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經教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經教
有自負參禪者,輒云達磨不立文字,見性則休。有自負念佛者,輒云止貴直下有人,何必經典。此二輩人有真得而作是語者,且不必論;亦有實無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不通教理而護惜其短者也。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懇懇勸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說,何自來乎?
非金口所宣,明載簡冊,今日眾生,何由而知十萬億剎之外有阿彌陀也?其參禪者,藉口教外別傳,不知離教而參,是邪因也;離教而悟,是邪解也。饒汝參而得悟,必須以教印證;不與教合,悉邪也。是故學儒者,必以六經四子為權衡;學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為模楷。
【註釋】
① 達磨:又稱菩提達摩。為我國禪宗初祖,西天第二十八祖。印度波斯國國王之第三子,從般若多羅學道,四十年之後受衣鉢。梁武帝時泛海到達中國的廣州,武帝迎至建業,因與武帝話不投機,遂渡江入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號壁觀婆羅門。孝明帝聞之,三召不起。後得慧可,付法並衣。付法偈曰:「吾本來兹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又曰:「此有《楞伽經》四卷,為如來極談法要,今並付汝。」梁大通二年寂,梁武帝制碑讚德,尊稱師為「聖冑大師」;唐代宗賜「圓覺大師」之諡號。(摘自《佛學大辭典》、《佛學常見辭彙》、《佛光大辭
典》)
② 不立文字:禪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單以心傳心之玄旨。因此,禪宗乃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不可思議,畢竟不可得。如經教二五一
《興禪護國論》云︰「所謂佛法者,無法可說,是名佛法。今謂禪者,即其相也。(中略)若人言佛、禪有文字言語者,實是謗佛謗法謗僧,是故祖師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謂禪門也。」《五燈會元》曰:「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此時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大迦葉。」《碧巖》第一則評唱曰:「達磨遙觀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來。單傳心印,開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祖庭事苑》曰:「傳法諸祖,初以三藏教乘兼行。後達磨祖師單傳心印破執顯宗,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往往謂屏去文字以默坐為禪,斯實吾門之啞羊爾。且萬法紛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殊不知,道猶通也,豈拘執於一隅?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文字既爾,餘法亦然,所以為見性成佛也,豈待遣而後已!」
(摘自《佛學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見性:徹見自心之佛性也。達磨之《悟性論》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黃檗《傳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
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血脈論》曰:「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摘自《佛學大辭典》)
④ 教外別傳:見第二一九頁。
⑤ 六經四子:見第六十六頁
⑥ 三藏十二部:是佛典的總稱。佛陀一生所說的教法,後來弟子分類結集為經、律、論三大部類,故稱三藏。十二部,乃佛陀所說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聖教、十二分經。(摘自《中國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
【譯文】
有自恃參禪的人,總是說:「達磨祖師西來,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此為教外別傳,最重要的是見自本性,更莫別求。」
有自恃念佛的人,總是說:「修淨土法門的人,只要深信有極樂、有彌陀佛,將一句佛號一直念到底,何必多看經典?」
這二種人假如有真修實證的工夫而說出這些話,那就沒什麼好議論的;但如果沒有真修實證,只是隨便說說,大都是為了掩飾自己不通教理的短處吧!
我一生崇尚念佛,但仍勤勤懇懇地勸人讀誦經典以瞭解佛所說的道理。為什麼?假如你不讀經,怎能知道念佛法門的緣由?如果不是佛陀金口宣說,並明載於經典流傳下來,今日的眾生如何能知道十萬億佛國土之外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呢?
那些自恃參禪的人,以「教外別傳」做為不讀經的藉口,殊不知離開經教而盲修瞎練,就是邪因;背離經教所悟得的道理,就是邪知邪見啊!即使你參禪已經開悟,也必須透過佛所說的教理來印證認可你所悟得的境界;假如你所悟得的與教理不相符合,這都是邪因邪果、邪知邪見啊!
所以,學儒的人,必以六經四書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學佛的人,也必須以三藏十二部作為修行的準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