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日溪師云:聖道諸教,理是圓融,益是隔偏,以其頓機難得也。是以教雖圓頓,望機自成漸。淨土言圓頓者,於圓滿速疾利益。」我們看這一段。日本日溪師在他的《無量壽經》註解裡面說到,聖教,聖道,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印度的教學。四十九年所說的經論很多,在理上講是圓融的,方法,世尊是隨機應變。因為佛講經教學跟學校上課不一樣,學校上課的學生程度很整齊,所以很容易教。佛的講經,程度不整齊,裡面有菩薩、有聲聞,有水平很高的,還有初學的,還有不認識字的,所以程度參差不齊。佛如何教所有的人聽經都能得利益?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佛能夠。
所以,「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不但都能聽得懂佛所說的,我們知道,佛教這個團體它是多元文化,不同的國籍,不同的程度,不同的言語,不同的文化背景,大家都在一起上課。這是從前李老師講,這叫大講堂,不是很單純的,這個講演叫大講座,能令一切眾生都得利益。所以,「益是隔偏」,不是圓融的,理是圓融的。程度深的人聽得很深,程度淺的他聽的就很淺顯,他都能夠得利益。所以,聽眾不一樣,利益有隔有偏。「以其頓機難得」,圓頓根機才能夠聽到圓融之理,畢竟是少數。在會的這些菩薩眾沒有問題,聲聞以下的都得不到圓融。
「是以教雖圓頓」,頓是超越一切。「望機」,這個機是學生,要是從學生這邊來看,各人程度不一樣,頓就變成漸,圓就變成偏。這是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這個樣子。可是淨土是例外,這個很特別。淨土說圓頓,它是適合各種不同根性,理是圓的,方法也是圓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真信,這個真信難。切願,念佛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個阿彌陀佛的意思前面說得很多,說得很詳細了。這一句佛號,實實在在的,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的總綱領,它同時又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經教的總綱、總名稱。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梵語,翻成中國字的意思是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悟的覺。我們想一想,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因此阿彌陀這個名號,是一切諸佛共同的德號,是果德,不是因行,是果德。就像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一個字,根,根就是一個字,「親」,父子有親,這個親是親愛。中國文化就從這個根生出來的,這是性德,這不是人教的,天性,自然就有的。我們的老祖宗知道。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節錄精華(第40集)--淨空法師2011/11/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