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不是求來的,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我們現在迷了,迷了以後智慧變成什麼?變成妄想,妄想也是煩惱。所以我們在經典上常常看到,「煩惱即菩提」,菩提、煩惱是一不是二。煩惱無邊,覺悟了煩惱就變成菩提,迷了菩提就變成煩惱,一樁事情。像水跟波一樣,平的時候叫它做水,起波浪的時候叫它做波,波就是水,水就是波,是一不是二,兩種不同的狀態、不同的作用。我們現在迷了起波浪,變成波,用什麼方法讓它再恢復原狀?要定,定是不動。放下,心就定了,心愈定智慧就愈增長,心不定,沒智慧。研究佛經是知識,不是智慧,孔子所謂是「記問之學」,你記得很多,你了解得不少,你得不到定,得不到定就得不到真正的受用,當然你智慧不能開。
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一切佛都這麼講,「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你真的搞清楚,你就會非常重視戒律。為什麼?它是開智慧的第一道門檻,你第一道沒走進來,後頭沒指望,只是在門外望望而已,裡面的真相不知道;你看到是局部的,不是全體的,你看到的是表層的,不是深入的,這個道理總要懂。定是什麼?住心一處,不管住在哪一處都行,經上常講無量三昧,不一定住在哪一處。念佛人絕大多數把心住在佛號上,這叫念佛三昧,得定了。我這個心住在《無量壽經》上也行,也得念佛三昧。當然住在這一部佛經,不如住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為什麼?經很大,名只有一句。現在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念頭愈集中力量愈大,愈集中是名號,所以受持名號比受持《無量壽經》厲害,這個不能不知道。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節錄精華(第118集)--淨空法師2012/01/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