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萬惡淫為首。其中包含了上天規定了做為人應有的最起碼的道德底線。 可能現代人已經很難理解那種“男女授受不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不行淫,不觀淫,不聽淫,甚至不思淫。在古人看來,雖然什麼也沒做,只是用腦子去思想那些有背人倫、有背道義的事情都是大大的犯了“淫罪”。........
其實,歷史故事中看到的夫妻之間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等, 一個“敬”, 一個“賓”大概是對古人夫妻間相處心態的最佳詮釋。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那些美好的道德觀念的承傳,使人心保有淳樸,人體保有健康,社會道德環境保有良善。
然而,當今社會上的電影、電視、文學、音樂、書籍中充斥著色情、淫穢的內容,甚至孩子們玩的電子遊戲和專門面向青少年製作的文藝作品也無法倖免。特別是經歷近五十年左右的時光,許多人從無可奈何到習以為常到推波助流;很多影評、報刊還把影視作品中的床上鏡頭、淫亂表演作為正面內容介紹;現在無論在東西方,評價一個人的吸引力時,“性感”已經堂而皇之的成為輿論認可的“重要指標”。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隨波逐流的人們在放縱欲望和接受感官刺激的同時,也在品嘗著失去做人基本道德後的苦果,以及不講做人基本道德的人們給社會帶來的變異和禍患。古人與今人的道德標準落差如此之大,痛心之事莫過於此!
特舉一例以觀古人是非觀念及因果報應:話說上洋有一童子,自小就刻苦讀書修身。道光丙申二月的一天,他閒步路過一書坊,停步問:
“什麼書看了爽快舒適呢?” 書商說:
“只有風流詞曲了。” 童子說:
“什麼是風流?” 書商於是拿了一本濃情豔史給他,童子便租了下來拿回家中。童子把書看了一半,歎息道:
“世間只要有這樣的書,我就必定要毀掉。”
第二天便又來到這家書坊,索要所有的風流書籍,店主拿出了數十種,說:
“我要將這些書全買了。” 店主說:
“我租這些書能得到很多利息,怎麼能讓你買去呢?” 童子一直糾纏不休,店主說:
”我今天有急用,你如果能拿三十兩銀子來,我就全部賣給你。“
沒過幾天,童子突然得了重病,群醫束手無策,只有等死了,此時有神人借童子口說話道:
“你本來命運平常,不會科舉登第,但因為你年紀輕輕能夠銷毀淫書,讓世人免受無邊惡報,天帝因此嘉賞你,賜你福相,他日將功名大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