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0年9月6日 星期日

蔡禮旭老師主講 侍奉有德有位的君子,我們要避免犯這三個過失

 

我們接著具體來看,在勸誡的過程要注意哪些原理原則。在第二冊兩百二十八頁,倒數第九行。“孔子曰”,我們一起讀,預備起。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我們看到經句裡面談到的隨侍,就是侍奉有德有位的君子,我們要避免犯這三個過失“言未及之”,話還沒到跟他講的時機,很著急就講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這變成自己心不夠定,心浮氣躁,很急著趕緊講,結果這麼一講,時機不對。這個時機包含第一個,當事人的心態達不到你勸他的時機。第二個,當下在身邊的這些人,你現在講,你得要考慮,可能當事人旁邊還有人在,你這時候講會不會讓他沒面子?會不會讓別人造成對他的誤會?他自己的情緒也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可能旁邊有人,你就規過於私室,等那個人走再講。假如你很著急,我今天非講不可,就講出去了,他會覺得,“拜託,你這麼不給我面子。”太浮躁了、太急了,適得其反。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他信任你,可以跟他講,該講了你又不講,拖延了,時機點沒有了,最後他還犯同樣的錯,誤了他。這個“隱”,有因為隱瞞給他的勸告,而造成他犯過錯的一種罪過。沒有適時的制止、適時的幫助他,那就對不起這個人。“未見顏色而言”,講的過程當中,對方已經皺著眉頭,已經越聽越上火來了,然後你如入無人之境繼續講,最後講到對方拍桌子,那就是“未見顏色”。甚至於講到對方聽不下去,口吐白沫,講到人家真的都不知道怎麼跟我們繼續講話的時候,我們還繼續講,這就是“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好像瞎了一樣,都察覺不到人家的感受。包含,講話的過程當中也要對人恭敬。講啊講啊,有時候還看著其他地方,沒有恭敬的看著對方,對方也會感覺你不尊重他、忽視他,可能你的話他會很難接受。因此,講話也要很誠懇、很專注。你講兩句話就看看旁邊,證明自己好受歡迎,你讓對方馬上心情就很不好,你還看不到人家已經很難受,還繼續這樣就不行,未見顏色,有眼睛看不到東西就變瞎子了,“瞽”,有眼無珠。

 

恭摘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1/10/1 3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