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義 二、慈悲的類別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慈悲的代表—觀音菩薩的道場...

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念佛感應事蹟 藉物現瑞(十一故事)

一、 灰現蓮花

        宋,黃氏,明州人。早喪夫,還家依父,精修淨業。臨終,見佛來迎,結印徐行,屹然立化。家人篩灰於地,晨起驗之,生蓮華一朵。(佛祖統紀、淨土聖賢錄)

        白話譯:黃氏。浙江明州人,很早就喪夫,因此回娘家依靠父親,並且精進修行淨土法門。後來,黃氏臨命終,看見佛來接引,於是結手印而慢慢地跟隨行走,接著突然站立往生。其家人用竹器過濾石灰灑在地上,看她是否回魂回到家裡,第二天早上起來察看,發現地上生出蓮華一朵。(註:上文乃原文,下文之白話翻譯乃《淨土聖賢錄易解》)

 二、 棺上生蓮

        大明,蓮花太公者,越人。一生拙樸,惟晝夜念佛不絕。命終之後,棺上忽生蓮花一枝,親里驚歎,因號蓮花太公云。(蓮池《往生集》)

 三、 棺生青蓮

        大明,張母陶氏,為長水守約居士繼室。居士奉佛,母化之,日課誦無間。居士出禮普陀,母謂二子曰:「吾平日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今始悟,初四日吾行矣!」及期,端坐而逝。次日居士歸,成殮。俄而棺上出青蓮花五朵,居士大駭異,自愧恒嘗與俱,不知其道行如此。遠近見聞,靡不歎慕。(蓮池《往生集》)

四、 裙現蓮花

        清,張寡婦,常熟人。居小東門外,安貧守節,專持佛號,不擇淨穢,未嘗少閒。以下痢終。遺一破裙,臭不可近,棄之中流,忽見蓮華交發,五色燦然,散布水面,見者驚異,乃取裙還,送一庵,作佛前案圍。事在順治間(一六四四~一六六一)。(果報聞見錄、淨土聖賢錄)

        白話譯:張寡婦。江蘇常熟縣人。居住在小東門外,平日安於貧苦堅守貞節,一心一意專持佛號,不論在清淨或污穢地方都一心念佛,不曾有絲毫的間斷。後來,張寡婦因下痢病而往生。往生後只遺留下一條破裙,臭不可聞,有人將它丟棄到河流之中,忽然見到蓮華互相交錯盛開,五色光彩燦爛耀眼,散布於水面上。看見的人覺得很驚異,而將裙子取回,並送給某庵,作為佛像前供桌的圍布。此事發生於清世祖順治年間(西元一六四四~一六六一年)。(果報聞見錄)(註:上文乃原文,下文之白話翻譯乃《淨土聖賢錄易解》)

 五、 灰現佛像

        清,陸寡婦,常熟人。年二十,夫亡,持齋戒,念佛,與人無競。至六十七而終,焚其衫裙,火氣既絕,忽見金光迸出,灰中儼然有佛像在焉,共數十。閭里聚觀,皆焚香膜拜。事在康熙三年(一六六四)。(果報聞見錄、淨土聖賢錄)

        白話譯:陸寡婦。江蘇常熟人。年二十歲,喪夫,於是奉持齋戒,一心念佛,從來不曾與人爭執。年六十七歲往生。往生以後,焚燒其衣裙,當餘火燒燼時,忽然見到金光迸出,灰燼中很清楚地有佛像在裡面,共有數十尊。鄉里的人聚集圍觀,看到的人都燒香膜拜。當時是清聖祖康熙三年(西元一六六四年)。(果報聞見錄.淨土聖賢錄)

 六、 布現聖境

        清,徐太宜人,錢塘徐浩軒之母也。平生奉佛甚謹,誦西方佛名。繪像為圖,旁累數千圈,記所誦數。每一圖畢,即納黃布囊中。如是數歲。

        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卒。卒之日,家人焚囊於盆,忽聞盆內爆然,視之,見五色光起,布成緇色。其上現樓閣欄楯,重疊周匝。中湧蓮華數十,華上各有一佛合掌趺坐。復現諸天女,恭敬圍繞,一一皆如粉色畫本。見者莫不驚歎。明日,掇灰,視囊背所現諸形象,與囊面無異,惟佛後又有一老母執拂隨行。浩軒為之記如此。(信徵錄、淨土聖賢錄)

        白話譯:徐太宜人,錢塘徐浩軒的母親。徐太宜人一生非常恭敬地奉持佛法,一心稱念西方阿彌陀佛名號。繪畫佛像為圖,圖的旁邊累計數千圈,以計算她誦念佛號的次數。每一幅圖圈畫完畢之後,就放入黃布袋中。如此持續了數年,而於清聖祖康熙三十四年(西元一六九五年)往生。往生的那一天,其家人在盆裏焚燒其黃布袋。忽然聽到盆內有爆破的聲音,仔細一看,盆內有五色的光生起,黃袋子的布已燒成黑色而布面上出現樓閣欄楯,重疊於四周。中間湧現蓮華數十朵,華上各有一尊佛合掌趺坐。又出現諸天女恭敬圍繞,一一皆如粉色的畫本,看見的人莫不驚訝讚歎。第二天,拾取灰燼時,看見袋子的背面所現的諸形象,都與袋子的正面相同,只是佛的後面還有一位老母執拂塵隨行。其子徐浩軒為她記下此事蹟。(信徵錄)

 七、 灰現三聖

        清,潘萬宗,吳江黎涇港人。中年喪子,發出世心。詣南海佛頂山,求藏悟和尚薙染。悟公曰:「爾有母在,未可也。況修行不在出家,得一良友,不時熏習,足矣。」萬宗乃已。

        晚年,長齋奉佛。下體素患癬疾,至是忽升頭面,甚重,欲赴水自盡。方外友定川止之曰:「疾從業起,業由心生。如其含怨沈波,則迷根深植,後生益苦。可不懼耶!若能悔悟自責,隨緣忍受,益其進修,則禍為福基。所以經歎修行正念,而臨終尤甚,祇為心力難思故也。」萬宗言下豁然,由是念佛愈勤。一載後,疾良已。

        嘉慶二十四年(一八一九)仲夏時,見淨室門上,油雲盤旋,隱露葫蘆放光狀,心竊異之。是年十月朔,示微疾。又三日,沐浴更衣,端坐繩床,令妻助稱佛號,移時而寂。妻為焚衣,火滅後,灰燼中現三聖像,眉目分明,衣摺畢具。又於招魂日,化一襯衫,灰上現大字數十,皆赤色,惜為無知者掃去,遠近歎異。年六十六(染香集、淨土聖賢錄)。

        白話譯:潘萬宗。吳江(江蘇)黎涇港人。中年喪子,因此發出世之心,前往南海佛頂山,請求藏悟和尚剃度出家。悟公說:「你仍有母親在,還不可以出家。況且修行不在於出不出家,若能得一位善知識,時常薰習,就足夠了。」潘萬宗才放下出家的念頭。

        晚年時,持長齋奉持佛法。他的下體一向患有癬病,後來忽然長到頭部及臉面,病情嚴重,因此想跳水自盡。他的方外之交定川法師,阻止他說:「疾病是因造業而起,業報是由心所生。如果含著怨恨而跳水自盡,則迷惘的情根深植下去,來生更加痛苦,難道不令人懼怕嗎?如果能懺悔覺悟自我反省,隨緣忍受一切痛苦,並且更加精進修行,則禍患反而變成是得福的轉機。所以經典常常讚歎修行之正念,尤其是讚歎臨命終時的正念,只因為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議的緣故。」潘萬宗言下豁然開朗,因此念佛更加精勤。經過一年之後,疾病就完全好了。

        清仁宗嘉慶二十四年(西元一八一九)仲夏五月,時常看見淨室的門上,有光明的雲彩盤旋,隱隱約約地顯露出葫蘆放光的樣子,潘萬宗心中暗暗地覺得奇異。當年十月初一,現出輕微的疾病。又過三日,自己沐浴更衣,正身端坐於床上,令妻子助他稱念佛號,過一段時間之後即往生。他的妻子為他焚化衣服,火熄滅後,灰燼中現出西方三聖像,聖像的眉目分明,衣服的條紋非常清晰。又於招魂日,火化一件襯衫給他,灰燼上出現數十個大字,都呈赤色,可惜為無知的人掃去了,遠近的人都稱歎其神異。時年六十六歲。(染香集)

 八、化蓆現佛

        民國,沈氏,浙江寧波陳梅蘭之祖母也。其夫亡時,年僅二十一,守節撫孤。長齋奉佛,持《大悲咒》、《觀世音經》、《心經》,並念「阿彌陀佛」甚虔謹,雖睡眠,亦念念不忘。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七十,無疾而終。後將其枕蓆在門外燒化,濃煙直上,上現佛像一尊,高尺餘,端坐蓮臺,越一小時始散。王鶴堂之母,往為助念,親見其事。(俞慧郁鈔集、淨土聖賢錄)

        白話譯:沈氏。浙江寧波陳梅蘭的祖母。沈氏的丈夫死亡時,她的年紀只有二十一歲,堅守貞節撫養孤兒。長年持齋奉持佛法,持誦大悲咒、〈普門品〉、《心經》,並念阿彌陀佛聖號,都非常地虔誠恭敬,即使睡眠時,也念念不忘失。民國三年(西元一九一四年),年七十歲,無疾而終。後來,將她的枕頭、草蓆在門外火化,火化時濃煙直上,煙上顯現出佛像一尊,高一尺多,端坐在蓮臺上,經過一個多小時才消失。王鶴堂的母親,前往為她助念,親見其事。(俞慧郁鈔集)

 九、衣現雙龍

        民國,陳氏,安徽婺源葉永昌之妻也。性慈惠,好靜潔。年四十,以長子病瘵,禱於佛,發願茹素。既而子病不起,乃深厭無常,奉持齋戒,為夫置妾,家事悉委子婦。己則別居淨室,供奉觀音大士,朝暮禮拜,虔持佛號,專修淨業,數十年如一日。好布施,周困急,有來乞者,必樂與之,復勸念佛脫苦。

        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十月卒,卒之夕,語諸眷屬曰:「汝等且睡,吾其往生西方,毋故驚怪。」語已,仍念佛不輟。迨晨,諸子往候,見其端坐西向,安然逝矣。

        次日入殮,焚化沐浴衣巾,五色光起,中湧蓮華,旁有二龍圍繞,見者驚歎,時年七十三。(俞慧郁鈔集、淨土聖賢錄)

        白話譯:陳氏。安徽婺源縣葉永昌的妻子。生性慈善賢淑,喜好安靜清潔。年四十歲時,因長子生病,祈禱於佛,而發願吃素。不久之後,兒子一病不起,於是深厭生死無常,從此奉持齋戒,並為丈夫娶妾,家事全部交代給媳婦處理。自己則另外居住在一間清淨的房屋內,其中供奉觀世音菩薩,早晚禮拜,虔誠地持佛名號,專修淨土法門,數十年如一日。陳氏喜好布施,時常救濟貧困急難的人,若有來乞討的人,必定樂於幫助,並勸他念佛脫離生死之苦。

        民國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十月往生,往生當天的晚上,告訴所有的眷屬說:「你們暫且去睡,我即將往生西方,不要因此而感到驚恐怪異。」說完話,仍不斷地念佛。到了早晨,兒子們前往探望,看見她端坐面向西方,已經安然往生了。隔天入殮,火化她的沐浴衣巾時,有五彩色的光芒生起,其中湧現蓮華,旁邊有兩條龍圍繞,看見的人都覺得驚訝不可思議。時年七十三歲。(俞慧郁鈔集)

 十、灰現三蓮

        民國,蕭母王居士,四川仁壽之回龍場人,黃覺居士之岳母也。平居,黃勸念佛,以家事紛擾,未能專一。及臥病,黃夫婦力勸,始專勤念佛。十一年(一九二二)二月十九日夜,家人相聚,環繞助念,含笑而逝。三月十五日夜,俗為回煞之期,家人密篩細灰於房中地板上,破曉聚觀,灰上現蓮華三朵,莖葉備具,均於灰上凸起,如線之繡於布帛者然。宗族親友及市人,聞而往觀者甚眾,皆歎為希有而生信。(周編《西方公據》、淨土聖賢錄)

        白話譯:蕭母王居士,四川仁壽縣之回龍場人,是黃覺居士的岳母。平日黃覺即勸她念佛,但是因為家事紛雜擾亂,念佛未能專一。到了臥病在床時,黃覺夫婦又努力勸導,才開始專心精勤念佛。民國十一年(西元一九二二年)二月十九日晚上,家人相聚,環繞助念,接著含笑而往生。

        三月十五日晚上,世俗認為是回煞(回魂)之日,家人偷偷地篩一些細灰灑於房中地板上。天亮後家人聚集觀看,看見灰上現出蓮華三朵,莖葉備具,均於灰上凸起,如同絲線繡於布帛上一般明顯。宗族親友及市人,聽到此事而前往觀看的人很多,皆歎為希有而對佛法生信。(周編西方公據七二頁)

        評曰:「往生後見佛聞法,得五眼六通,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後回入娑婆,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灰上現出蓮華,令眾人生信,此也是以神力度化眾生之方便。只是回煞之夜,距離往生之日,不到一個月,為何聞法得通如此之迅速,實在是不可思議也!」

 十一、灰跡生蓮

        編者:川省軍界學佛先進唐君能忠,太夫人盧氏,念佛二十餘年,臨終前後,有種種瑞相,尤以灰跡蓮華最為不可思議。唐君親記事略,並摹繪蓮華圖,分送各界,以資起信。以下即原文:

        先慈唐盧明善居士,幼年孀居,念世間苦,發心皈依大慈寺圓乘老和尚。乘公示教念佛,先慈敬謹受持。二十餘年來,二六時中,虔誠稱念弗輟。

        民二年,能忠服務四川第一師三團三營九連,彈穿腹部,醫云不治。能忠急念彌陀觀音聖號,以求加被。是夜入夢至一蘭若,見觀音聖像,頂禮求治。菩薩當遣童子,持甘露水洗滌傷部,愈洗愈濫,作茄子色,一驚而醒。不數日,創即平復。旋奉母函,知母在家恐戰事危險,為能忠虔誦聖號,獲此靈應。能忠即發心皈依長壽嵩源和尚,及涪陵天寶寺佛源老法師,決意脫離軍籍。

        第一師軍醫處長楊九齡君,勸余學醫,既可濟世活人、扶傷恤眾、為國效勞,並可獲得薪資,為菽水之助,家國兼顧,忠孝兩全。余感其言,從事醫學,競業服務。年來公暇,盡力宏揚佛化,以報佛恩。

        能忠之信仰佛法,皆先慈之恩也。本年七月,先慈偶患失血,治癒後,體質漸形衰弱;九月中旬示疾,未逝之前兩日,家人聞異香滿室,馥如芝蘭,經時半鐘之久。能忠即請寶光寺諸師,晝夜助念,並臨榻為先慈詳說西方勝境,先慈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一面預備後事,遵慈命以僧服入殮。

        前數年,先慈令製硃紅壽棺一具,周圍飾以蓮華,以表念佛生西之決心。並免黑漆棺木,使人望而生畏也。

        先慈延至九月十九觀音成道日戊時西逝,當率闔家眷屬念佛數小時,次請文殊院十方堂諸師,先後轉佛,並請昌公法師對靈說法。

        十月初四日,為世俗回煞之日,先於堂廚灑灰地上,次晨同睹堂中靈柩後方及廚灶前,所灑灰上現蓮華數朵,大約尺餘。莖葉菡萏宛然,厚如指許,家人鄰居圍觀,驚異不已!

        能忠當將上情陳明昌公法師,師云:「有此瑞相,可為生西確證。」

        蓮池大師云:「親離塵垢,子道完成。」以能忠之愚,蒙佛慈佑,感激何如!為報佛恩故,為增益現未有情念佛信願故,爰陳顛末,並繪灰跡蓮華圖式,普告學佛同志。

 

菩薩戒弟子    唐能忠 和南  泣述

 

       編者按:此文未記年份,僅曰本年,查編者於廿二年春間得蜀友寄示此文,文中所記則係秋冬間事,大約即是廿一年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