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淨界法師宣講 《妙法蓮華經》講記 103(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aNpAg7                                     

Podcast : https://reurl.cc/QjRvbO

目錄

1667 安樂的意思是什麼?

1668 安樂是怎麼成就的?(一)

1669 安樂是怎麼成就的?(二)

1670 我們說法的時候,口業應該怎麼做?有哪兩個重點?

1671 如果有人對你提出了問題,哪些是可答,哪些是不可答?

1672 口業的觀行側重於成就善法,它包括哪兩個方面?

1673 怎麼理解「不求回報」?

1674 我們遠離過失而生起善巧說法,乃至於不求回報,會有什麼結果呢?

1675 諸位!這個四安樂,它的重點在內心的離開過失

1676 我們意業要遠離的第一種過失

1677 為什麼會產生諂誑跟嫉妒?如何對治?

1678 我們意業要遠離的第二種過失

1679 我們意業要遠離的第三種過失

1680 我們意業要遠離的第四種過失

1681 如何對治我們意業的四種過失?

1682 意安樂行產生什麼功德?

1683 修行這個意安樂行,它的重點在哪裡?

 

1667】安樂的意思是什麼?

壬二、頌行法 分二:癸一、止行;癸二、觀行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四十二面,我們看壬二的「頌行法」。這一科是講到<安樂行品>。安樂的意思,包括我們色身能夠遠離危險、災難,也包括我們內心遠離憂愁苦惱,所以這個安樂的意思是通於身心世界的。這個安樂到底範圍有多廣呢?小到今生短暫的安樂,大到來生以及盡未來際的大般涅槃的安樂,都是涵蓋的。所以這個安樂包括現世的安樂,也包括未來永恆的安樂。我們凡夫的確需要安樂。

 

1668】安樂是怎麼成就的?(一)

那麼,這麼一個廣大的安樂是怎麼成就的?主要有兩個方法:一個是行處,一個是親近處。行處就是理觀,親近處就是事修。

從修行的次第,我們要先成就理觀。什麼叫理觀呢?就是我們內心的安住,你的心住在哪裡。在安樂行當中,強調了心安住在一念的離相的清淨心,這個是根本。我們一般人的心是安住在自我意識。安住在自我意識的時候,使令我們內在的煩惱業力就變成怎麼樣?展轉相續,變成非常堅固,所以我們就很難去調伏、改變自己,因為你根本就錯了。我們平常做了很多的功課,做了很多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行門,積集很大的資糧,但是為什麼我們仍然發覺改造自己非常困難?因為你的心安住錯了,你以自我意識為住。

自我意識的形成,是我們從生命的經驗,特別是最近這幾百世的生命經驗,點點滴滴地取相分別形成的。我們每一期生命當中雖然是生滅變化,但是有些特殊的人事的影像被我們取過來,然後留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每一生都會取一些或多或少的影像,這樣生生世世以後,我們的內心深處就累積很多的人事的影像,就形成我們的思考模式。

當然,這個影像的形成不是一瞬間的,它是有長時間的積累。《楞嚴經》講到自我意識的形成,講到兩個次第:

第一個,迷己為物。這個迷己就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沒有固定的思考模式,但是當我們的人生經驗透過取相分別以後,慢慢地,人生經驗的取著,就使令我們變成「物化」了。物化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思考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形成你有性格,你這個人有了你的個性。就像水,水是沒有形狀的,但是你把水倒到杯子裡,這個杯子是方形的,這個水變成方形的形狀;這個杯子是圓形的,它變成圓形的形狀。所以迷己為物就是說,我們一開始本來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但是慢慢慢慢取太多相狀以後,我們開始怎麼樣?包容它,承認它,所以就把自己的內心一個無形無相廣大的心性,變成一種狹隘的自我的思想體系。這第一個,迷己為物。

第二個更嚴重,認物為己。當我們承認它以後,慢慢慢慢地就主客對調了。我們的心性本來是主人,這些影像是人生經驗留下來的,是一個客人,結果它變成主人了,它來掌控我們的身口意了,而我們的本來面目慢慢地消失掉了。就是迷己為物,最後認物為己。

那麼,這種情況如果不處理,就使令我們的修行只能夠改造業力,但是不能改造思想。這個思想完全不能碰,這個意識形態的話,我們這輩子,你出生是什麼思想,你學完佛以後,你走的時候,還是那個思想。就是這個人修行換湯不換藥。所以,這個問題必須解決。怎麼辦呢?

佛陀用兩個方法,叫做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自我意識,你只要隨順它,那你就沒完沒了了。你要順從它,說我的個性就是這樣,我沒辦法改了,那你就順從它去輪迴。但是,你要挑戰它,你要回過來找出「你從什麼地方來」……自我意識它天不怕地不怕,它最怕你探本求源,怕你找它的根,因為它本身是一種虛妄相,它沒有根的。它就是今生抓一點影像,前生抓一點影像,然後拼合、湊合成的烏合之眾。所以,當我們一開始迴光返照,哦,我的思想是前生累積的,前生又是前生累積的,一直一直找,探本求源,到最後,啪!覓心了不可得!就是說,原來我們生命的原始點是沒有相狀的,你原來是沒有個性的。你還記得嗎?你本來是沒有個性的,你是因為不斷地輪迴,在輪迴當中取著你的人生經驗,慢慢形成你的思考模式的。

所以在修行當中,第一件事情,你要否定自我意識。這叫不隨妄轉。

你今生要有大突破,你今生要往無上佛道走上一大步,第一個,否定自己,這個就是理觀。所以它那個清淨,我們前面說過,這個清淨不是修來的。我們什麼事修也沒有,沒關係。法身菩薩有理觀的清淨心,有事修的清淨心,兩個清淨心都有,他理觀、事修。但我們凡夫至少可以有理觀的清淨心,你道理上先認同這個事情,就是所謂的直下承當。我們現在是一個在外面流浪的孤兒,我們當然回不了家,但是你先相信你原來有一個家的,你先相信這件事情。你先相信你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你只是暫時不能回家,但是你慢慢地往家的方向走。所以理觀就是完全靠信仰。

當然這個信仰是靠教育,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然後呢?然後你就相信它、承當它就可以了。因為理觀沒有什麼道理好講,你相信就相信,不相信就不相信了。這種不思議境,它沒辦法證明給你看。所以,我們學《法華經》,第一件事情就是信解真如本性。

信解真如本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因地成就,我們跟十方諸佛站在同一個水平上。佛陀萬德莊嚴,那是因緣所生法,但當佛陀回歸到生命原始點的時候他是清淨;我們是業障深重,那也沒關係,也是因緣所生法,我們回歸到原始點,也是清淨。所以我們跟諸佛怎麼樣?站在同一個家,站在同一個清淨的水平。

這是我們要做的非常關鍵的第一步。這一步沒有踏出去,你後面就很難修了。如果你一直認為你業障深重,你一直認為你的個性不能改變,你今生就沒有成就了,不管你一天拜幾拜都沒有成就。因為,《楞嚴經》說,根本成妄。你站在一種生滅的顛倒的自我意識來修學,你是加強自我意識的力量,你的福報都是被自我意識掌控。當你根本是染汙的時候,你所有的果報都被染汙了。譬如蒸沙不能成飯,你的因地拿沙去煮,你結果就變成熱沙,因為自我意識不是成佛的根本,你不可能煮成飯。

所以諸位!我們在整個安樂行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菩薩的行處。三世諸佛他內心當中的安住處就是清淨心,我們也依於清淨心來住。只是我們的是信仰的清淨心,十方諸佛是透過事修的信解行證,他是證入清淨心。但是沒關係,還是清淨心。這是第一點,叫做理觀。

 

1669】安樂是怎麼成就的?(二)

理觀以後,開始是向內心否定自我以後,接下來就是事修了。事修當中有三個方向,身安樂、口安樂、意安樂,就是透過我們經典裡面的止跟觀來改變三業。止就是調伏。當我們安住清淨心以後,我們開始再面對自己如夢如幻的煩惱跟罪業,第一件事情怎麼辦?調伏。務實地面對自己,把自己的煩惱過失調伏下來,把身口意的過失調伏下來。第二個,引導。

把它引導到好的方向,引導到菩提願、慈悲心。所以,當我們的根本站穩了以後,下面就是枝末的事修了,就是改變身業、改變口業、改變意業。那怎麼改變呢?透過止行跟觀行。這個就是事修。

安樂行就是這樣的一個因跟果,透過理觀、事修而成就身心世界的安樂。

 

1670】我們說法的時候,口業應該怎麼做?有哪兩個重點?

這個地方講到口安樂行。前面是長行,這以下是重頌。口安樂行的行法有兩個:一個是止行,調伏;一個是觀行。

癸一、止行

若有比丘 及比丘尼

諸優婆塞 及優婆夷

國王王子 群臣士民

以微妙義 和顏為說

這一段裡面有兩小段。第一小段講到和顏說法。這裡講到我們說法的時候,我們口業應該怎麼做。

若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或者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這是四眾弟子;或者是國王王子、群臣士民,一般的居士等等,以恭敬心來向菩薩求法,菩薩應該怎麼辦呢?「以微妙義,和顏為說。」他來請法,表示他的善根成熟了,所以我們怎麼樣呢?直接講中道的一佛乘的思想。一佛乘思想第一個就是理觀。你告訴他:我們的內心,本來面目是清淨的,從清淨心來修起六度萬行。這個是微妙義。那麼講這個一佛乘的妙義用什麼心態呢?和顏說法,用那種和悅的態度來為四眾弟子說法。

這個「和顏」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在說法當中,不論人法的是非長短,遠離前面所說的口業的四種過失。第二個,心中遠離輕慢的對立心。

你心中沒有輕慢對立,你就不會去說別人的過錯,也不會去怨嫌各種眾生。所以這個態度就是和顏的,遠離輕慢而沒有對立的。這個是說法的方式,有人請法就以微妙義,和顏說法。這是第一點。

 

1671】如果有人對你提出了問題,哪些是可答,哪些是不可答?

第二點,如果有人對你提出了問題,你應該怎麼辦?

若有難問 隨義而答

因緣譬喻 敷演分別

以是方便 皆使發心

漸漸增益 入於佛道

除懶惰意 及懈怠想

離諸憂惱 慈心說法

前面是說法,這以下是回答難問。有人心中有問題了,他提出他的問題來向你請問,那你應該怎麼辦呢?「隨義而答。」

隨義而答,蕅益大師分成兩種情況:一個是可答,一個是不可答。

什麼叫可答呢?就是對方提出的問題是智者語。智者語就是說,他是理性地來跟你討論,他真的是從想要學習、想要瞭解這個真理的角度來跟你請示,叫做智者語。他是從智慧的心發出來的,那時你可以回答,就你所知的,可以完全告訴他。這是第一個,可答。

第二個是不可答。就是你不能夠回答,你要拒絕回答。不可答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國王語。他講話的口氣就跟國王一樣,所謂的違者誅之(這個誅就是誅殺)。他的講話態度是特別剛強對立的,他就認為他對。也就是他是來跟你辯論的,你可以拒絕回答。第一個,你看他講的話是國王的這種口氣,國王語。第二個是愚者語。他這種人是愚癡淺識,難明是非。你跟他講他也不懂,他就是喜歡跟你問而已。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拒絕回答。

為什麼要拒絕回答呢?因為尊重法故。佛法不能在一種愚癡語、國王語的這種輕慢的情況、對立的情況來宣說的,這個是會輕慢佛法的。所以,難問呢,你得要先判斷一下是可答是不可答,這看他的心態。如果對方是堪受教化的,他的問題是可答的,那麼,我們應該透過因緣跟譬喻來分別這個法義之間彼此的差別,以是因緣跟譬喻兩種方便,使令對方怎麼樣呢?發起菩提心。透過信解一佛乘的清淨心而發起菩提願,乃至使令它慢慢地增長廣大,趣入於佛道。這當中,要消除「懶惰意」跟「懈怠想」,以一種精進的心「離諸憂惱」。雖然在問答過程當中可能會產生憂跟惱,但還是依止慈悲心來說法。

所以這個口業的止有兩個重點:一個重點是在說法的時候,一個是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說法的時候當然是和顏說法,你盡量不要去碰那些佛法以外的人我是非,這個是和顏。因為你一碰是非就產生對立,就有些人聽了高興,有些人聽了不高興,所以說法者盡量是依法來說法,和顏說法。

第二個,隨義而答。判定這個問題該不該回答,回答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尊重佛法的殊勝。這是止。

 

1672】口業的觀行側重於成就善法,它包括哪兩個方面?

我們看觀。這個觀就是怎麼樣能夠做一個善巧引導。

晝夜常說 無上道教

以諸因緣 無量譬喻

開示眾生 咸令歡喜

衣服臥具 飲食醫藥

而於其中 無所希望

但一心念 說法因緣

願成佛道 令眾亦爾

是則大利 安樂供養

我們在講這個身業的觀,身業的觀是空觀,它是要破心中的執取。因為你心中有執著,你表現出來的身體就不正常。你看我們很多人,身業上做很多無差別的傷害,他根本沒有理由的。做這種沒有理由的傷害,他心中一定有一個特別的執著,一定有盲點。所以為了要身業的調柔寂靜,佛陀要清除我們心中的執著的顛倒想。

但是說法不一樣,說法偏重在生善。所以它的觀念不是空觀,是假觀,就觀機逗教。所以第一個必須怎麼樣呢?善巧說法。怎麼善巧說法呢?「晝夜常說,無上道教。」就是說這個大乘的法門,或者用因緣,或者用無量的譬喻來作為一種方便,開示末法眾生,咸令歡喜。先求契機,你一契機他就歡喜了。這個是善巧說法。

第二個,不求回報。那麼說法以後我們內心要怎麼想呢?對於衣服、臥具、飲食、醫藥這種種的供養,心中不要存有任何的回報的希望。那麼不求回報,我們說法應該怎麼想呢?「但一心念,說法因緣,願成佛道,令眾亦爾。」所以我們在做功德的時候,一定不要去求因果的回報,就是怎麼樣?迴向。要透過迴向,把它回轉、導向到無上菩提。你這樣子的迴向,「是則大利」,你未來成就廣大的功德,乃至於你這樣子做,你今生也能夠得到安樂跟供養。

前面的止行偏重在遠離過失。這個觀行就成就善法,包括善巧說法跟不求回報。

 

1673】怎麼理解「不求回報」?

既然不求回報,有人就疑問說,那我這樣子修了半天,我也不求往生極樂世界、不求成佛?

往生極樂世界跟成佛不叫做回報,那叫做功德。它這個地方的不求回報,是不求因緣上的回報。它是這樣子,你追求因緣的果報,那真如就沒有動作了。反正你念頭一動,那生滅的因緣法就啟動了,門就打開了。你不求因緣果報,那真如的門就為你開了,真如就要回報你了,它是這樣子。真如回報,當然就是無漏的功德了,包括往生極樂世界,包括成就佛道。

《百喻經》上佛陀講一個譬喻。說有一個人到山上去,發現一個很大的石頭。這石頭非常大,幾乎像一座山這麼大。面對這麼大的石頭,他怎麼辦呢?他心中就打妄想,他心中出現一個影像。他為了把這個影像實現,就拿這個斧頭,把這個石頭,今天鑿一點,明天鑿一點,結果幾十年後,終於把他心中影像鑿出來了。鑿出什麼呢?一隻小小的牛,一隻小小的羊。他把大部分的石頭都給砍掉了,只留下一個小牛、小羊的形狀,大部分的石頭都沒有了。

就是說,諸位!我們做布施也好,做持戒也好,其實我們只要跟真如的一念的無所得的清淨心、跟菩提願相應的時候,你本來可以成就廣大回報的。但是我們心中老想著來生的快樂,結果呢?你就像一個大石頭,結果變成一個小小的牛羊的相狀。就是,追求回報,結果就是被因緣法給限住了,就被這個果報給限制住了。但是你今天把因緣放掉,那真如的門就打開了,真如就回報你了,就從真如的功德去回報了。這個是觀行的善法。前面是斷惡,這個修善。

 

1674】我們遠離過失而生起善巧說法,乃至於不求回報,會有什麼結

果呢?

壬三、頌行成

我滅度後 若有比丘

能演說斯 妙法華經

心無嫉恚 諸惱障礙

亦無憂愁 及罵詈者

又無怖畏 加刀杖等

亦無擯出 安住忍故

這地方講到「頌行成」。「頌行成」就是頌我們透過前面的口業的止跟觀所成就的這個口業的功德。

在我滅度之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蓮華經》……我們今天能夠根據如法的止跟觀來演說《妙法蓮華經》,怎麼演說呢?

「心無嫉恚」,心中沒有任何的嫉妒跟瞋恚。前面講到輕慢,就是包括嫉妒跟瞋恚引生的輕慢。你內心沒有嫉恚,你外境就沒有種種的苦惱障礙;你心中沒有任何的憂愁,你外境就沒有人反對、罵詈你;你心中沒有任何的怖畏,那就不會招感惡人對你的刀杖的傷害,乃至於被擯出的各種問題。為什麼?因為你內心「安住忍故」,你依止清淨心、菩提願所生起的忍辱衣能夠善巧保護你。這個地方講到遠離四過。

我們看第二段,結示行成。

智者如是 善修其心

能住安樂 如我上說

其人功德 千萬億劫

算數譬喻 說不能盡

我們遠離過失而生起善巧說法,乃至於不求回報,會有什麼結果呢?「智者如是,善修其心。」我們透過前面的止跟觀來調伏、引導其心,這樣子就能夠在今生安住口安樂行。以如此的止觀的說法,這個人的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能夠招感未來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無邊的安樂。

 

1675】諸位!這個四安樂,它的重點在內心的離開過失

這段經文,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內無過則外難不生。如無臭物,蠅則不來」。就是說,我們有很多的災難,當然跟業力有關係,但諸位我們要知道,其實我們的業力是怎麼回事?其實我們前生的業力叫做什麼?叫做業種子,它是一個種子位。你要把它激活,你必須有今生的煩惱。世間上只有業力是不能得果報的。你看阿羅漢,阿羅漢他怎麼就沒有生死呢?難道他生死業都業盡情空了嗎?未必。他才修了六生,他無量劫輪迴生死,那麼多的業力,他六生就把它結束了嗎?不是!因為他內心不起見思煩惱,所以這個種子它枯萎了。所以蕅祖意思就是說,你內心沒有過錯,你就不容易招感這種罪業,就好像你沒有臭穢的東西,你就不會招感蒼蠅過來。

這個地方很重要!諸位!這個四安樂,它的重點在內心的離開過失。就是說,今天你不去批評別人,雖然你有那個業,你就不容易招感別人批評你;你心中沒有憂愁,你就不可能招感罵詈你的人。所以,先端正其心,因為業力跟妄想是相互作用的。佛教的態度,不要試圖去改變業力,因為你生死凡夫挑戰業力,那你是以小去挑戰大。但是你改變你的思想,你讓你的內心是真實的、沒有過失的,你就不容易招感那些重大的過失。

就算你有過失、有罪業,它也起不了太久,因為你不跟它互動。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內心無過,外難不生。他那個思想是這樣子的。這個是我們在修習口安樂的時候要注意的。

這個是口安樂行。口安樂行用兩句話總結了,就是:止,遠離輕慢;觀,就是具足善巧。一方面遠離輕慢,一方面具足善巧。這個是斷惡、修善。

 

1676】我們意業要遠離的第一種過失

庚三、意安樂行 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重頌

辛一、長行 分三:壬一、釋止行;壬二、釋觀行;壬三、結行成 先看長行。長行當中也是分成止跟觀。

壬一、釋止行

先看遠離過失,看止。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妒諂誑之心。

這個地方有四段。

先看第一段,不嫉誑。不嫉妒跟不欺誑,這是意業第一個要調伏的。止行是調伏。就是說,在佛陀滅度以後的五濁惡世當中,我們菩薩來受持讀誦《法華經》的時候,你心中用什麼態度來受持、來弘揚《法華經》呢?不要懷有嫉妒的心跟諂誑的心。

我們先談嫉妒。嫉妒叫做不耐他榮。不耐他榮是怎麼樣?是由貪而產生瞋,所以它涵蓋兩個煩惱。就是,我們心中本來要追求一個東西,這是貪。但是你發覺你的競爭者,他比你優秀,那麼這個時候你就瞋了,由貪轉瞋了。就是你要貪一個東西,結果你發現對方比你做得還好,做得更好,結果你就由貪轉瞋。這是嫉妒心,就是對立的嫉妒心。

第二個是諂誑。這個諂就是「藏逆露順,不任教誨」。諂就是你把你的缺點隱藏起來,把你的優點盡量在大眾中表現出來,這種人就很難去反省,很難教誨,這是諂。誑呢,就是「矯現有德,以圖利養」,盡量在大眾當中表現自己有功德。有事沒事拿一串念珠,在大眾當中給人家看,其實你根本就一天沒有念太多佛號。

所以,諂跟誑,它們兩個共同點就是虛偽不實。當然目標不一樣,一個是不任教誨,一個是圖求利養。所以它後面的對治就是直心是道場。

 

1677】為什麼會產生諂誑跟嫉妒?如何對治?

這個諂誑我們解釋一下。諂誑跟嫉妒其實對治方法是一樣的,因為這兩個很接近,都是對立。它們兩個的對治就是以正直的心對治,後面會講到。諸法因緣生,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因緣就是說,我們要知道,一個菩薩,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難免都會跟眾生互動,特別是同參道友。同參道友我們最難相處。你跟長輩和晚輩很好相處,對長輩就是恭敬,對下輩就是慈悲。最難相處的是同輩,尤其是修行差不多的,年紀也差不多的,這個時候就很容易產生嫉妒、諂誑。

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所以我們要講,順從因緣。其實我們不但是順從真如,也要順從因緣。因緣所生法就是每一個人各有各的專長,你有你的特點,他有他的特點,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子。那你怎麼辦呢?你找到你的定位就好,你不要管別人怎麼樣。有些人可能適合做打掃工作,有些人適合做人事協調,有些人適合編講義,都沒關係。你的專長是什麼,你就找到你的定位,做你該做的事情,做你適合的事情,然後隨喜別人的功德,就叫正直。

就是說,因緣所生法最怕你怎麼樣?對立,跟人家比較,我怎麼樣,你怎麼樣。這一比較的時候,嫉妒心出來了,諂誑也出來。這個就是落入於比較,就是你內心不正直,你沒有很真實地面對自己。你沒有真實面對自己的時候,你攀緣別人,拿別人跟自己對比,那你自己就起煩惱了,是這種情況。

這個是不嫉誑,這是意業的第一個,不能有嫉妒跟諂誑之心。

 

1678】我們意業要遠離的第二種過失

我們看第二段。

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諂誑只是內心,如果你沒有好好對治,就變成口業了,你開始輕視、謾罵這種學佛道者。這個學佛道者就是三乘的同參道友。對同參道友你就會怎麼樣呢?「求其長短。」求其長短就是,你用你的長處去攻擊他的短處。所以蕅益大師說,我們學菩薩道人要「取其長以自益,勿求其短而忤彼」。就是你要看他的優點,來當作你學習的對象,要包容他的缺點,那你就不會容易去輕慢你的同參道友。第二個,不輕罵。

 

1679】我們意業要遠離的第三種過失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第三個,不要惱亂修行者。你不但是不輕罵,你還不能出口去惱亂他。怎麼惱亂呢?就是說,「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弟子,他們由於每一個人的根機不同,就有求聲聞乘的,追求寂靜涅槃的,有求辟支佛的,有求菩薩道的。你自己學完《法華經》以後,當然你的視野更開闊了,你站在一念清淨心的角度,來看十法界的因緣果報是如夢如幻。雖然你的見地的水平高,但是你應該怎麼辦呢?「無得惱之,令其疑悔。」你不要去刺激他,說,哎呀,你們這些修三乘的人都是心外求法,雖然你們成就相應的果報,但是你們離佛道久遠。你這樣子去刺激他,對他沒有好處。蕅益大師說,「進不能薦取圓理,退不能遵守三權」。

他的根機就是這樣子,他的根機就只能夠去單向地修學,他只能修四諦法趣向涅槃,他只能修六度趨向菩薩道,如果你一定要從一心真如的角度去惱亂他,結果呢?他不但不能成就一心真如的妙理,他連他自己的本分的權法也失掉了。

所以,如果我們「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說你這樣子修,你修到什麼時候都沒辦法成佛的,因為你今天有所得,就形成單向的功德,你不能成就總持的功德,那你用圓教的思想去問難權法,但是他的根機又不夠,所以就變成一種惱亂了。「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你從佛道的角度是放逸的,你是得少為足的,從大乘的角度是懈怠的!——你不能這樣擾亂他,因為他的根機還不夠。

 

1680】我們意業要遠離的第四種過失

看第四個,不諍競。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這個「戲論諸法」是什麼意思?就是你一個初心菩薩在說法的時候,不能夠跟人家去互相比較、爭奪高下。在哪裡比較高下呢?消文釋義。你看,我消的文比你漂亮,我用的言辭比你美妙。那麼就忽略了觀心的重要性。這個文字相,重點是要能夠啟發他內心的智慧觀照,而不是在整個消文釋義當中求其美妙。所以這個地方就是,不要在美妙的消文釋義當中去爭奪高下,就是不諍競。

總而言之,這個意安樂行,慧思禪師講出兩個重點,叫做「無惱平等安樂行」。第一個,心中不要惱害眾生;第二個,就是平等,要慈悲包容。整個慈悲包容是指觀行。前面的止行就是無惱,不要惱害對方既有的善根。慈悲包容看下一段,就是觀行。

 

1681】如何對治我們意業的四種過失?

癸二、頌觀行

我們透過對治的方法,把我們自己引導到一種平等的慈悲心。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前面講到我們意業的四種過失,嫉誑、輕罵、惱亂跟諍競這四種過失。這四種過失變成惱害眾生了。那怎麼辦呢?佛陀提出了四帖藥來對治:

第一個,以大悲心對治嫉誑。「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就是說你行菩薩道的目的不是跟人家比較的,你不是要跟人家比較誰好誰壞的。

行菩薩道是要怎麼樣呢?「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你是要為眾生拔除痛苦的,你不是要跟他比較高下的。這第一個,生大悲想。起大悲想,你就不會嫉妒他,也不會內心有太多的虛偽。

第二個,治輕罵。「於諸如來,起慈父想。」這個如來是指眾生,因為眾生是未來的諸佛,雖然他現在走上三乘法門,但是三乘慢慢久了,他就會回歸到一佛乘了。因為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所以從長遠來說他是未來的諸佛。我們對未來諸佛應該怎麼樣?生慈父想。他是我們一切眾生未來的慈父。這第二個,從未來來看,他是慈父。

第三個,治惱亂。「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這個菩薩是指的什麼呢?三乘的行者。因為三乘的行者就是菩薩道,從一佛乘的思想,他們也是走在成佛之道,只是他是繞一個彎子。我們一佛乘是直接契入清淨心而生起菩提願,他們雖然繞彎子,但他們也沒有離開菩薩道。三乘的菩薩都是一切眾生的善知識,他們也有他們教化的相應的弟子。所以我們對十方三乘的菩薩,應該怎麼樣呢?「深心恭敬禮拜」,因為他是眾生的善知識,他也在教化他相應的眾生,所以「起大師想」。

第四個,治諍競。「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平等說法就是蕅益大師說的「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字跟義理要均等,不要文多義少,也不要義多文少。就是文字跟義理,說法要相等。「為隨順法故不多不少」,恰到好處;乃至於對於法特別深愛的,也不要刻意地多說。你的義理講到哪裡,文字講到哪裡,適可而止。這個是講到慈悲平等,用四種想:大悲想、慈父想、大師想跟平等想。用這四種的念想,來對治我們心中的四種煩惱。

 

1682】意安樂行產生什麼功德?

壬三、結行成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 這段經文是總結我們透過這四種想對治四種過失,在整個意安樂行當中所產生的功德。這功德有兩個。

先看第一個,惡不能加。文殊師利菩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第三安樂行者」,這個地方指的是止跟觀,你成就安樂行的止跟觀。

我們先說止。如果你能夠成就止,調伏四種煩惱,那麼你將會怎麼樣呢?「無能惱亂」,不為他人所惱亂。如是因,如是果,你因地當中不惱亂三乘的行者,你在果地上也不會為一切人所惱亂。所以你的修行也好,你的弘法也好,就無能惱亂。這第一個,惡不能加。

第二個,你修觀,你能夠不但是遠離過失,你還能夠把你的心引導到慈悲平等,這樣子就能夠招感勝緣來集,殊勝的因緣來匯集。你的生生世世都能夠招感好的同參道友,共同修學《法華經》。而且你說法的時候能夠招感相應的廣大的聽眾來聽《法華經》,而且聽了以後他還能夠相應、受持,受持以後還能夠去讀誦,乃至於他也能夠為別人演說。那你這個《法華經》的法種就能夠展轉相續,令正法久住。「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乃至於恭敬、尊重、讚歎。」

 

1683】修行這個意安樂行,它的重點在哪裡?

所以蕅益大師說,修行這個意安樂行,它的重點在無惱跟平等。你「修止行故,惡不能加」,你心中沒有惱害眾生的心,你就不招感別人惱害你,這個是止行。「由觀行成就故,勝緣來集」,你招感好的因緣。

所以,整個《法華經》的修學,很強調一個觀念,諸位!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你先不要管別人對你怎麼樣。你跟他互動,你生命就沒完沒了!所以,走出過去,什麼叫走出過去?什麼叫過去?我問大家,什麼叫過去?過去在哪裡?你的六親眷屬就是你的過去,你的環境就是你的過去。它用業力的方式、用人的方式顯現出來。

你現在有兩種選擇。就是你現在陷入一個六親眷屬跟你不合,一個不好的環境,這是怎麼回事?一句話就講完了,「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面對業力,你不隨順因緣,你去抗拒它——你傷害我,我也傷害你!好吧,那結果呢?結果兩個人都墮落。你還是跟過去互動。

意思就是說,你先不要管過去怎麼樣,你不要管外境怎麼樣,從現在開始,你自己把你的內心端正起來。這個意安樂行就是你先把你自己做好,就到此為止,斷相續。你對我怎麼樣,我認了,但是我現在的心態,「由止行故,惡不能加;由觀行故,勝緣來集」。你這樣生命才能夠反轉嘛。

當然,你要能夠做到,你就不能活在自我意識。活在自我意識你是做不到的,因為自我意識是一種對立的。這個意思就是說,請你把你的思想、你的個性都收起來,安住在離相的清淨心。照佛陀的說法,佛陀怎麼說,你就怎麼做。先端正其心,然後才能夠改變業力。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

歡迎各方免費流通,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用於商業盈利。

Copyright © masterchingc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網址: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淨土教觀學苑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www.masterchingche.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