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晉平公問于叔向曰。國家之患。孰為大。對曰。大臣重祿不極諫。小臣畏罪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
一開始提到的,“昔者”,這是歷史上的記載,《後漢書》裡講到的。昔者就是過去。從前春秋戰國時代,晉平公請問他的臣子叔向。叔向,我們在上一節課也有提到,他跟同僚很好的配合來勸諫君上,這是非常忠誠的臣子。而平公懂得請教,這也是難得。他請教到,國家最大的憂患、禍患在哪裡?結果叔向講到了,重要的大臣重視自己的官位俸祿,不敢盡力極力的勸諫國君的過失,而基層的臣子畏罪(怕被降罪、獲罪),不敢講真話,不敢把問題說出來。這樣子,整個民情、整個政治的現況就沒法傳到國君那裡,下情不能上達,很多情況就沒有處理。比方說,老百姓的疾苦沒有去愛護照顧,甚至冷漠,更無忌憚的去壓榨老百姓,那鐵定老百姓會埋怨,甚至會起來反抗。所有國家的情況不及早處理,情況只會惡化,就像治病的道理一樣,所以不能通達,最後往往國家都要敗亡了,國君還在那裡歌舞昇平,這在很多亡國之君都有相同的情況。
這裡的問題出在臣子沒有氣節、沒有忠貞,我們看到大臣貪戀他的祿位、貪戀他的富貴,他怕勸諫之後,皇上不喜歡他,然後他怕官位保不住。而我們看歷代這些忠臣,他們常常因為極諫被貶官,可是不改他為人臣的職責,像範公(范仲淹),他被貶了好幾次,但後來還是又被升官。其實那是天子一時間判斷不清楚,等真正冷靜下來,真正把事情搞清楚,又能受重用。而在被貶官的時候,也沒有絲毫的難受,範公講到他坐在船上,被貶得挺遠的,貶到三千里之外,他說,“豈辭雲水三千里,猶濟瘡痍十萬民”,雖然被貶了三千里遠,到了那個地方還有十萬的百姓,他可以代表國君好好的愛護老百姓,還是可以盡忠,只要能盡一份忠誠,他就理得心安。但是,該勸的時候沒有勸,這已經失了為臣之道。而他的兒子也承接了他這一份好的氣節,范純仁先生當宰相的時候說道,“言不用,萬鐘非所顧也”。他那時候是正宰相,比他父親的職位還高。他說到,假如皇上不採用他所說的這些諫言,再高的俸祿他也不會放在心上。皇帝不聽,他可能就辭掉官職來提醒皇上,他總不能尸位素餐。
所以,大臣要勇於勸諫,小臣也要勇於把真實情況反應,絕對不能怕獲罪。孟子給與我們讀書人一個勉勵,說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做到這三點,決定在為人臣的氣節可以立住。不受富貴污染,貧賤也不會改變氣節,縱使遇到勢力的脅迫也能鼎立不搖。所以,叔向提的這個重點,確實是國家很大的憂患,為人臣能夠下情上達,這樣就能政通人和,假如下情不上達,就變成粉飾太平,報喜不報憂,最後情況嚴重就沒有辦法處理了。
而在《菜根譚》當中有一段教誨很好,說道,“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您看,這裡點出來讀書人以至於為官者,最重要的修養。“不忍”,就是很仁慈,不忍心傷害生命,甚至於能推己及人,感同身受。這樣仁慈的念頭,“是生民生物”,生民,就是他能真正愛護人民、照顧人民,我們常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就是這一份愛心;還有“生物”,讓萬物得以生長。比方,為政者在管理這些大自然的資源,他懂得迴圈之道,比如森林砍伐要有節度,讓它生生不息,這古人都懂,可是現在不懂了。他砍到最後整個森林都沒有辦法恢復,甚至變成荒地都有可能,而且不只是樹被破壞,整個森林的生物沒有辦法生存,就絕滅了,我們現在常常看到野生動物滅絕的數字越來越多,這都是人類私欲,到最後狠心傷害了這麼多的萬物,都是沒有這個“不忍”的念頭。“一段不為的氣節”,決定不違背良知去做事,這樣的氣節是撐天撐地的“柱石”,就是棟樑。古代是士農工商,為什麼讀書人擺第一?他是整個社會的榜樣,老百姓效法他,確實是整個社會風氣的帶頭人。
經句接著說,“故君子于一蟲一蟻,不忍傷殘”,對任何小生命都不忍心傷害它。一個孩子從小就這麼仁慈,這個孩子有德、有後福!讀到這裡慚愧,小時候不懂事,沒聽話,常常拿小動物來玩,無形當中增長自己的殘暴之性。您看那小生命在痛,我們還在笑,覺得很好玩,這樣的心性一養成,以後挖苦人、作弄人還覺得好玩,心性就壞掉了。所以,長善救失,都要從愛護小動物做起。而“一縷一絲,勿容貪冒”,因為他廉潔,物雖小,勿私藏,任何東西他都不接受賄賂,不貪心。這樣的仁慈跟清廉,“便可為民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恭摘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1/9/14 第27集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