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發真歸元



《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發真歸元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發真歸元
楞嚴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而中庸以喜怒哀樂未發為中,既而曰:「致中則天地位。」會通儒釋者,謂中即真元也。然歸元則世界消,致中則世界立,胡因同果異如此?蓋喜怒哀樂,屬乎意根,第六識耳。今止意識不行,尚餘末那賴耶,洪濤息而微波在也;曾未歸元,如何得虛空消殞?
【註釋】
發真歸元:《首楞嚴義疏注經》卷九:「返妄歸真,始覺合本。
其所感者,隨妄消殞;前文云:諸器世間,應念化成無上知
覺。」《楞嚴經正脈疏》卷九:「發真歸元者,言住大定入圓通者,真顯妄破,歸前無二本心也。空銷殞者,應念將化無上知覺也。」(摘自《大正藏》第三十九冊及《卍續藏》第十二冊)
《中庸》:《禮記》篇名。相傳為子思所作,闡述中庸之道。宋朱熹將其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喜怒哀樂:指凡夫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情者,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摘自《佛光大辭典》)
中和:中庸之道的主要內涵。儒家認為能致中和,則天地萬物均能各得其所,達於和諧境界。《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摘自《漢語大詞典》)
意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一。「根」為能生之義。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對之境為四大(地、水、火、風)所形成之色法;意根所對之境則為心法,意根對法境即產生意識。(摘自《佛光大辭典》)
第六識: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中居於第六,故謂為第六識,亦云第六意識。謂意以法為緣而生意識。意識依根而生意根,因識而能分別,以能分別前五根所緣色等五塵境界,是名意識。(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摘自《佛學大辭典》、《三藏法數》)
末那識:唯識宗所說八識中的第七識。梵語末那,華言染污意。
染污者,謂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四惑常俱。意者,謂常思慮第八識,度量為我,即第七識也。(摘自《佛學大辭典》、《三藏法數》)
阿賴耶識:唯識宗所說八識中的第八識。梵語阿賴耶,華言藏識。謂此識能含藏善惡諸法種子。(摘自《三藏法數》)
【譯文】
《楞嚴經》上說:「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一個修行人若能明心見性、證入圓通境界,妄破而真顯,回歸元來本性,十方虛空、大千世界就應念化成無上知覺而消失;就好像一個人睡覺作夢醒來後,夢中的境界頓時就消失了。而《中庸》是以人之喜怒哀樂等七情都未發的狀態稱為「中」,接下又說:「致中和則天地位焉。」當達到中和的和諧境界,則天地萬物均能各得其所。
融會貫通儒釋二教的人認為:「《中庸》所說的『中』,即是佛經上所說的『發真歸元』。」但是《楞嚴經》言「發真歸元」,則世界消殞;《中庸》稱「致中」,則世界成立。如果「中」就是「發真歸元」,為何因相同而果卻有如此差異呢?喜怒哀樂屬於意根的作用,即八識中的第六識。《中庸》所指的「中」,只是意識不起作用,然而還有後面的末那識、阿賴耶識呢!
大波浪雖止息,但是小波浪還存在。還未歸元,如何能得虛空、世界消殞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