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馱贊>:
韋馱天將,菩薩化身,
擁護佛法誓弘深,寶杵鎮魔軍,
功德難倫,祈禱副群心。
*南無普眼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韋馱菩薩,梵名 Skanda,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韋馱天。或稱韋將軍、韋天將軍。本為婆羅門教之神,原為戰神,有六頭十二臂,手執弓箭,騎孔雀。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五世紀後傳到北印度,後被大乘佛教收納為伽藍之守護神。
韋馱菩薩為南方增長天八大將軍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將軍之首。生性聰慧,早離塵欲,修清淨梵行童真之業。受佛陀付囑而鎮護東西南三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故稱「三洲感應」,號稱「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世傳佛陀涅槃時,有一"捷疾鬼"盜取佛牙一雙,韋馱天乃急追取還。其形像身著甲冑,合掌,腕捧寶劍。
於我國,自唐初之道宣律師感得其像後,各處之伽藍均設有其神像。有關其名稱,金光明經卷三鬼神品稱之為韋馱天神,義淨所譯之"金光明最勝王經" 卷八則譯作塞建陀天;又經軌中多稱為塞建陀或建陀天,而不作韋馱天。蓋金光明經所記之韋馱天係為建馱天之誤寫,梵語應譯作私建陀天。
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中,建有護法殿,專門供奉韋馱天。韋馱的佛像造型主要有:一是雙手合掌,兩手同握金剛杵,表示該寺歡迎四方遊僧前來借宿(俗稱掛單),二是單手握金剛杵立地,表示該寺不接受外來和尚借宿。通常置於天王殿大肚彌勒佛像背後,臉朝向大雄寶殿。
[ 普陀山傳奇異聞錄 ] 有一則韋馱顯靈的故事:
大約在清末民初的時候,普陀山有所大廟於夜晚失火,當夜有一個小沙門太累,就倒在韋馱菩薩的腳下睡覺。熟睡中突有一身穿金甲,狀如韋馱的人拍沙門的屁股說,起火了,還不趕快逃生。沙門驚醒,果見火勢兇猛,便在不知不覺中將一尊一丈多高的韋馱塑像,背出廟門。
天明火熄,廟全毀,唯這尊韋馱塑像屹立在廟外。眾詢之,沙門告以驚夢之事,並說韋馱是他一個人背出來的。可是這尊佛像,有好幾百斤重,幾個人都抬不動,而小沙門竟能獨力把他背出來。因此韋馱顯靈的事蹟,也就載入 [ 普陀山傳奇異聞錄 ] 中。
釋迦牟尼佛滅度之時,告韋馱尊天菩薩曰:功德圓滿之時,當得做佛。號,南無樓至佛(乃現在賢劫千佛的最後一位)。韋馱菩薩早在寶華琉璃佛會上成道,號『普眼菩薩』。另在釋迦佛會上名『真童身菩薩』。
伽藍護法菩薩
而據《佛祖統記》卷六智者傳記載:隋天台智者大師來到荊州,想在當陽玉泉山創建精舍。一日於定中見關羽、關平將軍父子顯靈,化玉泉山崎嶇之地為平址,以供大師建寺弘法,並向大師求受五戒,誓願生生世世護衛佛法。至此成為佛教護法迦藍菩薩。寺院中常見菩薩與韋馱尊天護法菩薩,分立佛陀左右。
另於古典文學作品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如是記載:卻說關公一魂不散,蕩蕩悠悠,直至一處:乃荊門州當陽縣一座山,名為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靜,原是汜水關鎮國寺中長老;後因雲游天下,來到此處,見山明水秀,就此結草為庵,每日坐禪參道;身邊只有一小行者,化飯度日。
是夜日白風清,三更已後,普靜正在庵中默坐,忽聞空中有人大呼曰:「還我頭來!」 普靜仰面諦視,只見空中一人,騎赤兔馬,提青龍刀;左有一白面將軍、右有一黑臉紅髯之人相隨;一齊按落雲頭,至玉泉山頂。普靜認得是關公,遂以手中麈尾擊其戶曰:「雲長安在?」 關公英魂頓悟,即下馬乘風落於庵前,叉手問曰:「吾師何人?願求法號。」
普靜曰:「老僧普靜,昔日汜水關前鎮國寺中,曾與君侯相會,今日豈遂忘之耶?」公曰:「向蒙相救,銘感不忘。今某已遇禍而死,願求清誨,指點迷途。」普靜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醜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關帝原名「羽」字雲長,本字長生,三國時河東郡(今山西)解縣人。勇猛過人為一虎將,輔佐劉備成其大業,大破曹軍,過五關斬六將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漢壽亭侯」,後為吳將呂蒙所襲伏。諡「壯繆侯」。因素重情義秉性忠直,名垂青史。
歷朝天子多有加封,宋時封為「武安王」,明神宗時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後代民間多尊稱為「關帝」、「關聖」、「關聖帝君」、「武聖」。在道家、儒家視菩薩為「忠義」的象徵,尊稱為「關聖帝君」。於道家,又稱「蕩魔真君」、「伏魔大帝」、「恩主公」。於儒家,因精通儒家經典,為儒家的文衡帝君。是唯一為佛、道、儒三家所共同尊崇的菩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