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淨界法師宣講 《妙法蓮華經》講記 102 (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NZ59g6                                      

Podcast : https://reurl.cc/2DYdmr

目錄

1642 理觀的清淨心是你本來具足的,不管修不修它就是清淨,你只要相信就好

1643 諸位!理論上我們是清淨,但是因緣上我們已經不清淨了,為什麼?

1644 這個地方你只要一步錯,你整個修行全部失敗

1645 修空觀離相有哪五種功德?

1646 我們的顛倒相是怎麼來的?

1647 你把顛倒的愛取拿掉,這個業力就沒有力量,它自己會沉澱下來

1648 這個愛取是怎麼產生的?

1649 臨命終,如果你不清楚你心中的地雷,你佛號念得再好都沒有用

1650 觀察空性,把心透過調伏慢慢地回歸到清淨,這是很重要的觀念

1651 如何才能以無怖畏心來說《法華經》?

1652 你要先持戒,遠離十種過失

1653 你要清楚,理觀是真如的心,事修是因緣的對治

1654 事修時要遠離哪兩種執著?

1655 怎麼遠離這兩種執著?

1656 理觀的安住、事修的調伏,這兩個缺一不可

1657 身業的安樂,這個相狀怎麼來的呢?

1658 身安樂的功德相

1659 要有理觀的清淨心、事修的清淨心,你才能身安樂行,來正確地說《法華經》

1660 為什麼要不說他人及經典的過?

1661 為什麼不要輕慢其他的弘法法師?

1662 為什麼不要公開去讚美一個人,也不要公開去批評一個人的過失?

1663 為什麼對於各種修學的法門不要有怨嫌的心,而應該慈悲地包容?

1664 為什麼口業一定要修好?

1665 口業的觀行與身業的觀行有何不同?

1666 依止哪三個法,才能夠「安處法座,隨問為說」?

1642】理觀的清淨心是你本來具足的,不管修不修它就是清淨,你只要相信就好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三十八面,我們看子三的「約非遠非近論近」。

這一段是講到身安樂行。身業的安樂,它的相貌,佛陀講出三種,叫做調柔、寂靜、安穩。這三種相狀是怎麼來的呢?是依止大地,就是中道的實相——清淨心、菩提願顯現出來的。但是我們在看事修的時候,佛陀的規劃偏重在清淨心。所以我們的清淨心,變成兩種清淨心了。諸位!一個是理觀的清淨心,一個是事修的清淨心。這兩個都很重要。

我們先講理觀的清淨心。理觀的清淨心是你本來具足的。你不管修不修它就是清淨,你只要相信就好。就是說,我現在打很多妄想,我臨命終的時候妄想東去西去,各種的人事因緣相狀都顯現,你只要告訴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那這個清淨心怎麼來的呢?是理觀的清淨心。理觀的清淨心完全靠信仰,沒有任何理由,就是你相信。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所以理觀的清淨心你不用修。你不能說我把理觀的清淨心修得更清淨,沒有這回事情。理觀的清淨心本來就超越因緣的,你修不修它都是清淨。因為它是圓滿的清淨,所以它不可能再更圓滿了。所以這理觀的清淨心,你只要能夠仰信就可以了,然後去觀照它就可以了。

 

1643】諸位!理論上我們是清淨,但是因緣上我們已經不清淨了,為什麼?

現在問題就是因緣事修的清淨心。就是說,我們本來是清淨的,但是後來就是一念妄動,然後呢?然後就墮入了無量無邊的生死輪迴,到了現在,開始認真地修學佛法。那怎麼辦呢?就是這個房子本來是乾淨的,但是現在不乾淨了。那你這個內心裡面不清淨,那麼多的顛倒想,你不可能馬上去莊嚴這一念心,你一定要先把房子裡的垃圾先清乾淨,再去裝修吧?

為什麼破妄永遠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說,諸位!理論上我們是清淨,但是因緣上我們已經不清淨了。為什麼?因為我們經歷過太多的生命,每一個生命都給我們留下很多的影像。留下影像也沒有錯,問題是我們把它取著,今生抓幾個影像,來生抓幾個影像,時至今日,我們心中已經很多很多的顛倒相。這些顛倒相你如果不清掉,你就直接地去修功德,發願去修功德,因為你這個心是不清淨,所以你所修的功德都是染汙。為什麼佛陀在修觀慧的時候,他不強調假觀?假觀後面會強調,口業、意業,它是後半段修學。面對身業的時候,佛陀一路走來就是修空觀,空掉你的執取,你不可能空掉影像的。

 

1644】這個地方你只要一步錯,你整個修行全部失敗

諸位!修行,你只要方向錯了,你今生就沒有成就了。要空掉影像,就意味著你跟你過去的因緣法對峙。無量劫來的影像那也太多了,你怎麼會空得掉呢?就是不隨妄轉,懂嗎?影像來,它來它的;影像走,它走它的。你只要修一個無住,把你的攀緣心、把你的愛取心消滅掉就好了。

其實,影像不會干擾你的。你是一個真如的心,它是一個生滅的影像,它怎麼就干擾你呢?因為我們攀緣它,我們去「自心取自心」,所以我們自己去干擾自己。你只要把影像放下,它自己會脫落,自己會消失掉。

所以諸位!我們在修空觀對治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你到底是想空掉什麼。這個地方你只要一步錯,你整個修行全部失敗。你想空掉影像,那表示你要挑戰你無量的生命所留下來的影像,你怎麼可能呢?沒有一個人可以修到業盡情空的。我們都是怎麼樣?帶業往生嘛。那麼業力跟影像是有牽動的,我們待會兒會說明。就是你只要無住,讓影像自然脫落就可以了。所以它這個「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這一段你最好把它背起來,就是整個空掉心中的愛取的過程。

 

1645】修空觀離相有哪五種功德?

那麼,空掉以後,我們再看別明,它的一個果地的相狀。這以下有五段:第一個,「一切語言道斷」。當你心中那種攀緣的愛取被空觀給破壞以後,你會發覺,你心中的話變少了。不是外面說話,就是那個名言分別,減少了。你以前可能攀緣心很重,看到什麼東西,哇!這個花很漂亮,是哪裡買的……就是你以前只要看到一個影像,就會有很多很多名言出來。

如果你能夠經常修空觀,你會發覺,你看到花,那樣就是那樣!一切法就是一個如實相而已,你不會有很多的名言去詮釋它,就是一切語言道斷。這是第一個相狀。

第二個,「不生、不出、不起」。「不生」指的是過去的心,「不出」指的是未來的心,「不起」是現在的心。一般是這樣子了,這三種心就是《金剛經》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年輕人喜歡打未來的妄想,喜歡執著未來的心。年紀大剛好相反,年紀大了都是開始回憶過去了,因為你的未來已經是夕陽西下。所以當你修空觀以後你會發覺,過去的影像生起的時候,因為你無住,它自然退失;未來的影像生起的時候,也退失;包括現在的因緣,也是不起任何的執取。

所以我們的心變成怎麼樣?「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名就是沒有名言的分別,而且那個相狀也慢慢脫離,心中變成什麼樣?實無所有,無所得。無所得,禪宗有一句話講得好,它說這個叫做空空蕩蕩,但是,了了分明。你把這兩句話放在一起就知道,它不是頑空,它是空空蕩蕩,但是又了了分明。所以這個時候你的心是「無量、無邊」,超越時空。「無量」是指時間相,「無邊」是超越一切的空間。所以你的心慢慢從一種生滅的因緣心,慢慢地趨向於超越時空的真如心了,你往真如心慢慢一步一步的靠近。從事修的清淨心,慢慢地隨順於理觀的清淨心,「無礙、無障」,周徧法界,沒有障礙。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把整個修空觀離相的五種功德講出來。

 

1646】我們的顛倒相是怎麼來的?

最後總結,我們的顛倒相是怎麼來的呢?

「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因緣有」就是業力了,「顛倒生」就是我們心中的取著分別。「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我們經常能夠觀如是的空性的智慧,來消滅心中的愛取,「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這個就是親近處。前面第一個叫做行處,就是理觀。這是事修。

我們有必要對我們的顛倒想做一個說明。因為這是我們要面對的,空觀所要消滅的顛倒想。顛倒想來自於兩個重點:第一個,「因緣有」,就是你的業力。你過去生所造的善惡業,有些東西就會在你的生命中出現。第二個,「顛倒生」,你的取著。這個業力出現以後,業力本來是生滅的,你本來造業,造罪業、造善業都是有一定的時段,但是為什麼這個相狀進去以後,在你的心中揮之不去,變成你生生世世的個性呢?因為你把它抓住了,取相分別了。所以顛倒想是兩個東西的和合體,一個是業力,一個是妄想。

 

1647】你把顛倒的愛取拿掉,這個業力就沒有力量,它自己會沉澱下來

佛法的態度是不碰業力,這要記住!外道是喜歡去消滅業力。修苦行、修禪定去逃避業力,這不可能的事情。諸位!我們無量劫來所造的罪業,那是無量無邊,盡虛空不能容受。那如果這樣子的話,怎麼可能往生呢?怎麼可能成佛呢?我們佛法不要去碰這個業力,我們碰妄想,這是佛法最高明的地方,「心若滅時罪亦亡」。因為你一開始挑戰業力,你自己就是居於弱勢了,業力怎麼可以挑戰呢?當然,我們不斷地懺悔,只是降低業力的勢力。

真正的修觀是怎麼樣?業力跟妄想這兩個,只要一個沒有,另外一個就沒有作用了。所以佛法厲害的地方、高明的、巧妙的地方,是「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祗獲法身」。你把顛倒的愛取拿掉,這個業力就沒有力量,它自己會沉澱下來。

 

1648】這個愛取是怎麼產生的?

那麼,現在就有一個問題:這個愛取是怎麼產生的?我們前面說過,跟生命經驗有關係。生命經驗第一個是感受。我們一般一生當中會有一些很特殊的感受,會有幾個特別快樂的感受,或者特別痛苦的感受。也就是說,我們一生當中會累積很多很多的人事地物的影像,但不是每一個影像我們都會去收集,不是的。我們只收集少數的影像,就是特別的感受。

比方說,我們從小很貧窮。這個貧窮本來是一個業力,它本來沒有好壞的,果報不論好壞,只論苦樂,本來沒有什麼對錯。貧窮就是你過去沒有布施嘛。但是這種貧窮的果報有什麼後遺症呢?會讓你產生痛苦,產生痛苦你就會產生顛倒:我就是因為貧窮,所以很多理想抱負不能實踐!等到你長大有錢以後,你對錢就特別執著。為什麼?因為這是從感受來的。

因為感受會刺激想像,想像以後你就會執取。或者某一個東西給你痛苦,然後你對這個東西就特別排斥。所以我們一般的問題就是怎麼樣?跟著感覺走。

所以我們整個生死的輪迴來自於愛取。愛取就是來自於我們對生命經驗的感受產生想像,最後,時間久了就抓住不放,從此以後就揮之不去,變成我們內心的性格傾向。

 

1649】臨命終,如果你不清楚你心中的地雷,你佛號念得再好都沒有

幾年前,我有一個俗家的親戚,是一個女眾居士。她學佛是很精進,她也學過《楞嚴經》,學過淨土宗,學過唯識。她後來得癌症,得了癌症以後她更精進,她每天聽經、拜佛,因為她那個時候已經退休了。後來到癌末的時候,我就去看她,我跟她聊。跟她聊的時候,我發覺她心中有罣礙,因為畢竟她在世間上有一點成就,也有點福報,有些因緣是放不下。

談完以後過了幾天,有一天我就覺得,我應該再找她談一談。有一天早上我就找她談,我跟她講一個偈頌。我說:「生本無可戀,死亦何須厭。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

我先跟她講因緣法,就是癌末當然面對的是死亡,然後面對一個不可知的未來,所以一般人都是貪生怕死了。說實在的,不管你今生活得快不快樂,我們還是不願意死亡。但是你要破她這種對今生的愛取,你要跟她講說,其實生命不是我們想像得那麼快樂,人生本來是來還債的,一片苦海,所以「生本無可戀」。死亡,你只要不貪生,你對死亡就不需要害怕。這是一種對立的。因為我們會假設認為今生是快樂的,所以我們不想去面對來生。你怎麼知道來生不會比今生更快樂呢?你一個破舊的房子可能會面對來生變得更好的房子,所以「生本無可戀,死亦何須厭」。

然後這個第二句話很重要,理觀了。「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把它拉到我們最原始的清淨心,其實我們本來就沒有生死,所以你也沒有失掉什麼。你說,我失掉了生命。其實從你清淨心來說,你從來沒有生命,所以你也就沒有失去。當然我講了很多,大概跟她講將近兩個小時,就扣了這四句偈。講完以後大概中午我離開,到晚上她就往生了。

一個人拖著不走,你就知道他心中一定有東西抓住了,「仁者心中必有一物」。臨終不能安住正念,其實就是你自己在干擾自己。癌症其實是往生最好的機會,因為對一個要往生的人來說,你有太多時間準備,你可以知道你什麼時候死,你這個整個死亡的規劃,你都是可以做準備的。但是你還是放不下!那麼怎麼辦呢?就靠因緣觀跟理觀嘛。

所以諸位!臨命終如果你不清楚你心中的地雷,我跟你講,你佛號念得再好都沒有用。你只要觸動地雷,你就整個爆炸。我們不要講前生,那太遙遠了,就說你今生。一路走來,你碰到很多的人,你遇到很多的事,有些事情可能你根本就不在乎,它就消失了;但是你一個正常人,到晚年一定有些人跟事在你心中揮之不去的。把它找出來,你用這個觀:「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你要在死亡來之前把這個地雷給消滅掉,因為它臨命終一定會出現。

就是說,你發覺到,尤其到年紀大就很明顯,你經常去憶念某一個人憶念某一件事情,你就要有心理準備了,這就是你臨終的罣礙已經出現了。你要趁有生之年,趕快把心中的地雷拔掉。否則,在臨終的時候就是業力推著你走,但是你不想走。為什麼不想走?因為你心中留戀你的娑婆世界。

我們說厭離娑婆,其實誰在乎外在的娑婆世界!我們在乎的是我們心中所執著的某一個人事那個娑婆世界,你就是執著那個東西。然後就把你今生所有念佛的佛號全部破壞掉。一個影像就夠了,前功盡棄。

 

1650】觀察空性,把心透過調伏慢慢地回歸到清淨,這是很重要的觀

所以這個空觀是很重要,就是怎麼樣?你一定要有理觀的清淨心,你還要有事修的清淨心,你要有一定的調伏力。然後你這樣子做,你臨終只要十句佛號就夠了。只要你心中的顛倒想一放下,阿彌陀佛光明就自然照進來了,十念往生就夠了。但如果你今天抓住妄想不放,阿彌陀佛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你把門給關起來。

所以這個地方,「常樂觀如是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就是觀察空性,把心透過調伏慢慢地回歸到清淨,這是很重要的觀念。

 

1651】如何才能以無怖畏心來說《法華經》?

辛二、重頌 分三:壬一、頌總標;壬二、頌別釋;壬三、頌行成 壬一、頌總標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 於後惡世 無怖畏心 欲說是經 應入行處 及親近處

本經的修學空觀的調伏,不是為了往生,它主要是為了講經。說若有菩薩在佛滅度以後,遇到了各種的惡因緣,你心中依止無怖畏的心,安住忍辱地,調柔、寂靜、安穩,來為人解說《妙法蓮華經》,應該怎麼辦呢?應該修「行處」,就理觀,你要憶念理觀的清淨心;你還要透過戒定慧修事修的清淨心。要兩種清淨心,你就能夠以無怖畏心來說是《法華經》。這是總標。

 

1652】你要先持戒,遠離十種過失

壬二、別釋 分二:癸一、頌約遠論近;癸二、頌非遠非近 那怎麼做到理觀、事修呢?我們看別釋,這個地方分兩段。

癸一、頌約遠論近

先持戒,遠離十種過失。

常離國王 及國王子 大臣官長 兇險戲者及旃陀羅 外道梵志 亦不親近 增上慢人 貪著小乘 三藏學者 破戒比丘 名字羅漢 及比丘尼 好戲笑者 深著五欲 求現滅度 諸優婆夷 皆勿親近若是人等 以好心來 到菩薩所 為聞佛道 菩薩則以 無所畏心 不懷希望 而為說法 寡女處女 及諸不男 皆勿親近 以為親厚 亦莫親近 屠兒魁膾 畋獵漁捕 為利殺害 販肉自活 炫賣女色 如是之人 皆勿親近 兇險相撲 種種嬉戲 諸婬女等 盡勿親近 莫獨屏處 為女說法 若說法時 無得戲笑 入里乞食 將一比丘 若無比丘 一心念佛

 

我們先看第一段的「別明十法」。

第一個,「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第一個,遠離有權勢的人。

第二個,遠離凶險。對於這種凶險、遊戲的,這個要遠離,要遠離凶險跟遊戲。

第三個,遠離邪見。這種旃陀羅,外道的邪知邪見的修行者。

第四個,遠離二乘。「亦不親近,增上慢人。」二乘人的特點就是法執特別重,而且他對這種空性的執著特別厲害,所以他容易得少為足。你跟他在一起,二乘人他是屬於少事少業少方便住,他只是追求空性的涅槃,而菩薩是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兩個思想是抵觸的,所以佛陀要我們不要去靠近他們。以及「貪著小乘,三藏學者」。貪著小乘就是,他雖然能夠廣學多聞,學習一些三藏的教法,但是一般來說這個學者是沒有信心的,他只有理論沒有信根的。或者是「破戒比丘,名字羅漢」,毀破四根本重戒的、無慚無愧的,或者名字羅漢,他自己認為是羅漢,其實他只是一個一般的凡夫。

第五個,是遠離放逸。「及比丘尼,好戲笑者。」有些人是攀緣心重的。或者「深著五欲,求現滅度」,這個地方指的是居士。有些人貪著世間的五欲,有些人是一心一意地追求偏空涅槃,這種極端的在家居士都不能親近。如果這些人以好心、真誠的心來求法,那麼「到菩薩所,為聞佛道」,他也要請大乘法門,「菩薩則以,無所畏心,不懷希望,而為說法」。就是說,你可以給他說法,但是你平常不能把他當作同參道友,不能親近。

第六個,遠離欲染。「寡女處女,及諸不男,皆勿親近,以為親厚。」遠離這些欲染的情況。

第七個,遠離非器。亦莫親近殺生的,或者是賣肉的,或者是婬女。如是之人都是煩惱粗重,不能靠近,非器。

第八個,遠離惡業的。從事凶險相撲的,演戲的,或者諸婬女等,這種也是要遠離。

第九,遠離譏嫌。不要單獨在隱蔽處為女眾說法,要有第三者在,以免譏嫌。在說法的時候,也不能用輕慢的心來說法。這是遠離譏嫌。

第十個,遠離危害。如果我們今天要到村莊去乞食,要帶一個隨從的比丘。如果沒有比丘的話要一心念佛,保持正念。遠離危害。

這是前面說過的,只是簡單地複習一下,這十種過失。

看第二段。

是則名為 行處近處

以此二處 能安樂說

這一段是結示二處。前面的十個法是依止,它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

為了成就理觀事修而安立的。所以我們前面說過,菩薩的戒法都是為了止觀來做準備的,遠離攀緣,遠離各種的過失。這是前方便。

 

1653】你要清楚,理觀是真如的心,事修是因緣的對治

癸二、頌非遠非近

這以下講真正的止觀。癸二,頌非遠非近。這個智慧的觀察是觀內心,內心它沒有遠近的。這個地方有兩段,先看總標二處,再看別明近處。

先看總標。

又復不行 上中下法 有為無為 實不實法 亦不分別 是男是女 不得諸法 不知不見 是則名為 菩薩行處 一切諸法 空無所有 無有常住 亦無起滅 是名智者 所親近處

這個理觀跟事修我們前面講了很多了。理觀,觀的是真如的心,是圓滿的心,它不能有任何對立的;事修它就是要對立,它要對治的。所以,從理觀的角度,「又復不行,上中下法」。不行就是不安住,不安住在上(就是菩薩法)、中(就是緣覺法)、下(就是聲聞法)。三乘的教法是可以當作事修的對治的方便,但是從理觀的安住來說,是不可以當安住的。

為什麼呢?因為它有對立。三乘的教法都是對立的,空有的對立。所以,我們不住在這種三乘的教法,就能夠不執著有為法(人天的福報等等)、無為法(就是偏空的涅槃),也可以遠離實法跟不實法(這個實法指的是空性,不實法是緣起的生滅法);而且又能夠遠離男相女相,心中對於一切法是不可得;而且不知不見,遠離六根的分別(這個不知不見其實是代表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以及六根的分別),「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菩薩行處,它是一種信仰,它不是修來的。說內心本來清淨,這是本來就清淨的,所以這個清淨自然離相,就當作我們的安住處。但是當我們面對現實,要調伏我們如夢如幻的妄想的時候,那就靠事修了。

看事修怎麼修。「一切諸法,空無所有」,一切諸法產生的影像,我們一定要空掉我們對它的執著。不執著什麼呢?不要執著一種常住相(無為的常住相),也不要執著凡夫的有為的起滅相。遠離二乘的涅槃的執著,遠離凡夫的生滅的因緣的執著,「是名智者,所親近處」。

這一個總標,把理觀事修講清楚。理觀是真如的心,事修是因緣的對治,這兩個差別。

 

1654】事修時要遠離哪兩種執著?

這以下再把這個事修的近處講得詳細一點。看第二段。

顛倒分別 諸法有無 是實非實 是生非生 在於閑處 修攝其心 安住不動 如須彌山 觀一切法 皆無所有 猶如虛空 無有堅固 不生不出 不動不退 常住一相 是名近處

我們在對治的時候,要遠離兩種執著:一個是凡夫的執著,一個是二乘的執著。凡夫是怎麼執著呢?凡夫是「顛倒分別,諸法有無」,有相跟無相。

我們看整個人事,它是「有」,因緣和合就有了,但是因緣別離就沒有了。所以我們凡夫在有無當中產生得失的概念。這是凡夫,他的心在因緣的得失、有無裡面分別,產生得失的心。這是第一個,凡夫的顛倒。

二乘也是一種顛倒。二乘他偏空,他把空性當實法,把生滅的法當不實法,執著有為法是緣起的生滅相,涅槃寂靜是不生滅相,所以他就厭惡有為法,而執著涅槃的寂靜之法。其實這也是落於一邊。這兩種的執相都是要遠離的。

 

1655】怎麼遠離這兩種執著?

那怎麼遠離呢?這以下就講到遠離的方法,就是菩薩的觀慧。

首先你不可以直接觀。諸位!這個修觀很重要,這地方很重要,你不能夠直接觀,你要有一個靜中修的基礎。剛開始這個觀慧是薄弱的,妄想那個攀緣心是強的,所以你要先有一個拜佛、靜坐的過程,在寂靜處。然後怎麼樣呢?收攝其心,透過拜佛,專注、皈依,先收攝其心,讓內心怎麼樣?「安住不動,如須彌山」,先修止。

然後呢?然後在寂靜的心中起觀,觀一切法空,無所有。空掉什麼?空掉心中的攀緣。這個時候心就像虛空。你看虛空,你對它生起什麼相狀,虛空永遠不執著。你用白色的墨汁潑它,它也是無相;你用黑色的墨汁潑它,它也是無相。這個心是無住,猶如虛空。內心當中,觀一切法都是生滅變化,沒有堅固的。這個時候,你就會成就「不生不出,不動不退」,而安住在「常住一相」的清淨心,「是名近處」。

 

1656】理觀的安住、事修的調伏,這兩個缺一不可

這個親近處,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內心本來清淨,對不對?現在怎麼就不清淨呢?因為我們的內心抓了很多東西。當然,你也可以說前生帶來的。不管它是怎麼來的,重點是把它放下。「放四大,莫把捉。」其實整個空觀就是把不屬於你的東西放下。這個因緣已經過去了,你老抓著它有什麼用呢?你抓著它,只有繼續輪迴嘛。所以這個空觀就是空掉那種不屬於你的心中的影像,你把它放下來。

禪宗有個公案,我們把它講一下。說是洞山禪師有一次主持一個三個月的禪修。當然,他的道場不僅是他的常住眾,還有很多行腳的禪師來參加。三個月以後,最後一支香了,他講一句話,他說:「東去西去,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他說,我們的心,東抓一個影像,西抓一個影像,就給自己造成了障礙,輪迴的障礙。因為,這些影像,或者你很喜歡它,或者你討厭它。喜歡的話,就不斷地用好的名言讚歎它,去貪愛;不喜歡它,就不斷用惡的名言去訶責它。結果,不管你討厭,不管你瞋恨,結果就是生死輪迴。那怎麼辦呢?你應該把心回到你的原始點去,這是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流連在你過去輪迴留下的影像,「東去西去,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

這個禪師聽了以後,儘管他不懂,但是他聽進去了,他是一知半解。這個禪師安居結束以後就走了。走了以後就到石霜楚圓禪師那個地方去參學。石霜禪師說,你從哪裡來的?他說我從洞山禪師那邊來。那洞山禪師有什麼開示呢?他就把這句話講出來,他說,他老人家臨走前說:東去西去,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那石霜禪師說,洞山禪師有解釋吧?他說,他沒解釋。石霜禪師說,我解釋一個。石霜禪師說,出門便是草。

這句話回答得好!這個草就是生死業力了。就是說,當你回歸到原始點的時候,你那個時候是無眼耳鼻舌身意,沒有生死業力,沒有煩惱,是一種非常寂靜安穩的地方。但是你只要念頭又一動,出門便是草,就是你又落入了輪迴了。所以這個地方講到相續力。

所以它這個意思就是說,理觀的清淨心——安住,還有一個,事修的清淨心——調伏,這兩個缺一不可。就是說,如果你沒有理觀,你只是一路地修,你不會相信自己是清淨的,你不相信你本來清淨。如果你只有理觀,你相信自己本來清淨,結果你不去調伏,就弄得你心中是心有千千結,結果,你還是做不了主。所以,第一個,你相信你清淨;第二個,你努力地去修學,往清淨的方向去前進。這兩個都需要。

 

1657】身業的安樂,這個相狀怎麼來的呢?

壬三、頌行成

這地方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若有比丘 於我滅後

入是行處 及親近處

說斯經時 無有怯弱

這一段是說明修學身業的因相。身安樂行,它表現出來的是調柔、寂靜、安穩,這是一種身業的安樂。這個相狀怎麼來的呢?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能夠「入是行處,及親近處。」他能夠修理觀,不斷地告訴自己——我的內心本來清淨;第二個,修事修,用空觀調伏心中的愛取。你這樣子來說《法華經》的時候,你的心就沒有怯弱,就很堅定。這是第一個,講因相,兩種因相。

 

1658】身安樂的功德相

第二個,我們看「行成」,安樂的果相。

菩薩有時 入於靜室 以正憶念 隨義觀法 從禪定起 為諸國王 王子臣民 婆羅門等 開化演暢 說斯經典 其心安隱 無有怯弱

「菩薩有時」,這個修行,這個「有時」就是你要有固定的功課。固定的功課當中,你要萬緣放下,進入寂靜處;然後修止把心安定下來;然後「以正憶念」,就修觀法,用這個空觀來消滅心中的愛取,這個「隨義觀法」,隨著空性的義來觀一切法空。然後,把心做一個戒定慧的調伏,再從禪定的止觀起來,「為諸國王,王子臣民,婆羅門等」來演說《法華經》。你透過這種理觀的清淨心跟事修調伏過的清淨心,你在說法的時候就有兩種的功德:「其心安隱、無有怯弱。」這就是身安樂的相狀,功德相。

 

1659】要有理觀的清淨心、事修的清淨心,你才能身安樂行,來正確地說《法華經》

我們看結示。

文殊師利 是名菩薩 安住初法 能於後世 說法華經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這個初法就是身安樂行,能夠在後世當中安穩地解說《法華經》。

我們看前面的<勸持品><勸持品>的菩薩在弘揚《法華經》的時候沒有這麼多麻煩的事兒,他就是憶念菩提願就好了,因為他清淨心都成就了。就是說,菩薩沒有什麼安不安穩,他隨時安穩,問題是他願不願意發心來弘揚佛法,是他要不要。但是凡位菩薩就不是要不要了。我們凡位菩薩往往都是發很大的願,問題是能力的問題了。所以佛陀為凡位菩薩講四安樂,就是說,你要有理觀的清淨心,事修的清淨心,你才能夠把你的色身調到調柔、寂靜、安穩的狀態,來正確地說《法華經》,是這樣子。

 

1660】為什麼要不說他人及經典的過?

庚二、口安樂行 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重頌 辛一、長行 分二:壬一、標章;壬二、行法

壬一、標章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

這是總標。就是在如來滅後,進入末法時代,凡位的菩薩在末法當中,五濁惡世,發願弘揚《法華經》,第二個,口業要住在安樂行,口安樂行。

壬二、行法

口安樂行是一個果地的功德,是一個結果。那麼因地要怎麼修,才能夠讓自己口業得到安樂呢?

看壬二的「行法」,講到修行的方法。行法有止行跟觀行,先看止行。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餘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前面的身業的過失要遠離十種過失。這以下,口業要遠離四種過失。第一個,不說過。就是我們在講經的也好,私底下也好,不樂說人及經典的過。

第一,我們批評某某人,這個人他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有些人就喜歡批評人跟事。這有什麼缺點呢?蕅益大師說:「人雖有過,於我何干?喜談人過,如揚糞穢,自薰薰他,自他俱損。」你講別人的過錯,不表示你比較優秀。你經常去說別人的過錯,你把所緣境就注意在這個過錯,就好像把糞便的汙穢給掀起來,結果你不但熏習自己,也傷害別人。

所以你說別人的過錯,自他俱損,你傷害你的慈悲心,你也傷害到對方。當然這個地方,佛法的意思就是說,你可以私下勸諫。它這個地方的批評是指公開的。

第二,你不能批評經典的過錯。蕅益大師說,一切經典都是「如來方便,隨宜宣說,如食石蜜,中邊皆甜,安得有過?」佛陀講經典經常是為實施權,「良由眾生根性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他是人天乘的,我們就用人天的善法來攝受他;他是二乘,就用二乘。所以,不一定要求圓滿。佛法的態度是這樣,只要讓你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都可以。所以,你沒有必要用《法華經》的一佛乘的思想,去看不起那些人天法跟二乘法,沒有必要。因為他這個時候就需要這樣的法門,所以,你毀謗他,他就沒辦法進步了。他必須有個過程。這第一個,不說人跟經典的過錯。

 

1661】為什麼不要輕慢其他的弘法法師?

第二個,不輕慢。也不輕慢其他的弘法法師。每一位法師都有他度化的因緣。其實自利是沒有因緣的,就是你在佛堂用功的時候,你心地法門,是要遠離因緣。但是你從佛堂走出來,只要利他,那對不起,就是因緣所生法了。利他是你做不了主的,所以利他只能隨緣。修行要盡分,利他要隨緣為什麼不能輕慢呢?就是說,這個法師講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他過去生有他度化的因緣。這些人是適合他得度的,你一旦輕慢他、毀謗他,結果,你因為毀謗這個法師而把這些本來要依他得度的居士的善根給破壞了。所以不能輕慢其他法師。

 

1662】為什麼不要公開去讚美一個人,也不要公開去批評一個人的過失?

第三個,不歎毀。不讚歎,也不毀謗。我們一個菩薩,也不要說他人的好惡長短,這指的是公開了。為什麼不要去讚美一個人,也不要去批評一個人的過失呢?有兩個理由:第一個,標準未定。人事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你從這個角度看這件事情是對的,你從那個角度看這件事情是對的。

所以,菩薩公開讚美某一個人、某一個事,就失去你的平等心。所以你一個講經的法師,要少說人事的問題,因為這個地方沒有標準答案。第二個,發心不明。你怎麼知道他心裡是怎麼想的?他這樣做有他的用心,有他一時的方便。

所以,我們不要公開地去讚美某一個人、某一件事,也不要公開地去批評某一個人、某一個事的過失,因為標準難定;再者,發心難明。即便對於聲聞人,這種修學涅槃寂靜的人,也不要公開地稱其名而說他的過失,當然也不要公開地稱其名讚歎他的功德。這是第三個,不歎毀。

 

1663】為什麼對於各種修學的法門不要有怨嫌的心,而應該慈悲地包容?

第四個,不怨嫌。你是修淨土宗的,對於各種修學的法門,面對禪宗的、天台、唯識的,都不要有一種怨嫌的心,應該慈悲地包容。

這個口業是很重要!諸位,你看身業的過失,身業的過失就算你犯了,但只要你根本戒守到,其實一個人依身業造的罪都不會太重,除非你犯四根本。但是口業會讓你瞬間造無間地獄業,這個可怕就在這裡。所以,你口業要沒有修好,你可能因為批評別人的習慣或批評法的習慣,就直接到無間地獄去了。

我講一個譬喻。佛陀在《百喻經》上說,有一個老和尚,他有兩個徒弟。他白天帶那兩個徒弟去托缽,托完缽吃完飯以後,下午就帶這兩個徒弟打坐。到了晚上的時候,因為老人家身體氣血虛弱,腳就酸痛,所以他就叫兩個徒弟一個按摩左腳,一個按摩右腳。在按摩的時候兩個徒弟就吵起來,他說你沒有用力,他說你沒有用心,兩個就開始爭吵。爭吵到最後,這個按摩左腳的徒弟就把老和尚的右腿打斷了。按摩右腿的徒弟看你把我的打斷,我把你的也打斷。結果老和尚兩隻腿都被打斷了。就是說,你批評他,他批評你,最後傷害的是什麼?傷害的是整個佛教,大家都不相信了。你唯識宗攻擊禪宗的,說,欸,你不往生,你就是怎麼怎麼的,你退轉!禪宗說你們這些人就是貪生怕死,不敢歷練。這樣的互相攻擊,結果兩個宗派都完了。

 

1664】為什麼口業一定要修好?

諸位!師父跟你講真的,口業一定要修好。你要講一句話之前,你最好是這句話在心中先走過一遍再出來。因為你有時候一句話出去,你收不回來了,你後悔也沒用。而且口業的罪惡是很難懺悔的,尤其是越有影響力人講的話,那你對佛教的傷害基本上是不可彌補。所以不要小看這四段。雖然身業立了十個,你就算犯到一個,頂多就是擾亂你的心思,攀緣心重一點,你只要稍微反省一下,你隨時改過來,身業的過失是可以馬上修正的。口業,你講出去,尤其在網路上你弘傳出去,你想收都收不回來,因為很多人聽到了,傷害已經造成了。這個口業一定要注意,這個口業這四種過失。你要沒有把握,你對每一件事情沒有把握之前,就把嘴巴閉起來就對了。你表示我沒有意見,你就對了。

 

1665】口業的觀行與身業的觀行有何不同?

癸二、觀行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前面是止行,就是禁止四個法。這以下是觀行。

這個觀行跟前面的身業不一樣。身業的觀行是空性,它要離一切相,達到理觀的清淨心、事修的清淨心,才能夠產生調柔、寂靜、安穩。這個口業強調的是善巧方便的說法,所以它是修假觀。

怎麼假觀呢?「菩薩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先契機,你看他是什麼根機。他喜歡修人天乘的,你就教他去修人天乘的法,先不要馬上去違背他的心意。「有所難問」,如果這個人他善根成熟了,他向你提問題了,那麼菩薩就用圓滿的大乘法為他解說。這看情況。他善根不成熟,你就講他相應的法;他善根成熟了,你就講大乘法,甚至是一佛乘的法,讓他成就圓滿的中道實相。所以這個地方講契理又契機,這兩個,就看他根機有沒有成熟。

 

1666】依止哪三個法,才能夠「安處法座,隨問為說」?

辛二、重頌 分三:壬一、頌標章;壬二、頌行法;壬三、頌行成

壬一、頌標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 安隱說法

於清淨地 而施床座

以油塗身 澡浴塵穢

著新淨衣 內外俱淨

安處法座 隨問為說

這個地方等於是用前面的弘經三軌來配合這個四安樂行。

首先我們看,「菩薩常樂,安隱說法」。這個地方講到入慈悲室,用慈悲心來安穩說法。第二個,「於清淨地,而施床座」。這個是坐法空座,安住在無所得的清淨心來說法。第三個,「以油塗身,澡浴塵穢」。先把身體洗乾淨,著上清淨的忍辱衣,使令內外都乾淨。這個就講到忍辱,就調柔寂靜。就是入慈悲室、坐法空座、著忍辱衣,依止這三個法才能夠「安處法座,隨問為說」。

我們前面講到止跟觀,止偏重在忍辱衣,觀就是坐法空座;現在把慈悲放進來,就是入慈悲室。慈悲是一個發心,要透過慈悲的發心,然後修學止觀,達到調柔寂靜,最後才正確地說法。我們前面說過,止、觀、慈悲是整個四安樂行的三個法門,配合弘經三軌是這個情況。

我們今天先上到這裡。講到口安樂行的總標。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