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蔡禮旭老師主講 一個人有沒有德行看這「三達德」


每一個團體都希望他們的事業,能長久承傳下去。我們看同仁堂三百多年,他們都是秉持仁慈,所有賣的藥都絕不偷工減料,念念想著要讓這些病人可以痊癒。同仁堂在
Sars(非典型肺炎)期間,那時候情況非常危急,他們做的藥,在那個時期只要賣出一包,就是虧兩塊錢。國家有難了,怎麼可以賺國難財呢?所以他們那一段時間,賣出了三百萬包Sars的藥,虧了六百萬。不是那個時候是這麼做,在清朝時候,面對國家危難的時候,同仁堂都是這麼做,所以它能三百多年,也是「仁」。而三百多年這樣傳下來,每一個繼承人,他們一定考慮有沒有這樣的宅心仁厚的心。

所以一個團隊找接班人很重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曾經有人訪問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問道:「你找接班人會怎麼考慮?」稻盛說道:「考慮他的能力,考慮他的資力跟他的精力,確實具備這些很厚實的經營能力。但這不是排第一位,不能只是考量他的這些資歷而已。更重要的,這個人有沒有仁義的心。有沒有時時為大眾服務的心。他所有的出發點都是仁慈、都是道義,要有這種人格特質才適合接班。

其實這個都是跟經典相應的,《中庸》裡面講的「三達德」,一個人有沒有德行看這「三達德」。「好學近乎智」,他有沒有智慧,他考慮事情深不深遠。「力行近乎仁」,他有沒有在他這個行業,服務大眾過程當中,越來越對大眾的需要體恤備至?要從仁慈看他的品德,「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他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改正,創造出更適合現在人需要的產品;或者為政者推出老百姓更需要的政策、福利。都在這「三達德」當中。

稻盛所講的這些道理,還是離不開四書的原理原則。所以四書是治國寶典,不用多,好好的深入。而這些經典,經、史、子的精華,就在這一套《群書治要》當中了,是魏大人來選的,我們來選就頭昏腦脹。這個高度智慧,經、史、子都通達的當時候的賢者,來做這個工作。所以我們是很有福報、很有福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學習。

恭摘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1/10/4 32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