頻道,邪的多正的少,「退易進難」,退步容易,要進步難。所以我們早一點明理、早一點提升,我們才幫得了家人、朋友,尤其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們才幫得了學生。所以這裡節省時間、愛惜精力,他是有一個願力在的,要有願。
而修行最快的方法是什麼?念佛。《淨修捷要》第十四拜告訴我們:「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託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你看那個直趨覺路很快,「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萬德洪名,能滅眾罪,果能一向專念,自然垢障消除,不但道心純熟,且可福慧增長。」佛經裡面說的,若人但念阿彌陀,即是無上深妙禪。不是禪而已,念這句佛是什麼?無上深妙禪。那就知道這句佛號不可思議,「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
而且這個法門是什麼?他力門、果教派,它從果起修,就是阿彌陀佛果地圓滿的功德拿到我們因地來修。所以我們念一聲佛,一念相應就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念這句佛真心去念,就把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功德攝受成自己的功德。所以黃念祖老居士說,「老實持名,全攝佛德」,攝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最快的方法。《無量壽經》告訴我們:「若於來世,乃至正法滅時,當有眾生,植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由彼如來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我們這一生能遇到念佛法門什麼原因?我們過去曾經供養的由彼如來加威力故,我們才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接著,「攝取」,這個攝取是什麼?攝佛果地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所以叫「行超普賢登彼岸」,「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所以遇到了,佛門第一特獎!我講到這裡很高興,我怎麼看你們都沒什麼表情?
這個黃念祖老居士很慈悲,他還做個比喻,for example(例如),這個是從事教學的人也要效法的。這也是《禮記.學記》上講的,教學的人,「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他很會用譬喻,一比喻大家就懂了。因為很多道理講了抽象,有聽沒有懂,一舉例,馬上就很具體可以了解了。所以佛有《百喻經》,全部都是譬喻的故事,來把這個佛理具體呈現出來。
黃念老就說了,其他的法門是靠自力,就好像他要吃饅頭,他要先選麥種,種下去了,開始澆水、施肥、灌溉、除草,幾個月之後收麥子,收完麥子磨麥、揉麵粉,最後做饅頭。大家做過饅頭沒有?南方人都吃稻米比較多,北方人應該都很會做饅頭。這要經過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最後可以吃饅頭了。這是八萬四千法門靠自力是這個情況,可是這個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是他力門、果教派,從果起修,他不用挑麥種,也不用澆水施肥,他是直接吃饅頭。大家吃到沒有?重點是你要吃,你不能只有聞而已,要吃下去。就好像你遇到一個最高明的大夫,他藥都給你做好,放在你面前,你不吃還是不能治好病。所以這個饅頭得咬,得老實念。所以這個鈍功夫是什麼?老實念佛,老老實實念。
那佛門又有說正助雙修,正修是念佛,助修是六度萬行,我們每天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沒有別的,為佛法、為眾生,我們就是淨業,修淨業,老老實實按照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去處世待人,這是助修,正助雙修。所以這個鈍功夫也可以用,就很老實的依教奉行,每天活一天,為正法、為眾生做一天,用大陸的話叫老黃牛,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
另外有一個問題說,面對念頭警覺性要高。修行的人警覺性一定要高,就像《三時繫念》有一句話,也是提起我們高度的警覺,就是「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這個結業,結什麼業?輪迴業。須臾背念佛之心,不念佛了,不念佛念什麼?念輪迴了。一不念佛,打妄想,裡面有貪瞋痴慢疑在裡面,那就變六道輪迴的因。
這裡引的是在第七頁,給大家講義的第七頁,引了一位靈芝禪師的法語:「用心皆名定業」,用心就是我們起念,起了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種子。經上說的,「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起個念頭也是業,那這個種子不會壞,「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這裡說皆名定業,就是我們起念了,或者講一句話、做一件事,這個事已經結束了,念頭也已經過去了,可是它的業在。我們說事業事業,你事情做完,它的影響還在。你做了這件事是善,結了善緣,下輩子這個善果現了;做的是惡,下輩子惡果有可能會現。「能牽來報」,能夠牽未來的果報,「縱懺不亡」,你縱使懺悔,它也不可能不見,但是它有可能大化小。
比方說有一個老比丘他在念經,因為年紀大了,結果旁邊的小沙彌就說:「你念經的時候看起來很像牛。」就是那個嘴巴,他就開玩笑。這個老比丘說:「我已經證阿羅漢,你趕緊懺悔。」結果這個小沙彌就趕緊懺悔,本來他造這個業要墮地獄的,結果他懺悔,墮五百世牛身。這個故事聽完,諸位同學,我們體會到什麼?我們這個世間龍蛇混雜,說不定很多是佛菩薩再來的,不能亂跟人家開玩笑。尤其不要跟那個廚房的菩薩開玩笑,或者是一些在團體裡面愈低的這些基層工作,沒人願意幹的,往往有佛菩薩發心去幹,去給我們表法。所以我們在團體裡面,絕對不能輕慢任何人,不能跟人家亂開玩笑。
我不要今天講完,你明天就神經緊繃,講話都害怕,這樣我就罪過罪過。放鬆身心,真誠待人,最重要不能拿人家亂開玩笑。剛剛我們說愛敬存心,你對人恭敬不會亂開玩笑。看起來是個小動作,其實人心對了,那些不對的行為不可能有的。就像佛門說,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大家聽了害不害怕?害怕,害怕那不敢出來講經也不對。《大學》有一句話很重要:心有所恐懼,不得其正;有所憂患,不得其正。所以我們聽完一個道理產生害怕,心不得其正,這個是愈聽經心愈偏,用錯心了。我們應該去更觀察到,從表面上是下錯一個轉語,講錯一個字而已,從心地上是狂妄了,為什麼?不照佛教的講,沒有學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只要自己的態度決定是要遵循佛菩薩的教導,去跟大眾供養,那不可能犯這個錯的。所以大家也要常常觀照自己的心念有沒有偏掉。
所以《大學》這四句話重要,身有所忿懥,不得其正,一起情緒了就不正了;有所憂患,不得其正;有所好樂,不得其正,什麼東西沒吃到很難過,那個就貪愛心出來了;有所恐懼,不得其正。所以大家聽完一段老人家的教誨,領納在心中,就轉變自己的心態,不能拿人亂開玩笑。
但是我請教大家,老人家講經幽不幽默?挺幽默的,我們有時候聽了都很歡喜。而且有時候老人家那個幽默讓我們印象深刻。比方有一次是在香港的論壇,企業家,來的都是做企業的。主持人就問老人家說:「這個傳統文化有沒有糟粕?」老人家說:「有。」當時候成德坐在底下都傻了,老人家怎麼說有?接著老人家又說了:「因為他們不懂,就說是糟粕。」請問大家,這樣印象深不深刻?接著老人家又解釋:「這個傳統文化經典傳了幾千年,不對的早就淘汰了,還輪不到我們。」而且古人的心比我們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所以很多時候是我們沒有正確理解,用我們自己的角度或偏頗的地方去覺得它是糟粕,還是要靜下心來去深入經藏,原來老祖宗真的是通達人情事理的。
所以這裡「縱懺」,有懺悔,但是不可能說這個種子沒有了,可以大化小。念佛有什麼好處?所有哪怕過去生惡的種子它不會起現行,因為我們都一直在念佛。打一個比喻,就好像有一個倉庫,裡面放了很多種子,九法界的種子都有,可是這個倉庫最近這幾個月你沒有放其他的種子,只有放阿彌陀佛的種子,請問這個倉庫最上面都是什麼種子?都是阿彌陀佛種子。你伸手去拿,拿到什麼?其他九法界的都壓在下面了,你怎麼拿,阿彌陀佛。所以祖師說,念到功夫成片就有把握了,其他的種子出不來。所以念佛的人不要擔心以前做過哪些壞事,又在那裡恐懼、憂患。強者先牽,我們現在好好用功夫,這個念頭最強,就帶我們去極樂世界了。
但是這段法語就告訴我們,不要小看一個念頭,它就是一個種子,它是一個定業,能牽來報,縱懺不亡。明白這個道理,「以此自量」,明白這個道理,好好的思量思量,「何能輕動」,念頭怎麼可以輕易動?就像我們剛剛說的,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怎麼可以再亂動念頭?所以「識心之士,豈不畏乎!」真正明白心的作用、明白一個念頭的力量的,絕對不亂動念頭,他有敬畏念頭的態度了。就像安世高大師他那個出家的同學,就因為去托缽,飯菜不滿意,他生瞋恚心,他還沒有罵人,他生瞋恚心了。他可是明經好施,可是就因為瞋恚心不能調伏,就到畜生道當龍王去了。
這是回答這兩個問題。另外還有三個問題,是這三位學長,不知道你們自己悟出來了是吧?第一位學長何學長。
何學長:法師您好,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您可以分享一下嗎?
何學長:好的。
成德法師:好,不行我也可以代妳們念。
何學長:其實我這個問題就是講到「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裡面的那篇文章,有一個叫做「老實者」,這裡就是講到嚴守三個條件,第一個就是從前所學概不承認,第二個就是所看的文字必經老師批准,第三個就是只聽老師一人所講的經教。學生是問,這裡指的只是佛經,還是儒釋道三家的經典?
學生所悟到的是,因為以前在很多年前,其實學生也曾經上過《道德經》讀經班,只是讀誦而已。然後非常享受《道德經》這本經書,因為讀了之後我非常的喜悅,也很欣賞老子所描述的那種道。所以對這本書非常的欣賞,偶爾偶爾會拿出來看看的。現在就是看到這個條件,開始就想一想,那我不能看老子《道德經》這本書了嗎?結果就問了這個問題。一個星期過後,學生也想了想,其實老師所指的就是儒釋道三家,我們就是要依照老師的批准,關於這個《道德經》就盡量的把它放下,就不要了,因為太多經典也是不好,起貪心,所以就盡量的把它放下。
然後再來學生又想到,佛堂有時會安排一些法師來講經的,佛堂安排的這些法師講經,我們也是不可以參與的,我們只是聽老法師,就是一個老師所提供的方向學習,然後專注在老實真幹,最重要還是要達到我們的目標,就是回歸自性,然後往生到極樂世界去。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何居士的回答。我們來了解,佛經也好,或者是老法師的教導,它是法藥,藥是拿來做什麼?治我們煩惱的病。我們先了解,我們才容易接受它,不然會覺得,怎麼又要管我了?那是來成就我們的,不是來管我們的。所以為什麼是信解行,先解,明白了去行會很歡喜。所以禪是佛心,教是佛言,戒是佛行。戒律是佛的行為,那我們守戒不就是照著效法佛嗎?效法佛就是效法性德,那多好。但是假如這個不明白,可能馬上感覺,又要來管我了,又要來要求我了,好像就不是很舒服。戒是來成就自己的,來恢復自己性德的,那些行為本來就是我性德裡流露出來的,那守得很歡喜。
而這三個條件我們看,第一個:從前所學一概不承認。這個叫做一定要先把杯子倒空,才能夠再接受善知識的教導;假如我們不放下所學,善知識講一句話,我們又用自己學的東西去衡量,那可能就跟善知識抬槓,善知識他不強求、不攀緣,這緣不成熟他就不說了。所以這些都是在培養我們的態度,一定要掏空謙虛了,這個法才能夠入心。所謂「我慢高山,法水不入」,我們覺得自己有什麼了,那就不可能教得來了。所以「為道日損」,修道是愈來愈減少這些習氣。假如我們還會覺得自己挺懂的、有什麼,有什麼就沒什麼,沒什麼才能有什麼。因為「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所以這個般若是從清淨心來的,他是所有的分別執著都放下。我們覺得自己有什麼,那個念頭就是染污,真心一法不立。所以善知識是幫我們不斷看到分別執著,幫我們放下,因為我們修學過程會有盲點,自己看不到,他是過來人,他會告訴我們。所以首先這個態度要謙卑,「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了凡四訓》教我們的。所以這三個條件都有深意。
第二個,只能聽老師一個人講經。一個老師一條路,兩個老師兩條路,三個老師三岔路,四個老師十字街頭。縱使我們聽兩個老師,這兩個老師都是過來人,問題是他們的遣詞用句不可能完全一樣,你南方人、北方人舉的俚語就不一樣,for example也不一樣,就像剛剛我舉揉饅頭你們也有點陌生,我下次就要舉種稻子、煮白米飯。兩個都是過來人,可是他遣詞用句不同,請問我們還沒有通達義理的時候,我們一聽兩個講的不一樣,事實上講的是一樣的,我們就自己在那裡分別執著了。所以要護念一個人成就可是不簡單!所以為什麼李炳南老師當時候在台中蓮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老人家說,當時候李老,台灣儒釋道的人才還不少,經過台中都恭敬供養,從沒叫他們講開示。因為怕一講,講的理沒有錯,遣詞用句不一樣,這些學生一聽不一樣,他就亂了,所以是在護大家的知見。我們是跟著一個老師,建立起是非、善惡、邪正、利害、真偽的判斷,這個時候你再聽什麼沒問題了;可是問題還沒有這個基礎的時候,一聽容易聽亂。所以善知識沒有說喜歡要求人、控制人的,那他就不叫善知識了,這些條件完全是為了護念成就我們的道業,老方法不能改。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有人類歷史以來變化最快的時代。西方廣目天王,那個龍就是多變,但是另外一隻手有一顆珠,這個龍珠是不變,我們不能掌握不變,我們就隨波逐流了。惠能大師說的,威音王佛以前有無師自通的,威音王佛以後沒有無師自通的,都得要善知識護著,以前的標準是護到開悟,現在最低標準,是非、善惡、邪正、利害、真偽能判斷才行。
還不會判斷,所以有第三個條件,要看的書、要接觸的,要老師同意才可以,他護我們的知見。當然,我們佛堂裡面講的經教,應該都是師父上人強調的經典,都是同一個師承,這個是可以聽的。但是你自己要專攻,這段時間專攻什麼,你自己要清楚。其實老人家教導也不複雜,首先要扎根,儒釋道三根要扎好。道家《太上感應篇》,這個因果很重要。而且這一套光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老人家講這套光碟的時候比較嚴肅,你們有沒有發現?為什麼嚴肅?成德的觀察,第一個,講因果還是要比較嚴肅一點,敬畏;第二,這套光碟是對誰講的?現場誰在聽?我們看老法師大部分的講經在哪裡講的?攝影棚。可是這套光碟是早餐開示,吃完飯,跟在身邊常隨的四眾弟子是當機者,所以老人家是手把手帶這些弟子。其實我們十分誠敬來聽這一套光碟,那也是老法師手把手帶我們怎麼做人、怎麼做事。尤其這個《太上感應篇》,他又是挑選《彙編》裡面的精華出來講,《彙編》濃縮的儒釋道的教誨,又加上老人家的開解,加上老人家人生閱歷的詮釋,所以這套光碟是寶!《太上感應篇》,道家的,因果的根;《弟子規》,倫理道德的根;還有《十善業道經》,也是早餐開示的,都是利用飯後半個小時講的。所以這個是三根扎好,扎好之後可以再選一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定一經通一切經就通。所以老人家這些原理原則我們可以照著來做。
我突然發現,應該是我的錯,我認為說其他三位學長可能會知道說我會請他們講,但是我看他們的反應都覺得很無辜。我現在看看他們的回答也不是說他們悟到什麼,他只是有分享了一下他們的問題,進一步應該還是我要給他們做一個解答。
不過後面兩位應該是有自己悟了吧?周居士。
周居士:阿彌陀佛,師父好。
成德法師:周居士妳好。
周居士:對不起師父,剛才第一個念頭說「早知道,不要問」。
成德法師:早知道不要問。
周居士:對不起,對不起。
成德法師:第二個念頭呢?
周居士:第二個念頭說「還要老實回答」。
特別就是學生的問題,這麼久以來是常常有的,面對工作繁忙的時候,還有或者是要為家人付出的時候,就會把工作和做家務事擺在第一,念佛、讀經這些會擺在第二。這個就是學生的問題,所以學生提出的是,如何把念佛、聽經擺在第一?還有就是學生很懈怠,我想想不能擺在第一的原因,那天師父很慈悲,在開示當中也提起了,就是因為願力不夠,還有利益眾生的心不夠切,我想這個的確是學生的原因。所以那天聽了師父的開示過後,特別就立志、就發願,就定下這些功課一定要做。上個星期是有做到了,但是時間還是有點緊迫,所以希望還會再繼續調整一下,就是在工作和家庭之餘,不會忽略了這個定課。學生分享到這裡,謝謝師父。
成德法師:她能領悟到最根本的就是要發菩提心、要發願。就像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教化的工作,我們多聽經才能明理。自己明白,就好像那個蠟燭,我們有火,我們才能夠去點亮別人。先覺才能覺後覺,我們自己要覺悟了、明理了,我們才幫得上人。所以它是有一種動力的,就像剛剛我們引《華嚴經》,「勇猛精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所以為什麼「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我們第二個重點就是學貴立志,其實這個就是發菩提心。而且剛剛周居士提出來的是念佛、聽經,其實不念佛就打妄想、造業;念佛快速提升自己的善根福德,這樣才能幫得上人,不然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謝謝周居士,她也很老實,剛剛招供了說,第一個念頭是「早知道,不要問了」。《無量壽經》說: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修功德最好的是什麼?發問!這個我們要跟阿難尊者學習,你問的那個問題其他人都有,那你這麼一問,就幫助到他們修學,這有很大的功德。
下一位,林居士。
林居士:法師吉祥,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林居士:因為學生上個星期,法師叫學生分享盡孝道的過程,所以學生有問的問題就是,有什麼方法能讓自己的心不退轉?其實自己很容易懈怠,然後不能堅持。原因學生覺得就是不敢發願、不敢立志,因為沒有立志、沒有發願,這樣就很容易懈怠,很多藉口。上個星期法師因為在開示的時候有說,這一生一定要把父母送到極樂世界,把家人送到極樂世界,把這一生跟我有緣的人都送到極樂世界,這樣我想這個就是一個使命、一個願,所以我就把這個當作是我的願。當然自己的目標,我是一直想著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因為我知道自己如果不往生,我一定是墮地獄的,因為自己的念頭實在是惡多過善的。師父有講過,你惡多過善,你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是因為害怕因果,而發願要求佛帶我去西方極樂世界。你去當然也希望父母去、家人去,所有跟我有緣的人都去,像這個就是做為學生的一個願力。現在有這個目標和願,就覺得好像是不太敢懈怠了,比較會積極的,不敢浪費時間,把那個時間安排得比較好一些,來修行自己,希望這個目標可以達成。
謝謝法師,希望法師再給學生一些建議,或者什麼要注意的重點。感恩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好,謝謝林居士。我們從他們的分享就體會到,為什麼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講:「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尤其想求往生的人,一定要發菩提心,因為「三輩往生第二十四」,《無量壽經》二十四品,不管是上輩還是中輩、還是下輩往生,都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發願,《勸發菩提心文》講得非常的圓滿,「必有因緣,方得發起」。
所以林居士講到的,她有念父母恩,所以她要報父母的恩。她也有提到,我看很多位學長都有提到家裡人對我們走這條路的支持,這是施主恩、眾生恩。很可能家裡面有一些事務,另外一半,或者是家裡的人說,「沒問題、沒問題,這個我們幫你多承擔,你多去弘護正法」。那這家人也是施主,護持我們走這條路,這個很難得。就像我跟我們這些年輕的同學們,他們能來到英國漢學院,可能十幾年前他的父母就開始教導他讀經典,那個過程,多少親戚朋友的批評、嘲笑,那都要忍得住,才能今天他們能到英國漢學院來讀書。所以每一個同學能走到這裡來,他背後有多少人幫他?我們冷靜回想回想,太多恩德在裡面,所以要念施主恩、念眾生恩。包含剛剛一開始跟大家敘述到現在的社會狀況,那個就是念正法得久住。因為社會亂了,人心壞了,就是因為正法沒有人宣講。「當今之世,捨我其誰」,我應該來承擔。
剛剛林居士還講到,我檢查了我的念頭,這個很重要。老法師開示說,我們會去哪裡不要問別人,要問自己。檢查自己一天的念頭,這也是學貴自知。其實我們都很習慣向外,你覺得我修得怎麼樣?但是事實上更重要的自己要勘驗自己。她能產生一個敬畏,「那不行,我不往生我可能要墮惡道」,這個叫念生死苦,這個也是菩提心;念求生淨土,也是菩提心;還有念自己曾經做過這些事懺悔,念懺悔業障,也是菩提心。所以這些分享的心境,都是跟菩提心有相應。但是剛剛一開始講了一句話,我不敢發願,這個就不是菩提心。
所以《勸發菩提心文》裡面有一條是什麼?「尊重己靈。」尊重自己的靈性其實就是尊重自己的佛性,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所以我們有一個念頭說我不敢發願,那就是不相信釋迦牟尼佛說的。釋迦牟尼佛明明告訴我們,我們都有佛性,然後我不敢發願,那不就不承認自己有佛性?那還是沒有聽釋迦牟尼佛的話。
有一個同修說了,「我很相信釋迦牟尼佛,可是我不相信自己」。我說你這個邏輯有問題,你信釋迦牟尼佛,應該表現在對他的教誨也沒有懷疑吧?他開悟第一句話就是我們給大家的講義,「聖教之基本教義」,「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佛開悟第一句話就講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句話真的聽懂了,信心就不動搖了,因為佛不會騙我們,佛是真語者、實語者。那可能我們又想,「你看,可是我還是生氣」。那個不是佛性,那是妄心,妄想執著,把它放下就好了。
所以相信這句話了,第一個,不會沒信心,不會懷疑自己,但是也不會傲慢,因為我們還有妄想執著,我們還沒有完全放下。所以自己還沒放下,不好意思去說別人,那就不傲慢,也不自卑。兩個最嚴重的習氣,一句話就搞定了。
瞋恚的核心是傲慢,所以我們自己還有妄想執著,有什麼好傲慢的?對治傲慢。愚痴的核心是懷疑,疑心一起就不理智,就不能隨順經典,就愚痴了。但這句對治我們的懷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不懷疑自己,也不懷疑一切眾生。你甚至於是看到一隻螞蟻、一隻蟑螂,你也不著那個相,那是牠的妄想執著招感來的業力,但是牠具如來智慧德相。所以省庵大師說:「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我們眼前出現的這些動物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我們再看到這些眾生,我們的心都是生起愛敬。我們真心對牠,牠會感覺到。
我看網上有短片,那個鱉,牠一聽到「往昔所造諸惡業」,在念懺悔偈,牠一念眼淚就下來了,在那裡流淚。我們不能輕慢每個眾生,牠有靈性的。牠今天被我們見到,跟我們一定有緣,不然不會被我們見到,你看全世界這麼大,居然被我們見到牠。所以「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那種禮敬諸佛就在面對這些小生命,沒有著相、沒有輕慢,更不可能去傷害牠。
再來我們還要問自己,不敢發願,不發願會去哪裡?不發願就沒有菩提心,就不能行菩薩道,不行菩薩道行什麼道?所以還是得要發,沒有退路,得勇往直前。退去哪?怎麼退?沒事了,現在不用我幹啥事,退還不是輪迴,哪有路可以退?
「學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幹』」,這夏蓮居老居士說的,「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依教奉行,念頭不能偏失掉了,都要照經典。尤其諸位仁者,你們都是有家庭的人,你們上有老下有小,「但願人長久,唯有念彌陀。親眷永團聚,法界逍遙遊」,你得帶著這一輩子這些至親一起殺出重圍,跳出六道輪迴,一起去跟阿彌陀佛到十法界度眾生,這叫法界逍遙遊。這個逍遙就是,閩南話講𨑨迌,好囝好𨑨迌,歹囝不如無(養到好孩子令人欣慰,而養到壞的孩子不如不要生養),那個逍遙就是遊玩。跟著阿彌陀佛到十法界度眾生,你看多逍遙,叫「遊步三界,無所罣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這個是五個問題。
我們接下來請一位仁者來分享一下,他的心得挺可貴的。我們看時間,多請幾位。首先請林居士。
林居士:阿彌陀佛,老師及各位同學,大家好。學生的學習報告應該是四點,第一個是修忍辱。學生上個星期聽了法師所講的,黃念祖老居士談忍辱,覺得非常重要,心中充滿法喜。因為覺得如果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這六種忍辱一定要修得好,而且要修到放下,不要著相。
學生另外一點就是說,覺得學生是相當,學生在家裡,我家師兄本身她修忍辱的功夫就非常得力。因為我們之前也沒有學習傳統文化,所以教育孩子方面,其實以前就教錯了,那麼孩子本身在成長過程中也有很多習氣,我家師兄都非常能夠忍受我們一家人的脾氣。所以學生覺得她本身的忍辱功夫真的比學生高明了很多,而且在學校方面,她本身忍辱也是修得很好。她的主要重點是她不講是非的,她不參與是非的,所有的是非不關她的事。如果妳不講是非的話,尤其在學校,妳就不能夠入群,妳不入群的話,他們就排斥妳。妳會受這些老師排斥了之後,妳怎麼樣面對?還好她本身的忍辱功夫真的高,所以校長跟她說,我想不到妳這個忍耐力這麼強。那是第一點修忍辱,所以學生就把黃念祖六種忍辱轉發給她,因為相信對她會有幫助,要把她轉到慈忍的話,那就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要成就的話,這點要做到。
第二點是講到學生,我家師兄有說孩子的脾氣不好。學生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孩子脾氣不好,其實學生絕大的問題是,學生本人的脾氣不好,我們找這個原因出來。學生脾氣不好就是因為在這個家庭成長過程中,我們的長輩他們的脾氣也不是很好,而這就變成一種循環。循環下來,我們也不能怪我們長輩,因為他們沒有學習。但是重點是我們到了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切斷,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回頭了。所以學生告訴我們家師兄說,我們如果要破除這個壞習慣,就是從學生本身開始,念念想全部是學生一個人引起的,我們就要根據《了凡四訓》,發三種心去學習,現在是說,需要很勇猛的心去修正自己。在這十年來真的修到,改了又發脾氣,發了脾氣又改,一直在改,所以這個修學過程就是要下很大決心。我家師兄說孩子脾氣不好,就是證明學生本身修的功夫還不夠,學生只有告訴她,行有不得,就是我本身的德還不夠好。學生願意去盡能力,因為我們上幾個星期學習的,我們不只要一個人有成就,我們要帶領家人一起去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個關一定要過,過不了脾氣這關,可以說是沒有機會的。而且學生也對這個傳統文化至誠感通是沒有疑問的,還沒有通就是你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說一定要努力。
第三部分,關於行孝。就說有一次孩子問,我們在馬來西亞,在MCO(疫情期間行動管制令)期間,一開放了,我們就回家看我們的父親。父親發脾氣,就在娘家,和弟弟一起住,就回去看他。就有一個例子是說,孩子就問媽媽:「為什麼有一個人他住在不遠地方他沒有回去?」那麼那種回答就是告訴他們,還是說:「可能他太忙了,他有事情要做。」真的孩子其實他現在是反教育,學生本身,人就反問,他說:「為什麼我的爸爸這麼遠他都回去?」那麼你就要看,最重要是看他的存心,看你要不要去探望你的家人。「媽媽,妳要我學爸爸還是學那一個人?」這個提問是很震撼的。我家師兄立刻說:「你一定要學你爸爸,要學你爸爸。」所以學生覺得這個非常重要。
另外一點就是關於行孝的學習。父親八十七歲了,他這幾年就有個願望,他說:「我希望我再多十年的生命,能夠去看著我兩個在家鄉的孫兒、孫女長大。」學生也明白他的心意,因為這樣,他就要照顧他健康,在家鄉本身很多老年人都會腳痛、腿痛,他還好,他還可以騎單車,還可以去每天運動,這沒有問題。所以大家很高興看到一個長者這樣的健康情況。學生就也發過願,跟菩薩、跟阿彌陀佛講,就讓父親他要十年,那麼如果能夠的話,去轉學生的十年給他吧。學生可以減少十年,沒問題的,就圓滿他的心願。如是這些分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林居士,我們聽了也是很感動。首先第一個,談到忍辱,《金剛經》說:「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不能忍,火燒功德林,自己的道業成不了;不能忍,所做的事情可能會前功盡棄。尤其成家的人不能忍,那孩子常常在夫妻有爭吵的氛圍之下成長,也會受很大的影響,家和才能萬事興。所以我們林居士很有福報,你的夫人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這個地在我們佛門是很重要的表法,心地法門,地藏菩薩,這個地都是我們效法的榜樣。就像《無量壽經》「忍辱如地」,學它什麼?一切平等,任何的生命它都平等對待,甚至於這些生命還在這個大地上面一把屎一把尿,它都沒有嫌棄,而且還把這些屎尿把它轉換成營養。所以這個地,我們一般會覺得好像它是很卑賤,事實上它是很尊貴的。所以父為天,母為地,一個女子只要有效法大地,這一個家就非常的安定;這個女子沒有效法大地,這個地常常會晃,會地震的話,那這個家就不安穩了。所以大家看這個「安」字怎麼寫?房子底下有個好女人就安了。
所以為什麼會說「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她那種忍辱的態度,能化解家裡人的脾氣,甚至於能讓發脾氣的人事後不好意思。所以女人不能翻舊帳,妳一翻舊帳,另外一半就惱羞成怒了;妳愈不翻舊帳,人家慚愧心愈出來。我們這個忍可不是硬忍,硬忍到最後會火山爆發。所以這個地它總是如如不動,它默默的承受,然後它不求名、不求利,它不居功,哪怕它不受矚目,它不要名,它所做做完它都沒放心上,它沒去邀功。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的母親你一誇她,她整個臉都紅了;叫她講幾句話,嚇得腿都發軟了。她明明付出很多,她都不會去講,她不好意思講,這個就是女德。你誇她:「妳煮飯煮得很好吃。」「沒有啦,我隨便煮的。」大家去觀察,傳統女德那個精神很可貴。你看現在女人都自己在標榜自己多好,那個跟大地的精神有點違背了。
林居士提到他夫人,我們就感受到女子如地的重要性。還有他也很可貴,他們也是領妻成道、助夫成德,標準的同修,有好的法寶趕快發給他太太,一起成長,然後成為共通語言。他們有時候夫妻常常在房間裡面開法會,但是千萬不要聊得超過十一點,就熬夜了,偶爾可以,不能常常。
再來提到這個改脾氣,他能夠這樣去反求諸己,非常可貴。而且他也洞察到,一直在循環、在影響。所以為什麼家道重要?家道傳的都是正確的道德。所以范仲淹先生就傳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所以我們要給後代好的影響,不能給他們不好的影響。
而且這個裡面很重要,體恤我們父母、祖輩的不容易。我們看看父親那一輩、爺爺那一輩,那生活多麼的不容易、多麼的艱苦,有一頓沒一頓的,才有我們的現在。甚至於都飄洋過海,生死不定,那種日子他們都走過來了,嘗盡了很多人生的悲苦,難免悶在心裡,有時候也會發發牢騷。所以我們能理解、能去體恤,這個很重要,這樣就能整個家裡面都這樣互相體恤,慢慢這種善念就會交感,脾氣不好的人慢慢也不好意思,也會轉過來。
再來行孝,他說他的孩子你看都在觀察。所以給孩子影響什麼時候?Anytime,anywhere。不好意思,我有時候講幾句英文,因為我可能以後還要考雅思,那麼大年紀,體會到人生該你幹的事有時候跑不掉,得要甘願歡喜去接受。
這裡面還有一個細節成德要點出來,就是這個林居士他的孩子說到,現在政府讓人民外出了,那這個人住在吉隆坡,但是沒有去探望住在不遠處的母親。結果他的夫人回答,那個人可能很忙。這就是一個厚道的應對,給人家台階下,他可能很忙。所以我們就怕懂了一些道理,有時候容易拿著道理太苛刻去要求人。
所以孔子的教誨有一個貫通的精神,叫忠恕之道,忠,嚴以律己;恕,寬以待人。成德沒有見過我媽媽罵哪一個人,人家不對的行為傳來了,他可能怎麼樣。那是厚道,就是恕道,不苛刻的去批評別人。所以林居士你這個太太很有德,你們一定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
最後林居士他要滿他父親的願。我們說「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而且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祖先可以庇蔭後代,請問孩子能不能把福報給父親?可不可以?理上是講得通的。
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徐一鵬,他突然作夢父親生重病,作夢而已。他說不行,家裡很窮,他去教書,他馬上就給這戶人家請辭,「我得先回家看」。結果在翻過一個山嶺的時候,遇到一隻老虎,他也很鎮定,他說我父親可能生重病了,應該就是請這個老虎高抬貴手。那老虎也有靈性,感受到他的孝心了,這個老虎就讓開了,就走了。結果他一回到家,他父親果然生重病。他一到家,他父親本來是昏迷,醒過來了。然後這個父親就對他兒子說:「你剛剛回來是不是有遇到老虎?」他兒子很驚訝,我父親怎麼會知道我遇到老虎?他父親說:「我剛剛在夢中到了地府,結果地府的辦事人員說,『這個人的兒子至孝,然後遇到老虎,老虎都給他讓路了,所以讓這個老人再延壽一紀,延壽十二年』。」結果他就醒了。不然他父親壽命到了,已經被抓下去了,後來又放回來。所以《孝經》說的,「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所以這個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不過這裡還要再交代提醒一點,要引導父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所以剛剛林居士有提到的,蓮池大師說的,「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所以我們要去護持父親,不只護持他這一世,還要看得很遠,要出輪迴。而且要看得到他心裡的狀態,實在講,他這個情假如放不下,我希望能看到孫子,那孫子還有孩子,會不會又想看曾孫?這就很難講。他一有罣礙,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炎黃子孫也很難得可以當。所以這個還是要護到父母家人的法身慧命,這個是真正有智慧的孝心。
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時間已經差不多了,祝大家週末愉快,闔家平安,法喜充滿!每一次禮拜六要上課的時候不要緊張。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