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一執成病 成德法師主講  2020/4/11  英國蘭彼得

這半部《論語》治天下,而李炳南老師九十歲又講《論語》。大修行人做什麼事,一定都有他深遠的含義。尤其《論語》裡面講到五倫大道,講到君臣關係。這些君臣關係搞不清楚,那我們只要在團體裡面,不要說可以貢獻,不添亂就不錯了,因為都不明理。怎麼做君、怎麼做臣?所以一定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可是我們自己都還搞不清楚道理,怎麼做出表率來?所以人不學不知道,不學不知道怎麼當領導、怎麼當下屬、怎麼當父親、怎麼當兒子、怎麼當丈夫、怎麼當太太、怎麼當哥哥、怎麼當弟弟、怎麼跟人交朋友。這個《三字經》也說,「人不學,不知義」。所以學《論語》重要!尤其《論語》裡面,很多的部分都是孔子跟弟子之間的交談,所以學《論語》才知道怎麼當學生。這些學生當中的問題我們有沒有?而且這些學生也已經是聖賢君子,他們都有,我們怎麼可能沒有?這個佛法是師道,那《論語》裡面教那麼多師生之道,那不學有時候我們根本就不懂。

所以李炳老用心良苦,他老人家年紀那麼大,還講《常禮舉要》,因為你沒有學禮,你儒家就深入不了。儒家教的道德仁義禮,禮是最低的準繩,你禮再沒有,道德仁義都是空談,根本修不上去。而佛門又告訴我們,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從唐朝中葉,慢慢小乘就勢弱了,因為儒家跟道家的教誨,也教得跟小乘教導的五倫五常都非常相應,甚至於儒家跟道家的心量還有一些都超過小乘。所以把儒道的基礎扎好,對於我們學大乘佛法是非常重要。所以李炳南老師為什麼他那麼大年紀還要幫我們扎這些基礎?為什麼弘一大師還要在《格言聯璧》當中編《格言別錄》?這都是指導我們後世的人,連做人怎麼做都不是很清楚了。人都做不好,怎麼可能當生可以了脫生死去作佛?

《論語》每一句,其實跟我們修行關係也很大。比方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相信這個過猶不及大家比較熟悉。子貢也很會請教問題,他問道:「子張跟子夏誰比較高明?」孔子就說:「子張太過,子夏不及。」子貢自己就認知說:「難道是子張勝過子夏嗎?」孔子接著說:「過猶不及。」這個猶的意思就是兩個差不多,叫半斤八兩。就好像我們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人跟人能打得起來,水平差不多。這是過跟不及,其實都沒有達到目的地,都沒有入中道。可是我們也很容易要不一下過,要不一下不及;要不一下很拼命,要不一下就整個退失信心;要不一下教孩子教得很嚴,要不一下就我不想管他了。所以這個過猶不及,也算我們修行道上很要突破的一個關卡。所以東方持國天王就表這個法,他彈琵琶,太緊了會斷,太鬆了就彈不出曲子來了。

同樣的,我們對自己太嚴格了、太苛刻了,一下子喪失信心了;太鬆了,根本就成不了氣候,都在那怠惰了。所以修身不能過與不及,齊家也不能過與不及。你今天太嚴格,孩子連進家門都害怕,那不妥了;你沒規矩,那這個家就亂套了。包含有時候要節儉,節儉你一下子節儉到大家生活都很痛苦。有一些道場,也是很可貴,它很強調要節約,可是節約到大家每天身心很緊繃,甚至吃了胃都吃壞了,那這個又偏執了。所以過猶不及是執著。今天一個好的教誨,你也不能把它用出執著來。今天節儉很好,節儉跟念念為他人著想,這兩個法是不衝突的。你在節儉當中,也得要體恤到別人他扛不扛得住。你只執著在你要的這個水平,結果大部分的人來到這裡,統統扛不住,那你說他下次還敢來嗎?所以做好事,最後還是出現執著點。

所以中道是什麼?中道就是真心,真正的慈悲,真正的念念為他人著想,真正自己心地也清淨。其實會用到太過,內心裡一定有對人的苛求,不然他就不會用到過,他一定一體恤到了,他就會調整。所以一執成病,一有執著點,他就看不清楚客觀的狀況了,他就會有障礙。

古代有一個笑話,有一個人到人家大戶人家偷金子,大白天的去偷,他真的還很敏感,他找到金子,當場被人家抓起來,押到衙門去了。這個縣太爺一了解就很納悶,說:「你去偷金子,大白天旁邊那麼多人,你都沒看到嗎?」這個小偷說:「有嗎?有人嗎?我只看到金子而已。」這個故事聽起來是挺好笑的,事實上也是提醒我們,不要出現執著。做好事變成強勢,那還是執著。

今天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是佛陀教的,是沒錯,但是法沒有定法,你也得看看大眾的承受度。你一直很強調這個,到最後道場裡大家身體都出問題,那這個也是好心,但是可能對人家不一定有利。這是你處上位的人不能出現執著點。

再來,夫妻之間,太太假如都盯著先生哪個缺點,先生都盯著太太哪個缺點,保證優點都看不到。我們都遇過,一問:「妳先生有沒有優點?」都說:「想不起來。」我說:「妳先生沒有優點,妳還嫁給他?不可能吧。」後來回去真正靜下心來,想了不少。明明有,為什麼都看不到、想不起來?因為她一直執著,他怎麼這個習慣都不改?就一直盯盯盯,盯到最後,就一執成病了。

你能上不能下是執著出現了,你能做領導不能做下屬,那就不能像水一樣隨圓就方,那就是因為我們就像一個器皿一樣,它固定是這個形狀,就不能變了;你能下不能上,你都是做下屬的工作,做著做著,讓你承擔一些大任,你就害怕,不敢。修行人應該是只要為佛法、為眾生,能真實得利益的,再難我都肯去嘗試。所以《無量壽經》說:「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所以是沒有喜歡不喜歡。你能上不能下、能下不能上,不都是有喜歡跟不喜歡嗎?甚至於是要誰在才行,誰不在就不行,這都有依賴了。要單位安排你才能,比方說練字,書法才能練成,就是一定要有外在條件你才肯幹,那你就會依賴這個外在條件;這個外在條件一沒有,你就退了,你就不幹了。所以都容易執著點產生,甚至這個執著點產生的時候還覺得自己很對。

比方在香港有一次,有一個人見到老人家,他就跪下來說:「師父,今天你假如不幫弟子圓頂,弟子就在這裡不走了」。好像看起來很堅定,要出家。但是他的心呢?他執著了,他強求了,甚至於講難聽一點,他在逼師父。在這個境緣當中,他那個強求、逼別人的性格露出來了,所以這個一執就成病了。結果人家老人家沒執著,他這麼一講,師父說:「好,你不走我走」。老人家沒有執著。

所以為什麼說「般若為眼,五度如盲」。大乘佛法的核心是般若,般若是不取於相,不能著相,就是不能出現執著點,不然你所修的五度,五度如盲,你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統統不是波羅蜜。只有有般若才是波羅蜜,才能到彼岸、才能出輪迴;只要沒有般若,只要有執著了,前五度所做一切全部都翻成輪迴的福報,都在輪迴當中。所以為什麼般若要講二十二年?大乘佛法的核心,幾乎佔了四十九年一半。所以真正會不會修,就是老法師常常講的,六根接觸六塵,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會修。禪宗說的,你會麼?那得從不執著開始修起。

所以這個下手處,就是能時時觀照到自己的念頭,然後能夠放下這個執著點,才能客觀的去看自己、客觀的去看別人、客觀的去看一件事情,不然都會偏掉。所以為什麼《大學》裡面說:「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你喜歡他還能知道他的不足,你討厭他還能看到他的優點,這樣的人天下很少了。代表人一喜歡就產生執著,就看不到他問題了;一討厭就他什麼都不好,就只看到他的缺點。所以不容易!

所以我們一般團體裡面說,某某領導只用聽他話的人,其實他也是用他的執著在做那個事情。應該是要用適合的人,有才幹的人,適合那個工作的人,而不是只聽我們話的人。因為只聽我們話,那我們跟他可能是愛緣慈悲,那他不見得能看得清楚我們的問題。再來,真正好的人你不用,這個團體人家就會沒信心,就會覺得不是知人善任,這樣真正要幹事的人,人家也不一定會出來。所以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你能夠用講你不足的人,你還歡喜接受、還重用他,那你整個團體就很敢講真話、講實話。完全在領導者有沒有愛憎,喜歡不喜歡太強了,人家就不敢講話了。

所以家文化是你團體裡面誰心裡話都敢講出來,都沒有罣礙,都不用看我們領導人的臉色,他沒有那個壓力,他都覺得大家都是公而忘私,一心為佛法、為眾生好,都是出來探討,哪有什麼話不敢講的?那這個團體的風氣就非常可貴了。

所以領導人不能有執著,當父母的不能有執著,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反觀。所以般若在哪?隨時隨地。只要沒有執著分別,般若隨時在用,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事事無礙。可是只要執著一起來,就煩惱做主了,那就好像什麼事都有障礙、都行不通了。所以障礙都不在外面,境界沒有問題,障礙都在我們自己的念頭裡面的分別執著。所以蕅益大師才勸勉我們:「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有講得不妥當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