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菩薩願彼國眾生」,他希望極樂世界所有的眾生。「受樂無極」,無極就是沒有止限,無論是從時間上說,是從身心各個方面來講,決定沒有感受到有苦,有苦有難極樂世界是沒有這些事情的。「且於所受快樂心無染著,如阿羅漢斷盡諸漏」,這是說的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專門講凡聖同居土裡頭往生的,叫帶業往生,真的是一品煩惱都沒有斷,可是這些人在極樂世界所獲得的享受跟阿羅漢相等,這是很值得我們思惟的。阿羅漢他所享受的樂到底是什麼樣的樂?這底下幾句形容,「且於所受快樂心無染著」,我們今天受的快樂有染有著,這染著是煩惱,樂裡頭夾雜著煩惱,所以古人講「樂極生悲」。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享樂不會生悲,不會變成悲哀,這是跟我們這個世界大不相同的地方。我們這個世界享樂過分,肯定悲哀就出現。你譬如說吃東西,很樂!吃一碗不錯,還想吃一碗,如果叫你連續不斷吃個二十碗、三十碗,你就可憐了,你就苦了,所以樂到後面它就變成悲了。西方極樂世界不會,他們決定不會有生悲的。這是什麼道理?從一個總的原理上我們能夠明瞭,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天天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還接受十方諸佛的加持,這個福報太大了,所以他們的心裡是生智慧不生煩惱,念念都跟性德相應。當然他知道所有的現象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要對於一切境界相不執著、不分別,苦樂二邊都不可得,這才叫真樂!所以「如阿羅漢斷盡諸漏」,這諸漏是見思煩惱;「于諸世法不執不著」,再不會執著,再不會著相了。我們知道一切法從心想生,心裡只要不執著,現象沒有障礙。
我們看到金山活佛的故事,樂觀老法師我跟他見過面,他跟金山活佛曾經在一起住過四個月。看到金山法師有一次跟大家在一起吃飯,信徒對他很愛戴、很熱心,每個人盛一碗飯送給他,他很歡喜,馬上就吃了,你看供養的人多快樂!結果大家一起來供養,一下吃了二十多碗飯。樂觀法師在旁邊說:你們不能害法師,你怎麼可以讓他吃這麼多?活佛告訴樂觀法師,不增不減,沒事!著什麼急?沒事。那個就是什麼,他懂得這個道理,吃再多等於沒有吃,十天半個月不吃飯也等於吃了,這個妙極了,他就到這個境界了。我們凡夫看起來感到很訝異、很驚奇,在他是很平常的事情。這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他沒有著相,我們是著相了。「不執不著,故雲猶如漏盡比丘」,這是比喻受樂而沒有樂想,苦樂二邊都不執著,這才叫真樂。因為苦樂是相對的,那就不是真樂;離開相對,就是離開對立,才真正是得樂。所以諸佛菩薩的樂,我們凡夫不知道,從來沒有過這個經驗,跟我們講樂,我們都是以為很快樂,苦樂的樂,我們想到這去了,怎麼想想不到佛菩薩那個境界。這個對大乘佛法也得稍稍涉入一些才能體會得到,才能明白。不是我們世間苦樂之樂,世間苦樂他全沒有。
義寂大師,「名此為受樂無染願」,這個說得好,受樂無染。受苦呢?也無染。不動心,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真樂。憬興法師說「受樂無失願」,這也很好。我們這個地方也說樂,樂過去就沒有了,失掉了。而諸佛如來他那個樂是永遠不失的,像泉水一樣不斷的往外面噴,那個快樂。世間聖人也有這個境界,像孔子在《論語》第一句話告訴我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就是樂,喜悅。這個喜悅是從哪裡來?是從內心裡面往外流出來的,永遠流不盡。相信那個快樂它沒有止住的,沒有盡頭的,不像世間歡樂的時候,散場之後,樂就沒有了、就斷掉了;永遠快樂,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個樂不是外面來的刺激,是內證的功夫。喜悅是性德,自性的性德它不斷向外流,是這樣的一種現象。所以受樂不失,都是這個意思。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節錄精華(第230集)--淨空法師2010/12/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