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建立正確的修學觀念和態度 第二集 成德法師 (蔡禮旭老師) 2016/11/16

   


視頻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CEkyaeZ5Y

諸位家人,阿彌陀佛!

我們剛剛談到《法華經》當中提到當生成就的四法,我們希望這一生了脫生死,只要佛經當中提到當生成就的,那這個眼睛要豎起來,耳朵也要豎起來,這些都是重要的。包含佛經裡面帶表演,有理論、有方法還有帶表演,表演當生成佛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以這一生就要能了脫生死,要成就、成佛,鐵定自己就要效法善財童子。那諸位學長,我們到今天已經第幾參了?五十三參,今天第幾參?這個善財童子是必學,因為我們已經設定目標這一生要成就,就得像善財童子:禮敬一切,然後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

那成就四法,首先第一個,「接受諸佛護念」,這個加持力非常的大。禮旭也很有感觸,因為自己的爺爺一生捕魚,而我祖上我爺爺的父親再繼續往上推全部都是捕魚的,那個這麼多代下來,那殺業不得了。我爺爺捕魚得到的獎狀,整個家裡的牆都貼滿了。所以他很聰明,甚至他很敏銳,他可以觀天象,然後可以推斷哪邊可能魚群比較多。所以都感覺遇緣不同。你看福報是一樣的,但是你用什麼緣去謀生、去賺錢那就不一樣了。同樣可以賺到錢,但畢竟好的行業他在賺的過程同時又在造新的積功累德的因,不好的行業他就變成要造很多的業。所以在《楞嚴經》裡面也特別強調殺業的問題。剛剛講的是男女情欲的問題,就容易纏縛出不了輪回。那殺業也是,你欠人家命,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所以為什麼臨終障礙這麼多?很大的部分都是殺業感召的,就讓他病苦、讓他臨終不安,甚至於就像《地藏經》上講的,臨終很多冤親債主他會變現死去家人的樣子,這個當事人假如跟著去了,就墮到惡道上去了。

結果爺爺捕魚。我父親那一代還很不錯,因為我爺爺很努力工作,也是希望下一代有出息,他自己沒念書,就很遺憾,希望讓孩子都能好好的念書。所以我父親那一輩在我們那個村莊就算是很特殊的。整個都是魚村嘛,結果我父親是大學畢業,我三叔還是博士畢業,所以在我父親那一輩就整個家族就興旺。像我的話,我們家族有六個男的,我是最矮的,學歷最低的,長得最醜的。結果我又學佛之後說,奇怪,那幹殺業怎麼福報這麼好?我爺爺跟奶奶的相貌那個耳垂都比我們漂亮很多。後來我就覺得一定是祖上有德,而且這個還好多代。

我就請教我父親查一查資料,到底我們的祖籍在哪裡,那有沒有祖宗的資料。結果我爸一查說:「我們祖宗到臺灣第一代諱字是遠德。」我說:「這個名字不是捕魚人的名字,那代表祖上是讀書的。」所以就有一個願望,一定要回到泉州晉江後湖村去找我們那個家廟,後來兩年多前也滿我的願,去了。而且很感應,我請朋友去看一下我們家那個家廟,結果他們去看那一天,修家廟的族長剛好回國,他在菲律賓做生意,那一天剛好就碰上了。結果禮旭要去的那一天,他下午坐飛機走,禮旭上午到,他也陪了我整個過程。你說怎麼會這麼巧?所以禮旭這些年來對師父講的,一切都是佛菩薩加持、祖宗安排。禮旭對這一點非常相信。

你看我們漢學院在英國,湯恩比教授對整個中華文化的讚歎、宣揚,那可能在上個世紀是力度最大的學者。那湯恩比教授最佩服的是哪個朝代,你們知道嗎?宋朝,清明上河圖。而且宋朝很尊重文官,所以整個文化非常昌盛。湯恩比教授說,假如有來生,我必在中國。算一算他今年差不多幾歲,應該差不多剛好四十歲。你們假如有遇到,哇,怎麼宿世善根,然後講起話來跟湯恩比教授很像的,請通知我們一下,趕快要把他請出來。對呀,人都是接續前輩子的這些善根跟願力。

結果師父去漢學院的因緣,是趙氏公會成就的。宋朝是趙匡胤的天下。所以很奇怪,去英國也是趙氏公會幫老法師打通安排到上議院講課。那《百家姓》也是宋朝編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結果很有意思,漢學院的這個總監(總務長)姓錢,然後有一個很重要的專家姓孫,這第一批就去了。還有一個也都是很發願的一個學生也姓孫。我就很好奇在那裡觀察,趙錢孫李,所以我們李越老師也是打頭陣的。

我說現在宋家軍跟李家軍勢力都滿大的,我們蔡家軍來湊熱鬧,為什麼呢?因為我的祖先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做錯了一件事,讓孔子在陳蔡絕糧,所以《了凡四訓》說,「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父母、祖宗以前有做錯事,我們後代要彌補。遠有陳蔡絕糧,近有太重視西方的東西,東方的東西、中國的東西忽略了。所以我們的祖先可能一直在搖頭,所以假如我們姓蔡的一出來,祖宗加持力很大,小蔡的額頭也有點發亮。所以我們人間開會一次,天上開會四五次了,比我們還忙啊,understand?這真的不是假的,這個都是聽師父講經,當時候那個對日還沒抗戰,師父他們那個故鄉,他們不就看到了,那個陰間已經要開戰了。

有一個人好像也是三四十歲而已,結果就跟他父親說,他要跟嶽飛去打仗。他父親說,我就這個獨生子,不挑別人幹嘛挑我的兒子。可是他兒子特別崇拜岳飛,然後他一直求他父親,他父親很生氣,一直不肯,最後拗不過他,說「好了」!那個話一講完他就斷氣了。這都是真實的,就在民國時期發生的。所以你看人間還沒有事,陰間已經在動了。所以漢學院還沒開始,佛菩薩跟祖先調兵遣將,這都是真的。

我曾經聽經的時候聽到有個弘法的人,有一位法師他出去弘法,後來在一間破廟住下來,他就有點感觸,歎了一口氣說:「哎呀,真辛苦。」突然聽到旁邊空中傳來聲音說:「我們比你更辛苦。」我聽那個例子印象非常深。他看起來,「哎呀,今天有個破廟可以住」。問題是那個龍天護法不知道要忙多久,好不容易給他有住的、有吃的。體會到了,念「一心觀禮,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十方護法菩薩、金剛,梵,天,龍,神,聖賢等眾」,體會到的時候再念不是嘴巴念,是真的不是假的。

請問大家,我們開這個班,你想一想佛菩薩、龍天護法來多少?不然我們平常在家有這種學習效果嗎?這都是我們可以體會到的。那個都是很強的加持力,一到這個地方好像身心就跟在家不一樣。所以這個時代要依眾靠眾,也是很有道理。所以禮旭也感覺應該湯恩比教授也在調兵遣將,所以這個緣就很順利到了英國去。

趙錢孫李。周,剛好在倫敦開祭祖法會那個主要發言人就姓周,馬來西亞的一個觀光大使。吳,吳董事長,都到了英國。所以你看才前面幾個姓氏沒有一個缺的,全部都是重要的人。包含現在周,我們的長老院長就是周邦道老居士最小的兒子,第五個兒子周春塘教授,我們去了就是接受他的領導,他研究漢學四十多年。你說緣怎麼那麼巧?誰安排的?開悟了沒有?所以別瞎操心了,我們就盡自己本分,一切自有佛菩薩安排,不用操心,安住當下敦倫盡分。只要佛菩薩需要的,鞍前馬後在所不辭。願發了,佛菩薩他們都收到,他們是法界身,都收到了自有安排,別著急。

所以禮旭深信因果,所以就覺得一定是祖上的恩德,希望回去感念祖先。回去也剛好都很感應,都有這個修祖廟的族長親自接待。那去祭拜的時候也很有感受,一打開那個門,那一般不隨便打開的。我一開始祭祀差不多過了兩分鐘,突然他們就喊:「把那個打開!」我又搞不清楚,後來才最後一道門打開,一看,幾百個神位立在上面,而且那要立上去的,應該都是對國家有貢獻的。所以後來瞭解我們這一脈在清朝出過兩個國師,一個是蔡世遠,一個是蔡新,是乾隆皇帝跟嘉慶皇帝的老師,漳浦就知道了,蔡新跟蔡世遠後來在漳浦。所以《四庫全書》的修訂大家都知道是紀曉嵐,但是大家知不知道誰監督?監督是比編排高一級,就是蔡新,他做帝師四十多年,他比紀曉嵐大一輩,這也是我這一次在漳浦的時候才知道這一件事情。所以瞭解我們祖先很有智慧,「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都給我們講清楚了。

我們瞭解祖先,我們瞭解佛菩薩,跟他們就沒有分開了,所以念這一句佛就很感應,「接受諸佛護念」。而且我們要瞭解,不念佛會起什麼念頭?這個是非常實際的問題,大家不要小看一個念頭。所以修學當中要建立很深的因果概念,要深信因果,而這個因果不只在事相當中,你起個念頭都會感召果報,要深信。這個時候人對念頭就非常的警覺,不敢亂動念頭,戰戰兢兢。

在公案當中講到,安世高大師在前世有一個師兄弟,明經好施。大家讀到這個,「明經」是對佛經佛理他有一定的深入,我們現在很多佛教這些教誨還想不通,他是明經,又是弘法的法師,又喜歡佈施,這已經算很有善根。但是有一次托缽的時候,飯菜不滿意,起了個瞋恚心,死後墮到畜生道當龍王。大家注意,瞋恨心很重很容易墮龍神這一道。像那個好像是梁武帝的妃子死後也是墮到蛇道去了,所以瞋恨心很麻煩。大家從這個公案當中,有沒有體會,一個念頭的力量很大。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起了個嫉妒的念頭,譭謗了當時候兩個弘法的法師,這一群人死後墮在地獄一千八百萬年。大家要知道地獄一天度日如什麼?如年,那個痛成那個樣子,其實只有五分鐘,在他們來看那不知道過了多久了。

所以從這些公案我們就可以慎重,念頭的力量太強了。這個念放不下,強者先遷,這個念頭就把我們帶去投胎了。所以師父說十法界都有引業,引我們去這一道,貪心帶我們到餓鬼,瞋恨心帶我們到地獄,愚癡帶我們到畜生道,五戒引我們到人道,十善到天道,四諦到聲聞,十二因緣到緣覺,六度到菩薩。接下來很重要,我們都是要頻道要接到佛法界,佛是什麼?平等心,是佛法界。真的聽經聽到這一點,真有志氣的人從今天開始用平等心待人,平等的恭敬、平等的慈悲、平等的供養,其實就是普賢行,普賢法界西方就接上去了,這科學也給我們證明這個道理。

所以徹悟大師有一段法語非常好,就提醒我們:世間最值得珍重的就是人的精神、就是念頭。為什麼值得珍重?因為一念生,則法界緣就起了,法界就要現了,種這個因遲早要現那個果;一念淨,佛土的因就種下去了。所以人肯念佛,西方就有一朵你的蓮花就出來了,這個念頭是很微妙的。所以明白這個道理,能不能亂動念頭?能不能浪費自己的精神?不行。這個時候就要念佛,接受諸佛護念。然後呢?入正定聚,這真的自愛。所以世間最值得愛惜的就是光陰,最值得珍重的就是精神。那珍惜光陰了,「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我們每一天毫不間斷的往死亡在走,這個是從出生就是註定的方向。那這個不是開玩笑的,而且無常迅速,無常隨時會來,我們道業辦得如何?有沒有把握了脫生死?這個是不能開玩笑的事。

那既然知道時間值得珍惜,絕對每一分、每一秒,勤修淨業,積功累德,植眾德本。那我們要知道,求生西方,西方是大乘的境界,小乘人不生,要發大心量,所以在《無量壽經》二十四品「三輩往生」都有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勸發菩提心文》,這一次是我們很重要的學習科目。而且發菩提心做漢學就導歸極樂;做漢學不發菩提心、不求生淨土,哇,那修很大的福報,未來到天上做天王,又會遇到很多天女,之後又樂不思蜀。所以真正修行人、想清楚的人不求世間的福報了,這樣才能入正定聚。

所以這個心一定要發出來,你說:「我怎麼想發都發不出來?」你是本有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不用氣餒。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他只是有障礙,什麼障礙?分別、執著。只要肯把見思煩惱,思裡面貪、瞋、癡、慢、疑,把它放下,慢慢你本有的慈悲心就現出來了。不覺本無,分別、執著是虛妄的,剎那生滅,一定可以去掉。求道之人必遇魔障,道心堅固一定可以突破,這是神光大師的老師教給他的。學道之人必遇魔障,佛心堅定就能突破得了。

佛法是圓融無礙的,為什麼佛弟子很難保持一個法喜?因為只要在境界當中起了分別、執著,他鐵定要煩惱。比方分別:道場好修行,家裡不好修行。這個時候他會無形產生一種障礙:看到家人就不舒服,看到道場的人特別親。那請問大家,換一個角度想,他們家裡的人感受如何?「我護念照顧他幾十年,這些道場的人認識才兩個禮拜,比我這個枕邊人還親。」你說他咽得下這口氣嗎?那你看我們佛弟子不是遇緣當中人情事理都不懂?所以學儒學道重不重要?你有這個基礎不可能是這樣的,他都知道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要先敦睦倫常。所以印祖很怕我們後世的人執著,所以他開示裡面很常出現的,敦倫。倫是什麼?五倫;盡分,閑邪存誠。

所以師父很慈悲,他的開示都是破我們可能產生的分別、執著。師父說:「家庭主婦如何圓成佛道?」那大家聽到這個題目說:我又不是家庭主婦。這一念又是分別執著,依義不依語,你聽佛法,依它的義理不要聽他的言說而已。你一言說:他講企業家的,不是我;他講什麼的,不是我。其實那個理是什麼?貫通的,心性之學放諸四海皆准。所以會聽的人哪怕是舉其他的行業,他馬上那個理一貫通,他就明白了。所以師父曾經講他在大飯店裡面講,那吳董會學,他就來做了。

師父曾經在一個飯店講:「老闆是佛,員工是菩薩,大飯店就是道場,不分別、不執著。」師父又講:一個家庭主婦,妳面對妳所有的家人,妳都把他當諸佛如來供養,妳這個家庭主婦就是普賢行,禮敬諸佛;把所有家人的善根都能夠帶動起來,那是廣修供養;他們有優點出現,妳向他們學習,稱讚如來;在家庭相處當中一有什麼摩擦,馬上說「都是我的錯」,懺悔業障。那在家庭、在家族裡面不同樣行普賢行,同樣圓成佛道。這樣人的心就平了。不然她比方說現在看到我們在弘揚漢學,她就很難過了,哎呀,我都不能做那個。其實她當下就可以成就了。當然她真的有那個願,發了之後不要執著,說不定她當家庭主婦、當媽媽當了十五年以後,她當得很用心,知道怎麼樣敦五倫,怎麼樣把一個孩子培養有德行,她十五年之後哪怕沒有到漢學院讀書,她一出來就是一個漢學專家。你相不相信?因為她是什麼?她是真刀真槍練出來的。她只要看一下經,她就馬上印證。我們有時候讀了很多理論,實際上還要慢慢去感悟。當然不管怎麼樣都不能離開聽經,經教的指導,這樣解行相應真正做到的人一定可以說。說的人還不一定做得到。

所以每一個人因緣不同,只要真幹,只要有弘法利生的願,以後佛菩薩自有安排,大家別操心,安住當下。

而剛剛跟大家講的接受諸佛護念很重要,但是你只要不念佛就造業、就打妄想。所以三時繫念有一句很重要的話,「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你就結六道輪回的業因去了,「剎那即結業之所」。所以師父教我們隨時要提起佛號,假如有工作要做了、要思惟,佛號可以先放下,但所思惟的事都是植眾德本,都是入正定聚,都是幫助自己發度眾生之心,那個在思惟、在工作也是積累往生的資糧。道場在哪?就在當下,事情辦完了,趕快佛號再提起來了,就對了。

好,明天再跟大家談修學的內容,修學的定義,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這節課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