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佛教故事-- 三事勝諸天

佛教故事-- 三事勝諸天
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蘭陀竹林弘法度眾。城內有一貧人,生活十分窮困,大眾都很憐憫他。但是他堅信佛法,不僅生清淨的正信,並且嚴持淨戒,又能讀誦經典,更在能力之餘廣行布施。

因為有這四種功德因緣,命終之後投生至忉利天勝妙善處,並得三種殊勝果報:第一,容貌莊嚴殊勝;第二,天名稱殊勝;第三,壽命殊勝。諸天人見到這位天人都十分歡喜,生起恭敬之心,立即前往報告忉利天的天主釋提桓因。

釋提桓因便告訴大眾:「此天人在世時,雖然貧窮困苦,但對三寶心生正信,能持淨戒,並修布施,才得以生天且有如此殊勝的功德果報。」帝釋即為說偈:

  「若於三寶生淨信,其心堅固不動轉,
   持所受戒不毀犯,當知此人不名貧,
   名為智慧壽命人。以敬無上三寶故,
   得生天上受勝樂,是故應當作斯學。」

諸天人聽聞此偈已,歡喜信受,作禮還宮。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三》

省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是因,如是果」,人有貧富貴賤、賢愚不等,皆由前世今生的所作所為而來。布施、持戒、精進、敬信佛法、恭敬三寶、護持三寶,無一不是在累積福德資糧。未來不是在遙遠的時空,因為沒有現在,就沒有未來,只要當下肯定自己的佛性,念念起善念,在因地上努力,修一切善不執一切善,果德自然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