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寂感



《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寂感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寂感
慈湖,儒者也,不觀仲尼之言乎:「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則進於精神矣,復進於良知矣!然則是佛說之真知乎?曰:亦未也。真無存亡,真無出入也。「莫知其鄉」則庶幾矣,而猶未舉其全也。仲尼又云:「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夫泯思為而入寂,是莫知其鄉也。無最後句,則成斷滅;斷滅,則無知矣!「通天下之故」,無上三句則成亂想,亂想則妄知矣!寂而通,是之謂真知也。然斯言也,論易也,非論心也,人以屬之蓍卦而已。蓋時未至、機未熟,仲尼微露而寄之乎易,使人自
得之也。甚矣!仲尼之善言心也。信矣!仲尼之為儒童菩薩也。然則讀儒書足了生死,何以佛為?曰:佛談如是妙理,遍於三藏;其在儒書,千百言中而偶一及也。仲尼非不知也,仲尼主世間法,釋迦主出世間法也。心雖無二,而門庭施設不同,學者不得不各從其門也。
【註釋】
慈湖:即南宋哲學家楊簡,字敬仲,慈溪(今屬浙江)人。他是陸九淵心學的重要傳人。因在慈湖築堂居住,故稱慈湖先生。(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仲尼: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世人尊稱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今山東)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空,又為大司寇,攝相行事,魯國大治。其後學見用,遂周遊列國,均不為時君所用。六十八歲時返魯,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曾長聚徒講學,有弟子三千,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後世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鄉:通「向」,讀音「向」,方向、去向。(摘自《漢語大詞典》)
庶幾:差不多、近似。(摘自《漢語大詞典》)
「無思也…」此段話:孔子在《周易.繫辭傳》裡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又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宇宙萬物之原,因為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陽,由陰陽而產生四時變化,繼而出現各種自然現象。因此在各種現象未生之前,最原始的混沌之氣,是無思無為,寂然不動,雖然不動,但有感應作用,能照明一切,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引伸為:聖人就是徹底明白自己無生無滅的本性,而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明白人。(摘自《儒學簡說》徐醒民教授著、《漢語大詞典》)
思:心所之名(恆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
即對境審慮而引起心、心所造作之精神作用。近於現代語所謂之「思想」、「意志」等。當心起時,必有思之作用。蓋思乃令心、心所造作之法,為身語意三業之原動力。(摘自《佛光大辭典》)
斷滅:諸法因果各別,故非為常;因果相續,故非為斷。撥無此因果相續之理,謂之斷滅之見,即斷見也,屬於邪見中之極惡者。具體而言,主張眾生在死後,生命即完全斷滅、空無的看法。(摘自《佛學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蓍卦:用蓍草占卜。蓍,讀音「師」。(摘自《漢語大詞典》)
儒童菩薩:謂孔子也。《海錄碎事.十三上》引《清淨法行經》
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薩彼稱孔丘,淨光菩薩彼稱顏回,摩訶迦葉彼稱老子。」按,《清淨法行經》,《大藏經》不載,蓋偽經也。《竹窗二筆》曰:「相傳孔子號儒童菩薩,童者純一無偽之稱也。」(摘自《佛學大辭典》)
三藏:經、律、論三藏是佛典的總稱,佛陀一生所說的教法,後來弟子分類結集為三大部類,故稱三藏。(摘自《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世間法:三界所有之有情非情,自惑業之因緣而生者,悉為有漏無常。即四諦中苦集之二諦也。(摘自《佛學大辭典》)
出世間法:出離有漏繫縛的無漏解脫法。以四諦中滅道二諦為出世間法。(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譯文】
慈湖先生是位尊崇儒學、通習儒家經書的人,想必看過孔子所說的「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這段話。(意思是,人的心,抓住它就存在,放開它就消失;心的來去没有定時,沒人知道它的去向。)慈湖先生就此基礎進一步談論精神,又進一步談論良知。這段話就是佛所說的真知嗎?
我認為:這也不是佛所說的真知。因為真知沒有存亡,也沒有來去。只有「莫知其鄉」這一句與「真知」的意思相近似,但仍不能說與真知完全相同。
孔子還說過:「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意即:宇宙萬物之原,無思無為,寂然不動,雖然不動,但有感應作用,能照明一切,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能消除內在的思慮及外在的造作而達到寂靜狀態,這就是「莫知其鄉」的意思。孔子說的這段話,如果沒有最後這句「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變成了斷滅之見,落入斷滅則成無知、不明事理了。「通天下之故」這一句前面如果沒有「無思,無為,寂然不動」那三句,就會變成胡思亂想、虛妄知見。人人本具的心性能起觀照作用,照見一切,通達無礙,這就是寂而通的真知。然而孔子所說的這段話,只是在論述《易經》的道理,並不是在論述人人本具的真心,所以人們以為孔子這些話只是屬於占卜的言論而已。
因為當時接受佛陀教化的時節尚未到,眾生得度的機緣還不成熟,所以孔子只是稍微露出一點消息,寄寓在《易經》中,使有心人自己去領悟這其中的深意。真是偉大啊!可見孔子是多麼善於解說心法。這使我更加深信孔子就是佛派遣至中國教化眾生的儒童菩薩啊!
既然這樣,讀儒書也就足以了生死,為何還要學佛呢?我認為:佛談論有關真知這樣的妙理,遍含於三藏,而在儒書千言萬語中,只是偶而提及一二。孔子並非不知心性妙理,只不過孔子是以世間法的教化為主,釋迦牟尼佛是以出世間法教化為主。人人本具的心性真知雖無二無別,只是門徑方法有所不同,學者不得不各自依其適合的門徑來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