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蔡禮旭老師主講 年紀大了,假如不懂得放下,患得患失心會越來越嚴重。


 所以首先從戒下手,師長叫我們紮三根,最重要的就是持戒,就是恢復清淨心,就是放下執著、放下習氣,先放下貪著。孔子說的,「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這個年齡,一、二十歲的年齡,最嚴重的習氣是貪色,這欲望越來越重,把人的靈性越拉越沉淪。「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跟人逞強鬥勝,嗔恨心、好勝心很強。嗔恚心一起,「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貪嗔癡障礙清淨,放不下就麻煩了。「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年紀大了,假如不懂得放下,患得患失心會越來越嚴重。比什麼?比人家重不重視我,比兒子賺錢賺多少,比房子有幾棟,比這些東西。最後貪什麼?貪身體。身體一不舒服就難過得要死,執著這個身是我,所以臨終的時候,這一生壽命到了,貪著這個身體,靈性就很難提升上去。

老子不簡單,老子知道這個身體不能貪著,會形成障礙!不能貪著,不是叫你不要身體,是借由這個身體來提升靈性,不能貪著身體而墮落。你不要才剛聽完,不要這個身體,從今天開始不吃飯,絕食,不要它了,然後你媽來找我,我不負責的。老子講,「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假如我能舍掉這個身,我的大患就沒有了。有這個身體挺麻煩的,你不知道你的老闆是誰,你的老闆是這個身體,每天要伺候它吃三餐,請問你每天伺候這個身體喝水喝幾次?你不自由,光伺候這個身體每天就忙得不得了,還要給它噴香水,一天二十四小時耗在這個身體耗多少,靈性怎麼提升。所以當人,一般都是一直墮落下去的。就講我們自己好了,我們這一生是提升還是墮落?我們小時候多麼天真無邪,是不是?我那一天聽一個同仁講,以前他說他都忘了,是從他爸爸的日記裡面,他才知道他以前這麼天真,爸爸帶他出去買東西,買佛像,買一個莊嚴的像,他卻買一個斷掉手的,買回來。他爸爸說,你為什麼買斷手的?他說我喜歡這個。後來回來,他爸就覺得怎麼會這樣?一直問他,後來他說,因為斷手的比較便宜。不忍心讓他爸爸多花錢。有一天玩玩具,他一個長輩進他家,把他的玩具給踩壞了,那個大人嚇一跳,不知所措。麻煩了,把人家東西弄壞。他看到那位長輩有點驚恐,他馬上笑著說:壞了沒關係,待會我爸再做就好了。馬上讓長輩不要太難過。結果他說現在三十年過去了,傲慢、自私自利這麼重。他有這個覺醒,自愛開始了!不能再讓自己墮落下去。所以老子講,這個身不能執著。

有一個比喻讓大家好好去體會,人的真身就像整個大海一樣,就像整個宇宙一樣,可是我們不認識自己的法身、真身,以為海洋裡的一個水泡是我。大家想一想,一個水泡跟整個海洋,哪個作用大?水泡能幹嘛?最後就小鼻子、小眼睛,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忘了海洋才是我,宇宙才是我。所以見性的人知道,一切萬物、虛空法界就是自己,一體的,他契入這個境界了。道家也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我們聽這些教誨有一個好處,從這個徹底的宇宙人生真相開始修起。聖賢人證入了,我們還沒有,可是我們可以相信,相信了之後,「率性之謂道」,遵循著性德來修養自己。什麼是性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契入這個真相,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一體哪有不愛的,哪有分自分他,還傷害人家、挖苦人家,那不是顛倒了。就好像一個人拿著拳頭打自己,他正不正常?我們不愛一切眾生就是不正常,分自分他就是不正常。有沒有哪個人說,這個手指不是我,我要跟它分開,有沒有?那他精神不正常。我們假如越分別越執著就越來越不正常!冷靜想想,我們從小分別執著很淡,對一切人都很真誠,很為他人著想。科學家實驗,一個不認識的人,故意讓東西掉下地,那個八、九個月剛學走路的孩子,在那裡晃啊晃,看到那個人的東西掉下去,過去撿起來,又拿去還給那個人。他分別執著很淡,離自性很近,特別替人著想。年齡越小,父母一難過,連說都沒說,我們馬上知道,陪著媽媽流眼淚,母子連心,這是我們本有的性德。我們現在分別執著嚴重,沒辦法恢復。

老者戒之在得。世間所有一切物質都是幻象,刹那生滅,貪著不得,也帶不走,放下,不貪了。「何其自性,本不生滅」。自性是真心,真則不變,怎麼會有生滅。什麼有生滅?幻象有生滅、妄心有生滅,真心不變。妄心刹那生滅,妄相是妄心變的,刹那生滅。大家看過電影沒有?電影的影像是真的還是假的?你怎麼知道?電影影像真的假的?假的。為什麼?它一秒鐘閃二十四次,換了二十四張底片,假的,刹那生滅的相續相。結果我們在那裡哭得死去活來,呼天搶地,不只看的時候哭,看完以後傷心一個月,這叫著相,執著。所以真有智慧的人借假修真,借這些幻象提升自己的靈性,「這個人這麼貪著,我不能學他;這個人這麼分別,我不能學他。」放下。這個身體也提醒我,這個身是假的,每天要放下它,犧牲奉獻,捨己為人,不執著這個身,身體也在提醒我們,相都是虛幻的,不能貪著。要看會不會修,會的話,就借假修真心。逆境,放下嗔恚心;順境,放下貪心,貪嗔癡都放下了,智慧、福德、德能慢慢就恢復了。貪心障礙福報,心量越大的人,越不貪的人,福報越大;嗔恨心障德能,愚癡障智慧。在一切境界當中息滅貪嗔癡,會用功的人、會修道的人,勤修戒定慧

 

恭摘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1/10/22 3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