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回首如意 成德法師主講 2020/4/11 蘭彼得

 


弘一大師他挑的這個《格言別錄》,都是非常精闢的人生哲理。其中有唐荊川先生說:「須要刻刻檢點自家病痛」,就是自己的毛病、缺點,「蓋所惡於人許多病痛處,若真知反己,則色色有之也」。就是我們看到別人的缺點,我們真的肯反省自己,真的發現我也有。因為我們一發現我也有,一來,看別人就不會那麼犀利了,因為不好意思,自己也有;而且一看到自己又承認了,發現自己過失是開悟,改正自己過失就真修行。所以為什麼《弟子規》說:「見人惡,即內省」,自己就有受用了。而且我真的內省,我真的把這個缺點改過了,那這個親戚朋友就看到我改了這個習性,我更自在、更快樂了,他也會受我影響去改,因為正己化人,依報隨著正報轉。我這個貪的缺點完全去掉了,他又看我更快樂了,也會帶動他也來放下貪。所以自己真的能見人惡即內省,又去改,又會產生自己受用之外,他也會受用。所以佛法講自他不二。

六祖惠能大師也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不能都盯著別人過看,「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我們就在道中了。怎麼自見己過?當然你能時時在自己的起心動念去觀照,這個也很可貴,還有就是當看到別人,馬上不著在別人身上,馬上回過頭來反省,就容易我也有。所以別人像一個鏡子一樣,讓我們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包含《朱子治家格言》說:「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吵起來好像他錯了,你一反省,一個巴掌拍不響,我也有錯。事情做不成了,就像《中庸》講的:「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反求諸己,不要又是著在別人錯,不是自己錯上了。

所以老祖先、祖師、這些讀書人,都把這些道理重複的提醒我們,是我們肯不肯相信、肯不肯理解、肯不肯依教奉行,信解行,我們真幹了,就體證到,真正常常反省自己,然後放下這些習氣,自己的身心愈來愈輕安。假如這個見人過的習慣不轉過來,每天只有煩惱,而且不進則退的話,是愈來愈多。比方我們今天說:「我最討厭人家變心了。」其實你在那氣得牙癢癢的,假如能夠回過頭來說:我也在變心,我對父母的孝有沒變嗎?我對另外一半的愛護有沒變嗎?像我們是教書的,我們對學生的耐性有不變嗎?假如我們自己都有變了,那我們就是一個變心的人,我們還去盯著人家的變心,還罵人家變心幹什麼?

有一天有一個傳統文化的老師,我們一起在交流,他就說:「這些家長太煩人,我不想理他們」。我說:「你看你變心了,你當初發的願,你看一不滿你的願,你的心就變了,你還一直盯著人家這些家長看。」「可是你看他們都問我問題,搞搞搞到我都十二點、一點。」我說:「你還是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安排好時間。」「他一直問。」「那你可以設問他,你回去想一想、沉澱沉澱,你可不可以回去,先老法師的哪塊光碟,或者拿一套《了凡四訓》,你先好好看一下,我們再來討論。」是我們自己沒有應對的智慧,法力、道力不足,怎麼都把責任推給人家這些來學習的人?所以很可能他們是在提醒我們的不足在哪,都在考驗我們懂不懂得怎麼處理事情。我們太習慣把責任都往外面去推了,所以這個都不往自己身上找問題,都是往別人,這個慣性太強了,強者先牽。

比方,我自己比方說找一個東西,找了好一會沒找到,第一個念頭,是不是誰拿了?後來發現自己沒放好的,自己忘了當時候放哪了。所以我就覺得我這個念頭太強,一遇到事都是先想別人有問題,不是自己有問題。所以這個強者先牽挺厲害的,這個不能調伏、反求諸己,修學要提升挺難的。

還有一個佛友他就跟我說,他說:「我跟一個朋友聊,然後我就跟他說,你有沒有聽經?」他說:「有,我每天都聽。」他就跟他講:「那你現在的做法都沒有按照老法師教的做。」那個對方就說:「我哪沒有了?但是世間的事還是要用世間的手段。」當然這個朋友他自己可能覺得自己都在聽老法師講,也在要照老法師的說,可是他真正遇到事的時候,他那個順自己的意思的還是比較強。可是這位佛友他在跟我提的時候,他的專注點也在對方身上。其實我們真的遇到事的時候,也不是拿老法師的經教起來的。所以我就跟他共勉,其實我們跟他一樣,我們現在都:「哎呀,他怎麼學成這樣?怎麼都不照老法師的做?」其實我們真的冷靜看自己,我們看看跟人家打一通電話,老法師的教誨占了多少?有時候沒有靜下心來去觀察不知道,真的沒幾句,還是都是順著自己的說法、順著自己的想法去做。

所以真的,為什麼六祖大師要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因為只要這個見世間過沒有能夠洞察到,一定都在執著、都在煩惱中,就沒有辦法迴光返照來反省,就是看人過的煩惱做主了。唯有回過頭來反省,我們才有自己的受用。然後自己真的看到問題,自己真的肯放下,一個人能夠完全按照經典去做事,他就能夠勸得動別人怎麼去做;假如我們自己還做不到,人家絕對不服氣,你自己也是這樣,你還講我?所以《大學》說:「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你有這個優點,你再去帶動別人也這麼做。我們真正遇到事,都是依照老法師的教導、經典的教導去做,你就能勸得動別人這樣;假如我們自己也不是這樣,那我們縱使勸人,人家心裡也不服。

所以真正我們不能改變別人,還是我們的問題。所以《格言聯璧》裡面講:「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只要我們能真正就像《無量壽經》說的:「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有下這個決心,那我們自我的提升跟利益他人,一定可以愈來愈圓滿、愈來愈做得盡善盡美。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