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為政在人 成德法師主講 2020/7/6 英國蘭彼得

 


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

我們能學習到儒釋道的教誨,這是非常有福報的,因為這些教誨它都是非常圓融無礙,放諸四海皆準。小到個人身心修身,大到治國平天下,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比方《大學》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當然這句話首先我們要掌握本跟末,不能捨本逐末,德是根本,財是枝末。而且這句話它也是告訴我們感應的道理,有德才會感應來志同道合的人,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你有人了,就能團隊協作,不管你在哪一個領域、哪一個行業,有德,出發點就是為了利益人、服務人,只要是這樣的存心,不管幹哪一行都會幹得好,所以有人此有土。這個「土」在古代算是你有一個國土可以去發展,可以去生產,用現在的話就是各行各業的創業的機會。你有這樣的機會可以發展,當然就有財,有土此有財。你有錢了,就能夠去發揮作用,有財此有用,用在照顧好自己的家庭,照顧好員工的家庭;甚至於你的心量再大,能夠養老育幼,那你的員工就死心塌地在這個單位裡面;甚至於你帶領家人、員工,一起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多做一些為社會的公益事業。那量大福大,錢財都用在道義上,都用在利益人民眾生上,這個福報就愈來愈大,這個「用」就用在提升自己的福報、德能上面;一般不會用,他就用在享樂、放縱,最後自己身心受損、福報受損,甚至於下一代上行下效,都染上很多不好的習性,這個就富不過三代,甚至連一代都過不了。所以這個財用都用在德行,就是用在根本上了。

尤其財布施得財富,都用在利益人,當然他的財富就愈來愈增長。我們在歷史當中最明顯的,范文正公,你看他死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因為他的俸祿都用在照顧整個家族、照顧困苦的百姓,所以他沒有積攢財富,他就是以這個道義傳給他的子孫。他在世的時候,他的義田是一千畝,從宋朝一直傳到清朝,有四千畝,你看他的子孫都效法他,把他的精神發揚光大。所以你看他後代子孫這麼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我們看到這個財用得對,真的是恩澤後世子孫。

而「有德此有人」這個經句,用在經營事業是這樣,用在經營國家也是這樣,這個國家領導人有德行,他就感來志同道合為國家民族的幹部,所以人存政舉,整個政治風貌就提升得非常快,風行草偃。「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他一上位,他非常廉潔奉公,整個貪污的現象就很快能夠轉變過來。這個是大到國家,再拉回來,小到家庭亦如是,一個人有德,他才能感召到好的另一半,有德此有人,才能組織家庭,最後兩人同心,其利斷金,又教育好下一代,就成為一個積善之家。

所以傳統文化小大都是圓融的。而且這個經句就是告訴我們感應,所以我們會感得怎樣的幹部,都是我們的心起的作用。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龍教龍,鳳教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些俚語其實也都流露人生的哲理所在。所以一個領導人他格局非常大,那什麼人才他都能感召來,而且他知人善任。當然,這個就要會觀察人。觀察人可以從他的家庭,可以從他都看什麼書,他都交什麼朋友,他的孩子教得怎麼樣,都可以看得出來。有見地的公司,他要升一個重要的幹部,他會先家訪,他對父母的態度怎麼樣,跟另外一半感情怎麼樣,下一代教得怎麼樣,其實都是有一些脈絡可尋的、可以觀察的。因為用人是個大事,你用對了,這個事你就不操心了;用得不對,這個內耗嚴重,而且假如他是重要幹部,都有可能因為用錯了他,這個公司團體就顛覆、就滅亡了,這個一點都不誇張。

所以《資治通鑑》,司馬光先生一開始就講了「才德論」,「正直中和之謂德,聰察強毅之謂才」。所以很多我們說這個人好厲害,都是聰,聰明;察,也很會觀察;強,做起事來也很有擔當;毅,他也很能持久,很有毅力,你看這都屬於才。一個人正直無私,處世不偏私,又很柔和,這個是德。司馬光先生就強調,在整個歷史長河當中,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大的家族滅亡,就是因為用了才勝德的小人,或者是寵壞了下一代,然後又把這個家族就交給這個才勝德的子孫,最後這個家族就敗亡了。所以顯然《中庸》說的「人存政舉,人亡政息」,所以為政在人,要把團體管理好、國家治理好,關鍵就是有沒有用對人。就像唐太宗,他有高遠的目標,他有很大的度量,可以用各式各類的人才。當然用也要用對,知人善任,我們要很了解他的才性,讓他去發揮。

所以用人要取其長,教人要責其短,你不只用他,你還得要護念他,因為人非聖賢,他還有他不足的地方。所以為什麼說領導者要作之君,我們要以身作則帶領;作之親,像父母親一樣愛護他們;作之師,你還要教導,你還要引導他們,這樣我們當領導的角色才能扮演得圓滿,君親師的精神都要貫徹。就好像當父母的人,他也不能只作親,他也要作之君,要先以身作則;他也要在孩子出現一些問題點,他也要機會教育,這也是作之師。

所以需要又有德行來感召人,又有智慧去知人、去觀人、去用人。度量要大,假如度量小,只用聽自己話的,這個格局就很狹隘。甚至於都用聽自己話的人,那其實就是喜歡聽順自己意思的,那就有可能底下的人會投其所好,都講你喜歡聽的話。就像《大學》說的,「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你都用聽話的人,你就看不到他的不足。那他跟你是愛緣慈悲,他看不清楚你的問題,他也勸諫不了你。那就變成都是感情在作用,就不能客觀,不能理智了。再來,都用聽自己話的,那也可能是我們自己控制欲強,就是都要照我的去做,給不同意見的我心裡不好受。尤其是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所以一個領導者一定是大公無私,不會太落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面子。尤其假如我們做的是公家的事,做的是弘揚正法佛門的事,還顧及我們的感受跟面子的話,這是以人情在做佛事,那就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習氣障礙了法緣。本來為佛門做事、為公家做事是難得的福報,公門好修行,在佛門應該是捨一得萬報,更何況我們是內財布施,這麼肯來弘護正法。這麼好積功累德的機會,因為我們隨順習氣來做事的話,那就很可能讓人家對正法產生反感,甚至於因為我們的習氣,我們這種領導風格,結果整個弘法護法團隊統統都變成粉飾太平,都是挑你喜歡聽的話,這個表法表錯了,後面的副作用就非常大。所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個應該是我們的初心,我們不管為公家、為正法,一定時時刻刻不能忘了。

假如我們確實度量、德行、智慧不夠,那我們要有自知之明,可以讓賢,讓給別人做,我們隨喜人家功德,這樣功德是平等的;絕不能打腫臉充胖子,這個就可能會障礙了自己,也障礙了法緣,或者障礙他人。所以不得不謹慎依照經教的教誨來觀照自己、來觀照因緣。

好,剛好聊到這個話題,跟大家一起探討。有講得不妥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