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齊人



《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齊人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齊人
子輿氏設齊人之喻,分明似一軸畫,又似一堂排場戲劇。其模寫形容,備諸醜態,讀此而不惕然悔悟者,木石也。雖然,名利固世情之常,在有家者未足深責;染衣而齊人,吾不知其何心也?吁乎,傷哉!
【註釋】
.子輿氏:即孟子。中國戰國時期哲學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字子輿。曾受業於孔丘之孫子思,並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早年開業授徒,成名後,周遊魯、齊、宋、滕、魏諸國,終不見用,晚年歸隱故鄉,和弟子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齊人之喻:此寓言故事出自《孟子.離婁篇.齊人章》,此為警惕世人需用正當方法來求取升官發財。此故事大意為:一位齊國人,有一妻一妾同住在家裡。他每次出門,就一定酒足肉飽了才回來。有一天,妻子好奇地問丈夫都跟什麼人在一起吃喝,丈夫總是說和有錢有勢的人。妻子覺得疑惑,所以等丈夫外出時就跟蹤之,走遍了全城,最後看見丈夫走向城外的墳墓區,向祭祀的人乞討殘餘的酒肉,這時妻子才恍然大悟,這就是她的丈夫每次吃飽喝足的方法。回到家中,妻對妾說,丈夫是她們依靠一輩子的人,現在竟然是這個樣子!二人羞慚地哭泣著,然而丈夫還不知道,從外面回來後,仍洋洋得意在自己的妻妾面前裝出一副了不起的樣子。孟子藉此故事評論:在君子看來,人們用來求取升官發財的方法,能夠不使他們的妻妾引以為恥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參考《孟子離婁篇 齊人章》)
.模寫:照原樣描繪。(摘自《漢語大詞典》)
.惕然:警覺省悟的樣子。惕,讀音「替」。(摘自《漢語大詞典》)
.染衣:指沙門所著之僧服。出家後,脫去在俗之衣而改著木蘭色等壞色所染之衣。又出家時須落髮剃鬚,並穿著染衣,始成僧尼,故又稱剃髮染衣。(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文】
孟子作了一篇「齊人章」的寓言故事,所要表達的意思,清楚的就像一軸畫,又像一齣舞台戲劇。他所描寫形容的齊人,真是醜態畢露。讀這一段文而不警覺悔悟的人,大概就像木石一樣沒有知覺。雖然如此,追求名利乃世之常情,所以對於在家人而言,就不必過於苛責;然而出家人若像齊人那樣不知廉恥的追求名利,我就不知他存的是什麼心了?唉,真是可憐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