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種種法門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種種法門
譬如王師討伐,臨陣格鬥,以殺賊為全勝。而殺賊者,或劍或槊,或鎚或戟,乃至矢石,種種隨用,唯貴精於一技而已。以例學人,則無明惑障,如彼賊人;種種法門,如劍槊等;破滅惑障,如獲全勝。是知無論殺具,但取殺賊,賊既殺已,大事斯畢。所云殺具,皆過河筏耳,不務其大,而沾沾焉謂劍能殺人,槊不能殺,豈理也哉?參禪者譏念佛為著相,勵行者呵修定為落空,亦猶是也。故經云:「歸元無二道,方便有多門。」先德云:「如人涉遠,以到為期,不取途中強分難易。」
【註釋】
.槊:讀音「碩」,古代兵器,即長矛。(摘自《漢語大詞典》)
.鎚:讀音「垂」,古兵器之一,頂端有金屬球形重物,用以打擊。(摘自《漢語大詞典》)
.戟:讀音「己」,古代兵器名。合戈、矛為一體,略似戈,兼有戈之橫擊、矛之直刺兩種作用,殺傷力比戈、矛為強。(摘自《漢語大詞典》)
.矢石:箭和壘石(投擊敵人的巨石),古時守城的武器。(摘自《漢語大詞典》)
.無明:謂過去世煩惱之惑,障覆本性,於事理等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摘自《三藏法數》)
.惑障:謂諸眾生由貪欲、瞋恚、愚痴等惑,根性昏鈍,障蔽正道,是名惑障。(摘自《三藏法數》)
.落空:執著於空的見解。即學佛者未明如來所說之甚深道理,聽聞般若等一切皆空之說,遂墮於諸法皆無之空見。空、有為佛法兩大門系,為破凡夫執相而立因緣生法為空;再立唯識法相,勝義為有。以凡夫執我、我相為有,執無因果、涅槃為空,故須空有兩遣方得真諦。(摘自《佛學常見辭彙》、《佛光大辭典》)
.歸元:終歸於真如也。(摘自《佛學大辭典》)
.方便:方即方法,便即便宜,猶善巧也。謂如來說布施得大富,說持戒得生天,說忍辱得離諸瞋恚,說精進得具諸功德,說禪定得息諸散亂,說智慧得捨諸煩惱,如是種種方便,開化眾生,莫不為令超脫苦輪,得諸法樂也。(摘自《三藏法數》)
.方便有多門:《首楞嚴經》卷六:「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摘自《大正藏》冊十
九
【譯文】
譬如國家的軍隊討伐賊寇,臨陣格鬥時,只要能夠殺敗賊寇,便是大獲全勝。至於殺賊時所用的兵器,無論是劍、是矛、是鎚、是戟,乃至弓箭壘石,各種兵器隨人取用,最重要的是,必須精通嫺熟其中一項兵器的操作技能,方能得心應手,所向無敵。
同理可知,學道修行之人,心中的一切煩惱障礙如同賊人,佛所說的種種法門,好比劍矛等各種兵器,只要能破滅煩惱障礙,就等於大獲全勝。由此可知,無論何種兵器,只要能殺賊就行。賊既殺盡,大事即告圓滿。至於種種兵器,都如同過河用的竹筏而已,不必要求筏的大小。
學道的人不在修行的根本上著力,以為拿到劍,就沾沾自喜認定能殺賊;而長矛就不能殺賊,哪有這種道理?今佛門中,參禪的人批評念佛的人著相,精進戒行之人則呵責修定之人會落入空見;這些自以為是的偏見,就像上面的譬喻,意思是一樣的。所以佛經說:「歸元無二道,方便有多門。」古德也說:「譬如有人要去很遙遠的地方,重點在於能否如期的到達目的地,就不論旅程途中的難易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