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淨界法師宣講 《妙法蓮華經》講記 020(視頻連結)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ZjK12V

目錄

362 當我們修了一心三觀後,應如何面對因緣所生法?(一)

363 當我們修了一心三觀後,應如何面對因緣所生法?(二)

364 當我們修了一心三觀後,應如何面對因緣所生法?(三)

365 假觀跟向外攀緣有什麼差別?

366 為什麼遇到事情不是馬上念佛、持咒?

367 你不要擔心喪失明了性,要擔心有沒有離相,這個比較重要!

368 為什麼斷滅式的修法來面對影像只能偶一為之?

369 我們成佛之道,前半段的因緣跟後半段的因緣有什麼不一樣?

370 如何將一心三觀和往生淨土相結合?

371 你千萬不能靠人生經驗去厭離娑婆

372 理觀的好處在哪裡?

373 一心三觀和淨土宗的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374 相狀是你自己去招惹它的,所以你可以放下,你有主動權

375 日常生活裡面所有的障礙,你都要把它當做臨終的模擬考

376 念佛是方便,你要創造一個往生的心態,這才是根本!


【362】當我們修了一心三觀後,應如何面對因緣所生法?(一)

我們前面講到在佛堂、在寂靜處建立一心三觀的操作的方法,來栽培我們
菩提的善根。現在我們看第二題。

【學員提問】二,當我們修了一心三觀後,應如何面對因緣所生法?

【師父答疑】大乘佛法的修學中,所有的大乘,都不否定生命的因緣。不否定,但是要面對。你如果修了一心三觀以後開始排斥生命的因緣,那你可能有問題。問題出在哪裡?你的空觀有問題。可能你在消除相狀的時候,你不是用離相的方式,可能你動用了太多無常無我的空觀。當然,無常無我也是可以用,但也是偶爾針對一種特別強烈的執著的相狀。那是不得已的,治亂世用重典。對治法門不能用得太多。就是說,欸,我修一心三觀以後,怎麼看到所有因緣我都開始排斥了?那我們合理地懷疑,你那個空觀、那個斷滅的空觀修得太多了。你經常不是用離相,你經常是滅相。所以從結果可以推出,你的過程出了狀況。

【363】當我們修了一心三觀後,應如何面對因緣所生法?(二)

所以,正常人修了一心三觀以後,他是要面對人生的,找到自己的定位。你要借假修真。我是一個母親,我是一個先生,我是一個什麼人,你有你的位置。這個時候怎麼面對日常生活?還是兩句話:空觀、假觀。

我們日常生活是這樣,其實不是所有的相狀我們都會執著,那樣你就太累了。這種人也是有的,就是這種人自討苦吃的了。什麼事都放不下的,也是有,這種人也是有。正常人一天下來,會啟動你內心波動的相狀不多,有些你看了就過去了,它的來去不會在你心中留下痕跡的。

這種空觀的啟動,日常生活的歷練,一般我們外凡位的菩薩,剛開始修行的,只能夠被動地啟動,就是培養第二念的正念。也就是說,我們一般都是被妄想執著刺激了才啟動,很少人說二六時中保持一心三觀。你沒那本事,初地之前都沒那個本事。不要說你,五品觀行位都沒那個本事,外凡位都沒有那個本事。所以,我們佛堂裡面修了一心三觀幹什麼呢?把它放著。等到遇境逢緣刺激你的時候,大凡你心中產生很大的情緒,比方說特別高興,比方說特別憂愁,你心中一定有相狀在裡面,否則你心中不可能產生這種變化。佛法意思不是調整情緒,而是把那個相狀拿掉,恢復本來面目。所以,我們日常生活的空觀跟假觀,都是培養第二念。

【364】當我們修了一心三觀後,應如何面對因緣所生法?(三)

第一念落入相狀、因緣,正常。生死凡夫誰沒有個感情呢?對不對?第一念不怪你。但是你第二念啟動以後,真能破妄。你告訴自己,我本來沒有這個東西,「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相狀是過去的因緣所生的,跟我的心性沒關係。記住!灰塵歸灰塵,鏡子歸鏡子,剛開始把它弄清楚。相狀歸相狀,心性歸心性。不要搞得不清不楚的。我們現在是心跟相狀弄得不清不楚。空觀就是把它弄清楚:什麼是因緣所生法,什麼是你本具的心性。剛開始先把它弄清楚。

當然,我們不可能經常弄清楚,至少你起煩惱的時候你要把它弄清楚。剛開始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歷練,就是培養第二念的反制力量。第一念我沒辦法,第一念是業力的衝擊。我看到了這個人,我就起煩惱。正常!業力的牽動嘛。但是你起煩惱以後,你怎麼辦?啟動你過去的佛堂的善根,告訴你自己:這個人,我的心性本來沒有的,那是因緣所生的,因緣牽動,而因緣跟我沒關係。剛開始,你不能夠去涉入因緣,剛開始是要先守住心性,安住心性。然後修假觀:這個因緣對我往生、對我成佛有何意義?把這個相狀先離開它,再把它借過來。

正常情況,什麼相狀對你都有意義了,知道嗎?我們一般人就是說,落入情緒,那什麼對你都是傷害。一個人仁者心動,那順逆皆傷害。你一個人離開相狀以後,每一個相狀對你都有意義,你就可以把它再借過來:這種傷害告訴我,生死輪迴不能再混下去,這也是一個往生。就是說,你會把這件事情轉成你修行前進的力量。所以,假觀就是借相。這個相狀出現了,不管快樂痛苦,對我往生之道、對我成佛之道有什麼幫助,再把它借過來。如果你沒有本事借,起碼離開也可以。我就修空觀,我就不借了,也可以。

也就是說,落入日常生活,還是你平常的節奏。只是,在佛堂的功課是在你的規劃當中。日常生活是遇境逢緣,遇到刺激了再啟動。因為你沒有本事經常保持一心三觀的啟動,咱們沒那個本事。所以我們現在要求怎麼樣?第二念的正念。

其實,你第二念正念成功,臨終的時候你就有把握了。臨終的時候,妄想一刺激你,你啟動正念。就是養成遇到妄想刺激的時候就啟動正念,養成這種習慣。其實要先啟動觀照,再提佛號才對。如果說,我直接提佛號。那叫事修,那你就不是它的對手了。如果你今天不把妄想拉到心性來,直接在因緣上跟它對撞,那你就很不利。所以我們遇到妄想、過去的業緣在刺激我們的時候,先把心帶回家,再來處理。先調整心態,再提佛號。

【365】假觀跟向外攀緣有什麼差別?

【學員提問】第二個,假觀的修行不就是因緣所生法嗎?那麼假觀跟向外攀緣有什麼差別呢?

【師父答疑】不一樣。諸位!假觀的相狀,我們借那個相狀是在我們的規劃當中。比方說,我們到淨土去,我們要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相狀。這個我們第三個題目會講到。我們借的相狀基本上日常生活是沒有的,比方說成佛的相狀,比方說往生的相狀。所以,假觀的相狀是在規劃未來。但是日常生活的相狀,基本上都跟你的過去有關係,就是還債,生死業緣。這兩個相狀,此相非彼相。有的相狀,你弄得不好是要墮落的。所以假觀的相是我們要規劃的相狀,日常生活的相是不確定的,那叫生死業緣。這樣懂嗎?

【366】為什麼遇到事情不是馬上念佛、持咒?

反正你的歷練,日常生活還是空觀。我再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遇到事情不是馬上念佛,馬上持咒,這是不對的。先修理觀再事修,先把你的觀行提起來再提佛號,先把心態釐清了。你一旦產生攀緣心,跟外面的相狀一執著,你提佛號,就很難修了。你要先拉到本來清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妄想;站在一種自性功德力的基礎之下來面對煩惱、面對敵人。你今天不把它拉到一念心性,直接跟它對撞,那你就不容易了,因為它是無始劫來熏習所成,而你的佛號是偶爾修學。如果完全從事修的角度、從因緣的角度,它是熟境界,你是生境界,你不是它對手。如果你今天不拉到一念心性,不靠你的自性功德力來幫助你,就在因緣上跟它對撞,我跟你保證你不是它對手。咱們今天在三界輪迴不是一天兩天的,這個妄想跟了你那麼久,你說消滅它就消滅它?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論因緣的話,它比你資深。

所以我們不能在因緣上修學,這對我們太不利了。這樣你們聽懂嗎?先調整心態,拉到心性,誰都不是你對手。這個就是自性功德力的好。先把自性功德力現出來,再來處理問題。所以我們遇到事情以後先講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句話講完以後你跟相狀開始脫離。脫離以後再來面對它,再提佛號,那叫稱性起修。

【367】你不要擔心喪失明了性,要擔心有沒有離相,這個比較重要!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弟子覺得,假觀的操作是比較微細一點,就是這個部分想再跟師父釐清一下。師父第一個問題有提到,就是說假觀的基礎,是先有空觀才有假觀。

【師父】先有空觀,先離相。

【學員】那弟子舉個例子來跟師父請教一下,這樣的理解是不是正確。就

是說,我們面對相狀做假觀的時候,我們腦袋裡面其實是起名言種子。

【師父】是的,安立名言。對的。

【學員】我們是安立名言的,那這種安立名言方式,其實跟我們一般凡夫在生活中腦袋裡面在那邊思考,這種模式是很像。

【師父】但是你這個名言是佛陀、菩薩,這種名言會讓你產生智慧,那是佛陀的名言、祖師的名言。假觀的名言不是一般的名言,那是會增上的。

【學員】是。弟子這邊的問題是說,因為前面會有一個空觀的基礎,所以當我在提這個名言的時候,我是不是不能跳過空觀那一段?

【師父】對,不能跳過空觀。

【學員】我會有一個明了性,有一個明了性在那邊思惟道理。那如果我思惟的過程裡面,思惟思惟我有一點喪失了那個覺知、那個明了性,我變成好像隔一段時間才突然醒過來,說:啊,我剛才思惟這個名言的時候,好像喪失了那個明了性。
【師父答疑】你怎麼會喪失明了性?你沒有明了性你也不會思考了。明了性不可能喪失。你看阿羅漢就沒有明了性,阿羅漢就是空、無相、無願,他整天就是也不起煩惱,也不發願求生。什麼發願,什麼成佛,他什麼都沒有,那就是喪失明了性了。你凡夫怎麼會喪失明了性?不可能,你也沒那個本事喪失。喪失也要有點功力呀,是吧?不可能喪失明了性。我們是明了性跟妄想打成一片,那個明了性就是一種妄想的明了性。

我們凡夫你不要怕喪失明了性,一般老參比較有可能。老參空觀修得太厲害,尤其那個修無常斷滅空觀的人,明了性會破壞。但你一個初學者,你不要擔心喪失明了性。你擔心有沒有離相,這個比較重要。

【368】為什麼斷滅式的修法來面對影像只能偶一為之?

【學員提問】請問我們怎麼操作會變成滅相而不是離相?

【師父答疑】滅相就是說,這個人,比方說你兒子或者你女兒,他跟你的業緣太深了,你怎麼離都沒辦法離。你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有用!他就深深地烙在你心中,揮之不去。我沒辦法離,我可以把所有東西都離開,兒子女兒我離不開!好,那就要「治亂世用重典」。佛法也有權法,觀察它無常無我,它是痛苦的,它是不能掌控的,你只能用一種斷滅式的法來面對這個影像。

但是我提醒大家,這個偶一為之。這個影像你用一種不淨、苦、無常、無我,你把所有不好的名言都加在這個影像,它的確會消失掉。你要知道,我們的心性有一種情況,我們喜歡快樂。那我們一般為什麼會喜歡跟影像互動呢?
我們認為它會給我快樂,我們一般一廂情願。那佛陀說,不對!它是不淨的,是苦的,是無常無我的。那我們凡夫會弄假成真,我們會把人生影像當做常樂我淨。那麼你透過不淨、苦、無常、無我,你去觀察某一個你特別喜歡的影像,這個影像觀久了以後,你看到它會害怕,會厭惡,甚至於逃避。沒關係,偶一為之可以。透過這種四念處的訶責,這個影像會慢慢地在你的心中遠離,慢慢遠離。但是這樣子只能夠偶一為之,如果弄多了會傷害菩提心。但是你沒辦法,你治亂世用重典,針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情,你真的離不開這個影像,那你只好把四念處搬出來,對治止觀。當然我再強調,偶一為之,這個不是常法,但是你用得剛好,是可以。

【369】我們成佛之道,前半段的因緣跟後半段的因緣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看第三個。

【學員提問】三,等覺菩薩和佛陀的差別,只是差一個成佛的因緣,這是要自己創造還是等待?

【師父答疑】因緣所生法沒有等待的,那是凡夫才在等待了,都是要去創造。

不過諸位!我們是這樣:我們成佛之道,前半段的因緣跟後半段的因緣不太一樣。前半段的因緣,我們一般是偏重在上求佛道,所以我們在相狀、造作的因緣的時候,比較以佛道、以淨土為操作的對象。就是我們一開始會跟佛結緣。懂嗎?就是從凡夫到初地,你的所觀境只能是佛陀,只能是阿彌陀佛的淨土。眾生的相狀要遠離。剛開始是這樣子,沒辦法,因為眾生相對你來說是熟境界。

到了初地以後就不一樣了。生命改變了,從上求佛道為主軸的空假中三觀,會轉成以下化眾生為主軸,理論上。當然看個性,有些人到初地就開始把眾生的相狀放進來;但是有些人要等到八地不動地,這比較安全。「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如果是智增上菩薩,他會讓自己從初地慢慢進入到八地。但是八地一定要從空出假,一定要的,他自己也會從空出假,因為他自己的空觀修得差不多了。初地也好,八地也好,它的相狀就是開始大悲了,它不是再以佛的相狀為所緣境,不再以西方的淨土為所緣境。因為他腳跟站穩,他開始跟眾生結緣,為他未來的成佛布局了。所以空觀都一樣,離相。當然,初地菩薩面對眾生他也是離相,只是他離相以後,他借的相多分是眾生的相。我們凡夫借的相,初學者不能借眾生相,因為眾生相會讓你產生感情。

所以我們在前半段的時候,空假中三觀是以佛法界為所觀境,後半段是以眾生法界為所觀境。不一樣。因為你在開始莊嚴你的淨土,你要開始成熟眾生、莊嚴淨土,你開始要為你未來的國土布局。你不能只是自己成就菩提善根,然後你國土都沒有眾生。那也不行啊。你要來到世間也好,你要創造一個國土也好,你總要有眷屬吧?你不能夠說我這邊成佛,結果沒有人跟你出家,那你這個不是很奇怪嗎?那你就沒有資格現佛身,你只能夠繼續地示現菩薩身,你做眾生的母親,做他的爸爸,普門示現,跟他結緣。結到你的緣達到差不多了,哦,這回該你了,該你坐中間了,你就變成佛身。其他的佛陀如果因緣不具足,就做你的弟子,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因為這一期的應化是你表現的時候了。你這個時候度化以後,這個應化身度化完了,有緣眾生都度化完了,那對不起,你又開始示現菩薩身了,要創造另外一個因緣。

所以應化身是怎麼樣呢?累積了很多生很多世才有一次做成佛的機會。等到這個機會把你過去所結的緣全部用光了(有些人正法時代得度,有些人是像法時代。像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結的是末法時代,好歹還有法,是吧),等到你這次的應化身把你過去行菩薩道時所有人緣都用完了,凡可度的皆已經得度了,沒有度的也栽培得度因緣了,那你就怎麼辦呢?那你就老老實實示現菩薩身,來繼續積功累德,做某一個人的兒子,做某一個人的母親,就廣結善緣。廣結善緣到一個程度以後,你的因緣差不多了,你又示現佛身,再把你過去所結的緣,在正法、像法、末法給度了。就這樣子。所以應化身不容易。這樣懂嗎?應化身你要跟眾生互動,法身不必跟眾生互動。所以,我們在凡夫位跟眾生叫做隨緣,就是修行盡分,度眾隨緣。事實上就是這樣子,從凡夫到初地是偏重上求佛道。

當然也有例外,有些人大悲心特別重的也是有例外。那正常是這樣,初地到八地以後才是偏重下化眾生,所以這個地方的假觀不太一樣,一個是以佛法界為所觀境,一個是以眾生法界為所觀境。這個就是我們面對的因緣。

【370】如何將一心三觀和往生淨土相結合?

現在來看第三個,大家最喜歡的,《法華經》跟淨土的關係。

【學員提問】三,有關《法華經》的修學與淨土法門的關係。(一)如何將一心三觀和往生淨土相結合?(二)當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受用種種依正莊嚴時,是我們的心性理具的,還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來積功累德所成?

【師父答疑】這個一心三觀跟往生淨土的關係,我們解釋一下。

淨土法門有兩個重點:一個叫做念佛,一個叫往生。講一句白話就是:第一,怎麼樣建立佛號;第二個,怎麼樣引導佛號,把這個佛號導歸淨土。

當然,我們一開始先建立佛號,就靠信心。我們一開始觀照我業障深重,阿彌陀佛的佛號萬德莊嚴,那怎麼辦呢?我業障深重,沒事,我通身靠倒,我把我的身口意靠在這個佛號上。當然,那你說誰是阿彌陀佛呢?當然音聲嘛。就是你自己創造一個聲音,一句彌陀念誦聽,創造音聲再聽回去,那你就是把心靠在佛陀上面。這樣子,我們說,哦,你已經會念佛了,你心中已經出現了一道阿彌陀佛的功德。

那要做的第二件事是什麼呢?想辦法把這個佛號導歸淨土。因為佛號本身沒有方向,就是「心作心是」。這是淨土宗最核心的思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淨土,是心是淨土。就是你的心態往哪裡走,佛號就跟著你走。大意就是這樣。是心作娑婆,是心是娑婆。

我們一般人,無量劫來,時至今日,你如果沒有調整心態,諸位你們猜猜看,你的心會往哪裡走?如果說我學佛以後都沒有看經典,我就念佛。這個佛號先拿開,這個資糧先拿開。就是說,如果你學佛以後什麼經都沒有學,你心態都沒有調整,你認為你這個心會往哪裡走?會往娑婆世界走,還是會往淨土走?一定往娑婆世界走,因為熟境界嘛。除非你乘願再來!
所以很多人是怎麼樣?只會念佛,不會往生。簡單講就是這樣。因為他沒有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諸位!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是要調整心態。什麼都不調整,你就是貪戀娑婆。你什麼都沒有做,那你就是跟過去生一樣。這個水流無量劫來是往娑婆世界跑,你什麼都沒做,那它繼續往娑婆世界跑。諸法因緣生,就是這樣嘛。

所以,我們必須透過一心三觀來改變它。只是,差別在哪裡呢?我們看假觀,看十如是。

十如是,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要創造對淨土的因緣,就是我們來生這個心要往淨土跑。第一個,相狀!我們前面講到,成佛是把本經的經文所謂的智慧相、佛陀的功德相放到心中。那麼這一段的相狀呢,單單講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相(相)。相狀在哪?當然日常生活沒有。從《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經》這種種淨土的經論,想辦法找到你相應的依報,比方說大地莊嚴、寶樹莊嚴、樓閣莊嚴,把它放在心中。功德呢?有安樂的功德、解脫的功德。你把這種功德相放在心中,再不斷熏習。不思議熏,不思議變,讓你這個內在的相變成性,成就信解,隨喜發願(性)。哦,你產生信心:這個功德我一定可以做到,而且我一定要往生。這個時候你產生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善根的體(體),產生往生的感應道交的功能(力)、感應的作用(作),最後產生往生的正因(因),再配合佛號的助緣(緣),變成極樂世界的果跟報(果、報)。它最後不離開一念心性(本末究竟等)。方法一樣,把這個所緣的相狀改成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
【371】你千萬不能靠人生經驗去厭離娑婆

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會往生的。你說,欸,我雖然沒有了解這個經典,但是我人生吃很多痛苦,有沒有可能從人生經驗的痛苦來激發我往生的力量呢?不夠!因為你今天所嘗到的痛苦不是透過理觀,是從人生經驗。你只知道人道的痛苦。你知道諸天的痛苦嗎?你知道三昧那種四禪天的痛苦嗎?你不知道。所以,你說我透過人生經驗的痛苦,那是苦諦的一小部分。所以你厭離的娑婆不全面。你可能厭離一些給你痛苦經驗的娑婆,絕大部分的娑婆世界你是沒辦法厭離的。

諸位!什麼叫厭離娑婆?不是厭離人道,是厭離三界。哪是厭離人道那麼簡單呢?諸天你沒有去,就算你去過你也忘掉了。所以你千萬不能靠人生經驗去厭離娑婆,因為它不全面。你今生就在人道裡面活動,是吧?你憑什麼厭離諸天呢?所以不能靠人生經驗。但是你經常修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諸行無常是,三界都是不安穩的,你可以全面地厭離。

所以理觀的好處,放諸四海皆準。生命的經驗是片段的,你心中只要厭離不完全,你就有漏洞。你的佛號有可能會往生到你沒有厭離的那一塊去了。這個就是淨土宗很多的大漏洞,就是他完全不修理觀,他對娑婆世界痛苦的瞭解完全來自於人生經驗。如果這樣子可以的話,佛陀就不要講其他經典了,就告訴你念一句佛號就好了。那你只會念佛,但是你不一定會往生。

當然,有例外了。這個人過去生的善根太強了,就像六祖大師一樣,他今生沒有修,但是這種是千年的冰山雪蓮。他善根太強,稍微聽到一點東西,他把過去的善根啟動起來,他可以全方位地厭離娑婆。他能夠聞一知百。他看到人生痛苦,他就能夠由此類推三界都痛苦。但是我要提醒你,這種人是少數。有辦法由此類推的人,少數啊!我經常這樣講,不要老是把自己觀想成六祖大師。你說,欸,六祖大師他也沒學。中國佛教兩千年才出一個六祖大師,絕大部分人都是透過聞思修修起來。誰是六祖大師?你那麼幸運?是吧?

就是說,你要務實地面對自己。你有這個問題,你有這個漏洞,你就要調整嘛。從十二因緣的角度,我們今天是因為有業力,無明緣行,然後造業,然後有愛取。我們對三界有愛取,又有業力,就是內因外緣和合得這個果報。所以,你要不調整,你的心態就是十二因緣。你沒有改變,你只是多一句佛號。就是說,你的心態還是貪戀娑婆,只是在貪戀娑婆的心中多一點佛號,還有你個人的幾十年的人生經驗。你覺得這樣的資糧力能夠往生嗎?不全面哪!

【372】理觀的好處在哪裡?

所以,理觀的好處在哪裡呢?理觀修成以後,放諸四海皆準。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因為理觀是超越因緣所生法,所以它能夠符合所有的因緣所生法。這跟你日常生活的體驗不一樣。

就是說,我們一般人有念佛的善根,他有信仰,但是他不一定有智慧能夠觀照到娑婆世界的痛苦該遠離,尤其是極樂世界這個道理。很多人念佛到現在,你說極樂世界的功德,你講三個我聽聽看。他講不出來,非常危險。我們不可能往生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這不合理。你說我對極樂世界一無所知,我很想往生。你怎麼可能呢?我們今天沒有相狀來帶動!你今天想要移民到美國或者加拿大,你對它一無所知,你說你很想去。那叫迷信!你這個往生的心沒有相狀來帶動。成佛都要有相狀。往生,沒有相狀你怎麼往生?你往生去哪?所以很容易往生到諸天去,因為諸天的快樂跟極樂世界的快樂很接近,非常接近。它也是宮殿、寶物,很接近。只是它是有漏,極樂世界是無漏。一般人如果不從經典,很難分辨出來,所以我們就很容易錯認消息。你內心有差錯,落入因緣所生法,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了。因為你臨命終,你不知道第一個出現的是什麼相狀。

所以你看古代的有些法師,他臨終的時候,第一個是諸天的相狀先現前,他能夠勇敢地拒絕,極樂世界才現前。所以人家有修理觀的人,他就知道怎麼樣去做正確的判斷。

也就是說,念佛靠的是信仰,往生靠的是智慧。智慧靠的是從經典的學習,謙卑地向佛陀學習,不要相信你的人生經驗。你的人生經驗可以用,那佛陀就不要出世了。向佛陀的文字上學習,透過文字,然後文字般若產生觀照般若,最後悟入實相的真理,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373】一心三觀和淨土宗的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學員提問】三,一心三觀和淨土宗的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師父答疑】這個臨終的正念,臨命終與平時最大的差別,就是它比較複雜(我們前面講到的是平常),因為它是一種阿賴耶識的現前。我們平常面對的是一般的煩惱,而臨命終的時候多了一個生死業力——阿賴耶識。所以臨終的複雜度比這個平常更複雜,這個時候我們的安住力就很重要了。

其實,臨終成敗就在安住。就是,無始的業緣現前的時候,菩薩云何應住?

你說,我住在佛號上。有可能,我同意。但是這種事修的人,你佛號的安住力要很強,而且你的煩惱要很淡薄,生死業緣也很淡薄。這種情況就是:我沒有理觀!其實蕅益大師也同意。就是一個人完全事修,他所謂沒有理觀只是沒有空觀,但他對極樂世界的功德、娑婆世界的過失,他也清楚,他往生的力量很強,但是他沒有辦法離相,所以臨終所有相狀現前的時候,他完全靠他強大的皈依,「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還是可以過關。但是你的障礙不能太大,就是那個暴風圈不能太大。所以這個事修的人,他平常的懺悔、發願的功力,他的事修的功力要做很多。因為他的心很脆弱,他沒有抗拒力,所以他對臨終的「願我臨終無障礙」的要求就比一般人高。因為他沒有抵抗力,他只能要求細菌少一點。但是,誰知道臨終會發生什麼事呢?不過往生的可能性是有的。蕅益大師是同意的,事持。「不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愿求生故」專心地念佛求生淨土,也是可以往生。

當然,如果你有理觀,最好。你平常養成理觀,你很自然見相離相,你對相狀會保持距離,相狀對你的傷害會降到最低。所以你這個人就算第一念落入了妄想,但是你那個善根一旦啟動,臨終有人給你開示,提醒你,只要啟動你佛堂的理觀,那個光明一出現,那就完全反轉。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所以你佛堂裡面點點滴滴的空假中三觀,臨終就會幫助你,在無量的暴風雨當中形成一個保護傘,把你送到淨土去。就這樣子。那你說,我沒有修離相的功力,我平常都是遇到相狀轉念念佛。那你心態沒有變,你完全靠皈依的心安住佛號,那你要保佑你臨終的時候障礙不能太大。

總之,你臨終要保持正念,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有本事說我不用理觀,靠佛號,也可以。你內有理觀、外有佛號,那就是更好。反正往生的要求標準就是,請你臨終保持「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這個是標準。你用什麼方法達到,就各憑本事。

【374】相狀是你自己去招惹它的,所以你可以放下,你有主動權

【學員提問】弟子還是繞在離相這方面。離相,是不是我們的心面對我們喜歡的、討厭的外境,我們的心不會有波動?不會有起心動念?請師父慈悲開示。

【師父答疑】我們的心本來是沒有波動的。認為你的心本來有波動的,舉手!本來就有波動,不可能,一定是有相狀進來才波動。有相狀為什麼波動?你已經住在上面了。就是說,相狀本來跟你沒有關係。

現在我們要弄清楚一點。我問大家一個問題:諸位!你認為相狀是主動傷害你,還是你去攀緣它?諸位!現在是我抓住撫尺,還是撫尺抓住我?我抓住撫尺,對不對?我是能,撫尺是所,所以我放下撫尺是可能,對不對?如果撫尺抓住我,主動權不在我身上,是撫尺抓住我,那放下撫尺就我說了不算了。你懂嗎?先要談到誰主動,對不對?

我們假設,過去的相狀可以主動攻擊我們,那沒有一個人可以學佛,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往生。就是,我們是所、相狀是能,這樣懂嗎?它老人家是主動,我是被動,那完了,那我們永遠是凡夫了,一輩子就是凡夫了,成佛對我們來說 impossible,不可能了。你懂嗎?

好在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相狀歸相狀,心性歸心性。這個地方重點在這裡,是我們去主動攀緣相狀。所以主動權在誰?在我們。這樣你們聽懂嗎?

就是說,做不做,是你可以決定的。當然,你要修啊!你不修也沒辦法。你要不修,你還是被動。你信不信?你要不修的話,雖然相狀是被動,但是你還是控制不了你自己的習氣。但是理論上你是可以控制,你是不想控制而已。這樣懂嗎?那這一點就有希望了,那這樣修行就有希望了。如果說我不管怎麼做,我擺脫不了過去的影像,如果「何期自性,本自不清淨」,那完了,那你還修什麼呢?那叫宿命了。諸位!你要不斷告訴自己一個觀念:你的心性是沒有相狀的,相狀是你自己去招惹它的,所以你可以放下,你有主動權。這種觀念你不能等到臨終再來學習,你平常就要把它搞清楚了。

【375】日常生活裡面所有的障礙,你都要把它當做臨終的模擬考

我覺得,一個人到了五十五歲,你日常生活就是一個戰場,知道吧?最晚到六十歲。你每場戰爭都要成功。就是你日常生活遇到事情,你痛苦了、快樂了,你絕對不能放過,這是你的模擬考。就是說,你現在這一關邁不過去,你臨終就邁不過去。你年輕的時候說,反正沒事了,我打妄想、有煩惱,我就去餐廳吃一餐。我們平常都是轉移目標,你不想去面對它。可以!你還年輕嘛,還有大把時間。我要提醒六十歲以上的老菩薩,你日常生活裡面所有的障礙,你都要把它當做你臨終的模擬考,因為你沒有時間再逃避它。你要試著面對它,然後走過它、調伏它。因為,你現在的成功就是為臨終的成功布局。如果你平常都走不過去,你認為臨終走得過去嗎?所以,到六十歲的時候,每一個人生的經驗對你都很重要,因為它等於是日常生活的考驗。因為你時間不多了。那年輕人說,沒事,我有大把的青春,是吧?我挺痛苦的,我也不需要離相,我去吃喝一頓。那也就算了吧。是吧?但是你到六十歲,你的真本事要拿出來,因為考試快到了。所以我們就是理觀、事修。佛號是沒有方向性的,你的心往哪裡走,佛號是跟你哪裡走。就是這樣子。

【376】念佛是方便,你要創造一個往生的心態,這才是根本!

其實它是這樣,佛法的修學,你要由內而外,由心力來帶動法力,而不是由法力來帶動心力,這樣就很薄弱了。當然,說你佛號念久了,你也會產生善根,我相信。但是你從因緣外熏進來,那你就落入權教法。

你可能會說:沒事!當然,很多善知識就是:哎呀,只管念佛。這個是權法,我們同意。說,念佛就好。這句話我也經常講,反正好過你打妄想。但是我希望淨土宗的善知識,臨終前一定要開權顯實。念佛是方便,你要創造一個往生的心態,這才是根本。

你看《法華經》就知道了。你的修行,蓮花式修行,由理觀帶動事修,由內而外。你建立一個成佛的心態,再來修一切法門,都是成佛資糧。這個是修行的捷徑。所以,從《法華經》的思想就是說,你要先建立一個往生的心去念佛,才會往生;你要建立一個成佛的心去修六度,你才可以直趣佛道。這個是成佛跟往生的捷徑。你如果不從這個內心的十法界——空假中三觀產生捷徑,你說,沒事,我不斷地念佛憶佛熏習,也會改變心態。我相信,法力不可思議。但是你這樣子漸教法,那速度很慢。

就是說,你是完全以法門來修學,還是以心力跟法力的修學,這個就產生不同的結果。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