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物不遷論駁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物不遷論駁
有為物不遷論駁者,謂肇公不當以物各住位為不遷,當以物各無性為不遷。而不平者反駁其駁。或疑而未決,舉以問予。予曰:為駁者,固非全無據而妄談;駁其駁者,亦非故抑今而揚古,蓋各有所見也。我今平心而折衷之:子不讀真空、般若、涅槃三論,及始之宗本義乎?使無此,則今之駁,吾意肇公且口掛壁上,無言可對、無理可伸矣!今三論發明性空之旨,罔不曲盡,而宗本中又明言緣會之與性空一也,豈不曉所謂性空者耶?蓋作論本意,因世人以昔物不至今,則昔長往,名為物遷,故即其言而反之。若曰:爾之所謂遷者,
正我之所謂不遷也。此名就路還家,以賊攻賊,位不轉而易南成北,質不改而變鍮為金,巧心妙手,無礙之辯才也。故此論非正論物不遷也,因昔物今物二句而作耳。若無因自作,必通篇以性空立論,如三論矣!茲徑以不曉性空病肇公,肇公豈得心服?是故「求向物於昔,於昔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此數言者,似乖乎性空之旨;然昔以緣合不無,今以緣散不有,緣會性空既其不二,又何煩費辭以辨肇公之失哉?或問:何故彼論通篇不出此意?曰:以有「緣會
不異性空」之語在宗本中,觀者自可默契耳。若知有今日,更於論尾增一二語結明此意,則駁何由生?吁!肇公當必首肯,而不知為駁者之信否也。
【註釋】
① 物不遷論:《肇論》其中之一。後人收集後秦僧肇所著之〈宗本義〉、〈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附劉遺民問答書)〉、〈涅槃無名論〉諸論,以大師之名冠於本論,故題名為《肇論》行世。僧肇為鳩摩羅什門下四聖之一,號稱解空第一。《肇論》內容闡釋諸法無自性、不可得、空等妙理。〈物不遷論〉,乃闡發般若性空學說,謂雖有生起、流轉等現象,然其本體恆不遷(不動)。即一切事物表面上似乎不停在變化、運動,實則其真性是不變、不運動的。僧肇根據《般若波羅蜜多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大品)般若經》以及《大智度論》和《中論》有關「法無去來,無動轉者」的說法,認為事物本無「來」,亦無「去」,表面上看事物在運動,實際上並沒有運動。僧肇既反對萬物皆在運動的見解,又反對萬物都處靜止的說法,而主張「動靜未始異」,即動即靜,動靜一如。(摘自《佛光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
② 物不遷論駁者:僧肇所著之〈物不遷論〉,在明末引起了爭辯,挑起這場論爭的空印鎮澄,他著《物不遷正量論》評論:「往嘗讀肇公〈物不遷論〉,大都以物各住位,成立不遷,而後以物之今昔有無、不去不來,以明物性之各住。要之辭意婉切,乃肇師獨見之妙,但於契經不甚允合耳。……般若云:『諸法無去來相,無動轉者。』肇公本此為〈物不遷論〉,而其釋義則物各性住而已矣。嘗試思之,法無去來義,遍諸聖教,乃吾法之玄綱也。而性住之談果能盡之乎?竊自疑焉。……修多羅(佛法)以諸法性空為不遷,肇公以物各性住為不遷。」據此,鎮澄把「性空」與「性住」對立起來,進而說明性空是物不遷(不生不滅即不遷)的論據,並把矛頭指向「性住」說,指出以性住為物不遷的論據是違背佛法的。明代許多佛教大師並不同意鎮澄的看法,例如明末雲棲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三位大師,他們不拘泥於文字,直探撰述的根本精神。〈物不遷論〉,從題名看,似乎是反對佛家主張「無常」的說法,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他之所謂「不遷」,乃是針對小乘執著「無常」的人而說的。依佛家無常說,應該講遷,現在反講不遷,正是針對聲聞緣覺執著無常,不懂得真正的意義者而言。防止人們執著「常」所以說「去」;防止人們執著「無常」所以說「住」。因此,說去不必就是去,稱住不必就是住。這就說明,僧肇之所謂不遷,並非主張「常」而反對「無常」,而是「動靜未嘗異」的意思,決不能片面地去理解。(摘自《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肇公:即東晉僧肇大師,羅什門下四哲之一。初好老莊,及讀《維摩經》而感悟,遂出家。善方等大乘經典,兼通三藏。聞鳩摩羅什羈留涼土,前往從之,羅什歎為奇才。及至姚秦破涼,乃隨侍羅什入長安。稟姚興之命,與僧叡等於逍遙園詳定經論,解悟彌深,被稱為解空第一。弘始六年,羅什譯出《大品般若經》,師乃撰〈般若無知論〉呈之,頗受鳩摩羅什及慧遠之讚賞。後又撰述〈不真空論〉、〈物不遷論〉、〈涅槃無名論〉、《注維摩詰經》十卷等。惜英齡遽摺,義熙十年示寂,年僅三十一。(摘自《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
④ 無性:一切諸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則滅,無有實體,故稱無性。(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性空:謂一切諸法自性本空,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若不和合,則無是法。如是諸法性不可得,是名性空。(摘自《三藏法數》)
⑥ 宗本:指僧肇所著的〈宗本義〉。其內容闡述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等名相雖異,義理實一的道理。意即宇宙萬法都由因緣會合而生,若因緣未會遇則無有果;又因緣離散,萬法就壞滅,可知並非真實有。以此推度,萬法雖現有而性常自空,所以稱為「性空」,性常自空即為「法性」,法性真實如是即為「實相」,稱為「本無」。「本無」是緣生實相,超一切名言分別,故不能說它是有,也不能說它是無。(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⑦ 就路還家:無論你在哪個地方,不必繞圈子,都能直接回家。說明佛法有無量法門,都是為了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各個人依其根性,就其適合的法門,直指心性。(摘自「淨空法師專集」)
⑧ 以賊攻賊: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點、弊病來反對不良事物;或利用一種壞東西抵制另一種壞東西。(摘自《漢語大詞典》)
⑨ 鍮:讀音「偷」。鍮石,係銅與爐甘石鍊成之合金,次於金。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文】
有人對僧肇大師所著的〈物不遷論〉提出爭辯,認為肇公不應該以一切諸法本來任運安住法位,來解釋諸法不遷不變;應當以一切諸法自性本空,皆從因緣和合而生,緣散則滅,無有實體,故諸法自性不可得,所以不遷不變。但是,不認同這說法的人又反駁它。
有人對此爭辯感到疑惑,不知誰是誰非?便來問我。我認為:反駁〈物不遷論〉的人,固然不是全無根據而妄談;而反對這種駁斥論點的人,也不是故意要貶斥今人而稱頌古人,他們只是各有所見而已。
我現在用公正客觀的態度來剖析此事:不知你是否讀過肇公所著的〈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這三論,以及論初的〈宗本義〉?假使您沒讀過以上幾篇論著,則現今對〈物不遷論〉的爭辯,我想即使肇公在這裡,也只好將口掛壁上,無言可對、無理可伸了。肇公所著的這三篇論文,闡明性空的奧旨,極為周到詳盡;而〈宗本義〉中也明白說出「緣會」與「性空」等名相雖異,義理實一,難道他會不曉得「性空」指的是什麼嗎?
肇公作〈物不遷論〉的本意,是因為世人總以為從前的事物不能延續到現在,就認定從前的事物已經消逝了,這就稱為物遷(事物是生滅遷流的)。所以肇公為了破除世人對「物遷」觀念的執著,反講「物不遷」。換言之,你所說的「遷」,正是我所說的「不遷」。
這就叫就路還家、以賊攻賊,位置沒變而易南成北(因覺悟故不迷方向),本質未改而變鍮石為金(因覺悟故識真金),真是巧妙的心思、絕妙之手段,能隨眾生根機,對佛法縱辯宣揚,悉使通達,皆無疑礙啊!
所以〈物不遷論〉並不是在論述物性不遷而已,而是針對「過去事物已滅、現在事物有生」這兩句而作的。若肇公不是為了破除世人對「物遷」觀念的執著而作,〈物不遷論〉全篇必以性空立論,就像〈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這三論一樣。有人竟以肇公不曉得性空之理來駁斥他,肇公豈能心服啊!
所以〈物不遷論〉裡的這幾句話:「求向物於昔,於昔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乍看之下,似乎與性空的義旨相背離;但是其中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昔以緣合故不無(過去,因緣具足和合故不無),今以緣散故不有(現在,因緣離散故不有)。既然曉得緣會、性空的義理是相同的,又何必多費言詞來辨斥肇公論著的缺失呢?
有人問:「為何〈物不遷論〉全篇中都沒有把『緣會不異性空』這個意思說出來?」我認為:因為〈宗本義〉中已將「緣會不異性空」的意思非常詳細說明了,讀者自能領會吧!若知道會有今日對此論的爭辯,肇公一定會於論文末後增加幾句話來說明此意,就不會產生任何爭辯了!
吁!我這麼解釋,想必肇公定會同意,就不知反駁此論的人能否相信我的分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