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泰首座



《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泰首座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泰首座
或謂:「泰首座刻香坐脫,九峰不許,以不會石霜休去、歇去、寒灰枯木去等語也;而紙衣道者能去能來,將無會石霜意,而洞山亦不許者,何也?」愚謂紙衣若果已出息不涉眾緣,入息不居陰界,則去住自由,當與洞山作愚癡齋,把手共行,泰何可及?如或不然,未免是弄精魂漢,古人所謂鬼神活計者是也。而泰公卻有真實定力,特其「耽著靜境,不解轉身」一句,二者病則均也。然紙衣虛心就洞山理會,而泰公奮然長往,自失大利。滿招損,謙受益,學禪者宜知
之。
【註釋】
首座:此指位居上座的僧人。據《釋氏稽古略》卷三載,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八五六年)敕法師辯章為三教首座。此為設三教首座之始,後亦敕封精於經論之僧為首座。至唐末宋初,始為禪家所專用。(摘自《漢語大詞典》、《佛光大辭典》)
坐脫:又作坐化、坐亡。修行者端坐安然而死。(摘自《漢語大詞典》)
泰首座刻香坐脫公案:石霜慶諸禪師圓寂後,大眾欲請泰首座繼任住持。九峰道虔禪師(時為石霜禪師的侍者)對大眾說:「須明得先師意,才可以。」泰首座問:「先師有什麼意?」九峰道虔禪師說:「先師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萬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其餘則不問,只問你:如何是一條白練去?」泰首座回答:「這個只是明一色邊事。」九峰道虔禪師聽了,說:「原來未會先師意在。」泰首座說:「你不認可我,那但裝香來,香煙斷處,若去不得,即不會先師意。」遂焚香,香煙未斷,泰首座已坐脫了。九峰道虔禪師撫摸著泰首座的背說:「坐脫立亡即不無。先師意未夢見在。」意即:是有坐脫立亡的功夫,但是,對於先師之本意,則未必真的瞭解。(摘自《五燈會元》)
九峰道虔禪師:唐朝江西瑞州的九峰道虔禪師,為石霜慶諸禪師的法嗣弟子。以石霜生前開示學人時所說之七語句來勘驗首座,並認為此七句乃學人應備之修行態度。此七語句中,每語句之末字均為「去」字,故統稱為「石霜七去」。
1休去:謂停止一切之動作行為。
2歇去:謂泯絕身與心、能與所等一切之對立分別見解。
3冷湫湫地去:謂熄卻一切迷悟凡聖之熱惱,而達於清涼之境地。
4一念萬年去:謂持守一念而如如不動。
5寒灰枯木去:謂不存絲毫之情識分別。
6古廟香爐去:謂去除執著,一如散盡古廟之香灰。
7一條白練去:謂於領悟佛法之過程中,無論對正位(代表真如之空界)、偏位(代表現象之色界),皆能分明瞭然,而無任何疑滯塵垢,猶如一匹純淨無染之白絹。(摘自《佛光大辭典》)
石霜:唐代僧,世稱石霜慶諸。十三歲出家。曾至溈山靈祐之下,擔任米頭之職。又至潭州道吾山參謁道吾圓智,得其心要。後為避世,乃混俗於瀏陽(湖北長沙),人皆不識,故又稱瀏陽叟。後為洞山良价所識,舉住石霜山,始為人所知。其後,圓智以師為嫡嗣,親至石霜山,師乃執以師禮。及圓智示寂,學徒雲集石霜山達五百人,師避之不得,遂止住二十年,晨夕與學侶扣擊問答,學眾有長坐不臥,屹若株杌者,世稱「石霜枯木眾」。唐僖宗聞師之道譽,欲賜紫衣,師堅辭不受。世壽八十二,法臘五十九。諡號「普會大師」。(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紙衣道者:唐代禪僧克符。涿州(河北固安)人,以平居喜著紙衣,故世稱之紙衣道者、紙衣和尚,後參臨濟義玄之四料揀而省悟。
紙衣道者參訪曹洞宗第二祖曹山本寂禪師,本寂禪師問︰「你不就是紙衣道者嗎?」道者說:「不敢。」本寂禪師問︰「什麼是紙衣底下的事?」道者回答︰「一裘才掛體,萬法悉皆如。」本寂禪師又問︰「什麼是紙衣底下的作用呢?」道者一走上前來應了一聲,便站著立即脫化而去!
 本寂禪師說︰「你既然體解了這麼脫去,何不就這麼回來呢?」話一說完,道者忽然張開眼睛問︰「你我眾生的一靈真性,不假借父母胞胎時,怎麼樣?」本寂禪師說︰「未是妙。」道者問︰「如何是妙﹖」本寂禪師說︰「不假借任何假借!」
紙衣道者這時跟本寂禪師說了一聲:「珍重。」就坐化而去,不假絲毫形式。
曹山本寂禪師於是作頌云:「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情分萬法沈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洞山:即洞山良价(音「界」)禪師,中國曹洞宗開祖。唐代筠州會稽(浙江會稽)人。幼從師誦《般若心經》,至「無眼耳鼻舌身意」時,忽以手捫面,問曰︰「我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經言無?」其師異之,知其資稟異賦,遂令至五洩山從靈默披剃。謁南泉普願,深領玄旨。又訪溈山靈祐,更歷參魯祖寶雲、南源道明等人。後於過水影時,豁然開悟。乃嗣雲巖之法。咸通十年三月朔,剃髮沐身,鳴鐘辭眾,大眾慟哭不止。師忽開目謂曰︰「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息死,於悲何有。」遂令主事僧辦「愚癡齋」。由於眾心戀慕不已,乃延七日,至八日齋畢,在方丈室端坐而寂,年六十三。諡「悟本禪師」,世稱洞山良价或單稱洞山。(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出息不涉眾緣:禪林用語。出息,指呼出氣息,呼氣。呼氣,本是向外之動作,然謂「不涉眾緣」,則因縱使向外呼氣,然亦不迷於外在對境之事物;意味身處千姿萬態之現象世界中,然任運自在不為所動。《從容錄》第三則:「王問曰:『何不看經?』
祖云:『貧道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摘自《佛光大辭典》)
愚癡齋:洞山良价禪師臨命終時,為誡弟子執戀之情而設的齋會。(摘自《佛光大辭典》)
把手共行:手牽著手同行,表示親密,亦表示境界、地位平等。(摘自「淨空法師專集」)
【譯文】
有人說:「泰首座在燃一炷香的時間內坐化入滅,九峰道虔禪師卻不認可他所悟的境界,這是因為泰首座雖有定功,卻沒有領會石霜慶諸禪師勘驗學人的『休去、歇去、寒灰枯木去』等七去禪機。而紙衣道者能來去自如,功夫了得,難道也沒有領會石霜七去的禪機嗎?為什麼曹山本寂禪師也不認可他所悟的境界呢?」我認為紙衣道者如果已能出入任運自在,不為境界所動,則來去自如,那麼就可與洞山良价禪師作「愚癡齋」時把手共行;這種功夫,泰首座如何能比得上?但如果紙衣道者並未明心見性,僅有高級的定功,那麼就只是個會耍弄精氣魂魄的人而已,古人所謂鬼神活計
的人;而泰首座卻有真實定力,只是二位禪德都一樣犯了「耽著靜境,不解轉身」這句話的毛病。(「執著於偏空的寂靜境界,而不能徹底明白空有不二的中道。」)
然而紙衣道者功夫雖未到,卻能虛心向曹洞本寂禪師請益;但是泰首座卻為了證明自己的功力,就意氣用事地坐化入滅,失去了今生修行成就的機會。這便是《尚書》所謂的「滿招損,謙受益」,學禪的人應該知道這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