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009(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yt1.piee.pw/3xbled                                 

Podcast : https://reurl.cc/73Gj7b

目錄

162】什麼是本門?什麼是迹門?

163】有哪兩種障礙會使我們難以直接內觀真如?

164】佛陀是如何施設方便,開顯佛慧,引導我們對治愛取(一)?

165】佛陀是如何施設方便,開顯佛慧,引導我們對治愛取(二)?

166】我們為什麼要開始內觀真如,啟動我們的真實智慧?

167】什麼是五種成就?

168】為什麼三世一切諸佛經典的經首都要安立「如是我聞」?

169】阿羅漢有哪三種功德?

170】阿羅漢分成哪兩種?各有什麼特點?

171】比丘尼僧眾裡面的第一個出家的是誰?

172】如何理解阿羅漢的智慧——我空法有?

 

162】什麼是本門?什麼是迹門?

五、隨文釋義 分三我們看第五大科,隨文釋義。

前面的四科講到教起因緣、解釋經題、經文綱要跟修學宗旨,這四科其實是進入本經之前的一種基本認識。這以下我們就正式地隨順經文來解釋,就是進入《法華經》的本文。

《法華經》的本文,蕅益大師分成三大科:通敘迹本二門、別說迹本二門跟流通迹本二門。這個我們上次說過了。

甲一、通敘迹本二門 分二:乙一、聞法時處;乙二、聞持之伴我們直接看甲一的「通敘迹本二門」。

這個通敘指的是本科在整個經文當中的定位。也就是說,本科是整個序分裡面的通序。通序就是通於一切經典的,我們一般說的六種成就,交代一下聽法的時處乃至於與會大眾等等來取信於後世,這個叫通敘。迹本二門是本經的主要內涵。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說迹本二門。

本經的特色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慈悲,等於是為凡夫開啟了一個成佛的捷徑。理論上,凡夫是沒有成佛之道;按照大乘的規矩,是要初地以上才有辦法啟動成佛之道。慈悲的佛陀看到我們凡夫沒有成佛之道,整個時間就是在有相跟空性的對立當中分別,所以開出了一個讓我們凡夫成佛的捷徑。就是說,我們除了追求安樂道、解脫道以外,我們是不是也能夠同時啟動菩提道?可以的。釋迦牟尼佛在本經當中開出兩個門道:一個叫做迹門,一個是本門。迹門就是學習佛陀的智慧,本門就是讚歎佛陀的功德。

 

163】有哪兩種障礙會使我們難以直接內觀真如?

剛開始前面十四品講的是迹門。你要開啟佛陀的功德,首先你要學習佛陀的智慧。佛陀智慧在本經當中是分成兩塊:一個是權法,第二個是實法。一個是方便門,一個是真實相。

其實成佛之道是一個真實法門,它是內觀的,內觀真如,觀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啟動自性功德。如果是聖人,他不需要方便門,他直接契入真實道,契入一心三觀。但是我們凡夫,你要他內觀,他有困難。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無量劫來,在三界裡面打滾這麼久,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後遺症,我們有障礙。我們不是不想回家,我們是回不了家,所以佛陀必須要處理這個問題。佛陀必須要為眾生破障,否則他沒辦法回家的。

無量劫來,我們從本來清淨墮入輪迴以後,我們的內心有兩種障礙:第一個叫做攀緣心,第二個叫做愛取心。什麼叫攀緣心呢?就是我們每一次在生命中得到一個果報的時候,我們會一廂情願地認為,生命是可以得到一點東西的。我們很努力地去經營我們的生命。為什麼?因為我們希望生命有個結果,不管是財富,不管是名聲,不管是感情。我努力了一輩子,好歹有個結果。這是我們第一個概念:有所得。

因為這種想要追求結果的心,我們就把心放出去了,就開始追求了,後來就產生貪愛。因為你想追求結果,勢必會啟動你的貪愛,你會對某一種人事特別愛著。當然,這是多生的累積,會產生愛取。所以,為了追求結果而產生攀緣;為了攀緣,最後的後果就是產生愛取;最後就是——再也回不去了,就離家越來越遠了。所以,你要我們這種一天到晚在三界裡面打滾的人直接內觀真如,的確是有困難。

 

164】佛陀是如何施設方便,開顯佛慧,引導我們對治愛取(一)?

當然,佛陀也知道這個問題,所以,佛陀在講迹門的時候說開顯佛慧,並不是理想化地要我們直接內觀真如,不是,佛陀先施設方便。佛陀開了兩帖藥:

第一個當然是先治病了。修行跟治病是一個道理,重者先治。他先對治愛取。對治愛取,佛陀開了一帖藥,叫無常觀,就是你要觀察你所貪愛的財色名。這些所有的你貪愛的境界,是無常變化的,它可不是穩定的,它是一個動態的。這表示什麼?這表示我們會受到傷害,因為這嚴重地違背我們的期待,我們的期待是要穩定的。所以無常故苦。

從痛苦當中我們知道,哦,原來我們不能主宰人生。如果你可以主宰人生,你怎麼會給自己創造痛苦呢?可見人生我們說了不算,是業力說了算。所以,從無常而推論到人生是痛苦,從痛苦當中我們知道,原來我們沒有主宰權。那麼,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最後無我故空,就證得我空。所以,無常觀主要是對治我們第一個障礙,叫做愛取。

這樣,我們對三界的貪愛就慢慢地淡薄了,反正三界的快樂就這麼回事,譬如刀上的蜂蜜,你想吃蜂蜜,你就要付出代價,因為那個蜂蜜後面是一把刀。所以,三界所有的快樂都要付出代價,沒有例外。你要享受快樂,你就準備付出代價,就這麼回事。既然我們不想受到更多的痛苦,我們只好放棄快樂,這個就是生命的抉擇。我們開始追求寂靜。這是第一個觀照。

165】佛陀是如何施設方便,開顯佛慧,引導我們對治愛取(二)?

第二個就更深了,就是你生命是無所得。我們從一句話可以看得出來,為什麼說生命無所得。佛陀說:「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我們要瞭解生命,佛陀的意思就是說,你首先要看它的源頭,它從什麼地方來。我們看這句話:「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原來生命是從因緣而來!這個答案就出來了。

諸位!從我們一念心性來看人生,人生沒有開始,就是無生。為什麼生呢?那是因緣生,滅也是因緣滅。從一念心性的角度,生與滅跟我沒有關係。但是我們自己是弄假成真了,我們一昧地追求因緣,就把人生當做真實的生、真實的滅。其實佛陀說,生是因緣在生,滅也是因緣在滅,理論上跟我們一念心性是沒關係的。

這個意思就是說,人生是怎麼回事呢?哦,這個小孩出生了,福報很大,這怎麼回事呢?他跟因緣借來的。你一開始就是跟因緣借的,你的整個生命的色身、你的環境、你的事業、你的眷屬,所有的一切只有一句話就講完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所以,剛開始就是跟因緣借來的,你所有的一切根、塵、識都是借來的,等到死亡以後再還回去。所以,我們每一期的生命就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把因緣借過來,然後開始受用;受用完以後,再還給因緣,「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這一借一還本來是很正常,這人生本來就是個業力的釋放,本來是很單純的業力釋放。但是我們攀緣以後就變成很複雜了,很複雜。所以,佛陀必須讓我們看清真相。就是,為什麼無所得呢?因為你一開始就是借來的!所以人生只是一種假相,因緣和合,啪!出現一個假相。這個業力釋放完以後,這個假相就自然消失掉了。比如說,經過二三十年後你得到另外一個果報:你現在是某甲,你來生變成某乙,那你說我前生我的某甲的色受想行識、我的六根六塵六識跑哪去了?沒了,完全消失了,覓之了不可得了!因為你一開始就是借來的。所以,為什麼佛陀說它是虛妄?不是說它不存在,而是它只是一種暫時的存在。但是我們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所以佛陀必須要講無常觀跟因緣觀,來調伏我們三界的愛取跟攀緣。

 

166】我們為什麼要開始內觀真如,啟動我們的真實智慧?

不是說我們觀了無常觀、觀了因緣觀就能夠放下,但至尐比較淡薄。一個人,只要你內心過得去,你能夠跟自己溝通,做起來就比較容易了。所以,理

論的基礎,不表示我們馬上做到,但是你能夠說服自己。你只要心中理論通得過去,你再勉強自己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相對容易。如果理論都通不過去,那你這種修行也不會持久,因為你根本沒辦法說服你自己,你只是一種勉強的事修。

佛陀要把這個一天到晚在外面攀緣的乞丐帶回家,他會告訴你,你在外面流浪,後果是你什麼也沒有得到,然後你自己弄得傷痕累累。

佛陀在經典裡面講一個譬喻。他說有一個商人,做生意的過程當中有人跟他借了半個銅錢。一段時間以後,這做生意的想:我應該把這個錢要回來,借了一段時間了!他就準備去找這個某甲,要把這個某甲的錢要回來。可是這個某甲住的地方前面有一條河,所以這個生意人只好找了一個船夫把他載過去,就花了兩個錢。結果去找這個某甲的時候,他剛好不在,就落空了。那只好怎麼辦呢?只好又找船夫把他載回來,又浪費兩個銅錢。所以,他去找這個人花了四個銅錢。這個人本來借他多尐?借他半個銅錢。結果他半個銅錢不但沒有找到,一來一回卻花了四個銅錢。

這個做生意的人是誰呢?就是我們凡夫,我們就是這樣弄的。每一次臨終的時候,我們心中有遺憾,總是覺得人生虧欠我。哪一個人死的時候是心甘情願地說「欸,剛好,我應該走了」?沒有!那麼你心中有所遺憾。糟了!你會在來生裡面尋求彌補。我們每一個人,其實人生本來就不公平,因為你這個業力本來就不只是算今生的,它多生多劫算。但是我們從今生來看,總是覺得人生有所虧欠。我這麼努力,我怎麼活這麼短?好,你覺得人生虧欠了你,所以怎麼辦呢?那你就再來一次唄。再來一次的後果,你損失更多:你本來是要要回半銅錢,結果損失了四錢。

這意思就是說,我們是時候該看清楚生命的真相了。在三界裡面輪迴,其實我們什麼都沒有得到,除了生老病死的折磨以外,是什麼都沒有得到。應該怎麼辦呢?該回家了!其實我們家有很多東西。所以我們開始內觀真如,啟動我們的真實智慧;一心三觀,來啟動我們的自性功德力。

所以《法華經》的前十四品,從<方便品>一直到<安樂行品>,佛陀講的就是這個觀念,權法妙、實法妙,怎麼利用方便法門調伏我們對三界的愛取,怎麼用真實法門啟動我們真實的功德,形成了一種內外兹修的蓮花式的修學。外有蓮花,就是權法,我們修習各式各樣的方便門來莊嚴其生命;第二個,我們啟動內心的功德,就是蓮子。這個就是我們一般說的迹門,本迹當中的第一個,迹門。

 

167】什麼是五種成就?

我們看這個迹本二門,先解釋這個權實二法。

我們看通敘的第一科,聞法時處。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講經之前都要先介紹說法的時處,時間、處所。這個地方有五種的成就:

第一個,「如是」,這叫信成就。「如是」是經文的法體,它指的是整部經文。因為它恆常不變,所以叫做「如」;因為它真實不虛,所以叫「是」。證明

這以下的經文是真實的,是不會改變的。說是權法妙、實法妙,過去如此,現在如此。這個法,就算你修法以後,經過無量劫,你再來學習《法華經》,它的道理也是這個概念。權法妙、實法妙,它不會改變的,就是「如是」。

那麼這樣的一個真理是怎麼來的呢?「我聞」,這個是能持之人,就是阿難尊者了。阿難尊者說,這以下的經文的道理不是我有辦法去覺悟的,是我聽聞而來。所以,這個表示一種傳承,是我阿難尊者親自聽佛宣說而得來的。這個叫聞成就。

「一時」,這個是時間的時成就。為什麼叫「一時」呢?因為六道眾生的時間各有各的相狀。你看,四天王一晝夜,人間五十年。四天王天的人過兩天,我們一般人就往生了。所以這個時間怎麼算呢?因為與會大眾有天人,有龍王,有鬼道,有阿修羅,這個時間沒有一個標準時間,所以佛陀說「一時」,就是機感相應的時間。

「佛」,這個是說法主。這個是誰說的呢?是釋迦牟尼佛宣說的。

我們看處所。「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古印度王舍城西邊的一座山,我們一般說靈鷲山。《無量壽經》《法華經》都在此開講。

這段經文,當然跟經文的內涵沒有直接關係,這是結集經典的人先略述佛陀當時說法的一些情況。

 

168】為什麼三世一切諸佛經典的經首都要安立「如是我聞」?

我們一般研究五種成就,當然最關鍵的就是前面那四個字了:「如是我聞」。

這可不只是釋迦牟尼佛的經典,諸位!三世一切諸佛的經典,經首都是安「如是我聞」。因為,經典的流通,都是佛陀滅度以後才開始啟動經典的結集。

那麼為什麼所有經典要安立「如是我聞」呢?古德解釋這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遵佛遺訓。佛臨滅度的時候,弟子當然哭成一團。這個時候弟子們就說,阿難尊者!你現在不是哭的時候。你是佛陀的侍者,你要趕緊問佛陀四件事。其中一件事就是說,佛陀滅度以後,一切經典應該如何安立才能夠取信後世。佛陀說,你結集經典以後,前面加一個「如是我聞」,就是這個經典是我聽聞而來的,就能夠得到後世的肯定跟接受。這是佛陀臨終的一個遺訓。這第一個。第二個,破除疑惑。佛滅度以後,大乘經典的結集,是阿難尊者升座,把一生當中聽聞的法誦出來。

阿難尊者有兩種功德:第一個,身相莊嚴,類似佛陀。不完全類似,佛陀有三十二相,阿難尊者也有三十二相;當然,佛陀三十二相裡面每一相有八十種好,這個阿難尊者就沒有了。但是八十種好凡夫看不出來,阿羅漢也看不出來,只有深位的菩薩才看得出來八十種好。這是第一個,他身相如佛。第二個,他多聞第一。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阿難尊者是過目不忘。

所以他老人家一升座,把這個《法華經》念出來的時候,諸大阿羅漢裡面產生了三個疑惑:第一個,世尊再生。哎喲,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再出生了?第二個,他方佛來。是不是有其他方佛來到這個地方,為我們重新結集經典呢?第三個,阿難成佛。是不是阿難尊者成佛了?要不然他怎麼能夠一字不漏地把佛陀的字背出來,身相又跟佛陀長得一樣呢?針對這三種疑惑,世尊再生、他方佛來、阿難成佛,阿難尊者誦出「如是我聞」,這三種疑惑就破了。這是我聽聞而來的,可不是我自己覺悟的,我只是把它記下來而已。

這個地方等於是先介紹與會的時間、處所。

 

169】阿羅漢有哪三種功德?

乙二、聞持之伴 分二:丙一、廣列大眾;丙二、總結眾集

我們再看第二段,乙二,聞持之伴。聽聞受持本經的這些眷屬,就是我們說的與會大眾。與會大眾裡面分兩科:一個廣列大眾,另外一個是總結眾集。

丙一、廣列大眾 分三

我們先看廣列大眾,有三段:聲聞眾、菩薩眾跟雜眾。先看丁一的聲聞眾。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阿㝹樓馱、劫賓那、憍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睺羅,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復有學、無學二千人。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眷屬六千人俱。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亦與眷屬俱。

這個聲聞眾,古德是先把它分成兩塊:一個是比丘眾,第二個是比丘尼眾。

比丘眾又分成眾所知識跟少知少識,分了兩種;比丘尼眾分成尊重諸尼跟內眷諸尼。

我們先看比丘眾。

比丘眾,眾所知識,裡面講到,皆是阿羅漢。阿羅漢當然有三種功德,無生、殺賊、應供。這以下會說明。「諸漏已盡」是指殺賊。阿羅漢的修行,他的智慧主要的切入點就是無常,他不管觀什麼都是無常。你看,三界的痛苦是無常,三界的快樂也是無常,所以他以無常來遍觀一切法,得到一個結論:三界沒有任何價值,不可愛樂!你從無常的觀念來看一切法的時候,比方說,你看天空的彩雲很漂亮,對不對?但是一般人對彩雲只會欢賞,不會執著,因為他知道它是暫時的。所以常態的存在對我們是很重要的,我們追求一種東西必須要穩定、常態。但可惜的是,諸行無常!所以,它這個無常一觀下去以後,就斷了三界的見思惑了。「諸漏已盡」,他能夠調伏他的愛取。「逮得己利」,他放棄了三界的果報,他修無常觀,可也是遵照佛陀的意思去修的,他一定有所報償。他得到什麼?得到了涅槃寂靜樂。他「逮」,就是成就了一種自受用的涅槃寂靜的功德。這個是指的應供。

第三個,無生。「盡諸有結,心得自在。」他的我空智慧能夠消滅「有」,就是三界未來的生死果報。他不受後有,他已經沒有這個「有」。阿羅漢死了以後就不再投胎了,他沒有「有」這一塊了,沒有這個果報。第二個,他也消除了三界的業因,愛取的煩惱是業因。所以他消滅了來生的果報跟今生的業因。

也就是說,對阿羅漢來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他只剩下一件事情,就是今生的果報還在。當然,他不能自殺。在經典上說,他就像一個轉動的輪盤,那個轉動的手——我們一般轉輪盤要用手去搖它,那個轉動的手已經沒有了,他那個「輪盤」不再相續了。阿羅漢就是每天去托缽,托完缽以後就去吃飯,吃完飯以後,他要沒事幹就入定。入定他不能超過七天,一超過七天他身體就壞掉了。所以他必須要在七天之內趕快出來,再去托缽,維持身體的相續。

所以阿羅漢,得到阿羅漢以後(除非這個阿羅漢很特別,他有那種大悲心,過去有大乘的善根),那麼正常的阿羅漢就等待一件事情:我什麼時候入涅槃、我什麼時候放棄這個臭皮囊?所以阿羅漢他就是怎麼樣?他的人生只剩下一期果報,就是這一期的果報。最後一次了,我在三界就最後這幾年了。所以他「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當然,阿羅漢的色身是不得自在,所以阿羅漢叫無生,他還有一次死亡。所以他今生的果報是要受的了。比方你看舍利弗尊者,他有頭痛的問題。舍利弗尊者有一次生病,頭痛得很厲害,佛陀講經的時候他就沒辦法去了。但是,佛陀講到一半的時候希望舍利弗尊者現前,就去叫弟子們把舍利弗尊者抬到講經的現場,用擔架抬過來。所以,阿羅漢的色身,業力是不得自在,但是對阿羅漢來說,他受這個果報跟沒受一樣,因為他有這個「無生」,對這個色身不執著了。不執著,他沒有什麼痛苦的問題了。所以這個阿羅漢就有三種功德:「諸漏已盡,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170】阿羅漢分成哪兩種?各有什麼特點?

這以下列出二十一個尊者。

這二十一個尊者,他共同的特色是什麼呢?我們看經文。

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我們前面說過,阿羅漢的生命只剩下這一期的果報,後面沒了。那麼這一期果報怎麼運用呢?有兩種情況,所以阿羅漢分成兩種:

一種,蕅益大師把他判作眾所知識;另外一個是少知少識。比方說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他們成就阿羅漢以後,他也不是一天到晚等入涅槃,他也不是這樣幹的。他是怎麼樣呢?他四處遊化,代佛轉輪,弘範三界。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各領五百個弟子到處宣揚佛法,當然,講的是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就是說,有一群阿羅漢是名聲普聞,受到人天的尊重,因為他到處遊化。聞名曰知,見面叫識。這些是所謂的代佛說法、弘範三界,為人天所尊重的,這是一群阿羅漢。

另外,再往下看,「復有學、無學二千人。」這個就是蕅益大師說的「尐知尐識」。也就是,這個人證得阿羅漢以後,他也不想跟外面接觸,他這一天就是:時間到了,早上十點多拿著缽去托缽,托完缽以後回來把腳洗一洗就入定了;入定以後大概兩天三天,他又出定,然後再去托缽,托完缽以後就入定。整天就這種事。那幹什麼呢?就等待死亡的到來。這個就是少知少識,他重視個人靜修,安住阿蘭若,修這個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三三昧。這種阿羅漢有兩千人來到現場。

 

171】比丘尼僧眾裡面的第一個出家的是誰?

前面的阿羅漢指的是比丘阿羅漢,這以下是比丘尼阿羅漢,就是女眾。女眾裡面,本經列出兩種。一種是大德的,大威德。比方說,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跟她的眷屬六千人。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大家應該有一點認識了,因為她是佛陀的姨母。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出生的時候,他的生母就往生了,往生到忉利天了。釋迦牟尼佛這個太子是由姨母把他養大,所以他跟姨母的關係很密切,等於是他的養母了。佛陀成道以後,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就出家了,叫大愛道比丘尼。出家以後沒有多久證得阿羅漢果,是整個比丘尼僧眾裡面第一個出家的,所以她是戒臘最高了。爾後的尼眾出家,都是以大愛道比丘尼做和尚尼,所以把她列出來。這個是大德尼眾。

第二個,我們看,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跟她的眷屬。這個是佛陀的內眷,就是佛陀俗家的妻子。佛陀出家以後,耶輸陀羅也隨佛出家,也證得阿羅漢果。《悲華經》上說,耶輸陀羅是生生世世跟釋迦太子結為夫妻的。

 

172】如何理解阿羅漢的智慧——我空法有?

第一個與會大眾就是聲聞眾,諸位阿羅漢大德。阿羅漢的智慧,古德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阿羅漢修無常觀,他得到什麼智慧?四個字:我空法有!阿羅漢沒有本事把外境空掉,他沒那個本事,因為他修無常嘛。但是,我不可得。他把那個我、那個主宰的「我」拿掉了。就是,青山依舊在,但是那個我已經沒有了,我不主宰,叫我空法有。

舉一個例子,什麼叫我空法有。佛在世的時候,在摩揭陀國有一個大富長者,這個長者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身相莊嚴,福德具足。而且特別的地方就是,這個兒子一出生的時候,他們家的倉庫就出生了一隻金象,黃金色的金象。所以他爸爸就給他取名叫做象護。象護長大了,那個金象也同步長大;象護到哪裡,這個黃金的象就跟著到哪裡。更特別的地方是,這個金象,吃東西就跟我們一般吃的東西一樣,但是牠的排泄物全部是黃金。所以這一家,因為這隻象就變得很有錢了。

象護小時候,當然有他的兒童的玩伴。古代的印度,因為種族的區分是非常明顯的,所以貴族都是跟貴族玩在一起。小孩子在一起就炫耀家裡面的富貴。有人說我們家有多尐珍寶,有人說我們家有什麼殊勝的車乘。象護說,我一出生的時候就有一隻金象跟著我,而且牠的排泄物都是黃金。大家一聽,哇!這是一個特殊的寶貝。當時的玩伴裡面,阿闍世王剛好在旁邊聽到,他那個時候也是小孩子。他就發願,我以後做國王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金象奪過來。

果然沒多久,阿闍世王長大以後,他是把他父親給害死了,把頻婆娑羅王害死。害死以後他就回憶起小時候這件事,就假借因緣辦了一個宴席,把小時候玩伴都請過來,當然象護也過來。一番吃吃喝喝以後,他跟象護說,你一個人回去就好了,你這個象我很喜歡,就留在宮殿吧。當然這個象護不敢違背,就一個人回去了。但是這個黃金的象是福德所招感的,牠可不是能夠奪取的。所以象護一回去以後,這個黃金象就從宮殿的地裡面消失,又與象護同時回到家。當然象護就知道這件事非常危險。阿闍世王是什麼人哪?他是一個虐殺父親之人!所以這件事情肯定是激怒了阿闍世王,所以他沒辦法,只好出家了。

出家以後,他也證得阿羅漢果了。證得阿羅漢果,他去托缽的時候,這個象就跟在他身邊,也沒什麼事,但托完缽的時候問題就來了。他托完缽回到精舍修止觀的時候,很多信徒就跑到精舍,不是來請法,就像我們現在一樣,大家開著遊覽車就到處看這個金象。人多了以後就吵雜了,比丘就跟佛陀報告說,我們都沒辦法修行了,象護比丘那個金象大家都來看,吵吵鬧鬧。佛陀就把象護找來,就明知故問,說你這個金象是不是惹得大家都不安靜?象護比丘說,我也沒辦法。佛陀說,我教你一招,有辦法,你把金象找來。象護就把金象找來。你看,你跟牠講一句話,說「大德汝去,不須用汝」,你就講三遍。象護講三遍以後,那個金象就消失了。

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得出來,象護在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他口中炫耀這個金象的時候,他對這個金象是有所受用、有所愛取的,但證得阿羅漢以後他不再受用了。所以,阿羅漢的特點「我空法有」是什麼?於一切法不受。他不受一切法。儘管他不受一切法,但是他沒有辦法讓它消失掉,他必須要佛陀告訴他善巧。

有人問阿羅漢說,你的一生,成就阿羅漢以後也去托缽,你遇到很多過去的親朋好友,也跟大家吃飯,那你是什麼心態?阿羅漢講一句話,「如鳥飛虛空,蹤跡不可得。」的確有一隻鳥從虛空飛過去了,但是你看不出牠有什麼蹤跡留下來。所以他的心中「不取亦不捨,無喜亦無憂」。阿羅漢沒有什麼快樂這件事情,他也沒有痛苦這件事情。他的心中只有一件事情,叫做寂靜。得到好東西,他也不快樂,不過他也沒有什麼痛苦,他就是涅槃寂靜住,他對人生就是「如鳥飛虛空,蹤跡不可得」,於一切法不受。但是他沒有本事改變外境,他就是把今生給過完,然後準備進入他的涅槃的安樂的處所。就這個概念。這個就是聲聞眾。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