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道話



《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道話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道話
古之學者,賓主相見,纔入門,便以此一大事因緣遞相研究。今群居雜談,率多世諦,漫遊千里,靡涉參詢。遐哉古風,不可復矣!嗟夫!
【註釋】
賓主:賓,指學人、徒弟;主,指師家。(摘自《佛光大辭典》)
入門:即進入師門。凡蒙師父允許,剃髮成為弟子,以進入佛門修行佛道,稱為入門。(摘自《佛光大辭典》)
一大事因緣:出自《法華經》。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一切眾生,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見、證諸法實相。捨此則非如來出世本懷,經云:「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是也。
「一」,即一實相。「大」,其性廣博。「事」,如來出世度生之儀式。「因」,眾生具此實相而能成機感佛。「緣」,如來證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摘自《三藏法數》)
世諦:對真諦之稱。「世」者,世間、世俗;「諦」者,事實、道理。世間之事實,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謂之世諦。又曰俗諦,世俗諦,覆俗諦等。《涅槃經》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一義諦。世間人所知,名為世諦。」(摘自《佛學大辭典》)
靡:讀音「米」,沒有。(摘自《國語字典》)
遐:讀音「俠」,遙遠。(摘自《國語字典》)
【譯文】
古時候學道之人,與師家相見,才進入師門學習,師家便把一大事因緣(諸法實相)提出來互相參究。
現在學道之人聚在一起閒聊時,大都說些世間雜話;即使外出雲遊,也與參師訪道全無關涉。古代的道風真的是愈來愈遐遠囉!恐怕無法再恢復了。唉,真可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