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見僧過



《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見僧過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見僧過
世有言:「人不宜見僧過,見僧過得罪。」然孔子聖人也,幸人知過;季路賢者也,喜過得聞。何僧之畏人知而不欲聞也?蓋不見僧過,為白衣言耳,非為僧言也。僧賴有此,罔行而無忌,則此語者,白衣之良劑,而僧之砒酖矣!悲夫!
【註釋】
.季路:春秋時魯國人,仲由,字子路,或稱季路。孔子的學生,長於政治,性情直爽,剛猛勇敢,事親至孝,為《二十四孝》中「為親負米」的主角。樂意接受別人的指正而立即改過,很尊敬師長,但也常常直言進諫孔子。子路在衛國之亂中被殺,死後被剁成肉醬。孔子聞其死,極為傷心,從此不吃肉醬。(參考《左傳》、《論語》)
.白衣:在家人的別稱。原意為白色之衣,後轉指穿著白衣者,即指在家眾。由於印度之在家人皆著白色衣服,因此稱在家眾為「白衣」。相對於此,出家眾則用染色衣,故稱之為「緇衣」或「染衣」。因此,佛典中多以白衣為在家眾之代用語。(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砒:讀音「披」,藥石名,劇毒。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砒石》:「生者名砒黃,鍊者名砒霜。砒,性猛如貔,故名。」(摘自《漢語大詞典》)
.酖:讀音「鎮」,毒酒。(摘自《國語字典》)
【譯文】
世有傳言:「人們不應該尋見僧人的過失,因為,若見僧人的過失,因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見者本身就有罪過了。」然而我們知道,孔子雖已是聖人,他仍希望有人能指出他的過失;子路是賢人,也樂意聽到別人指正他的過失。難道僧人會怕人知道他的過失而不願意聽人指正嗎?其實,「不見僧過」這句話,是對在家居士說的,不是對僧人說的。如果僧人憑著這句話,就舉止隨便而沒有任何顧慮畏懼;如此一來,這句話對在家居士而言是良藥,對僧人而言則是毒藥、毒酒了。真是可悲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