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莊子三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莊子三
曰:「古尊宿疏經造論,有引莊子語者,何也?」曰:「震旦之書,周孔老莊為最矣。佛經來自五天,欲借此間語而發明,不是之引,而將誰引?然多用其言,不盡用其義,彷彿而已矣。蓋稍似而非真是也。南人之北,北人不知舟,指其車而曉之曰:『吾舟之載物而致遠,猶此方之車也。』借車明舟,而非以車為舟也。」
【註釋】
① 震旦:古代印度稱中國為震旦。(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五天:中古時期,印度全域分劃為東、西、南、北、中五區,稱為五天竺。又稱五印度。略稱五天、五竺、五印。(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文】
有人問:「古大德注解佛經或者造論闡揚佛法,也有引用《莊
子》的話,這是為什麼?」
我答道:「中國的著作,當推周公、孔子、老子、莊子的著作最好。佛經來自五印度,必須藉由中國的語言文字來闡明佛經的義理,如果不引用中國這些聖賢的語言文字,還有誰的話可以引用?然而大多只能借用它的文字,並非完全引用它的義理,只是取其彷彿而已;實際上只能取其稍微類似之處,而無法完全用來闡述佛經本意。譬如南方人到北方,北方人不認識船,南方人就指著車對北方人說:『我們南方人常用船運載貨物到遠地,如同你們這裡用車載物一樣。』這是藉由車來解釋船,並不是說車就是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