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淨界法師宣講《妙法蓮華經》講記 012(視頻連結)

淨土教觀學苑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tw                                      

youtube視頻連結 : https://reurl.cc/n5aZm8                                     

Podcast : https://reurl.cc/NZvGQx        

目錄
【214】此土六瑞與他土六瑞各自的偏重點有什麼不同?
【215】有哪兩個指標可以看出一個人業力容易反轉?
【216】佛陀出世說法,他有哪兩個方法?
【217】佛陀如何度化大乘根機成熟的菩薩?
【218】佛陀如何來對治凡夫對三界的貪愛?
【219】方等、般若的大乘法門中佛陀講出哪三個重點?
【220】佛陀講阿含和方等般若是破我們哪兩個障礙?
【221】《法華經》發起序講佛陀入滅,這是丟出什麼疑情?
【222】佛陀放光現瑞,彌勒菩薩心中起了什麼疑念?
【223】為什麼除了文殊菩薩,每個人對佛陀現瑞都產生疑惑?
【224】佛陀放光現瑞,大眾心中的疑念與彌勒菩薩的疑念有何不同?
【225】其實佛陀的重點是在那一道光明!
【226】偈頌發問此土六瑞和他土六瑞.
【227】諸位!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而循業發現
【228】為什麼對凡夫來說,微妙第一是《法華經》而非《華嚴經》?
【229】為什麼《華嚴經》義理深妙不可思議?
【230】佛陀最怕的,不是怕你有煩惱,是怕你沒善根!
【231】佛陀如何教化聲聞乘?
【232】佛陀如何教化緣覺乘?
【233】其實一念心性是我們成佛之道的主導,佛法是助緣
【234】《法華經》的好處就是在你的心中創造那一道的光明
【235】你把法門往心中拉,這就是妙法!


【214】此土六瑞與他土六瑞各自的偏重點有什麼不同?

本經的序分,重點就是古德說的「一光東照,妙體全彰」。佛陀從白毫光釋放出來以後,照東方萬八千世界的時候,就把妙法的本體跟作用顯現出來。
我們從序分也得到一個消息。古人說,序分就像一個人的頭部;正宗分當然就是身體五臟六腑了,最關鍵的地方;流通分就是腳,看它能夠走多遠,流通多久。我們從序分裡也可以看得出一點本經的內涵。就是說,其他的諸經在序分裡面的當機眾都是眾生法界,所以佛陀是為眾生說法,佛陀不能夠把自己的東西全盤托出來。因為眾生的心它有堅固的執取,這個是不能碰觸的,你一碰觸,可能就破壞他的善根了,所以佛陀先恆順眾生說法。為什麼序分裡面都是以眾生來當當機眾?就是說,這個法可不是我要說的,是你們出了事情,佛陀才應機說法的。但是,本經不一樣。其實這個時候沒有人出現什麼事。佛陀自己講完經以後,他老人家沒有下座,老人家自己入定。一入定以後就不得了了,雨花地動,然後大眾開始產生歡喜,最後佛陀放光照射東方的萬八千世界。當然這個地方就產生很多的疑問,後面就引起了彌勒菩薩跟文殊菩薩的對話,又帶動了整個本經的序分。這個地方的瑞相,蕅益大師的科判分成兩大塊:一個是此土六瑞,就是娑婆世界產生的瑞相,就是我們前面說到的說法、入定、雨花、地動、眾喜、放光。第二個就是光明裡面所現的世界。前面的此土六瑞偏重在那一道光明,就是一念心性的即空的清淨本體。這以下的他土六瑞偏重在一念心性透過造作十法界十如是,所現的十界的因緣果報,偏重在一念心性的即假。


【215】有哪兩個指標可以看出一個人業力容易反轉?

即假的第一個,它現出的是六道眾生。「下至阿鼻地獄。」這個六道眾生是什麼範圍呢?十法界最下層的就是無間地獄了;最上層的就是阿迦尼吒天,就是色究竟天,就是色界的最頂天了。無色界不算,因為無色界沒有形象,就把無色界給省略了。就是從無間地獄到色界的色究竟天,都在這個光明所顯現的世界,可以看得出六道眾生的差別因果。這個地方古德就開始說了一件事,說為什麼把十法界中的六凡法界放在第一個呢?因為佛陀的說法是應眾生的根機而說的。也就是說,眾生法界除了外在的業力以外,他的內心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他的善根;第二個,他的煩惱。他的善根跟煩惱與業力互動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變化。
比方說,同樣的業力。你看這個世間很奇怪,有些人業障現前,他拜八十八佛,拜了三五年沒什麼效果,就是他的業很堅固。他也去參加拜懺,他也去參加布施,但是他的業就轉不了。這個業為什麼在他的身口意出現的時候如此的堅固呢?而有些人,他有業障的時候開始修懺,他一迴光返照,三個月以後見到瑞相,業過去了。所以,業力是不決定的。也就是說,其實業力是沒辦法單獨存在的,它是跟你內心互動的。你對三界的因果越貪著,你要改變業力越困難,同樣的業表現在你的身上就會很堅固。同樣的業,如果是表現在一個有善根的人,他的業就容易反轉。
就是說,面對六道凡夫,每一個人身上都背了無量的業力,但你用什麼心態面對就是成敗關鍵了。你是加強它的勢力,你還是去反轉它,就這兩個指標:一個是煩惱的厚薄,就是你對業力的愛取的程度;一個是你善根的淺深,你無始劫來透過佛法的學習累積的善根有多強。這個當然也就會引起佛陀說法的不同了。眾生法界是整個佛陀出世說法的一個根源,所以必須把六道凡夫先展現出來。這是第一個。


【216】佛陀出世說法,他有哪兩個方法?


己二、見諸佛瑞
凡夫講完以後。凡夫有業力,有善根,有煩惱。這個時候佛陀開始採取行動了,我們看己二的「見諸佛瑞」。又見彼土,現在諸佛。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解釋說,就是因為有前面的六道眾生在生死業力當中,所以就招感佛陀出世的說法。
佛陀出世說法,他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叫做創造淨土。佛陀並沒有直接來到我們的世界,而是他老人家經過長時間的發願、修六波羅蜜,創造一個淨土,然後把凡夫拉到那邊淨土去教育。這是第一個,創造淨土。採取這種方式的,佛陀說法會比較單純,因為一般來到清淨的國土,他不太需要什麼破障法門。因為環境單純,所以他只要直接地修波羅蜜就可以了,他不太需要什麼破障。
第二種法門,是佛陀並沒有創造一個清淨的國土,而是直接來到我們五濁惡世,叫做從本垂迹。他現出一個跟我們身相差不多的身體出來,然後陪著我們生老病死,陪著我們成長。比方說釋迦牟尼佛就是採取這個方法,他直接來到我們五濁惡世。就是,我跟著你們一起同事。用這種方式來到五濁惡世的佛陀,他的說法會比較多元化,因為他必須要面對五濁惡世的問題。就是他要講很多的破障法門,比方阿含、方等、般若他都要講,他不可能直接講一些圓頓法門。
所以佛陀的出世是兩個態度,一個是成就清淨國土,一個是來到五濁惡世。但是,我們今天講的是釋迦牟尼佛,那當然就是五濁惡世的弘法情況,所以它就比較多元、比較複雜。我們看佛陀出世以後說了哪些法。


【217】佛陀如何度化大乘根機成熟的菩薩?

己三、聞說法瑞
及聞諸佛所說經法。
佛陀的說法當然是面對眾生法界,就是九法界眾生了。佛陀的態度,他把眾生先分成兩大部分:
一個叫做根熟菩薩,比方說初地以上的菩薩。這些人,你不用講太多的破障法門,因為他的執著很淡薄。你要教他內觀。他的內心已經是跟外面的業力沒有在互動了,他直接已經是內觀真如,而且是安住真如。套一句我們佛教的說法,叫這個人已經修行上路了。所以佛陀說法很簡單,直接開顯六度,也不需要破障。這種菩薩,你要他來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他非常自然,一點都不勉強,他已經沒有愛取了。所以佛陀是「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先講《華嚴經》,先把這些大乘根機成熟的菩薩度了。這是佛陀的第一個態度:面對眾生法界,把高層的眾生先度化。


【218】佛陀如何來對治凡夫對三界的貪愛?

己四、見四眾得道瑞
並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
佛陀先把根熟菩薩度了以後,就開始要有耐心地面對業障凡夫了。就是他有障礙,你叫他布施,你要他持戒,他也想這樣做,但是問題是,他心中有一種很堅固的愛取,他對果報有愛取,所以他做起來的時候是障礙重重,心有餘力不足。所以佛陀必須要怎麼樣?掃除障礙。所以這個時候佛陀說阿含時,「並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是佛陀說阿含時,開顯出世的解脫道。解脫道,當然它的特點就是講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一個人要解脫,只有兩個觀念而已:一個叫做無常,一個是無我。所以整部阿含經就講兩件事情:第一個,生命是痛苦的,所以流轉三界是一場悲劇;第二個,這個痛苦是不能改變的,你沒辦法主宰的,你怎麼弄都沒有用。無論歷代的先聖先賢在三界裡面定了多好的制度,科學再怎麼發展,都不能改變輪迴是痛苦的事實,就是這個痛苦是不能改變的。阿含經就講這兩件事情: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那怎麼辦呢?解決三界的痛苦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離開它,到涅槃去,其他沒辦法。這個是佛陀講的第一件事情,用苦諦的思惟來衝擊我們對三界的貪愛,就是「治亂世,用重典」。就是說這件事情沒得商量,沒有什麼「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在阿含經沒這個話。就是,三界就是痛苦的,這個痛苦是沒法改變的,所以解決之道只有一個,就是離開它。
這樣子一種很強烈的對立法門,就是我們的生命只有兩個選擇,沒有什麼中道:一個,你到痛苦的三界去;第二個,你到涅槃的寂靜去。你只有兩種選擇,你要選出其中一個。所以,這樣子的法雖然是很重,但是對我們凡夫的破障的確有它的效果。這個是漸教的第一道,佛陀開的第一道藥,就是苦諦的思惟,這是阿含時。
當然,這個把粗重的煩惱給調伏了。原來生命不能追求快樂,生命只能追求寂靜。因為快樂跟痛苦這兩個是兄弟,有快樂一定會有痛苦。我們不喜歡痛苦,我們只好放棄快樂,追求寂靜。這是阿含經的觀念。


【219】方等、般若的大乘法門中佛陀講出哪三個重點?

己五、見菩薩行行瑞
復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行菩薩道。
一個凡夫,經過前面阿含時無常無我的這種粗猛的藥來調伏愛取以後,他心中的障礙就寂靜很多了,所以佛陀就慢慢地開始把一些功德法開顯出來。在整個光明當中,又見到諸菩薩摩訶薩。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佛陀開始講方等、般若的大乘法門了。
大乘法門當中,佛陀講出三個重點:
第一個,種種因緣。就是講發菩提心。當然,大乘佛法一定要有成佛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兩個願望,而不只是追求寂靜而已了。因為一個人的障礙一破了以後,他的心胸會比較開闊,志向也比較高尚。當然,發菩提心也是有不同,因為每一個人根機不同。這個地方有兩種差別:
第一種是悲增上菩薩。他對四弘誓願裡面「眾生無邊誓願度」特別有感受。
你跟他說,你要發菩提心,因為「佛道無上誓願成」,他沒感覺。你說,你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呢?因為眾生很痛苦,這些眾生都是你過去的母親。哦,他有感覺了,他要發菩提心了。
第二種人是,你講眾生很痛苦,他有感覺,但不是那麼強。你說,你修行你可以成就佛陀的功德,欸,他發菩提心了。
所以菩提心有兩種因緣:一種是悲增上。悲增上的發菩提心是「悲眾生苦,哀聖教衰」。也就是說它整個目標是以下化眾生來帶動他。第二種的發菩提心是智增上,他是所謂的「聞法歡喜,見佛神變」,他對佛跟法的功德產生好樂而發菩提心。這個就是所謂的「種種因緣」。佛陀用種種的因緣來啟動他的菩提心。
第二個,光發心是不夠的,你還得要有智慧來正確地觀察人生。所以怎麼樣呢?「種種信解」,對大乘的空性——當然大乘的空性比前面小乘的空性更加的開闊圓滿——你要對大乘的空性有信解。
第三個,種種相貌。你這個菩提心跟大乘的空正見結合,就生起各式各樣的六度的相貌出來。以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來成就大乘的菩薩道。


【220】佛陀講阿含和方等般若是破我們哪兩個障礙?

我們看佛陀在阿含時,他破障的時候,他的空性是下的一個很猛烈的藥,叫做「滅色取空」。就是他把整個三界的因緣,全部否定了。
諸位!世間再好的東西,你只要講兩句話「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這個東西就沒有價值了。第一個它是無常敗壞,第二個它是不可管控,你不能管控它的。它怎麼變,你說了不算,這個東西你會想要嗎?你不會想要。因為我們對快樂的基本訴求是它必須要安穩,它必須要在我的控制範圍。所以佛陀講阿含經的時候的空是滅色取空。
但是,佛陀到了菩薩道的時候的空,他講「緣起性空」,這個就有包容性了,就是我並沒有空掉外境。其實從方等、般若的角度,它的空認為說,其實三界沒有錯,咱們可不要把所有的過失都推給三界。是我們有攀緣心,你怪三界幹什麼呢?所以它空是怎麼樣?他是開始內觀,空掉自己的有所得。所以大乘的空,它觀一切法空而不壞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就是說,大乘佛法在觀空的時候,它覺得你只要空掉你的執著就好了,其實三界一點都沒有錯。
所以,「見菩薩行行」,各式各樣的修行。這個方等般若的空性,破障更微細了。它從前面阿含時的破掉三界的愛取,而提升到破掉我們內心的有所得這兩個破障。因為沒辦法,佛陀來到五濁惡世破障法門是必須的。


【221】《法華經》發起序講佛陀入滅,這是丟出什麼疑情?

己六、見諸佛涅槃瑞
復見諸佛般涅槃者;復見諸佛般涅槃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這個光明當中顯現出十法界,由眾生法界到招感佛陀出世說法,說阿含、方等、般若,然後就入涅槃。「復見諸佛般涅槃者」,佛陀在八相成道、陪著我們眾生八十年走一回以後,最後因緣成熟了,就進入大般涅槃。大般涅槃,佛陀一定要有一個動作,令正法久住,所以佛陀必須要成立所謂的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本身不是佛陀,但是他可以讓正法久住。就是佛陀的舍利,還有這個出家眾,還有種種經典的結集,使令三寶能夠代代相傳。
我們讀到這裡就會產生一個問題了,就像蕅益大師說的,諸位,你有沒有覺得少掉什麼東西?佛陀講《華嚴經》,講阿含經,講方等經,講般若經,然後入滅了,有沒有少什麼?是的,少說了《法華經》。對不對?蕅益大師說,這段經文,怎麼《法華經》沒講就入滅了呢?蕅益大師說,諸位,本段經文是一個發起序。就是說,如果這個時候講《法華經》,那這怎麼發起呢?大家都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是吧?
就像禪宗說的,它是丟出一個疑情。就是說,佛陀放光現瑞,然後就開始雨花地動,大眾歡喜,這個時候也顯出了十法界的說法。但是《法華經》呢,略而不說。為什麼?因為它當做一個伏筆,必須由彌勒菩薩跟文殊菩薩的互動,然後再激起佛陀出定說法。如果這個時候把《法華經》說出來,那就不是發起序了,那就正宗分了。發起序就是不能夠把話一開始講清楚,所以這個時候佛陀留了一個伏筆,就是講完阿含、方等、般若就入滅。這個地方等於是留下伏筆,有伏筆才有後面的疑念。


【222】佛陀放光現瑞,彌勒菩薩心中起了什麼疑念?

丁三、疑念敘 分二
戊一、彌勒疑念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今者世尊現神變相,以何因緣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稀有事,當以問誰?誰能答者?復作此念:是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必應見此稀有之相,我今當問。
在他土六瑞看到了眾生法界的業力,有的是用善根面對,有的是用煩惱愛取面對,就帶動佛陀各種的說法。這個時候當然大眾都看在眼裡了,看在眼裡就有兩件事情發生:一個,彌勒菩薩產生疑念;第二個,大眾產生疑念。
我們先看彌勒菩薩看到這件事是怎麼想的。爾時彌勒菩薩他動了三個念頭:
第一個,今天世尊現出種種神變的瑞相,他現出了此土、他土種種瑞相,這到底是什麼因緣?佛陀不會白白地現出瑞相,一定是要透露什麼信息。這第一個,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二個,「今佛世尊入於三昧,不可思議現稀有事」,那麼我應該問誰?誰能夠回答?因為佛陀入定了,當然問佛陀是最清楚了,但問題是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去打擾他,因為他老人家入定了。那麼入了定以後,這件事應該問誰呢?是怎麼回事呢?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復作此念:是文殊師利法王子」,他老人家有一個特殊的功德,他曾經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所以文殊菩薩見多識廣,因此「必應見此稀有之相,我今當問」。
我們先看看古德怎麼說。古德認為彌勒菩薩的心中有「二疑一知」,兩個疑惑、一個覺知。哪兩個疑惑呢?第一個,佛陀為什麼要現此瑞相?這第一個疑惑。第二個,我應該去問誰?這第二個疑惑。一知,他是覺知什麼呢?這件事情我看來看去,佛陀既然入定了,也只有文殊菩薩可以問而已了,至少他是知道這件事的。這是古德的解釋,一般的古德是這麼說的。
但是,蕅益大師認為說,其實第二個跟第三個是互相抵消。你應當問誰?這是一個疑惑,結果他自己說可以問文殊菩薩,所以說第二個疑惑跟第三個覺知是剛好互相抵消。所以彌勒菩薩的疑惑其實只有一個,就是今者世尊為什麼現此瑞相?他是一個疑惑而已。


【223】為什麼除了文殊菩薩,每個人對佛陀現瑞都產生疑惑?


諸位!這個關鍵在哪裡,你知道嗎?為什麼在座的那麼多人,除了文殊菩薩以外,每一個人都產生疑惑?你說入定、放光,其實很多菩薩都會這樣做,但關鍵這個是佛陀入定、放光的。我們都知道,下位不知上位的境界。比如說,有一天佛陀在說法的時候,舍利弗尊者沒有在這個地方,舍利弗尊者在另外一個地方。佛陀說法說到一半的時候,他希望舍利弗尊者要來到現場,所以他請目犍連尊者去請舍利弗尊者過來。目犍連尊者用神通力飛到舍利弗住的地方,舍利弗剛好在縫衣服。目犍連尊者說,佛陀希望你到他的現場去聽法。舍利弗說,你先過去,我把東西收一收馬上就過去。但目犍連尊者是希望說,是佛陀要你去,你應該跟我同時去。他就拉著舍利弗尊者的衣角,準備用神通力把他帶過去。舍利弗尊者在縫衣服,他拿一根針就插在地下,結果目犍連尊者絲毫不能動搖他的身體。他說,你先去吧。目犍連尊者沒辦法,只好先回去了。結果目犍連尊者回到說法的地方,舍利弗已經在座了。當然目犍連很奇怪:我是神通第一的!就請問佛陀。佛陀說,舍利弗尊者所入的三昧的境界,不是你目犍連能夠知道的。
所以,禪定也好,神通也好,關鍵是那一念心。初地現的禪定神通,跟二地現的禪定神通,跟佛陀現的禪定神通,那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所以,這個關鍵在哪裡呢?這個禪定神通是佛陀入的。那所有人,自佛以下,當然是滿頭霧水了。雖然大家都會現禪定神通,但關鍵是佛陀入的,也就沒有人知道了。
那麼文殊菩薩為什麼知道呢?我們看這段,彌勒菩薩的說話很有意思。他並沒有說文殊菩薩知道,他說文殊菩薩因為曾經親近供養過去諸佛,所以合理地推論,從他的生命經驗,他應該是看過這件事情。也就是說,即便文殊菩薩,也只能夠比量得知,他不能現量得知。他只是從他的生命經驗去論述這件事情。因為這個是佛陀入的三昧,是沒有人可以知道的。
這個是說明彌勒菩薩的疑念。



【224】佛陀放光現瑞,大眾心中的疑念與彌勒菩薩的疑念有何不同?

戊二、大眾疑念
爾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當問誰?

看這個意思,彌勒菩薩還是疑惑比較少的。畢竟是等覺菩薩,面對佛陀的神通光明瑞相,他只有一個疑惑,就是這個神通之相到底是什麼因緣?他起碼知道要問文殊菩薩。其他的凡夫就兩種疑惑了:第一個,怎麼有這個瑞相?「是佛光明神通之相」,為什麼有這個神通光明之相?第二個,應當問誰?
所以,按照蕅益大師的說法,彌勒菩薩只有一重疑惑;凡夫是兩重疑惑,他連要問誰都不知道。彌勒菩薩的疑惑比較少,所以彌勒菩薩就起來代表大家發問。


【225】其實佛陀的重點是在那一道光明!

丁四、發問敘分二
戊一、長行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眾會之心,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於東方萬八千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
就在佛陀放光現瑞以後,大眾當然就一頭霧水了。這個時候彌勒菩薩就有想法:第一個,他要「欲自決疑」。他一方面要「欲自決疑」,決斷自己心中的疑惑,另一方面他也看到整個四眾弟子大眾也有同樣的疑惑。所以他就自告奮勇站起來,問文殊師利菩薩說:佛陀是什麼因緣現出這個光明的瑞相、這種神通之相呢?這個神通有光明?第二個,光明當中現出了種種十法界的因緣果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彌勒菩薩表示大悲,所以他就代表眾生請問;文殊菩薩表示大智,所以他能夠為眾生回答。這是表法的:一個大悲請問,一個大智回答。
不過,蕅益大師的意思是說,從這段發問來看,果然佛陀是有需要開顯《法華經》了,因為大家問的方向基本是錯誤的。諸位你想,佛陀做了兩個動作:
第一個,佛陀釋放光明,這第一個動作;第二個,在光明裡面現出十法界的因果。這兩個動作,對不對?一個是能變現的心,一個是所變現的境。諸位!你認為佛陀是要說,他的重點是能變現的光明,還是所變現的世界?你認為重點應該哪裡?當然是能變現的心性嘛!十法界的因果,佛陀在《法華經》之前講得很清楚了,只是沒有開明說這因果是怎麼來的,所以蕅益大師說其實佛陀的重點是在那一道光明。但是眾生請問呢,問的是光明裡面所現的十法界,所以這個方向有一點偏。那當然就是彼此做戲了。因為有所偏,才需要佛陀在正宗分方便品親自宣說怎麼就有這道光明;這道光明,在整個我們修因證果十法界,這一念心性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是這樣一個情況。


【226】偈頌發問此土六瑞和他土六瑞

戊二、偈頌 分二
這以下把前面的此土、他土六瑞作一個重頌。重頌分兩科,第一個看重頌的發問。發問當中也是分兩科,先看此土六瑞。
己一、頌上問
庚一、問此土六瑞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文殊師利 導師何故眉間白毫 大光普照雨曼陀羅 曼殊沙華栴檀香風 悅可眾心以是因緣 地皆嚴淨而此世界 六種震動 時四部眾 咸皆歡喜 身意快然 得未曾有
當然,重頌跟長行它們各有開合。我們看重頌是怎麼說的。
「文殊師利」,彌勒菩薩就請求文殊師利菩薩說,「導師」,就是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在說法入定以後從眉間放光,這個光明普照東方萬八千國土,而且現出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當時雨天曼陀羅花、曼殊沙花,而且空中充滿了栴檀香氣,大眾內心突然間產生一種莫名的歡喜跟舒適。在這個因緣之下,大地變成了清淨莊嚴,而且世界六種震動。四眾弟子咸皆歡喜,身意快然,而且是得未曾有,是發自內心的快樂。表示一種功德即將成就。
這個地方明顯地有兩種情況。我們看長行跟重頌,重頌裡面少了說法跟入定,多了栴檀香氣跟地皆莊嚴。沒關係,我們可以開合。我們看看長行、看看重頌,把它合起來就清楚了。蕅益大師解釋說,這個說法、入定,其實「導師」這兩個字代表佛陀,這裡面的當機眾是佛陀,所以這個佛陀就代表了說法、入定,也是可以。
庚二、問他土六瑞 分六
辛一、問六趣眾生
眉間光明 照於東方
萬八千土 皆如金色
從阿鼻獄 上至有頂
諸世界中 六道眾生
生死所趣 善惡業緣
受報好醜 於此悉見


【227】諸位!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而循業發現


前面的「此土六瑞」,是扣著一念的清淨心。就是清淨心即將顯現,生命即將改變,所以出現了種種瑞相。這以下講到了十如是,眾生在清淨心裡面有不同的相狀的操作:有布施持戒的相狀,所以現出人天快樂;有殺盜婬妄的相狀的活動在心性裡面跑過一次,就出現了三惡道的果報。就所謂的「眉間光明,照於東方」,就是一念心性從東方啟動以後,六根六塵六識就開始活動了。在整個大地清淨的金色當中,下自阿鼻地獄上至色究竟天,在整個世界裡面的「六道眾生,生死所趣」,這個「趣」就是生死的果報,它趣向的果報。第二個,「善惡業緣」,就是生死的業因,它所造的業因。在這當中,果報的好醜都在裡面,在一念心性顯現。
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所有六道凡夫的果報都是從光明裡面變現出來。也就是說,諸位!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而循業發現。其實,快樂,是我們自己造了一種善業以後,在心性裡面經過十法界的十如是的運轉;這個善業在心性透過十法界的運轉以後,我們的心性出現快樂,讓我們自己受用。三惡道是因為我們一念心性迷惑了,我們一念心性出現了殺盜婬妄的業力的如是相、性、體、力、作的運轉。所以一念心性全體不變、全體隨緣,現出了三惡道的果報讓我們自己受用。所以結論:妙因妙果不離一心。整個生命,因地是一念心性,果報也是心性變現、自己受用,是這樣子的一個情況。所以它整個關鍵點就在一念心性。


【228】為什麼對凡夫來說,微妙第一是《法華經》而非《華嚴經》?

辛二、問見諸佛及聞佛法
當然,眾生法界出現以後,就有佛陀的說法了。我們往下看,問見諸佛。
又睹諸佛 聖主師子
演說經典 微妙第一
其聲清淨 出柔軟音
教諸菩薩 無數億萬
梵音深妙 令人樂聞
各於世界 講說正法
種種因緣 以無量喻
照明佛法 開悟眾生
佛陀先現六道眾生的相狀,現完以後,當然就因為有眾生才有佛陀的出世,就招感出佛陀的出世。佛陀出世是怎麼個情況呢?「又睹諸佛,聖主師子」,佛陀就出世說法。佛陀第一個說的法是什麼呢?微妙第一,就是《華嚴經》了。佛陀先講這個殊勝廣大的圓頓教,就是《華嚴經》,是微妙第一。
當然,你也可以說《法華經》是微妙第一。是這樣:如果你是聖人,《華嚴經》對你來說是微妙第一,因為你不需要《法華經》的破障,你不用在這邊修理觀了,你直接修事修就可以了。那麼如果是凡夫,那《華嚴經》對我們不契機了,我們只能隨喜讚歎。對凡夫來說,微妙第一就是《法華經》了。是這個概念。


【229】為什麼《華嚴經》義理深妙不可思議?


那麼《華嚴經》是怎麼回事呢?「其聲清淨,出柔軟音」,就是說這個義理是沒有過失的。什麼叫沒有過失呢?就是偏空、著有都有過失,而它是一種中道的實相,所以遠離空有的過失。而且「出柔軟音」,它遠離空有的對立,它是一真法界,而且是單獨教菩薩的成佛法門,來教導無數億萬的菩薩。其中的義理深妙不可思議,可以說「令人樂聞」,對大乘菩薩來說是契理契機了。「各於世界,講說正法」,《華嚴經》是在七處九會,在這麼多的地方來講說。佛陀以種種的因緣,過去自己行菩薩道的經驗,或者用種種的譬喻,用種種的法說,來發明大乘的第一義諦,開悟這些根熟菩薩,使令他們積極地成就波羅蜜,不斷地增上。這個地方是佛陀的說法,這等於是重頌了。佛陀先現報身來度化聖位菩薩。


【230】佛陀最怕的,不是怕你有煩惱,是怕你沒善根!

辛三、問他土四眾
我們再看,佛陀開始面對凡夫,「問他土四眾」。
若人遭苦 厭老病死
為說涅槃 盡諸苦際
若人有福 曾供養佛
志求勝法 為說緣覺
若有佛子 修種種行
求無上慧 為說淨道
佛陀度化了《華嚴經》的根熟菩薩以後,佛陀開始太陽「次照幽谷」,從基層的開始度化。第一個就是度化聲聞眾:「若人遭苦,厭老病死,為說涅槃,盡諸苦際。」佛陀度化眾生,其實看佛陀的意思。一個人有善根、有煩惱,是吧?我問你一個問題:諸位!你認為煩惱可以破壞善根,還是善根可以破壞煩惱?答案是,善根可以破壞煩惱。那你說,那我有善根我怎麼起煩惱呢?因為你善根沒有顯現。就好像說,這個屋子裡面怎麼就有黑暗呢?因為它沒光明。有黑暗是因為它沒有光明,不是黑暗把光明破壞,不是,是因為它沒有光明才黑暗。所以,你知道這個概念,你就知道,佛陀度化眾生,他根本不把煩惱當一回事。你注意看,只要你有善根,佛陀就有辦法救你。
在佛陀的眼光裡面,煩惱就不算是個事。佛陀最怕的,不是怕你有煩惱,是怕你沒有善根,那就慘了!你去看看阿含經,那個鴦掘摩羅,那個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殺到眼睛發紅,看到佛陀都要殺的人,佛陀都有辦法度化他,讓他證得初果。為什麼?因為他有善根。這個是佛陀有辦法啟動你的關鍵點。你要沒善根,你說,欸,我這個人沒有煩惱,我也不造罪,但是我不學佛。那很糟糕了!那你比雖然學佛卻起煩惱的更糟糕,因為佛陀不知道怎麼辦,拿你沒辦法了。就是說,我們講一句話,眾生都是自救,其實三寶都是助緣。你的一念心性沒有累積善根,比起煩惱、造業更糟糕,因為你沒有反轉的機會。


【231】佛陀如何教化聲聞乘?


那我們看佛陀第一件事情。這個人的善根是從苦諦來的,「若人遭苦,厭老病死。」這種人有兩種情況:第一個,環境所逼,他在成長過程中吃了很多痛苦,所以他對痛苦有很深刻的感受。一個人知道痛苦,這也是一種善根。第二,當然,也可能不是因為環境,也可能他接受了教育,他以前可能親近了阿含的師父。阿含經經常講無常無我。他長時間熏習,所以他對痛苦的感受特別強烈。
也就是說,他有知道痛苦的善根,就有救了!佛陀「為說涅槃,盡諸苦際」,佛陀面對對苦諦有深刻印象的人,直接說出世的涅槃。雖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但是沒關係,我們還有一個涅槃寂靜。就把大家從這種無常無我的三界的果報,帶到了無憂惱處,到了涅槃寂靜去了。這第一個。


【232】佛陀如何教化緣覺乘?


我們再看第二種人。「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為說緣覺。」這個人就是緣覺乘。緣覺乘有兩種人:第一個,他有福報,而這個福報還有一個特點,要跟佛陀有關係的,他這個福報必須「曾供養佛」。為什麼呢?因為緣覺乘的人智慧比聲聞人更高。聲聞人是從苦諦下手,緣覺乘是直接斷集。緣覺乘的人,不需要跟他講痛苦。你講苦集滅道,他就知道緣生緣滅。他直接從無生觀斷那種三界的愛取,他直接把十二因緣的愛取斷掉。
這種人福德比較充足。為什麼要強調曾供養佛呢?如果你的智慧很高,福報也很大,而你這個福報卻跟三寶沒有關係,你會變成獨覺,就生長在沒有佛的世界。你看喜馬拉雅山很多這種人,「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他不需要佛陀說法,他看到這種四季的變化,他知道無常無我,就證得涅槃了。
所以十二因緣它講佛法。這個緣覺乘必須要跟三寶結緣,尤其是要跟佛陀結緣,他才能夠出世在有佛世界,聽十二因緣而成就涅槃。


【233】其實一念心性是我們成佛之道的主導,佛法是助緣


第三種人,「若有佛子,修種種行,求無上慧,為說淨道。」這種人根性更高。他知道苦諦以後,他更積極地修習六度的法門,追求成佛的智慧,那佛陀直接講道諦。
蕅益大師解釋這三種人都是藏教的三乘人。藏教的,檔次都不是很高。藏教的法當然是無常無我。諸位!你聽到無常無我,你是怎麼感覺?有三種感覺:第一個,你一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哦,生命是痛苦的,聲聞人。第二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你聽到以後,哦,這個痛苦是因為我有愛取,所以我一天到晚注意痛苦,也沒有什麼意思,我直接斷愛取。緣覺乘,更高明。第三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你聽了以後,欸,我要積極地行六度法門,菩薩乘。藏教的三乘人是這樣來的。基本的核心思想是從無常無我啟動,但是他啟動的重點,一個從苦諦切入,一個從集諦切入,一個從道諦切入。這跟佛陀都沒有關係。佛陀只講兩句話,佛陀在阿含經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結果就出現了三乘人。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其實我們一念心性是我們成佛之道的主導,佛法是助緣,是這個意思。當然,真正的大乘的方等、般若的菩薩道,後面會說明。


【234】《法華經》的好處就是在你的心中創造那一道的光明

辛四、結前啟後
文殊師利 我住於此
見聞若斯 及千億事
如是眾多 今當略說
這個地方等於是結前。結前什麼呢?「文殊師利,我住於此」,我在此娑婆世界,看到佛陀的光明現出前面的以上諸事,包括六道眾生的輪迴,包括佛陀的出世說法,說《華嚴經》,說阿含經等等,這個是承前。啟後呢,「及千億事,如是眾多」,就是後面的種種方等、般若的菩薩種種的六度法門,這都是我親眼在佛陀的光明見到的。「今當略說」,就是承前啟後。
也就是說,我們以前修法的時候,我們是片段的,是吧?我們布施就布施,持戒就持戒,忍辱就忍辱,念佛就念佛。也就是說,我們以前沒有學《法華經》,不知道怎麼整合這些法門,於是就導致我們的修學是多元化的。就像水,往外潑出去就分散了。諸位!到這裡你就應該知道,也應該清楚了,你學《法華經》,就是「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你加上內觀以後,你覺得所有的法門都在啟動我們內在的善根,都在啟動我們內在的功德。
也就是說,《法華經》的好處,就是在你的心中創造那一道的光明。那一道光明出現以後,你所有的修行都能夠成功地整合起來。就是,以前我們修萬法,那就是萬法;我們現在修萬法,會歸一心。所以我們學《法華經》叫做一心萬法,一心而修萬法,萬法而修一心,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以它是一個心性跟萬法之間的互動。
我們以前就是沒有心性,就是妄想跟萬法,所以你所修的法門不知道該往哪裡去,這個效果就差了。為什麼我們修了那麼久,但是我們進步很慢?就是因為我們這麼多的修行的資糧不知道往哪裡會歸,所以佛陀必須要示現。就是,佛陀放出一道光明,然後光明當中才有種種的修行。


【235】你把法門往心中拉,這就是妙法!


諸位!我再講一次,先有光明才有那些所有修行的事情。所以,你不做理觀的智慧,你要是說我整天不學《法華經》,我不修理觀,我就修皈依,那你所修的法就是一個資糧力,你對你內心的善根的開顯、自性功德的開顯一點都沒有幫助。嚴格來說,你還是在門外打轉。
所以關鍵就在這裡。諸位!我再講一次,重點不是你修什麼法門,重點是你有沒有把它會歸心性。就是說,你喜歡拜佛,沒事,你照樣拜佛,把這個拜佛的功德會歸到一念心性,你拜佛的目的是開顯自性的功德。我們喜歡念佛,也沒事,我們念佛的目的是開顯內心的往生的功德跟成佛的功德。法門可以有無量的選擇,但是你只要做一個動作,把這些法門拉到一念心性,這個就是成佛之道。什麼叫妙法?就是你把法門往心中拉,這就是妙法!你把法門往外去攀緣,那就不妙!就這樣子。
這個《法華經》,你看到整個佛陀的示現。我再講一次,佛陀是先有光明,才有整個五時八教的說法。是這個概念。


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