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佛經不可不讀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佛經不可不讀
予少時見前賢闢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視,罔覺也。偶於戒壇經肆,請數卷經讀之,始大驚曰:「不讀如是書,幾虛度一生矣!」今人乃有自少而壯、而老、而死,不一過目者,可謂面寶山而不入者也。又一類,雖讀之,不過採其辭,致以資談柄、助筆勢,自少而壯、而老、而死,不一究其理者,可謂入寶山而不取者也。又一類,雖討論,雖講演,亦不過訓字銷文、爭新競高,自少而壯、而老、而死,不一真修而實踐者,可謂取其寶,把玩之、賞鑑之、懷之、袖之而復棄之者也。雖然,一染識田,終成道種。是故佛經不可
不讀。
【註釋】
① 闢佛:斥佛教、駁佛理。闢,讀音「譬」。(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矮人:此指識見淺短的人。(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戒壇:舉行授受戒律儀式的場所。戒律之授受,原僅需挑選清淨地方結界舉行,後來才以土、石、磚等築成三層平壇作為戒律授受處,故戒壇又稱戒場。(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④ 經肆:肆,讀音「四」,店鋪、市集。經肆,如同現在的佛經流通處。(參考《漢語大詞典》)
⑤ 筆勢:書畫文章的意態和氣勢。(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識田:此指八識田。所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一切種子,都收藏在第八識裡,遇到緣,就會發起現行,像是田地放下了種子就會生出果來一樣,所以叫做田。(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⑦ 道種:成佛道的原因、種子。
【譯文】
我在年少的時候,見前輩妄議佛教、駁斥佛理,我也因為有先入為主的錯誤成見,跟著以短淺的見識而藐視佛法,那時的我真是無知啊!後來,偶然在某戒壇的佛經流通處,請得數卷佛經閱讀,這才大吃一驚,歎道:「假如沒有讀到這些佛經,幾乎虛度一生啊!」
現在有許多人,從少年到壯年到老年,一直到死,從來不曾看過佛經,或以為佛經不屑一讀,這些人可說是面對寶山而不想入山取寶。又有一類人,雖讀佛經,只不過是為了節錄佛經中的辭句,藉以充實自己談論的資料、助益文章寫作的內容。這些人自少年到壯年到老年,一直到死,從來沒有認真地探究佛經的深妙義理,可說是入寶山而不想取寶。
又有一類人,雖然研究討論佛經義理,或對人講解佛經,也不過是依文解義,或是標新立異以顯高明。這些人自少至壯至老至死,從來沒有依著經教去真修實踐,可說是把取到手的寶物當作玩物鑒賞,或抱在懷中,或拿在手裡把玩,興致索然時,卻把寶物丟棄了。儘管如此,只要我們的八識田能夠沾染薰習佛經的文字,終究能因此而修行成佛。所以說,佛經不可不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