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家人,剛剛我們一起學習師父講的一個專題,「跟隨恩師雪廬老師學習經教十年因緣」。雖然是一個小時左右的課程,應該讓大家好像跟著師父走過了他一生的一些經歷。
師父在這幾年特別強調《群書治要》的重要性。剛好大馬中心依師父的指示,在《群書治要》當中挑重要,而且跟現在的家庭、社會,甚至國家、世界,比較相關、迫切的一些教誨,把它挑出來編成《群書治要36O》。而在挑出這些句子當中,我們把它歸納成六大項,像第一是「君道」;第二是「臣道」,一個國家要治理好,君臣上下一心,鐵定是政通人和,所以這個倫常,君道、臣道的重要性;第三是貴德,因為人最重要,得怎麼看人?「德者本也」,「貴德」,讓我們很清楚來認識什麼是德行;第四個部分是「為政」,他怎麼辦政治。
「為政」算在這六個篇幅當中是佔比例最大的。而在這個最大篇幅「為政」當中,句子最多的綱目是「務本」。我們念《論語》,開篇就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務本」兩個字,對我們修學、對我們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相當重要的認知。你認知錯了、方向錯了,所有的努力有可能是本末倒置,有可能是適得其反。就像我們現在不管是處理健康的問題,還是處理人與人的問題,你在表象當中解決,看起來好像暫時沒有問題,事實上這種處理方法都有副作用,都有流弊。大家想一想,哪一個家庭的衝突是因為法律根本解決的?甚至有可能積怨更深。因為彼此沒有認知到自己的問題,然後又對立、又衝突。所以老子說「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所以這個「務本」太重要了。
師父在剛剛講經當中有提到,他參加澳洲昆士蘭大學,當時候全世界有八個大學有和平學院,這差不多是十六年前了。結果你看這麼多專家、學者,大家要知道,他們每一年研究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聯合國成立這麼長久的時間,解決的方法有沒有從根本下手?所以智慧很重要!有智慧的人,看什麼事物都看得很深很廣,都看到根本問題。所以師父首次參加昆士蘭大學的和平會議,聽這些專家學者發表談話,他們都是用外交、用經濟、用武力,種種方法。
後來師父聽完了,給他們舉個比喻。《禮記.學記》當中告訴我們,要從事教學工作,會講故事很重要,還要會比喻。罕譬而喻,講了老半天人家都聽不懂。他舉個例子,人家一聽就懂了。所以佛門有一本經叫《百喻經》,代表佛陀在教學當中常常用譬喻。師父就跟這些昆士蘭大學的和平專家講:「你們現在要解決衝突、解決問題,就像中醫治病,你得找到病根,你才能對症下藥。」他們一聽就懂了。接著師父又問他們,「那根在哪?病根在哪?」師父說:「家庭」。他們是聞所未聞。他們研究了一輩子,從來沒有聽過這個說法。但我們老祖宗講出來的方法,只要他有機會接觸,他不會不相信。為什麼?每個人都有性德,你講得有道理,他的善根就出來了,他就搞明白了。
當初這個《群書治要36O》,有一些國際領導人他們看了,像澳洲總理陸克文先生,他的哥哥陸克雷先生有到湯池去,後來《群書治要36O》出來了,還送他一本,他看了很感動。所以你只要有榜樣,不管任何宗教、種族都會感動。他一看那個「堯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窮民」,有一句是講堯帝之德,「痛百姓之罹罪,憂眾生之不遂」,時時把眾生的苦放在心上,人民犯罪了,他說是我害他的,因為我沒把他教好;人民有旱災,他說是我無德,才有這樣的災難,希望上天是降罪給他。他看了說:「你們以前的祖宗是這樣辦政治的」。他很震撼。
所以老法師就將這個病根告訴他們,為什麼是家庭?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從家庭生長出來的。假如他的父母衝突,他從小看到的就是衝突的思想、衝突的做法,他怎麼可能不跟人衝突?就像經典裡講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他從小就是看這個模式,他當然就變成這個樣子。
他們聽了很認同,好像豁然開朗。接著師父又說:「這還不是最根本的」。他們都聽傻了,已經很震撼了,還有更根本的?師父接著講,其實大家不要只聽師父講故事,那裡面有慈悲、有智慧。師父時時言語都是感同身受,他能理解到對方的接受度。所以馬上用佛法講自性跟習性的衝突,怕他們聽不懂,師父說自利跟利他的衝突。馬上又for example,比方說這有一個你很喜歡的東西,那你先想到他還是想到你?這些專家也很可愛,他們都很坦誠,「想自己」。老人家說,那這個衝突就不能避免。你說自私自利哪有可能不衝突?
我們看師父在講經,以至於引導有緣眾生都是務本,讓他們看到根本問題。其實這一段話我們假如懂得受用,一觀,那我怎麼會跟人相處不好?不也是太自我的關係了?聽故事要聽出開悟出來。師父今天也講了,善知識的開示講給誰聽了?自己。師父說,很多他身邊的弟子跟他幾十年,心態錯了,跟一輩子也不受益。什麼心態錯了?老人家在講的時候,他都覺得那是講給別人聽的,不是講給他聽的。所以修學的態度很重要,自己是當機者。聽每一堂課,善知識就是講給我聽的,這個心態就有很大的利益。這個心態初學的時候應該都有,學個三個月、五個月,道理懂多了,慢慢有個習氣就浮起來了。
所以我們想一想,好像我們一開始狀態比較好,所以佛門叫「初發心,成佛有餘」。因為我們隨著學習的過程,我們可能學問有增長,我們可能人脈有增長、地位有增長,種種這些情況有變化的時候,都有可能把我們的煩惱給調出來。所以修行人要有很高度的警覺性,一個人還沒出名的時候很老實,出了名就不老實了。大家看,我是不是比十年前不老實?所以「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所以我得趕快改,「更也,人皆仰之」,人家就刮目相看。所以老法師在講話當中,我們都要學到他的智慧、他的存心,都覺得是在點我自己的。
而當師父派給我們這個《群書36O》的工作,後來又有機會跟大眾交流《群書36O》。我深刻體會老人家曾經講過的一段話,他說到:我講經幾十年,別人有沒有聽明白他不知道,可是他把自己勸明白了。這個開示很精彩。而且我感覺師父真的是大智慧,師父有很多的話是講給我們聽的,就像印祖有很多的話是留給後代受用的,他看得太遠。師父很謙卑,師父剛剛說他的恭敬心百分之二、三十。其實師父是根性非常非常好,宿世善根。師父寫給方東美教授的那一封信叫「哲理蠡測」,大家有機會可以看一下,我那時候看都呆了。老人家那時候二十六歲,寫那一篇心得報告,向方教授求師。我看完說,我這輩子再怎麼努力,連這個水平都很難達到。而師父這樣有道德學問,您看師父講,他說:「我講經只有我是學生,其他的統統都是監學」。而且底下有一些老修,他講完就去向他請教。又講到說把自己勸明白了。其實師父講這些話,都是給我們後來的弟子走這一條路的護身符,我們沒照這麼做,橫批:「必死無疑」。現在財色名利,那比三十年、五十年前多幾倍,根性差師父差太多了,再不把他老人家的教誨時時放心上,古來征戰幾人回?不容易。所以師父講,把他自己勸明白了。
當禮旭自己跟大眾分享《群書36O》,有一點這個體會,真的是自己最受用。因為我講「務本」的句子很多,突然講到一句說「知為人子,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事奉人),然後能使人」,你才知道怎麼樣去帶底下的人。我們連自己怎麼去事奉人都不會,那你教他什麼?我們今天兒子都當不好,你當父親要教他什麼?我們今天當學生都當不好,那當老師要教他什麼?所以我讀到這三句,突然腦海裡浮現一句:知為人學生,才知為人老師。這一句對我太重要了。
因為禮旭在因緣當中,當時候剛好三十歲,海口剛好有一個要推廣傳統文化的因緣,師父老人家派我們去了解一下。結果去了,剛好跟大眾一分享,人家就叫我們「老師」了。事實上自己連學生都沒當好,沒有用過功夫,所以這個是相當危險的。後來真的是《群書36O》救了我,不然都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人不自知就很危險了。後來才開始思考,怎麼當學生?
所以我們今天要效法師父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是他的成就,那是枝葉花果,根在哪?根在師父是怎麼當學生的。所以跟孔老夫子學,不是先學他怎麼當老師的,也要先學孔老夫子怎麼當學生的。《論語》裡面有沒有教孔老夫子怎麼當學生?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些都是重要的。「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這句話不是告訴我們師承很重要?所以重新把最熟悉師父講那些故事,再靜下心來去體會,那很多關鍵點就出現了。包含師父講他佛法的根基是章嘉大師幫他扎下去的,大家都聽過這一句吧?那到底章嘉大師教師父什麼?我們有沒有曾經把它整理一下、體會一下?再看一看,那這些根我們扎下去沒有?所以章嘉大師教師父的,這也是修學成敗的關鍵。接著又跟李炳南老師,今天師父談他整個跟李老的求學,談得非常細膩,而且很透徹。
所以我們從今天這個專題,我們來體會老人家他求學的態度,甚至於體會老人家的人格特質。師父十四歲失學,老人家就在思考,我在世間為的是什麼?而且師父很多最可貴的東西,因為師父謙虛,都不會講。我們在身邊挺幸運就在這裡,有時候問著問著,老人家談起往事,我們就很感動,就趕快把它記下來。像師父當時候失學,他就覺得失學很苦,他就希望天下人都能讀聖賢書,發了這個願。有願必成,大家要有這個信念,「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無量壽經》也是用譬喻,「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
全世界上億的人因為師父而聞聖教,包含我們念到大學甚至碩士,都沒有能深入聖教,是吧?有啊,我以前念過《論語》。那個有念進去嗎?那個念還念出反效果。一看,因為那個升學主義很苦,所以上了大學以後,就不想再打開書本。那個有反作用,不止入不了,還對聖人有誤會。透過師父,我們有聖賢書可以讀、可以深入,這是師父的願。
當時候文革破壞宗祠。宗祠是弘揚孝道。師父幾天睡不著覺,在那個當下生出智慧,在台灣的報紙發表了一篇文章。這個文章應該提供給大家。師父在台灣報紙上倡導興建百姓宗祠,師父大力希望全球華人來響應。而且師父那時候設想,百姓宗祠是一個地方,這是陳氏的宗祠,這是林氏的宗祠。然後你一走進去陳氏宗祠,你就看到牌位有黃帝、有大舜,然後歷朝歷代陳氏的聖賢人全立在那裡。我都去設想,那個走進去出來,人就不一樣了。我祖先貢獻這麼大,我不能丟臉,人的那種責任心、羞恥心,就在這個宗祠的教化當中就生起來了。老人家當初這一個善念,事隔二、三十年之後,現在全世界上百間「萬姓祖先紀念堂」,都是他老人家的願心成就的。所以師父也給我們表演「有願必成」。
所以諸位家人們,《無量壽經》有一句話勉勵我們要「恆發弘誓心」。人這個願心、菩提心什麼時候發?你接觸任何一個境緣,包含我們這一生經歷的苦難,甚至你最痛苦的事情,你轉個念,就變菩提心了,就變弘誓心了。因為你知道那個苦,你不希望後面的人再受。就像我們現在修學很辛苦,「我發願讓更多人從胎中就開始聞聖教」,這是不是弘誓心?那我們這個人生所有的煩惱、所有的痛苦,全翻轉成菩提心。
請問大家現在心裡面還有沒有煩惱?要不要轉?應該我們還有些些煩惱。假如沒有煩惱,笑起來會跟師父一樣。應該不適合用可愛,不過好像經典也說,大修行人修著修著會像嬰兒行,像嬰兒一樣天真。我用可愛是有受到我們陳學長的影響,因為她說地藏王菩薩很可愛。有沒有看到,人跟人隨時會影響。更重要的是什麼?我們要給人好的影響。給人好的影響叫積功累德,給人不好的影響就造業了。我們要去西方的人要「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不能給人家不好的影響。
所以看著師父講到他童年,就讓禮旭想起老人家這些願最後都有圓滿。後來師父又提到,遇到大乘佛法,對佛法生起信心。而且章嘉大師教導師父,「學釋迦牟尼佛」。後面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你這一生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這句話是講給師父聽的。那師父講出來,講給誰聽的?我們領納在心了沒有?「你這一生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想不想過不操心的日子?什麼時候開始過?right now,從現在。大家注意,師父講這句話我印象比較深,聽的時候,師父是邊講邊笑,「章嘉大師說這一生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師父那一天開始就不操心了。我們邊聽的時候,真的嗎?一遇到事就開始,那個慣性就拉過去,一大堆慣性的煩惱就來了。所以一有煩惱,就是不相信這句話了,沒有很複雜。真相信這句話了,從今天開始就過不操心的日子。你們自己選,我不勉強。
後來師父跟著李老師學習,剛剛分享的其中一段叫「首重師承」,這一段應該是整個演講當中最核心的問題。我們看李老師,李炳南老師,他教下跟梅光羲老居士學,一個老師。李老師的淨土跟誰學的?印光祖師,也是一個老師。師父在禮旭剛開始學佛的時候,老人家的比喻,一個老師一條路,兩個老師兩條路,三個老師就三岔路,四個老師就十字街頭。這句話有時候沒聽明白,為什麼?我們慣性太強了。什麼慣性?學知識的慣性,好像覺得接觸很多,就好像學了很多。所以很多人學佛,什麼人的書都看。剛剛師父講經的時候就講了,你學老師要學到他的中心思想,思想體系,你不是學他這句經怎麼講,那你學不會的。為什麼?講經是活活潑潑的,你每個緣分、每個聽眾、場合都不一樣,你把它當知識,背下那一些話,契那個機嗎?所以老人家講這一段,他跟著李老師,李老師給他開了三個條件。師父的根性都要守這三個條件,那我們呢?你們看著辦,我不勉強。因為修行這個事,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而禮旭算祖上有德,因為禮旭一接觸佛法,就是聽師父講《無量壽經》,其他的法師的我也沒聽過。一開始就聽,聽得很歡喜。聽了五年左右,差不多二十五歲開始聽,其他的好像也沒有其他的緣讓我去聽。我不是很老實,但緣分還不錯,所以就只聽了師父講。五年之後剛好就到海口去了,遇到不少人事境緣,或者跟人家在溝通,人家問一些問題。所以禮旭在聽這一段的時候,也會對照自己的學習過程。就會感覺,才聽了一點點話,受用就很大。所以當時候遇到這些境緣,很自然就浮現師父教什麼?因為自己有中心思想,所以後來才想,對,稀里糊塗的有守到一點點這三個條件,有建立起一些修學的知見、態度,就很受用。
包含學儒家的經典。禮旭到大陸來,回到海口的時候,儒家一部經我也沒學過,但是剛好就要弘揚儒家的。因為你要跟教育界的人交流,教育界又不能講佛法,所以從《弟子規》、從儒家的經典。但是因為聽了幾年老人家的教導,所以看每一句儒家的經典,那老人家是怎麼教的?就從這樣去跟大眾做分享。所以那個教理都是相通的,不能去分別。而且禮旭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是像《華嚴》、像《中庸》、《大學》,這些比較高深的經典,你覺得不容易理解的,你只要想一想說,師父他老人家的行誼做了什麼?那一句經句就很容易體悟了。
比方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禮旭讀這一段的時候,一頭霧水,啥意思?可是突然想起師父的時候,你看師父待人非常真誠,連騙他的人,他就好像啥事都沒發生過,這個我們都親眼看到,非常震撼。很真誠,心上沒有任何人的過失。很真誠,所以盡其性。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你看多少學生一見到師父就哭了。你看那個連言語都沒有,那種慈悲力,跟他沒見過面的眾生都能感受到,是不是盡人之性?
包含北京有一個導演,沒學過佛,很高貴一個女導演,很有氣質,剛好二OO五年三月到澳洲去。禮旭很幸運,剛好跟師父住在同一棟住宅裡面,看著師父十天怎麼當主人,無微不至關心這個女導演,親自給她介紹「萬姓紀念堂」,這些意義在哪裡。到第十天晚上,這個女導演跟師父說:「師父,我可不可以皈依佛門?」她自己提出來。師父說:「好」。從師父說「好」那一刻開始,她的眼淚沒有停過。我第一次看著師父搭上袈裟,穿上袈裟,拿引磬。這也是我這一生唯一一次看師父拿引磬給人家皈依。這個「盡人之性」,把一個人的那種真心、誠心都喚醒起來。有緣看到師父這樣的表率,我們沒有效法,那是糟蹋師父給我們的啟發。
所以李老師有兩句話很重要,李炳老說的,「我們不能玩弄佛法,消遣佛法」。我們看到師父的行誼,都要有志氣要效法,把這個德行要從我們身上傳下去,傳師父的風範、傳師父的德行。
「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我們在廬江,當時候師父有來教導我們、鼓勵我們。當時候確實那個房間很多蚊子,結果師父就跟牠們溝通,他說現在在讀經、備課,請牠們不要打擾。那些蚊子都停在那個牆壁上。所以萬物都是有靈知的、都有感應的。就像印光大師晚年的時候,住在靈巖山,住的時候,弟子們就要去打掃,因為有螞蟻什麼的。印祖說,「不要干擾牠們」。結果短短的時間之後,屋子裡面一隻昆蟲都沒有,牠們都能感覺到那個德風,統統都搬家了。所以這個故事大家聽過沒有?聽過,所以以後看到蟑螂,「德未修」。所以蟑螂也是佛菩薩示現,「老兄加油,還不能感動我」。
所以我們幸運的就在接觸這個大修行人,你每一句經句,從他一生的行誼去對照,抽象的東西馬上變得很活靈活現。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你看師父所走到的地方,印尼人自己講的,「淨空老法師比印尼人更愛印尼」。所以諸位家人,以後你們順利到了威爾士大學去,要設定一個目標,要做到讓威爾士的居民說:「漢學院的學生比威爾士的人更愛威爾士」。OK?你們又沒有……師父的行誼不能白看,而且舉一要什麼?反三。這樣就對了。好,我們已經約定好了。接下來法輪未轉食輪先,我們先用餐了。
好,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