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力度三行--淨空法師



第九條力波羅蜜。「力度三行」,力就是力用,就是作用,在佛法說稱為德用。有德就有力,沒有德那個力不是真的,縱然有力,他會做錯事,他會帶來災難,所以一定要有德行,這個德用是最好的。它有三種,第一種「思擇力,謂思惟揀擇一切善法,而得其力」。這個意思不難懂,但是很不容易,也就是說,世出世間法我們要選擇,什麼是對我有利的,什麼是對我有害的,這一定要懂。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這個十度皆是後後勝於前前,最後包括前面所有的,前面不包括後面。好像我們蓋房子,十層大樓,第一層不包括第二層,我只有第一層,有沒有第二層無所謂;可是第二層一定要有第一層,沒有第一層,它怎麼能成立第二層?換句話說,第十層一定包含下面九層,這就是後後勝於前前。這個德用、力用,道德的力用,你看它包括前面布施有力、持戒有力、忍辱有力、精進有力、禪定般若都有力,還包括前面方便跟願,你才曉得思惟選擇沒有智慧不行,沒有智慧往往選錯,選錯不但帶給現在的痛苦,後來的痛苦更麻煩。
現在的人選擇什麼?選擇的皆是名聞利養,選擇名利,特別是重利,選擇怎麼樣去賺錢。錢能賺得到嗎?如果真的錢可以賺得的話,釋迦牟尼佛也去賺錢了,孔老夫子也去賺錢了。這些人對於事理通達明瞭,錢不是賺得的,是什麼?是德行感召來的。所以要有德、要有命,沒有德、沒有命哪來的財富,哪裡來的名利?我們看到現在有很多得名利的人,他確實不擇手段,他也能得到。我們看錯了,我們只看到表面,沒有深入一層去觀察,深入一層去看你就明白,他今天不擇手段也能得名利,什麼原因?過去生中修積的厚,不是今生修的,今生他不懂得,是這麼個道理。而過去生中修積的厚、積的大,他今生用的手段不正確,意念不清淨,他還是能得到,得到的已經打折扣。譬如你看到他今天是億萬富翁,其實他命裡多少?命裡可能是兩個億、三個億、四個億,現在只變成一個億。這為什麼?這就是他念頭錯了,他行為錯了。他如果還是用道德、用仁義、用慈悲,那他今天的這個財富決定不止一個億。命裡有兩個億,因為他的德行好,心好、行好,他可能從兩個億上升到四個億,他不斷的向上提升。如果用心不善,起心動念損人利己,想奪取別人的,他命裡兩個億就減了一半,打對折了,他只能得一個億。所以古人懂得,有德有命,今人不懂,只靠這競爭、鬥爭、戰爭,用這種方法得來的,不但是命裡福報虧折,將來的果報都在三途,苦不堪言!誰知道?佛知道。所以經教不能夠不相信,選擇不能不慎重。
釋迦、孔子為什麼選擇教學?教學是在累積功德。你說他在世,在世是的,是很普通的人、平常的人,尤其是孔子,在社會上沒有做過高官,名不顯,家庭不富裕,是小康之家,能夠維持溫飽而已。他的學生,最好的學生、最優秀的學生顏回,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顏回貧賤到極處,只可以說比乞丐好一點。但是顏回的德行,顏回的覺悟,在同學們當中都沒有人能跟他相比,顏回的心態端正、快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後人談到孔顏之樂,孔子、顏回他們快樂,他樂在哪裡?樂在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一點都不迷惑,這個真樂!有這樣的智慧能力才有思擇力,就是你思惟選擇的能力。釋迦牟尼佛選擇終身教學,這是一種行業。終身教學裡頭沒有名也沒有利,他為什麼選擇這個?這是至高無上的快樂!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不是財富,跟財富沒關係,跟地位沒關係,跟榮譽沒關係;跟真實智慧有關係,跟德行有關係,跟清淨慈悲有關係,這是世間所謂的高人!所以這第一個是慧德,智慧的德用。
第二「修習力」,就是學習。學習要怎樣學法?這個地方用的文字,「謂修行數習殊勝妙行」。我們用我們常常講的一句話大家就很清楚了,這句話其實的意思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就是殊勝妙行。修行,行是行為,行為有了錯誤,行為有了偏差,把它修正過來叫修行。行為太多太多了,佛陀把它分為三大類,叫身口意,再多的行為總出不了這三大類。一個是你身體在造作,一個是口的言語,一個是念頭的思想,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言語是口業的行為,身體動作是身業的行為,身口意把所有一切行為全部包括了,一個都不漏。行為錯誤,做錯了、說錯了、想錯了,怎麼辦?修正過來。用什麼來修正?用古聖先賢的教誨,用佛菩薩的教誨,那是標準。我們用這個標準來對照、來檢點,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是修習力。聖賢、佛菩薩那是標準,所以修習力是戒德,持戒。孔孟教我們《弟子規》,老莊教我們《感應篇》,佛菩薩教我們《十善業道》,這是標準!得要認真幹、天天幹,一天都不能鬆懈。先把基礎打好,這是什麼?修習力的基礎,你沒有這個基礎,無論學什麼東西,世法、佛法都不得力。不得力就沒有收穫,你什麼都得不到,學一輩子都得不到,這種人在社會上太多太多了,無論出家在家你都能看見。為什麼他們修行一輩子不得力,你有沒有想這個原因?你要不去想,這個想就是前面的思擇力,你怎麼會選擇?看到人家失敗的地方、不得力的地方,我們自己學習就要迴避,我們要改進,我們才能夠有收穫。別人走的這個路子是正確的,我們要學習跟著走;他走的這個路子錯誤的,帶給我們的是災難,我們要反省,我們要改正。
中國傳統教學、佛菩薩的教學是把戒擺在第一,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就是守規矩,不守規矩怎麼行?前面跟諸位報告過,《梵網經》教出家人兩條重戒,「不作國賊,不謗國主」;在家的佛弟子,佛在瓔珞戒上也有兩條重戒,「不漏國稅,不犯國制」,國制就是國家的法律,佛弟子決定不犯法,決定不漏稅。漏稅是什麼?漏稅是盜戒,盜取國家的財富,那個罪可重了。你盜一個人的,你將來還一個人;你盜全國老百姓的,國家的財產是全國老百姓的稅收,那全國老百姓都是你的債主,你什麼時候還得清?盜戒裡面最重的是盜三寶物,就是寺院裡面的財物叫三寶物。如果它是個正法道場,十方信眾來供養的錢,你要是拿去亂用,那個結罪比盜取國家的錢還要嚴重。為什麼?一個國家人口有限,佛弟子的人數沒有限,遍法界虛空界,所有這些佛門弟子,特別是出家人他都有分,你怎麼可以盜他的?他是真正出家人,他是真正在行菩薩道。所以這個常住叫十方常住,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全有分,你怎麼可以動用他的?所以佛在戒經裡面講,佛子縱然犯了五逆十惡,這是阿鼻地獄罪業,佛都能救,盜常住財物佛不能救。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盜常住財物佛怎麼能救?你的債主是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真正出家修道的人他都有分,那個結罪可太麻煩了!所以我們學習要知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必須把三個根紮好,出家還要加一個根,《沙彌律儀》。沙彌律儀裡有十條戒律,有二十四門威儀,要做到,做不到不行,做不到是假的。殊勝妙行,「證得其力」,你能夠感受到這種力用,這是戒德。
第三「變化力,謂神通力用,化度眾生」,這個變化力從定來的,戒德、定德、慧德,慧是選擇。為什麼說神通力用?人心定,本能就恢復,六根的能力就恢復。天眼、天耳、他心、宿命,這都是人的本能,你本來都有,因為你迷失了自性,你起心動念生煩惱不生智慧,如果你心定下來,這個能力就恢復。古德說「放下即是」,難就是難在放不下,放下,戒定慧就圓滿。所以戒,佛經上講得很好,有律儀戒、有定共戒,你清淨心現前,清淨心裡頭沒有過失,心裡頭沒有過失,言行自然沒有過失,心是主宰。道共戒,道是覺悟、明白了,決定不會犯過失。他都能產生神通力用,你一定有善巧方便化度眾生,六波羅蜜圓滿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節錄精華(第481集)--淨空法師2011/7/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