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016(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ZjK1lV

目錄
【292】日月燈明佛出世的第一種殊勝——時間殊勝
【293】日月燈明佛出世的第二種殊勝——德號殊勝
【294】日月燈明佛出世的第三種殊勝——說法殊勝
【295】日月燈明佛出世的第四種殊勝——利益殊勝
【296】為什麼引用兩萬尊佛過去的相同,就能來印證現在的佛想做什麼?
【297】為什麼「引最後佛同」這個地方是重點了?
【298】大乘種性很難栽培,但是栽培好以後妙用無窮!
【299】臨命終,拚的就是你過去累積的善
【300】日月燈明佛在法華會上跟現今釋迦牟尼佛有什麼相同呢?
【301】為什麼越到末法時代,善根越來越羸弱?
【302】現在很多人受菩薩戒,但是每個人都是菩薩種性嗎?
【303】為什麼日月燈明佛講《法華經》講了六十小劫,與會大眾感覺只像吃一頓飯的時間?
【304】為什麼這個禪師在山上住一宿,人間卻過了幾十年?
【305】為什麼基本上佛講完《法華經》就會入滅呢?
【306】聲聞人修了六生的聲聞種性,聽完《法華經》以後照樣破掉,你知
道為什麼嗎?

【292】日月燈明佛出世的第一種殊勝——時間殊勝
己三、廣舉曾見以答 分三
文殊菩薩應大眾的要求,在佛陀入定、沒辦法說法的情況之下,勉為其難地來回答這個光明跟瑞相的因緣。前面兩段的回答都是簡略的回答:一個是從他個人所知道的,如理思惟來回答;一個是從他的經驗傳承來回答。這以下就廣泛地根據自己的經驗傳承、自己過去所見聞的事跡來加以回答。這個地方有三段。
庚一、引一佛同
先看第一個,「引一佛同」,就是過去某一尊佛有同樣的事情出現。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這以下是文殊菩薩根據自己的經驗傳承作廣泛的回答。他就舉一個例子,說,善男子!正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這個無量無邊阿僧祇,都是印度很大很大的數目),就是有很久很久的這麼一個劫數。
古德說,這一段文殊菩薩為什麼舉這尊佛來回答呢?因為這一尊佛的出世
有四種殊勝:
第一個,時間殊勝。就是這個時間非常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間久遠為什麼殊勝呢?因為佛陀的傳承表示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他如果舉太近的傳承,恐怕沒有信服力,所以就拉到一個非常遠的傳承,就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阿僧祇這一個劫數。它這個時間夠長,所以殊勝。

【293】日月燈明佛出世的第二種殊勝——德號殊勝
第二個,佛德殊勝。這個佛陀的功德,十種德號殊勝。我們看,這麼久的時間,有什麼事情呢?有佛出世,這個佛叫做日月燈明如來。「日月燈明如來」,這佛陀心中有光明,就表示這個意思。
因為如來的這十種德號表示佛陀十種功德,所以我們要簡略地解釋一下。
佛陀第一個德號叫做如來。我們瞭解佛陀,首先要知道他是怎麼來的,這個是佛教最基本的因緣觀。佛法的意思,你要知道這個人會有什麼結果,你要知道他是怎麼來的。
凡夫當然是從生死業力而來,業力裡面有罪業、有善業。如果你是從罪業而來,那你今生就很痛苦;你如果是從善業而來,你就很快樂;如果兩個都有,那就苦樂參半。凡夫是從業力而來。
那麼佛陀是怎麼來的呢?說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佛陀是從如實之道來的。所以佛陀是從清淨法身,依止他的大悲願力來到世間的。佛陀可不是業力,佛陀叫做示現。這第一個,先談談佛陀是怎麼來的。叫如來,是從如實之道、依止大悲願力而來到世間的。所以佛陀其實可以不用來的。
第二個,應供。應供這個德號跟阿羅漢是相似,阿羅漢也是無生、殺賊、應供。一般來說,只要這個人修行斷惑證真,轉凡成聖,變成一個聖者,他就可以做眾生的福田。就是說,你對他布施,你對他施捨,這個田會產生廣大的功德,叫福田。當然,阿羅漢的福田就比較小了,不能跟佛陀比。阿羅漢只是人天的福田,佛陀是九法界的福田。因為佛陀在住持三寶中代表佛寶;阿羅漢頂多代表僧寶。
第三個,是正遍知。正遍知指的是智慧。正就是如理智,見真諦理;遍是如量智,見的是俗諦理。所以佛陀兩個智慧都具足,叫中道的智慧。簡別他不是凡夫的著有,也不是二乘的偏空。正遍知是中道的智慧。
第四個,明行足。前面的正遍知,簡別凡夫二乘;明行足,是簡別菩薩。這個明就是智慧具足,行就是福德具足,所以佛陀是福慧具足。簡別不是權教菩薩。智增上菩薩偏智慧,悲增上菩薩偏修福德,所以兩個都不具足。但是佛陀是兩個都具足。
第五個,善逝。前面的如來,是知道佛陀怎麼來的,這以下是佛陀死了以後他到哪裡去了。凡夫是從業力而來,又隨業力而去。當然,來的時候可能是罪業,他走的時候可能是善業。那麼佛陀是怎麼去的呢?《大智度論》上說,於諸三昧,無量大智慧中去。佛陀往生的時候,是到了一種真如三昧的大智慧的光明中去,也就是佛陀入了大般涅槃。就是,佛陀死了以後去哪兒呢?就是諸三昧無量大智慧中去,就善逝。佛陀來的時候叫如來,佛陀走的時候叫善逝。
第六,世間解。佛陀的智慧,能夠善知一切染淨諸法的因果差別相,這是佛陀不共菩薩的地方。其實,根本智易開,後得智難明。比方說布施,我們只能夠說,合理地推論,布施可以成就安樂的果報。我們頂多推論到這樣。如果有一個小女生,她在旁邊摘了一朵花供養佛陀。你問佛陀說,那這是一個什麼因緣?佛陀可以講說,她為什麼供養佛陀,因為過去生怎麼怎麼的;供養佛陀以後,經過無量劫以後,因為這個動作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佛陀可以把所有微細的因緣講得清清楚楚。這件事情只有佛陀做得到,等覺菩薩都做不到。所以等覺菩薩不能制戒,因為戒法牽涉的是緣起法。等覺菩薩只能夠說,我持戒可以成就功德,我破戒是過失,但是他不能夠微細地說,你犯這條戒應該怎麼懺悔、懺悔到什麼程度。等覺菩薩他還有一念的生相無明。佛陀對無量的世界當中下了幾滴雨都很清楚,所以他叫做世間解。他把整個緣起的差別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當然,在因地裡面修假觀,十法界十如是,所以他果地的時候通達一切的緣起相狀。
第七個,無上士。就是佛陀的功德已經超越九法界之上,最尊最貴,再無有上。就是佛陀已經圓滿了,沒有更圓滿。
第八,調御丈夫。這個是約利他了。佛陀有無量的方便力,能夠善調一切眾生,使令眾生未種善根令種善根,已種善根令增長,乃至於已增長令成熟,近成熟者亦令脫落。佛陀能夠普門示現。
你說,雖然我沒有生長在佛世,但是我也可以學佛,我也可以學《法華經》啊!那不一樣。因為佛陀說法叫「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可以為當機眾安排個人化的佛法。就是說,你聽《法華經》,要怎麼聽對你最適合?我們作為法師,沒有普門,就一個門,就一種說法。你接受多少,我們也沒辦法,我們盡力而為。但是你要當面聽佛陀說法,那就不是這樣了。佛陀講出一句話,每一個人聽到他自己相應的,叫調御丈夫。佛陀的功德那叫做無量無邊的門,來攝受無量無邊的眾生,他可以開各式各樣的門。
第九,天人師。佛陀是一切人天乃至於三乘聖人的導師,他能夠引導大家繼續進步。
第十個,佛,指的是覺性。所有的功德一開始是怎麼來的?就是智慧。你沒有覺悟,那所有的東西都是人天福報了。所以,追根究底,所有的無量功德、無量的普門示現,都是因為他一念的覺悟。
第十一,世尊。這是一個總結了。因為具足以上的十種德號,所以為一切
眾生所尊重讚歎,就是世尊。
這個是講到佛德殊勝,這是第二種殊勝。第一個是時間殊勝,第二個佛德殊勝。

【294】日月燈明佛出世的第三種殊勝——說法殊勝
第三個,是說法殊勝。佛陀出世當然不是為了顯神通,而是為了說法。那麼,這個日月燈明佛是怎麼說法呢?他是分兩塊:
第一,「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講,佛陀是先講《華嚴經》,「譬如日出,先照高山。」佛陀是先入三昧當中,現出千丈的盧舍那身,演說正法。就是這個法沒有雜質,就是純正的法門。佛陀是怎麼證悟的,就直接講出來,不用施設方便。
這個《華嚴經》是初善、中善、後善。這個地方兩說:第一個,從《華嚴經》的體裁,初善就是序分,中善就是正宗分,後善就是流通分,三分;第二,從眾生的受益,初善就是眾生(這些菩薩)聽了以後,聞法信解——產生信解;中善就如法修行;後善就是究竟圓滿。每一個人聽經以後,他有三個層次的受益。
《華嚴經》的特色是「其義深遠」。當然,《華嚴經》沒有什麼施設方便,《華嚴經》就等於是把光明跟相狀合起來,蕅益大師說的「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它完全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這個義理是中道的實相的義理,所以深遠。「其語巧妙」,同樣是「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但是佛陀面對十地菩薩,他的說法就有不同。就是說,一心真如,落實到初地的真如是怎麼真如,二地是怎麼真如,乃至於十地是怎麼真如。我們上次講過,同樣的中道實相,十地菩薩表現出來的相貌是有淺有深。同樣是真空妙有,但是它內涵的深廣還是不一樣的,所以佛陀也是巧妙地應機說法。總而言之,整個《華嚴經》是「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它沒有這些三乘的方便法門,完全是一佛乘的成佛之道。

【295】日月燈明佛出世的第四種殊勝——利益殊勝
講完《華嚴經》以後,佛陀就知道該是面對凡夫的時候了。佛陀就把這個千丈的盧舍那身收起來,開始怎麼樣呢?從本垂迹。就現出了丈六比丘相,來到我們娑婆世界,跟我們一起成長。就施設三乘的方便:
「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修行是這樣,你要先找一個突破口。比如挖井,你一定要找到一個地方挖下去。你不管從什麼地方,你挖到水就算。修行法門也是這樣,你一定要有一個突破口。
聲聞人的突破口是苦諦,他必須從苦諦攻進去,他才有辦法斷集、慕滅、修道。一般聲聞的種性是怎麼樣?他對苦諦有強烈的感受。這個地方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他接受了教育;第二個,他自己人生的經驗。所以他喜歡聽聞佛陀講「無常故苦,苦即無我」,他聽了以後大歡喜,就很快地修思惟四諦,把生老病死給滅了,滅了以後就成就涅槃寂靜了。
就是,佛陀開始怎麼樣呢?滿足眾生的需求。你喜歡怎麼樣,我先滿足你,「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所以,第一個,滿足聲聞人的需求。
第二個,辟支佛。辟支佛的智慧比聲聞人高,他了生死不觀苦諦的。痛不痛苦跟我沒關係,了生死不一定要經過痛苦。他就觀十二因緣法。佛陀這個地方為他們講集諦。這種人比較理性,他對痛苦快樂的感受沒那麼強烈。佛陀說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於生老病死,這叫做流轉門。就是說,整個生命的流轉是十二種因素構成的,每一個因素一變化,我們生命就產生重大的變化。所以這個緣覺乘人一看,原來生命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因為他的整個生命就是過去的一念無明去造業,在這個業裡面得果報,得果報以後又產生愛取,結果就是這樣一種「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那怎麼辦呢?好,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老病死滅。說到底,人生就是那一念的執著,一種我執。因為我們想要主宰人生,所以我們在輪迴。所以他就把這個「我」——無明那個我執給滅了,滅了以後他就了生死了。他覺得了生死跟痛苦根本沒有關係,這完全是智慧的問題。所以辟支佛乘的根性更高,他不需要經過苦諦,他直接從集諦攻進去。
菩薩的根性更厲害。你怎麼看得出這個人是菩薩種性?好樂功德。你一講功德,他就跟看到什麼一樣。為了六度的法門、為了積集功德,他可以犧牲他的財富、犧牲他的睡眠,乃至於犧牲他的身體、犧牲他的生命,為了追求功德在所不惜。佛陀為他講六度,透過六度成就無上的智慧,最後慢慢再經過迴向,成就中道的智慧。
也就是說,佛陀面對凡夫,他把他自己的知見先收起來。什麼中道實相,這個東西咱們先不說,先滿足眾生的需求,就是為實施權。佛陀把凡夫分成三類,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說他相應的法,讓眾生從所謂的安樂道而趨向到解脫道。就是說,咱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先解決輪迴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太嚴重了。輪迴不解決,你講成佛就太遠了。就先解決輪迴問題,就是佛陀為實施權。
文殊菩薩等於是先舉出了日月燈明佛。當然,文殊菩薩他親近佛陀很多了,在所有的菩薩裡面,他可以說是見多識廣。但是這段經文,古德解釋它有四種殊勝:時間殊勝,夠久,可以代表無量的過去;第二個,佛德殊勝,這個佛陀十號具足,說法主殊勝;第三個是說法殊勝,佛陀也是先講《華嚴經》,再開方便門;第四個,利益殊勝,眾生成就三乘的功德,各取所需。這個是先引第一尊佛。

【296】為什麼引用兩萬尊佛過去的相同,就能來印證現在的佛想做什麼?庚二、引二萬佛同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號日月燈明。又同一姓,姓頗羅墮。彌勒當知!初佛後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燈明,十號具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
前面是引第一尊的日月燈明佛,這以下就連續指出有兩萬尊的日月燈明佛。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如是有兩萬尊佛,名號都叫做日月燈明。而且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在家的時候都叫做頗羅墮姓。這個是印度婆羅門的一種貴族的種姓,都是婆羅門出生的。文殊菩薩就說,彌勒當知,初佛、後佛,這兩萬尊佛都同一個名號,叫日月燈明。他也是佛德具足,而且說法也都是初善、中善、後善,先講《華嚴經》,再講三乘法門,讓眾生得到三乘的功德。所以這個是相同的。
文殊菩薩的思考是這樣:他不能從理論上去論述,因為他把理論論述留給佛陀。你把理論講完了,那佛陀<方便品>就不要說了,是吧?既然不能從理論論述,他只能夠從他的經驗傳承來論述。從經驗傳承,他要證明現在這種情況、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他就要先引用過去。就是,從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所以合理地推論,未來佛陀會講《法華經》。他是以過去諸佛的相同來推論。當然,這個地方要有前提,經驗傳承他必須要以佛陀才準,就是佛佛道同。
佛陀的道跟我們眾生的道不一樣。佛陀的道是有章法的,眾生道就不一定。你說,我上個禮拜遇到某甲,某甲對我笑了一下,結果兩天後某甲送我一盒巧克力。那你說,昨天我看到某乙,他也對我笑一下,我合理推論,某乙可能要送我一盒巧克力。你覺得這樣對嗎?不能這樣推論,是吧?因為眾生沒有章法。諸位!眾生的道不能講相同,因為眾生的道是業力跟妄想和合,各打各的妄想,各有各的業力,所以不能把過去當未來。眾生之道,過去不等於未來。但是諸位!佛陀不一樣。我們看佛陀的心態。我們前面講過,佛陀是怎麼來的?怎麼就有佛陀?為什麼日月燈明會出世?那是一個相狀。這個相狀怎麼來的?「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所以佛陀是同一個出處,佛陀都是從一念的真如本性而來,他們的出處相同。
也就是說,佛陀沒有業力,沒有妄想。佛陀的心中只有兩種東西:一個叫慈悲,一個叫智慧。因為慈悲,所以施設方便,滿足眾生的需求;因為智慧,所以他可以開權顯實,最後收尾。
所以諸位!這件事情從過去來推論未來,只有適用在佛陀身上,因為佛佛道同。佛陀 A 佛跟 B 佛,他們說法的章法都是一樣的,都是先為實施權,再開權顯實,沒有例外。所以才能夠引用兩萬尊佛過去的相同,來印證現在的佛想做什麼。所以,這個地方,這個「同」也就佛陀適合。

【297】為什麼「引最後佛同」這個地方是重點了?
庚三、引最後佛同 分三
我們看以下的經文,「引最後佛同」,這個地方是重點了。

其實我們看文殊菩薩的說法,他講日月燈明佛及諸兩萬尊佛,前面的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尊佛是兼帶的,他要談的是最後那一尊佛,就是第兩萬尊佛。因為這一尊佛,文殊菩薩他親自有親近,他親自有參與,所以他可以說是現身說法。其實他要說的是第兩萬尊佛的事情。第兩萬尊佛,他就開出來了三段,分成過去、現在、未來,因為他所要表達的是這尊佛。來看它這個三段。
辛一、曾見事與今已同
我們先看第一個,「曾見事與今已同」。就是這件事情,這尊佛過去所做所為跟釋迦牟尼佛相同。
其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無量意,四名寶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響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是諸王子,聞父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悉捨王位,亦隨出家,發大乘意,常修梵行,皆為法師,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
文殊菩薩就引最後一尊日月燈明佛,說,這尊佛沒有出家的時候做大國王。這個國王不是一般的國王,那是金輪聖王,統領四天下。他生了八個兒子,這八個兒子就各領四天下,等於是諸侯王。這個地方就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因為釋迦牟尼佛也是出家之前娶妻生子,雖然他生了一個兒子,日月燈明生了八個兒子。總而言之,都是有娶妻生子,這是相同了。
這八個王子可以說福德自在,各領四天下。這個日月燈明佛在家的時候,他是把天下分給八個王子去管理。後來,「是諸王子,聞父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日月燈明佛是先出家了,出家以後他成就佛道,成就佛道以後當然就為眾生說法了。這個就省略了,因為,如果沒有對眾生說法,這些兒子怎麼會出家呢?他為眾生說三乘的法門。說完以後,這八王子就捨棄了王位,也隨日月燈明佛出家,而且是發了大乘菩提心。
那麼他們做什麼事呢?一方面「常修梵行」,第二個「皆為法師」。
這個梵行就不是一個狹義的持戒了,就是身口意有一種調伏、止觀的力量,有戒定慧的力量來調伏煩惱,就是廣義的持戒了。這個是講自利。
一方面弘揚佛法,續佛慧命。這個是講利他。
為什麼他能夠這樣做呢?「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這就有大乘善根。引這尊佛同的意思就是說,日月燈明佛也是跟釋迦牟尼佛有相同的經歷,也是娶妻生子,然後出家成道,然後說三乘法門。

【298】大乘種性很難栽培,但是栽培好以後妙用無窮!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這些王子出家以後,後面的表現是不可思議的。它的重點,就是「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這個指他的大乘善根了。
諸位!我們善根有三種:一個是人天的善根,一個是二乘善根,一個是菩薩善根,我們一般說五種種性。其實我們走到今天,從因緣所生法,每一個人已經不一樣了,不能強求了。我們不是一念心性本來清淨嗎?是啊,本來清淨,現在已經變得不清淨了,因為無量劫來環境的熏習。現在變成有三種不同的善根了:人天種性、二乘種性跟菩薩種性。
最難的就是菩薩種性。人天種性其實不需要栽培善根,隨便一個人都知道離苦得樂,都知道要做善事,這個東西不需要什麼善根。聲聞種性的善根,四到六世的栽培,就是你要四輩子,或者六世,聽聞無常無我的道理。諸位!大乘種性是最難栽培的。你看,「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這個善本就是善根,就是智慧,因為大乘種性是不思議境。所以諸位!你別小看你的善根。你今天聽《法華經》,你現在還坐在這裡!你還坐在這裡,表示你很有善根。你沒有離開,就表示你還是對這個法是信解隨順。大乘佛法都不是一生一世的。
大乘佛法它是這樣:剛開始栽培很難,的確很難。你一開始是要勉強,求三寶加被、向佛菩薩懺悔,然後向上師頂禮懺悔。反正我聽不懂,但是我就先把它聽下去,先隨順忍可。說我這一念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質是真如本性,我雖然不是很相信,但是我不敢違背,我先接受。所以,這個大乘善根,一開始先接受、信解,然後慢慢行證。所以它剛開始困難。大乘善根它是栽培很困難,但是,成就以後妙用無窮,因為它不可破壞。我們後面會講到彌勒菩薩是怎麼回事。彌勒菩薩是煩惱很重,叫做「求名」。他栽培《法華經》以後,他根本沒有好好修行,但是時至今日他也變成等覺菩薩了,這善根力不可思議。

【299】臨命終,拚的就是你過去累積的善根
也就是說,諸位!大乘種性很難栽培,但是栽培好以後,叫做一勞永逸。你這個善根,平常看都不算的,看臨命終就知道了。同樣的煩惱,同樣的業力,說,我替某甲助念的時候,我明明看到他的心起煩惱,但是他就轉得過來,他照樣把佛號念到往生。他那個心,那個反轉的力量特別強,他就能夠啟動他的大乘善根,滅業障如翻大地。我明明看到他業障現前了,他就轉得過來。有些人他稍微一點煩惱,他就完蛋了,他轉不過來。心隨妄轉,就完了,就全部破壞了。這個沒得說的了,眾生法界本來就不公平,因為過去的因緣不同。
所以,你看一個人的善根,看臨終最清楚了。因為臨終是非意識,他第六意識已經退了。你已經沒有辦法作意了,那拚的就是個人的實力,就是你的心理素質了。你說我平常還有第六意識,我還可以稍微勉強用功一下,我勤能補拙。你拜一百拜,我拜三百拜。可以!平時可以勤能補拙。我善根比較差,我就比別人多努力一點。臨終已經沒有辦法勤能補拙了,臨終的時候就各憑本事了。就是你佛號出來的時候,你煩惱業力現前的時候,你走得過去走不過去!這個時候第六意識已經力量薄弱了,第六意識能夠做的有限了,臨終的時候有限,因為他自己已經手忙腳亂了,那拚的就是你過去累積的善根了。這個地方就有一個要注意,菩薩的戒體就很重要,諸位!你有沒有受菩薩戒,也有關係,第一個,戒體;第二個,你平常有沒有修止觀也有關係。就是這個善根力。
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善根強的人,他雖然統領四天下,一聽到佛法,馬上捨掉!善根強的人就是這樣一個情況。

【300】日月燈明佛在法華會上跟現今釋迦牟尼佛有什麼相同呢?
辛二、曾見事與今現同
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即於大眾中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及諸小王、轉輪聖王等,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爾時,如來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見,是諸佛土。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樂欲聽法,是諸菩薩見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為因緣。
這段叫做「曾見事與今現同」。前面的是指過去相同,就是日月燈明佛過去跟釋迦牟尼佛怎麼相同呢?都是娶妻生子,然後出家、成道、說法,說三乘法。那是講過去。所謂過去,就是在講《法華經》之前的這些過去,是相同的。
那麼到了法華會上,現今有什麼相同呢?就是瑞相相同。
有這麼一天,這一天就跟《法華經》說的這一天相同,日月燈明佛先講《無量義經》,也是「教菩薩法」,也是佛所傳承護念的法門。這個就是跟本經的說法同,先說法。講完經以後,「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入定同。然後,天雨曼陀羅花、摩訶曼殊沙花等等,雨花同。然後「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地動同。然後諸位比丘、比丘尼這與會大眾,「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眾喜同。這個時候,在前面的因緣之下,佛陀才放大光明,放白毫光明,照東方萬八千佛土,靡不周遍,這個就是放光同。到此說明此土六瑞相同。
這以下解釋他土六瑞。在光明當中又出現了今日所見的「是諸佛土」,這些所謂的六道眾生、三乘的聖人、十法界的因緣果報,都在這個佛土裡面顯現,就是所謂的六瑞同。最後,疑念同。「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樂欲聽法,是諸菩薩見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為因緣。」
所以這個日月燈明佛不但是過去相同,在《法華經》講的當下,所謂的此土六瑞、他土六瑞,都跟釋迦牟尼佛現在相同。所以結論,下面講結論了,就是合理的推論。

【301】為什麼越到末法時代,善根越來越羸弱?
辛三、曾見事與今當同 分五
壬一、因人說法同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
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前面是講過去同、現在同。從過去、現在當中我們知道,佛陀是佛佛道同。佛陀度化眾生,他是有一定的章法的,因為所有佛陀的造作都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他有一定的悲智因緣。所以我們合理的推論,未來也應該相同。
再看未來。我們看這個日月燈明佛,他經過此土六瑞、他土六瑞以後做了什麼事情。
當時有一個日月燈明佛的弟子,叫做妙光菩薩。這個妙光菩薩有八百個弟子同時在大眾當中。日月燈明佛入了無量義處三昧,雨花、地動、眾喜以後,最後他從三昧裡面出來,就為妙光菩薩(妙光菩薩是當機眾)還有整個與會大眾「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就是說,日月燈明佛出現這麼多瑞相以後,他一出定就講《法華經》了。這個地方是從這樣的一個情況來推論,釋迦牟尼佛應該也是要講《法華經》。
不過,這個地方說「同」是指什麼意思?釋迦牟尼佛其實出定以後,他的當機眾是舍利弗尊者。因為〈方便品〉當然是利根人,法說一周是舍利弗尊者。但是日月燈明佛出來以後是為菩薩。這有什麼相同、有什麼差別呢?古德解釋說,這兩尊佛都是出世在五濁惡世,不是在淨土,所以都是講三乘法,都有三乘弟子。
但是諸位!日月燈明佛出世的時候,是金輪王的時代,人壽是八萬四千歲,是人壽命最長、福報最大的時候。那個時候人人修十善,衣食自然,不用工作,樹上都長一些食物出來的。所以人壽八萬四千歲那個時候,菩薩眾多,所以他直接就告訴權教的菩薩修《法華經》。但是釋迦牟尼佛是在五濁惡世,人壽是八十歲。你想想看,日月燈明佛是八萬四千歲,我們是八十歲!所以那個時候根性就聲聞人多了。它是這樣,越到末法時代,眾生的善根越來越羸弱了,魔強法弱,善根力弱了。

【302】現在很多人受菩薩戒,但是每個人都是菩薩種性嗎?
我們現在很多人受菩薩戒,但是每一個人都是菩薩種性嗎?其實未必!因為我們顯教對菩薩戒是包容的,大家結緣,沒有像藏傳佛教那麼嚴格。藏傳佛教要受菩薩戒,你前一天如果沒有夢到瑞相,他不會給你受菩薩戒的,因為你沒有菩薩種性。但是我們顯教說沒事,你先結緣;未種善根,令種善根。各有各的看法。
我個人覺得,目前的佛教界,實際來看,百分之七十是人天種性,百分之二十是二乘種性,真正菩薩種性差不多占百分之十。我的看法是這樣。他說,欸,但是菩薩很多啊!那是因為有淨土法門。你信嗎?那是因為大乘佛法,還好有淨土法門。諸位!如果今天大乘法門把淨土法門抽掉,大家各憑實力,說,好,誰願意三大阿僧祇劫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行三大阿僧祇劫的?
舉手!三大阿僧祇劫,一個都不要退。把淨土法門拿掉,就是不要講什麼佛力攝受、轉他成自,就各憑本事。我看大乘佛法要退很多人了,很多人跑到小乘——那我先到涅槃去好了,我先了生死再說了。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大乘修的人那麼多呢?那是因為淨土法門撐著。反正我到涅槃也是去,我乾脆到淨土去更好。是吧?
這個地方就是說,日月燈明佛的時代是人壽八萬四千歲,所以他的當機眾是菩薩。釋迦牟尼佛出世,已經進入了五濁惡世了。也就是說,人壽從兩萬歲以下,它就是有疾病、有災難。所以,進入五濁惡世的時候,他的當機眾變成聲聞眾,就是以聲聞眾為主流了。
這個地方,「因人說法同」,也是為了他的弟子來說《法華經》,這一點相同。所以文殊菩薩合理地推論,應該也是要講《法華經》了。

【303】為什麼日月燈明佛講《法華經》講了六十小劫,與會大眾感覺只像吃一頓飯的時間?
壬二、時節同
六十小劫,不起於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
所說,謂如食頃。是時眾中,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這以下是第二個推論,就是「時節同」。
日月燈明佛在講《法華經》的時候,講了多久?講了六十小劫。這個時候日月燈明佛是「不起於座」。更不可思議的是,與會大眾也是「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說法。而當時的感覺就像吃一頓飯的時間,吃一頓飯的時間可能是三十分鐘或者一個小時。當時大眾沒有一個人「若身若心」感到疲倦之相。
諸位!日月燈明佛的人壽是幾歲?八萬四千歲。那麼佛陀《法華經》講多久?講了六十小劫。這個就是時間不可思議。這個也就是在《法華經》才出現。後面<從地湧出品>也是講到,從地湧出菩薩讚歎釋迦牟尼佛,讚歎了五十小劫。 那麼為什麼在講《法華經》的時候這個時間能夠開合自在呢?因為《法華經》所發明的是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古德說是超越因緣所生法,超越因緣。
因緣所生法是這樣,你越執著它,它對你的限制、傷害就越重。你把它放下以後,你不隨物轉,即能轉物。就因緣所生法,你只有兩種情況:你執著它,你就被它所轉;你不執著它,你就能夠去掌握因緣。因緣所生法,就是時間 X軸跟空間 Y 軸所構成的。所以這個地方,《法華經》的一個人回歸到一念心性的時候,這古德說了,「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它沒有時空相的。

【304】為什麼這個禪師在山上住一宿,人間卻過了幾十年?
這個沒有時空相,我們看虛雲老和尚開示的時候,他講一件事。他說,過去有個禪和子,參禪的,他要去朝禮五臺山。經過鼓山寺的時候,他就去鼓山寺掛單。古代的十方叢林就是,你掛單的就不能跟常住住在一起。他住在雲水寮,因為他住個幾天就走了。他在雲水寮的時候,隔壁睡了一個生病的,也是行腳比丘。這個禪和子就起了慈悲心,就很照顧他,替他洗身體,幫他招呼吃的喝的等等。結果過一段時間,就把這個病比丘的病給治好了。這個生病的比丘就很感激他,說我住在某一個山上的什麼地方。他想要帶這個禪和子去這個道場住幾天。禪和子說:很好,但是我現在不能去,我要去參禮五臺山。要不我五臺山參完以後,回程到你那個地方去住幾天。他說:好!
禪和子去朝禮五臺山,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他回程就果然按照病僧告訴的地方找到這個寺廟。到的時候已經黃昏了。他一到寺廟門口,那個病僧就已經在門口等他了。他說,我等你很久了。哎呀,大家老朋友見面很高興,這個病僧還煮飯給他吃,晚上還跟他聊天。聊了很晚,說你今天晚上就別走了,住一宿吧?住了一宿。隔天,禪和子有事想回常住了,就告假了。一告假不得了,從山上下來,人世間已經過了幾十年,已經改朝換代了。山中一晝夜,人間幾十年。他要去找那個寺廟,再要回去找,找不到了。
諸位!這個時間相是這樣:層級越高的法界,它那個時間的質量越大。比方說諸天,你看四天王天一晝夜,你在四天王天做客一天,回到人世間,五十年過去了,所有家人都走光了。它那個質量就是,它一天就等同我們五十年。所以你看這個病僧,禪和子就在病僧的寺廟住一天,回來以後也是過了幾十年。那是一個聖境。所以說時間是因緣所生法。
那麼這個地方說明,日月燈明佛說法的時候,他在時間裡面得自在,這個地方跟後面的經文也是有略同。
這第二個,時間相同。就說明這個法,佛陀即將說的這個法,肯定是超越時空、超越因緣所生法的。

【305】為什麼基本上佛講完《法華經》就會入滅呢?
壬三、唱滅同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說是經已,即於梵、魔、沙門、婆羅門,及天、人、阿修羅眾中,而宣此言:如來於今日中夜,當入無餘涅槃。
日月燈明佛說了《法華經》,經過六十小劫以後,就在整個與會大眾——梵,蕅益大師說是色界主,魔是欲界主,沙門就是出家眾,還有婆羅門,印度的貴族,還有天人、阿修羅等,就宣布了:如來將於今日中夜進入大般涅槃。就是說完《法華經》結果就入滅了。也就是說,幾乎所有佛陀講完《法華經》,就表示他的大事已辦了,因為佛陀的說法已經把那一個空缺給補上了。就是說,佛陀一開始為實施權,把凡夫眾生帶到了三乘的果位,了生脫死。那麼你把《法華經》再講上的時候,整個成佛之道就齊了。所以,整個一代時教已經圓滿了,佛陀已經沒有必要再住世了,就直接入滅了。幾乎所有的佛陀講完《法華經》,就是要入滅了。
當然,釋迦牟尼佛有點例外了,釋迦牟尼佛又補說了《涅槃經》。蕅益大師解釋說,因為五濁惡世的善根比較薄弱,講《法華經》有五千比丘、比丘尼退席,有些人他就不聽。那怎麼辦呢?佛陀只好再補講《涅槃經》,稍微補一下。按正常情況,《法華經》講完就該走了。

【306】聲聞人修了六生的聲聞種性,聽完《法華經》以後照樣破掉,你知道為什麼嗎?
壬四、授記同
時有菩薩名曰德藏,日月燈明佛即授其記,告諸比丘:是德藏菩薩次當作佛,號曰淨身,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講完《法華經》一定有一個動作,就是授記成佛。沒有講《法華經》之前,佛陀不會授記的。因為你根本不懂真如本性,你根本沒有成佛的因地,你怎麼授記呢?所以講完《法華經》以後,接下來的動作,就是為這些聽眾其中一個德藏菩薩授成佛之記。說這個德藏菩薩他是當來下生的佛陀,叫做淨身如來。多陀阿伽度就是如來,阿羅訶就是無生,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覺,列舉佛陀三種德號。
我們一般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就是說,只有《法華經》跟《華嚴經》講到成佛之道。《華嚴經》當然就是法身菩薩,沒有什麼授記不授記;《法華經》針對凡位的菩薩或者權教菩薩給他授記。重點就是,為什麼要授記呢?給他一個鼓勵!因為佛陀的心叫做現量境。諸位!佛陀不做任何的推測,佛陀一定是看到一就說一,看到二就說二。這個地方很不可思議。
諸位!你想想看,舍利弗尊者,一個大阿羅漢,準備要入涅槃。佛陀一看,沒有成佛之道!如果佛陀在講《法華經》之前,以他的神通力看阿羅漢,就看到一個涅槃寂靜。但是不可思議在哪裡呢?舍利弗聽完以後,佛陀再去看舍利弗,不一樣了。他看到很多事情,看到涅槃寂靜消失了,就跟他講說,你以後會成什麼佛,你有什麼國土,你有什麼名號,誰做你的弟子。所有因緣都出來了。我問你,舍利弗做了什麼事?他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方便品〉聽完,然後他的涅槃寂靜就變成成佛之道了。這個就是《法華經》的功德。所以你看,佛陀一講完《法華經》,這些人一開悟以後,他要先講出他的心得給佛陀,佛陀一印證,馬上授記。
諸位!佛陀不作任何猜測,佛陀是現量境。你有出現這種功德,佛陀才授記的。所以,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子不可思議。你說種性,聲聞人修了六生的聲聞種性,聽完《法華經》以後照樣破掉,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真如本性是你本來的面目。本來的面目就是本來的面目,不管後天加什麼。就是說,你這個鏡子是玻璃做的,就是玻璃做的,不管它卡上多少的灰塵,它還是玻璃做的。不管你這個灰塵是青色、是黃色、是白色,什麼色都沒關係,你裡面還是玻璃吧?這樣你們懂嗎?
就是說,真實相是不能抹滅的。不是說,他是聲聞人,他就一定要成阿羅漢果。誰說的?只要他接受《法華經》,佛陀就給他授成佛之記,涅槃的功德就沒了,你看到他就是真如本性。我再講一次,因為真如本性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不管你輪迴當中怎麼樣,去加什麼灰塵下去,不管你是什麼時時勤拂拭,到處惹塵埃,不管,鏡子還是鏡子。所以佛陀講《法華經》是講出真相了,就是把我們的生命拉到原始點,真相不可破壞。
這就是佛陀講完《法華經》以後,當佛陀把眾生從因緣所生法的功德拉到那一道光明的時候,佛陀做兩個動作:第一個,為聽完《法華經》產生信解的菩薩跟聲聞人授記;第二個,就直接入涅槃了。因為他的事情大事已辦,一方面為實施權,一方面開權顯實。
這個是文殊菩薩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來做一個推論。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